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關於上海的科幻小說

關於上海的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17 23:34:22

❶ 求類似江南的上海堡壘的科幻小說,以現代為背景的科幻或偽科幻小說~

南大寫的龍族也很不錯

❷ 誰能推薦基本好看的科幻小說或懸疑小說

蔡駿的懸疑很好看……我只看過感覺不錯《荒村歸來》《地獄的第十九層》《773恐怖系列——貓眼》

感覺不錯……真的很懸疑!!!

2007年8月24日上午10-11點蔡駿將作客搜狐讀書
蔡駿,1978年出生,摩羯座,O型血。生於上海,長於上海,小時夢想成為國家地理繪圖員,後來又與美術學院擦肩而過。因為離不開母語的土壤,遂認定漢語是地球上最美的語言,誓言以漢語寫出世界上最好的小說。自稱「靈感的寵兒」,依靠上帝賜予的靈感吃飯,常常擔心腦子被各種突如其來的靈感撐破。
22歲即開始發表小說,同年獲得「人民文學·貝塔斯曼杯文學新秀獎」。2001年長篇驚悚小說《病毒》橫空出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翱翔於心理懸疑之天地,至今已出版《貓眼》、《幽靈客棧》、《荒村公寓》等數部長篇小說,其中《詛咒》被拍攝成電視連續劇《魂斷樓蘭》。
蔡駿才情超人,以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嚴密緊湊的邏輯思維,致力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理懸疑小說」品牌。蔡駿心理懸疑小說在歷史與現實、愛情與驚悚、懸念與推理之間展開游刃有餘、亦不失貫通中西的濃郁人文氣息的敘述,探尋恐懼之外的深邃命題,大有直追斯蒂芬·金、希區柯克諸大師的潛質。

《荒村歸來》

--------------------------------------------------------------------------------
我和春雨在蘇天平的電腦里發現一張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孔。她叫阿環,良渚古國的末代女王,她說她 只能活七天。而幾小時後,我竟然在酒吧里離奇地遇到了一個與阿環長著相同面孔的女服務生林幽。 為了再見到深愛的小枝,我不由聽信阿環,重新戴上了荒村的玉指環,竟然忽略了從蘇天平出事算起 ,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天。在最後的二十四小時,我和春雨不得不再去荒村。盡管我的邏輯推理看 起來近乎完美,大結局卻在瞬間改變…… [閱讀連載>>]

《荒村公寓》

--------------------------------------------------------------------------------
《荒村公寓》講述了一個恐怖至極又唯美傷感的故事。貫穿始終的除了緊貼皮膚、深入骨髓的恐懼,更有 亘古不變愛的召喚。在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中,深沉的愛超越了五千年的時空,超越了都市與荒村,超越 了生命與死亡——惟有在絕對恐懼的考驗下,才能迸發出如此動人如此熾熱的浪漫。一旦打開《荒村公寓 》,就會擁有一個刻骨銘心的夜晚…… [閱讀連載>>]

《地獄的第十九層》

--------------------------------------------------------------------------------
大四女生春雨從荒村死裡逃生,精神崩潰後又奇跡般康復。自從她收到了一條「你知道地獄的第19層是什 么?」的手機簡訊後,便莫名地陷入一個極度恐怖、無法擺脫的地獄游戲之中。她的好友、同學在收到同 樣神秘簡訊後,接連遭遇不幸,在各自不同的游戲階段相繼GameOver。於是,春雨決定親自揭開來自地獄 的秘密。美術系年輕英俊的教授高玄闖進了她的生活,二人結伴去千年洞窟尋找暗藏謎底的壁畫。當春雨內心深處對繼父的仇恨快要將她的生命奪去時,高玄深沉熾熱的愛卻喚醒了她被蠱惑的夢魘。
[閱讀連載>>]

