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最世文化科幻小說巴別塔

最世文化科幻小說巴別塔

發布時間: 2021-10-29 11:14:22

A. 巴別塔是什麼

巴別塔(也譯作巴貝爾塔),據《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是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

猶太—基督教的記錄: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歷史: 公元前6世紀,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文章提及了他修葺巴比倫的神只米羅達神殿。而希羅多德寫於公元前440年的著作中,則記述了巴比倫的「米羅達之塔」(Tower of Jupiter Belus,應是米羅達的神殿),被認為啟發了巴別塔的故事。

現代的影響: 巴別塔的故事,使人寧可認為世上存在多種語言給人類帶來諸多不便,而忽視多種語言對「文化多元化」的作用。巴別塔的形象被用作推廣國際輔助語言。

B. 巴別塔的簡介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於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詞彙(「巴別」)在兩種語言里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有緣由的。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王國,拆毀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燒毀聖殿,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巴比倫多半淪為奴隸,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倫城,直到70年後波斯大帝居魯士到來才拯救了他們。亡國為奴的仇恨使得猶太人刻骨銘心,他們雖無力回天,但卻憑借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憤怒。於是,巴比倫人的「神之門」在猶太人眼裡充滿了罪惡,遭到了詛咒。他們詛咒道:「沙漠里的野獸和島上的野獸將住在那裡,貓頭鷹要住在那裡,它將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居住。」
事實上,「巴別」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親之前就已存在,古巴比倫王國的幾位國王都曾進行過整修工作。但外來征服者不斷地將之摧毀。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來薩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後,也開始重建「巴別」通天塔,他在銘文中寫道:「巴比倫塔年久失修,因此馬爾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頂要直插雲霄。」但尼布甲尼撒之父只將塔建到1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則「加高塔身,與天齊肩」。塔身的絕大部分和塔頂的馬爾杜克神廟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備受人稱贊的「巴別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來薩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
這座塔的規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覽巴比倫城時,對這座已經受損的塔仍是青睞有加。根據他的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台上,這些高台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據19世紀末期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實際的測量和推算,塔基邊長約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96米,兩者相差無幾。「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最高的建築,在國內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也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人們普遍認為,「巴別」塔是一座宗教建築。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僕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在「巴別」塔里,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大規模的典禮活動,成群結隊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趕來朝拜。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馬爾杜克神廟,分別稱上廟和下廟。下廟供有神像。上廟位於塔頂,裡面沒有神像但金碧輝煌,由深藍色的琉璃磚製成並飾以黃金。巴比倫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來侍奉他們的神靈。大殿內只有一張大床,床上「鋪設十分豪華」(如同希臘貴族和羅馬貴族,美索不達米亞貴族也是躺著進食),床邊有一張飾金的桌子。廟里只住著一位專門挑選出來陪馬爾杜克尋歡作樂的年輕美貌的女子。僧侶們使人們相信,大神不時地來到廟里並躺在這張床上休息。只有國王和僧侶才能進入神殿,為馬爾杜克服務和聽取他的教誨;這種超級神聖的東西是同老百姓無緣的,他們只能遠遠地敬拜心目中的神靈,因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經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據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和附屬物品一共用去黃金800泰侖,摺合現價約值2400萬美元。考古學家曾經在僧侶的一住處發現一隻石鴨,上有銘文「准秤一泰侖」,石鴨約重29.68公斤。如果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則照此推算,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件一共重約23700公斤,都是純金所鑄或製作!除了神靈,誰能享受如此高的禮遇?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除了奉祀聖靈還有另外兩個用途。其一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顯示個人的榮耀和威嚴,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討好僧侶集團,換取他們的支持以便穩固江山。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影響著人民,而且掌握著大量土地和財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們的支持,恐怕王位也會風雨飄搖。這種憂慮不是多餘的,據歷史學家研究,尼布甲尼撒之後,新巴比倫王國迅速衰落,以致波斯人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巴比倫城,這與失去僧侶集團的支持有莫大關系。
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是一個天象觀測台。新巴比倫人信仰拜星教,星體就是神,在他們的神話中,馬爾杜克是木星。新巴比倫王國的僧侶們神秘地登上塔頂,難道真的是侍奉半躺在床上的馬爾杜克大神嗎?對此希羅多德頗不以為然,現代學者更不相信,說不定正是他們半躺在床上觀測天象呢!而且,人類早期的天文知識直接產生於宗教和巫術之中,掌握這些知識的多是僧侶。新巴比倫人取得了當時世界最傑出的天文學成就,這座塔的功勞恐怕不可抹殺。
也有人認為,「巴別」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層是祭祀用的神廟,塔頂則是用於軍事瞭望的哨所。
正是這座塔使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攻下巴比倫後,即被「巴別」塔的雄姿折服了。他不僅沒有毀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後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門南基(埃特門南基是「巴別」塔的另一個名字,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然而,後來「巴別」塔終於毀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怨恨巴比倫人民的拚死反抗,恨屋及烏,下令徹底摧毀巴比倫城,「巴別」塔厄運難逃,變成一堆瓦礫。即使如此,以熱愛文化名垂青史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愛慕它的雄姿。公元前331年,他遠征印度時,特意來到了「巴別」塔前,英雄與奇觀的對話大概只有彼此才能知曉。他一度要修復這座傳奇般的建築,下令全部拆除舊塔,一座更加宏偉壯麗的神塔眼看著有救了。然而,這只是讓人空歡喜而已。據說,此時,一隻患有瘧疾的蚊子叮了他一下,這位文治武功蓋世的一代天驕於是一命嗚呼,「巴別」塔也就備受冷落了。事實是,這項工程實在是太大了,僅清理廢塔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時間,於是,他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幾千年下來,這座塔已變成了廢墟,真的應驗了猶太人的詛咒。即便如此,幾千年後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見到它時,仍由衷地發出了贊嘆之聲。科爾德維寫道:「盡管遺跡如此殘破,但親眼看到遺跡是絕非任何書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碩大無比,『舊約』中的猶太人把它看作人類驕傲的標志,四面是僧侶們朝拜的豪華的殿堂,許多寬敞的倉庫,連綿的白牆,華麗的銅門、環繞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敵樓。當年這樣壯麗豪的景象,在整個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

