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題材的科幻小說
Ⅰ 找兩本小說,一個是科幻災難的,一個是機甲類的
你說的災難小說我有在看,那是"黑暗血時代",現在穩定更新中。
機甲類不確定是不是"末世成長攻略"。
Ⅱ 請介紹一些關於大災難之後倖存者的科幻小說
《極限殺戮》主角是特種兵,冷凍後復活的。
《後冰川時代紀事》(短篇)http://tieba..com/f?kz=278800868
《異塵餘生》(寫得不錯,不過現階段貌似只能買實體書看)
《第二個地球》(還沒看貌似符合要求)
作者:蕭盛
介紹:在這里我不介紹內容,我只想說一句話:中國的科幻小說不會比國外的差,中國的科幻小說一定會走進國外市場。《第二個地球》說的是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正以常出超人想像的速度融化,海平面驟升,眼看一場全球性的災難降臨,嚴正在緊要關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設想——尋找第二個地球。但是這個設想遭到很多專家的反對,……
《北斗神拳》(動漫!不過很符合要求而且是經典)
《未來水世界》(有些對亞洲種ZU歧視得成份,其它得方面也不怎麼樣,但很符合你得要求,不推薦。這至於預言500年後的未來我們到那個時候在討論這個問題如何!)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 末日型但卻是進行時而不是末日後型,寫得不錯得短篇,推薦
《三體》的續集也是末日後型的。
《三體》本身是末日進行時的!
Ⅲ 急求關於科幻災難類的英語小小說
有一本VOLCANOES,火山,蠻好的,到外文書店查查看。
Ⅳ 求科幻災難魔幻小說
2012、後天
Ⅳ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科幻小說或者是災難類小說
《銀河系漫遊指南》
阿西莫夫的書都很好看,他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
Ⅵ 求科幻災難小說
末日蟑螂
蟑螂是個小人物,在這個處處充滿危險的末世,四處流浪,認識到末世生存法則,末世的危險將他身上的惰性和感性慢慢磨掉,逐漸變得堅強,當然力量也是有的,看著末世人類的瘋狂,踐踏一切可以踐踏的東西,蟑螂始終存有一點本心,他不會想要當英雄,卻不介意在自己吃飽穿暖的前提下給別人一塊麵包。蟑螂會在末世的夾縫里活下去,直到夾縫再也容不下他。
Ⅶ 有哪些好看的廢土,末世,災難,科幻類網路小說
廢土 我的末世基地車 重卡戰車在末世 都不錯,供你參考。
Ⅷ 徵集 我在寫一篇長篇科幻小說寫的是人類災難大家替我弄一些題材
科幻創作,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想像力的競賽。
一種大膽的、全新的幻想的點子決定了科幻的價值。
艾薩克。阿西莫夫從現代電子技術,特別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聯想到縮微技術,從而幻想某一天人和戰艦能縮微到可在人體的血管中激戰。他的《奇妙的航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縮微人在人體內臟器官內的感覺。如果沒有驚人的微縮技術這一核心,這部長篇科幻就無法成立。
「魔鬼三角」是加勒比海上一片事故頻發的海域,這本是事實。西班牙科幻作家柯蒂斯。加蘭將它幻想成飛碟基地,其幻想充滿了真實感和扣人心弦的氛圍。《魔鬼三角與UFO》這部科幻小說使他一舉成名。
我們可以想像恐龍在某個特定的海域代代繁衍,也可以想像在金星可怕的風暴中生存;可以寫地球兒童與外星小孩的友誼,也可以寫地球人與外星殖民軍的戰斗。……總之,從古到今,從宏觀到微觀,盡可馳騁自己的想像力。
有專家將機器人、外星人、飛碟、時空隧道、災難預言(比如核戰之後的世界)作為科幻的「傳統題材」。
我國青年科幻作家韓松在其《宇宙墓碑》中,寫主人公子承父業當上宇宙殯葬工,專門安葬那些在外星探險中故去的宇航員的故事。作品寫出了地球人的孤獨感,因為地球的使者越朝太空深處飛去,越是寂寞。韓松描寫的人類的孤獨感,從更深層的意義上喚醒人類要珍惜現有的一切,特別是人間的真情。這篇作品在台灣榮獲「華人科幻大獎」絕非偶然,而是因為它的核心——幻想是很新鮮的,很大膽的,因而是很可貴的。
目前,一些科幻作者嘗試著從中國古代神話中「獵取」幻想核心。比如,晶靜的《女蝸戀》《嫦娥戀》是比較成功的例子。蘇學軍以戰國時的秦楚大戰為背景,寫從飛碟上來的外星人與鑄劍師的友誼,在極其悲壯的氛圍中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科幻的生命力在於它不停地創造出「傳統」(或一些模式),又迅速地打碎它,以更新的面目出現。既然人類的想像力的競賽不會停止,科幻的創新就不會停止。
人們初次嘗試科幻創作,往往從自己的生活出發進行「幻想」——這不失為一條成功的路子。比如:由於考試時間不夠,幻想能有一座「時間銀行」;面對屢屢出現的考試作弊現象,幻想有人在造「作弊機」;由對生活中不合理現象的憤怒創作《後門軟體》;由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贊譽寫下《太空炸彈》。隨著社會生活和知識的積累越來越豐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拓寬了視野,喜歡「胡思亂想」「異想天開」的人們,會逐漸把握住怎樣把瞬間即逝的幻想火花,變成絕妙的科幻構思。
深受讀者喜愛的科幻小說《等你一千年》,是青年科幻作家張勁松的力作。此作發表後,張勁松聲稱要首先感謝舒明武。因為舒明武在《科幻世界》發表了一束「科幻構思」,其中有一個構思講宇航員執行任務一去千年,戀人為了等他歸來而不斷「單細胞繁殖」,使有情人終成眷屬。張勁松就根據這個構思寫成了這篇愛情題材的科幻。由此可見「幻想」何等重要。
初學科幻創作者要打開思路,不妨在一起圍繞著幾個科幻題材「神侃」。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就是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神侃」時受到啟發,朋友們稱這種聚會為「奧林匹亞學院」。我們可組織自己的「奧林匹亞學院」,各種「異想天開」大撞擊,說不定能撞出些大膽、美妙的科幻構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