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王逢振科幻小說

王逢振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6-20 19:26:02

1. 寫科幻小說論文 用得到的參考書推薦

有點不能理解你的意思。科幻小說就科幻小說怎麼又是論文呢?根本就是兩個文體啊。對於科幻小說,雖然我不是很擅長寫,但多少還是知道的,其實對於目前的狀況還是那種在「硬科幻」更簡單,雖然「軟科幻」比較好些,不過要求的技術難度會比較高。「硬科幻」的話,就是目前物理啊生物之類的進行運用和想像。可以在不違背目前科學規律的前提下對我們未來的生活進行想像。最好是那種能夠將未來科學融入到現實生活平常能夠用到的東西上,這樣更具「科幻」特性,寫出來的東西相對更容易接受。科幻小說的話,我比較推薦「凡爾納」,尤其是《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如果你平時有多看什麼外國大片啊,九州啊之類的你的想像能力可能會好一點。如果非得要說科幻論文的話,《外國科幻論文精選》作 者:王逢振。好像是重慶的出版社的吧。聽說那是本好書,價值性很高,網上我沒找到,你得到書店看看。看了這本書可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具體的相關理論的書籍啊,難找。我也實在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這些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2. 夏笳的個人經歷

夏笳出生在歷史名城西安,一個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地方。從小生活在一個「地道」的理工科環境里。從幼兒園到高中,她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學的附屬學校學習 。父母一直很注重培養她的讀書習慣,從小學到現在,各種各樣的科幻書籍和科幻雜志伴隨著夏笳的成長:鄭文光全集、葉永烈科幻小說集、世界科幻名著選、《科幻世界》……她喜歡阿西莫夫、鄭文光、潘海天,將他們的書視若珍寶。夏笳還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完書之後總喜歡自己編故事,有時是對書中情節的延伸,有時是構造類似模式的新情節,編故事對她來說一種娛樂。兒童的想像力就這樣一點點被挖掘出來了。
科幻小說固然是夏笳的最愛,但並不是唯一。像《紅樓夢》、《基督山伯爵》這樣的名著她也是早早地開始接觸。進入大學後,她更懂得利用北大的資源充實自己。她的書桌上總是堆滿了書,從物理學的教參文獻,到各種幻想文學雜志,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的小說,真可謂琳琅滿目。
寫作經歷是除閱讀外的另一筆可貴財富。夏笳在八歲時就曾與同學合作發表過一篇名為《稀奇古怪國歷險記》童話,還獲了獎。這種寫作習慣一直持續。來到北大後,夏笳更是時不時地寫些東西,並陸續在各個論壇發表。她也因此結識了許多熱愛科幻創作的朋友,在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和創作中,靈感的火花不時飛濺。這種經歷鍛煉了文筆,增長了寫作經驗。
廣泛的閱讀和寫作經歷造就了夏笳優美的文筆和豐富的想像力,而正是一個科幻小說創作者所必需。 在2004年的銀河獎的獲獎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夏笳。一時間,這個名字連同她的作品《關妖精的瓶子》迅速傳遍整個科幻界。人們紛紛對這篇題材新穎、語言詼諧的作品發出贊許之聲。銀河獎的評委王逢振這樣評價:篇幅不長,頗有意趣;典故、知識、隱喻融合在一起,耐咀嚼,有韻味;算不算科幻?模糊;但模糊本身就有意思。
然而當大家了解到作者背景的時候就更驚奇了,夏笳竟然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在讀本科生。
夏笳饒有興致的給我們講述了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是頗有趣的一段經歷。
那還是03年的夏天,夏笳和一群愛好科幻的朋友們在論壇上編織著種種天馬行空的故事,有一次,正在為復習熱學通宵達旦的她突然蹦出了一個關於「麥克斯韋妖」的構思:「一個像梅菲斯托一樣的妖精來到這個世界上,尋找能夠與他打賭的對象,然而當他遇到天才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時,卻不得不甘拜下風……」
熱學考試結束之後,這篇叫做《關妖精的瓶子》的奇特小說也成型了,小說中的妖精變成一個神通廣大卻又忠厚笨拙的倒霉蛋,他總是想在打賭中獲得勝利,卻不幸地在與一個個物理學家的交鋒中慘遭失敗,從阿基米德的杠桿,到愛因斯坦的光波,薛定諤的貓……一連串物理學史上的奇聞軼事被巧妙地串聯進這個不過七千多字的小故事裡,而故事的核心,則是關於傳說中的「麥克斯韋妖」,以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精彩演繹。
文章貼在網上後,迅速被《科幻世界》的編輯看中,並發表在04年4月份的雜志上。這本發行量一度達到40萬本,中國最大的科幻雜志,讓許許多多科幻迷們認識了夏笳和她風格獨特的小說。幽默詼諧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情節,深入淺出的物理知識,令許多人喜歡上了這篇故事,在2004年的銀河獎評選中,夏笳因此一舉摘取了「最佳新人獎」的桂冠,她本人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女生,一躍而躋身新生代科幻作家的行列。
回想起那次獲獎過程,夏笳仍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銀河獎大概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科幻獎了吧,能和那麼多自己喜歡的科幻作家一起獲得這個獎,真的是非常意外也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在科幻界有著「美少女」之稱的夏笳,大學時是北大物理系的學生,雖然自小喜歡看故事、寫故事,但是從沒想過會將文學創作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但在後來的研究生階段,她先後在中國傳媒大學讀了影視、在北京大學讀了中文,今天她更是回到故鄉,在西安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科學院中文系任教。之前已經開了3年科幻寫作班的夏笳,對於三尺講台已經非常熟悉 ,講授《應用文寫作》,擔任班主任,既是科幻文學的研究者,也是科幻文學的創作者。「我覺得科幻不僅是業余愛好,也是我觀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我自己在學術思考和寫作中想到的問題會融入科幻小說,而從科幻閱讀和創作中獲得的靈感也會用於學術研究和課堂教學 。」她的夢想是將來能在西安交大開設一門以科幻為主題的全校公選課,讓理科生和文科生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在任教期間,夏笳的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發表於在6月初出版的第522期《Nature》的Futures欄目上。在許多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眼中,英國的《自然》雜志(Nature)是全世界頂級科學刊物,能在上面發一篇文章是畢生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今天早晨,一則在微博微信上轉發的新聞卻令理工科小夥伴們震驚: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青年教師王瑤以筆名「夏笳」(Xia Jia)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英文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成為全中國第一個登上Nature雜志的文科生 。

