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由來
玄幻一詞為近代網路文學的產物,文體光怪陸離如穿越、西方魔幻、東方仙俠、武俠,甚或改編電影動漫等等,稱謂繁雜混亂難以定性。最終逐漸的歸納為一個詞彙--玄幻。
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簡稱科幻(Sci-Fi)。科幻小說自誕生以來,確定為Science Fiction。人類自古至今總是在幻想著科學以外的事情,宇宙中的某個地方有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人類可以掌控天氣變化、駕馭自然;擁有不死之身;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去往將來!在科學幻想里這都是可以的!在將來,馬上也許就可以實現了!
從現時的定義來看,科幻應是玄幻的內涵,歸納到玄幻中。科幻偏重於科學技術角度,而玄幻則更光怪陸離包羅萬有。
由來
所謂玄幻這個詞彙,最早來源於黃易的作品。
玄幻分為三大類型
大幻想小說
"大幻想小說"一詞來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筆下,"那是一個奇幻的國度,一個精靈出沒的世界,那裡有狐狸的窗戶,那裡的樹枝上全都落滿了白色的鸚鵡,那裡聽得見女孩的靈魂在嚶嚶哭泣……"有人稱安房直子的"大幻想小說"是"當代聊齋"。照此推理,似乎中國作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以推為"大幻想小說"的鼻祖。
玄幻小說
"玄幻小說"一詞,據我所知,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准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黃易的玄幻小說,形成系列,都以一個名叫凌渡宇的人物為主人公。凌渡宇有著傳奇經歷,他在西藏長大,然後留學美國,獲得兩個博士學位。他又修煉密宗,有超人靈覺,因此世界上許多超自然疑案,都邀請他參與探索。
黃易的系列玄幻小說,十萬字一本,印成小巧的口袋書。由於黃易的玄幻小說講究懸念,故事情節曲折,又展示種種奇特的玄虛境界,所以他的系列玄幻小說出版之後,迅速在港台走紅。
黃易的玄幻小說號稱"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其中究竟有多少科學成分,不得而知。不過,玄學倒是貫穿小說之中,趙善琪稱"黃易是一位玄學大師,對風水命理、占卜星相無一不精"。
當然,黃易所謂的玄學,只是淺層次的"風水命理、占卜星相"而已,並非《周易》、《老子》、《莊子》這三部被稱之為"三玄"的書所奠定的"玄學",亦即形而上學。
黃易的"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這一玄幻小說概念,不僅並不準確地體當代黃易作品本身,而且與中國當今流行的玄幻小說相距甚遠。可以說,以《小兵傳奇》為代表的中國當今玄幻小說,不僅無科學可言,亦無玄學可言!
我以為,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只是沿用了黃易創立的玄幻小說的軀殼,而舍棄其內核。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其中的"玄"不再是指玄學,而是可以詮釋為玄想。
我們的老祖宗賦予"玄"字以神奇玄妙的色彩。許慎《說文》解為:"玄,幽遠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言道幽深微妙。"正是"玄"意味著"幽深微妙",所以也就給予玄幻小說以無限玄想的天地!
