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中的發明

科幻小說中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2-02-15 01:14:23

⑴ 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里後來真正被發明出來了的東西有哪些

老凡在他的書中預測了多項發明,比如鸚鵡螺號,還有《征服者羅比爾》的海陸空三用飛船,《培根五億法郎》的原子彈,《兩年假期》的飛機,《喀爾巴阡古堡》的立體電影,《神秘島》的電報,《從地球到月球》的登月飛船……
當然,最著名的莫過於探月二部曲的炮彈。《海底兩萬里》虛構了「鸚鵡螺號」潛水艇

祝新年好運
歡迎到凡爾納吧做客!

⑵ 就是一個科幻作家從朋友那得到了一個逆天的發明,可以自動生成讀者潛意識中最愛讀的科幻小說(給每個人讀

《墨水心》

⑶ 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有什麼關系

科幻小說是建立在現在科學的理論上的,顧名思義就是科學的幻想,對科學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比如許多科幻小說的題材在科學界是比較新穎的,裡面所幻想的東西可以給科學家們以點播,想想也並非沒有可能。科幻小說是對未來科技的一種嚮往,憧憬和想像,能給科技研究者一些科學上的啟示,吸引常人去愛上科學,去研究科學。

(3)科幻小說中的發明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⑷ 人類能發明科幻小說中的「空間跳躍」 大概需要多少年我認為500年 你們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空間跳躍」在試驗室里已經實現了。之所以這么肯定,是因為我前一段時間在中央1台新聞聯播里看到過一條相關的新聞,當時還著實激動了一把。新聞的內容是一名華裔科學家和另外一名外國科學家(哪國忘記了……)在國外的一個實驗室里成功完成了一次「空間物質轉移」,把一個原子瞬間移動了一米的距離,這個過程沒有花時間,也沒有經過任何空間。這個試驗在現實中證實了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一些理論。
不過好像說是僅僅移動這一個原子就要耗費費城還是某個大城市(也記不清了)幾周的能源,所以當前的實用價值不大,用來傳送人體更是渺茫的很。唯一比較可行的一個前景就是用來傳輸極端重要的機密文件信息,因為這項技術理論上可以把一些微觀粒子從地球的一端發送到另一端,而無需經過任何的空間,所以任何的技術手段也無法對其進行截取,可以做的100%的保密傳輸。

