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科幻小說
㈠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項目開展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簡稱CDF)於2000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設立,並由其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15屆,它已成為中國政府高層與國際商界、學術界相互交流溝通的重要平台,每年3月兩會閉幕後的一周,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年會。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將於3月21-23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中美金融研討會
從2004年開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每年與哈佛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主題為「構建21世紀金融體系」中美金融研討會。
發展熱點午餐會
為及時跟蹤國內外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了解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最新趨勢、介紹發展研究領域的前沿學術動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攜手,自2007年11月起定期舉辦「發展熱點午餐會」。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發展報告》(China Development Report)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研究和定期發布的大型研究報告,選擇的主題都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 《中國發展報告2007:在發展中消除貧困》《中國發展報告2008:構建全民共享的發展型社會福利體系》《中國發展報告2010:促進人的發展的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中國發展報告2011/12: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國發展報告2013/14:中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路》貧困地區兒童
經過實地調研和專家論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2009年9月在青海省樂都縣啟動「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項目包括營養干預和學前教育兩部分,旨在實現新生兒出生健康,嬰幼兒營養正常,學前教育基本覆蓋。
「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包括-9~24個月營養干預和3~5歲學前教育兩部分。
營養干預部分包括:
(1)對孕婦免費提供孕期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營養片」),直至分娩;
(2)對滿6月齡以上的嬰兒免費提供嬰幼兒輔食營養補充(「營養包」),直至嬰兒滿24個月;
(3)設立「媽媽學校」,為孕婦和6個月以下嬰兒家長定期提供營養保健知識培訓。
學前教育部分包括:
(1)利用村小的富餘校舍,設立村級「早教點」;
(2)從當地招募受過專門訓練或有相關經驗的幼教志願者;
(3)採取「走教」方式,由志願者在各「早教點」開展學前教育活動。
幼兒園計劃
2012年1月,「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的學前教育部分獨立為「山村幼兒園」計劃。 山村幼兒園計劃(Village Early Ecation Center)的目標是在中西部省區選擇貧困或偏遠的縣,招募幼教志願者,採用「走教」的方式,把早期教育送到山區孩子身邊。 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
為確保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合作舉辦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具體承辦。
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
