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著名基礎科幻小說有哪些

著名基礎科幻小說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30 18:23:28

『壹』 列舉四位中國現代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1、王晉康代表作有:《西奈噩夢》,《七重外殼》,《最後的愛情》,《解讀生命》,《生死平衡》,《養蜂人》,《水星播種》,《最後的愛情》,長篇小說《類人》等。王晉康近年並未停止創作,於2005年6月在《科幻世界》推出《一生的故事》,並於2006年在《科幻世界》分兩期推出新作《終極爆炸》。迄今為止,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9次,獲獎篇目分別是:《亞當的回歸》(1993),《天火》(1994),《生命之歌》(1995),《西奈噩夢》(1996),《七重外殼》(1997),《豹》(1998),《替天行道》(2001),《水星播種》(2002),《終極爆炸》(2006)。出版有《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4卷本。
2、劉慈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地球往事」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及剛剛出版的《三體Ⅲ: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曾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3
、何夕
億年後的來客》
4、錢莉芳
5、飛氘
《皮鞋裡的狙擊手》(《科幻世界》2003年12期) 《千真萬確》(《科幻世界》2005年3期) 《講故事的機器人》(《科幻世界》2005年10期) 《八月之光》(《科幻世界》2006年5期) 《最後的禮炮》(《少年科普世界》2006年5期) 《去死的漫漫旅途》(《星雲Ⅳ·深瞳》,2006年8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節選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一個末世的故事》(《科幻世界》2006年9期) 《噴嚏之王》(《科幻畫報》2006年10期) 《呵欠王朝》(《科幻畫報》2006年12期) 《三國志家庭篇》(《家長里短》) 《魔鬼的頭顱》(《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期,《中國科幻小說年選》收錄,江蘇文藝出版社,劉慈欣主編) 《眾神之戰》(《幻想1+1》2007年2期,《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發瘋》(《科幻畫報》2007年2期) 《寵兒》(《科幻世界》2007年4期,《2007中國年度科幻小說》收錄,灕江出版社,星河、王逢振主編) 《1983年的母系氏族》(《九州幻想》2007年5期) 《群星歲月》(《幻想1+1》2007年5期) 《呼嚕情報員》(《科幻畫報》2007年6期) 《避風客棧》(《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0期刊中刊) 《蒼天在上》(《科幻世界》2008年2期,《2008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星潮·宇宙號角》(《科幻世界》2008年9月) 《等待消逝的電波》(《科幻大王》2008年9月) 《第三點共識》(《科幻世界》2008年增刊) 《時間足夠鬼混去愛》(《科幻大王》2009年2月) 《舉棋不定》(《今古傳奇·故事月末》) 《一覽眾山小》(《科幻世界》2009年8期)

『貳』 求推薦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一、劉慈欣。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陽泉市作協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電影《三體》的監制。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5年10月18日,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同時劉慈欣擔任了由游族網路開發的三體游戲的雲端架構師。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台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二、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叄』 十大科幻長篇小說是那些

同學你問的好籠統啊,那我也只能籠統回答了
1,《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
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
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
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
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
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後