相關解釋:
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從字面上來看它是一個形容詞,指物體移動速度快到一瞬間便能完成。
但如何達到這種效果呢,瞬間移動這個詞最常見於西方魔法名詞,被認為是一種可以使人在一瞬間到達另一點的魔法。但根據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瞬間移動已被認為是可能的。
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看,如果物體的引力或能量足夠大,那麼它將有足夠的力量使空間發生扭曲,而使三維空間中的兩個點被拉近,那麼如果這種能量強到能讓兩個點幾乎重合,那麼我們就可以想像出這樣的情況:從幾乎重合的三維空間的兩點之一穿過,將直接跨越兩點間的三維空間而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另外一點,這樣便達到了瞬間移動的效果。
另一種理解則是,在蟲洞效應擴大范圍的內心。也就是時間表,時間表是在我們和宇宙中存在的時間計算器。如果一個人死了,他的時間表就停止不動。而地球的時間表還在繼續運行計算,在兩面鏡子中間你能從一面鏡子里看到無限的重影。而這個空間就是不受時間計算的空間!也就是說,瞬間移動就是要把唯一的時間計算器暫停或搞壞。讓時間計算器自我維修修復,用高壓電流來讓某部分的時間表超負荷這樣自我修復開始。這時候你的運動不會算做時間,而你自我認知卻實在時間內運動。當你移動到另一點的時候,其實你在運動進行其實沒有算做時間內。所以在旁人看來你在瞬間移動。
「瞬間轉移」和「穿牆術」是否能實現?
通過量子信道,電子能瞬間逃離原子,小石子莫名其妙就穿過了碗壁,難道所謂的 「瞬間轉移」和「穿牆術」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神話和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果真是可以實現的?
《封神演義》中的土行孫,他會突然消失,一轉眼又從別的地方冒出來。在科幻系列電影《星際旅行》中,發送人體是一件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在一台魔術裝置中,宇航員的身體忽然一閃,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之後他會出現在任何一處希望抵達的地點,甚至是外星球。只要那個地方有一台類似的接收器,除了平淡地說一句「發射我吧,蘇格蘭人!」之外,沒有人會把它當做話題來談論。
想像一下,如果這樣的技術有一天能夠普及,那麼我們出門旅行再也不用費力的轉乘各種交通工具,而只要運用這種傳送工具,瞬間就能把我們「轉移」到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
韓正甫教授說,理論上這樣的場景是可以實現的,物理學上叫做量子態隱形傳物。從物理學角度,可以這樣來想像隱形傳物的過程:先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傳送到接收地點,接收者依據這些信息,選取與構成原物完全相同的基本單元,製造出原物完美的復製品。
人類瞬間轉移面臨三大難題
隱形傳物雖然理論上可行,但要真正實現人的隱形傳送,目前還有許多技術難題尚未解決。
難題一:
人的身體是由物質組成的,如果用光速把人的身體移動到另一個地點,那麼,就必須將它「唯物質化」。經物理學家計算,單單突破原子核內部的限定力,就必須把身體加熱到1萬億攝氏度———這比太陽內部的熱度還要高幾百倍。只有在這一溫度下,物質才能變為光,並通過光速輸送到任何一個地點。而對每一個被輸送的人來說,所使用的能量要超過迄今為止人類全部能量消耗的大約1000倍。
難題二:
發射儀器必須在目的地將人重新組合起來。為了知道如何組合,它就需要獲得人體所有原子結構的精確信息。如果每一個原子約為1000位元組,描述人體的所有原子總共需要10的31次方的位元組,而目前世界上全部圖書所含有的信息約為10的15次方位元組,僅是完整描述一個人所需要的信息的1億分之一。僅傳輸這些數據對於今天速度最快的計算機來說,也會花去比宇宙年齡還要長2000倍的時間。
難題三:
精確描述人的原子結構是最棘手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據海森伯測不準原理,我們不可能獲得一個粒子的全部信息。例如,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那麼我們就會失去所有關於它的速度的信息,反之亦然。
相關研究:美奧科學家將原子隱形傳送
早在2004年,美國和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就通過實驗成功實現了隱形傳物,論文發表在《自然》上,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極大興趣。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激光,將三個帶有正電荷的鈹原子的量子態復制到8微米外的另一個原子上。整個過程由計算機控制,僅耗時4毫秒,傳輸成功率達到78%。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另一個研究小組則採用鈣原子,同樣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成功率為75%。基本原理也是利用第三個原子為輔助,用激光將一個原子的量子態傳遞給另一個原子。
也可以這樣,用儀器進行多維跳躍,就像科幻小說中的飛船一樣,也可實現瞬間移動

⑸ 科幻片和科幻小說中哪些科技會實現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早晚都會實現的,真的很了不起。

⑹ 科幻小說作文是關於發明什麼的

發明神奇鋼筆

現在的鋼筆,寫字時間一長,就得吸墨水,很不方便。有的時候剛吸完墨水就會一下子出來一大滴,把本子弄臟。

所以,我要發明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鋼筆。

這種鋼筆很特別。這種鋼筆的筆桿是用碳合金做成的,結實耐用,摔在地上甚至用腳踩幾下,都毫發未損。筆尖內有一個微型機器人,控制墨水的流量。這樣,墨水就不會流出太多或太少,保持均勻的流量,寫出的字也是筆畫均勻的。你還可以把你喜歡的音樂輸入進去。當鋼筆沒墨水時,筆尖內機器人就會發出信號,提醒你裝墨水。如果你家沒有墨水了,筆膽頂端的小孔就會自動打開,只要裝些自來水,一分鍾內就會變成墨水,這樣裝一次水就能用一兩個月。

這種鋼筆還有一種奇妙的很多設置:黃色的按扭、綠色的按扭和藍色的按扭,它們各有各的功能。黃色按扭的功能最大了!例如:你正在用這支鋼筆寫字。因為你很粗心,把「駟馬難追」的「駟」字寫成了「四個人」的「四」字,它就會發出「嘀嘀嘀」的聲音,而且會把紅色的燈光照在那個錯別字上,提醒你字寫錯啦!綠色按扭的功能也不小!當你有不會的字的時候,正在冥思苦想時,筆蓋上就會顯示出那個字的樣子和讀音,讓你認識那個字。藍色按扭也很大!如果你剛寫完作業,筆蓋還沒蓋上,小夥伴叫你去玩,你剛要去,鋼筆就會發出「嘟嘟嘟」的聲音,提醒你蓋好筆蓋再去玩。

