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是英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
『壹』 阿西莫夫是()國的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
阿西莫夫是美國的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
讓·保羅·薩特 是法國哲學家,作家,評論家。著有哲理著作《《存在與虛無》》等。
《《蠟燭》》的作者是蘇聯作家西蒙諾夫
《《蘆花盪》》的作家是孫犁「白洋淀記事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荷花澱》《蘆花盪》。
『貳』 阿西莫夫有哪些作品
《蒼穹微石》(Pebble in the Sky)(1950) 《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星空暗流》(TheCurrents of Space)(1952)《鋼穴》(TheCaves of Steel)(1954)《終結》(1955)《裸陽》(The Naked Sun)(1956)《基地三部曲》(1964) 《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 「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續集」(《基地邊緣》(1982)《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前傳」 (《基地序曲》(1988)、《邁向基地》((1993))
《機器人》系列 《鋼穴》(網上也有《鋼窟》的譯名)《裸陽》《曙 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裸陽》
《帝國》系列 《星空暗流》《繁星若塵》《蒼穹微石》
《蒼穹微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
《我,機器人》高曼出版社1950年
《繁星若塵》雙日出版社1951年
《基地》高曼出版社1951年
☆《大衛·斯塔爾:太空奇兵》雙日出版社1952年
《基地與帝國》高曼出版社1952年
《太空洪流》雙日出版社1952年
《第二基地》高曼出版社1953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小行星上的海盜船》雙日出版社 1953年
《鋼穴》雙日出版社1954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金星之海》雙日出版社1954年
《火星人的方式與 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55年
《永恆的終結》雙日出版社
☆《幸運兒斯塔爾與水星的大恆星》雙日出版社1956年
《赤裸的太陽》雙日出版社1955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木星的衛星》雙日出版社1957年
《地球是個大屋子》雙日出版社 1957年
☆《幸運斯塔爾與土星之環》雙日出版社1958年
《死亡交易者(死亡的呼吸)》艾文出版社1958年
《九個明天》雙日出版社1964年
《機器人的小憩》雙日出版社1966年
《神奇的旅程》豪頓·米弗林出版社1966年
《透過明鏡》新英語文庫出版社1967年
《阿西莫夫的神秘小說》雙日出版社1968年
《夜幕及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 1968年
☆《最棒的新東西》世界出版社1971年
《諸神》雙日出版社1972年
《阿西莫夫早期作品選》雙日 出版社1972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精粹文集》斯菲爾出版社1973年
《你見過這些嗎?》NESRAA出版社1974年
《黑鰥夫的故事》雙日出版社1974年
☆《收購木星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5年
《天國的主人》沃克出版社1975年
《全美圖書會議上的謀殺》雙日出版社1976年
《優雅的品位》啟示出版社1976年
《活了二百歲的人與其他故 事》雙日出版社1976年
☆《關鍵字眼與其他神秘故事》沃克出版社1977年
《黑鰥夫故事集》雙日出版社1980年
《完整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2年
《基地邊緣》雙日出版社1982年
《變幻之風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聯合俱樂部的神秘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糊塗的機器人諾比》(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3年
《黎明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3年
《黑鰥夫的盛宴》RH出版社1984年
☆《諾比與迷失的公主》(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諾比的其他秘密》(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明日之邊》雙日出版社 1985年
《消失者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5年
《機器人與帝國》雙日出版社1985年
《多麼美好的一天》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皇後的項鏈》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人侵者》(與珍尼特·阿西 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6年
《另一個阿西莫夫》雙日出版社1986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神秘故事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基地 與地球》雙日出版社1986年
《機器人之夢》雙日出版社1986年
《神秘的旅程II:終極智囊》雙日出版社1987年
☆《諾比識惡棍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7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另一個宇宙》雙日出版社1987年
《基地序曲》雙日出版社1988年
《阿扎瑞爾》雙日出版社1988年
☆《諾比赴地球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8年
《復仇女神》雙日出版社1989年
《黑鰥夫的困惑》雙日出版社1990年
《夜幕》(與羅伯 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0年首版
《時代寵兒》(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1 年首版
《基地在前進》雙日出版社1993年
《阿西莫斯短文兩篇》 (選自〈新疆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國的簡體中文版出版物
機器人系列:
機器人與帝國(上下冊)
機器人短篇全集(上下冊)
曙光中的機器人(上下冊)
裸陽
鋼穴
以上均為 天地出版社 出版 漢聲雜志(葉李華)翻譯
基地系列:
前傳1 《基地前奏》(上、下冊)
前 傳2《邁向基地》(上、下冊)
《基地》
《基地與帝國》
《第二基地》
續集1《基地邊緣》(上、下冊)
續集2《基地與地球》(上、下 冊)
以上均為天地出版社 出版 葉李華翻譯
帝國系列三部曲:
《繁星若辰》
《蒼穹微石》
《星空暗流》
以上均為天地出版社出版 漢聲雜志(葉李華)翻譯
科普及其他作品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傳》 上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黃群、許關強 譯