『肆』 著名的科幻小說有什麼

《神秘島》
恐怖科幻小說名著《基地與地球》
《海底兩萬里》
《八十天環游地球》
《CT輻射》[美] 傑克·威廉森
《叢林溫室》[美] 布賴恩·奧爾迪斯
《兩個地球的角斗》[俄] 基爾·布雷切夫
《你一生的故事》[美] 特德·蔣
《克蘇魯神話Ⅰ-邪神復甦》[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克蘇魯神話Ⅱ-恐怖人間》[美] 斯蒂芬·金
《冰柱之謎》[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
《危機》[美] 詹姆斯·岡恩
《捲入火星謀殺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雙子座歷險記》[美] 邁克爾·斯科特
《反物質飛船》[美] 傑克·威廉森
《地海巫師》[美] 厄休拉·勒奎恩
《大西洋底來的人》[美] 不詳
《天淵》[美] 弗諾·文奇
《天網的墜落》[美] 傑克·威廉森
《太空烽火(上)》[美] 斯蒂文·萊哈德
《太空烽火(下)》[美] 斯蒂文·萊哈德
《宇宙盡頭的餐館》[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循環》[美] 弗諾·文奇
《快樂製造者》[美] 詹姆斯·岡恩
《我們》[俄] 尤金·扎米亞京
《時間殺人器》[俄] 基爾·布雷切夫
《星際旅行之首次接觸》吉恩·羅登貝里
《星際橋梁》[美] 詹姆斯·岡恩
《月亮孩子》[美] 傑克·威廉森
《束手無策》[美] 傑克·威廉森
《格列佛游記》[英] 喬納森·斯威夫特
《活跳屍》[英] 瑪麗·雪萊
《深淵上的火》[美] 弗諾·文奇
《潛在的異族》[美] 傑克·威廉森
《瀕死的地球》[美] 傑克·萬斯
《火星公主》[美] 埃德加·賴斯·伯勒斯
《狼毒》[美] 弗雷德里克·波爾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美] 凱斯
《真名實姓》[美] 弗諾·文奇
《群星,我的歸宿》[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航海家號》
《蒸發密令》[美] 托尼·普瑞埃拉
《蛇石Ⅰ-拉恩的秘密》[美] 妮妮·阿什萊
《蛇石Ⅱ-最後的獻祭》[美] 妮妮·阿什萊
《蠅王》[英] 威廉·戈爾丁
《被毀滅的人》[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美) 費諾·文奇
《銀河系漫遊指南》[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隱形人入侵》[美] 理查德·雷蒙德
《顛覆之神》[美] 蒂姆·萊希 傑里·詹金斯
《飛龍失蹤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魔比斯環》[美] 讓·紀勞
《雞皮偵探》[俄] 基爾·布雷切夫
《黑太陽》[美] 傑克·威廉森
《黑暗的左手》[美] 厄休拉·勒奎恩

『伍』 科幻小說都有哪些分類

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

科幻小說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一、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二、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四、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涉及到許多尖端的科研項目,當然也經常出現似是而非的假科學。因此,科幻小說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視和指責。

西方最著名的科幻小說,有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寫的《月球旅行》,英國的赫·喬·威爾斯寫的《大戰火星人》,美國的阿西莫夫寫的《赤裸的太陽》等。

國內最著名的科幻小說,有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劉慈欣的《球狀閃電》等。中國的倪匡也是一位多產的科幻小說作家,現居美國三藩市,「衛思理」是他常用的一個筆名,代表作有《還陽》,《新武器》,《爆炸》,《另類復制》等。

