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
A. 《鄉村教師劉慈欣科幻自選集》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鄉村教師》(劉慈欣)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SFXEobZtcHlelWGxqz6MKw 提取碼:4bfk
書名:鄉村教師
作者:劉慈欣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9-1
頁數:407
內容簡介:1、本土科幻名家,均多次獲得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本土科幻的代表人物。 2、作家自選集,收錄作者各個時期創作的代表作。 3、劉慈欣的《鄉村教師》被改編成電影,下半年上映。 4、書中附有作者近照和親筆題字簽名(手寫印刷),收錄作者的創作年表和獲獎情況等資料,製作精良,可作為科幻迷的收藏版本。
作者簡介:劉慈欣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被公認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作品蟬聯1999 年——2006 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 年趙樹理文學獎, 2011 年《當代》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 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 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與何夕、王晉康和韓松並稱為中國科幻界「四大天王」。其代表作《三體》獲得廣泛贊譽,暢銷多年
B.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篇小說精選》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流浪地球》(劉慈欣)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流浪地球
作者:劉慈欣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1
內容簡介: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構思巧妙,想像力縱橫恣肆,將堅實的科學基礎以及厚重的人文關懷隱藏在靈動精緻的故事結構中。本集精選出劉慈欣的十一篇短篇小說,其中《朝聞道》《流浪地球》《鄉村教師》《中國太陽》《全頻帶阻塞干擾》均獲銀河獎。《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已被改編為電影。《帶上她的眼睛》入選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材。本書封面插畫為《流浪地球》同名電影海報。
作者簡介: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工程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幻小說作家代表人物。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十六次榮獲中國科幻優選獎「銀河獎」。
他的長篇代表作《三體》獲得雨果獎,《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該系列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劉慈欣於2018年獲得由阿瑟 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像絢麗,既注重特別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
C. 劉慈欣所有科幻小說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D.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篇小說精選》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流浪地球》(劉慈欣)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流浪地球
作者:劉慈欣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1
內容簡介: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構思巧妙,想像力縱橫恣肆,將堅實的科學基礎以及厚重的人文關懷隱藏在靈動精緻的故事結構中。本集精選出劉慈欣的十一篇短篇小說,其中《朝聞道》《流浪地球》《鄉村教師》《中國太陽》《全頻帶阻塞干擾》均獲銀河獎。《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已被改編為電影。《帶上她的眼睛》入選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材。本書封面插畫為《流浪地球》同名電影海報。