中國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劍橋大學中國發展信託基金具體組織承辦。學員由中組部委派,均來自國有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者。
㈡ 求2000字科幻小說
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
中華讀書報 2005/08/03 11:27
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是2005年2月新華社上海分社記者陳犁書的來訪。她要我就《小兵傳奇》發表對於玄幻小說的看法。我對玄幻小說是熟悉的,然而《小兵傳奇》卻沒有看過。據說,《小兵傳奇》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小說之一。於是,我趕緊從網路上查看了《小兵傳奇》。不久,新華社上海分社發出了電訊《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此後,《新京報》記者術術又來電,要我就奇幻小說談談看法,在2005年6月3日發表了報道《葉永烈:奇幻是幻想文學一部分》。記者們的提問,使我關注在當今中國圖書市場上出現的「玄幻熱」和「奇幻熱」……
幻想小說的三大類型
遇上不解之義,我的習慣是查《辭海》。在《辭海》上,有「科學幻想小說」條目,卻查不到「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這表明「玄幻小說」、「奇幻小說」是現今流行的新名詞,尚未納入《辭海》條目之中。
幻想文學分為兩大類,即幻想小說與童話。就幻想小說而言,又分為三大類,即科幻小說、魔幻小說和奇幻(玄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人們所熟知的,其幻想是建立在科學之上。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是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為《科學怪人》),作者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此後,法國的凡爾納、英國的威爾斯、美國的阿西莫夫、蘇聯的別列亞捷夫、日本的小松左京和星新一等創作了諸多優秀科幻小說,成為世界科幻小說大師。科幻小說具有悠久的歷史,已經成為了一種成熟的文體。
魔幻小說的幻想建立在魔法之上。魔幻小說藉助於魔杖、魔戒、魔法、魔力、魔咒,變幻無窮,魔力無邊,充分施展魔幻的魅力。英國女作家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哈利·波特》中的神秘的「魔法石」,把魔幻小說的魔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科幻小說、魔幻小說之外是第三類幻想小說,名稱最多,定義也最含糊,卻在當今中國最流行、最火爆。這第三類幻想小說,最常見的名稱有三個:「大幻想小說」,「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通稱為「奇幻小說」。
玄幻小說探源
「大幻想小說」一詞來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筆下,「那是一個奇幻的國度,一個精靈出沒的世界,那裡有狐狸的窗戶,那裡的樹枝上全都落滿了白色的鸚鵡,那裡聽得見女孩的靈魂在嚶嚶哭泣……」有人稱安房直子的「大幻想小說」是「當代聊齋」。照此推理,似乎中國作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以推為「大幻想小說」的鼻祖。
「玄幻小說」一詞,據我所知,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准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黃易的玄幻小說,形成系列,都以一個名叫凌渡宇的人物為主人公。凌渡宇有著傳奇經歷,他在西藏長大,然後留學美國,獲得兩個博士學位。他又修煉密宗,有超人靈覺,因此世界上許多超自然疑案,都邀請他參與探索。
黃易的系列玄幻小說,十萬字一本,印成小巧的口袋書。由於黃易的玄幻小說講究懸念,故事情節曲折,又展示種種奇特的玄虛境界,所以他的系列玄幻小說出版之後,迅速在港台走紅。
黃易的玄幻小說號稱「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其中究竟有多少科學成分,不得而知。不過,玄學倒是貫穿小說之中,趙善琪稱「黃易是一位玄學大師,對風水命理、占卜星相無一不精」。
當然,黃易所謂的玄學,只是淺層次的「風水命理、占卜星相」而已,並非《周易》、《老子》、《莊子》這三部被稱之為「三玄」的書所奠定的「玄學」,亦即形而上學。
黃易的「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這一玄幻小說概念,不僅並不準確地體現在黃易作品本身,而且與中國當今流行的玄幻小說相距甚遠。可以說,以《小兵傳奇》為代表的中國當今玄幻小說,不僅無科學可言,亦無玄學可言!