《亞原子世界探秘(物質微觀結構巡禮)》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叄』 阿西莫夫是誰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阿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
『肆』 阿西莫夫的生平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出生於俄羅斯的美國猶太人作家 與生物化學教授,門 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 類別除了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 十進制圖書分類法」。阿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 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 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譽為「科幻聖經」。阿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夜歸〉(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幸運之星系列」。 阿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 手法闡述科學概念,盡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並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 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這些特點在他的《科學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認識物理學》(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處處可見。 阿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任選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擔任美國人道協會(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的會長。小行星「5020 Asimov」、《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艾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伍』 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小說家的什麼
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陸』 美國八九十年代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說作家是誰
艾薩克·阿西莫夫
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其作品以中《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
科幻聖經 」。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阿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柒』 阿西莫夫本人資料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中文名: 艾薩克·阿西莫夫
外文名: Isaac Asimov
國籍: 美國
民族: 猶太
出生地: 俄國彼得格勒
出生日期: 1920年1月2日
逝世日期: 1992年4月6日
職業: 科幻小說作家
畢業院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信仰: 科學
主要成就: 科幻小說
代表作品: 《鋼穴》系列,《基地》系列
【詳情請搜尋網路】
『捌』 阿西莫夫到底是位什麼作家
阿西莫夫一生出版過科幻小說38部,探索小說2部,短篇科幻與故事集33種,奇幻事故集1種,探索故事集9種,並主編了科幻故事集118種。這部分的阿西莫夫是位文學作家,主要是科幻文學作家,這沒有什麼問題。那麼,另外一部分阿西莫夫是什麼作家呢?
在國內,阿西莫夫的非小說類作品都被打上「科普」標簽出版。然而,科普從字面意義上講,就是普及已經在科學界獲得定論的科學知識,阿西莫夫許多著作並不符合這個要求。比如他曾經在書中提出自己的設想:一顆行星要想演化出生命,必須有月球這樣比例的衛星進行引力牽動。這就不是科學定論,而是科學假說。
但是,這個假說並非寫在學術論文當中。身為化學博士,阿西莫夫肯定寫過論文,但不會與天文學有關,這個假說出現在被稱為「科普」的作品裡。在中國,嚴格意義上的科普作家不能在作品裡夾帶「私貨」,科普出版的編輯審稿時會挑出這些不確定的內容。有時拿不準,還要請有專業知識的朋友裁斷,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科普圖書里的知識都有出處。
再比如,阿西莫夫有本書叫《終極決擇》,裡面設想人類被各種災難毀滅的可能性。書中運用的知識都是科學界有定論的,但專業科學家不會把「如何防止人類毀滅」當成課題來研究,這是阿西莫夫自己的科學幻想,卻又不是有情節和人物的科幻小說。
『玖』 阿西莫夫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出生於俄羅斯的美國猶太人作家
與生物化學教授,門
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
類別除了
阿西莫夫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
十進制圖書分類法」。阿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
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
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譽為「科幻聖經」。阿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夜歸〉(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幸運之星系列」。
阿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
手法闡述科學概念,盡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並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
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這些特點在他的《科學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認識物理學》(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處處可見。
阿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任選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擔任美國人道協會(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的會長。小行星「5020
Asimov」、《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艾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