《773恐怖系列——貓眼》

--------------------------------------------------------------------------------
蔡駿的文字像磁石,有魔力的!類似的閱讀體會只有小時候讀《福爾摩斯探案集》才有。蔡駿的獨到之處 與其說是懸念,不如說是懸念之外。懸念之外包括很多東西,比如他對於歷史知識的稔熟,他能在小說中 將過去的歷史復活,造成立體的時空格局。他的恐怖是對人性貪婪的恐怖(《病毒》),是對女性歧視的 恐怖(《肉香》),是對本末倒置的教條的恐怖(《戀貓記》)。作者善於營造懸疑氣氛,書中反復對幾 種「貓眼」——貓的眼睛、安裝在門上的貓眼和寶石極品金綠貓眼進行描寫,作品充滿濃郁的神秘色彩。
[閱讀連載>>]

《773恐怖系列——夜半笛聲》

--------------------------------------------------------------------------------
《773恐怖系列叢書》成功的最本質的原因是他們永遠以讀者的需求為第一,追求的風格首先是要符合中國 讀者的閱讀習慣,它所表達的不是西方血淋淋式的太過於物質化的恐怖,而是符合中國讀者閱讀心理的充 滿了懸念、表現人性本質的恐怖和驚悚,還有一些東方式的唯美。正是這種東方式的恐怖,牢牢抓住了讀 者的心,許多讀者都是一本接一本地買,一本接一本地看。讀者被這一環扣一環的驚恐和疑慮勾住,離開 不得。 [閱讀連載>>]

《病毒》

--------------------------------------------------------------------------------
冬至前夜,「我」接到了朋友求救的E-mail,當「我」趕到朋友處的時候,朋友已經跳樓身亡了。接著, 不斷有人神秘地自殺,所有的遇難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經常登陸一家叫「古墓幽魂」的個人 網站。當你進入「古墓幽魂」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無法自拔了,死亡的陰影將隨時隨地的籠罩著你。隨著 調查的深入,「我」驚奇地發現,這一切都源於一百多年前發生在紫禁城裡的愛情悲劇。所有這些謎,直 到最後一頁才能真相大白,然而,噩夢才剛剛開始…… [閱讀連載>>]

詛咒》

--------------------------------------------------------------------------------
本書是新生代驚悚小說家蔡駿,繼《病毒》之後又另一部力作,是一部很好看的驚悚小說。故事從年輕的 考古學家江河自羅布泊考察歸來後突然死亡開始,並接二連三地發生了一系列的命案,死因均為心肌梗死 所致,而死者都曾參與考察過神秘的羅布泊和消失的樓蘭古國。究竟是誰製造了這些命案?難道真是出自 一種神秘的詛咒?一切都圍繞江河的未婚妻白璧而發生,幾乎使這個嬌弱的女孩子難以承受。隨著警探葉 蕭的深入調查,謎底漸漸浮出水面……

[閱讀連載>>]

❸ 《上海堡壘》未映先火,中國科幻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上海堡壘這部小說,我相信,看過這部小說的人大概都對於江南還是有所了解的,因為江南,可以被人們所熟知,是因為江南寫的龍族在全國特別的火爆,所以說,這部上海堡壘也是江南的一部科幻題材類的小說。

上海堡壘的話,我還沒有看電影,因為電影還沒有上映,所以說我對它的劇情不做過多的評價,但是我記得,鹿晗應該是一個高片酬的演員,至於他有沒有為這部上海堡壘降低自己片酬?這個東西我們也不做過多的評價,因為他的片酬還是很高的,所以說我還是很怕因為鹿晗的高片酬降低了上海堡壘這部電影的質量

❹ 想些一部科幻小說,但可以寫真實的地名上去和國家名字上去做故事發生地嗎例如美國情報局,中國特種部隊

很少有作者這么做,因為很多網站審核無法通過,一般通過改個名字,比如上海改為銀海,或者字母縮寫,上海S市,中國Z國,然後後面加上一些介紹讓讀者知道你說的是哪些地方就可以了

❺ 關於中國科幻小說發展簡史

擁有幻想一直是人類最美好的、不同於其他生物的特質之一。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幻想過自己的未來,並為之奮斗,為之陶醉。當然其中有一些在今天看來是虛無飄渺的空想,但當幻想與科學聯繫到一起時,誰又能保證它們不會成為現實呢?

