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的創意來源

科幻小說的創意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6-24 01:15:41

1. 求短片科幻小說的創意!!

人類以後全吃膠囊

2. 科幻小說的意義何在

有些人總覺得科幻小說是帶給我們一種目標,讓我們能夠把我們現在的生活過成像科幻一樣的世界,可是我們恰恰忘了,其實科幻小說,他的目的僅僅是讓我們在小說當中發現我們的影子,並且讓我們學會自我反省,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3. 科幻小說有哪些特點為何作品少見

科幻小說特點:

1.科學性
2.預見性
3.故事性
科幻小說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有很重的知識性,並不是說有想像力有文采就可以了,小說的內容要有科學方面的知識。
這類小說難寫也難有人才,懂文學的作者很多,懂科學的作者卻極少,想要寫好寫出有實力的科幻小說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要求作者本身對科學方面的事物了解的相當豐富,再加上文學才華,才能寫出有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反之,沒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就會成為一本爛書,根本得不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再加上此類書不是十分普及,讀者群也不是很大,與科幻小說相比,魔幻、奇幻、玄幻等書選擇多,也受讀者喜歡,書商就不太願意選擇科幻。所以,就導致科幻小說冷場面,寫得少,出得少,看得少。

4. 科幻小說鼻祖是誰

科幻小說

鼻祖:
儒勒·凡爾納
威爾斯

大師: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亞瑟·C·克拉克和阿西莫夫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3.17)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主要作品《八十天環游地球》,《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這三部是有名的海洋三部曲)、《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等。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英國著名小說家,新聞記者、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反烏托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代表作有《時間機器》《隱身人 》《世界大戰》等。

羅伯特·A·海因萊因(Robert Asn Heinlin1907—1988)是美國最具影響的科幻大師級作家之一,也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奠基人。他的《雙星》、《傀儡主人》深受我國讀者的喜愛。今年的7月7日,是海因萊因誕辰90周年,為此,我們編發了這篇由海因萊因夫人所撰的小傳,以作紀念。其代表作還有《嚴厲的月球》、《銀河系公民》等。
艾薩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最有名的當然是《基地》三部曲和《我,機器人》了。

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1917-)是英國著名科幻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以及國際通訊衛星的奠基人。 最有名的就是《2001:太空探險》(又名《2001:太空奧德賽》,同名電影在科幻影視界的地位同樣重要)。

5. 一本科幻小說創立一個獨特的世界,有獨特的起源,政治形式,生活狀態,能做到這幾點,是不是很了不起

看這些元素能不能更好的服務文章,構成一個獨立的世界觀,(如漫威宇宙就很成功)如果可以做到,那它真的很了不起,既把故事講好,又通過無限的想像力豐富了小說內容,可以說,作者用心了,讀者看了也很爽。但寫小說最容易步入的誤區就是寫自己覺得很super cool的東西,但在讀者視角里卻覺得贅余,拖泥帶水,好像葯品說明書一樣晦澀拖沓,影響了整部小說的劇情流程發展,拖慢了節奏。如《上海堡壘》里重復累贅甚至說尷尬的未來科技物件解說,簡直是畫蛇添足。
比如《星球大戰》里奇形怪狀的外星人,你可能會好奇他們吃什麼,住什麼,什麼政體,有沒有警察局啊,怎麼繁殖,但這種想法不會停留太長時間,原因是劇情節奏很快,觀眾很快被故事的情節吸引,而非被這些形形色色的外星生物的文化所吸引。適當的創意可以更好的豐富內容,但多餘的要素錄入就有水文的嫌疑。
我想真正愛看科幻小說的人會對這些事情感興趣,比如這個世界的文化,政體,人們生活的狀態,但多數人還是希望通過作者筆下的人物,在所描繪的特定大背景下,所發生的故事去映射社會現象,表達中心思想,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
我認為僅僅做到這些還不能說是了不起的作品,只是佔了很小一部分內容,多數人是看劇情和故事的,而這些也僅僅是加分項罷了。再好的食材,鍋不行,也很容易糊啊。

