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中國科幻小說被拍成電影
㈠ 現在好度的科幻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上映,你最期待哪一部科幻小說改編成電影
現在好多的科幻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上映,我最期待《七重外殼》這部科幻小說改編成電影, 作品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是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很好的結合 。
㈡ 國內有哪些科幻小說很優秀很適合改編成電影
你們不知道《上海堡壘》也很適合被拍成電影嗎?(我艹 滑稽怎麼找不到了)
㈢ 請問中國有什麼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除三體之外
龍齒刀的《雙宇》系列,劇情起伏難定,腦洞彷彿黑洞,情節十分顛覆。全書120萬字,就一個外星人,還只露臉了幾分鍾就被滅了。這小說相當不錯,腦洞大場景小,除了第一部尼雅之謎的場景難做之外,其他都好拍。我建議拍成系列電影,先從白夜流星開始,一上來就能吸引人。如果側重劇情片路線,可以先從魅影迷蹤開始。當然,最好還是從尼雅之謎,因為坑多。
㈣ 有哪些著名的科幻小說被拍成電影
《I,Robter》《奇異潛航》、《黃昏》和《變人》等幾部影片均是根據阿西莫夫的小說改編的,
《2001太空漫遊》根據阿瑟·克拉克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
凡爾納的作品有三部被改編成電影,分別是1954年的《海底兩萬里》、1956年的《八十天環游地球》和1959年的《地心游記》,
威爾斯的《世界大戰》還有很多,具體的可以到我發的參考里了解。。。
㈤ 為什麼沒有中國式科幻小說(例如《三體》)被改編成電影
《三體》是中國游族影業出品的科幻電影,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杜淳、張翰等主演[1][2]。
該片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紅岸基地人類文明初次向宇宙發出啼鳴後,開啟了與計劃殖民地球的三體文明間生存之戰[3]。
中文名
三體
外文名
Three body
出品時間
2016年
出品公司
游族影業
製片地區
中國
拍攝地點
小興安嶺、北京等
拍攝日期
2015年3月18日-7月
導演
張番番
編劇
宋春雨
製片人
孔二狗
類型
懸疑、驚悚、科幻
主演
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杜淳,張翰
上映時間
待定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3D
imdb編碼
tt4547948
但由於種種原因,該電影已無限延期
㈥ 有什麼科幻電影是科幻小說改編的(外國,中國的)
中國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
《活著》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的《妻妾成群》
外國
《廣島之戀》改編自杜拉斯的同名小說。
《情人》改編自杜拉斯的同名小說。
《現代啟示錄》改編自康拉德《黑暗的心》
㈦ 中國的科幻小說也寫的可以,為什麼不拍成電影或動漫呢
正如你所期待的,中國科幻小說大腕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系列《三體》正在拍攝成電影
㈧ 《流浪地球》播出之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那麼之後還有哪些中國科幻作品可以拍成電影
《流浪地球》的成功不是偶然,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部合格的科幻片需要的東西它大抵都具備了(優秀的概念設計,良好的IP,一個還算可以的故事,恰到好處的情感),而做到這些,除了小破球團隊付出的努力背後,還少不了優秀劇本的支撐,繼《流浪地球》後中國還有多少部可以改編成科幻大片的文學作品呢?
1、《地球大炮》是我看的第一個科幻小說,雖然過去很長時間,也印象深刻。這裡面講的是中國科學家建造了貫穿地心的隧道,利用重力在地球兩端穿梭,將南極變成了中國瞬間可達的庭院。
盡管國產科幻電影題材匱乏,但中國科幻文學發展其實並不落後,由於種種宣傳原因和社會導向,鄭文光、葉永烈等科幻大家的作品影響力並不高,也沒有完整的文化傳遞鏈條。
可以說,有好種子,但是當初的土壤不夠肥沃。
與其羨慕著好萊塢的侏羅紀文化和星球大戰文化催生一代小科學家,就更加要為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感到幸運,要為中國的科幻文學創作點贊。
㈨ 中國大陸第一篇被改編為科幻電影的科幻小說是:
《珊瑚島上的死光》
㈩ 5天破20億!劉慈欣小說被拍成電影,《流浪地球》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佳作
我覺得不是,劉慈欣寫過很多科幻小說,比如《球狀閃電》和《三體》,這兩部我覺得比《流浪地球》更合適。
先來說說《三體》吧,它有三部曲,光看小說就令人心潮澎湃。也是關於世界末日和拯救地球的故事,我最先看劉慈欣的小說也是看的三體,才去了解別的小說,如果《三體》被拍成電影,我相信火爆程度一定不輸於《流浪地球》,甚至可能會達到票房新高度。還有《球狀閃電》,這部小說劇情特別新穎,我覺得如果被拍成電影再加上好的特效,一定又能引起一波新的科幻熱潮。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寫的小說里比較特別的一本,但算不上最好的一本,也算不上最適合拍成電影的一本,只能說後期電影製作上花費了很多功夫,尤其是特效上,讓這部影片取得很大的成功,還有情感路線的烘托,也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