我會為它而努力,盡快發明出這種鋼筆的!希望它能為老師和同學帶來更多的方便,希望我的願望能夠早點實現。

⑺ 一篇科幻小說講人類發明能查看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機器

有一篇叫做迪拉克海上的漣漪的小說,是一個人發明了穿越時空的機器,然後遇到火災,被困在永遠的時光中的故事。。。真的很有美感的一篇科幻文

⑻ 科幻小說中有哪些驚艷的技術或理論

一般的硬科幻作品裡會大量運用已知科學理論,例如劉慈欣的《三體》系列裡面就用到了一些現代物理學理論知識,具體可參考李淼老師的書《三體中的物理學》。

⑼ 科幻小說作文寫關於發明什麼的

時光機,背包飛行器,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⑽ 怯魅的科幻小說的誕生

科幻小說的誕生,是「科學奇跡」代替「神跡」的結果。科學奇跡是小說作者杜撰出來的,超現實的。但它們又必須是客觀的、自然的、非精神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凡爾納在研究愛倫·坡的作品時,就寫下了這樣的結論:現在,我想提請讀者注意一下這些故事裡的唯物主義方面。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從沒發現天意的干預。愛倫·坡似乎不接受這種天意干預,並主張用物理法則來解釋一切;必要時,他甚至自己虛構出這樣的一些法則來;在他的身上,我們感覺不到使他不斷地靜觀超自然的那些信仰。「(轉引自《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傳》上卷,107頁)
早期一些科幻萌芽作品裡,也有些許巫術的痕跡,如夢游、移魂、催眠術等等。但到了十九世紀末期,科幻真正定型以後,嚴格的物理界限就成為科幻文學的邊疆。
可以說,後世科幻作家一直沿著這條路走向今天。特別是西方作家們,在那裡,魔幻文學有強大的傳統,相當一批作家既是科幻文學作家,又是魔幻文學作家。他們也更清楚這兩種文學樣式的不同。
認為科學幻想小說繼承自幻想小說是不夠的,宣稱它是科學時代的幻想小說則是錯誤的。它是以世界的統一性為前提的神話故事,是建立在為所有人接受的某種合理性的基礎之上。《科幻小說》,123頁,(法)加泰尼奧。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
不過,視科幻小說的誕生為受到科學界」怯魅「這一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並不是說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相比,是一種低級落後的文學。奇幻小說在文學大家庭里自有其位置。筆者的意思是,在」怯魅「過程的影響下,科幻小說最終與奇幻小說區別開來,擁有了自己的特性。
「怯魅」過程在科幻小說的一個典型影響,就是許多科幻作家們翻改古代神話的題材,把它們置於客觀、自然的背景下。比如,科幻小說中的外星人通常是魔幻小說里天使或魔鬼的翻改,魔法與巫術被翻改成」特異功能題材「,大量魔法工具被翻改成神奇的科學發明,等等。一些科幻作家乾脆直接翻改神話本身,比如台灣科幻作家蘇逸平將中國上古神話翻改成《龍族秘錄》,將盤古開天地、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典故直接改成科幻故事。這樣的翻改雖然算不上有創意,但卻反映了作者們有意識的努力:把古代神話的奇幻性留下,把其中的神跡和魔法排除掉。

熱點內容
武俠小說女使男人自相殘殺 發布:2025-05-07 21:28:47 瀏覽:716
未來版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5-07 21:22:47 瀏覽:198
英文短篇偵探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7 21:03:18 瀏覽:238
好看的校園文小說男生視角 發布:2025-05-07 20:46:03 瀏覽:973
受有植物異能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07 20:08:44 瀏覽:488
世界十大恐怖小說排行榜2015 發布:2025-05-07 20:08:40 瀏覽:529
哈利重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7 19:18:57 瀏覽:619
女主淡然聰慧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5-07 18:22:58 瀏覽:382
校園小說雲 發布:2025-05-07 18:10:31 瀏覽:433
最近好看的小說2019言情 發布:2025-05-07 18:09:24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