6. 為什麼在我看來,大多數優秀的科幻小說都來自過去呢

我們不再寫「文學」,而是開始專注於「有趣的好故事」。

我不讀「文學」。我不喜歡它的寫作風格,我自己也不會那樣寫。

舉個例子:《指環王》。我不得不讀原著,但我再也不會讀了,因為讀原著對我來說太難了。我們現在不這么寫了。

現在,如果你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已經成為過去,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讀過去20年的真正優秀的東西,因為你只讀「文學」。

劉慈欣說過,科學是科幻小說的故事資源,科幻小說預測不了未來,也不可能走到科學的前面。但很多科幻小說都會對科學進行科普,所以,科幻絕對是科普的絕佳方式。

科幻作者葉盛也表示,科幻並不是想要預測未來,而是希望人類能夠在認真思索後,能夠對未來作出一個正確的選擇。科幻最重要的功能其實是反思。

總之,科幻不僅能讓我們對未知的世界多一些想像,還會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社會生活,對當下的每一個選擇更加謹慎。

7. 科幻小說有沒有以經濟學作為科幻創意的

經濟學科幻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我也一直在尋求與此有關的(包括所有以社會科學及交叉學科為基礎的)科幻構想.
像是阿西莫夫的《基地》於帝國三部曲中的《星空暗流》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經濟學,而海因萊因的《銀河系公民》也滲透了這一點,
但這些都比較膚淺,只體現了市場經濟或經濟對社會的作用這些比較淺顯的議題。
而以經濟學中的概率論為主體的科幻小說可就多了,如《櫥窗里的荷蘭賭徒》等等,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經濟學科幻。
雖然我不能肯定是否世界上還沒有真正以經濟學為主體的科幻面市,但我相信這是一個一定會被寫到的主題,我們也可以發揮想像,自己提出一些構想嘛。

PS:很高興有人能對科幻的創新作這么有創見性的思考,我再回到你的問題本原說一說吧。我想你應該十分關注科幻的「預見」這一功能吧。如果說預見金融危機,太多的書都或多或少地提到過(反烏托邦小說中設想的各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崩潰;各類經濟學書籍中對未來經濟危機的預測),不過「預見」只是科幻的一個功能,而非特徵,往往也不是目的。科幻中的「預見」都不是針對於某一事件的,只是按其對未來社會走向的構想自然推理而成的產物,而後真正發生危機時,人們將小說中的描寫一套,發現很像,不過是證明了小說在科學推理上的嚴謹性於在幻想上的切實性罷了。預見的真正目的在於警示,所以我相信近幾年一定會有以科幻小說為形式的描寫金融危機的書問世,因為此時的人們,太需要警示。

