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貓城記作者
❶ 你看過最棒的中國科幻小說是什麼
最棒的科幻小說,1、老舍《貓城記》
老舍寫於1932年的《貓城記》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作者到火星探險,墜落到"貓國"的經歷。貓國歷史長達兩萬年,但最近服用"迷葉"導致文明極度退化,最終被鄰國所滅。(是不是看著很熟悉)老舍於1932 年撰寫的小說《貓城記》,是一篇具有獨特風格的惡托邦小說。主人公因為厭惡國內政治毅然來到火星,但在以貓人為主體的火星城市中,他看到的仍然是頹廢、保守、沖突和不求進取。在小說的結尾,主人公忍無可忍再度出逃,回到了他曾經認為是腐敗叢生的地球。
2、倪匡的《衛斯理系列》
衛斯理,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所編寫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的主角,小說以他第一人稱敘述。據倪匡自己所說,他是乘車經過香港灣仔區大坑道時,望見了衛斯理村的門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稱的靈感。在《原振俠系列》中,衛斯理被稱為「那位先生」。從1985年許冠傑主演的《衛斯理傳奇》開始,近20年的時間里,倪匡的《衛斯理》小說系列被改編成近無數部電影電視,其中不少就直接冠名「衛斯理」。供您參考。
❷ 中國被譯成外文種類最多的科幻小說是貓城記嗎
可能有英文版,但一定不在「世界三大諷刺名著」之內。中國當代作家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人得到那麼高的肯定。目前在國際上文學地位最高的華裔應該是法國國籍的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唯一一個獲得該獎項的華人。
❸ 科幻類型的小說有推薦的嗎
主要看你喜歡哪些類型的科幻小說了。
古典科幻可以從凡爾納三部曲開始入手,還有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埃德溫艾伯特的《平面國》
喜歡硬派科幻的建議從黃金時代三巨頭入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羅伯特海因萊因入手。阿西莫夫的一些獨立小說可以作為入手比如《永恆的終結》《神們自己》等,之後可以嘗試讀他的長篇系列如基地系列,銀河帝國等,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作品我了解的並不多,不過如果喜歡星際迷航可以嘗試看看他的原著,阿瑟克拉克比如有名的便是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三部曲都特別的不錯。
如果喜歡文學性比較強的新浪潮文學我個人是比較推薦雷布雷德伯里的《華氏451°》以及賽博朋克流派的作品,菲利普德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流吧我的眼淚》以及《少數派報告》,威廉吉姆斯的《神經漫遊者》三部曲,《全息玫瑰碎片》
太空歌劇題材的《銀河英雄傳說》,《銀河界區三部曲》
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日本作家伊藤計劃的《虐殺器官》,還有很值得入手的多個作者以日本未來為題材的短片小說集《日本未來時》,還有電影降臨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還有馬克李維的輕科幻《第一日》和《第一夜》
❹ 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說誰寫的叫什麼名字
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是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作者是英國的瑪麗·雪萊。第一部被譯成中文的西方科幻小說,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游記》,由逸儒譯,秀玉筆記,於1900年由世文社發行的.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是《和平的夢》,顧均正著,出版於1940年.也有說是 老舍的《貓城記》, 被列為禁書解放後就決版了.
❺ 老舍曾經寫過一部科幻小說,叫什麼名字
《貓城記》 一部來自老舍19世紀30年代的經典科幻小說
自序
我向來不給自己的作品寫序。怕麻煩;很立得住的一個理由。還有呢,要說的話已都在書中說了,何必再絮絮叨叨?再說,誇獎自己吧,不好;咒罵自己吧,更合不著。 莫若不言不語,隨它去。
此次現代書局囑令給《貓城記》作序,天大的難題!引證莎士比亞需要翻書;記性 向來不強。自道身世說起來管保又臭又長,因為一肚子倒有半肚子牢騷,哭哭啼啼也不 象個樣子——本來長得就不十分體面。怎辦?
好吧,這么說:《貓城記》是個惡夢。為什麼寫它?最大的原因——吃多了。可是 寫得很不錯,因為二姐和外甥都向我伸大拇指,雖然我自己還有一點點不滿意。不很幽 默。
但是吃多了大笑,震破肚皮還怎再吃?不滿意,可也無法。人不為麵包而生。是的, 火腿麵包其庶幾乎?
