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俄羅斯科幻小說作家
A. 二十世紀俄蘇文學俄國的作家經歷了什麼
20世紀俄蘇的俄國文學家經歷了一戰等很多事兒冷戰,所以才會先就關了,完了。
B. 俄羅斯的著名作家有那些
1、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年-1883年),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2、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5、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1837年2月10日),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
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
C.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3)20世紀的俄羅斯科幻小說作家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D. 20世紀的前蘇聯有幾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文學家其中有幾個作家是流亡作家,代表作是什麼
1933年 蘇聯作家蒲寧因小說《舊金山來的紳士》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8年 蘇聯作家帕斯捷爾克因小說《日瓦戈醫生》獲諾貝爾文學獎,但其拒絕領獎。
1965年 蘇聯作家肖洛霍夫因小說《靜靜的頓河》獲諾貝爾文學獎。
蒲寧在俄羅斯革命後流亡海外,代表作《舊金山來的紳士》
蒲寧的創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說,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在天涯》,得到評論界的注意。早期作品主要描寫中文貴族庄園生活,批判貴族階級精神上的貧困、墮落,又為其沒落輓歌,如短篇小說《田間》(1892)、《安東諾夫卡蘋果》(1900)、《末日》等。1910年,中篇小說《鄉村》問世,標志蒲寧的創作視野有了新的變化,由狹窄的貴族庄園轉向廣闊的社會,更加關心農民和俄羅斯的命運。這部作品使他成為俄國文壇上的第一流作家。1911至1913年間,蒲寧又創作了一系列農村生活的在中短篇,如《蘇霍多爾》、《歡樂的庭院》、《蟋蟀》、《夜話》、《扎哈爾·沃羅比約夫》、《莠草》等。這些作品真實地描寫了農村的落後和黑暗,農民的愚昧無知,但情調低沉,沒有微型機,沒有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了《弟兄們》(1914)和《來自舊金山的紳士》(1915),表現了他對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憎惡。蒲寧對十月革命過於濫用暴力不能接受,1920年起僑居法國。流亡國外以後,蒲寧的創作仍充滿活力。他創作了近200篇中、短篇小說,主要創作有關青年時代的抒情回憶錄,除了自傳體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而外,還有將近200篇短篇小說,其中較出色的有《米佳的愛情》、《中暑》、《三個盧布》、《幽蟬的小徑》、《大烏鴉》和《巴黎》等。還著有關於列夫·托爾斯泰的哲理性文學論文《托爾斯泰的解放》(1937)。 他的散文繪聲繪影、簡練生動。他還是一位出色的修辭學家和翻譯家。
1933年蒲寧因為「繼承俄國散文文學古典的傳統,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方法」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眾多的充滿矛盾的創作遺產,具有很強的美學與認識價值。1953年6月,蒲寧病逝於巴黎。
E. 20世紀俄羅斯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及主要作家
是這樣的,綜合時間和流派來看的話,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流光溢彩的白銀時代,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代表人物高爾基、布寧)交錯爭鳴,現代主義中又分為象徵派(老派勃留索夫、巴爾蒙特、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烏斯;新派勃洛克)、阿克梅派(古米廖夫、戈羅傑茨基、阿赫馬托娃、曼傑利什坦姆、庫茲明)和未來派(馬雅可夫斯基、克魯喬內赫,布爾柳克和謝維里雅寧)。除此之外還有新農民詩歌(葉賽寧)和一些游離於文學團體之外的人,比如安德列耶夫。蘇聯成立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異軍突起,與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遭到打壓,一部分轉為地下文學,一部分流亡國外,形成僑民文學。赫魯曉夫解凍後文壇色彩有所豐富,但大形勢沒有變。到了80年代是回歸文學唱主角。不得不提的是索爾仁尼琴,他不僅僅是一個作家,而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我暫時想到的大概就這些,還有很多名字沒有提及。關於白銀時代的具體流派劃分,不同版本的文學史有很大的分歧。以上所說僅是一家之言。我現在正在學習文學史,如果需要進一步交流可以私信我。
F. 俄羅斯20世紀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五位作家分別是誰
布寧(1933)、帕斯捷爾納克(1958)、肖洛霍夫(1965)、索爾仁尼琴(1970)、布羅茨基(1987)。
G. 請列舉俄羅斯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No.1:克雷洛夫——使寓言突破道德訓誡界限的「反叛者」
克雷洛夫是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他通過將寓言內容與現實緊密聯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實的語言風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了諷刺的利器。他通過寓言這一體裁將俄羅斯民間的生動朴實的語言引入俄羅斯文學,為俄羅斯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代表作:《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
No.2:亞歷山大·普希金——「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亞歷山大·普希金是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他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被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代表作:《上尉的女兒》、《葉甫蓋尼奧涅金》