在《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我曾這么說及:"玄幻小說是當代興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強調一個'玄'字,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從創作層面講,玄幻小說作者比科幻小說作者創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除了《小兵傳奇》之外,玄幻小說《斗羅大陸》《斗破蒼穹》《踏古誅天》《聖王》《傲天戰神》等作品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2004年10月,我在北京出席了"玄幻文學的中國市場"研討會,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在會上一下子就推出20種署名"火天車"的玄幻小說,玄幻小說之熱由此可見一斑。
奇幻小說
我注意到,《小兵傳奇》、《風姿物語》也常常被稱為"奇幻小說"。"奇幻小說"與"玄幻小說"兩個名詞混用、互用。這表明,如今的"玄幻小說"一詞,這"玄"亦可解釋為"奇",與玄學毫不相干。
奇幻小說不像玄幻小說只限於中國,奇幻小說在外國也有,而且常常與魔幻小說混為一談,甚至把《哈利·波特》也歸入奇幻小說。人們追溯奇幻小說的歷史到19世紀初以至更早的希臘神話。外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英國作家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台灣翻譯家朱學恆在把《魔戒》譯成中文時,首創"奇幻小說"一詞,從此"奇幻小說"一詞在華文世界流行。朱學恆在台灣創辦了"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
奇幻小說迄今無嚴格的定義。台灣徐慶雯為"繆思奇幻館"所寫的開館宣言中,這么述及:"我們需要想像力,不是教唆逃避現實,陷溺虛無,卻是要鼓勵轉換視野,伸展心智,而奇幻故事獨特的神秘本質,無限的幻想空間,正是想像力的源泉。"這段話曾被認為給"奇幻小說"下了一個廣義的定義,在我看來,奇幻小說的特點在於"奇",以神奇、奇異、奇怪、奇特的幻想,貫穿於小說之中。這種幻想,與科學無關。
科幻分為三大類型
一、抒情類科幻
抒情類科幻多具有散文特點。它不以題材見長,而是文筆優美,感情婉轉愁悵為特點。雷•布雷德伯里是抒情類科幻的代表人物。他的許多作品,如、等等,都有懷舊傾向。而抒情風格則是這種傾向的文字外表。
詹姆斯•岡恩的,也是一篇典型的抒情科幻。新的冰川期來臨,人類移民赤道附近,北方大部分地區無法居住。主人公里德留守在家鄉,目睹著冰川一天天逼近。冰川中一具少女的屍體,成為他生活中的精神寄託。全篇並沒有什麼離奇的情節。主要篇幅都用來描寫里德的戀鄉之情。
泰利•比森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描寫了一個外星殖民者對地球的懷念。情節淡化到極點。姜雲生甚至直接將它稱為科幻散文,而不是科幻小說。
中國科幻作品裡,抒情作品極少。可以舉出的例子,是何海江、饒駿合作的《飛越海峽的鴿子》。
二、荒誕類科幻
荒誕手法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重要特點。這類作品以反邏輯的敘述方式,映照出現實社會本身的荒誕色彩。在科幻作品裡,運用荒誕手法的很少。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有明晰的「自設邏輯」。並且要用邏輯性的語言來講清它們。
詹姆斯•岡恩是運用荒誕手法的代表。他的、、等,時空錯綜復雜,變幻莫測。把這些小說與他傳統敘述風格的科幻作品,比如、等放到一起,可以清楚地看到兩者間的區別。
中國科幻作家中,韓松是使用荒誕手法的代表人物。他的幾乎所有短篇都難以理清邏輯脈絡,更多是刻畫出一種雜亂、怪誕、莫名其妙的氣氛。《逃出憂山》是荒誕科幻的代表作。其它如《末班地鐵》、《赤色幻覺》、《超越現實》等等,也有濃厚的荒誕色彩。同時,韓松還創作了比較寫實的科幻作品,如長篇《2066之西行漫記》,短篇《青春的跌宕》,把這兩類作品放到一起比較便可以看出,作者對荒誕風格的追求是一種創作上的自覺。
三、幽默類科幻
賦予科幻小說以輕松、幽默的風格殊為不易。但也有一些不錯的例子。馮尼格特便用短短的篇幅,輕松活潑地寫下了《巴恩豪斯效應的報告》。對戰爭狂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星新一以微型科幻見長。在方寸之地打出漂亮的拳招,幽默筆法必不可少。鄭淵潔的也是少見的幽默科幻。其風格近乎無厘頭。王晉康作品風格偏重於厚實,大氣。所以輕松滑稽的、便尤其顯得突出。鄭軍的《蟲飛蟻走也驚魂>,也是幽默科幻的代表。