3. 急!!!世界偵探小說的概況

偵探小說
偵探小說是通俗文學中最受歡迎的體裁之一,據統計偵探小說在歐美的圖書銷售量佔到圖書總數的15%到25%。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虛構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銷售總量到達了20億冊(《2000版吉尼斯世界記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而偵探小說從19世紀末引入中國以來,也是長盛不衰。80年代以後,翻譯偵探小說大量出版,總數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偵探小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解放前程小青、孫了紅等人的偵探小說直到現在仍有再版,當代偵探小說的創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兩個關於偵探小說的解釋供大家參考(偵探小說一次在歐美一般稱「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稱「推理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西方通俗文學的一體體裁,與哥特式小說、犯罪小說以及由它們衍生出來的間諜小說、警察小說、懸疑小說同屬驚險神秘小說的范疇。偵探小說主要寫具有驚人推理、判斷智力的人物,根據一系列的線索,解破犯罪(多是兇殺)的疑案。它的結構、情節、人物、甚至環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種程式文學。由於傳統偵探小說中的破案大多採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推理小說。

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日益發展,政教分離,警察體制逐步建立,這是偵探小說產生的社會基礎。

偵探小說從19世紀中期開始發展。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謀殺案》(1841)、《馬里•羅蓋特的秘密》(1842)和《被竊的信件》(1844)這3篇著名的偵探小說里,塑造了第一個業余偵探杜賓的形象。杜賓通過觀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後來偵探小說中偵探形象的模型。愛倫•坡共寫了7篇偵探小說,雖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卻首創了偵探小說的模式,對偵深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愛倫•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在美國,直到幾十年後安娜•凱瑟琳•格林(1846~1935)發表《利文沃茲案》(1878)出後,偵探小說才開始流行。《利文沃茲案》被認為是第一部由婦女寫的偵探小說。

歐洲的情況大不相同。法國人很快意識到偵探小說有可能廣泛流行。1863年,埃米爾•加博里奧(1835~1873)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偵探小說《血案》,塑造了警察偵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改邪歸正的罪犯。故事雖然聳入聽聞,但對警察和法國法律制度的描寫卻頗為真實。加博里奧的作品在法國國內外都非常流行,他對偵探小說在法國的發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他之後,相繼出現了不少偵探小說作家。

在英國,偵探小說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威爾基•科林斯(1824~1889)繼《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後,1868年發表了《月亮寶石》,以其曲折動人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描寫,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偵探小說。科林斯的朋友查爾斯•狄更斯也涉足這一領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之謎》就是—部偵探小說。廣泛流行歷久不衰、具有世界影響的偵探小說當屬英國柯南.道爾(A.Conan Doyle)(1859~1930)的福爾摩斯探案。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這個穎悟無比的業余偵探形象。此後,他在《四簽名》(1889)、《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恐怖谷》(1915)和許多短篇小說里,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以華生作陪襯,解決了各種疑難的罪案。福爾摩斯成了一個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學人物。

