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冠狀病毒的科幻小說
① 女主死了留下一魂魄看見男主在她死後很傷心,拚命喝酒,後來女主重生,說什麼也
騙人的科幻小說,不信也罷
② 搜集關於科技發展的好處的故事,分高啊!!!!!!
很難說哦,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一系列的問題又出現了,大氣污染、氣候變暖等大問題,都嚴重製約著我們未來的安全保障,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我們可以控制很多種疾病,在一前疾病是很難看好的,但是科技發展了,疾病反而多了,兩者是同時發展和退步的。沒有發展我們的生活變的平凡,有了發展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接受到了很多新的事物,但都是為了達到最完美的那一天而發展。
現在看來是弊端當前,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是利端當頭了。
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而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很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很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很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較其他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經常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12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經貿委、環保總局、鐵道部聯合召開了綠色一
次性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會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展.
③ 新冠肺炎疫情英文
聰明的小夥伴肯定從圖片中找到答案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表達就是「novel coronavirus」,為了幫助大家記住單詞,小編在這里給大家講解一下:「novel」除了「小說」還有「新穎的,新的」的意思,「coronavirus」 是一個合成詞,「corona」是「日冕,冠狀物」,而「virus」是「病毒」的意思。所以「coronavirus 」就是「冠狀病毒」的意思。
pneumonia :肺炎。這個詞不好記,「pneumon」這個詞根指的是「肺」,「ia」是「病」的意思,所以「pneumonia」是「肺炎」的意思,這個單詞不好讀,小編在這里教大家一招,「pneumon」音似「牛毛」,「肺炎」是小兒常見多發病,是一種患者多如「牛毛」的「病」,這樣大家就記住怎麼讀了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
那麼感染了新冠狀病毒會有那些症狀呢?先來學一個單詞:symptom症狀,表示「生病的症狀」可以用這個單詞。
症狀1:fatigue (tiredness)虛弱乏力
症狀2:fever or feeling feverish/chills. 發熱或感到身上冷
症狀3: cough咳嗽
症狀4:breathing difficulty呼吸困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拓展詞彙
virus 病毒
influenza/flu 流感
infectious disease 傳染性疾病
bacteria 細菌
bacterial infection 細菌感染
transmission 傳播
modes/means of transmission傳播途徑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TI) 呼吸道感染
source of infection 傳染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拓展表達
take simple precautions採取簡單防護措施
1. Avoid going to the crowded places. 避免去擁擠的地方。
2. Wear surgical mask. 佩戴醫用口罩。
3. Practice good hand and personal hygiene. 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4. Minimise contact with birds and animals. 盡量避免接觸禽類和動物。
5.Keep the room well-ventilated. 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④ 求好看的小說
我也很非常喜歡江南,如果你也喜歡江南大氣又略帶言情文風,我推薦你去看他早期的武俠《光明皇帝》,或是《上海堡壘》,如果偶爾心情不好的話可以看《此間的少年》,如果心情還是沒好起來的話,嗯...《除了我還能愛誰》(這不是江南的)應該有用,文章的題目看起來好像很惡俗,但其實寫的還不錯,飯後小甜點。我最近在晉江泡了太長時間之後對網文有些抵觸麻木,所以改看了一些散文,效果很好。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我親愛的安德烈》。對了,我還是九州的忠粉,《斛珠夫人》,《秋林箭》,《死者夜談》燕壘生的《道可道》,這些作品都是連載,出文都很慢,所以質量都很好。其它的還有好多,不過不知道上面的那些你喜不喜歡,就不多說了。
⑤ 幾個預言都神預測了2020年的病毒爆發,未來真能被預知嗎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未來是可以被預知的,可是這種預知只是廣義上的預知,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只能夠大概的把握事情發展的走向,想要知道具體的細節是不可能的,就比如說這次新冠狀病毒的災難,預言只是說2020年會發生病毒爆發,但是並沒有詳細的說病毒爆發的時間和地點,所以這種預言對於我們來說只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想要採取具體的措施來規避它是很難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說一下未來可以被預知的依據。三:從玄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一個輪回,而我們正處在這個輪回之中,所以靠著這個輪回,我們就可以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按照玄學的理念,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的輪回和周轉的,在這個周轉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相似的人和相似的事,就比如說玄學裡面有這樣一種說法,“一甲子,大事生,萬物一輪回”,這句話的意思是每過12年將會有一件大事發生,並且這種大事有可能會讓世間萬物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而縱觀以前的歷史,有的事情確實符合這個說法,就比如說08年的大地震和今年的大疫情,中間正好隔了12年。
⑥ 為什麼很多科幻作品裡未來人都是穿連體緊身衣
科幻電影里的緊身衣為的是所謂未來科技感。但不得不說這種預見並無太大道理,而且基本上是很古老的科幻片才會用的手段了。比如《霹靂貝貝》。
歷史題材是因為,古代人的服裝本制來就比較寬大,再追究這個原,是古代人沒有縫紉機,裁剪技術畢竟落後,衣服只能寬大。科幻電影很多背景是宇宙飛船等航空器內,而航空器內空間狹小,又有很多精密機械,所以衣服緊身比較安全。
性不太好的緊身衣會束縛胸廓的活動,妨礙呼吸。在炎熱的季節,穿著緊身衣易出現胸悶、氣短、中暑等症狀。如果是兒童和青少年穿著緊身衣,危害則更大,甚至會影響孩子們胸廓的發育,造成胸廓的畸形。孕婦穿緊身衣可造成更大的危害,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健康,而且將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⑦ 霍金臨終前預言:100年內,人類將滾出地球,預言真的會實現嗎
我國就大面積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的嚴重性讓人談「毒」色變。,中國剛剛控制住病毒的蔓延,但是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卻陷入了疫情的泥潭。全球各國一時間都被病毒籠罩了起來,陷入生存危機。
奧巴馬親自為霍金佩戴總統自由勛章。
近年來,人類一直在肆無忌憚的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導致地球頻頻出現自然災害,如果人類不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善待地球,那麼霍金的預言就不再是危言聳聽了。如今,霍金已經離開地球,人類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世界,我們不由得想要問一句:霍金的預言真會實現嗎?如果真發生了,人類將會怎麼辦?
⑧ 找一本星際重生文,男主重生到未來,在孤兒院認了一個弟弟,兩兄弟一起被一對夫
一個人旺旺碎冰冰😒
⑨ 冠狀病毒肺炎不能出門在家沒意思怎麼辦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