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地球科幻小說
A. 世界十大科幻名著
世界十大科幻名著:
1、發條女孩
發條女孩這部小說是由美國科幻新星作家保羅·巴奇加盧皮以泰國為故事發生地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一經上市就囊括了星雲獎和雨果獎在內的幾乎所有幻想文學大獎,並曾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十佳小說。
2、太空序曲
太空序曲是一部經典科幻小說,曾得到世界主流媒體、科幻小說家、科學家等眾多領域的好評,由阿瑟·C克拉克所著,小說中包含了後期科幻小說中所有重要元素,是研究並探索作者太空題材作品的絕好材料。
3、基地
基地是由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於195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短篇集,由五個短篇故事組成,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後發展成為基地系列。
講述的是逐漸走向衰亡的銀河帝國里的一位宗師級心理史學家遇見了黑暗時期,於是集合帝國中的科學家,在銀河邊緣建立基地,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希望燈塔的故事。
4、三體
三體是一部由劉慈欣創作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於2006年5月開始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講述的是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的興衰過程,第一部曾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也是國人科幻作品第一次獲得雨果獎。
5、華氏451度
華氏451度是當代科幻小說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國內於2005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由法國電影大師楚伏將其改變為影史的經典之作,是作者關於控制與對抗的代表作,也被認為是反烏托邦小說的重要代表作。
6、瀕死的地球
瀕死的地球是一部由傑克·萬斯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講述的是太陽生命末期時,地球上的文明也走到盡頭,魔法和神話又重新浮現。
作者利用獨特的筆觸,描繪出一個別樣的末世,描寫出人們在寂寥荒蕪中掙扎求生存的故事。
7、傷心者
傷心者是一部以母愛和超越時代的科學思想為主線的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說,發表後曾以壓倒性優勢獲得第十五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改編的微電影還曾先後獲得第六屆先力獎最佳攝影獎和金獎兩項大獎。
8、入海之門
入海之門是由瓊·絲隆采烏斯基所著,2008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是一部想像力豐富,情節生動的科幻小說,讀者讀完以後都會一直沉浸在澤陽之星文化的溫暖之中。
9、神經浪遊者
神經浪遊者是一一本同時獲得三大科幻小說獎,雨果獎、星雲獎和菲利普·K·迪克獎的由威廉吉布森做主的一部科幻小說。
記錄至今無人可破,作者不僅在書內創造了賽博空間還引發了賽博朋克文化,大肆沖擊了主流文化。
10、雪崩
雪崩是一部以網路人格和虛擬現實的初步暗示為特色的賽博朋克小說,由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做些,小說中展現的超元域(虛擬實境技術)對後來的計算機技術乃至游戲領域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B. 求一短篇科幻小說 500字左右
短篇科幻小說:尋找新地球
21世紀後期,地球已變得滿目瘡痍。由於人類對環境的漠視,地震頻發,台風、龍卷風肆虐,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消逝。地球宇宙生命探測部部長尼森先生賦予了我一項艱巨使命——尋找一顆可供人類居住的新星球。
啟程與發現
我乘坐著最新研發的「光速一號」宇宙飛船,踏上了茫茫宇宙的征途。在銀河系中穿梭許久後,顯示儀上突然出現了一顆黃綠色的星球,它彷彿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黑暗中閃耀著希望的光芒。我興奮地駕駛飛船朝它飛去,並在一個小時後成功降落。
美麗的卡洛星
一下飛船,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藍天、綠草、清澈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還有那令人陶醉的新鮮空氣。然而,就在我盡情享受這份寧靜與美好時,一群荷槍實彈的外星人出現在了我的身後。他們的首領用流利的地球語質問我:「地球人,你來這里干什麼?」
在得知我的來意後,外星首領憤怒地拒絕了我們:「你們親手破壞了地球,還想破壞我們純潔美麗的卡洛星?妄想!」原來,卡洛星的生命早已密切關注著地球人類,但他們並不願意與我們交往,而是將地球作為反面教材來警示自己的居住民。
羞愧與決心
面對外星人的鄙夷目光,我羞愧難當,只好默默地離開卡洛星。但我並沒有放棄希望,而是繼續尋找另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瑪絲特黑洞正前方30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藍綠色的星球。這里的大氣成分與地球類似,且尚未被外星人佔領。
新的希望
我興奮地採集了這里的水、土壤和空氣樣本,並用「時空傳送電文發報機」向尼森部長發送了喜訊。尼森部長回復說:「恭喜你!伊力達,是你給了人類再一次生存的機會。」
然而,在返回地球的途中,我的心情卻異常沉重。我擔心人類是否會再次破壞這個新的家園。於是,我決定將自己在卡洛星的遭遇告訴人類,讓他們從卡洛星的記憶中汲取教訓,學會珍惜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C. 科幻小說十大巔峰之作
科幻小說十大巔峰之作
1. 《銀河系漫遊指南》
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這部傑作讓一個普通地球人獲得了《銀河系漫遊指南》,引領讀者展開一場幽默而深刻的宇宙之旅,探討了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宇宙的本質。
2. 《三體》
劉慈欣的力作,描繪了地球與三體文明之間的沖突,展現了宏大的宇宙觀和人類與外星文明的關系,探討了文明的演化和生存的問題。
3. 《時間機器》
H.G. 威爾斯的這部作品讓一位科學家通過時間機器穿越歷史,探索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以及人類文明的興衰。
4. 《奇點遺產》
文森特·普萊斯的著作講述未來人類探索宇宙時遇到的神秘生命形態,探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極限和未來的可能性。
5. 《流浪地球》
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描述地球面臨滅絕危機,人類發明「流浪地球」計劃試圖轉移地球至新的星系,展現了人類在災難面前的勇氣和智慧。
6. 《飛船冒險記》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以浪漫和冒險的色彩,探討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精神,講述了一個航天員在太空的冒險故事。
7. 《雪崩》
尼爾·斯蒂芬森的小說描繪現代城市被大雪淹沒,人類面臨生存考驗的情景,展現了社會在災難中的崩潰與重建。