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偵探小說如雨後春筍,迅速在西方興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國理查德•奧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個使用法醫學的偵探約翰•桑代克醫生,並且首創了「逆偵探小說」,即首先說明罪犯的身份,然後倒敘破案的情況;奧克茲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書里,首先寫出了坐在安樂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樂椅」偵探;阿•愛•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偵探漢諾德先生;吉爾伯特•凱恩•切斯特頓(1874~1936),塑造了教士偵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偵探菲利普•特倫特;厄內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偵探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國,卡羅林•韋爾斯(1869~1942)塑造了偵探弗萊明•斯通;梅爾維爾•戴維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納大叔。但是,這一時期英國的厄內斯特•威廉•霍納恩(1866~1941)所寫的拉斐爾斯故事,法國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寫的俠盜阿森•呂班故事,最受讀者的歡迎。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期,稱之為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僅英美兩國,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偵探小說。閱讀偵探故事已不僅僅是有閑階級的一種消遣,下層階級的人也競相閱讀。這時,早期這類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氣息逐漸消失,謀殺案成了每一部小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這些作品中被謀殺者大部分只是一個符號,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惡的斗爭,而是怎樣把疑案偵破。「黃金時代」的大多數作家只是把他們的創作當作娛樂讀者的猜謎游戲,或者說是讀者和作家(通過他虛構的偵探)的一種智力競賽。由於讀者和偵探具有同樣的案情線索和破案機會,所以這類小說也是一場公平的智力競賽。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閑解悶的迷宮游戲,既沒探索社會問題,也沒有反映社會現實。

美國黃金時代的發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賴持(1888~1939)。他在《本森謀殺案》(1926)和《加那利謀殺案》(1927)等一系列小說里,塑造了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的形象,贏得了讀者的歡迎。賴特之後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偵探的名字,實際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筆名。奎恩的作品一開始就把各種線索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同偵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蘭鞋之謎》(1931)、《希臘棺材之謎》(1932)、《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和《中國桔子之謎》(1934)。奎恩創辦的《神秘故事雜志》對推動短篇偵探小說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樂椅」偵探尼羅•沃爾夫也相當著名。

與此同時,英國出現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1~1976),她是「黃金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於利用撲朔迷離的布局、充滿疑竇的人物,創造許多假象,最後提出令人驚奇的結局。她一生寫了近70部偵探小說,塑造了波伊洛和麥波爾小姐兩個偵探的形象。她的許多小說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等都拍成了電影。英國其他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包括:弗里曼•威爾斯•克羅夫茨(1879~1957),塑造了偵探弗倫奇;H.C.貝利(1929~ ),塑造了偵探雷金納德•福岑;安東尼•伯克利,塑造了偵探羅傑•謝林漢姆;美國出生的約輸•狄克森•卡爾("密室之王")(1906~ ),塑造了偵探費爾和亨利•梅里維爾;多蘿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偵探皮特、維姆兩勛爵。

20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出現了一種「反傳統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稱之為「硬漢派」偵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場面,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刻畫上,與傳統的偵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第—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對美國打擊很深,工人失業,生活貧困,官吏貪污腐化,社會動盪不安。一些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力圖反映這種社會現實,提高偵探小說的文學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創始人達希爾•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錢德勘(1888~1958)。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為情節需要而安排的符號,偵探本人也不是萬能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弱點,也常常落入尷尬的處境。哈梅待小說中的偵探就是英雄加盜匪的角色,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盡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斷動槍打鬥的亡命徒。他們筆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維護者,警察常與黑社會的組織互相勾結,而有些黑社會組織又常常得到有權勢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給人以其實感。哈梅特和錢德勒善於使用洗練、粗俗的生動對話,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增強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獲》(1929)、《玻璃鑰匙》、《瘦人》(1932),錢德勒的《大睡》(1939)、《別了,親愛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僅是早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學界也贏得了—定的聲譽。「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優點並未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英一些追求商業價值的偵探小說家,甚至把「硬漢派」小說推到了色惰文學的邊緣。紅極一時的米凱•斯皮蘭(1918~ ),在以《我和陪審團》(1947)開始的一系列以麥克•哈默作主人公的偵探小說里,集中描寫性和暴力,充滿色情和血腥毆打的場面,直到70年代還能感到其影響。

