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科幻小說藍色封面
Ⅰ 求女主角是機器人的科幻小說,越多越好,完本的更好,不在乎長篇短片
使命:拯救人類,這本小說讓我看到了機器人的新形象。在這個故事中,機器人的性別不再是問題,它們可以承擔起拯救人類的重任。這種設定讓我感到非常新鮮和興奮。
《最後的舞》是雨弓的作品,雖然我找不到電子版,但我還有實體書的掃描圖片。這本書完全符合你的要求,講述了一個機器人的故事,它試圖拯救人類免受災難。
《藍色伊甸園》是遲卉的筆名雪舞風華的作品,我雖然沒有找到電子稿,但有紙質書的掃描圖片。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電子世界的故事,充滿了科幻元素。
《歸者無路》也是遲卉的作品,講述了女主角被陰到電子世界的故事。書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筆名,認為自己的名字比筆名更有特色。
《楓梅鎮的那些花兒》探討了生活在電子世界中的思考。這本書讓我思考了很多關於現實和虛擬世界的區別。
《山海間》是羅隆翔的作品,雖然女主角是巨龍或娜迦,但與機器人主題也有一定的聯系。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遠古神話中的生物。
《角鬥士》由鄭佩麒所寫,講述了一個特殊時代的故事,但主角並不是機器人。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除了這些小說,還有幾部機器人的動漫作品值得關注。《攻克機動隊》中的女主角是一個機器人,她的名字是 prosecia,她被稱為生銹的天使。
《刃夢:生銹的天使》是一部純言情的作品,雖然主角是機器人,但故事重心更偏向於情感發展。
《人形天使電腦心》也是一部言情作品,其中的女主角是一個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科幻世界雜志已經停止了封面故事欄目,但這些作品仍然值得一讀。希望這些推薦能幫助你找到感興趣的科幻小說或動漫。
Ⅱ 有誰知道很久以前一本全藍封面的科幻小說系列好像叫什麼衛斯理還是什麼,我忘了名字了你們有誰知道嗎
倪匡的《衛斯理》全集,一百多本,藍色封皮的有好多。
Ⅲ 求兒時讀過的科幻系列童話的名字,包括復活節島、百慕大三角、影子王國等
百慕大三角 Burmuda Triangle
百慕大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正東約600公里的海上。百慕大三角的具體地理位置是指位於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島、邁阿密(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和聖胡安(波多黎各島)這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面積達40萬平方英里。百幕大三角由360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這些島嶼好似圓形的環,躺卧在大西洋上由於百慕大群島與美洲大陸之間有一股暖流經過,因此,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島上綠樹常青,鮮花怒放。百慕大又被稱為地球上最孤立的海島.因為它與最接近的陸地也有幾百英里之遙,因此,百慕大群島四周是遼闊的海洋,具有藍天綠水,白鷗飛翔,花香四溢的秀麗風景。
不過,百慕大之所以出名,並非是由於它的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區」。相傳,在這里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以致於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里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唯恐碰上厄運,不明不白地葬送魚腹。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概況
「百慕大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12月5日美國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當時預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三角形,於是人們後來把美國東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後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聖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個三角地區,稱為百慕大三角區或「魔鬼三角」。在這個地區,已有數以百計的船隻和飛機失事,數以千計的人在此喪生。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是發生在1949年以來的30年間,曾發生失蹤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喪生或失蹤。這些奇怪神秘的失蹤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馬尾藻海」地區,為北緯20°-40°、西經35°-75°之間的寬廣水域。這兒有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晝夜120-190千米流過,且多漩渦、台風和龍卷風。不僅如此,這兒海深達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溝,深7000米以上,最深達9218米。
成因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一類認為,這些失蹤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則認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大魔鬼三角」。最近,英國地質學家,利茲大學的克雷奈爾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兇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面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里的船隻,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盪然無存。與此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奇特的失蹤現象彼此間並無聯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大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這層神秘的面紗是否已經揭開,尚待後人的研究驗證。
案例
本世紀以來所發生的各種奇異事件,最讓人費解的大概就要算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與輪船的失蹤案了。
所謂百慕大三角,即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在這片面積達400000平方英里的海面上,從1945年開始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在這里神秘地失蹤。當然,這些失蹤事件不包括那些機械故障、政治綁架和海匪打劫等,因為這些本不屬於那種神秘失蹤的范疇。
由於事件疊出,人們賦予這片海域以「魔鬼三角」、「惡運海」、「魔海」、「海輪的墓地」等渾號。這些渾號反過來又烘託了這里特有的神秘而恐怖的氣氛。
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Ⅳ 星際迷航中的結尾語:宇宙,最後的疆域.......這段話的全文是什麼
《星際迷航》最後一段是艦長的獨白,全文如下:
Space,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Its five-year mission,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civilisations。
To brove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譯文如下:
宇宙,最後的疆域界。
這是企業號星艦的航程。
她將繼續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
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
(4)短篇科幻小說藍色封面擴展閱讀:
《星際迷航》對中國科幻的影響:
第一階段
時間:1980年
1980年中國第一次引進的《星際迷航:無限太空》配套中文書。
1979年,該小說的英文版本發布。一年後,1980年的中文版《星際旅行》也與讀者見面。
新華出版社於1980年出版了翻譯版的電影小說「星際旅行」,在藍色封面上是NCC1701星艦,這本書仍然可以在圖書館找到。
這應該是中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星際迷航系列。
許多當時還是學生的粉絲通過這部小說了解了「星際迷航」,吸引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未來的烏托邦願景,想像有一天他們可以飛過星星,探索宇宙。
第二階段
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
在這個時期,「星際迷航」系列中流傳最廣的作品是「星際迷航」原版系列的動畫版。
「星際迷航」動畫版本它於1973年至1974年間播放,由Filmation公司製作。它播出了兩個季節。每集有22集。
其中文配音版本首先在上海播出(現為SMG的新聞綜合頻道),於1992年8月2日下午15:18首播。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每晚18:30在當地播出。
電視台和衛星電視台,第二天中午12點重播。
「咄咄逼人」的宇宙飛船,勇敢的扎克船長,尖尖的耳朵Spock,以及「老骨頭」麥考伊醫生,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影響。
動畫片的每一集都將伴隨柯克船長都會說出他的經典結束語:「太空,最後一條線,這是宇宙飛船企業的一次航行。它在五年內的任務是探索一個陌生的世界並尋找新的世界。生活和新的文明去了人們從未探索過的地方。
第三階段
時間:90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
在這個時期,中國配音版「星際迷航:動漫系列」過去十年中,從未聽過任何關於「星際迷航」系列的影視作品。
它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在此期間,只有一本翻譯書《星球旅行的奧秘》在內地出版。
它介紹了星際迷航中的一些與科學相關的內容,而不是系統的電視劇。
第四階段
時間:2000年到現在
2004年《星際迷航》第一部至第十部電影,通過VCD發行,並在多個電視台播出。
2005年《星際迷航:企業號》因為種種原因被停播。
2009年,《星際迷航11》在中國上映。
2013年5月28日,《星際迷航12:暗黑無界》在中國上映。
2016年,一套星際迷航中文書《星際迷航:星艦學院》出版。
2016年9月2日,《星際迷航13:超越星辰》在中國上映
如今,在《星際迷航》的影響下,「星迷」這個群體一直在不斷地擴大,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和領略了科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