作者簡介: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工程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幻小說作家代表人物。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十六次榮獲中國科幻優選獎「銀河獎」。
他的長篇代表作《三體》獲得雨果獎,《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該系列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劉慈欣於2018年獲得由阿瑟 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像絢麗,既注重特別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
E.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F. 劉慈欣有哪些好看的短篇小說
1、《鄉村教師》:精神的空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貧窮
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在麻木的人心中,知識似乎毫無意義,因為知識無法快速創造財富。在大劉的《鄉村教師》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是一名立志要在這個村子普及教育的教師,但沒有人支持他,尊重他。這個村子的人都已經麻木了。
在包產到戶那一年,唯一一台拖拉機因為油錢分配的問題談不攏,村民便把拖拉機拆了,分了,賣了錢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扶貧項目給村子按了一個潛水泵,回頭就被村民賣了,全村大吃了兩天。皮鞋廠來村裡買地建廠,村民高高興興地賣地,結果污染了水源,喝水都會全身長痘痘也不在乎,還洋洋自得地覺得賣了好價錢。
就是這樣一個村子,他作為教師,不願讓愚昧延續到下一代,他要用知識改變這個村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工資都用在了幫孩子交學費和建設學校上,以至於得了重病也沒錢治,其實只要兩萬塊錢他就可以痊癒,如果不治就只有死亡。他沒有錢,他的錢都用在學校上了。
他拖著瀕臨死亡的身體給孩子上最後一課,牛頓力學三大定律。他要孩子們背下來,不懂也要背下來,他說以後你們會懂的。然後就死掉了。
這時,奇跡發生了。原來,人類為了文明得以延續,用基因技術和納米技術創造了和人類一模一樣但是體積只有細菌大小的生物——微人!他們繼承了人類的全部文明,將在太陽發生能量閃爍的時候躲進地下,他們將代替人類繼續在地球生存。
大劉在這里用了非常有趣的寫法,微人管乳酸菌叫乳酸雞,管大腸桿菌叫大腸桿狼,管酵母菌叫酵母豬。(這種突如其來的幽默我真是完全招架不住)他們是人類肉眼絕對看不大的「小人兒」。
大劉的科幻永遠都有對整個人類的諷刺,就在太陽快要能量閃爍的最後一段時間,微人要求宏人(也就是人類)交出政權,正式把地球的統治權交給他們。人類不同意,地球的政權怎麼能交給一群細菌。為了政權,微人和宏人發生了一場大戰。
很遺憾,人類沒有打過這群「細菌」,他們太小了,無孔不入,就好像幾百上千億的蟻人和人類打,怎麼可能打得過。人類敗了,也滅亡了。
人類在滅絕之際還在為爭奪政權而戰,人類不惜讓文明覆滅,也要爭奪那虛無縹緲的權利。人類很少意識到地球是孕育我們生命的地方,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唯一的家。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而不是你爭我搶的戰利品。
人類總是渾渾噩噩,智者永遠是少數的。文學便是要點醒世人,這樣的文學才有意義。我時常看到有人說,科技才能救國。我不這樣認為,科技只能強國,思想才能救國啊!
G.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鄉村教師眾幫助地球通過3c文明測試的三道試題與什
H. 跪求劉慈欣短篇小說全集TXT,有的發我郵箱
已發送,請注意查收。
望採納。
祝好。
【目錄】
長篇科幻小說——
[01]《中國2185》
[02]《超新星紀元》(實體書版)
[03]《超新星紀元》(完全版)
[04]《魔鬼積木》
[05]《球狀閃電》
[06]《三體》
[07]《三體Ⅱ黑暗森林》
[08]《三體Ⅲ死神永生》
中短篇科幻小說——
[01]《鯨歌》
[02]《微觀盡頭》
[03]《坍縮》
[04]《帶上她的眼晴》
[05]《地火》
[06]《流浪地球》
[07]《鄉村教師》
[08]《微紀元》
[09]《纖維》
[10]《命運》
[11]《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12]《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
[13]《信使》
[14]《混沌蝴蝶》
[15]《西洋》
[16]《中國太陽》
[17]《夢之海》
[18]《朝聞道》
[19]《天使時代》
[20]《吞食者》
[21]《詩雲》
[22]《光榮與夢想》
[23]《地球大炮》
[24]《思想者》
[25]《圓圓的肥皂泡》
[26]《白堊紀往事》
