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左手
⑴ 求科幻小說開頭寫法
科幻寫作講堂 ·(一)開篇致勝[原載於科幻世界2007]
主講人:羅伯特·索耶(Robert Sawyer)/鄢 瑾 譯
噓!嚇著你了,對嗎?但這一個詞已經吸引你讀第二個句子了餓。所以,雖然第一句只有一個字,但它也發揮了作用——它像一把鉤子,把你帶入了這篇文章中。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個了不起的開頭。我的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開篇致勝」,它也是我的「科幻寫作講堂」的第一篇。
最近,我認識的一位加拿大恐怖小說作家發表了一番頗為有趣的高論:他說渴望有一天能功成名就,這樣就不必再為一個吊人胃口的開頭而傷透腦筋了。他希望小說情節能夠迂迴展開,而讀者僅憑作者的大名就相信——這部小說值得花時間一讀。
但實際上即使是文壇大腕都在苦苦追求「開篇致勝」。看看羅伯特森·戴維斯吧,他在《謀殺和行走的靈魂》里是這樣開頭的:「當斯尼弗從槍套里抽出暗藏的凶器將我擊倒在地,讓我無法動彈時,我這輩子都沒有這么驚訝過!」
創作短篇小說,你真的得從第一個句子就攫住讀者的心。如果是一部長篇,你倒有可能奢侈地用上整整一段話來引誘讀者上鉤。但無論創作哪種小說,主要的開篇方法只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引人遐思的場景描述。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方法最難,因為什麼事都還沒有發生。不過如果你描寫出色,讀者就會忍不住接著讀下去。「港口的天空飄滿雪花,就像一台接受不到信號的電視機的屏幕。」(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夜色中的哈利法克斯港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六月,麥克唐納德大橋經常擠滿了愛侶和遊人。」(斯比德·魯賓遜的《記憶殺手》)請注意這兩個例子的共同之處:遣詞造句都妙極了。如果你打算用靜物描述法開頭,就得用意象和詩意讓人眼花繚亂才行。
第二種,一開始就引入一個能引起讀者興趣的角色。「斯隆太太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但當她用這只手在廚房的檯面上敲擊時,第四和第五根殘指上磨得發亮的小骨頭樁子就像指甲一般敲得檯面咔咔作響。」(大衛·尼克爾的《斯隆家的男人們》)「我是羅賓奈特·布勞海德,盡管這個名字女里女氣,但我是個爺兒們。」(弗雷德里克·波爾的《門》)讀到這些語句,讀者馬上就會被吊起胃口,想進一步了解斯隆太太和羅賓奈特,就此一路讀下去。
第三種,也是最難處理的一種,是在小說開頭引用一則新聞摘要,或者一則日記,再不然就用上一些與小說主題不相關的材料。這種方法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魔女嘉莉》和傑弗·里斯的恐怖小說《惡夜狂魔》就是用的這種方法開篇。但要注意使用這個技巧:你可能會認為,讀者看了這個開頭就會覺得下面的故事肯定不同凡響,他們就會原諒你在開篇的其他部分拖拖拉拉,但《魔女嘉莉》很快進入了著名的體育課後的沐浴那一幕,《惡夜狂魔》也很快就提到了第一個吸血鬼謀殺犯。實際上,這類開頭只是把你無法迴避的工作推遲了一步——無論一開始是引用了新聞還是別的什麼東西,接下來你還得從其他三項經典的敘述技巧里選擇一項來吸引讀者。
第四種,同時也是使用最廣的一種方法,是從一件發生了一半的事情寫起。有時一句話就能起到作用:「因為他覺得帶著一個孩子穿越國境進入加拿大肯定會出問題,所以他開著車一路往南,每次碰到城市都只從城外繞開,盡挑無名的高速公路——這些公路就像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皮特·史特勞勃的《鬼故事》)一切解釋可以稍後再做——現在只要勾起懸念就成,需要讓讀者知道的就是有人在逃跑。但馬上他們就會問:誰在逃?他從哪裡來的?那個孩子是他自己的,還是他綁架的?為了知道答案,他們就會一直讀下去。再舉一個例子:「德拉肯那隻有三根手指的手彎曲了一下。在這個東西的黃眼睛裡,我可以讀出一種渴望——那些手指要麼想握住一件武器,要麼想掐住我的脖子。」(巴里·B·郎耶獲雨果獎的小說《第五惑星》)讀到這里,我們肯定想探究其詳,並找出答案:德拉肯究竟是什麼?作者筆下的生死較量將如何收場?
