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30年前科幻小說

30年前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8-07 07:08:04

㈠ 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急)

我認為我們是從90年代以後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進入到非常新的時期,1956年到1957年政府當時講「向科學技術進軍」,繁榮科普、繁榮兒童文學,科幻也跟著走向高潮。通過一些兒童讀物,當時的科幻非常家喻戶曉。

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最紅的明星還是上一代的劉慈欣。他在粉碎「四人幫」後最早的那個10年就已經開始寫了。從《三體》開始,科幻作為類型文學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開始出現。以前科幻小說不是類型文學,沒有類型文學的一系列特點,特別是粉絲文化,過去是沒有的,今天粉絲文化已經非常強烈了。

今天其實應該全方位發展科幻,不能放棄少兒科幻這一塊。劉慈欣的書為什麼賣的不好?就是因為現在的社會還不知道科幻這個東西。

㈡ 尋找一本計較老的世界科幻小說集

你找到這本書了嗎?我也在找這本書,很厚的一本。和你說的一樣!

㈢ 老舍曾經寫過一部科幻小說,叫什麼名字

《貓城記》 一部來自老舍19世紀30年代的經典科幻小說
自序

我向來不給自己的作品寫序。怕麻煩;很立得住的一個理由。還有呢,要說的話已都在書中說了,何必再絮絮叨叨?再說,誇獎自己吧,不好;咒罵自己吧,更合不著。 莫若不言不語,隨它去。

此次現代書局囑令給《貓城記》作序,天大的難題!引證莎士比亞需要翻書;記性 向來不強。自道身世說起來管保又臭又長,因為一肚子倒有半肚子牢騷,哭哭啼啼也不 象個樣子——本來長得就不十分體面。怎辦?

好吧,這么說:《貓城記》是個惡夢。為什麼寫它?最大的原因——吃多了。可是 寫得很不錯,因為二姐和外甥都向我伸大拇指,雖然我自己還有一點點不滿意。不很幽 默。

但是吃多了大笑,震破肚皮還怎再吃?不滿意,可也無法。人不為麵包而生。是的, 火腿麵包其庶幾乎?

二姐嫌它太悲觀,我告訴她,貓人是貓人,與我們不相干,管它悲觀不悲觀。二姐 點頭不已。

外甥問我是哪一派的寫家?屬於哪一階級?代表哪種人講話?是否脊椎動物?得了 多少稿費?我給他買了十斤蘋果,堵上他的嘴。他不再問,我樂得去睡大覺。夢中倘有 所見,也許還能寫本「狗城記」。是為序。

年月日,剛睡醒,不大記得

㈣ 如何評價科幻小說《腐蝕》

這是少年時代最喜歡的一部科幻小說,現在重讀,仍然震撼人心,科幻小說往往是對未來的預言和警示,希望大家都來通過這部小說,凈化一下浮躁的心靈。一架雪白的直升飛機,機身上漆著巨大的紅十字,正在中國西北部的大沙漠上空匆匆飛行。飛機離地面只有四、五百公尺。機艙里,人們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帽子,神情嚴峻。除了響著發動機單調的轟鳴聲外,人們沉默不語。半球形的舷窗玻璃像金魚眼般凸出在艙外,一位姑娘伸長脖子,正透過玻璃細細地......

㈤ 《世界的最後一夜》簡介是什麼

《世界的最後一夜》是美國著名科幻大師雷布萊德伯里寫的一篇經典中篇小說,其簡介如下:

地球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同時做了一個夢,夢里大家都清楚地了解到,不久後的一晚,將是地球的最後一夜了。 到了那天晚上,這對夫婦把碗筷洗得乾乾凈凈,把孩子送上床以後互道晚安。在這個過程中,夫妻倆不停地說話,像是在抓緊機會。

倆人上床時特別感覺到,能夠睡在干凈清爽的床單上,其實就是一種幸福。妻子忽然想到廚房的水龍頭沒有扭緊,於是急忙奔下樓。再回到床上時,兩人不禁相對失笑。丈夫對妻子說:「知道嗎?除了你和兩個女兒,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留戀的了。

