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科幻小說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0-07 22:30:00

Ⅰ 常見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Ⅱ 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特點】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點】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朴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特點】
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敘後議法
【特點】
先敘後議是先敘事後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膽中心的作用。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一。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13、先議後敘法
【特點】
採用先議後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並以此統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後,顯得清楚明白。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14、夾敘夾議法
【特點】
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插進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作要注意敘事的連貫性,議論插入要自然。
15、以物為線索
【特點】
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復出現,並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徵和點明中心思想。
16、以人為線索
【特點】
以人為線索敘事,要注意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人物性格的統一,還要注意人物年齡特徵、外貌、動作、地方和民族特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統一。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特點】
這種寫法,思想發展的主線要分明。思想變化的各個階段貫要自然,對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特點】
主要事件記敘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敘述井然有序。這種寫法,事件再復雜,也可繁而不亂。
19、寫生法
【特點】
學習畫畫,要從寫生、素描學起;學習書法要從描紅臨帖練起;學習狀物也需從寫生素描練起。我們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繪出來,讀者看了文章,如見其物,我們的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用寫生法描寫物品要注意描寫的順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後兩邊,或先兩邊後中間,或先整體後部分,或先部分後整體。其次要注意細部的描繪,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轉動法
【特點】
採用轉動法描寫物品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顛來倒去。其次要准確地運用方位詞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轉換物品的方向時,要用方位詞標明。此外要有詳有略,能反映物品特點的一面要詳細描述,其他作簡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21、剝筍法
【特點】
有些物品結構比較復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里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22、擬人法
【特點】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徵與人相似之處,並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後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後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像。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於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動物動作的目的。
23、化動法
【特點】
想像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像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像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像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24、說明法
【特點】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25、運用「五覺」法
【特點】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特點】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27、托物言志法
【特點】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28、物品自述法
【特點】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點。在具體描寫時,要注意准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點,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可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29、遠眺近看法
【特點】
建築物可以遠眺,也可以近看。遠眺建築物,可以得到建築物整體印象,看法楚建築物的整體輪廓。但是,遠眺不可能看清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但是對建築物在空間的位置,缺乏一種整體感,往往有一葉障目的感覺。我們描寫建築物時,把遠眺和近看的結果結合起來寫,可以使讀者對建築物的整體和各部分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從而獲得完整的印象。
30、內外結合法
【特點】
從外面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輪廓,使讀者對建築物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內部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構造,因此要作詳細的介紹。從外面觀察建築物要著重從整體上進行描寫,切忌寫得支離破碎。從內部觀察建築物要細致,因此要按方位順序依次進行介紹,這樣才能條理清楚,讀者也看得明白。採用內外結合法描寫建築物,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法。
31、移步換形法
【特點】
採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描寫建築物,可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對建築物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同一個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因此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首先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使讀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築物形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到的。否則,容易把讀者搞糊塗了。其次,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時,一定要抓住建築物的最主要的特徵來寫。如果採用面面俱到的方法來描寫,文章容易變成一本流水賬。
32、說明介紹法
【特點】
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首先要注意緊扣文章確定的中心進行必要的說明介紹,切忌不著邊際的東拉西扯。在說明介紹的過程中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還要注意整體的連貫性,也就是說在說明介紹完畢以後,文章要返回到描寫建築物上來,並與前文銜接。文章從描寫建築物轉到介紹說明,或從介紹說明回到描寫建築物要有過渡詞或過渡句。
33、環境襯托法
【特點】
周圍都是綠色,中間的一點紅色就特別鮮艷奪目,所以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對建築物周圍的景色進行適當描寫,建築物就顯得突出。描寫建築物周圍景色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建築物,因此描寫景色時要能襯托建築物的特點,切忌離開建築物而大寫特寫景色。造成喧賓奪主。在描寫建築物周圍的景色時,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便於讀者了解建築物的位置。
34、彩筆描繪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葉、花、果組成的。運用彩筆描繪法時,要把根、莖、葉、花、果各個部位的最主要特點寫出來,要寫出它們的形狀,寫出它們的顏色。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仔細觀察。要分辨出植物各個部位的顏色,同樣是紅色,要分出是火紅的,還是粉紅的;同樣是黃色,要分出是桔黃的,還是金黃的;同樣是綠色,要分出是碧綠的,還是嫩綠的……要仔細區分各個部位的形狀特點,同樣是花,花骨朵與盛開的花就不一樣。觀察得仔細,描寫得具體,讀者就好像看到一張植物的彩色照片。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還要運用恰當的比喻,要寫出自己的情感。
35、遠近結合法
【特點】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這同照相一樣,放在照相機的前面和遠離照相機,攝下來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採用遠近結合法描寫植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給讀者以完美的印象。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說清楚是遠看的還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敘述的順序,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這樣文章才能條理分明。