8. 科學幻想的創意類

雷金納德·布萊特諾(Reginald Bretnor)認為:科幻小說是基於關於科學和它的合成技術的人類體驗的理性的思考。
海因萊因認為:科幻小說表現了對被視為科學方法的人類活動之本質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時對人類通過科學活動收集到的大量知識表現了同樣的理解,並將科學事實、科學方法對人類的影響及將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反映在他的小說里。
雨果·根斯巴克認為科幻小說是幫助讀者吸收科學知識的糖丸。
他們的觀點都不錯。但他們只是談到了一類科幻小說——創意式科幻小說。在這類小說中,作者從自己的一個獨立創意出發建構小說的主要事件,他要運用科學知識,以真實性為目標來完善這個創意。最重要的是,這個創意和真實的科技前沿毫無關系。
凡爾納第一部科幻小說《地心游記》一部和二部,便是典型的創意式科幻。某篇文章曾經把這部小說當成「凡爾納失敗的預言」。但從小說開端部分,作者引用大量的地質學成果來看,凡爾納完全知道地心是實體而無空洞。他塑造一個「地中海」世界,完全是因為其藝術趣味。
在《太陽系歷險記》中,這種創意式科幻的思路得到進一步貫徹。一顆小行星接近地球,帶走部分陸地、海洋和三十六個人,而地球上其他人一無所知。以當時自然科學的常識而言,以及凡爾納的知識水平,他不可能真的認為會發生這種事。從創作構思的角度看,他首先是建立了這么一個創意,然後堵塞進各種相關知識,令它「逼真」。
到了威爾斯那裡,創意式科幻更為自覺地發展進來。時間旅行、隱身人、外星人入侵、神食、異度空間,……這些都和當時的科學研究沒有任何關系。威爾斯先把它們構想出來,然後再綁上知識之線,令它們看上去很真。
當時,凡爾納和威爾斯曾經有過爭論。前者認為,自己寫的是真科學,威爾斯寫的是想像中的科學。其實,這正是預言類科幻和創意類科幻一種不自覺的碰撞。只不過當時,科幻作品整體上數量就很少,風格流派也不可能清楚地表現出來。
威爾斯後來又被人稱為現代科幻之父,以筆者的理解,這個「現代科幻」,正是創意式科幻。因為它完全離開了科學這個源文化的臍帶。作者可以海闊天空地去假設,然後再採集來相關知識,進行整理。 比如一篇名叫《追趕太陽》的科幻小說。故事的情節是:一個月球考查隊發生了事故,失去了能量。惟一倖存的女宇航員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須在失去能量的條件下保持宇航服的溫度。於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趕太陽」,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內始終保持在陽光下。這裡面的線索便是,由於月球重力小於地球,人可以憑借體力在一個月球日內環繞月球一周。阿西莫夫的《血濺音樂鍾》講了一個探案故事。最後破案的線索,是嫌疑人由於剛剛從月球返回,身體無法適應地球的重力。這些都是將創意設置在天文學基礎上的例子。
阿西莫夫著名的《奇異的航程》更為典型。這篇作品描寫科學家將人縮小到細胞大小,進入人體內遊走航行。該作品萌發了一個豐富的科幻題材亞類型,如美國影片《內層空間》,當代中國青年科幻作者周宇坤的《腦界》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這個構思完全沒有科學上的可能性,從預言的角度也不及醫學上「葯物制導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更接近現實。但這樣寫顯然是極為有趣的。有趣,這個文學上的目的,才是此類題材的出發點。
時至今日,被人們習慣上稱為「硬科幻」的科幻作品裡,除了極少數是預言類科幻外,絕大部分是創意類科幻。科幻界一直沒有把兩類作品劃分開來。其實,關注一下同一個經典作家的不同作品,會有助於我們弄清這個問題。比如,別利亞耶夫創作的《種海人》,完全反映了當時海洋開發的前景。而其《躍入虛空》,更是在學習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專著後構思的。齊氏自己也寫過科幻小說來宣傳自己的思想,但影響力不大。所以欣然命筆,為這部長篇寫了前言。
而他的《永生糧》、《飛人阿利埃利》,顯然和科學前沿無關。而《最後一個大西洋人》更是典型的純科幻創意。
創意類科幻里富含科學知識,但它與真實世界裡的科學研究完全沒有關系,而這正是許多科幻迷所不解的。所謂科幻是科學的溫床之類的說法,大多是對創意類科幻本質的誤解。

9. 求科幻小說的題材,最好是有創意的,別模仿其他著名小說

科幻小說的話也是有很多分類的,比如說:宇宙升級,未來世界,星際文明,超級科技,時空穿梭,進化變異,末世危機。
不管怎麼樣,主題大綱就是根據上面這些分類來寫的,你可以把其中的幾個混合起來形成你獨有的創意。
本人是一名資深讀者,書齡十年,平時就比較喜歡科幻,玄幻類的題材,這些類型的小說我也看了很多。要是有什麼疑問你可以私信我,你這個問題還要結合你自己有什麼想法,別人的創意你並不能完全的理解。
原創回答求採納,如果有疑問最好私聊我,追問的話還是比不上對話私聊來的方便

熱點內容
古代言情江湖武俠小說 發布:2025-08-26 05:02:16 瀏覽:391
言情小說網免費全本 發布:2025-08-26 04:23:41 瀏覽:448
開門診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564
小說值得一看言情 發布:2025-08-26 03:13:14 瀏覽:201
什麼小說閱讀廣告少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141
男穿越小說推薦古代小說 發布:2025-08-26 02:36:10 瀏覽:385
現代言情豪門女強小說 發布:2025-08-26 02:18:43 瀏覽:225
很虐的現代虐孕長篇小說 發布:2025-08-26 02:08:45 瀏覽:259
都市小說主角楊 發布:2025-08-26 01:58:21 瀏覽:833
穿越古代的甜文小說 發布:2025-08-26 00:45:43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