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入圍
『壹』 那些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
2003年09月15日13:27 世界新聞報
芒箭
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
最佳長篇小說:羅伯特·J·索耶的《原始人類》
小說的構思來自於一個基本的考古學事實:4萬年前,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史前人類——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現代人類是前者的後裔,後者則在人類進化史中被淘汰。索耶假設,在一個平行宇宙中進化的進程恰好相反,尼安德特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某一天,尼安德特科學家在一次試驗中意外地打開了兩個世界間的通道,身為尼安德特人的物理學家蓬特·博迪特出現在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地下2公里處的微中子實驗室……
同一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了,現代人類也由此知道原來地球完全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類開發:我們人口過剩,尼安德特人卻早在數個世紀之前就找到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我們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尼安德特人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們信仰上帝,這個概念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索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故事(當然還有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科學家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探討了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宗教與科學、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之間的關系,反思著人類文明成長的方式。
作者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年出生於渥太華,被稱為「加拿大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終端實驗》曾獲得科幻小說的另一個著名獎項星雲獎,但他此前6次參加雨果獎角逐均空手而歸。去年索耶最得意的作品《計算中的上帝》輸給《哈利·波特》,令很多老牌科幻迷憤憤不平。這次索耶終於憑借這部2002年世界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如願以償。《原始人類》是他雄心勃勃的《尼安德特視差》三部曲(另兩部為《人類》和《混血人》)中的第一部。
最佳長中篇小說:尼爾·蓋曼的《卡蘿琳》
卡蘿琳家裡新買了一棟房子,有21扇窗戶和14扇門。第14扇門是鎖著的,而且外邊應該只有一堵磚牆。但是有一天,卡蘿琳發現了門後的秘密:它通向另一幢看起來和卡蘿琳家一模一樣的房子。初看起來,這房子里的一切非常美妙:食物鮮美可口;箱子里裝滿了玩具;卧室里漂浮著帶翅膀的小天使;童話里的插圖會發光和活動……
但是卡蘿琳很快發現了美妙背後潛伏的邪惡。在那個房子里,有另外一個「爸爸」和另外一個「媽媽」,他們想要把卡蘿琳永遠留下來,把她改造成他們自己的「小姑娘」。在房間的鏡子後邊,卡蘿琳還看到了3個迷失的靈魂,那都是被困在這里的其他孩子。現在,卡蘿琳必須運用她的智慧和房子里的一切工具,挽救這些孩子們和她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評論家認為,這部風格詭異的作品並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童話,無論是童真未泯的小學生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能從這個充滿了幻想、冒險和驚悚的故事中得到樂趣。《卡蘿琳》在市場和評論界都獲得了出色的反響。這是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部能夠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奇幻小說摘得雨果獎的桂冠。作者蓋曼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小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惡夢。」
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是一名移居美國的英國作家。相貌英俊的他從事職業寫作20年,其主要作品屬於「恐怖喜劇」風格。他的前一部奇幻作品《美國諸神》同時獲得了去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美國諸神》講的是古希臘的宙斯諸神與當今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電視、網際網路「大戰」的故事。
其它獎項
最佳短中篇小說獎:由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緩慢人生》獲得。在小說中,一男兩女3個宇航員奉命登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進行探險。在這個充滿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展開的故事本身就引人入勝,斯萬維克奇妙的想像力也令小說增色不少。比如他在小說中描繪的利用夢境進行通訊的情節,使讀者大開眼界。斯萬維克與雨果獎也很「有緣」,他的《狗說汪汪》去年奪得最佳短篇小說獎,今年又有4部作品入圍。