36、時序變換法
【特點】
植物各個部位的形態和顏色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把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寫出來,同時把前後有關的情況交代清楚,就等於在不同的時間給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這一組彩色照片,讀者對它就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採用時序變換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時積累資料。要有計劃地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植物進行仔細觀察,並記下觀察日記,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積累的材料進行取捨,寫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觀察的連續性。
37、生長變化法
【特點】
植物總是要生長的,一般要經過發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等階段。如果把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的形狀、顏色的特點和生長的情況與下來,就好像給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電影。讀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閱讀,了解植物生長的全過程。採用生長變化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長過程中最突出的變化寫下來;其次要交代植物發生變化的原因、前後情況和過程;此外要注意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寫下來。
38、展開聯想法
【特點】
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它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例如我們看到棉桃,聯想到潔白的雪花,這是因為雪花和棉花的顏色相同;我們看到大西瓜,聯想到籃球,這是因為西瓜和籃球的形狀相似;我們看到冰在雪地中鬱郁蔥蔥的松樹,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怕嚴刑拷打,決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樹與英雄的品質上有相似之處。採用聯想的方法描寫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要提高自己的聯想能力,首先要認真讀書,了解生活,使自己的頭腦儲備豐富的知識。其次是勤思勤想,經常訓練,使自己有豐富的想像能力。
39、突出重點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枝、葉、花、果組成。我們在描寫植物的時候,可以對植物的根、莖、枝、葉、花、果的各個部分進行描述,也可以只對植物的某一部分進行描述。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植物時,首先要找出這棵植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對最能體現這棵植物特點的部分從顏色、形狀、氣味等多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此外還可以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
40、對照比較法
【特點】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點往往在比較中得到顯現。我們描寫植物時,往往通過對照比較的方法來突出植物的特點。對照比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這種植物與另一種植物進行比較;一種是把植物本身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放在一起比較。採用對照比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寫的植物最顯著的特點與其他植物作比較。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採用對照比較法還要注意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傾向性。這樣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進行比較時,要注意找出矛盾點,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41、贊美頌揚法
【特點】
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青松不怕嚴寒,楊柳隨處生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飄十里,留芳人間,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植物的這些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對不正之風作斗爭;看到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可以聯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贊美頌揚法就是對植物的這些特點進行贊頌。採用贊美頌揚法首先要對植物的能聯想到怎樣做人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描寫,並以此貫穿全文,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贊美的感情抒發出來,要在描寫植物中寫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感人。此外還要注意首尾呼應,突出贊頌。
42、靜態素描法
【特點】
動物的外形包括身體、毛色、腦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動物,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不同,例如鳥只有兩只腳,但有一對翅膀;魚沒有腳,但不鱗和鰭。靜態素描法就是把動物靜態時各個部位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寫出來。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分辨動物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什麼不一樣。其次要找出各個部位形狀的特點。此外,要運用恰當的比喻。這樣,可以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幅動物的寫生畫。
43、總分結合法
【特點】
採用總分結合法描述動物,要注意總述與分述之間關系。分述部分要緊緊圍繞總述所講的特點描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美麗,分述部分都要圍繞著美麗來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靈活」,分述部分就要圍繞它的靈活來寫。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先形狀後顏色,或先中間後兩邊,一定要有條理。
44、特徵舉例法
【特點】
採用特徵舉例法描寫動物時,一般先指出動物的某一方面特點,然後舉具體的例子加以證實。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動物的這一方面的特點,而且要盡量寫具體,使讀者覺得可信。
45、特徵說明法
【特點】
採用特徵說明法描寫動物,一般先介紹動物的某一特徵,再說明它的作用,或說明為什麼具有這一特徵。接著採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紹動物的其他特徵。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科學性,要有依據,不能採取想當然的方法加以說明。為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要注意多閱讀科普讀物,了解動物的習性。
46、重點突出法
【特點】
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某一動物,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寫動物的最主要特點時,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比較等方法,使重點部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有的對主要特點詳細描述,次要特點一筆帶過;有的則內寫主要特點,不寫次要特點。
47、成長變化法
【特點】
用成長變化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把動物從小到大整個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寫下來,不能採用寫流水帳的方法。描寫動物成長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時,要注意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間銜接不上,使讀者看了莫名其妙。動物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系統地觀察,要不意識地寫系列觀察日記,把觀察結果寫下來。最後,只要將觀察日記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動物成長過程的文章。
48、實驗證明法
【特點】
採用實驗證明法首先要找出動物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特點及習性,然後通過實驗來證明動物確實具有這方面的特點和習性。在記敘實驗的過程時,要把實驗的方法、經過、結果有條理地寫下來,這樣才能使讀者信服。這一類作文一般按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寫。
49、群體描寫法
【特點】
描寫一群動物,最要緊的是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要選擇具有特色的動物,重點觀察,重點描寫,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寫,或者略寫一筆,要做到選材典型,重點突出。對重點描寫的動物,要抓住它的形狀、顏色、動作,進行具體的描繪。對略寫的動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寫一群動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現場目擊法
【特點】
採用現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把觀察的地點交代清楚,這樣讀起來具有真實感。由於現場目擊是以作者的觀察視點作為寫作的出發點,因此,描寫時不強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選擇描寫的內容,做到突出重點。採用現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注意在敘述過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親眼見到的,哪些是猜想的。這樣文章具有科學性。