有少數偵探小說家努力探索人類問題和社會現實。用德語寫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和《諾言》,尋求犯罪的根源,主張伸張正義,具有比較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作家喬治•西默農的偵探小說寫對人的探索,重點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動。他關心的不是誰犯罪,而是為什麼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邏輯,著意闡明復雜的犯罪動機。他的作品有《黃狗》、《神經戰》、《奧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願的證人》等。

1940年以後的著名偵探小說家還有:美國的厄爾•斯坦利•加德納(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師又是偵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婦,寫關於諾思先生夫婦的偵探故事;瑪麗•J•拉蒂斯和瑪莎•亨尼薩特,筆名艾瑪•拉森,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偵探約翰•普特納姆•撤徹爾;英國的伊麗莎白•麥金托什(1896~1952),筆名約瑟芬•蒂伊,塑造了偵探格蘭特;羅伯特•布魯斯•蒙哥馬利,筆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偵探蔗瓦斯•芬。

傳統偵探小說的模式由四部分構成:1.神秘的環境;2.嚴密的情節,包括:①介紹偵探,②列出犯罪事實及犯罪線索, ③調查,④宣布案件偵破,⑤解釋破案,⑥結局;3.人物和人物間關系,主要有4類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偵探,④偵探的朋友,牽涉進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據需要排列組合,但它們是傳統偵探小說的結構基礎。

偵探小說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國差不多佔每年圖書銷售量的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國大網路全書•外國文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2.

--------------------------------------------------------------------------------

偵探小說(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學體裁,描寫刑事案件(通常為兇殺案)的調查和破案過程。偵探小說的傳統要素為:①似乎毫無破綻的刑事案件;②旁證所指的遭誤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偵探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的思維能力;⑤令人驚奇和意想不到的結局,偵探告訴人們他如何查明誰是罪犯。偵探小說常用的一條原則是,表面上看來令人信服的證據,其實是毫不相乾的。同時,通常的套數是:那些可推倒出問題的符合邏輯的答案的線索,在偵探得到它們並通過對這些線索的符合邏輯的解釋而推斷出問題的答案的同時,也清楚的呈現在讀者面前。

第一篇偵探小說是E.A.坡的《莫格街謀殺案》,出版於1841年4月。偵探這門職業僅在之前幾十年才出現。人們普遍認為作者是受維多克的《回憶錄》(1828-1829)的影響,後者於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偵探所。小說中的法國偵探杜賓還出現在另外兩篇小說中:《瑪麗•羅熱的秘密》(1845)和《被竊的信》(1845)。偵探小說的篇幅也很快從短篇小說擴充到長篇小說。

法國作家E.加博里奧的《勒魯日案件》(1866)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有幾部續集。W.柯林斯的《月亮寶石》(1868)至今仍為英國最佳長篇小說之一。A.K.格林因發表《利文沃茲案件》成為美國最早的偵探小說家之一。澳大利亞作家F.休姆所著《雙座馬車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極其暢想的書。

在所有虛構的偵探中,以福爾摩斯最為著名。他與忠實而有些遲鈍的朋友華生醫生首次出現在柯南•道爾的小說《血字的研究》(1887)中,爾後由繼續出現在20世紀的這一類故事集中,如《回憶錄》(1894)和較長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福爾摩斯的偵探風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爾的逝世並沒有結束福爾摩斯的偵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據原作提及的情節加以發揮,試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

20世紀初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偵探小說,其中包括M.R.萊因哈特的《環形樓梯》(1908)、G.K.切斯特頓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偵探小說。1920年,許多小說中偵探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如F.W.克勞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檢察官弗倫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爾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區牧師住宅兇殺案》(1930)中的馬普爾小姐;D.L.塞耶斯的《誰的屍體》(1923)中的溫西勛爵;S.S.范•達因的《本森兇殺案》(1923)中的萬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羅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種意義上,20世紀30年代是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上面提及的偵探繼續出現咱新的小說里。這一時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據自己當私人偵探的經歷撰寫短篇和長篇小說。其中著名的有描寫薩姆•斯佩德德《馬爾他的獵鷹》(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偵探的性格描寫變得與早期偵探小說中的推理一樣重要。《瘦漢》(1932)風格較為傳統,塑造了尼克和查爾斯,增添了一對機智的夫婦的令人刺激的偵探故事。繼哈米特之後有R.錢德勒和R.麥克唐納,他們也側重描寫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偵探的性格。他們小說中的主角分別是馬羅和阿契爾。20世紀40年代末,M.斯皮蘭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種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寫法,但在作品中著重描寫性和虐待狂,繼《我和陪審團》(1947)之後,這已成為公式,為他帶來驚人的收益。