最佳短篇小說獎:傑弗里·A·蘭迪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專家的身份令他的作品平添了一份「權威」的色彩。1992年,他憑借《太陽漫步》獲得雨果獎,這次他又攜《著陸火星》重來,再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講述的是利用星際旅行消滅地球上的罪犯的殘酷故事。
最佳短篇影視作品:《吸血鬼殺手巴菲:與亡者對話》,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國奇幻類電視系列劇。
最佳長篇影視作品:《指環王:雙塔奇謀》,氣勢磅礴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最佳職業主編:《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主編加德納·多佐伊斯,每年有眾多的獲獎小說出自他的雜志。
最佳職業藝術家:鮑勃·伊格爾頓,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奇幻藝術家之一。
最佳半專業雜志獎:《軌跡》。盡管是由半職業的科幻愛好者編輯,但該雜志在美國科幻評論界擁有很高的地位。
最佳愛好者雜志獎:《含羞草》。由里奇和尼基·林奇兄弟主編。
雨果獎
雨果獎創立於1953年,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小說兩大最高獎項。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小說成就獎」,「雨果」這一名稱是為了紀念《驚異故事》雜志創始人、「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雨果獎分為最佳長篇、長中篇、短中篇和短篇小說等獎項,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從前一年發表的作品中投票產生,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雨果獎獎杯的形狀是一枚直立的火箭,底座則年年不同。
與由專業作家投票選出的星雲獎相比,雨果獎更多地反映了科幻愛好者的喜好。但也曾有指責說,雨果獎的評選經常受到一大批崇尚嚴謹科學的「硬科幻迷」左右,文學性、幻想性較濃的作品往往不能得獎,但這一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觀。雨果獎另一受人詬病之處在於獲獎作品多集中在美、英兩國。由於目前科幻小說創作主流還是英語,雨果獎評選其它語言作品時也以英譯本為准,這個問題看來很難得到解決。
50年來,雨果獎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名家和新銳的經典作品,但是這樣的評選仍舊會帶來不少遺憾。庫爾特·馮尼古特的代表作《五號屠場》和大衛·布林後來拍成電影的《郵差》都曾遺憾地與雨果獎失之交臂,而公認的科幻文學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則從未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
『貳』 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入選了人教版哪一本課本啊
《帶上她的眼睛》有可能正式進入中學課本,具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七年級語文課本。
『叄』 為什麼在我看來,大多數優秀的科幻小說都來自過去呢
我們不再寫「文學」,而是開始專注於「有趣的好故事」。
我不讀「文學」。我不喜歡它的寫作風格,我自己也不會那樣寫。
舉個例子:《指環王》。我不得不讀原著,但我再也不會讀了,因為讀原著對我來說太難了。我們現在不這么寫了。
現在,如果你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已經成為過去,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讀過去20年的真正優秀的東西,因為你只讀「文學」。
劉慈欣說過,科學是科幻小說的故事資源,科幻小說預測不了未來,也不可能走到科學的前面。但很多科幻小說都會對科學進行科普,所以,科幻絕對是科普的絕佳方式。
科幻作者葉盛也表示,科幻並不是想要預測未來,而是希望人類能夠在認真思索後,能夠對未來作出一個正確的選擇。科幻最重要的功能其實是反思。
總之,科幻不僅能讓我們對未知的世界多一些想像,還會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社會生活,對當下的每一個選擇更加謹慎。
『肆』 介紹一部科幻小說
特德.蔣 《你一生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人類與外星人的交流,著力於最基本的地方:語言。科幻小說界,從來沒有人把語言表現得如此細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筆下,外星人的語言彷彿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卻又早已註定的結局給讀者以極大的沖擊。
作者簡介:
特德·蔣,當代美國科幻界少有的優秀華裔作家。196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傑斐遜港,1989年畢業於布朗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現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為計算機程序撰寫文檔。少年時代起,特德就開始接觸科幻小說,並嘗試創作,向雜志投稿。從「號角」科幻寫作班畢業後,特德·蔣因處女作《巴比倫塔》一炮而紅,榮獲1990年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獎。特德·蔣的產量不高,到目前為止發表的作品只有八篇,但它們都保持他特有的高水準,其中大部分入圍或獲得「雨果」、「星雲」等科幻大獎。
誠如格雷格·貝爾所說,「不讀特德·蔣,就不能了解科幻。」特德·蔣能告訴你,什麼樣的科幻小說才稱得上是好的科幻小說。
『伍』 最好看的科幻小說
一樓你幾歲?那叫科幻小說嗎?
