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銀河帝國基地是科幻小說嗎

銀河帝國基地是科幻小說嗎

發布時間: 2021-06-24 01:24:49

1. 基地的作者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生名:伊薩克·尤多維奇·奧濟莫夫,Исаáк Ю́дович Ази́мов,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

出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家與生物化學教授,門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類別除了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

阿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譽為「科幻聖經」。

阿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日暮》(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弗蘭克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幸運之星系列」。

阿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手法闡述科學概念,盡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並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

這些特點在他的《智者的科學指南》、三大卷的《認識物理學》和《阿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 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處處可見。

阿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拱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擔任美國人文主義者協會的會長。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阿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銀河帝國基地是科幻小說嗎擴展閱讀

《基地三部曲》是江蘇文藝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阿西莫夫。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該作者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邁向基地》和《基地前傳》。


作品特色

阿西莫夫許多的小說,都有著濃厚的溫和專制主義。他的第一篇機器人短篇小說《小機》談的是一個機器人褓姆。在《蘭尼》的故事裡,談到機器人心理學家蘇珊·凱文對一個只有三歲智能的正子腦機器人產生母愛。慢慢的,機器人越來越老於世故,它們的介入也變得廣泛而微妙。

在《證據》里,機器人偽裝成人類,成功贏得選舉。《可避免的沖突》中,機器人在幕後以人道主義,扮演起全人類的褓姆。

其後,在《曙光中的機器人》和《機器人與帝國》中,機器人發展出「機器人第零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他使得機器人的存在對人類的自由主權造成壓迫,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機器人分階段逐步撤出人類的世界。

無巧不成書,同樣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也在一本非機器人系列的時間旅行小說《永恆的終結》里出現。

「第零定律」的重要性在於地位凌駕其它三大定律,如若有個機器人為保護人類整體(維護第零定律),必須殺害一個人或一群人(抵觸第一定律),機器人的正子程式為了人類整體著想就會同意謀殺罪行。

在「基地系列」中(起初並沒有機器人),一位科學家通過演算推測得到了舊帝國覆滅不可避免,因而開始執行了一項半機密的計劃,准備用相對較短的千年的時間建立起新的穩定的銀河帝國。故事裡有一個精神守護者,稱作《第二基地》,負責保護和糾正計劃順利完成。

阿西莫夫在1950年代中場休息時,第二基地還是人類保護者,1980年代他重拾科幻筆桿,就把溫和專制主義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其計劃主要是通過科技、宗教、貿易、穩定等各階段手段來達到影響其他地區形成穩定政權,當其中遇到了計劃外的事件——一個心靈變異者,通過心靈能力控制第一基地的人員,其最終被克服。

然而在計劃中,第二基地作為計劃監控者,是暗藏在背後,所以當第二基地被暴露後會導致第一基地不能按預定計劃完全自主進行發展,產生了依賴心理。所以最終第二基地通過假象被第一基地完全毀滅而逐漸回復到暗中監控的情況。

蓋婭行星在《基地邊緣》登場,顯然是基於蓋亞假說。蓋婭行星所有動植物跟礦石,都分享著一個整體意識,構成一個超級心靈,合力為大我奉獻。在《基地與地球》里,主角開始搜尋地球,想找出他在《基地邊緣》選擇蓋婭星系的原因。

阿西莫夫企圖藉由蓋婭行星,探索集體意識的可能性。在《復仇女神》里他更進一步,讓艾利斯羅行星上的原核生物擁有自我意識,並且試圖與人類交流。

阿西莫夫從《基地與地球》開始,將機器人帶進「基地系列」,他在最後兩部小說《基地前奏》和《邁向基地》鉅細靡遺探討了它們的行為。機器人被描寫成暗地裡為人類福址努力的行動者。

另一個常見的特色,大概就是溫和專制主義的相反面,社會壓迫。在《星空暗流》中有顆生長特殊植物纖維的行星,行星上的農工都被鄰近行星的貴族們所剝削。《繁星若塵》里的英雄則協助一顆行星對抗傲慢自大的行星帝國太暴人。