8. 《魔戒》
J.R.R. 托爾金創作的奇幻經典,描述一個小型人物在魔幻世界中承擔拯救世界的使命,探討了勇氣、友誼和信仰的力量。
9. 《1984》
喬治·奧威爾的這部反烏托邦小說描繪極權主義社會中一個人的生活與斗爭,探討政治體制的本質和人類自由的意義。
10. 《瓦爾登湖》
亨利·戴維·梭羅的這部作品雖非傳統科幻小說,但其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探討,以及對現代社會消費主義和浮躁的反思,為科幻文學增添了深刻的內涵。
這十部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主題,在科幻文學史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和深刻的啟示。
D. 主角從地球修煉到宇宙的小說
1. 《吞噬星空》是番茄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主角羅峰是一個熱衷於戰斗的狂人。在地球時期,他不斷地鍛煉身體,提升自己的體魄,突破人類的極限。當地球面臨災難時,他意外獲得傳承,成為地球三大至強者中最年輕的一位。離開地球後,羅峰的戰斗之旅並未結束,他在宇宙中探索奧秘,最終掌控宇宙,成為宇宙之主。
2. 《不朽星空》是廢稿三千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講述了地球遭遇災難後的故事。一場蟲族入侵讓地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人類數量急劇減少。為了抵抗蟲族,人類研發出基因葯水,改變體魄,開始修煉。男主角王須,出自普通家族,為了保護家人,不懈修煉。他在地球上夜以繼日地修煉,在宇宙中征戰,最終成為一代主宰,實現了從地球到宇宙的跨越。
小說的特點:
1. 價值性:小說以時間為序列,以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詳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綜合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2. 容量性:相較於其他文學樣式,小說具有較大的容量。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命運,表現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這使得小說能夠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3. 情節性:小說主要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主題。雖然故事來源於生活,但經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後,它比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實例更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集中性。
1. 《三體》
劉慈欣的傑作,以地球人類與外星文明的交鋒為背景,融合科學、哲學和歷史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展現了一個宏大的宇宙世界觀。被譽為我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之作。
2. 《銀河帝國》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巨著,講述了一個跨越千年的龐大帝國的興衰史。從人類社會的角度出發,探討了機器智能、社會科學、宇宙探索等話題,充滿了深刻的洞見和想像力。
3. 《流浪地球》
劉慈欣的作品,講述人類為了逃離太陽即將毀滅的危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星際漂流。宏大的敘事和細膩的情感描寫,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4. 《時間簡史》
史蒂芬·霍金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宇宙的起源、發展和未來,探討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引導讀者思考人類和宇宙的奧秘。
5. 《星際迷航》
一部描繪人類未來宇宙探險的科幻作品,講述了星際飛船企業號的冒險旅程,探索了未知的星球和文明,充滿了想像力。
6. 《機器人系列》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系列作品,圍繞機器人和人類社會的互動,探討了人工智慧、倫理道德和人類未來等話題。
7. 《飢餓游戲》
Suzanne Collins的作品,講述了一個殘酷的競技場和反抗壓迫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勇氣。
8. 《千年帝國》
一部描繪人類文明變遷的科幻作品,講述了帝國興衰的歷史,探討了權力、科技和人類命運的關系。
9. 《末日孤艦》
William Brinkley的作品,講述了一艘孤艦在末日世界的冒險旅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生存的艱難。
10. 《超新星紀元》
劉慈欣的作品,描繪了一個超新星爆炸後的未來世界,講述了人類在新的宇宙環境中的生存和發展,充滿了科學幻想和哲理思考。
F. 流浪地球有原著嗎
流浪地球原著叫《流浪地球》。
是劉慈欣1999年發表在《科幻世界》雜志上的中篇科幻小說,小說的核心是探討和思考人類遭遇末世災難時的反應和應對,人類社會的重構和演化,時間尺度2500年,視野尺度是全人類和太陽系。
《流浪地球》是2008年11月,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該書講述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2018年6月,《流浪地球》作為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慈欣少兒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再次出現。2019年發布《流浪地球》電影版。
內容簡析。
太陽即將毀滅,過去無數歲月中作為人類精神支柱的存在,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比起坐以待斃,人類選擇掙扎到底。
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開始實施。然而人類所能製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環境無法承受漫長的逃脫之旅。所以人類只得在地球的一側安裝上巨大的地球發動機,將整個巨大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以此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代價是高昂的,藝術、倫理、常識,一件又一件曾經無比熟悉的特色從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對生存的強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類當中引發叛亂之火,然而太陽最後的滅亡瞬間平息了一切,人類終於懷揣希望踏上漫長的流浪之旅。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為無數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彌留之際的遺言。它包含著人類這個種族亘古不變的永恆心聲—我們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