我從來不曾真正喜歡這座城市,也不喜歡我的工作或者任何一件你們三個以外的事情。如果真要說有什麼捨不得的,恐怕只有四季的轉換,只有熱天里一杯冰得透透涼涼的水。還有,我喜歡你熟睡的樣子。」倆人最後的對話是:「晚安。」

其實真正的幸福,就是每天可以有閑暇能跟愛人一起,欣賞、共享、一起相擁入眠……看似瑣碎,其實是最幸福的事情。而最難的,恰恰在於如何將最平凡的事,持續地維持下去;將最幸福的事情,永遠地珍惜。

原文:

「如果你知道這是世界的最後一夜,你會怎麼做?」

「我會怎麼做,你是說真的嗎?」

「是的,是真的。」

「不知道,我還沒想過。」她把銀制咖啡壺把轉向他那邊,將兩只杯子分別放倒他們的碟子上。

他倒了些咖啡。在他們的背後,兩個女兒在綠色暴風燈光照射下的客廳小地毯上玩積木。夜晚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煮咖啡的清香。

「嗯,最好是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他說。

「你不是當真的吧?」他妻子說。

他點點頭。

「一場戰爭?」

他搖搖頭。

「不是氫彈或原子彈?」

「不是。」

「或者是細菌戰?」

「這些全都不是,」他說,慢慢地攪拌著咖啡,凝視著咖啡,想看透它的漆黑。「但我們可以說,就是合上一本書。」

「我想我不明白。」

「是的,我也不是真的明白。它只是一種感覺,有時候它讓我感到害怕,有時候我一點兒也不害怕——卻是很平靜。」他瞥了一眼女兒,她們的黃頭發在明亮的燈光下閃閃發亮,他壓低了聲音。「我未曾告訴過你任何事情。它第一次發生是在4天前。」

「什麼?」

「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它就要結束了,有一個聲音說它就要結束了,不是哪種我能夠記住的聲音,但的確是一個聲音,它說地球上的東西全都到頭了。第二天早上我醒後對這個夢並沒有多想什麼,但我去上班後,這個感覺卻伴隨了我一整天。

正午的時候,我偶然看到斯坦·威利斯往窗外看,我就說,『在想什麼呢,斯坦。』他說,『我昨晚做了個夢。』而他還沒告訴我他做的是什麼夢,我已經知道是什麼了。我完全可以告訴他,但他給我講述了他的夢,我只是聽他講。」

「是相同的一個夢?」

「是的。我對斯坦說,我也做了這個夢。他似乎一點兒也不感到驚訝。事實上,他放鬆了。然後,不知道怎麼搞的,我們就開始到各個辦公室去。這不是有計劃的。我們沒有說我們四處走走吧。我們只是各走各的,每到一處,我們都看到那些人不是在看著自己的辦公桌,就是看著自己的手,或者往窗外看,根本無視他們眼前的東西。我跟他們中的一些人交談了,斯坦也是。」

「他們全都夢到了?」

「他們全都夢到了。同一個夢,完全一模一樣。」

「你信夢嗎?」

「是的。我從來沒有這么確信過。」

「它何時到頭?我是說,這個世界。」

「對我們來說,是在夜裡某個時間段,然後,隨著夜幕繞著地球轉,轉到哪部分,那裡的人也得走。全部走完要24小時。」

他們坐在那裡,有那麼一會兒根本不碰他們的咖啡。然後,他們慢慢地拿起咖啡杯,喝了起來,還互相對視。

「這是我們應得的嗎?」她說。

「這不是應得不應得的問題,只是那些事情沒解決好。我注意到你對此甚至都不做爭辯。為什麼呢?」

「我想我是有理由的,」她說。

「公司里每個人都有的同一個理由嗎?」

她點點頭。「我什麼也不想說。那是昨晚的事情。我們這個街區的女人們都在談論這事,只是在她們之間談。」她撿起晚報,遞給他。「上面沒有一點兒有關這事的報道。」

「是的,大家都知道了,還有報道的需要嗎?」他接過報紙,坐回他的椅子上,先是看了看女兒,然後再看著她。「你害怕嗎?」

「不害怕。即使是為了孩子也不害怕。我總是以為我會怕得要死,但我並不怕。」

「科學家們談得那麼多的自我保護精神跑哪去了?」

「我不知道。如果你覺得事情符合邏輯,你就不會感到太激動。這是符合邏輯的。按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唯一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們過得並不是太差,是嗎?」