科幻成現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科學幻想正在變成現實,它們的神秘色彩也將逐漸被揭示。例如,1987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驚異大奇航》中,科學家把縮小到幾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的人和飛船注射進人體血管,讓這些超微小的「參觀者」直接觀看到人體各個器官的組織和運行情況。納米級的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科學幻想,但如今已出現在現實世界。納米機器人(nanorobot)的研發成功,就是這一嶄新技術的完美體現。有關專家預言: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國科學家和未來學家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發表的《論機器人》一文中甚至預言:到21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貳』 玄幻 奇幻 科幻 三者有什麼區別
嘿嘿,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
玄幻一般是融入了古代神話傳說等等,這個古代就並不一定局限在中國,也包括外國的,在這一定的基礎上自己再加以創造,比如說幻獸之類的,我覺得最初應該也是從神獸那得到了啟示,然後加以發展的
科幻沒有什麼最初的基礎,靠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一定不能從常規的角度去出發想像,需要突破性的思維,最好還要帶上點高科技,現在的話,科幻故事的背景肯定不能放在遠古或古代的,那肯定變成玄幻的了……
奇幻我覺得偏科幻一點,但沒科幻天馬行空,他需要帶上一點奇幻匪夷所思的元素,給人以大吃一驚的感覺
嘿嘿,純屬我個人漏見,沒啥科學性的,呵呵
『叄』 科幻世界詳細介紹
[編輯本段]雜志簡介
《科幻世界》創刊於1979年,前身是《科學文藝》和《奇談》,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有數據顯示《科幻世界》發行量最少的一期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萬;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志,曾獲得「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中國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並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雙獎期刊」,曾承辦過1991年世界科幻協會年會,是中國科幻期刊中一面歷久彌新的金牌。楊瀟,阿來,秦莉曾先後任雜志社社長,其中阿來任社長期間曾以《塵埃落定》獲茅盾文學獎。
《科幻世界》成功舉辦了』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以及07年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暨銀河獎頒獎筆會,在國際科幻世界享有盛譽。《科幻世界》入選「全國百種重點社科刊」,是中國期刊界一個響亮的品牌。在科幻小說之外,《科幻世界》亦設立有「科學」、「驚奇檔案」、「躍遷層——揭示幻想如何向現實躍遷」、「幻聞」等欄目,皆由資深編輯執筆主持,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選擇科學,與幻想同在。」這便是《科幻世界》風靡於大中學生、廣大青年人和所有科幻愛好者中的真正原因。
《科幻世界》以發表科幻小說為主,一年一度的「銀河獎」是中國科幻業界內代表中國科幻整體水平的最高獎項。國內知名科幻作家,皆在此受到全國科幻讀者的矚目。
除了《科幻世界》,科幻世界雜志社現在還辦有《科幻世界·譯文版》(單月科幻、雙月奇幻)、《飛·奇幻世界》和《小牛頓》;另外曾辦過《科幻世界畫刊》、《科幻世界·幻想譯文版》(現與科幻世界·譯文版合並)、《驚奇檔案》、《飛》等。並且不定期地推出《星雲》,以刊登一些優秀原創中長篇科幻小說;目前,《星雲》已經出版六本,分別為《星雲》(天意)、《星雲Ⅱ·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星雲Ⅲ·基因戰爭》(基因戰爭、飛呀飛、回憶蘇格拉底)、《星雲Ⅳ·深瞳》(去死的漫漫旅途、無名氏、深瞳)、《星雲Ⅴ格蘭格爾5號》、《星雲Ⅵ·掉線》(掉線)。
我們可以在科幻世界的官方網站(幻想在線www.sfw.com.cn)上看到許多幻想小說,以及科幻世界的十年資料庫。
此外,科幻世界雜志社還與多家出版社策劃了「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世界奇幻大師叢書」、「世界流行科幻叢書」、「游戲科幻小說」和「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選」等,為中外科幻文學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科幻世界》雜志社介紹
成員
社長、總編:李昶
副社長:劉成樹
副總編:姚海軍
編輯部主任:楊楓
發行部主任:劉成樹
文學編輯:劉維佳、李克勤、明先林、陳穎、遲卉、王魁寧、劉維唯、屈暢、姚雪
美術總監:張城鋼
美術編輯:王瑩瑩 徐傑
編務:賀靜
社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南路4段11號
《科幻世界》官方說明