透過小說形式的探討,科幻創作可以加深我們對人、科技、社會、自然等相互關系的了解。在科技正在沖擊著人類每一活動領域的今天,這種了解無疑是急切和必需的。科幻小說就是人類幻想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它將科學技術巧妙地溶入引人的故事情節之中,令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激發對科學技術的濃厚興趣。

談到科幻小說(ScienceFiction),我們不能不說及它的發展歷史。世界科幻的發展著文甚多,筆者無需贅言。而回首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恰已百年。在這百年發展過程中,我們通常把1949年以前的近五十年稱作中國科幻小說的萌芽期。在這半個世紀期間,中國科幻小說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不過,那段歷史由於年代久遠,許多事情不為普通科幻愛好者所知。筆者現將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出來,與大家共享。

簡單地說,中國現代科幻文學的發展是以翻譯西方(包括日本)的科幻小說拉開序幕的。

1900年,中國世文社出版了由逸儒翻譯、秀玉筆記的《八十日環游記》(即《八十天環游地球》法~儒勒·凡爾納),這是目前有史可查的中國發行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作品。

1902年,盧藉東譯意、紅溪生(真實姓名不可考)潤文翻譯了《海底旅行》(即《海底兩萬里》法~儒勒·凡爾納),發表於1902年1期至1905年6期(1902年11月14日——1905年7月)的《新小說》雜志上,但只有21回,未完。

同年11月,飲冰子(梁啟超)翻譯了《世界末日記》,在《新小說》1902年1期(1902年11月14日)發表。

1903年,飲冰子(梁啟超)和披發生(羅孝高)合作編譯並縮寫了《十五小豪傑》(即《兩年假期》法~儒勒·凡爾納),分十八回連載在《壬寅新民報》上。這部小說轉譯於森田思軒的日文版;對原著進行了較大的壓縮,大約刪減了四分之三的篇幅。並使用章回體結構。其中飲冰子譯前十回,披發生譯後八回。

同年5月,楊德森翻譯了《夢游二十一世紀》(荷蘭~達愛斯克洛提斯),最初發表於《綉像小說》1903年1期至1903年4期(1903年5月29日——1903年7月9日),後作為說部叢書的一種出版。

同年6月,包天笑翻譯《鐵世界》(法~儒勒·凡爾納),由文明書局出版。

同年10月,魯迅先生將井上勤由英文版翻譯的日文版《月世界旅行》轉譯成中文版《月界旅行》(即《從地球到月球》法~儒勒·凡爾納),由日本東京進化社出版,但本書的作者被誤署為美國的培倫並且結構改為章回體。在此書序言中魯迅指出:「導中國人群以進行,必自科學小說始」。將科幻小說對中國的意義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出來。

此月,東莞方慶周譯述、我佛山人衍義、知新主人評點的《電術奇談》(即《催眠術》日~菊池幽芳)在《新小說》上連載,共24回。

同年,佚名翻譯《空中旅行記》(即《氣球上的五星期》法~儒勒·凡爾納)。

大量的外國科幻作品湧入中國給中國科幻的發展注入了養分。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當時改良主義的變法運動方興未艾,維新志士們認為小說可以使民開化,以梁啟超為先導為小說爭得了正宗文學的地位。而介紹新意識、新思潮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翻譯。並且洋務和頻繁外交以及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都使得大量外交人才被培養出來;譯書局和印刷廠的廣為開設、報刊期刊的大量出現都極大地豐富了翻譯作品的陣地。當然翻譯科幻作品的大量出版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需要的是中國自己的原創科幻小說。同時,正是因為翻譯作品的引入,使得中國原創科幻小說也深受西方作品的影響。

於是,1904年3月,這應該是中國科幻迷永遠記住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中國科幻史上的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誕生了。荒江釣叟(真實姓名不可考,很是遺憾!)在《綉像小說》雜志的1904年21期—24期、26期—40期,1905年42期、59期-62期(1904年3月——1905年11月)上連載了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共35回,13萬余字,但沒有結束。小說記述了一個叫龍孟華的人殺人避禍逃至南洋。在那裡龍孟華遇到了架氣球探險的日本人玉太郎。於是,龍孟華展開了他的氣球之旅,從南洋飛至紐約,途中游歷了月球。