「是的,也不是很好。我想這就是麻煩之所在。我們除了做好自己之外,並沒有做過太多其他事,而這個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忙於做很多很可怕的事情。」

兩個女兒在客廳哈哈大笑,她們揮舞雙手,推翻她們堆砌起來的積木房子。

「我一直都在想像人們在這種時刻會跑到大街上尖叫。」

「我想不會。你對真實的事情是不會尖叫的。」

「你知道嗎,除了你和女兒,我什麼都不掛念。我從不喜歡城市、汽車、工廠、我的工作或任何東西,你們母女三人除外。我什麼都不會掛念,除了我的家人,或者還有天氣變化和天熱時來一杯冰水,或者豪睡一場。都是些小事情,真的。我們怎麼會坐在這里這樣談論呢?」

「因為沒有什麼別的事情可做。」

「就是的,當然,如果有別的事情可做,那我們就在做著呢。我想,這是世界史上首次所有人都真正知道在最後一夜將要做些什麼。」

「真想知道其他人將會做些什麼,今天晚上,這最後的幾個小時。」

「去看演出,聽收音機,看電視,打牌,安頓孩子睡覺,自己上床睡覺,像往常一樣。」

「用一種對某件東西感到驕傲的方式——像往常一樣。」

「我們並不全是壞人。」

他們坐了一會兒,然後,他加了些咖啡。「為什麼你猜是今晚?」

「因為……」

「為什麼不在上個世紀某年某夜,或者是5個世紀10個世紀以前的某年某夜呢?」

「也許,在歷史中,因為從來沒有1951年2月30日,而現在就是,就是它了,因為這個日子的含義比其他任何一個日子的含義都要多,還因為這一年是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本來面目的一年,所以它就是終點。」

「今晚在大洋來回巡航的轟炸機再也無法看到陸地了。」

「這也是其部分原因。」

「嗯,」他說。「那該做什麼呢?洗碗碟?」

他們仔細地清洗碗碟,洗得乾乾凈凈之後,把它們疊放在一起。到了8點半,他們將女兒安頓上床,跟她們道了晚安,打開她們的床頭小燈,並讓房門留著一條縫。

「我真不知道,」他說。他已經從孩子的卧室出來,但又回頭看了看,拿著煙斗在那裡站了一會兒。

「什麼?」

「我不知道是應該把房門關上,還是讓它虛掩著,好讓她們呼叫時我們能夠聽到。」

「真不知道孩子們是否知道——是否有人跟她們提到過什麼呢?」

「不,當然沒有。否則她們會問我們這事的。」

他們坐在那裡看報,交談,聽電台播送的音樂,然後,一起坐到壁爐邊上,看著木炭燒成灰燼,直至時鍾敲響10點半、11點和11點半。他們認為,全世界所有的其他人都在度過他們的這個晚上,各自用自己的特殊方式來度過。

「好了,」他最終開口說。他給了妻子一個長吻。

「不管怎麼說,我們一直都互相很好。」

「你想哭了?」他問。

「我想不是的。」

他們走遍整座房子,關燈,鎖門,然後走進卧室,站在涼爽的夜幕中脫衣。她把床罩從床上拉下來,小心地折疊好,放在一張椅子上,一如既往地,然後把被子放回床上。「床單真是太酷太干凈太美了,」她說。

「我累了。」

「我們倆都累了。」

他們上床躺下。

「等等,」她說。

他聽到她起床,走到房後,然後,他聽到一個旋轉門輕輕地打開的聲音。過了一會兒,她回來了。「我讓水在廚房裡開著,」她說,「我把水龍頭關了。」

這有點太好玩了,他忍俊不住笑了起來。

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這么好玩,她跟著丈夫一起放聲笑了起來。他們終於不笑了,兩人躺在那張寬大的床上,他們的手互相緊扣,頭靠在一起。