二姐嫌它太悲觀,我告訴她,貓人是貓人,與我們不相干,管它悲觀不悲觀。二姐 點頭不已。
外甥問我是哪一派的寫家?屬於哪一階級?代表哪種人講話?是否脊椎動物?得了 多少稿費?我給他買了十斤蘋果,堵上他的嘴。他不再問,我樂得去睡大覺。夢中倘有 所見,也許還能寫本「狗城記」。是為序。
年月日,剛睡醒,不大記得
❻ 《貓城記》的歷史背景(寫作背景)
1、創作背景
《貓城記》是以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政府當局卻採取不抵抗政策,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背景寫的寓言體小說。
2、原著簡介
貓人也有歷史,擁有兩萬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們也與外國打過仗,而且打勝過,可是在五百年中,自相殘殺的結果叫他們完全把打外國人的觀念忘掉,而一致的對內,導致文明的退化。而「我」親眼目睹了一場貓人與矮子兵的戰爭,以貓城全城覆沒而結束了這座私慾日益膨脹的外星文明古城。
作者借貓人混亂生活和丑惡行徑的描寫,抨擊了當時中國國內的各種紛爭引發的混亂。而貓人的全族毀滅,也顯露了作者對民族前途的瞻望染有比較濃厚的悲觀色彩,這反映了作者不斷尋求真理過程的曲折和內心的矛盾痛苦。
3、作者簡介
老舍(1899.2.3-1966.8.24),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
❼ 求一部13-15年看過的科幻小說,內容梗概和作者信息在描述里,跪求!
謝邀。借這個問題,我把我看過的覺得值得推薦的科幻小說列一個簡單的書單吧入選的標准有兩個,一是經典,二是我看過。第一類:賽博朋克題材《神經浪遊者》(威廉·吉布森)《雪崩》(尼爾·斯蒂芬森)《真名實姓》(弗諾·文奇)《艾比斯之夢》(山本弘)重點推薦(7.14日更新)從名氣上講,主推作品應該在《神經浪遊者》和《真名實姓》中產生,但前者可讀性略差,後者好看是好看,但缺乏科幻深度。最後還是選擇了我個人比較鍾愛的《艾比斯之夢》,除了出於日系科幻作品比較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之外,更主要的是,小說以七個中篇故事寓言了AI發展的七個階段——《宇宙盡在我指尖》和《令人雀躍的虛空間》代表AI的產生,前者是文字形式的虛擬角色(其實是個網路接龍小說),後者是將大腦植入數字空間,這兩篇算是前AI時代,主角都是真實的人類。《鏡子女孩》、《詩音翩然到來之日》和《黑洞隱者》這三篇,代表了AI學習和獲得自我意識的三種途徑,前者講述AI如何在學習人類的行為後獲得自我意識,《詩音翩然到來之日》是植入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如何學習人類的技能、與人類溝通,後者講述AI試圖理解人類的理想、藝術、哲學等形而上的理念。《正義不打折的世界》講述擁有自我意識的AI如何與人類相處,在這一篇中,AI從人類的寵物發展為追求平等地位的物種時,與人類發生了正面沖突。最後一篇《艾比斯之夢》將AI與人類的命運推到了一個悲劇的背景,結局我就不劇透了。《艾比斯之夢》有點像加長版的《軟體體的生命周期》(特德姜),而故事性更強。全書最大的看點是AI視角,傳統的賽博朋克作品都是人類以AI的形式進入數字空間,其思考模式也是人類視角。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是(可能的)AI視角,腦洞來了:對於我們T A I 而言,驚人的是許多人類無法理解模糊這個概念。當我們說「愛(5+7i)」時,誤以為是「只愛百分之五十」或「滿分一百分,五十分的愛」的人類何其多。人類無法理解「5」是模糊測度。愛的強度明明不可能以普通集合表達。我們能夠想像以縱軸為實數、橫軸為虛數的復素平面,但是人類必須轉換成實體平面才能想像。我們能夠想像自乘為負的量,但是人類無法想像。這八成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從一開始就欠缺認識的能力。重點推薦其中第六個故事《詩音來的日子》,就算你不喜歡這本書,至少裡面有一句你不會忘記。