有人將上世紀80年代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在那個文化全面復甦、新思潮風起雲涌的年月,普希金給予我們的遠不是幾首歌詠愛情與友誼的詩篇的熏染,關於自由、關於正義、關於理想、關於生活,我們都能從他那真摯飽滿、激情四射的歌唱中得到最形象、最動人的答案。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普希金是一段揮之不去的美好的集體記憶,是一筆無法割捨的精神財富。
No.3: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筆名果戈里,是俄國偉大的批判主義作家,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自然派,即以批判的態度對俄國專制農奴制度現實進行直接反映的一派作家。他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死魂靈》、《欽差大臣》
《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峰。別林斯基高度贊揚它是「俄國文壇上劃時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於俄國文學過去以及現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時又是高度藝術的作品。」
No.4: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又一位偉大詩人。他不僅是俄國文學史上,而且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萊蒙托夫鮮有直接意義上的政治抒情詩;社會政治課題通常融人到他的哲學和精神思考體系中。這在萊蒙托夫19世紀30年代初創作的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代表作:《大貴族奧爾沙》
翻譯家高莽曾在他的《萊蒙托夫的南方之戀》中表示,米哈伊爾·萊蒙托夫是位英才。他那璀璨多彩但又短暫坎坷的一生,他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孤傲性格與作風,他所從事的各類文藝創作,都曾引起我的好奇與嚮往。
No.5: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現實主義藝術大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和「現實主義作家」,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他的小說不僅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社會現實,而且善於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恰當的言語、行動,通過對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語言簡潔、朴質、精確、優美,為俄羅斯語言的規范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代表作:《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
解放軍出版社昆侖圖書編輯部主任張良村曾如此評價他的作品:屠格涅夫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俄國當時的時代變革,他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和矛盾的世界觀也在作品中有所表現。他同情衰亡中的貴族階級,而他的理智卻又使他展示了平民的勝利。
No.6: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之一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他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代表作:《女房東》、《地下室手記》、《罪與罰》、《賭徒》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並非開創心理敘事的鼻祖,但他絕對是發展心理和意識描寫的一代宗師。高爾基說過:「就表現力來說,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同他媲美。」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臧仲倫曾如此評價他的作品:他所有的中篇和長篇小說,都是一道傾瀉他的親身感受的火熱的河流。這是他的靈魂奧秘的連續的獨白。這是披肝瀝膽的熱烈的渴望。
No.7: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涅克拉索夫——「人民詩人」
涅克拉索夫的詩歌緊密結合俄國的解放運動,充滿愛國精神和公民責任感,許多詩篇忠實描繪了貧苦下層人民和俄羅斯農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時以平易口語化的語言開創了「平民百姓」的詩風,他被稱為「人民詩人」,他的創作對俄羅斯詩歌以及蘇聯詩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代表作:《大門前的沉思》、《葉廖穆什卡之歌》、《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等
涅克拉索夫的詩歌緊密結合俄國的解放運動,充滿愛國精神和公民責任感,許多詩篇忠實描繪了貧苦下層人民和俄羅斯農民的生活和情感,與當時的政治斗爭緊密地結合著,因而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戰斗性,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和公民責任感。
No.8: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人本主義代表人物
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是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和批評家,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作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在文藝理論上的建樹具有開創性。列寧說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散發著階級斗爭的氣息,並且充分肯定了他揭露和批判自由派叛賣行為的歷史功績。
代表作:《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生活與美學》、《怎麼辦?》等
《怎麼辦?》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在文學創作上的主要成就。這部作品是俄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優秀代表作。小說結構新穎別致,敘述經常伴以政論性的旁白,並常用隱喻、暗示表示一代新人的革命活動。
No.9: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現實主義頂峰作家之一
列夫·托爾斯泰是現實主義的頂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而為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列寧曾表示,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復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斗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他創造了史詩體小說。