C. 求推薦郭敬明旗下最世文化好看科幻小說和奇幻小說類似天眾龍眾,騎誓、陳奕潞、爵跡、自由鳥之類的。

我覺得陳奕潞的2037化學筆記應該還不錯

D. 神話故事中【巴別塔】的由來

巴別塔一巴別塔高聳,靜立在山顛。緘默的泥土俯瞰大地,神聖的高塔直取雲端。守護著古老的傳說,幾千年仍未改變。那斷翼的石雕,尖利的線條刻畫著往昔陳夢;塵封的泥板上,契形文字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巴別塔通天,注視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二在遙遠的地方,大地與天際交會,點點綠色在閃爍。白鴿從那裡銜回橄欖枝,洪水退去,萬物重生。亞伯蘭從這里俯視大地,流著奶和蜜的天堂,這是上帝的應許。在某個奇妙的月夜,祭司跳起神秘的舞蹈。她們把棕櫚枝插在胸前,只有那手鼓能讀解她們的召喚。巴別塔靜靜佇立在山巔。在這神聖的祭壇,人們舉起雙手,迎接和平之神。三聖石被毀,神殿遭焚;和平之城,變成戰爭沙場。幼發拉底河洶涌,底格里斯河咆哮,空氣中彌漫著血的味道。巴比倫抽泣,尼尼微悲鳴,美索不達米亞發出了痛苦的號叫。巴別塔佇立在山巔,古老的肌膚留下了戰爭的創傷。自相殘殺,這究竟是什麼!只有從殺戮中才能找到生存的意義?她,再也忍不住緘默。四那聖潔的墓園,傳來低低幽咽。黑色的面紗遮不住哀傷的淚水;潔白的茶花慰不了逝去的靈魂。虔誠的燭火發出桔紅色的光,照亮女神的臉龐。禱告。巴別,聖塔通天。願靈魂踏著你旋轉的階梯,得到安息。五巴別塔高聳,靜立在山顛。緘默的泥土俯瞰大地,神聖的高塔直取雲端。守護著古老的傳說,幾千年仍未改變。當武器和野心破滅了一切美好的故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蕭蕭蒼涼,只剩下巴別塔的廢墟見證著一段昔日繁榮的悲哀歷史。