「所有人類都患有阿茲海默症」關於《神經浪遊者》,這是一本不太好讀的書,但又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之前在豆瓣上看過一篇用古龍人物改寫的小說簡介,強烈推薦,看了之後再讀此書,就容易讀進去了古龍版Neuromancer故事簡介 (評論: Neuromancer)第二類,末日危機題材《三體》劉慈欣《時間迴旋》《流浪地球》劉慈欣《日本沉沒》小松左京重點推薦(7.16日更新)重點推薦《流浪地球》,因為此篇在大劉的寫作生涯中極其重要,開創了他的「末日情結」、「宏細節」、「歸鄉情懷」這三個特色,使其往後的作品呈現出一以貫之的宏大的主題、悲壯的調懷、滄桑的變遷、堅定的信念……。末日情節《流浪地球》原先是大劉的「末日系列」的第一篇,此系列以太陽災變為題材,原計劃有六部:除了《流浪地球》外,《補天》描寫人類進入太陽內部對其進行修補以延緩其災變;《微紀元》(已完成)講人類通過基因改造,把自己變小去適應新的太陽系;《星船紀元》描寫人類乘飛船逃離太陽系,最後把飛船當成了永久的家園;《遊魂》描寫太陽災變前人類用電波把自己的思維和記憶發向宇宙;最後一部《在冥王星上我們坐下來哭泣》,描寫人類逃生無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類文明紀念碑(這個情節後來在《三體》里用了,不過我猜是受到了克拉克的短篇《星》的影響)。「末日情節」幾乎貫穿了大劉的大部分小說,大劉是這樣看待末日的當你被診斷為癌症時,世界在你的眼中會突然變成另一個樣子:天空是紅的太陽藍的;而當你最後得知這是誤診時,當天空又變成藍的太陽又變成紅的後,這也不是以前的天空和太陽了,世界和生活在你的眼中美了許多,也增加了許多內涵,這種感覺遠不是讀十年書能得到的。一個人的末日體驗是一種很珍貴的體驗,那麼全人類的末日體驗呢?如果世界經歷了這樣一次「誤診」,那全人類同樣會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天空和太陽,更珍惜他們以前視為很平常的一切,人類世界將沿著一條更合理的軌跡運行。而能夠帶來這種末日體驗的,只有科幻小說,這也是我構思這個末日系列科幻小說的的初衷。宏細節大劉有一個創作理念——「宏細節」,他認為這是科幻小說獨有的敘事模式,在《流浪地球》中,第一次把宏觀的大歷史作為細節來描寫。在宇宙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事件變成一個個細節,歷史的大框架敘述成為小說的主體,而人物成為微生物,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日常閱讀體驗,使作品不僅疆域極其遼闊,而且內部也極其豐富。歸鄉情懷在《流浪地球》的前言里,大劉寫道:「自己的科幻之路也就是一條尋找家園的路,回鄉情結之所以隱藏在連自己都看不到的深處,是因為我不知道家園在哪裡,所以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找。」歸鄉情懷不是懷舊,而是尋找自我在宇宙中的定位。小說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人類和地球人影相吊,相互依存,遠離已面目全非的故鄉,踏上又一條前途未卜的漫漫歸鄉之路。人類和地球來自宇宙,又走向宇宙,彷彿水滴重歸海洋,星星回歸星群,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打動我們的地方。就像小說里的那個謎語:「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第三類,太空題材(太陽系外)《沙丘》弗蘭克赫伯特《宇宙過河卒》《天淵》弗諾文奇《基地》系列阿西莫夫第四類,太空題材(太陽系內)《2001太空奧德賽》阿瑟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阿瑟克拉克《群星,我的歸宿》第五類,生化危機題材《寄生前夜》瀨名秀明《鯢魚之亂》《紅色海洋》韓松第六類,外星生命題材《計算中的上帝》《索拉利斯星》《死者代言人》第七類,機器人題材《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趁生命氣息逗留》 