附錄
1、在所有的文學分類中,科幻小說出現得最晚,也遭到最多的誤解。
如果你問朋友:「你喜歡讀科幻小說嗎?」你可能得到的回答是:「 科幻小說?什麼是科幻小說?」或者「我看過超人和那類連環圖畫, 好幾年前早就不看了。」沒那麼氣人的回答是:「哦,你說的是電視里那些哄人的飛碟和火星入侵者吧?嘿,有空兒我也看,但我確實歷來對這種小兒科的玩意沒有真正興趣。」你還可能常常碰到那麼一些人,他會以輕蔑的口氣,直接了當回答:「我從不讀這些荒謬的東西。」 我們在這兒要談的就是第一個回答提出的問題:「什麼是科幻小說?」這確是所有難題的關鍵,因為深入探討下去,我們會發現,事實上,上面談到的種種反應都和這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
「有多少個科幻小說家(且不論讀者)就有多少科幻小說的定義。」 這提法可能有點誇大其詞。不過凡是對此領域多少有點熟悉的人,都非常清楚,要為科幻小說下一個確切而無可爭議的定義非常困難。勃特勒的《埃瑞洪》和E·M·福斯特的《機器停止》是科幻小說?如果阿爾杜斯·赫胥利的《美麗新世界》是科幻小說,那麼喬治·歐威 爾的《1984》呢?或者那隻是一篇關於未來社會的諷刺作品吧? 難道凡是以火星為背景的冒險故事就該叫科幻小說嗎? 深究下去,我們不難發現,原來有許多所謂的科幻小說,只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其它種類故事。它可能只是本普通驚險小說,只不過用 雷射槍代替了自動武器。橫越大西洋的走私者變成了來往於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走私者。《星球大戰》就是這類假科幻小說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再就科幻定義本身而言(絕大多數定義是科幻小說作者定的), 我們發現,從最簡單到最復雜的都有,比方說科幻是一種「如果……, 將會發生什麼」的故事,也有的認為科幻是「探索人的定義和他在宇宙中的地位,這些探索及其結果將會豐富現有的、既先進,但又不清晰的知識。」這些定義顯然都不十分清晰。反而,著名科幻小說家羅伯特·A·海因萊因所下的定義,盡管有些乏味,倒可視為一個良好的起點。他認為刻畫小說是「在這種小說中,作者表現了對被視為科學方法的人類活動之本質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時對人類通過科學活動 收集到的大量知識表現了同樣的理解,並將科學事實、科學方法對人 類的影響及將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反映在他的小說里。」簡短些說,我 們引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話來說:「科幻小說可界定為處理人類回應科技發展的一個文學流派。」
從以上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科幻小說相對於其它文學類別是一個後來者。科學技術的變化,在人的一生中,足以影響人生產生急激的改變,這在工業革命後是世界上特有的現象。這種特定現象自 1750年最先出現在英國和荷蘭,其後在1850年出現於美國和西歐,自1920年就遍及世界。
第一個對這種影響人類生活的新因素作出反應的著名作家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他被稱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經常探究科學及其發展對人類的影響。在英語世界中,最早的大師是H·G· 威爾斯。他倆一起奠定了大多數科幻小說主題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科幻小說作家千變萬化,寫出多姿多採的作品,使科幻小說繁榮發展起來。