我以為,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只是沿用了黃易創立的玄幻小說的軀殼,而舍棄其內核。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其中的「玄」不再是指玄學,而是可以詮釋為玄想。
我真佩服,我們的老祖宗賦予「玄」字以神奇玄妙的色彩。許慎《說文》解為:「玄,幽遠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玄之門』,言道幽深微妙。」正是「玄」意味著「幽深微妙」,所以也就給予玄幻小說以無限玄想的天地!
在《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我曾這么說及:「玄幻小說是最近興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強調一個『玄』字,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從創作層面講,玄幻小說作者比科幻小說作者創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除了《小兵傳奇》之外,玄幻小說《風姿物語》在網上也很流行。2004年10月,我在北京出席了「玄幻文學的中國市場」研討會,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在會上一下子就推出20種署名「火天車」的玄幻小說,玄幻小說之熱由此可見一斑。
奇幻小說的概況
我注意到,《小兵傳奇》、《風姿物語》也常常被稱為「奇幻小說」。「奇幻小說」與「玄幻小說」兩個名詞混用、互用。這表明,如今的「玄幻小說」一詞,這「玄」亦可解釋為「奇」,與玄學毫不相干。
奇幻小說不像玄幻小說只限於中國,奇幻小說在外國也有,而且常常與魔幻小說混為一談,甚至把《哈利·波特》也歸入奇幻小說。人們追溯奇幻小說的歷史到19世紀初以至更早的希臘神話。外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英國作家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台灣翻譯家朱學恆在把《魔戒》譯成中文時,首創「奇幻小說」一詞,從此「奇幻小說」一詞在華文世界流行。朱學恆在台灣創辦了「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
奇幻小說迄今無嚴格的定義。台灣徐慶雯為「繆思奇幻館」所寫的開館宣言中,這么述及:「我們需要想像力,不是教唆逃避現實,陷溺虛無,卻是要鼓勵轉換視野,伸展心智,而奇幻故事獨特的神秘本質,無限的幻想空間,正是想像力的源泉。」這段話曾被認為給「奇幻小說」下了一個廣義的定義,在我看來,奇幻小說的特點在於「奇」,以神奇、奇異、奇怪、奇特的幻想,貫穿於小說之中。這種幻想,與科學無關。
中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郭敬明的《幻城》。
郭敬明以為,幻城「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夢想」,「每個人心中的幻城都不一樣」。郭敬明心中的「幻城」,充滿神奇色彩:火族與冰族水火不相容,火焰之城與幻雪帝國之間進行聖戰。在幻雪帝國中,「人有著白色晶瑩的瞳仁,白色的長發,千年的壽命和如同夢魘般華麗的幻術」,在「關於聖戰的遙遠臆想中,摻雜著支離破碎的愛情。來自於天上的幻想,輕靈、浪漫、狂放不羈,引領著你開啟腦海中夢幻的神秘之門,讓想像力天馬行空地遨遊,思維的精靈在無極世界中遊走,所到之處,風光無限」。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家曹文軒在評價《幻城》時指出:「《幻城》是神秘的。這種神秘也許並非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結果。但這種神秘卻一直在吸引我們穿過文字的密林而向前……直到最終,我們也沒有看清這個世界,神秘依在。」
這種「神秘感」,正是奇幻小說又奇又幻的魅力所在。
另一部奇幻小說——陳思宇的《異人傲世錄》,在港台地區出版了26冊,也是近年來頗有影響的奇幻小說。這部奇幻小說先是在「幻劍書盟」、「龍的天空」、「小說頻道」等原創網站以「明寐」的筆名發表,點擊率近一千萬次!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
就歷史而言,科幻小說長於魔幻小說,而魔幻小說又長於奇幻、玄幻小說。然而,以《幻城》為代表的奇幻、以《小兵新傳》為代表的玄幻,影響力如今遠遠超過「老牌」的科幻。一篇書評這樣寫道:「魔幻圖書的大浪淘沙,超越科幻,而不到三年的時間,玄幻小說又異軍突起,以驚人的速度顛覆了魔幻小說一統江山的局面。」
細細分析新生的奇幻和玄幻,我注意到作者的年輕化和讀者的年輕化。
17歲的郭敬明在緊張的高三學習之餘,寫出了充滿奇幻色彩的長篇小說《幻城》。
奇幻小說《異人傲世錄》的作者陳思宇,是成都大學中文系廣電專業大二學生。