同年7月,日本的井上勤翻譯了《環游月球》(法~儒勒·凡爾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

同年,海天獨嘯子創作了《女媧石》,分別於1904年和1905年由東亞編輯局出版了甲卷和乙卷,但兩卷只包括16回,並沒有終結。

1905年,周桂笙翻譯《環游月球》(法~儒勒·凡爾納),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

同年4月,奚若翻譯《秘密海島》(法~儒勒·凡爾納),由上海小說林社出版。

同年6月,另一篇優秀的中國原創科幻小說問世了。東海覺我(徐念慈)通過上海小說林出版社出版了《新法螺先生譚》。這本書由三篇小說構成:《法螺先生譚》、《法螺先生續譚》和《新法螺先生譚》。前兩篇是吳門天笑生(真實姓名不可考)從日本岩谷小波的德文日譯版轉譯的,原著者不詳。而《新法螺先生譚》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原創科幻小說。全文13000字,主要寫一名為新法螺的人御風而起,周遊了月球、水星、金星,最後返回地球的故事。徐念慈先生創辦了《新舞台》雜志,刊載了大量科幻小說,他曾說過,「小說之進步,而使普通社會,亦敦促而進步。」在此後不久,中國便陸續出現了二十多篇科幻小說。

同年7月,東海覺我翻譯了《黑行星》(即《世界的終結》美~西蒙·紐卡姆),由上海小說林社發行。15章的《幻想翼》(美~愛克乃斯格平)在《綉像小說》1905年53期至55期上連載。

同年8月,老少年在《南方報》(1905年8月21日——1905年11月29日)上連載了11回的小說《新石頭記》,包含有科幻的成分在其中。

同年,索子(魯迅)翻譯了《造人術》(美~路易斯·托侖),在《女子世界》1905年4、5合刊上發表。

1906年,之江索士(魯迅)翻譯的在《浙江潮》雜志上連載的《地的旅行》(即《地心游記》法~儒勒·凡爾納)由上海普及書局發行。同樣,這本書的作者也屬錯了,標為英國的威男;結構仍為章回體,分為12回。

同年,蕭然郁生創作《烏托邦游記》在《月月小說》1906年1、2期上刊載,只有四回並沒有完結,小說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

1903~1906年間,日本科幻作家押川春浪的《空中飛艇》、《新舞台》、《秘密電光艇》、《白雲塔》、《千年後之世界》等作品被陸續翻譯成中文;其中《空中飛艇》由海天獨嘯子翻譯(1903年,明權社)、《新舞台》由徐念慈翻譯(1904年)、《秘密電光艇》由金石和褚嘉猷合譯(1906年4月,上海商務印書館)。

1907年2月,陳鴻璧翻譯的25章《電冠》(英~佳漢)在1907年1期至1908年8期(1907年2月——1908年1月)的《小說林》上發表。周桂笙翻譯的《飛訪木星》在《月月小說》1907年5期(1907年2月27日)發表。

同年11月,周桂笙翻譯的《倫敦新世界》在《月月小說》1907年10期(1907年11月20日)上發表。

1908年1月,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翻譯了《新飛艇》,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共35章。

同年2月,吳趼人創作了《光緒萬年》,發表在《月月小說》1908年13期(1908年2月8日)上,體現了一定的反帝、反封建思想。這篇小說被標為「理想科學語言諷刺詼諧小說」。

同年4月,《易形奇術》(英~斯蒂芬森)被翻譯出版,共10章。

同年8月,天笑(包天笑)的《世界末日記》在《月月小說》1908年19期(1908年8月)上發表。

同年10月,吳趼人以我佛山人的筆名創作了40回的《繪圖新石頭記》,由上海改良小說社發行了單行本。笑(包天笑)在《月月小說》1908年21期(1908年10月)上發表《空中戰爭未來記》。同期的《月月小說》上還發表了闓異的《介紹良醫》。