通常受壓迫的對象不是地球人(對抗其它行星的殖民者)就是機器人。《雙百人》里機器人力抗偏見想變成人類。

在《鋼穴》里,地球人怨恨富有的「外世界人」和他們對待機器人(由外世界人所組裝)的態度,認為他們有如指鹿為馬,把機器人當「小男孩」看待。

《蒼穹微石》里也有類似的情形,銀河帝國統治地球,戲稱地球人為「地球仔」,而地球則成了一個神權獨裁世界,強迫每個人只能活到60歲就得接受安樂死,書中主角貝爾·艾伐丹是上流階層的銀河考古學家,力圖克服自己的偏見。

而另一位主角是62歲的約瑟夫·史瓦茲,來自20世紀,從受迫害的歐洲逃難到美國(他可能是猶太人]吧),意外被傳送到艾伐丹的時代。他必須決定是否要幫助這個想要他命的弱勢社會。

阿西莫夫的作品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理性邏輯。他在小說《鋼穴》和《Asimov's Mysteries》里,發明了科幻推理風格,他通常都會遵守「公平游戲」的游戲規則,先在故事中詳盡介紹所有跟答案有關的科學或技術。

後來他也寫非科幻類的推理小說,包括《Murder at the ABA》和《The Black Widowers》和《Union Club》短篇選集,公平公開,從不造次。在他的小說里,重要事件通常都是辯論戲,比較理性、人道(或具說服力)的一方就是贏家。



2. 請問科幻小說銀河帝國算科學課外書嗎 很急,求解,幫幫忙謝謝!

既然看過銀河帝國系列那麼就可以先看看阿西莫夫其他的小說,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其餘的么,既然是長篇小說就可以照著科幻排名往下看給列出來幾個
沙丘
安德的游戲(目前出了一個電影)
瑪拉
冰與火之歌(這個是奇幻)
三體(雖然現在被說爛了,但是也是難得中國科幻出來了一個精品)
雲圖
海伯利安(和雲圖比較像,不過看過的一般說比雲圖好看
太空漫遊系列(2001,2010,2061,3001有這么幾個)
光暈(面前算是科幻,主要為了科塔娜這個角色把光暈算成科幻)
蝴蝶效應(注意是小說)
宇宙盡頭的餐館
飢餓游戲(也是小說,雖然電影比較出名)
殺戮輪回(貌似叫做這個,明日邊緣是從這個小說改編的)
銀河系漫遊指南
異鄉異客
星河戰隊</ol>
排名不分先後
就先說這么多吧,由於小說太多,沒有一一列舉,但是同時這些沒有都看過,所以沒有辦法保證質量,同時,可以看出來,這裡面有好些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了,所以注意要找小說,找不到的可以問我要。