20世紀30年代末,由於採用大量發行平裝書,偵探小說家變成巨富,他們之中,在美國有E.S.加德納,他小說中的律師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愛蘭花的偵探沃爾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溫;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們描繪了另一對聰明的諾思夫婦。在法國,有G.西默農,他以連珠炮般的速度寫出一部又一部小說,使其小說中的主角檢察官邁格雷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最著名的偵探之一。其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或獨辟蹊徑的作家包括N.布萊克(詩人戴-劉易斯的筆名)、M.英尼斯、D.N.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爾)。

美國神秘故事作家協會是一個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偵探小說水準的專業團體,成立於1945年。它通過一年一度的授予優秀作品以埃德加•愛倫•坡獎發揮了重大影響。自冷戰出現以後,人們對間諜和國際陰謀的興趣增加,懸念小說對偵探小說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但坡和柯南•道爾的繼承者們仍擁有廣大讀者。

論述偵探小說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殺人取樂》(1941;增訂本1968)以及J.巴曾與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錄》(1971)。

摘自:《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基於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9。

日本偵探小說家大全

森村誠一 擅長從罪犯的角度描寫事件,並且對心理描寫刻畫入微的偵探小說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證明》拍攝的電影(中文名《人證》)在國內曾轟動一時!

橫溝正史 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偵探小說的奠基人,是日本現代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橫溝正史筆下一系列的解謎推理小說,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推理小說水準,更縮短與歐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戰後日本推理小說後來居上,雄霸全球的盛況。

松本清張 可以說松本的小說更加傾向於犯罪的成因,擅長描寫商戰類題材的推理小說日本文壇一代宗師,傑出的推理小說大師。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擺脫了以往創作中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他的作品極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霧》《點與線》《隔牆有眼》《砂器》《女人階梯》《女人的代價》等,《砂器》等作品還被拍攝為同名電影.

江戶川亂步 這位仁兄比正史還要早幾年,所以是推理小說之父,而正史則是現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壇上被譽為「偵探推理小說之父」的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偵探小說家。他的作品,情節撲朔迷離,懸念強烈,既充滿妖異、詭譎的氣氛,又有著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斷,既以荒誕、幻想的浪漫為創作主調,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嚴謹,無可挑剔!其筆下的偵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山村美紗 說道女性推理小說,當真是舍山村美紗其誰.其故事通常對風土人情著磨甚多,情節也很是離奇古怪山村美紗的作品大都以京都為舞台,頗具地方色彩,情節曲折、離奇。每部小說都有新意結局卻合情合理。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

夏樹靜子 與上位女性相比,這位有點收斂了,其風格很細膩,讀來很是感人她的文
風細膩深沉,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西村壽行 文章內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說,比較變態.但是反映社會現實比較深刻

4. 列舉四位中國現代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1、王晉康代表作有:《西奈噩夢》,《七重外殼》,《最後的愛情》,《解讀生命》,《生死平衡》,《養蜂人》,《水星播種》,《最後的愛情》,長篇小說《類人》等。王晉康近年並未停止創作,於2005年6月在《科幻世界》推出《一生的故事》,並於2006年在《科幻世界》分兩期推出新作《終極爆炸》。迄今為止,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9次,獲獎篇目分別是:《亞當的回歸》(1993),《天火》(1994),《生命之歌》(1995),《西奈噩夢》(1996),《七重外殼》(1997),《豹》(1998),《替天行道》(2001),《水星播種》(2002),《終極爆炸》(2006)。出版有《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4卷本。
2、劉慈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地球往事」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及剛剛出版的《三體Ⅲ: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曾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3
、何夕
億年後的來客》
4、錢莉芳
5、飛氘
《皮鞋裡的狙擊手》(《科幻世界》2003年12期) 《千真萬確》(《科幻世界》2005年3期) 《講故事的機器人》(《科幻世界》2005年10期) 《八月之光》(《科幻世界》2006年5期) 《最後的禮炮》(《少年科普世界》2006年5期) 《去死的漫漫旅途》(《星雲Ⅳ·深瞳》,2006年8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節選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一個末世的故事》(《科幻世界》2006年9期) 《噴嚏之王》(《科幻畫報》2006年10期) 《呵欠王朝》(《科幻畫報》2006年12期) 《三國志家庭篇》(《家長里短》) 《魔鬼的頭顱》(《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期,《中國科幻小說年選》收錄,江蘇文藝出版社,劉慈欣主編) 《眾神之戰》(《幻想1+1》2007年2期,《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發瘋》(《科幻畫報》2007年2期) 《寵兒》(《科幻世界》2007年4期,《2007中國年度科幻小說》收錄,灕江出版社,星河、王逢振主編) 《1983年的母系氏族》(《九州幻想》2007年5期) 《群星歲月》(《幻想1+1》2007年5期) 《呼嚕情報員》(《科幻畫報》2007年6期) 《避風客棧》(《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0期刊中刊) 《蒼天在上》(《科幻世界》2008年2期,《2008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星潮·宇宙號角》(《科幻世界》2008年9月) 《等待消逝的電波》(《科幻大王》2008年9月) 《第三點共識》(《科幻世界》2008年增刊) 《時間足夠鬼混去愛》(《科幻大王》2009年2月) 《舉棋不定》(《今古傳奇·故事月末》) 《一覽眾山小》(《科幻世界》2009年8期)