同年,肝若創作了《飛行之怪物》,此文抨擊了支那外務大臣包媚骨以退讓討洋人歡心,表達了對腐敗的清政府的無比憎恨;碧荷館主人的《新紀元》由上海小說林社出版,20回未完。

1909年,無名氏創作《機器妻》,是一篇挺清新的小說。

同年,陸士諤的《新野叟曝言》由上海改良小說社出版,共20回。

同年10月,高陽氏不才子(許指嚴)的《電世界》在《小說時報》1909年1期(1909年10月14日)上發表,共16回。

1911年6月,心一翻譯了《黑暗世界》,在《小說時報》1911年10期(1911年6月11日)上發表。

1912年6月,《小說月報》(1912:3:3)上刊載了《秘密室》。

1915年,李薇復翻譯出了《洪荒島獸記》(即《失落的世界》英~阿·柯南道爾)。

1917年9月,《小說月報》(1917:8:9)上刊載了《科學的隱形術》。

同年,茅盾先生翻譯了《三百年後孵化卵》(即《巨鳥島》英~H·G·威爾斯),分三次連載於《學生》雜志。

1918年6月,《小說月報》(1918:9:6)上刊載了《不可思議》。

1923年1月,勁風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說世界》第一卷第一期上刊登了《十年後的中國》,是對帝國主義暴行的痛恨的一種反映。

1932年8月,《現代》雜志開始連載老舍先生的《貓城記》,次年載畢,並由現代書局發行了單行本,共約十一萬字。《貓城記》寫了「我」流落到火星後在貓國的種種奇遇。作者藉助於幻想,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有著很深的思想內涵。

1934年陳望道在上海創辦了《太白》半月刊,「以反映社會現實,並使科學及歷史與文藝相結合的刊物」,特辟「科學小品」一欄,每期皆有科學小品創作,希冀以小品文形式來普及科學,至1935年停刊止,共出版24期,合計發表66篇。

1940年,顧均正先生將其發表於《科學趣味》雜志的科幻小說選出三篇編入《和平的夢》科幻小說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這本集子含有《和平的夢》、《在北極底下》和《倫敦奇疫》。當時中國抗戰烽火正烈,世界大戰的危險也正在逼近,顧均正的上述作品均能夠及時反應時代特點。同年,在《科學趣味》1940年第二卷1、2、4、5、6期上還連載了顧先生的《性變》。

同年,施洛英譯述了《兩年假期》(法~儒勒·凡爾納),由上海啟明書局出版。

1942年2月,許地山先生在《大風》半月刊發表了《鐵魚的鰓》,這篇小說以潛水艇中的氧氣提取裝置為科幻創意,通過對一名科學家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舊社會科學家報國無門的悲慘處境。

同年,王晉翻譯了《老朱漫遊物理世界》(即《湯普金斯先生奇遇記》美~G·蓋莫夫)。

中國科幻小說發展是從翻譯外國優秀科幻小說開始的,這符合發展的規律。許多當時世界上有名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均不同程度的被譯成中文,如: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押川春浪、瑪莉·雪萊等等;尤其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被翻譯的最多,這也使得人們一提到科幻小說總是會先想到他。

這些西方優秀作品的傳入,使得中國科幻從中汲取了許多養分,再加上眾多第一流的文學名家對科幻小說的推崇和倡導(魯迅、梁啟超、徐念慈、茅盾、老舍……),因此,當中國自己的科幻小說出現時,起點並不低,時間也不算很晚。但由於客觀歷史條件所致(如政治環境、人文環境、科學氛圍、國民整體素質等),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數量並不太多。科幻小說的作者也大多是偶然而為之,屬於個人行為,並沒有出現專業的科幻小說作家,因此科幻文藝的規模還不大。

縱觀這50年中國科幻的發展,我們可以大致的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晚清時期,二是民國初至建國。這兩個階段的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既有其共性,也有很大的不同。