Ⅲ 常見的寫作手法有哪6種

常見的寫作手法: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1、卒章顯志

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志,也叫「篇末點題」,「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卒」為完畢。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2、象徵

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征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徵。象徵的表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能給人以簡練、形象的實感,能表達真摯的感情。

3、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

4、寓情於景

寓情於景屬於表現手法。是記敘中的抒情的一種。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5、點面結合

點面結合,是一種表現手法,指的就是詳寫和略寫的相結合。所謂「點」,指的是對某個事物或多個事物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多個事物的概括描寫。

6、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3)科幻小說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八種常見的修辭格: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常用的表達技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徵,諷喻等。

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說明。

Ⅳ 常用的寫作手法都有哪些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Ⅳ 科幻小說的寫作特色

你是想要寫作指導還是俗套橋段集?

下面是寫作指導,正統奇幻的,不是網路上流行的垃圾小說的。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Ⅵ 常見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文章中的寫作手法、表現手法之類的題,是閱讀寫作中我們經常失分的題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們什麼是寫作手法、什麼是表現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題的時候覺得無從下手。今把各種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法羅列到下面。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後面,供大家參考。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作用分別如下:1、象徵(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寫作手法指寫一首詩,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辭方面,表達方式方面,表現手法方面等。常用的表達方式: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2.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3.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廷筠《商山早行》)首聯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句直抒詩人的感慨。「客行」與「故鄉」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常用的修辭手法:1.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2.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生白發,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4.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5.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6.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純用名片語合,構成典型環境7.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8.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9.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的《錦瑟》)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表現手法:10。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11。聯想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12。想像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13。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14.襯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頷聯、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15.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16.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17.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18.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19.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20.動靜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拔剌鳴。 (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21.正側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王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詩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22.直抒胸臆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23.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後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24.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託作者的心志。「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托物言志,寫柳樹獨出荒園無人觀賞,抒發人才被埋沒的感概。25.意象意象,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26.意境作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這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感情以及對生活的理解、認識和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徵以及內在的意蘊的融合統一。「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如上例的意象與「獨」、「縹緲」、「恨」、「寂寞」、「冷」 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徵意味的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孤獨、凄涼的氣氛,但詩人的心念卻非常堅定,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與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