3. 銀河帝國基地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是江蘇文藝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薩克·阿西莫夫。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該作者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邁向基地》和《基地前傳》。
書名
基地
又名
銀河帝國:基地
作者
艾薩克·阿西莫夫
原版名稱
Foundation
譯者
葉李華
快速
導航
創作背景基地系列
內容簡介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著作逾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摯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在他的眾多科幻著作中,「機器人」與「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是從短篇故事起家,逐漸演化成一部機器人未來史,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基地」系列則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但想必連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這部科幻史詩能夠經營半個世紀(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以及《第二基地》。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直到一九五〇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為了研究阿西莫夫創作基地系列的來龍去脈,讓我們試著回歸當初的架構,把三部曲重新拆解成原來的中短篇。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學家(出書時補寫)
《基地》第二篇:網路全書編者(短篇,連載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長(短篇,連載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連載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業王侯(短篇,連載第四篇)
《基地與帝國》第一篇:將軍(中篇,連載第五篇)
《基地與帝國》第二篇:騾(中篇,連載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騾的尋找(中篇,連載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尋找(中篇,連載第八篇)
創作背景
許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不過其中一段頗為傳奇的因緣卻鮮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傳中的文字,故事是這樣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課後,我搭地鐵去坎柏(John Campbell, 1910-1971)的辦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絞盡腦汁,想要擠出一個新點子。屢試不成之後,我決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數: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
當天我帶著一本吉爾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舞劇選集,隨手便翻到《艾俄蘭斯》(Iolanthe)中仙後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張劇照。我從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然後再聯想到銀河帝國。哈,有了!
……我何不寫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而且是從第二銀河帝國承平期的觀點出發?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寫,因為我仔細讀過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至少從頭到尾讀過兩遍,只要把它改頭換面就行了。
我帶著具有感染力的熱情、志得意滿地走進坎柏的辦公室。或許熱情真能傳染,因為坎柏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動。
「對短篇故事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他說。
「我是想寫個中篇。」我一面說,一面調整自己的構想。
「中篇一樣不夠。必須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開放式結局。」
「什麼?」我心虛地問。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個特定的未來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銀河帝國的衰亡、隨之而來的封建時期,以及第二帝國的興起。」
「什麼?」我更心虛地問。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記憶猶新》(In Memory Yet Green)原文版311頁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網路全書編者>),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過在出書的時候,為了交代前因後果,阿西莫夫又補寫了一篇<心理史學家>,讓八十高齡的謝頓現身說法。而在生命中最後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過程。
耐人尋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阿西莫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首創的「挑戰與響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不可能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出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將這些事實推而廣之,借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若想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卻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
基地三部曲的主線,謝頓計劃。謝頓本人則雖死猶生,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像,不時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是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之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竟然發生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劃都為之顛覆!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基地系列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無人敢問津這樣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雜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體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說形式創作的,但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遠超過了它。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如今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俄裔美籍猶太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氏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至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經營了半世紀的科幻史詩「基地」。