《小兵傳奇》的作者不像郭敬明那樣頻頻曝光於媒體,以至人們以為作者是羞澀的mm。其實,作者玄雨是小夥子,出生於1980年,只比郭敬明大兩歲。玄雨生活在廣東小城河源,只讀過師專,在中學當美術教師。他「終於發現教師的職業太不適合自己,我太懶。我們這些人都是日夜顛倒的,晚上工作,白天睡覺,睡到上午11點才起床。」他開始寫作。他取了筆名玄雨,玄字取自「天地玄黃」,而「雨」字是「因為我很喜歡下雨的感覺」。
玄雨是這樣開始寫玄幻小說的:「我打小就很喜歡看小說,2000年的時候,我在這一年無所事事,幾乎一天看數套小說。街上租書店的書都被我看光了,找不到書看的時候就開始上網看,可是網上完整的小說絕大部分都看過,無聊中就開始接觸網路作者寫的書。這是我第一次看玄幻小說,讓我接觸到了和武俠小說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小說中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世界和奇遇,這些立刻讓我沉迷了下去。但是讓我不爽的是,這些好看的小說都是沒寫完的,而且更新非常的慢。苦等的時候,開始在腦中幻想小說裡面的情節,把自己當成主人翁在虛幻的世界中冒險。這個時候發覺小說裡面的情節和自己想像中希望看到的情節相差了許多,於是就開始試著寫出自己希望看到的情節。就是這樣,開始了敲擊鍵盤的日子。」
我在北京接觸了玄幻小說的作者「火天車」,得知那是一個寫作班子,平均年齡只有22歲。他們之中不少是女性。我問及「火天車」的創作,他們是這樣答復的:由一個負總責的小姐寫出總體構思,設計了人物,然後在網路上徵求寫手。寫手們紛紛用E mail發來自己的構思。這些構思被負總責的小姐選中之後,由寫手寫成玄幻小說。經過負總責的小姐修改、潤色之後,以「火天車」的名義出版。正因為這樣,「火天車」創作玄幻小說速度驚人,一下子就推出幾十本。
在前幾天,我應約為蘭州作者傅良舉的長篇奇幻小說《最後的王族》作序。作者也是一位年輕的大學生。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在台灣也是如此。台灣松山高中一年級女生以「水泉」為名,寫出了五大部《風動鳴》,由台灣春天出版公司出版。
我很贊賞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其實,我也是「少年寫手」出身。我是在11歲發表作品,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我深知,年輕人洋溢著青春的熱情,充滿奇奇怪怪的幻想。奇幻和玄幻,是青春文學,那麼多年輕人加盟奇幻小說、玄幻小說的創作,是值得鼓勵的。在改革開放進入深層次的今日,中國進入寬松的歲月,年輕人的想像力得到盡情釋放。奇幻和玄幻,正是想像力得以任意馳騁的廣闊天地。眾多年輕作者創作奇幻和玄幻小說,正是體現了時代的潮流。
與此同時,奇幻和玄幻在網路上廣泛傳播,而網路小說的主要讀者群是青少年,因此奇幻和玄幻藉助於網路的無限魔力,吸引了千千萬萬青少年的眼球。另外,奇幻和玄幻小說所展現的新穎奇麗、妙不可言的幻想境界,也正是充滿青春活力的青少年讀者所喜愛的。正因為這樣,《小兵傳奇》會擁有那麼高的點擊率,而《幻城》也以十萬冊的印數震驚北京圖書訂貨會。
期待奇幻和玄幻健康發展
奇幻和玄幻作品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中國大量出現。我以為,這樣的「奇幻熱」、「玄幻熱」是可喜的。在新華社上海分社所發電訊《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便有這樣一段話:「面對玄幻小說的火熱場面,葉永烈直言:『玄幻小說能夠啟發讀者的想像力,而這一點恰好是中國學生所缺乏的。因此玄幻小說的暢銷,總的來看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報道還寫道:「葉永烈指出,如今玄幻小說的弊病在於『急於求快求成』。『我不相信慢工出細活,但我也不贊賞僅為商業噱頭的火速寫作,小說還是要以質量為前提。』『玄幻』同樣期待精品。盡管玄幻小說大有風靡全國之勢,但作為幻想小說的重要分支,它同樣面臨著創作上的窘境。」
我以為,面對「奇幻熱」、「玄幻熱」,文學界要加強理論研究,加強作品評論,對年輕的作家們給予引導,以使「奇幻熱」、「玄幻熱」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能夠出現一批像《幻城》那樣的精品力作。
科幻創作要迎頭趕上
我畢竟是「退役」的科幻老兵,面對奇幻、玄幻創作如火如荼,反觀歷史最久的「老大哥」科幻,覺得落後了,必須迎頭趕上。
這幾年的中國科幻小說,就數量而言是不少的,但是質量平平,慘淡經營,印數通常徘徊在五千冊至一萬冊這樣的「保本線」上。中國科幻界缺乏像《幻城》這樣有影響的作品,缺乏像郭敬明這樣有影響的新秀。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科幻小說創作水平與科技實力成正比,因為科技實力體現了國民總體科學素質,而科學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水平。我常去美國,在美國的圖書館、書店,總可以看到整架整架的科幻小說排列在那裡;美國每年的電影大片之中,總有幾部是科幻片。不論是美國的科幻片《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還是《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笫五元素》、《我,機器人》等等,都在全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一切,都是美國雄厚的科技實力的反映。中國科幻小說不僅與新興的奇幻小說、玄幻小說存在差距,而且與美國科幻小說存在差距。