停了片刻之後,他說:「晚安。」

「晚安,」她說,接著又溫柔地加了一句,「親愛的……」

(5)30年前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雷·布萊德伯里是科幻小說界的大師級人物,他的《華氏451度》曾被著名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改編成電影,從而成為最被人銘記的作品,此外《圖案人》(The Illustrated Man)、《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等代表作也有著很高的聲譽。他的作品深刻闡述了科技的影響,同時也教導了人類永遠不要讓科技凌駕於人性之上。

布萊德伯里最擅長用詩意的筆法來寫科幻小說,想像輕盈飄逸,雖然也涉及到外星人、未來,但故事中卻往往蘊含著一種懷舊般的淡淡哀愁。以他的經典中篇科幻小說《冰霜與烈火》來說吧,小說講述了一個環境極其惡劣,火熱與酷寒交加的星球,因為嚴酷的環境,人們只能存活7天。

一個新出生的少年發現他們原來是一艘失事飛船的船員後代,於是決定帶來家人、部族和心愛的姑娘,在幾天內跨過殺人的酷熱嚴寒,找到飛船以脫離這個星球……小說極其優美、緊湊、生動。

雷·道格拉斯·布萊伯利經歷

1920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沃奇根市,1934年全家遷居洛杉磯。

1938年自高中畢業後並未選擇升學,而在街旁賣報營生。他繼續利用圖書館自修,並一些同好刊物上刊登科幻小說。1941年起開始在《怪譚》(Weird Tales)等雜志上發表科幻、恐怖類型的作品。

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短篇故事集《黑色嘉年華》(Dark Carnival)。

1950年出版《火星紀事》。

1953年出版《華氏451度》。

1977年獲得世界奇幻協會的終身成就獎。

㈥ 求衛斯理科幻小說順序

衛斯理系列
0.少年 1.鑽石花 2.地底奇人 3.妖火 4.藍血人
5.蜂雲 6.奇門 7.透明光 8.沉船 9.地心熔爐
10.地圖 11.叢林之神 12.風水 13.不死葯 14.規律
15.多了一個 16.支離人 17.貝殼 18.仙境 19.虛像
20.狐變 21.盡頭 22.奇玉 23.訪客 24.消失
25.湖水 26.盅惑 27.再來一次 28.老貓 29.聚寶盆
30.天外金球 31.屍變 32.合成 33.筆友 34.大廈
35.古聲 36.換頭記 37.原子空間 38.紅月亮 39.鬼子
40.創造 41.環 42.魔磁 43.雨花台石 44.影子
45.新年 46.頭發 47.眼睛 48.木炭 49.連鎖
50.迷藏 51.天書 52.玩具 53.尋夢 54.後備
55.第二種人 56.盜墓 57.搜靈 58.茫點 59.神仙
60.追龍 61.洞天 62.活俑 63.犀照 64.命運
65.異寶 66.極刑 67.游戲 68.電王 69.生死鎖
70.黃金故事 71.廢墟 72.血統 73.密碼 74.謎蹤
75.瘟神 76.招魂 77.背叛 78.鬼混 79.報應
80.錯手 81.真相 82.毒誓 83.拚命 84.怪物
85.探險 86.繼續探險 87.圈套 88.烈火女 89.從陰間來
90.到陰間去 91.大秘密 92.陰差陽錯 93.禍根 94.陰魂不散
95.許願 96.還陽 97.運氣 98.開心 99.轉世暗號
100.將來 101.改變 102.暗號之二 103.闖禍 104.在數難逃
105.解脫 106.遺傳 107.爆炸 108.水晶宮 109.前世
110.新武器 111.病毒 112.算帳 113.原形 114.活路
115.雙程 116.洪荒 117.買命 118.賣命 119.考驗
120.傳說 121.豪賭 122.真實幻境 123.成精變人 124.未來身份
125.移魂怪物 126.人面組合 127.本性難移 128.天打雷劈 129.另類復制
130.偷天換日 131.異種人生 132.解開密碼 133.開關閉關 134.行動救星
135.財神寶庫 136.一半一半 137.乾坤挪移 138.身外化身 139.非常遭遇
140.一個地方 141.須彌芥子 142.死去活來 143.只限老友
以下為偽作
狂人之夢 成仙 鬼車 神山 錯變
決斗 求死 大陰謀 天外桃園(倪震)