Ⅶ 科幻小說寫作技巧

單線式結構中的線索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物,或者事。在科幻小說中,以物、事,特別是具有神奇色彩的物或事為線索的情況要遠遠多過以人為線索情況,某種神秘事件從出現到解謎,通常就是一篇科幻小說的全部內容。這也是科幻小說的重要特徵。
二,復線式結構,即以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交插表現形成的結構。復線式又分平行復線、主次復線、明暗復線等情況。村上春樹的科幻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平行復線的典型。「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兩個線索一直平行出現,直到小說結尾處才合為一體。王晉康的《生死平衡》是空間上主次復線的典型。圍繞主人公皇埔林展開的故事是主線,其餘是復線。劉慈欣的《地火》是時間上主次復線的典型。劉欣主持的地下煤制氣實驗上主線。一百多年後一個初中生體驗前輩采礦生涯的內容是副線。而他在《鄉村教師》里,更是運用復線式結構的佳作。一方面是極端落後的鄉村學校環境,一方面是先進得無法理喻的銀河系「碳基智慧生命」和「硅基智慧生命」的大戰。兩條線索最後交匯到一處,取得一種奇特的美學效果。金·凱利主演的科幻片《楚門的世界》則是明暗副線的典型。主人公被製片人操縱的生活是明線,製片人的活動是暗線。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圍繞著主人公的明線,直到內容過了一半才進入另一條線索,揭開謎底。
三,散文式結構。這種結構打破了情節核心,以作者希望創造的某種意境、氛圍、情感為結構中心。比如克拉克的名著《地球凌日》,就是宇航員臨死前的樂觀主義精神為結構中心。國內作品採用散文式結構的有劉維佳的《黑太陽升起來》、凌晨的《燃燒的星球》,以及天津作者張卓的短篇科幻小說等。散文式結構較易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不過,由於沒有情節線索,讀起來不太有趣,散文式結構的小說是那種提供給知音細細品味的作品。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輻射式結構。在這種結構里,情節從一點發散開,向不同的方向輻射。王晉康的《解讀生命》也運用了這種結構。在這篇小說里,外星人來到地球,並且在與人類的沖突中被殺死。然而它們那種奇怪的死法最終沒有得到解釋。父子兩代科幻作者就根據這種死亡現象,虛構出不同的致死理由。在這里,小說從外星人死亡這個事件開始輻射出去,引出了不同的線索。與其它結構方式相比。輻射式結構過於復雜,適用范圍也小。
更有一些表面上凌亂不堪的結構方式,卻正符合作品本身的主題。比如,賽伯朋克流派的開山之作《神經漫遊者》,被譯成中文後,許多讀者無法接受那種天上地下的隨意式結構。但作者運用這樣的結構方式,正是為了表現網路世界裡人們支離破碎的生活特點。
上面這些結構方式,主要談了小說的主幹部分。小說的開始和結尾也是作者必須要注意的。開始決定了一篇小說是否吸引人,在讀者缺乏時間和耐心的今天,開始部分不吸引人,小說就失敗了一半。甚至可以這樣說,三五個自然段里不能讓讀者喜歡的作品就是失敗的作品。而結尾則決定這篇小說能給人留下什麼回味,好的結尾可以把全篇的努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開始和結尾的構思往往更費力氣。
楊平的小說《黑客事件》的開始一個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個世界只有二百五十六色」。了解計算機技術的讀者一下子就知道,這是一個數字虛擬世界的故事。而對計算機技術了解不多的讀者也會產生疑問:什麼叫「只有二百五十六色」?這個優秀的開篇一直為科幻愛好者稱道。王晉康的《生死平衡》用了一個歌舞昇平式的開端:人類終於消滅了天花,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來到最後一個天花病人那裡,想取些樣本,卻得知已經有神秘人物取走了樣本。這個很喜氣的開始卻為後面的悲劇故事埋下的伏筆。
出色的結尾在科幻小說中也屢見不鮮。在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中,外星人的巨大飛船絲毫不理會人類的一番折騰,從太陽中得到能量後,轉頭高速飛走。星河的《殘缺的磁痕》中,主人公放棄了躲避地球磁場變化的機會,讓女友進入隱蔽所,獨自去面對危險的未來。這些結尾都把充分的想像空間留給了讀者,同時又結束了整個故事。
不過,對於不少作者來說,寫小說開頭時還很有創作沖動,寫到結尾時可能就會煩了、倦了,於是匆匆收尾了事。如果有這種情況,作者一定要提醒自己重視結尾的構造。
掌握小說的結構藝術,還要了解所謂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一種電影藝術手法,指把本來不在同樣時空的畫面、聲音等因素擺放在一處,使觀眾產生聯想,達到編導希望的效果。蒙太奇手法原本是電影工作者汲取自小說的技巧。只是這種技巧在小說創作中不為人注重。當蒙太奇在電影里大放光彩時,小說家們又把它請回來,加以改造,成為一種成熟的小說結構技巧。
(還是我,接上個回答)