No.10: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其劇作也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採取簡潔的寫作技巧以避免炫耀文學手段,被認為是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
代表作:《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裝在套子里的人》、《櫻桃園》等
契訶夫的優秀劇本和短篇小說沒有復雜的情節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講述一些貌似平凡瑣碎的故事,創造出一種特別的,有時可以稱之為令人難忘的或是抒情意味極濃的藝術氛圍。契訶夫的作品有著「文短氣長」的簡潔,這主要得力於他在揭示人物性格時一針見血的形象化點染及開門見山的創作筆法。
No.11:米哈依爾·肖洛霍夫——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代表作家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聯著名作家,曾獲得列寧勛章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肖洛霍夫對中國作家影響頗深。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客觀真實的創作原則、關注普通人命運的創作立場、魅力無窮的人性刻畫以及魂牽夢縈的鄉土情結。
代表作:《靜靜的頓河》、《新墾地》(舊譯《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
《靜靜的頓河》共分為四部,從1926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4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於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高爾基:《海燕》《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
屠格涅夫:《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
契訶夫:《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寧娜》《復活》《戰爭與和平》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果戈里:《欽差大臣》《死魂靈》
H. 三十年代有一位蘇聯科幻作家,後被稱為蘇聯科幻之父,他的名字是: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1884-1942)
是蘇聯的科幻小說大師。
他出生於沙俄時代閉塞的外省城市斯摩棱斯克。由於「在這外省城市的夢一般的偏僻閉塞中,使人的心靈惟一能有生氣的出路只有幻想」的緣故,他從小耽於幻想,是儒勒·凡爾納、威爾斯的科幻小說迷。他學習過法律、音樂,在十月革命後又多年從事兒童工作,和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孩子在一起更加激發了他的想像力。世間的事物往往是偶然蘊涵必然。他在童年時代由於幻想飛上天空,以孩童的幼稚從房上縱身跳入空中,其結果釀成了他在25歲時患病卧床不起的災難。
他整整三年被禁錮在床上,癱瘓威脅著他。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個沒有身體的腦袋還活著」。這一突然的災難帶給他異常的困難,也更激發他拼搏的毅力。他閱讀寫滿拉丁文的醫學和生物學書籍,翻閱各種刊物,病魔的肆虐倒更激活了他的想像力,最終使他走上了科幻作品創作之路。他從1925年發表長篇科幻小說《多爾教授的頭顱》開始至逝世,在短暫的15年時間里共創作了17部長篇科幻小說、幾十個中短篇科幻作品,還有一大批反映他所生活的時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札記,其成就之大是令人贊嘆的。
如果說儒勒·凡爾納的科幻作品更注重科學性(有的研究者稱作「硬科幻」),威爾斯的作品更注重社會性(有的研究者稱作「軟科幻」),那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小說則是兩者得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創作立足於堅實的科學基礎,從不憑空臆造。他明確表示「蘇聯科學幻想作品的社會作用也應該具有確切的科學基礎,如同其他科學技術領域一樣」。為此,他的《多爾教授的頭顱》所幻想的人的頭部移植,《水陸兩棲人》中談的人的完善,重返人的第二故鄉——海洋,《找回自己臉面的人》談的人的肌體的改造,當今的科學已經將其相當程度地變成了現實。他的《躍入蒼穹》(1933)、《太空飛船》(1935)、《盲目的飛行》、《康采星》(1939)正是基於前蘇聯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作品。這些作品隨著人類登上月球,並向火星和更廣袤的宇宙進軍而驗證了它們的科學性。
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在看過這些作品之後曾寫信給別利亞耶夫:「有一些人從事設想和計算,另一些人很好地證明了這些設計,而第三種人用小說的形式把它敘述出來。這些全部需要,全都可貴」。這是很有見地的,因為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也是「第一流的科學幻想家」(別利亞耶夫語)。
別利亞耶夫科幻小說的更大魅力在於他在作品中所體現的深邃的哲理思考。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結合基礎上的(哲理本身的特點也在於此),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認真反思。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讓你回味無窮。
《水陸兩棲人》中的伊赫江德爾何罪之有?他希求的不過是一個人起碼的自由,甚至是遠離塵囂,重返海洋,與海豚、魚類為友的自由。然而,惡勢力要把他作為聚斂珍寶的工具,達不到這一目的就將他置於死地。他只好永遠消逝在茫茫的海洋……《永生糧》、《找回自己臉面的人》也蘊涵著同樣的哲理。人類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決不能偏離正確的航道。解鈴還需系鈴人。命運就掌握在人類自身。在進入21世紀的時刻,人類更需要對這一重大問題認真思考。
縱觀別利亞耶夫的作品,無不具有情節生動,扣人心弦的藝術特點,不要說他的長篇,如《水陸兩棲人》、《多爾教授的頭顱》早有定評,連他的短篇《在深淵上》(已選入我國高校兒童文學作品選)、《雪人》等也都膾炙人口。任何讀者都會為他的奇拔的想像力、高超的藝術手筆所傾倒。這也是他的作品盛傳不衰的又一原因。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的主要作品有:飛人阿里埃爾,霍伊蒂-托伊蒂,世界主宰,水陸兩棲人,陶威爾教授的頭顱,瓦格納教授的發明,躍入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