5. 游戲題材的科幻小說

3樓正解,是《永遠的朋友》,作者:九戈龍。那本小說合集是《2003年中國年度最佳科幻小說》,星河、王逢振選編,灕江出版社。

http://tieba..com/f?kz=144972507

6. 以前看過的一篇網游小說

是《永遠的朋友》,作者:九戈龍。那本小說合集是《2003年中國年度最佳科幻小說》,星河、王逢振選編,灕江出版社。

http://tieba..com/f?kz=144972507

7. 就黃金時代推理小說的電子稿

偵探小說是通俗文學中最受歡迎的體裁之一,據統計偵探小說在歐美的圖書銷售量佔到圖書總數的15%到25%。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虛構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銷售總量到達了20億冊(《2000版吉尼斯世界記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而偵探小說從19世紀末引入中國以來,也是長盛不衰。80年代以後,翻譯偵探小說大量出版,總數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偵探小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解放前程小青、孫了紅等人的偵探小說直到現在仍有再版,當代偵探小說的創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兩個關於偵探小說的解釋供大家參考(偵探小說一次在歐美一般稱「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稱「推理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西方通俗文學的一體體裁,與哥特式小說、犯罪小說以及由它們衍生出來的間諜小說、警察小說、懸疑小說同屬驚險神秘小說的范疇。偵探小說主要寫具有驚人推理、判斷智力的人物,根據一系列的線索,解破犯罪(多是兇殺)的疑案。它的結構、情節、人物、甚至環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種程式文學。由於傳統偵探小說中的破案大多採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推理小說。

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日益發展,政教分離,警察體制逐步建立,這是偵探小說產生的社會基礎。

偵探小說從19世紀中期開始發展。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謀殺案》(1841)、《馬里·羅蓋特的秘密》(1842)和《被竊的信件》(1844)這3篇著名的偵探小說里,塑造了第一個業余偵探杜賓的形象。杜賓通過觀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後來偵探小說中偵探形象的模型。愛倫·坡共寫了7篇偵探小說,雖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卻首創了偵探小說的模式,對偵深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愛倫·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在美國,直到幾十年後安娜·凱瑟琳·格林(1846~1935)發表《利文沃茲案》(1878)出後,偵探小說才開始流行。《利文沃茲案》被認為是第一部由婦女寫的偵探小說。

歐洲的情況大不相同。法國人很快意識到偵探小說有可能廣泛流行。1863年,埃米爾·加博里奧(1835~1873)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偵探小說《血案》,塑造了警察偵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改邪歸正的罪犯。故事雖然聳入聽聞,但對警察和法國法律制度的描寫卻頗為真實。加博里奧的作品在法國國內外都非常流行,他對偵探小說在法國的發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他之後,相繼出現了不少偵探小說作家。

在英國,偵探小說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威爾基·科林斯(1824~1889)繼《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後,1868年發表了《月亮寶石》,以其曲折動人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描寫,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偵探小說。科林斯的朋友查爾斯·狄更斯也涉足這一領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之謎》就是—部偵探小說。廣泛流行歷久不衰、具有世界影響的偵探小說當屬英國柯南道爾(1859~1930)的福爾摩斯探案。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爾摩斯這個穎悟無比的業余偵探形象。此後,他在《四簽名》(1889)、《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恐怖谷》(1915)和許多短篇小說里,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以華生作陪襯,解決了各種疑難的罪案。福爾摩斯成了一個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學人物。