外星人生活在別的太陽之下,銀河政府的德政和暴行,有著荒謬、 邪惡或者令人感動的生命形態的星球,威力巨大能探視人心思維的機器--科幻小說涉及的就是這樣一些奇妙的生物、陌生的環境以及人類對它們作出的反應。應該指出的是「科學幻想小說」雖然號稱「科學」,但小說里無需充滿科學的內容。事實上,雖然也有一些故事以嚴肅的科學內容為主題,但那隻是例外。如果科幻小說真的要在細節 上專門描述科學的結構和活動,那麼這種科幻小說只有科學家才會對 它有興趣。一切有知性的人們之所以對科幻小說感到興趣,原因是它 的主題和題材遠遠超越科學,包括了生活各方面的難題和可能性。 科幻小說極易與其它臆想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特別 是與(fantasy )相混淆。事實上,甚至有些科幻小說家有時也給弄糊塗了,稱其作品為幻想之作,而有時又把一些幻想小說貼上科幻小說的標簽。科幻小說的確和幻想小說一樣,都與臆測未知有關,甚至有時可能享有共同主題,這倒是真的。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的目的, 基本上是通過想像的敘述為讀者提供線索,就象巫醫和外科一生的目的都是要給人治病。兩者都創造詭異的情境和描述怪誕現象。不同的 是處理的手法。如果將科幻小說視為幻想(從不嚴格的意義上說), 那麼,科幻小說是一種獨特的幻想,它對奇跡的解釋是「自然的」, 而非「超自然」的。主題展開是具有邏輯推理性的,每一步都必須考 慮到必要的科學細節,有合理的科學構思。這些正是海因萊因的定義 所試圖闡明的。
正如上所述,有一種非常流星,但又不十分准確或者蓋涵性不強的科幻小說定義,即:「科幻小說是『如果……,將會怎麼樣」的故事。如果一個人能夠永生,將會發生什麼?如果一個人能夠回到過去 的年代並改變歷史的軌跡,將會怎麼樣?如果天空出現飛碟把人擄走, 如果猩猩變成地球的統治者,如果月球與地球相撞,會怎麼樣?圍繞這些內容,大量低級趣味的雜志、電影、電視劇集,以科幻小說的名義出現在大眾面前。上述主題常被用做故事的引子,但開頭後,這些 主題便被擲至一邊,各種毫無邏輯,非科學的荒謬內容傾注於內。這 是真正科幻小說最陰險的敵人。由於披上「科學」外衣(故事裡不總 是有一個科學家嗎?),公眾極容易上當,並對科幻小說產生錯覺。
區別贗貨和真正的科幻小說,不是看題材。機器人、激光槍和怪 物本身並不構成科幻小說。真假科幻(假科幻實質上是反科學小說)的區別在於題材的處理。科幻小說家有時會提出一些以現有科學知識 來說難以置信或不可能的假設(如行使快於光速的星際飛船)。有時也企圖解釋他們的假設(例如,穿越四維空間摺合太空的通道),或者有時任其如此不加解釋,但故事一開始,他會盡量依靠現有知識, 並利用它來展開主題。更多時,假設以及其後的開展只是已知事實的外延。現在我們已能夠製造會學習和改進自己,能下棋和進行簡短對話的電腦。如果我們製造一個比現在規模大十倍,復雜程度提高一千 倍的電腦,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些正是科幻小說家經常問自己的問 題。寫科幻小說並非易事。講述一個來自金星的生物訪問地球,我們 必須隨時掌握最新的關於金星表面的天文信息,並解釋此生物在那兒致命的高溫和壓力(據我們目前所知)下如何生存。時光旅行很有趣, 但必須苦苦思索其中違反因果律的情況並設法解決所帶來的後果。一句話,所有真正的科幻小說的基本要素是科學精神--信仰人類理性的優越以及宇宙固有的合理性。
可是,科幻小說不僅僅是個人的盲目奇想,很多人不喜歡科幻小說,是因為它「過於想像」,但是有組織的、建設性的想像與瘋狂、 不加約束的白日夢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一種想像是神經病的--誇大妄想狂--不能區別事實與幻覺,另一種則是冷靜頭腦的思考。「 過於想像」的嘲笑取決於你說的想像是什麼。事實上,可以說,在大部分時間里大多數科幻小說的想像力是不夠的。