長達七巨冊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依照故事的先後順序,完整的書目如下: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個中、短篇組成,《邁向基地》包括四個中篇(由於艾氏遽然辭世,計劃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數頁的跋),其他三冊則是真正的長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佔有很重的份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經過。耐人尋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艾西莫夫博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與回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無法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艾氏將這些事實推廣,藉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物理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劃。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間竟發生了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
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劃都為之顛覆!卻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渾然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原載遠見雜志 1998年五月號)
基地系列總目錄
基地前傳
【《基地前奏》】
[第一章] 數學家
[第二章] 逃亡
[第三章] 大學
[第四章] 圖書館
[第五章] 上方
[第六章] 拯救
[第七章] 麥麴生
[第八章] 日主
[第九章] 微生農場
[第十章] 典籍
[第十一章] 聖堂
[第十二章] 長老閣
[第十三章] 熱閭
[第十四章] 臍眼
[第十五章] 地下組織
[第十六章] 警官
[第十七章] 衛荷
[第十八章] 顛覆
[第十九章] 鐸絲
【《邁向基地》】
第一篇 伊圖·丹莫刺爾
第二篇 克里昂一世
第三篇 鐸絲·凡納比里
第四篇 婉達·謝頓
第五篇 哈里·謝頓
(注∶本篇時間在《基地》第一篇之後)
【基地三部曲《基地》】
第一篇 心理史學家
第二篇 網路全書編纂者
第三篇 市長
第四篇 行商
第五篇 商業王侯
【《基地與帝國》楔子】
第一篇 將軍
第一章 尋找魔術師
第二章 魔術師
第三章 幽靈之手
第四章 皇帝
第五章 戰端
第六章 寵臣
第七章 賄賂
第八章 航向川陀
第九章 川陀
第十章 終戰
第二篇 騾
第十一章 新娘與新郎
第十二章 上尉與市長
第十三章 中尉與小丑
第十四章 突變異種
第十五章 心理學家
第十六章 大會
第十七章 聲光琴
第十八章 基地陷落
第十九章 尋找開始
第二十章 謀反者
第二十一章 星空插曲
第二十二章 魂斷新川陀
第二十三章 川陀廢墟
第二十四章 回轉者
第二十五章 心理學家之死
第二十六章 尋找結束
【《第二基地》楔子】
第一篇 騾的尋找
第一章 二人與騾
第一插曲
第二章 二人無騾
第二插曲
第三章 二人與農夫
第三插曲
第四章 二人與長老
第四插曲
第五章 一人與騾
第六章 一人,騾與第三者最後插曲
第二篇 基地的尋找
第七章 艾嘉蒂婭
第八章 謝頓計劃
第九章 同謀
第十章 迫在眉睫
第十一章 偷渡客
第十二章 統領
第十三章 貴婦
第十四章 憂心如焚
第十五章 天羅地網
第十六章 戰端
第十七章 戰爭
第十八章 幽靈世界
第十九章 終戰
第二十章 「我知道┅┅
第二十一章 滿意的答案
第二十二章 真正的答案
【基地續集《基地邊緣》楔子】
第一章 議員
第二章 市長
第三章 歷史學家
第四章 太空
第五章 發言者
第六章 地球
第七章 農夫
第八章 農婦
第九章 超空間
第十章 圓桌會議
第十一章 賽協爾
第十二章 特務
第十三章 大學
第十四章 前進!
第十五章 蓋婭之陽
第十六章 焦點
第十七章 蓋婭
第十八章 碰撞
第十九章 抉擇
第二十章 結局
【《基地與地球》】
第一篇 蓋婭星
第一章 尋找開始
第二章 首途康普隆
第二篇 康普隆星
第三章 入境太空站
第四章 康普隆
第五章 太空艇爭奪戰
第六章 地球的真面目
第七章 告別康普隆
第三篇 奧羅拉星
第八章 禁忌世界
第九章 面對野狗群
第四篇 索拉利星
第十章 機器人
第十一章 地底世界
第十二章 重見天日
第五篇 梅爾波美尼亞星
第十三章 遠離索拉利
第十四章 死星
第十五章 苔蘚
第六篇 阿爾發星
第十六章 外世界中心
第十七章 新地球
第十八章 音樂節
第七篇 地球
第十九章 放射性?
第二十章 鄰近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尋找結束
科學精神
就我讀後的感覺而言,除了純粹的編故事以外,小說中最為可貴的恐怕就數其中透出的科學精神了。作者畢竟也是個科學工作者,這點科學精神或許不是他寫作的主要目的,但作為文學作品,這種精神卻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尤其是在幻想類小說中。
第二基地,故事中一個神秘的所在,掌握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地方。發言人,第二基地中的籌劃者,擁有強大心靈力量的預言家,神喻般的謝頓計劃的監督執行人。進入這個階層除了長期的教育培訓、能力開發之外,居然還有一個必須找出並修正謝頓計劃數學體系中的漏洞或錯誤地方的要求。不迷信權威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與首席發言者交流會被要求禁用理論化的語言,而必須使用同樣意思的日常語句。刪繁就簡,科學需要理解,只有真正深刻領會並掌握了某種理論的人才能夠駕輕就熟地脫離理論工具而隨意轉述科學道理。
騾,天賦異稟的強力征服者,手下的太空艦隊可以輕易毀掉一個相對比較繁華的星球,卻僅僅是對第二基地構成了威脅而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五個普通的學者外加一個小女孩,挖出了潛伏的五十名第二基地人員,盡管事情是安排好的,但他們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實施條件。科學不會屈從於淫威,它只聽命於智慧的調遣。
為了文明的未來世界,第二基地的人們可以犧牲一切。科學的奉獻精神正是人最寶貴的特點。
懸疑
在《基地與地球》一書的最後,作者用文字暗示外星物種的存在,意在為下一本書埋下伏筆,但由於作者的去世,往後作者的思路也就無從而知了。
其他
與作者的基地系列相關聯的書籍,就是他的「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三部曲」了。
糾錯
搜索發現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在線閱讀
棋牌可以提現
基地三部曲txt
游樂場的設施
海戰游戲.
瘋狂棋牌安卓下載
幫寶家政
未來電影局
獨立影評人、科幻小說研究者
銀河帝國與基地的覆滅,新的異族崛起,人類淪為次等生物和奴隸
《帝國與基地》是基地系列第二部曲,本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地與銀河帝國最後的決戰,第二階段是第一基地的衰亡史,第二基地的浮出水面。
閱讀1.1萬
猜你關注
西安市十大旅遊景點 【攻略】_驢友整理
北京京城國際旅行社廣告
國內哪些地方適合旅遊 ——這個地方值得一看,不能錯過
許昌可望國際旅遊廣告
現在去那旅遊 ——去張家界旅遊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嘉興錦簇旅遊廣告
hot
24小時不間斷直播:國寶朱䴉的颯爽日常!
hot
網路3月十大熱詞盤點!
hot
網上買的珍珠是真的嗎?
詞條貢獻統計
本詞條由網友空談師創建,masjzhxz、w_ou、燃雪聽風、xia_cheng_lu等參與編輯。 查看全部
詞條有幫助,感謝貢獻者
意見反饋權威合作網路協議
內容均由網友貢獻,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