Ⅷ 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包括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
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
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
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 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
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托物言志法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 情」的內在聯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
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物品具有人的特點,就需在具體描寫時,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注意准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這樣又不失去物的本色,還讓物品具有人的特點,使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三江並流法
這種手法的文章除了在開頭、結尾之外的主體部分中,用三個反問段落作為文章的主題部分,圍繞主旨並列展開。
一般來說,主體部分每個段落的開頭句為段落的中心句,且這些段落的中心句在結構上要基本相同或相近,最好能在段與段之間形成排比之勢,這樣能使文章文意清楚、層次分明。
就是「三江並流法」。 段落與段落之間要有緊密的關系。一般來說,有橫向和縱向兩種聯系。橫向聯系就是將幾個人或幾件事聯系起來共同演繹一個主題,或者將一個人或一件事通過幾個側面來演繹共同的主旨;縱向聯系就是對所寫的人或事向剝筍一般地層層深入,不斷挖掘,從而挖掘出文章的主題。
三江並流法」中的「江」,就是作文表現主旨的材料,這些材料的選擇應該服從並服務於文章的中心。這種寫法的結構有些像總分總,然每個段落的開頭結構必須一致。段落的結尾要有一個小結,並結構也要一致。開頭段落的話最好採用排比或比喻的修辭方法。

Ⅸ 小說寫作手法有那些

寫出好文章的方法:
1、想像使情感豐滿,並使你進入到一個真正的情感世界;
2、所謂創作的沖動,是指你的情感醞釀已久,到了不得不發和出口成章的地步;
3、好文章,是情感的產物。字里行間,應該有淚在飛;
4、閱讀圖書和觀看戲劇,可使你的情感世界得以豐實;
5、寫作時,想像人物在眼前微笑,想像小鳥在書房歌唱,想像樹林在窗外靜默,你的筆下一定會有幸福和美麗;
6、想像老人的童年,想像兒童的老年,想像女人的哺育,想像男子的耕作,你會慨嘆人生的艱辛和無常,時間會改變一切,文字會流出淚水;
7、真摯的情感使人感動,誇張的情感令人不適;
8、讓語言浸濡情感的泉水,叫詞句表達你內心的涌動;
9、情感的程度通過形容詞表現出來,惟一的情感,只有惟一的詞語。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開局滿級 發布:2025-08-02 11:41:09 瀏覽:793
短篇科幻小說藍色封面 發布:2025-08-02 11:37:28 瀏覽:476
都市花錢泡妞小說 發布:2025-08-02 11:25:17 瀏覽:615
有秦紫嵐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02 11:25:09 瀏覽:364
經典人氣言情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2 03:42:38 瀏覽:757
網路小說致郁 發布:2025-08-02 03:29:15 瀏覽:665
UC瀏覽器可以小說可以語音閱讀嗎 發布:2025-08-02 03:09:21 瀏覽:876
第一部引進中國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02 02:25:46 瀏覽:621
醫生小說排行榜完本書 發布:2025-08-02 02:19:43 瀏覽:623
楊辰秦惜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最新 發布:2025-08-02 02:19:07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