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人沒有好奇心和想像力就是放棄其作為人類一員的天賦權利。有些成年人跟科幻小說以至年輕人都絕了緣,而且還自以為是地說,「我從中學起,就不看科幻小說 了。」這與其說是在自我歌頌剛剛才得到的成熟,倒不如說是在祝賀 自己精神動脈的某種硬化。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常會失去一個重要特 性「驚奇感」。關於這一點,我想再次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我們能夠體驗的最美麗最深奧的情感是神秘感。它是一切真正科學的播種機。誰對這種情感感到陌生,已不再能引起驚奇贊嘆之情,就如同行屍走肉了。」
記得我們年少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是多麼清新光明,最簡單的事物也充滿生機,引人入勝。我們多麼渴望不尋常的念頭。我們卻很少認識這點,所以不尋常也就當做尋常了。我們年紀越大,世界有時 也隨著我們變老了。眼中的事物在平凡的日子裡褪了色,於是我們以 單調貧乏的心靈去面對世界,還是為自己機械的生活方式而慶幸呢。 難道這是不可避免的嗎?當然不是!科幻小說是一種渠道,在那裡我 們的思想仍在流動,並非停滯。科幻小說撥動我們當然好奇心,伸展我們的想像力。它不是一種供偷偷地欣賞的、現實的虛假替代品,而 是現實美麗的延伸,也是為光明的宇宙增添更加輝煌的色彩。
身體缺乏鍛煉,就顯得沒有活力,頭腦也是一樣的。科幻現實不僅十分刺激,還為精神世界帶來見識及力量。許多科幻小說家本身就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另外,每天都有許多勤勞智慧,負責任的男女想方設法繼續享受年輕人靈活思維的快樂。他們享受好的科幻小說的能力正是他們幸福的外征。
除了「過於想像」外,另一種常見的嘲笑是,科幻小說「逃避現實」。沒有人會反對文學小說為了避免「逃避主義」的罪名,必須以各種方式去反映讀者最迫切的問題,因此,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衛星 工作人員或星球之間的管理行政人員的所作所為比維多利亞時代中葉鄉下人或俄國人的活動更多地被人認為是在鼓勵逃避現實傾向。且不談顯而易見的看法,即:人只能在他緊迫繁忙之中去尋求文學,從以上意義來說,所有文學都是逃避主義的,那麼從哪方面可以說具有創 造性的科幻小說會是逃避現實的呢?逃避主義通常包涵要愜意的幻想, 不要殘酷現實的意思,然而許多科幻小說描寫的正是最現實的細節, 諸如可能發生的核大戰及戰後余災。如果科幻小說果真是逃避現實的文學的話,那麼它可真是逃避現實的文學中的一種奇特形式了,它竟然用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細菌戰爭、遺傳工程、情緒遙控、太空探索、與非人類的智慧對抗、外星文明以及其它許多這種現象,使人憂心忡忡。科幻小說提出以上現象比現實世界處理這些問題要早幾十年呢。所以,如果說科幻小說逃避的話,那麼它是逃進現實中去啊!
還有,除了描寫核戰爭本身外,很多故事描寫一場戰爭的可能前奏,探索當前局勢中冒險的復雜性。另外,它形成了當前發展最快的一類小說,科幻小說拚命抨擊諸如種族和殖民主義問題。這樣的攻擊 在主流小說中並不多見。事實上,我們在科幻小說中所碰到的,正是我們應強調的高瞻遠矚和人類生存意識。這常比自稱是社會現實主義的作品更具深遠意義。
然而,科幻小說通常考慮的問題是關於遙遠的未來(可能是一百 萬年後的事);人類作為不斷進化中的生物(可能會滅絕並被地球上 某種新種類所取代);比人類更有知性的生物(可能大大地優越於我 們,就有如變形蟲對我們無法理解一樣。他們的心智是我們無法理解 的。)。M·R·庫因在《自由主義者的信仰》中的一段引語對這種 態度提供了很好的回答:「……如果我們不能超越當前迫切問題而從宇宙的根基和背景上去加以思考,我們對人類意識的觀點就會變得狹 窄、閉塞甚至變得暴戾。」
最後,讓我以諾貝爾獎獲得者和科幻小說迷赫爾曼·穆勒博士的話作為結束語:「透過科學的眼睛,我們愈來愈領略到:現實世界並非如人類童年時所見的、秩序井然的小花園,而是一個奧秘絕倫、浩瀚無比的宇宙。如果我們的藝術不去探索人類正在闖入這大千世界時所碰到的境遇及反思;也不去反映這些反思帶來的希望和恐懼,那麼, 這種藝術是死的藝術。……但是人沒有藝術是活不下去的,因此,在一個科學的時代里,他創造出科幻小說。」