中國的科幻小說應該形成鮮明的中國風格。當今的中國科幻小說受西方科幻小說的影響太深,過分「洋化」、「西化」。這也是中國科幻小說缺乏有影響力的新作的原因。
不過,我終究還是偏愛科幻小說。在我看來,科學幻想小說畢竟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會給年輕讀者以科學啟蒙,使讀者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奇幻小說、玄幻小說所無法企及的。我並不反對奇幻小說、玄幻小說,但是我希望能夠多多出版科幻小說,鼓勵青少年多讀科幻小說。
本文作者:葉永烈
㈢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怎麼樣
簡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1997年11月正式注冊成立,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是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它的成立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懷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民政部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薛暮橋先生和馬洪先生任名譽會長。
成立時間:1997-11-01
㈣ 黃海的黃海科幻小說作品 書目
1969年12月《一0一0一年》科幻小說集 僑聯出版社
1972年12月《新世紀之旅》科幻小說集
1979年10 月《銀河迷航記》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1980年8月 《天外異鄉人》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1984年4 月《偷腦計劃》短篇科幻小說集,皇冠出版
1984年5月《天堂鳥》長篇科幻小說集,時報文化出版
1984年8月《最後的樂園》長篇科幻小說,時報文化出版
1985年5月《第四類接觸》長篇科幻小說,皇冠出版
1985年6 月《星星的項練》短篇科幻小說集,皇冠出版
1987年6 月《鼠城記》長篇科幻小說,時報文化出版
2004年2月《永康街共和國》政治奇幻小說,九歌出版
2006年10月《黃海童話》科幻童話集,九歌出版
學術論著
2007年1月《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論述,五南出版,大學用書
2009年7月〈尋找幻氏家族的榮耀〉論述,第13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全國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出版。
2009年1月〈衛斯里的後設重構〉論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2005年7月〈黃海科幻童話解構〉論述,靜宜大學「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全國學術研討會,專題論述。
2004年1月〈中文科幻百年,文學迷思〉,發表於〈幼獅文藝〉。
2004年12月〈科幻小說往何處去〉本文系交大科幻研究中心2003年10月科幻術研究會議,黃海專題演講,寫成論文,交大出版文集。
黃海少兒科幻作品
1984年9月「奇異的航行「中篇科幻,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1985年10月「嫦娥城「兒童科幻小小說,聯經出版,張麗雯繪圖
1987年5月「機器人風波「兒童中篇科幻,聯經出版,陳曉菁繪圖
1988年5月「大鼻國歷險記「科幻童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王平繪圖(「奇異的航行「,」嫦娥城「,」大鼻國歷險記「,三書,其後改由民生報出版。)
1988年7月「地球逃亡「中篇少年科幻,東方出版社,蒙傑繪圖
1989年6月《航向未來》,中篇科幻,富春出版
1990年6月《太空城的孫悟空》,南昌:21世紀出版社
1990年6月《奇異的航行》,南昌:21世紀出版社,蒙傑繪圖
1991年2月「時間魔術師「兒童科幻小小說,九歌出版,陳曉菁繪圖
1992年6月《夢回鐵砧山下》,台中縣立文化心,內含散文集
