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

發布時間: 2021-06-24 07:03:53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知識必須是真實准確的嗎

科幻小說肯定要需要一定的讀者代入感,但不必是真實准確的,又不是寫實,科技幻想都能真實,還是科舉科技想幻想嗎?為了讀者的更好體驗,某些描述肯定會和現實結合,真真假假,完全靠作者的文筆和想像。

⑵ 科幻小說《三體》里的科學推定和假想,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得到雨果大獎。雨果獎也算是全球性的大獎,與星雲齊名,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最佳小說更是重中之重獎中之王,最高領獎台上第一次站上來自亞洲的領獎人。
《三體》的三部,是圍繞幾個概念來進行的,分別是技術爆炸、猜疑鏈以及黑暗森林。這三個概念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並且也不是腦洞出來的,而是從現實中提取出來的概念。
首先是技術爆炸,這個毫無疑問是工業革命的變種。工業革命以來,人來創造的財富比人類已有歷史的所有財富總和都要多。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燃機、到還在進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計算機。
每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都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當然也造出了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從火槍的推廣,大炮的普及,到凡爾登絞肉機機關槍的應用,乃至廣島、長崎的核彈。然後還有氫彈、高斯槍、中子彈……人類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些都是完全符合技術爆炸的特徵的,「智慧生物所擁有的科學技術在極短的時間內像爆炸一樣迅速發展的現象。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猜疑鏈應該是從囚徒困境中提煉出來的。
猜疑鏈:兩個個體在沒交流前對對方猜疑:你猜疑我是怎麼想的,我猜疑你是怎麼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你還會猜疑我是怎麼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麼想我的……這樣的猜疑在沒有進行交流前會一直循環下去,形成一條鏈,即猜疑鏈。從博弈論的角度講,即兩文明無法形成共同知識。
囚徒困境也是一樣,核心就是交流受阻,你只能夠根據自己的過往經歷和經驗,猜想別人是怎麼想的。所以最後,大家往往不是選擇合作共贏,而是選擇損人利己。
技術爆炸和猜疑鏈最後組合成了《三體》中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黑暗森林。
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被發現,總有一方被消滅!
黑暗森林法則,應該是脫胎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但是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講,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黑暗森林的漏洞比較大。
一、人類是碳基生命,人類也有猜想過非碳基生命的存在,比如硅基生命。如果非碳基生命的真的存在,那麼它們所需的資源很可能和我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很可能不存在生存的競爭關系。
第二點,宇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大,而地球所具有的資源並不是唯一的,在現有的人類所探索(觀測)到的區域,並沒有發現其他文明的存在,但是能夠觀測到的宇宙,人類所需的資源卻幾乎可以用無限來形容,宇宙實在是太空曠了,遍地是黃金,誰吃的沒事去搶別人的。
還有,從現在人類的技術角度來看,太空城並不是幻想,也就是說,人類並不需要一個完全類似的地球來生存,完全可以自己建。並且太空城留下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一個文明看到另外一個文明的定居點的時候,怎麼確定是不是這個文明的本體呢?萬一隻是定居點,其本體的文明程度比自己高呢,所以貿然發動攻擊,並不合適。
所以在人類踏入宇宙紀元,生存的需求,基本沒什麼障礙就能實現,就算遇到其他文明,互相交流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我家裡都有,並且都快放不下了,誰閑得沒事去搶你的。
但是《三體》依舊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等電影版出來,一定要去剁手。

⑶ 科幻小說是「科學」更加重要,還是「幻想」更加重要

科幻小說是是很多科學愛好者比較喜歡的文學類型,當然喜歡它的也不僅限於科學愛好者,而科幻電影也是科學愛好者比較喜歡的影視類型,同樣喜歡它的不僅限於科學愛好者。個人認為科學較為重要。

什麼是幻想元素必須符合科學呢?就是幻想元素不能憑空虛構,而應該在現實中有相應的科學理論或科學概念,一句話就是不能亂來。另外諸如超人之類的飛天遁地置萬有引力定律於不顧,這就只能當玄幻動作片看了,可以看得很爽,但跟科幻無關……符合科學的幻想元素就是那些幻想元素是基於已有的科學理論或科學假說的,在現實的科學中有理論基礎,但可以在這些理論上加以適當的合理誇張,但不能修改基本的理論科學原理。

⑷ 科幻小說里有哪些現實不存在,看起來卻令人信服的科學技術

三體,降維打擊,當時上高中但是一直覺得降維打擊就是扯淡,畢竟,你三維能降維,那四維沒理由不能搞降維,但是我們目前沒觀測到過四維的降維現象啊?

⑸ 科幻小說中有哪些常見的概念

整個星系只有兩顆星球,就是一顆恆星和一顆行星(艾瑞姆),整個星系周邊都是星雲,方圓六千萬光年以內一顆其他星星都沒有,艾瑞姆雖然已經將技術發展到了極致,但一顆恆星和一顆行星的能量根本無法支撐其沖到六千萬光年以外,整個艾瑞姆都是高壓下的集權統治以維持整個文明的生存。

⑹ 科幻小說里的科技是不是永遠無法實現

科幻其實都跟小說一個道理,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從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東西,說明事由現實存在的模子的,所以科幻中的東西,大多數是會實現的,只是時間問題

⑺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必須是真實准確的嗎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必須是真實准確的嗎?
科幻是科學與幻想結合的 當然不一定準確

⑻ 科幻小說中有哪些科技組織

SCP基金會,GOC全球超自然聯盟,TCP等等
(吹爆我大基金會)

⑼ 為什麼科幻小說裡面要加入那麼多科學知識甚

首先很多科幻想法都是建立在現有科學上的散發幻想。
其次作者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想為小說加入嚴謹性。
還有一種則是刻意加入科學知識,裝B…
畢竟現在你要吸引讀者嘛,大家文化素養高了,那種瞎編亂造的可能已經忽悠不了了

⑽ 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在以前的科幻小說中預言過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通過眼明手快的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的所見所聞,對未來作全景式的「掃描」。 有一些科學幻想已經實現,或者即將實現:
小靈通前往「未來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氣墊船」。如今,氣墊船已經很普通,從上海至寧波,從深圳到珠海,每天都有「飛翔船」往返。所謂「飛翔船」,也就是氣墊船。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寫及「未來市農廠」,在巨大的玻璃溫室里,工廠化生產農產品。這樣的「農廠」,如今已經有了。

當然,書中所寫的「一個月可以收一次蘋果,半個月可以收一次甘蔗,10天可以收一次白菜、菠菜,而韭菜在一個星期內就可以割一次」,還有那「紅紅的蘋果,比臉盆還大,黃澄澄的橘子像一隻只南瓜」,「切面圓圓的像張圓桌面」的西瓜……則尚需努力,才能變為現實。

熱點內容
古代嫡女重生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6 21:37:28 瀏覽:606
晉江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26 21:29:09 瀏覽:836
女主叫宮什麼兮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8-26 21:22:03 瀏覽:60
易之小說全文閱讀器 發布:2025-08-26 21:14:12 瀏覽:300
小說古代穿越男主角名字 發布:2025-08-26 20:58:32 瀏覽:883
玄幻小說厲害的爹 發布:2025-08-26 20:58:32 瀏覽:675
武俠小說喝了金龜血 發布:2025-08-26 20:53:28 瀏覽:570
古代脫褲子挨打的小說 發布:2025-08-26 20:46:11 瀏覽:74
網路小說鮮妻有孕 發布:2025-08-26 20:37:15 瀏覽:115
天邪小說全文閱讀目錄 發布:2025-08-26 20:33:36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