㈦ 求衛斯理科幻小說順序

衛斯理系列書目及創作時間如下:
001、鑽石花(1963.03.11~1963.07.21)
002、地底奇人(1963.07.22~1964.02.12,舊版名:紙猴,下半部又名:衛斯理與白素)
003、妖火(1964.02.13~1964.08.04,下半部又名:真菌之毀滅)
004、藍血人(1964.08.05~1965.02.19,下半部又名:回歸悲劇)
005、透明光(1965.02.20~1965.07.22,下半部又名:真空密室之謎)
006、地心洪爐(1965.07.23~1965.10.19)
007、蜂雲(1965.10.20~1966.02.06)
008、奇玉(1966.02.07~1966.03.22)
009、原子空間(1966.03.23~1966.07.11)
010、天外金球(1966.07.12~1966.12.02)
011、支離人(1966.12.03~1967.03.16)
012、不死葯(1967.03.17~1967.06.04)
013、紅月亮(1967.08.01~1967.11.15)
014、換頭記(1967.11.16~1968.02.15,連載歷險型用名:人造總統)
015、蠱惑(1968.02.16~1968.04.07)
016、奇門(1968.06.30~1968.09.21)
017、屍變(1968.09.22~1968.11.24)
018、合成(1968.11.25~1969.01.21)
019、筆友(1969.01.22~1969.03.10)
020、叢林之神(1969.03.11~1969.04.29)
021、再來一次(1969.04.30~1969.06.20)
022、盡頭(1969.06.21~1969.08.16)
023、湖水(1969.08.17~1969.09.15)
024、消失(1969.09.16~1969.10.15)
025、影子(1969.10.16~1969.12.04)
026、多了一個(1969.12.05~1970.01.14)
027、仙境(1970.01.15~1970.03.16)
028、狐變(1970.03.17~1970.05.10)
029、古肢猜聲(1970.05.11~1970.06.14)
030、虛像(1970.06.15~1970.08.09)
031、訪客(1970.08.10~1970.09.18)
032、風水(1970.09.19~1970.10.29)
033、環(1970.10.30~1970.12.27)
034、聚寶盆(1970.12.27~1971.01.30)
035、雨花台石(1971.02.04~1971.03.23)
036、魔磁(1971.03.24~1971.06.09,原名:石林)
037、創造(1971.06.10~1971.07.27)
038、鬼子(1971.07.28~1971.09.10)
039、老貓(1971.09.11~1971.12.01)
040、貝殼(1971.12.02~1972.02.07)
041、地圖(1972.02.08~1972.05.04)
042、規律(1972.05.05~1972.06.23)
043、沉船(1972.06.24~1972.09.21)
044、大廈(1972.09.22~1973.01.01)
045、新年(1973.01.02~1973.02.22)
(1973年初至1978年初停筆五年)
046、頭發(1978.03.01~1978.06.25)
047、眼睛(1978.06.26~1978.09.25)
048、迷藏(1978.09.26~1978.12.25)
049、天書(1978.12.26~1979.04.10)
050、木炭(1979.04.11~1979.08.08)
051、玩具(1979.08.09~1979.11.27)
052、連鎖(1979.12.13~1980.05.30,下半部又名:願望猴神)
053、尋夢(1980.05.31~1980.10.13)
054、第二種人(1980.10.14~1981.03.11)
055、後備(1981.03.12~1981.06.22)
056、盜墓(1981.06.23~1981.11.26)
057、搜靈(1981.11.27~1982.04.17)
058、茫點(1982.04.18~1982.09.20)
059、神仙(1982.09.21~1983.01.30)
060、追龍(1983.01.31~1983.05.23)
061、洞天(1983.05.24~1983.09.14)
062、活俑(1983.09.15~1984.01.07)
063、犀照(1984.01.08~1984.05.09)
064、命運(1984.05.10~1984.07.10)
065、十七年(1984.07.11~1984.08.13,命運附篇)
06