羅傑澤拉茲尼第八類,科技驚險題材《侏羅紀公園》邁克爾克萊頓《球狀閃電》劉慈欣第九類,星際戰爭題材《星船傘兵》羅伯特海因萊因《安德的游戲》奧森斯科特第十類,時間旅行題材《醉步男》小林泰三《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永恆的終結》阿西莫夫《時間機器》威爾斯《一日囚》柳文揚第十一類,歷史題材《天意》錢莉芳第十二類,幽默諷刺題材星新一的微型小說《銀行系漫遊指南》道格拉斯羅伯特克里謝的短篇第十三類,哲學宗教及其他思想實驗題材《光明王》羅傑澤拉茲尼《海伯利安》丹西蒙斯《超新星紀元》(劉慈欣)《星》阿瑟克拉克《最後的問題》阿西莫夫《巴別塔》特德姜手機上匆匆寫的,感覺肯定有遺漏,以後慢慢補充。以後有空會在每一類重點推薦一部,以及推薦理由。
❽ 科幻書有哪些
1、《貓城記》,老舍
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先驅。這本書講述了一架飛機在飛過火星時和火星撞在了一起,結果機毀人亡,只有「我」倖存了下來,卻被一群貓人帶走,在貓城中,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2、《三體》,劉慈欣
這本書科幻小說,是國內讀者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其經典程度,相信不用多言,這本書中的故事將要影視化,不知道能否獲得成功。
3、《八十天環游世界》,儒勒·凡爾納
最經典的科幻小說之一,也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環球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要經歷種種艱難險阻,在八十天內環游地球一圈,在環球的路上,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知識,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批判了某些落後和愚昧的社會現狀。
4、《機器人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這是波蘭科幻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講述了一對既是朋友,又是競爭者的機器大師,他們不斷創造出奇妙的機器,讓兩人時常陷入困境,也時常獲得榮譽,書中的兩人滑稽而又有趣,但卻探討了很多有趣的問題。
5、《安德的游戲》,奧森·斯科特·卡德
這部發表於80年代的小說,榮獲了兩部科幻界的大獎,即星雲獎和雨果獎。故事發生在未來,講述了地球與蟲族之間的戰爭,在地球遭到蟲族兩次攻擊之後,國際艦隊決定在全世界挑選極具天資的孩童,以便通過訓練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
❾ 貓城記是中國近現代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嗎下面摘自澳門網站,是真的嗎
同四樓,應該是《月球殖民地小說》。它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科幻小
說,是葉永烈先生在1904年的《綉像小說》上找到的,作者署名是「荒江釣叟」,現在未能考證出其真名。
《月球殖民地小說》共三十五回,邊寫邊連載。從《綉像小說》第二十一期起開始連載,沒有寫完。
而中國第一部完成了的科幻小說應是東海覺我(徐念慈先生)的《新法螺先生譚》。小說描寫法螺先生的靈魂和軀殼分別游覽金星、水星和地心世界的故事。作者徐念慈,創作於1904年,1905年出版,署名昭文東海覺我。這部小說與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都是我國現代科幻小說出現的標志性代表作。
❿ 老舍寫的《貓城記》。
《貓城記》敘述一位中國機師,失事墜機在一個名叫貓國的火星國度里,給當地一位名叫大蠍的社會名流捉去,以禮相待。機師與主人一同到貓國的首都,觀察其中奇異的政治教育制度,後來並目睹它遭受鄰國侵略而城破種滅,僅剩下兩只懼外媚外的貓,卻互相搏鬥以致身亡。