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偵探小說如雨後春筍,迅速在西方興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國理查德·奧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個使用法醫學的偵探約翰·桑代克醫生,並且首創了「逆偵探小說」,即首先說明罪犯的身份,然後倒敘破案的情況;奧克茲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書里,首先寫出了坐在安樂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樂椅」偵探;阿·愛·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偵探漢諾德先生;吉爾伯特·凱恩·切斯特頓(1874~1936),塑造了教士偵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偵探菲利普·特倫特;厄內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偵探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國,卡羅林·韋爾斯(1869~1942)塑造了偵探弗萊明·斯通;梅爾維爾·戴維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納大叔。但是,這一時期英國的厄內斯特·威廉·霍納恩(1866~1941)所寫的拉斐爾斯故事,法國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寫的俠盜阿森·呂班故事,最受讀者的歡迎。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期,稱之為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僅英美兩國,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偵探小說。閱讀偵探故事已不僅僅是有閑階級的一種消遣,下層階級的人也競相閱讀。這時,早期這類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氣息逐漸消失,謀殺案成了每一部小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這些作品中被謀殺者大部分只是一個符號,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惡的斗爭,而是怎樣把疑案偵破。「黃金時代」的大多數作家只是把他們的創作當作娛樂讀者的猜謎游戲,或者說是讀者和作家(通過他虛構的偵探)的一種智力競賽。由於讀者和偵探具有同樣的案情線索和破案機會,所以這類小說也是一場公平的智力競賽。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閑解悶的迷宮游戲,既沒探索社會問題,也沒有反映社會現實。

美國黃金時代的發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賴持(1888~1939)。他在《本森謀殺案》(1926)和《加那利謀殺案》(1927)等一系列小說里,塑造了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的形象,贏得了讀者的歡迎。賴特之後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偵探的名字,實際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筆名。奎恩的作品一開始就把各種線索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同偵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蘭鞋之謎》(1931)、《希臘棺材之謎》(1932)、《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和《中國桔子之謎》(1934)。奎恩創辦的《神秘故事雜志》對推動短篇偵探小說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樂椅」偵探尼羅·沃爾夫也相當著名。

與此同時,英國出現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891~1976),她是「黃金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於利用撲朔迷離的布局、充滿疑竇的人物,創造許多假象,最後提出令人驚奇的結局。她一生寫了近70部偵探小說,塑造了波伊洛和麥波爾小姐兩個偵探的形象。她的許多小說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等都拍成了電影。英國其他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包括:弗里曼·威爾斯·克羅夫茨(1879~1957),塑造了偵探弗倫奇;H.C.貝利(1929~ ),塑造了偵探雷金納德·福岑;安東尼·伯克利,塑造了偵探羅傑·謝林漢姆;美國出生的約輸·狄克森·卡爾(1906~ ),塑造了偵探費爾和亨利·梅里維爾;多蘿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偵探皮特、維姆兩勛爵。

20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出現了一種「反傳統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稱之為「硬漢派」偵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場面,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刻畫上,與傳統的偵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第—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對美國打擊很深,工人失業,生活貧困,官吏貪污腐化,社會動盪不安。一些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力圖反映這種社會現實,提高偵探小說的文學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創始人達希爾·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錢德勘(1888~1958)。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為情節需要而安排的符號,偵探本人也不是萬能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弱點,也常常落入尷尬的處境。哈梅待小說中的偵探就是英雄加盜匪的角色,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盡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斷動槍打鬥的亡命徒。他們筆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維護者,警察常與黑社會的組織互相勾結,而有些黑社會組織又常常得到有權勢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給人以其實感。哈梅特和錢德勒善於使用洗練、粗俗的生動對話,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增強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獲》(1929)、《玻璃鑰匙》、《瘦人》(1932),錢德勒的《大睡》(1939)、《別了,親愛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僅是早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學界也贏得了—定的聲譽。「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優點並未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英一些追求商業價值的偵探小說家,甚至把「硬漢派」小說推到了色惰文學的邊緣。紅極一時的米凱·斯皮蘭(1918~ ),在以《我和陪審團》(1947)開始的一系列以麥克·哈默作主人公的偵探小說里,集中描寫性和暴力,充滿色情和血腥毆打的場面,直到70年代還能感到其影響。

有少數偵探小說家努力探索人類問題和社會現實。用德語寫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和《諾言》,尋求犯罪的根源,主張伸張正義,具有比較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作家喬治·西默農的偵探小說寫對人的探索,重點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動。他關心的不是誰犯罪,而是為什麼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邏輯,著意闡明復雜的犯罪動機。他的作品有《黃狗》、《神經戰》、《奧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願的證人》等。

1940年以後的著名偵探小說家還有:美國的厄爾·斯坦利·加德納(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師又是偵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婦,寫關於諾思先生夫婦的偵探故事;瑪麗·J·拉蒂斯和瑪莎·亨尼薩特,筆名艾瑪·拉森,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偵探約翰·普特納姆·撤徹爾;英國的伊麗莎白·麥金托什(1896~1952),筆名約瑟芬·蒂伊,塑造了偵探格蘭特;羅伯特·布魯斯·蒙哥馬利,筆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偵探蔗瓦斯·芬。

傳統偵探小說的模式由四部分構成:1.神秘的環境;2.嚴密的情節,包括:①介紹偵探,②列出犯罪事實及犯罪線索, ③調查,④宣布案件偵破,⑤解釋破案,⑥結局;3.人物和人物間關系,主要有4類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偵探,④偵探的朋友,牽涉進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據需要排列組合,但它們是傳統偵探小說的結構基礎。

偵探小說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國差不多佔每年圖書銷售量的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國大網路全書·外國文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2.