答案二:
根據聖經的創世記第11章,巴別塔是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計劃,上帝要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告吹,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巴別塔(創11:1-9,中文和合本)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編輯]
猶太—基督教的記錄
創世記第1-9章記載,人類當時有共同語言,並且一起居住在與幼發拉底河相距不遠的示拿之地。人們利用河谷的資源,在那裡建築城和塔,為了聚集全體的人類,以及展示人類的力量。上帝降臨視察,認為人類過於自信和團結,一旦完成計劃將能為所欲為,便決定變亂人們的口音和語言,使他們分散各地,停止建造高塔,所以該塔稱為巴別,有變亂的含意。

那共同的語言被稱為亞當語,歷史上曾有學者提出某種語言是原始語言,例如希伯來語、巴斯克語等(參閱猶太文獻)。高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徵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

[編輯]
聖經以外的記錄
[編輯]
歷史
希羅多德寫於公元前440年的著作中,記述了巴比倫的「米羅達之塔」(Tower of Jupiter Belus,大概是巴比倫的神米羅達的神殿),被認為啟發了巴別塔的故事。公元前約670年,尼布甲尼撒的文章提及了他修葺米羅達神殿。

[編輯]
猶太教文獻
希伯來語文學有不少記述關於建築巴別塔的原因和目的。一些對舊約聖經作注釋的猶太教文獻記載,興建高塔的人稱作「分裂的一代」,他們認為:「上帝沒有權選擇高處,而把低處留給我們,所以我們會建造高塔,並於塔頂設一偶像,要他手持利劍,並擺出向上帝宣戰的樣子。」

與聖經不同,有猶太文獻提到,建造塔的人對上帝抗議,因為天堂每1656年會搖晃,大水因此瀉下覆蓋地面,故人們需要建造高柱承托天堂,以防止大洪水。另外一些文獻指出,興建高塔的人更想向上帝發動戰爭,因為他們射上天空的箭染有血跡,令他們相信有能力攻擊天堂。

猶太教文獻對寧錄的角式有很大的分歧,有文獻指出他慫恿族人興建巴別塔,但另外的文獻則記載他其實遠離建築巴別塔的人。

[編輯]
可蘭經
可蘭經有類似的故事,在28:38及40:36-37節中,法老要求 Haman 建造一座泥塔,讓他能爬上天堂與摩西之主見面,該塔並沒有名字。

[編輯]
摩門經
摩門經中對巴別塔的描述與聖經大致相同。但根據摩門經,一群耶銳代人保留了原始語言,離開巴別塔,定居於北美,此說法在其他文獻未有記載。

[編輯]
現代的影響
巴別塔的故事使人認為,世上存在多種語言是詛咒多於文化多元化。巴別塔的形象被用作推廣國際輔助語言。

維基網路用「巴別」一詞作為〔多種〕語言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維基網路

E. 最世文化出的所有玄幻 科幻小說有哪些

郭敬明《幻城》《爵跡》;肖以默《白色群像》《昔夏杉樹鎮》;蒲宮音《遠歌》,《騎誓》系列

F. 比較著名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一、國外的科幻小說有:《入海之門》《太空序曲》《接觸》《海底兩萬里》《時間機器》《危險的幻想》等等。
二、國內有名的科幻小說有:《失控的進化》和《三體》系列等等。
三、《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三體》是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且對人類充滿憤恨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G. 巴別塔的故事

巴比倫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它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倫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

在古巴比倫國最出色的國王漢謨拉比死後,巴比倫不斷受到外族的進攻,歷經了500多年戰亂,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領導下,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然而,88年後,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人徹底毀滅。隨著巴比倫王朝的覆滅,顯赫一時的古城巴比倫,也日漸消失在荒草之中了。