如果不想侮辱科幻小說就請看看這些人的作品:
何夕 王晉康 劉慈欣 柳文揚 潘海天 趙海虹 韓松 等
在中國想看真正的科幻小說只有看《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博覽》
《科幻世界》官方網站「天空之城」:www.sfw.com.cn
一個外國科幻作品電子書下載站:http://bbs.myt66.com/thread-htm-fid-173.html
推薦幾篇:國內作品《生死平衡》《六道眾生》《全頻帶阻塞干擾》《球狀閃電》
國外作品《貴族們的游戲》(《弗族游戲》《The Vor game》) 《真名實姓》 《深淵上的火》 《什麼都別碰》 《傀儡主人》 《安德的游戲》
『陸』 有何科幻小說是你看過的,分享一下
《星際穿越》,在這本書里,科幻迷看的是,作者構造出的與眾不同的科幻世界,但即便你不是一個「正統的科幻迷」,你也能被其中精彩而又溫暖的劇情所吸引。探索者們的孤獨與堅持,留守在土地上的人們的守望,將本書的寓意又推上了一層。而本書也被改編為了電影,由諾蘭導演,一經問世,便引發了熱潮。
『柒』 劉慈欣小說入圍星雲獎,為何科幻文學如此受關注
現在看小說的一般都是年輕人,特別是科幻小說更是倍受年輕人的喜愛,所以說劉慈欣小說入圍星去獎是必然趨勢。
《十二個明天》裡面有一段話說:「科幻作品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是什麼讓當下與過往的時代變得不同,我們會走向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以及在此變化中我們會受到何種影響。」這就是我們喜歡科幻小說的原因。通過這些優秀的科幻作品,我們更能很好地理解技術將給我們帶來怎麼樣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去應對挑戰。
『捌』 科幻小說的作者簡介
1 儒 勒·凡爾納(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凡爾納的作品使他成為科幻小說的先鋒,《地心游記》《海底兩萬英尺》《環游地球80天》改變了小說的文化並創造了後來被稱為科幻小說這一體裁。
2 道格拉斯·亞當斯
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3 奧森·斯科特·卡特
卡特是史上最流行科幻小說的作者之一,《安德的游戲》堪與一直以來最受歡迎的系列叢書之一《沙丘》媲美。
4羅伯特·海因萊因
羅伯特·海因萊因極富影響力,雖然長期被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光芒籠罩,但他被廣泛的科幻迷所熟知和熱愛。他的小說曾四度獲得雨果獎。
5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一位極流行又富有爭議的科幻小說作家,他被認為是賽博朋克類型小說之父。
6 雷·布萊伯利
他影響了數以千記的後來的科幻小說作者,除了經典的《華氏451度》之外,他的《魔法當家》、《蒲公英酒》以及《火星編年史》,其中的任何一部都足以使它的作者功成名就。
7 法蘭克·赫伯特
早在小說《沙丘》系列被製作成電視劇之前,這個系列就已經有了可以和《魔戒傳奇》相比肩,擁有大批的追隨者。《沙丘》被認為是有史以來銷量最好的科幻小說。
8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由於他的奧得賽系列,特別是其中的 《2001:太空漫遊》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小說,這部小說把科幻這種題材引入主流文化。
9 艾薩克·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出版或編輯了超過500本書, 他的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為大多數當代作品奠定基礎,並在今天仍被廣泛閱讀。
10 H·G·威爾斯
他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小說作家。《時間機器》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和《隱形人》也同樣精彩。
中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者是比較少的,畢竟科幻小說在中國不吃香,中國當下比較流行奇幻玄幻小說。
中國科幻三巨頭:劉慈欣、王晉康和何宏偉,如果你想看中國的奇幻小說我推薦你去看他們三人的。
不過我比較提倡你看國外的科幻小說。
『玖』 華語科幻星雲獎是一個什麼樣的獎項其入圍作品水準如何
美國的星雲獎跟雨果獎雙雄並立,在美國屬於科幻最高獎項,在世界范圍內也數一數二,這個樓主肯定知道的。
但是華語科幻星雲獎,成立6年,跟美國的星雲獎基本搭不上邊,取名似乎有點「借別人光」的意思,感覺這名字……忽然想起 Adidas 和 Adidos, 呵呵呵。
入圍作品質量還不錯,反正評選范圍基本就是國內的科幻作品,數量也不多,誰比較受歡迎誰名氣比較大,就給它個獎項,也不費什麼頸。
僅此而已。
國內科幻獎項知名一點的,應該是「銀河獎」,「倪匡科幻獎」這幾個吧。
『拾』 雨果獎為何被稱為全球級別最高的科幻作品獎項
雨果獎之所以被稱為全球級別最高的科幻獎項,是因為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它較高的知名度。
雨果獎正式名稱是科幻成就獎,是由世界科幻協會所頒發的一個獎項,同時也是為了紀念現代科幻小說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而不是巴黎作家維克多·雨果所設立的獎項。雨果獎第一次頒發是在1953年,至今已經有將近70年的歷史了。其之所以能流長這么久,是因為雨果獎本身擁有相當高公平性。
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的雨果獎,在世界的知名度在不斷地提高,越來越多的亞洲作家獲獎,甚至將來非洲作家的獲獎將會進一步的提高它的知名度。同時,其絕對的公平性也體現了獲得雨果獎的難度之高,如果希望獲得雨果獎,則必須擁有一定的知名作品並需要在當年或下一年的科幻作家大會成員當中,這也使得獲得雨果獎的作家必須是經受得住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