科幻世界雜志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旗下擁有《科幻世界》、《飛·奇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和《小牛頓》四種深受中國青少年讀者歡迎的暢銷期刊和幻想類圖書項目。科幻世界系列期刊及圖書擁有數量龐大的忠實讀者,在中國幻想類期刊市場上,特別是在大、中城市的期刊市場上,穩定保持著9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科幻是高科技時代的專屬文化語言,科幻類期刊、圖書則是暢銷書目上的重要部分。作為國內科幻業界的主力軍,科幻世界雜志社一直致力於中國科幻文化市場的培育,每年一度的中國科幻銀河獎徵文催生出大批優秀科幻作家和科幻佳作。1991年,科幻世界雜志社代表中國科幻業界成功主辦的世界科幻協會(WSF)年會,被WSF評為「WSF成立以來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會」。1997年,科幻世界雜志社遍邀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學家、宇航員參加』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其輝煌永載中國科幻史冊。
隨著《哈利·波特》、《魔戒》等境外奇幻文化對國內文學出版市場的沖擊,科幻世界雜志社創辦《飛·奇幻世界》,以此為陣地,擎起國內原創奇幻文學的旗幟;同時以《科幻世界·譯文版》為窗口,向國內讀者引薦國外幻想文學精品。科幻世界再一次站在了中國奇幻文學的前沿陣地上。
為了讓國人的想像跟上時代,為了打造中國科幻圖書品牌,科幻世界雜志社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強強合作,於2003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科幻「視野工程」。「視野工程」的三大支柱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和「流行科幻叢書」,以專家的視角,廣泛運用刊物、網站等專業媒體的宣傳攻勢,掀起了又一輪科幻熱潮。2004年,「科幻大師叢書」更榮獲了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委員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參考》雜志社等出版界權威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暢銷圖書獎。「科幻世界出品」已在國內科幻小說讀者群中樹立起了鮮明的品牌意識,「科幻世界雜志社編輯」便是科幻圖書質量的品質保證,讀者認購的風向標!~~
『肆』 科幻小說《流浪地球》
怎麼會是內力呢,「幾百台發動機噴出的等離子體光柱」這些光柱里的粒子可都是噴射向宇宙的,你舉的例子也不對,不是 向前行走的一個人用自己的手反方向推自己,而是一個人在宇宙中奮力向前扔出一把扳手,他自己會向後飄的。動量守恆
『伍』 有誰可以推薦幾本有關人類起源,或宇宙起源的小說,宇宙是如何產生的,還有生命的誕生…小說,越多越好,
現代科學的論證很多都經不起推敲,給你推薦一本特別的,很有意思:三體
『陸』 好看的科幻小說
給你推薦《暗黑破壞神:蜘蛛之月》我上個月剛看完 暗黑破壞神的官方小說 主角是死靈法師扎爾和骷髏頭洪巴特,寫的非常好。奇幻小說中的極品,作者是寫魔獸官方小說的那個。
『柒』 人類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論文、小說、科幻故事或調查報告)
http://www.oursci.org/lib/darwin/index.htm
『捌』 科學幻想小說起源於哪個國家
法國。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
『玖』 要科幻小說英文定義和由來以及科幻小說有關的知識,要英文的!英語版,最好有翻譯~謝謝
The science fiction is defined as a form of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s intended to predict future of human world and inspire human imagination and novelty of scientists. The War of the Worlds (1898) is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by H. G. Wells. It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an unnamed narrator who travels through the suburbs of London as the Earth is invaded by Martians.It is the earliest story that details a conflict between mankind and an alien race.Jules-Verne may also be deemed as contributinga lot to this writing style.The great popularity of this writing style arose from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loration of unknown world .