1992年6月《地球逃亡》,合肥,安徽少兒出版社
1994年4月「秦始皇到台灣神秘事件「少年奇幻小說,天衛出版
1996年2月「誰是機器人「兒童科幻小小說,國語日報
1996年4月《動物天堂》,國語日報連載4個月。
2004年6月「千年烽火奇幻游「少年科幻奇幻小說,國語日報
2008年6月9日起連載四個月 「宇宙大霹靂「國語日報
黃海純文學創作
1963年10月《奔濤》短篇小說集,野風出版社
1968年2月《大火在高山上》,短篇小說集,商務印書館
1968年6月《通往天外的梯》短篇小說集,僑聯出版社
1976年10 月《迷霧征塵》自傳式散文集,水芙蓉出版社
1980年10 月《人在宇宙中》雜文、短論等80篇,水芙蓉出版社
1982年8月《悲歡歲月》短篇小說集,水芙蓉出版社
1993年3月《百年虎》台灣文學長篇小說創作,遠流出版社
1994年4月《尋找陽光的旅程》自傳式散文,健行出版社
2004年2月《永康街共和國》政治奇幻小說,九歌出版社
2006年10月《黃海童話》科幻童話,九歌出版社
2009年11月《山城》短篇小說集,台中市文化局
相關碩博士論文、專論黃海
研究黃海,碩博士論文 專論及相關論述
中央大學:中文所--傅吉毅《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2002/6
台南大學:教管所---詹秋華《台灣少年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以一九六八年以來在台灣地區出版之少年科幻小說為例》2004/6
台東大學:兒文所--王洛夫《論黃海及其兒少科學幻想作品》2003/6
中山大學:中文所--黃瑞田《科學詮釋與幻想──黃海科幻小說研究》2004/6
台北教大:應語所--黃子珊《黃海兒童科幻小說敘述技巧研究》2006/6
中山大學--在職專班--林奕妗《黃海科幻作品初探》2007/6
靜宜大學:中文所--張孟楨-《基因復制科技發展下的未來世界—黃海科技小說中的基因科學與省思》2007/6
賴玉敏:《乘著想像的翅膀 少年科幻小說的開路先鋒──黃海專訪》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頼玉敏專訪。2003年5月《兒童文學學刊》
劉秀美:《台灣通俗小說研究─1919-1999》,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專章論列張系國、黃海、倪匡作品,2001年。
陳愫儀:《少年科幻版圖初探──1948年以來台灣地區出之中之篇少年科幻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士論文,1998年。
陳鵬文:《八〇年代台灣科幻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林建光:《大敘述的危機與歷史經驗再現的轉折:試論八零年代台灣的科幻小說》,單篇論文,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分論張系國、黃海、黃凡、張大春、平路作品。
林建光:《政治、反政治、後現代:論八零年代台灣科幻小說》,單篇論文,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分論張系國、葉言都、黃海、黃凡、張大春、平路等人作品。
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五南出版社大學用書,1989年10月初版,專章論述介紹黃海的兒童科幻小小說寫作技巧及兩篇作品。
林健群:《晚清科幻小說研究 1904-1911》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趙天儀:《宇宙意識與科幻世界──試論黃海的科幻小說》,1999年4月,靜宜大學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科幻小說列為重要主題,文學院長趙天儀特別撰文。
簡宗梧、周鳳五編著:《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空中大學用書,第八章第八節〈科幻小說〉,引用黃海諸多論點。1987年8月初版。
(參考資料:「黃海牧園:文藝&科幻」)
㈤ 慧育中國項目五大領域是什麼
摘要 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起,旨在試驗適宜我國農村6-36個月幼兒發展干預模式,探索從根本上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為了進一步提升項目質量,家訪APP服務於項目執行人員,起到項目管理、有效監督、信息溝通等作用。
㈥ 北京折疊讀後感不寫文章內容怎麼寫
《北京折疊》的英文版譯者是科幻作家兼翻譯劉宇昆,他也是《三體》英文版譯者,這是他翻譯的作品第二次獲得雨果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北京折疊》讀後感的內容現在跟隨yjbys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歡迎閱讀!