[27]《鏡子》
[28]《贍養上帝》
[29]《歡樂頌》
[30]《贍養人類》
[31]《山》
[32]《海水高山》
[33]《2018年4月1日》
[34]《人生》
[35]《太原之戀》
[36]《時間移民》
其它小說——
[01]《燒火工》
科幻評論——
[01]《混沌中的科幻》
[02]《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03]《築起我們的金字塔》
[04]《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05]《談〈珊瑚島上的死光〉》
[06]《天國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07]《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08]《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09]《掐頭去尾看本屆雨果獎》
[10]《〈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11]《我們是科幻迷》
[12]《快樂的科幻》
[13]《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14]《三維的韓松》
[15]《我們需要的科幻——〈黑太陽〉書評》
[16]《〈超新星紀元〉後記》
[1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寫在〈超新星紀元〉出版之際》
[18]《被遺忘的佳作》
[19]《峽谷中的旅程——讀王晉康的〈類人〉》
[20]《〈球狀閃電〉後記》
[21]《從雙獎看美國當代科幻》
[22]《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23]《科幻邊界上的諸神復活——〈光明王〉書評》
[24]《小木屋中的星空——〈開闊的前庭〉後記》
[25]《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動〉後記》
[26]《文明的返祖——〈最後的城堡〉評論》
[27]《科學的淡出——〈賭一把〉評論》
[28]《機器的征途和人的復活——〈悲劇之歌〉評論》
[29]《納須禰於芥子——從〈死鳥〉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敘事》
[30]《道德的迷霧和生存的真相——〈狩獵月亮〉評論》
[31]《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評論》
[32]《君子報仇,萬年不晚——〈斗篷與棍棒〉評論》
[33]《澤拉茲尼的輪回——〈獨角獸棋局〉評論》
[34]《你會愛上吸塵器嗎?——〈血孩子〉評論》、
[35]《生態女性主義、蓋婭和人格放大——〈永久凍土〉評論》
[36]《為〈科學文化〉雜志所寫的常見科幻電影介紹》
[37]《寫在〈三體〉第二部完成之際》
[38]《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說年度選集前言》
[39]《當科普的科幻嘗起來是文學的》
[40]《西風百年——淺論外國科幻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影響》
[41]《傳統文學要素在科幻小說中的變化(節選)》
[42]《超越自戀:科幻給文學的機會》
[43]《重返伊甸園——科幻創作十年回顧》
[44]《〈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
[45]《中國科幻劃時代的理論建構——〈科幻文學論綱〉》
[46]《〈水晶的天空〉序》
散文隨筆——
[01]《電子詩人》
[02]《文明的反向擴張》
[03]《遠航!遠航!》
[04]《宇宙隨想》
[05]《當前航天技術與科幻預測的對比》
[06]《技術奇點二題》
[07]《AI種族的史前時代》
訪談錄——
[01]《小π訪談》
[02]《開辟想像天地的人們:初識劉慈欣》
[03]《〈科幻世界〉訪談》
[04]《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05]《起點FANS見面會實錄》
[06]《〈科幻大王〉特約采訪》
[07]《〈成都日報〉訪談:劉慈欣 握住現實的科幻狂人
[08]《〈三聯生活周刊〉關於目前科幻狀況的的采訪
[09]《為什麼人類還值得拯救?——劉慈欣與江曉原對話錄》
[10]《道德的盡頭是科幻的開始——〈南方都市報〉訪談》
[11]《本土科幻任重道遠——〈沈陽晚報〉訪談》
[12]《網路貼吧見面會實錄(整理版)》
[13]《科幻拷問道德——〈北京青年報〉訪談》
[14]《中國科幻文學的「異類」——〈新京報〉訪談》
[15]《中國科幻文學需要大師——〈山西晚報〉訪談》
[16]《北京理工大學3月29日大劉見面會問答全紀錄》
[17]《如果·劉慈欣》
[18]《〈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於科幻的采訪》
[19]《歡迎進入「三體紀元」——〈南方都市報〉訪談》
[20]《我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路——〈文學報〉訪談》
[21]《影像時代,科幻文學在衰落——〈東莞時報〉訪談》
[22]《大劉成都簽售活動微博速記》
[23]《〈三體〉讀者見面會大致情況》