『陸』 著名科幻作家就那些,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

中國也有不少科幻寫的不錯的啊

王晉康就很不錯。
劉慈欣也很好。你看《科幻世界》么?
我記得上邊就有很多的非常優秀的小說。都是中篇或者短篇。

『柒』 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希望星》

科幻小說,科幻巨制

作者:老母!

未來高等文明科技,比肩漫威,中國元素色彩,真正的中國科幻小說!

未來宇宙,列強爭霸,科技升級,人類以科技一次次突破,追求創世主的境界!

每次科技升級,人性膨脹,必然帶來毀滅的戰爭!

希望星!人類最後的救贖!

人造希望星計劃,一群努力的人,一個偉大的國度,共創輝煌!

開啟人類最後的救贖,也是模擬追尋創世主的科技!

本書不是穿越小說!

本書不過多碼字,不追求過多字數。

寫給看的懂的人!

歡迎留言評論!

喜歡看打怪升級無腦小說的人,請不要來!

『捌』 著名短篇科幻小說

1、《競技場》by弗雷德里克·布朗。主角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一座宇宙彼方的競技場,並被告知自己需要與一名外星人用冷兵器作戰,如果失敗地球將被毀滅。背負沉重壓力的他會怎樣與敵人鬥智斗勇,完成自己的使命?此文我十多年前在科幻世界上看過,至今難忘。

2、《2.013》by劉洋,在劉慈欣的《死神永生》中曾經提到過一個詞叫「數學武器」,那麼你有沒有社香港或,如果我們生活的宇宙中,連數學規律都發生了改變,世界會變得如何瘋狂和神奇?這篇小短文看上去挺好玩,挺有趣,但它關於宇宙的的設想讓人看完以後不由得頭皮一麻……

3、《人人都愛查爾斯》by寶樹:寶樹的科幻小說既有著天馬行空的幻想,又往往能在現實中看到影子。比如這篇講述的便是虛擬現實技術和現在已經流行的真人直播秀結合後發生的一些事,當一個人的人生寄託完全放在別人身上時,這個人還有自我嗎?

4、《贍養人類》BY劉慈欣:大劉最具批判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矛頭直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根基,充滿悲天憫人的氣息。從小說里哥哥星球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現實社會中階層對立、斷裂的影子,但作者真正要說的還是,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5、《逆行線》by赤色風鈴:我們已經習慣了科技的發展進步,也開始默認現在的生活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反了過來會怎麼樣?一夜之間,地球科技倒轉,奔騰處理器、BP機、磁帶、收音機、馬車又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文章寫得興味盎然卻又讓人毛骨悚然。

6、《水星播種》by王晉康:很久之前曾聽人說,我們人類是外星人的造物,古代各個民族的神話,就是外星人製造人類的映射。在這篇小說中,作者讓我們人類也成為了某個外星種族的造物主,那麼在它們的神話中會如何描述我們呢?

7、《阿夏》by遙控:很久之前在科幻世界上看到過,故事雖短但意味雋永。未來背景下,人類失去了自然繁殖能力,從而產生出一種奇特的家庭組織關系:一男一女通過克隆轉生的方式永生永世不再分離。有人覺得浪漫,有人覺得惡心,但是無論怎樣這種想像力還是讓人嘆為觀止。

8、《白色鏈條》by柳文揚。這是一個容易腐朽與失落的有機物的世界,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什麼生物想到了有效的辦法,有意識地證明自己曾經存在。它們所能留下只有自己身上骨骼形成的化石。億萬年後人類早已滅絕了,外星人能否憑化石認出誰是地球上曾經的霸主呢?

9、《你們這些還魂屍》by羅伯特·海因萊因:一個時間特工穿梭時空提前阻止犯罪的神秘組織成員,他窮盡一生追蹤一名連環爆炸犯,但最終直面對手時,真相卻讓他瞠目結舌。人生是一個循環,無論如何都無法逃脫。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腦洞大開的科幻大師是怎樣玩壞穿越梗的,

10、《龍與十字架》by喬治·馬丁:本文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古老的基督教該如何傳承?一個信仰主的外星怪物,可以稱作異端嗎》,還是說異端另有其人?馬丁老爺子的腦洞大開之作,引人深思。

『玖』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說

【釋義】

硬科幻: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代表人物】

【區別】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

【世界著名小說】

《我,機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拾』 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具體有哪些

老舍寫於1932年的《貓城記》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作者到火星探險,墜落到"貓國"的經歷。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

熱點內容
科幻小說古裝 發布:2025-05-15 04:38:42 瀏覽:701
穿越綜藝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5 04:33:37 瀏覽:941
優秀言情完結小說豆瓣 發布:2025-05-15 04:15:04 瀏覽:246
無限仙俠位面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5-15 03:41:36 瀏覽:224
dnf競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5 02:31:34 瀏覽:792
中國科幻小說獎項 發布:2025-05-15 02:30:01 瀏覽:186
校園地獄小說 發布:2025-05-15 02:23:35 瀏覽:52
盜賊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5 02:07:53 瀏覽:14
女生校園重生異能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5-15 01:27:28 瀏覽:241
開滿丁香花的校園小說一千字 發布:2025-05-15 01:24:26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