《北京折疊》讀後感一
8月21日上午9時,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繼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之後,清華校友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再獲雨果獎!這次是中短篇小說的競選單元,《北京折疊》力壓斯蒂芬·金的《訃告》摘得桂冠。
郝景芳,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學位,2013年開始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工作。2006年開始寫作,作品有《北京折疊》、《流浪瑪厄斯》、《星旅人》等。
80後女科幻作家郝景芳憑借作品《北京折疊》今天獲得2016年雨果獎。繼劉慈欣憑借《三體》成為中國第一位雨果獎得主後,這是中國科幻作家再次得到這個科幻界的重要榮譽。
郝景芳的《北京折疊》獲得了2016年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據介紹,郝景芳在《北京折疊》中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不同階層的北京,她筆下的北京是一個可以像「變形金剛般折疊起來的城市」,「具有更為冷峻的現實感」。她描寫的故事大多來源於自己的生活日常,反映了現實世界中的人情冷暖。
《北京折疊》的英文版譯者是科幻作家兼翻譯劉宇昆,他也是《三體》英文版譯者,這是他翻譯的作品第二次獲得雨果獎。
美國科幻小說評論家大衛·史蒂芬在對雨果獎入圍作品評論時說,我帶著非常大的興趣一口氣從頭讀到尾,聰明的前言,扣人心弦的人文故事。故事講述得很好,翻譯得也很棒,《北京折疊》是一部難得的好作品。
頒獎典禮今晚在美國堪薩斯城的會展中心舉行。郝景芳獲獎的中短篇小說類字數在7500至1.75萬之間。
2015年8月,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得雨果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這一獎項,中國科幻小說為此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稱,「外國科幻小說在美國步履維艱,但劉慈欣的《三體》優雅而有力地證明,中國有著極佳的科幻土壤」。《紐約時報》稱《三體》系列的成功喚醒了中國的一個文學類型。
郝景芳再度摘取雨果獎必將在全球科幻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中國第一位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劉慈欣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現在中國的科幻受到世界讀者的關注,「這跟整個國家的發展有關系。科幻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晴雨表。世界上哪個國家成了一個強國,科幻的重心都會轉移到那個國家去。整個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整體存在感都提升很多,中國的科幻受到世界的關注,也是很自然的。」
劉慈欣認為:「美國科幻文學發展到現在,因為讀者老化等原因,漸漸失去活力,至少不再是科幻的黃金時代,美國科幻界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巴基斯坦等其他國家的科幻。」
劉慈欣此前還對媒體表示,近年來一批中國「後新生代」科幻作家異軍突起,他們不斷地在想像力、實驗性、思想性上進行突破,努力嘗試並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為紀念20世紀世界著名科幻作家、《驚奇故事雜志》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設立了雨果獎。雨果獎於1953年首次頒發,1955年起每年頒發一次。1992年前,其官方名為「科幻成就獎」。雨果獎分為十幾個類別,包括各種類型的書面和戲劇作品。此外,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還設立了星雲獎。在世界科幻界,雨果獎和星雲獎被認為是最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㈦ 郝景芳的人物經歷
郝景芳,1984年生於天津,小說作者,散文作者。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6-2008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畢業。
以《穀神的飛翔》榮獲2007年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徵文大賽一等獎,又以《祖母家的夏天》榮獲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說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8年7月,加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6年4月27日,小說《北京折疊》獲第74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提名。
北京時間,2016年8月21日10點,第74屆雨果獎在美國舉辦頒獎典禮,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短篇小說《北京折疊》獲獎。
郝景芳要為龔俊張哲瀚創作一部作品
2021年5月5日晚,郝景芳曾公開自己看過《山河令》後的一些感悟,繼而談到當下的熱門的教育話題。在與網友交流時,郝景芳透露自己要以兩人的角色為靈感繼續創作一部作品。
5月7日凌晨,在「要為龔俊張哲瀚寫劇本」成為熱搜話題後,作家郝景芳因不堪一些粉圈人士的騷擾,在微博做出回應,表示不再回應相關話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郝景芳
㈧ 中國國家發展基金會是否屬於國家教育行政部門
應該是沒有這個基金會吧?有國家發展研究基金會。
國家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1997年11月正式注冊成立,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是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它的成立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懷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民政部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薛暮橋先生和馬洪先生任名譽會長。
基金會的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
基金會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內外企業、機構和個人的捐贈和贊助。資金的用途是資助有關課題研究、學術研討、人員培訓和對外交流活動;獎勵政策咨詢和有關學術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資助符合基金會宗旨的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將努力做好理事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不斷提高基金會的能力,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㈨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怎麼樣
簡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1997年11月正式注冊成立,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是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它的成立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懷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民政部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薛暮橋先生和馬洪先生任名譽會長。
注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