晚清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政治上處於上升期,這種上升表現的一個方面就是企圖使中國人民有近代科學的概念。其科幻小說創作或翻譯的題材大多集中在科學救國的呼籲、民族意識的覺醒、政治改革的寄託和女權思想的促發等方面。魯迅就曾經說過,「導中國群以進行,必自科學小說始。」這便是一種進化論思想的體現,借科幻小說以激勵人們奮斗、進取、圖強,最終改良社會。正是由於這個思想,此時的科幻小說大多還是以傳授觀念為主,而且科幻小說作家也並不是真正的科學工作者或者說是職業科幻小說作者,所以大多作品都是作者從大眾媒體獲得一些科學術語或者粗淺介紹,並引此薄弱的科學知識作為科幻推理的依據;這就導致這個時期的科幻作品往往是對科技成就的直接幻想,迴避了科學原理的說明,甚且還虛構出一些科學理論作為個人科幻推理的基礎。

進入民國時期直至建國,中國的科幻小說的創作環境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改善,科幻小說的創作也還是屬於偶然的個人行為。五四時期所倡導的「科學」思潮,雖然未能直接促進科幻小說的發展,卻為中國的科學文藝創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社會基礎,至三十年代起,各種科學文藝形式開始嘗試創作,科幻小說也展現了新的風貌,濃厚的西化色彩與嚴謹的科幻態度成為這個階段科幻小說的特徵之一。政治改革的寄託、民族意識的覺醒、封建迷信的破除、科學運用的反思等等題材也大量被體現。在這期間,抗戰與內戰延阻了科幻小說的發展,直到三四十年代,隨著科學環境的成熟,以顧均正為代表的一些作家擁有了更扎實的科學素養,在科幻創作中無論是科學原理還是科學推理都更加准確合理、嚴謹詳實。

顧均正曾經強調「尤其是科學小說中的那種空想成份怎樣不被誤解,實是一個重大的問題。」這是中國首次對如何進行科幻構思發出了呼籲,從某種程度上承認了科學幻想的存在價值。這段時期,人們賦予科幻小說的科普目的仍沒改變,並沒有分辨出科幻小說與科普讀物的差異,沒有真正認識到科幻小說的文學性。

不管怎樣,中國早期科幻小說的發展受西方科幻小說的影響很大。例如《月球殖民地小說》模仿了《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平的夢》近於凡爾納的風格、《貓城記》則威爾斯的意味很重、《新法螺先生譚》更是連名字都承繼了《法螺先生譚》。

中國早期科幻小說的代表作有:《月球殖民地小說》、《貓城記》、《和平的夢》、《鐵魚的鰓》等。

❻ 請強烈推薦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說,謝謝!

完本的就那麼幾本,都被起點掛在首頁上了,這幾年小說基本上都是爛尾。看完本小說,還不如看新書,過過癮就換。
說說起點最近的科幻新書吧,因為本人不看末日和無限流小說(主要是看惡心了),所以大部分都是古武機甲類的。
首先當然是骷髏精靈大神的《武裝風暴》,不用說了吧。雖然在玄幻裡面,但是確是機動風暴的續集,估計是為了訂閱才放到玄幻科目里的。
以下按跟新時間排序:
《橫星無忌》,一個血族的不斷戰斗,前面還不錯,後面有點惡心,真是戰斗無極限啊
《烈空》,還可以,沒啥新意,風格有點類似於卡徒,估計是在模仿方想大神
《光甲旋風》,看看吧,好多大神都推薦了,估計作者是他們的朋友,不過我對純古武類的無愛(還是看惡心了)
《盾擊》,不得不說,九次重生的創意確實很棒,寫的也很不錯,從最開始的略帶生澀,到現在已經比較順滑了
《殘星傳說》,帶著魔幻風格的科幻小說(現在很萌這種類別的),滿有新意的,雖然有些BUG,但是作為新人來說,可以看出作者確實在努力
《宇宙僱傭軍》,已經寫了很多了,不過題材太過小眾,可惜這書名了
《冒牌大英雄》,不用多說了吧,沒看過的趕緊來翻一翻
以上就是這兩天科幻古武機甲類更新的小說中,我認為還算可以翻著看一看的了,其他不是沒有新意,就是太過垃圾,不用浪費時間了