科幻小說是當代文學的一種新形式,旨在預測人類的未來,激發人類想像和科學家的創造精神.1898年的"地球大戰"是威爾斯創作的科幻小說,它描述了一位無名氏在倫敦郊區旅行期間偶遇火星來客的故事.這是最早的描述人類與外星物種爆發沖突的小說.儒勒.凡爾納對科幻小說的盛行也貢獻巨大.科幻小說的盛行源自於工業革命,因為正是這場革命提供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
『拾』 玄幻小說的起源和歷史
一、中國古代幻想文學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和代表作品 玄幻小說屬於幻想文學的一種。中國古代幻想文學最早的表現形式以神話為主。起初是口口相傳,並沒有文字記載。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的《山海經》和西漢時的《淮南子》,諸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傳說皆出於此。到了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以東晉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的志怪小說。接著沿襲其特點的是唐朝的傳奇,比較著名的作品有《枕中記》、《柳毅傳》及《古鏡記》等。傳奇之後,又有宋元說經話本。 到了明清時期,出現了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神魔小說。神魔小說是在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導下,接受了神話、志怪、傳奇的影響,汲取了道家仙話、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的養料後產生的。神魔小說是中國古代幻想文學發展的高潮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幻想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尚「奇」貴「幻」,以神魔怪異為主要題材。 這一時期佳作甚多,計有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等。最出色的當然是《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2000年來神魔小說的最高峰,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曲折離奇,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豐富的想像力。 二、現當代幻想文學的發展概況 現當代幻想文學指1900年以後的中國幻想文學。其按內容可以劃分為三類:科幻小說、魔幻小說和玄幻小說。這一說法最早由著名作家葉永烈提出,並得到了文學界的公認。 1、科幻小說的發展概況 幻想小說的第一類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又稱科學小說,最早起源於西方。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說是英國作家瑪莉·雪萊於1918年寫的《科學怪人》。 科幻小說的真正發展始於凡爾納和威爾斯。凡爾納的代表作品是《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威爾斯的代表作品是《隱身人》、《時間機器》等。 現代中國科幻小說興起於二十世紀初,以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和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譚》為開端。 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是科幻小說發展的一個小高潮。其開創者是被譽為「新中國科幻之父」的鄭文光。鄭文光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設者》、《飛向人馬座》、《神翼》等。 鄭文光之後最著名的科幻作家有葉永烈,其代表作有《小靈通漫遊未來》系列。 還有香港著名作家倪匡,1963年他發表《鑽石花》,開啟了「科幻小說」新風潮。 2、魔幻小說的發展概況 幻想小說的第二類是魔幻小說。 魔幻小說主要盛行於西方,又稱奇幻小說。一般認為,魔幻小說是以超自然事物為主要內容的作品,這類故事多半發生在一個架空世界中,其主要標志是魔法、咒語的大量使用,代表作有《龍槍》和《魔戒》等 托爾金的作品《魔戒》系列,被譽為近代所有奇幻作品的鼻祖,震碩古今,影響深遠。 近年來西方魔幻小說發展迅速,出現了以羅琳的《哈里波特》、路易斯的《納尼亞魔法王國》為代表的一批佳作。 國內魔幻小說從模仿國外魔幻小說開始,經過幾年的發展,涌現出一批較好的作品,如《風姿物語》、《我是大法師》、《狂神》、《傭兵天下》等。 葉永烈,《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2005年7月27日,《中華讀書報》第14版。 韓松,《革命的前夜:2002年的中國科幻》,2002年12月,《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序》。 張學全、陳犁書,《玄幻小說走紅,葉永烈有話要說》,2005年2月21日,《經濟參考報》第1版。 朱學恆(台灣),《奇幻文學簡介》,2002年5月25日,《龍槍編年史序》。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