好看的科幻類小說

這是劉慈欣的至今為止的小說,中國科幻的巔峰。
【目錄】
長篇科幻小說——
[01]《中國2185》
[02]《超新星紀元》(實體書版)
[03]《超新星紀元》(完全版)
[04]《魔鬼積木》
[05]《球狀閃電》
[06]《三體》
[07]《三體Ⅱ黑暗森林》
[08]《三體Ⅲ死神永生》
中短篇科幻小說——
[01]《鯨歌》
[02]《微觀盡頭》
[03]《坍縮》
[04]《帶上她的眼晴》
[05]《地火》
[06]《流浪地球》
[07]《鄉村教師》
[08]《微紀元》
[09]《纖維》
[10]《命運》
[11]《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12]《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
[13]《信使》
[14]《混沌蝴蝶》
[15]《西洋》
[16]《中國太陽》
[17]《夢之海》
[18]《朝聞道》
[19]《天使時代》
[20]《吞食者》
[21]《詩雲》
[22]《光榮與夢想》
[23]《地球大炮》
[24]《思想者》
[25]《圓圓的肥皂泡》
[26]《白堊紀往事》
[27]《鏡子》
[28]《贍養上帝》
[29]《歡樂頌》
[30]《贍養人類》
[31]《山》
[32]《海水高山》
[33]《2018年4月1日》
[34]《人生》
[35]《太原之戀》
[36]《時間移民》
其它小說——
[01]《燒火工》
科幻評論——
[01]《混沌中的科幻》
[02]《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03]《築起我們的金字塔》
[04]《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05]《談〈珊瑚島上的死光〉》
[06]《天國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07]《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08]《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09]《掐頭去尾看本屆雨果獎》
[10]《〈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11]《我們是科幻迷》
[12]《快樂的科幻》
[13]《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14]《三維的韓松》
[15]《我們需要的科幻——〈黑太陽〉書評》
[16]《〈超新星紀元〉後記》
[1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寫在〈超新星紀元〉出版之際》
[18]《被遺忘的佳作》
[19]《峽谷中的旅程——讀王晉康的〈類人〉》
[20]《〈球狀閃電〉後記》
[21]《從雙獎看美國當代科幻》
[22]《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23]《科幻邊界上的諸神復活——〈光明王〉書評》
[24]《小木屋中的星空——〈開闊的前庭〉後記》
[25]《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動〉後記》
[26]《文明的返祖——〈最後的城堡〉評論》
[27]《科學的淡出——〈賭一把〉評論》
[28]《機器的征途和人的復活——〈悲劇之歌〉評論》
[29]《納須禰於芥子——從〈死鳥〉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敘事》
[30]《道德的迷霧和生存的真相——〈狩獵月亮〉評論》
[31]《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評論》
[32]《君子報仇,萬年不晚——〈斗篷與棍棒〉評論》
[33]《澤拉茲尼的輪回——〈獨角獸棋局〉評論》
[34]《你會愛上吸塵器嗎?——〈血孩子〉評論》、
[35]《生態女性主義、蓋婭和人格放大——〈永久凍土〉評論》
[36]《為〈科學文化〉雜志所寫的常見科幻電影介紹》
[37]《寫在〈三體〉第二部完成之際》
[38]《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說年度選集前言》
[39]《當科普的科幻嘗起來是文學的》
[40]《西風百年——淺論外國科幻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影響》
[41]《傳統文學要素在科幻小說中的變化(節選)》
[42]《超越自戀:科幻給文學的機會》
[43]《重返伊甸園——科幻創作十年回顧》
[44]《〈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
[45]《中國科幻劃時代的理論建構——〈科幻文學論綱〉》
[46]《〈水晶的天空〉序》
散文隨筆——
[01]《電子詩人》
[02]《文明的反向擴張》
[03]《遠航!遠航!》
[04]《宇宙隨想》
[05]《當前航天技術與科幻預測的對比》
[06]《技術奇點二題》