在新巴比倫王國時期,巴比倫也是古代兩河流域地區最壯麗最繁華的都城,巴比倫古城有內外兩道城牆,城裡最壯觀的建築物,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宮通天塔和著名的「空中花園」,以及那座據說讓上帝感到又驚又怒的巴別通天塔。

在波斯人徹底摧毀了巴比倫之後,人們對巴比倫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當亞歷山大大帝佔領已經荒蕪的巴比倫後,他曾經想重建通天塔。但是,單單清除廢塔的磚瓦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最後他只好放棄了這個計劃。


(7)最世文化科幻小說巴別塔擴展閱讀

巴別塔的作用

1、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顯示個人的榮耀和威嚴,以求永垂不朽。

2、討好僧侶集團,換取他們的支持以便穩固江山。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影響著人民,而且掌握著大量土地和財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們的支持,恐怕王位也會風雨飄搖。

3、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是一個天象觀測台。新巴比倫人信仰拜星教,星體就是神,在他們的神話中,馬爾杜克是木星。

H. 求幾本好的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有很多,經典也不少,但有一些科幻小說好評如潮,不可否認,經典且著名的科幻往往就出現在這樣一批燒腦小說里,非常適合更喜歡探索哲學命題的人。

①:《三體》

作者:劉慈欣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期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

I. 「巴別塔」是什麼呢

Tower of Babel

又名:巴貝耳塔、通天塔、分音塔
一說:「巴別塔」=「巴比倫通天塔」

【宗教上的巴別塔】
[編輯本段]
《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宣稱,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根據猶太人的《聖經·舊約》記載:大洪水劫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於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由於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那共同的語言被稱為亞當語,歷史上曾有學者提出某種語言是原始語言,例如希伯來語、巴斯克語等(參閱猶太文獻)。高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徵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

〖《創世記》第11章節錄〗
[編輯本段]
創11: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
創11:2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
創11: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
創11: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創11:5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創11:6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創11:7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
創11:8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創11:9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歷史上的巴別塔】
[編輯本段]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於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詞彙(「巴別」)在兩種語言里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有緣由的。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王國,拆毀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燒毀聖殿,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巴比倫多半淪為奴隸,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倫城,直到70年後波斯帝王居魯士到來才拯救了他們。亡國為奴的仇恨使得猶太人刻骨銘心,他們雖無力回天,但卻憑借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憤怒。於是,巴比倫人的「神之門」在猶太人眼裡充滿了罪惡,遭到了詛咒。他們詛咒道:「沙漠里的野獸和島上的野獸將住在那裡,貓頭鷹要住在那裡,它將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居住。」

事實上,「巴別」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親之前就已存在,古巴比倫王國的幾位國王都曾進行過整修工作。但外來征服者不斷地將之摧毀。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來薩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後,也開始重建「巴別」通天塔,他在銘文中寫道:「巴比倫塔年久失修,因此馬爾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頂要直插雲霄。」但尼布甲尼撒之父只將塔建到1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則「加高塔身,與天齊肩」。塔身的絕大部分和塔頂的馬爾杜克神廟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備受人稱贊的「巴別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來薩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

這座塔的規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覽巴比倫城時,對這座已經受損的塔仍是青睞有加。根據他的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台上,這些高台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據19世紀末期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實際的測量和推算,塔基邊長約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96米,兩者相差無幾。「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最高的建築,在國內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也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人們普遍認為,「巴別」塔是一座宗教建築。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僕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在「巴別」塔里,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大規模的典禮活動,成群結隊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趕來朝拜。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馬爾杜克神廟,分別稱上廟和下廟。下廟供有神像。上廟位於塔頂,裡面沒有神像但金碧輝煌,由深藍色的琉璃磚製成並飾以黃金。巴比倫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來侍奉他們的神靈。大殿內只有一張大床,床上「鋪設十分豪華」(如同希臘貴族和羅馬貴族,美索不達米亞貴族也是躺著進食),床邊有一張飾金的桌子。廟里只住著一位專門挑選出來陪馬爾杜克尋歡作樂的年輕美貌的女子。僧侶們使人們相信,大神不時地來到廟里並躺在這張床上休息。只有國王和僧侶才能進入神殿,為馬爾杜克服務和聽取他的教誨;這種超級神聖的東西是同老百姓無緣的,他們只能遠遠地敬拜心目中的神靈,因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經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據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和附屬物品一共用去黃金800泰侖,摺合現價約值2400萬美元。考古學家曾經在僧侶的一住處發現一隻石鴨,上有銘文「准秤一泰侖」,石鴨約重29.68公斤。如果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則照此推算,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件一共重約23700公斤,都是純金所鑄或製作!除了神靈,誰能享受如此高的禮遇?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除了奉祀聖靈還有另外兩個用途。其一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顯示個人的榮耀和威嚴,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討好僧侶集團,換取他們的支持以便穩固江山。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影響著人民,而且掌握著大量土地和財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們的支持,恐怕王位也會風雨飄搖。這種憂慮不是多餘的,據歷史學家研究,尼布甲尼撒之後,新巴比倫王國迅速衰落,以致波斯人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巴比倫城,這與失去僧侶集團的支持有莫大關系。