❼ 資深科幻愛好者如何看待《上海堡壘》

一部好的電影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種化學反應,當你有足夠的誠意投入其中時,原本並不多的資源可能會激發出乎意料的巨大反應。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非常成功的科幻片恰恰是反套路的。它或許沒有大投資,比如什恩·卡魯斯的《初始者》僅僅花了7000美元、77分鍾,講了一個邏輯嚴密的科幻故事,這依靠的不是流量不是愛情而是編劇的腦洞和知識儲備量;《彗星來的那一夜》也沒有什麼大場面,不過是一間屋子幾個人,但故事創意的新穎度和哲理性是它制勝的關鍵;《末日危途》也是如此,沒有未來炫酷的科技,沒有刺激眼球的場景,有的只是對人性的拷問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遠的不說,就說說《流浪地球》,賣點顯然沒有《上海堡壘》多,但憑著創作者那股百折不撓的精神頭兒和對電影的敬畏心,愣是創下了票房奇跡。

❽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推薦

三體系列

作者劉慈欣,三體系列分別是:《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其中,《三體》獲得了2015年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❾ 求一部科幻小說,謝謝了!

是推薦還是找書,推薦的話就推《三體》

❿ 怎麼評價上海堡壘

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國內電影的一大軟肋。國內科幻電影市場的空白並不是來源於受眾觀影意識的薄弱,而是根本上的工業化生產力不足的問題。《流浪地球》的成功恰恰也證明了當下中國在打造科幻電影上的硬實力,以及在電影工業化生產上的進步,這也給中國科幻電影注入了一股強心劑,向世界彰顯著中國科幻在生產和市場上的硬實力。而即將在暑期接棒的《上海堡壘》同樣也是一部不容小覷的中國科幻之作,那麼這部影片到底有哪些值得的看點呢?

《上海堡壘》這本書描寫的是外星人侵略地球而上海淪陷,一群年輕人奮起反抗侵略者的故事。而電影版的《上海堡壘》拍出來的卻是愛情科幻片,原著中的許多地方都被改動過了,電影版已經沒有了原著中的意味。

在未來世界,外星人襲擊地球,上海是地球最後一塊安全的地方。在入侵和抵抗中間,主角江洋愛上了指揮官林瀾,但江洋還有一個名叫依依的富家千金的女朋友。在兩段感情之間,江南難以割捨,也是在這時,「陸沉計劃」啟動。

「陸沉計劃」就是將上海沉沒到地底下,以抵禦外星文明的入侵,江洋作為這個計劃的參與者,一直想著要不要告訴林瀾這個機密,也無法說服自己向林瀾表白。可是在計劃的最後一步,林瀾為了任務犧牲,十幾年後,當江洋打開手機的時候,他發現了當年林瀾給自己發的簡訊,和林瀾為他爭取到的活下來的機會。

眾所周知,科幻電影製作成本極其昂貴,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是科幻電影,整部電影的成本都非常高。這意味著出品人以及公司票房回本成本較高,投資風險偏大。另外科幻電影對演員的演技要求較高,大部分鏡頭都是面對無實物表演,特效鏡頭全靠後期製作。

熱點內容
男主性格像司夜寒的現代重生小說 發布:2025-08-08 17:26:43 瀏覽:818
什麼小說好看未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8 16:52:37 瀏覽:520
世上有兩種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08 16:50:54 瀏覽:215
農家巧媳穿越小說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8 15:47:30 瀏覽:109
科幻小說星艦 發布:2025-08-08 15:24:21 瀏覽:984
小說中宏偉的古代住址 發布:2025-08-08 15:09:33 瀏覽:69
劉慈欣科幻小說初中生能看嗎 發布:2025-08-08 14:08:07 瀏覽:890
你的世界我來過季子矜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08 13:26:25 瀏覽:173
2017現代重生小說女強 發布:2025-08-08 12:02:54 瀏覽:867
搞笑逗比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08 11:24:27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