[24]《〈新京報〉劉慈欣、韓松同題問答》
[25]《給力中國科幻——〈現代快報·博客周刊〉訪談》
[26]《〈看天下Vista〉:劉慈欣讓中國科幻進入「三體紀元」》
[27]《〈中國青年報〉:一邊柴米油鹽 一邊星光燦爛》
[28]《讀者的認可是惟一的希望——〈都市消費晨報〉訪談》
[29]《夢想的力量——〈中國日報〉專訪》
[30]《我知道,意外隨時可能出現——〈城市畫報〉訪談》
[31].《精英化只會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訪談》
[32]《宇宙的鐵幕——〈晨報周刊〉訪談》
[33]《對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學的動力——〈文藝報〉訪談》
[34]《〈城市畫報〉劉慈欣、韓松訪談》
[35]《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南方周末〉專訪》
[36]《只有科幻能對人性「嚴刑逼供」——〈華商報〉江曉原、劉慈欣問答》
[37]《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訪談》
[38]《〈東方早報〉:劉慈欣談科幻世界與人類命運》
[39]《科幻,百歲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訪談》
[40]《我對用科幻隱喻反映現實不感興趣——搜狐讀書頻道訪談》
[41]《宇宙比道德更寬泛——〈經濟觀察報〉訪談》
[42]《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劉慈欣7月22日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實錄》
[43]《老外看中國科幻,好比我們看外國人寫武俠——〈南方周末·讀書周刊〉訪談》
[44]《世界上有兩個我——〈錢江晚報〉訪談》
[45]《中國原創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報〉訪談》
[46]《〈三體〉並不適合拍電影——〈大都會科幻評論〉訪談》
[47]《科幻故事 一生講不完——香港〈文匯報〉訪談》
[48]《專職寫科幻沒安全感——〈華西都市報〉訪談》
[49]《劉慈欣:月亮與六便士》
[50]《〈三體〉不是里程碑——〈科學時報〉訪談》
I. 求劉慈欣都寫了那些,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說,有好評哦。
《三體》、《流浪地球》、《球狀閃電》、《科幻世界》、《超新星紀元》、《鄉村教師》、《命運》
J. 劉慈欣的《鄉村教師》為何受推崇
《鄉村教師》受推崇的原因分析:
(1)在技術和思想上,兩手都硬,選擇的表達方式、節奏感和所要表達的思考相互為支撐、助力,達到了一個相得益彰的效果。
(2)這篇小說,不只是偉大的科幻,也是可以傳世的經典小說。拋開作者因素,這篇小說即使放在整個小說界,也是佳作,無論是節奏,是結構,是人物,是情節,都是一流的,給人造成的震撼和感動,不會亞於任何其他類型的小說。朴實的文筆往往讓人擔心撐不起華麗的主題,但這一篇例外,《鄉村教師》本來是一篇以朴實反襯華麗的小說,劉慈欣的文筆正好和這種立意相得益彰,不得不說是一種完美的巧合。與劉慈欣其他的小說相比,《鄉村教師》不是僅僅靠那個謎底吃飯的,它真正體現了敘述的藝術,讀到最後震撼之餘,再從頭讀起,每一個細節都是必要和完備的,它是一個可進可退的完整空間,這種整體的美感和極高的文學性在劉慈欣的其他小說中是沒有見過的。至於科幻部分,只是提供了人類自我審視的一種更高視角,而且它的科幻並不晦澀,就算從來不讀科幻的讀者,讀起來也並不難懂。這篇小說突破了類型的局限,讓科幻小說閃耀出的光芒,照耀到科幻以外的地方。
《鄉村教師》小說架構和表達方式分析:
(1)小說架構:
劉慈欣在《鄉村教師》中所選擇的是:對比。隨便一數,就可以數出很多對比,例如:
窮病交加的瀕死教師——拯救地球的傳道者(小——大)
無法享受更好教育、知識結構失衡的鄉村學生——拯救地球的功臣(小——大)
村莊的渺小——地球的龐大(小——大)
地球的渺小——外星人聯盟能力的可怕(小——大)
這樣的對比,充斥在了短短的《鄉村教師》中,鄉村教師的故事,本身是常見的,但是放在了宇宙的尺度下,就顯得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對比的作用是產生反差,而在這反差中所表現出的沖突,就蘊含著深刻的力量。劉慈欣想要表達這樣一個情懷,也選擇了一個表達力度最大化的方式。
(2)小說表達的點:
劉慈欣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希望表達的點,都是極其龐大深遠的,在表達時沒有選擇繞彎彎,而是選擇了直擊母題。《鄉村教師》其中所蘊含的母題,極其了不得。譬如說,這一篇小說最重要的母題:平等和分化。
鄉村教師和孩子們代表的赤貧群體和沒有寫出來的既得利益者們,在財富分配和獲取知識的難度上差異有多大,這其中蘊含的問題,不用多置一詞。更翻一層,人類社會本身就具有吞噬弱者的特質,但人類所在的星球,和真正主流的智慧文明團體的戰爭之間,人類本身又站在了弱者的位置上,人類的存在與否,只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而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也是一種深入本質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