老舍無疑是以他的同胞做模型,來塑造這些貓,它們要吃一種麻醉性的迷葯,以維持生命,好像中國人要吸食鴉片一樣。它們懶惰懦弱、狡猾貪婪、好色敗德、懼怕外族,卻又要模仿外國人的惡習。
身材矮小的侵略者代表日本人,因為遠在30年代的初期,日人已作吞滅中國的狂想。借著《貓城記》,老舍警告同胞,災禍已迫近眉睫,所以,此書成為中國作家對本國社會最無情的批評。
書中很多地方,諷刺過於露骨,故後來老舍以為缺乏藝術上的成就,這也許是恰當的。不過,《貓城記》幾節最精彩的文字,給人印象,完全不是誇大的玩笑或諷謔。作者在第15章,刻畫一個傳統的中國婦人的奴顏卑膝,絲絲入扣。
(10)科幻小說貓城記作者擴展閱讀
縱觀整部作品,按照階層,老舍將貓國人劃分為:政客(包括皇帝和官僚),以大蠍為代表;外國人;平民(包括學生婦女);士兵。他們也可以統稱為不思考的人。另外,還有兩種人不在此列,一種是小蠍大鷹和我,他們可以稱為少有的明白過來的人。第二種是侵略者矮個子貓人。
大蠍為代表的政客影射了中國的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他們既兇狠又虛弱,對國內平民殘忍血腥,而在外國人面前,他們卻不得不巴結依賴,甚至匍匐在之腳下乞求保護。書中這樣介紹大蠍:「他是貓國的重要人物」「大地主兼政客詩人與軍官」。
所以他既用盡手段聚斂財富,(即火星的錢幣「國魂」,相當於地球人當時使用的大洋)又具有這類人共同所有的頑固、盲目自大、自欺欺人與迂腐。老舍以幽默的筆觸寫道:大蠍說:「我們不屑模仿,我們是一切國中最古的國」。
「外國人打進來了,大蠍可能是嚇昏了,可是,嚇昏了還沒忘記了應酬,還沒忘記了召妓女,這便不是我所能了解的了」。而面對外國人卻受了委屈還是一副諂媚、可憐、乞求的嘴臉,書中這樣說:「我要出去看看,他總是從天而降截住我。
截住了我他並不強迫我回去,他能把以自己為中心的事說的使我替他傷心,好像聽著寡婦述說自己的困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使我不有的將自己的事擱置一旁。」更有甚者,在敵兵來襲後自知打不過時又爭著去第一個投降,以為先投降的一定能做大官。
在民眾與下層兵士面前,他極盡殘忍:在貓國有一個傳統,每次收迷葉(相當於「鴉片」,吃了使人迷醉)時,地主必須捶死一兩個貓兵,埋在迷林里,據說這樣來年才能豐收。他就用木棒打死了兩個偷吃了一點迷葉梗的士兵。然而,據大蠍的兒子小蠍說,
大蠍原本也是個新人物,二三十年前他也反對吃迷葉,提倡女權,反對納妾,也仿效外國人。但現在他卻拿從外國人處學來的知識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壓迫自己的民眾。對於其他政客,老舍這樣描述,「他們和普通的貓人一點也不同了。
一見著我,全說老朋友,老朋友,我不客氣的聲明,我是從地球上來的。這自然是表示,老朋友的不適當。可是他們似乎把言語中的苦味當作甜的,依然是,老朋友,老朋 友」大蠍這類人里還有一些人是完完全全無用的老頑固們,卻愚昧透頂。以大蠍的父親為例,認為迷葉是外國傳來的所以他覺得吃迷葉是丟為外國人的臉,不算他自己的錯處。
第二類人是外國人,在這里影射的是西方侵略者。他們有先進的武器與官僚勾結幫他們保護迷林壓榨下層民眾,並從中榨取錢財,他們居住在外國城相當於租界。小說還痛心的揭示出:貓國的法律管不著外國人。
貓國有還這樣一句諺語:外國人咳嗽一聲,嚇到貓國五百兵。對於他們在貓國的橫行霸道敲詐勒索,貓國的首領們這樣說,貓國人是打不過外國人的,所以他們自欺欺人地希望外國人自己打起來。 貓國的民眾呢,確是沒有人格的,或者說整個貓國從上到下都是沒有人格。
只知道在迷葉的迷醉下沉淪,他們又貧苦又懶又臟。書中這樣說「貓人已無政治經濟可言,可是還免不了紛爭和搗亂。
我不知道哪位上帝造了這么群劣貨,既沒有蜂蟻那樣的本能,又沒有人類的智慧,造他們的上帝大概是有意開玩笑,有學校而沒教育,有政客而沒政治,有人而沒人格,有臉而沒羞恥」他們無知地由政客們擺布,又無能力做一切事,他們跟著政客們學外國人辦政黨,到處高呼「呀呀夫斯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貓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