4. 科幻小說《基地》中銀河帝國是怎麼一級級組成的

如果只看了基地,是不知道銀河帝國是怎樣形成的!而且銀河帝國在阿西莫夫的科幻故事中一共有兩個。LZ指的是第一銀河帝國,還是第二銀河帝國呢?

5.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一、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就不僅超越了劉慈欣的《三體》,甚至超越了《魔戒》系列,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最令人震撼的小說巨著。作為一部科幻文學,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可謂不驚艷。
二、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曾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這種說法確有其事——1966年,世界科幻小說大會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召開,給當年的雨果獎新設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獎項——「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和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系列都獲得提名。最終《銀河帝國:基地》擊敗了奇幻巨著《魔戒》,獲得了這個獨一無二的至高獎項。
三、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包含歷史分析與未來假想,洋溢著對人類宇宙探索的終極關懷。通過科幻類比的分析了羅馬帝國整個衰亡史,並探討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一部極為優秀的科幻歷史類著作。

6.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簡單,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我要吹爆它!!!!!

7. 阿西莫夫的小說《銀河帝國》和 《基地》 是不是同一部書的 兩個不同名字還是 根本

搜索 銀河帝國 烏拉科幻小說網 ,可下載《銀河帝國》TXT全集
你好,希望採納!

8. 銀河帝國三部曲和基地系列的關系

《銀河帝國三部曲》是《基地》系列的前面的故事,《銀河帝國三部曲》的 前傳是《我,機器人》,《銀河帝國三部曲》在中間起了一過度關系。

詳細順序如下(跟發行時間無關):

1、《機器人系列》分別是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

2、《銀河帝國》系列分別是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一粟。

3、《基地系列》系列分別是基地前奏、基地締造者、基地 、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

(8)銀河帝國基地是科幻小說嗎擴展閱讀

《機器人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三個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均由一人所著。作者介紹如下:

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

1972年1月,在一次例行體檢中,阿西莫夫被發現患有甲狀腺癌,不得不動了一次手術。1973年11月16日,在經歷了為期三年半的離婚大戰後,阿西莫夫與妻子傑特魯德正式離婚。同年11月30日,他與新伴侶珍尼特結婚。

1974年8月,阿西莫夫出版了科幻短篇《雙百人》,講述一個想變成人類的機器人的故事,再度獲得評論界的贊譽。

9. 有人看過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說嗎

1. 機器人全集 ( The Complete Robot, 1982)

2. 鋼鐵洞窟 ( The Caves of Steel, 1954).

3. 裸陽 ( The Naked Sun, 1957).

4. 機器人的覺醒 ( The Robots of Dawn, 1983).

5. 機器人與帝國 ( Robots and Empire, 1985).

6. 太空潮 ( The Currents of Space, 1952).

7. 似塵繁星 ( 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8. 蒼天一粟 ( Pebble in the Sky, 1950).

9. 基地的序奏 ( Prelude to Foundation, 1988).

10. 邁向基地 ( Forward the Foundation, 1993).

11. 基地 ( Foundation, 1951).

12. 基地與帝國 ( Foundation and Empire, 1952).

13. 第二基地 ( Second Foundation, 1953).

14. 基地的邊緣 ( Foundation』s Edge, 1982).

15. 基地與地球 ( Foundation and Earth, 1983).

10.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幾本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15本。其中基地系列有7本,機器人系列有5本,帝國系列有3本。

基地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基地》

2、《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

3、《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

4、《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

5、《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

6、《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

7、《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

機器人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

2、《銀河帝國9:鋼穴》

3、《銀河帝國10:裸陽》

4、《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

5、《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

帝國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

2、《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

3、《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

(10)銀河帝國基地是科幻小說嗎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全集全套:1-15是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七部曲》和《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科幻小說的總集。《基地》《機器人》《銀河帝國》三大系列科幻小說被譽為「 科幻聖經 」,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

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熱點內容
免費小說無敵幸運星 發布:2025-08-26 06:12:05 瀏覽:23
武俠小說古堡的作者是誰 發布:2025-08-26 06:02:09 瀏覽:178
言情都市小說電子書 發布:2025-08-26 05:57:06 瀏覽:54
明清小說鬧花叢閱讀 發布:2025-08-26 05:27:29 瀏覽:386
古代言情江湖武俠小說 發布:2025-08-26 05:02:16 瀏覽:391
言情小說網免費全本 發布:2025-08-26 04:23:41 瀏覽:448
開門診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564
小說值得一看言情 發布:2025-08-26 03:13:14 瀏覽:201
什麼小說閱讀廣告少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141
男穿越小說推薦古代小說 發布:2025-08-26 02:36:10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