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是一個天象觀測台。新巴比倫人信仰拜星教,星體就是神,在他們的神話中,馬爾杜克是木星。新巴比倫王國的僧侶們神秘地登上塔頂,難道真的是侍奉半躺在床上的馬爾杜克大神嗎?對此希羅多德頗不以為然,現代學者更不相信,說不定正是他們半躺在床上觀測天象呢!而且,人類早期的天文知識直接產生於宗教和巫術之中,掌握這些知識的多是僧侶。新巴比倫人取得了當時世界最傑出的天文學成就,這座塔的功勞恐怕不可抹殺。

也有人認為,「巴別」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層是祭祀用的神廟,塔頂則是用於軍事瞭望的哨所。

正是這座塔使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攻下巴比倫後,即被「巴別」塔的雄姿折服了。他不僅沒有毀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後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門南基(埃特門南基是「巴別」塔的另一個名字,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然而,後來「巴別」塔終於毀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怨恨巴比倫人民的拚死反抗,恨屋及烏,下令徹底摧毀巴比倫城,「巴別」塔厄運難逃,變成一堆瓦礫。即使如此,以熱愛文化名垂青史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愛慕它的雄姿。公元前331年,他遠征印度時,特意來到了「巴別」塔前,英雄與奇觀的對話大概只有彼此才能知曉。他一度要修復這座傳奇般的建築,下令全部拆除舊塔,一座更加宏偉壯麗的神塔眼看著有救了。然而,這只是讓人空歡喜而已。據說,此時,一隻患有瘧疾的蚊子叮了他一下,這位文治武功蓋世的一代天驕於是一命嗚呼,「巴別」塔也就備受冷落了。事實是,這項工程實在是太大了,僅清理廢塔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時間,於是,他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幾千年下來,這座塔已變成了廢墟,真的應驗了猶太人的詛咒。即便如此,幾千年後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見到它時,仍由衷地發出了贊嘆之聲。科爾德維寫道:「盡管遺跡如此殘破,但親眼看到遺跡是絕非任何書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碩大無比,『舊約』中的猶太人把它看作人類驕傲的標志,四面是僧侶們朝拜的豪華的殿堂,許多寬敞的倉庫,連綿的白牆,華麗的銅門、環繞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敵樓。當年這樣壯麗豪的景象,在整個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

詳見http://ke..com/view/242064.htm

熱點內容
仙俠言情類小說吧 發布:2025-07-13 00:55:30 瀏覽:106
異世胎穿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13 00:50:15 瀏覽:731
小說男男相愛現代玄幻 發布:2025-07-13 00:18:30 瀏覽:485
劉洋科幻小說幻樹 發布:2025-07-12 22:58:19 瀏覽:465
熱血系統流科幻小說 發布:2025-07-12 22:47:00 瀏覽:712
言情短文小說百度雲 發布:2025-07-12 22:38:39 瀏覽:584
寫得超級好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2 21:03:44 瀏覽:47
描寫校園小說的場景 發布:2025-07-12 21:02:18 瀏覽:702
主角周媚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2 19:34:12 瀏覽:558
類似嚴優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2 19:32:11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