這種攔腰開篇法還可稍微做變化——通過對話展開一個故事。「艾迪想見你。」「他想干什麼?」尼塔問,「還想揍我一次?」(查爾斯·德·林特的小說《在一個女人的靈魂中》)人們總是熱衷於傾聽別人精彩的對話,只要你安排小說中的角色一直講些有趣的事,你就可以輕松地誘導讀者接著讀下去。
但是,如果你不打算按時間順序把故事從頭講起,就要精心做出選擇。我通常是從故事快結束的地方挑選一幕令人興奮的場景,把它挪到開篇位置,然後再倒敘講述小說的其他部分。我的小說《終極實驗》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故事開頭是一名女警察奄奄一息地躺在醫院里,而一直等到書里的故事進行了百分之九十,她受到致命創傷的那一幕才出現。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法,請一定三思而行。我認識的大多數人,在創作小說的時候都試著先寫開頭。這好像是個明智之舉,但我還是建議待所有情節都安排好後,再創作出一個最精彩的開頭。開頭確實是小說最重要的元素,因為讀者是否會讀完整個故事,全要取決於它。
⑵ 有關科幻小說《黑暗的左手》的許多問題求大神幫助
1,不是很顯然是埋伏筆2小說沒有無用的劇情(如果有呢我無語了,我也不看)4、5章的預見能力主要是為了情節的需要,你不妨多讀幾遍3神話很多成分是為了突出小說中的科幻成分,如果單單是超能力就顯得無趣多了,也是反映了作者對神話的創想5我覺得沒突出呵呵原因我的感覺把6不是輕易的你仔細看看,成功不是單方面的,前面有許多的劇情創出後面成功的條件,導致成功的必然。我也十分喜歡這本小說呵呵,讀書時沒你這么細,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先讀下去,之後重讀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你真的很了不起,讀書呢么專注呵呵
⑶ 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三體啊
厄休拉 K 勒古恩。代表作《黑暗的左手》(雨果星雲雙獎作品),《一無所有》(雨果星雲雙獎作品)。
雷·布拉德伯里,代表作《火星編年史》,《華氏451 度》,《冰霜與烈火》
喬治 R R 馬丁。代表作《光逝》、《沙王》(星雲雨果雙獎)、《萊安娜之歌》
⑷ 精通科幻小說的進(高分)
一、《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共有五部,目前國內已出版了前兩部,即《指南》和《餐館》。據sfw官網上的消息,第三部《生命、宇宙以及一切》將登載於《科幻世界譯文版》的2008年第9期上,你可以到時候購買此期雜志。前兩部的下載地址你自己去搜吧,網上有好多。
二、國內已翻譯的精品科幻非常多。
建議先從凡爾納和H·G·威爾斯這兩位科幻始祖的作品看起;
再來就是科幻三巨頭的作品: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歷險》系列、《與拉瑪相會》《星》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以及其它作品
羅伯特·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電影《星河戰隊》的原著)、《進入盛夏之門》、《傀儡主人》、《異鄉異客》等等
此外,還有許多優秀的作家,具體的作品請自行搜索作家的人名獲得:
科幻大師傑克·威廉森的《潛在的異族》《月亮孩子》《CT飛船》;
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中的雷·布拉德伯里的一些作品;
賽伯朋克風格的威廉·吉布森的一些短篇、以及《神經浪遊者》;
弗諾·文奇《真名實姓》《深淵上的火》《天淵》;
大衛·赫爾《天幕墜落》;
「多產作家」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的許多短篇以及一些長篇;
羅伯特·謝克里的諸多短篇,語言一貫幽默;
邁克爾·斯萬維克《狗說汪汪》
邁克爾·雷斯尼克《機器人不哭》他的小說總是以溫情見長;
華裔作家特德·蔣(姜)的《你一生的故事》等九篇科幻;
加拿大作家羅伯特·J·索耶的《恐龍文明三部曲》《計算中的上帝》;
奧斯特·卡德《安德的游戲》等一系列作品;
小松左京《日本沉沒》;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群星-我的歸宿》;
硬科幻作家哈爾·克萊蒙特的《重力使命》;
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
厄休拉·勒奎恩的《黑暗的左手》;
三、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是典型的英國式幽默,所以向你推薦以下英國作家的作品:
特里·普拉切特的《碟形世界》系列,語言幽默、想像出奇,是非常著名的奇幻系列;
尼爾·蓋曼的《美國眾神》《卡蘿蘭》《綠字的研究》他的作品中總是透著特有的神秘和詭異,想像力豐富;
特別推薦:特里·普拉切特和尼爾·蓋曼合著的《好兆頭》,實在是好文!
當然,前面提到了美國作家羅伯特·謝克里,他的作品也是充滿了幽默諷刺,引人入勝。
----------------------------------------
補充內容:
一、這些經典科幻其實都很有內涵,畢竟空洞的作品是不會受到讀者歡迎的。
當然,我推薦的有點太多了,那我就主要推薦以下幾個:
阿西莫夫的《基地》你已經看過了,那不妨再看看他的「機器人」系列,有《我,機器人》《鋼穴》《機器人與銀河帝國》等等。
阿瑟·克拉克的《星》
羅伯特·海因萊因《星船傘兵》(比同名電影要深刻得多)
弗諾·文奇《真名實姓》
邁克爾·雷斯尼克《機器人不哭》(這篇有很多人喜歡)
特德·蔣《你一生的故事》
二、前面的書單我考慮之後還是留下了,你可以以後有空再看那些書,
三、國內的科幻精品也有,不多說了,推薦以下幾個:
劉慈欣:你已經看過他的《三體》《球狀閃電》,那我就推薦《鄉村教師》《流浪地球》
王晉康:《生死平衡》《水星播種》
何夕:《傷心者》《六道眾生》
韓松:《地鐵驚變》《2166西行漫記》
韓松的作品風格較為詭異,建議多看幾遍。「劉王何」是國內科幻的「三駕馬車」,現在是就剩下大劉一枝獨秀了……
好了,祝你看得愉快!
⑸ 介紹一些科幻小說看看
惡魔島重生之科技巔峰再生之科技帝國
⑹ 科幻小說《黑暗的左手》被評為女性科幻文學代表作,它的作者是:
勒·吉恩
⑺ 推薦幾部科幻小說
推薦《風起智能》,這是一部預測型的現實小說,第一部描寫人工智慧時代危機、陰謀與機遇、困局與突圍的全景長篇小說。
⑻ 求推薦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一、劉慈欣。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陽泉市作協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電影《三體》的監制。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5年10月18日,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同時劉慈欣擔任了由游族網路開發的三體游戲的雲端架構師。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台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二、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⑼ 有什麼科幻小說介紹下!
來 禁書神秘研究社 巫域 雌雄怪盜 我的老公不是人 藏地密碼
[科幻世界]星際盜墓星群D·異變星爆姬的時代鬼武戰神傳承者生化危機之終期黑城天則冒死記錄中國神秘事件披著羊皮的惡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