[07]《AI種族的史前時代》
訪談錄——
[01]《小π訪談》
[02]《開辟想像天地的人們:初識劉慈欣》
[03]《〈科幻世界〉訪談》
[04]《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05]《起點FANS見面會實錄》
[06]《〈科幻大王〉特約采訪》
[07]《〈成都日報〉訪談:劉慈欣 握住現實的科幻狂人
[08]《〈三聯生活周刊〉關於目前科幻狀況的的采訪
[09]《為什麼人類還值得拯救?——劉慈欣與江曉原對話錄》
[10]《道德的盡頭是科幻的開始——〈南方都市報〉訪談》
[11]《本土科幻任重道遠——〈沈陽晚報〉訪談》
[12]《網路貼吧見面會實錄(整理版)》
[13]《科幻拷問道德——〈北京青年報〉訪談》
[14]《中國科幻文學的「異類」——〈新京報〉訪談》
[15]《中國科幻文學需要大師——〈山西晚報〉訪談》
[16]《北京理工大學3月29日大劉見面會問答全紀錄》
[17]《如果·劉慈欣》
[18]《〈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於科幻的采訪》
[19]《歡迎進入「三體紀元」——〈南方都市報〉訪談》
[20]《我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路——〈文學報〉訪談》
[21]《影像時代,科幻文學在衰落——〈東莞時報〉訪談》
[22]《大劉成都簽售活動微博速記》
[23]《〈三體〉讀者見面會大致情況》
[24]《〈新京報〉劉慈欣、韓松同題問答》
[25]《給力中國科幻——〈現代快報·博客周刊〉訪談》
[26]《〈看天下Vista〉:劉慈欣讓中國科幻進入「三體紀元」》
[27]《〈中國青年報〉:一邊柴米油鹽 一邊星光燦爛》
[28]《讀者的認可是惟一的希望——〈都市消費晨報〉訪談》
[29]《夢想的力量——〈中國日報〉專訪》
[30]《我知道,意外隨時可能出現——〈城市畫報〉訪談》
[31].《精英化只會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訪談》
[32]《宇宙的鐵幕——〈晨報周刊〉訪談》
[33]《對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學的動力——〈文藝報〉訪談》
[34]《〈城市畫報〉劉慈欣、韓松訪談》
[35]《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南方周末〉專訪》
[36]《只有科幻能對人性「嚴刑逼供」——〈華商報〉江曉原、劉慈欣問答》
[37]《讓我們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訪談》
[38]《〈東方早報〉:劉慈欣談科幻世界與人類命運》
[39]《科幻,百歲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訪談》
[40]《我對用科幻隱喻反映現實不感興趣——搜狐讀書頻道訪談》
[41]《宇宙比道德更寬泛——〈經濟觀察報〉訪談》
[42]《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劉慈欣7月22日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實錄》
[43]《老外看中國科幻,好比我們看外國人寫武俠——〈南方周末·讀書周刊〉訪談》
[44]《世界上有兩個我——〈錢江晚報〉訪談》
[45]《中國原創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報〉訪談》
[46]《〈三體〉並不適合拍電影——〈大都會科幻評論〉訪談》
[47]《科幻故事 一生講不完——香港〈文匯報〉訪談》
[48]《專職寫科幻沒安全感——〈華西都市報〉訪談》
[49]《劉慈欣:月亮與六便士》
[50]《〈三體〉不是里程碑——〈科學時報〉訪談》

熱點內容
盛世女侯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25 20:39:52 瀏覽:613
免費小說閱讀大全寧少辰 發布:2025-09-25 20:12:12 瀏覽:537
現代短篇名家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5 20:08:46 瀏覽:261
2018女頻小說作者排行榜 發布:2025-09-25 18:50:35 瀏覽:589
岳風柳萱小說無彈窗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25 18:30:49 瀏覽:338
現代胎穿成團寵小說 發布:2025-09-25 18:23:06 瀏覽:245
金融小說排行榜完結 發布:2025-09-25 18:01:36 瀏覽:935
科幻小說宣傳語試題 發布:2025-09-25 17:59:58 瀏覽:422
三國演義小說現代文 發布:2025-09-25 17:35:48 瀏覽:749
加料的牛奶小說閱讀全集 發布:2025-09-25 16:45:0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