--------------------------------------------------------------------------------

偵探小說(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學體裁,描寫刑事案件(通常為兇殺案)的調查和破案過程。偵探小說的傳統要素為:①似乎毫無破綻的刑事案件;②旁證所指的遭誤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偵探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的思維能力;⑤令人驚奇和意想不到的結局,偵探告訴人們他如何查明誰是罪犯。偵探小說常用的一條原則是,表面上看來令人信服的證據,其實是毫不相乾的。同時,通常的套數是:那些可推倒出問題的符合邏輯的答案的線索,在偵探得到它們並通過對這些線索的符合邏輯的解釋而推斷出問題的答案的同時,也清楚的呈現在讀者面前。

第一篇偵探小說是E.A.坡的《莫格街謀殺案》,出版於1841年4月。偵探這門職業僅在之前幾十年才出現。人們普遍認為作者是受維多克的《回憶錄》(1828-1829)的影響,後者於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偵探所。小說中的法國偵探杜賓還出現在另外兩篇小說中:《瑪麗·羅熱的秘密》(1845)和《被竊的信》(1845)。偵探小說的篇幅也很快從短篇小說擴充到長篇小說。

法國作家E.加博里奧的《勒魯日案件》(1866)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有幾部續集。W.柯林斯的《月亮寶石》(1868)至今仍為英國最佳長篇小說之一。A.K.格林因發表《利文沃茲案件》成為美國最早的偵探小說家之一。澳大利亞作家F.休姆所著《雙座馬車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極其暢想的書。

在所有虛構的偵探中,以福爾摩斯最為著名。他與忠實而有些遲鈍的朋友華生醫生首次出現在柯南·道爾的小說《血字的研究》(1887)中,爾後由繼續出現在20世紀的這一類故事集中,如《回憶錄》(1894)和較長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福爾摩斯的偵探風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爾的逝世並沒有結束福爾摩斯的偵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據原作提及的情節加以發揮,試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

20世紀初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偵探小說,其中包括M.R.萊因哈特的《環形樓梯》(1908)、G.K.切斯特頓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偵探小說。1920年,許多小說中偵探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如F.W.克勞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檢察官弗倫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爾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區牧師住宅兇殺案》(1930)中的馬普爾小姐;D.L.塞耶斯的《誰的屍體》(1923)中的溫西勛爵;S.S.范·達因的《本森兇殺案》(1923)中的萬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羅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種意義上,20世紀30年代是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上面提及的偵探繼續出現咱新的小說里。這一時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據自己當私人偵探的經歷撰寫短篇和長篇小說。其中著名的有描寫薩姆·斯佩德德《馬爾他的獵鷹》(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偵探的性格描寫變得與早期偵探小說中的推理一樣重要。《瘦漢》(1932)風格較為傳統,塑造了尼克和查爾斯,增添了一對機智的夫婦的令人刺激的偵探故事。繼哈米特之後有R.錢德勒和R.麥克唐納,他們也側重描寫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偵探的性格。他們小說中的主角分別是馬羅和阿契爾。20世紀40年代末,M.斯皮蘭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種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寫法,但在作品中著重描寫性和虐待狂,繼《我和陪審團》(1947)之後,這已成為公式,為他帶來驚人的收益。

20世紀30年代末,由於採用大量發行平裝書,偵探小說家變成巨富,他們之中,在美國有E.S.加德納,他小說中的律師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愛蘭花的偵探沃爾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溫;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們描繪了另一對聰明的諾思夫婦。在法國,有G.西默農,他以連珠炮般的速度寫出一部又一部小說,使其小說中的主角檢察官邁格雷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最著名的偵探之一。其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或獨辟蹊徑的作家包括N.布萊克(詩人戴-劉易斯的筆名)、M.英尼斯、D.N.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爾)。

美國神秘故事作家協會是一個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偵探小說水準的專業團體,成立於1945年。它通過一年一度的授予優秀作品以埃德加·愛倫·坡獎發揮了重大影響。自冷戰出現以後,人們對間諜和國際陰謀的興趣增加,懸念小說對偵探小說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但坡和柯南·道爾的繼承者們仍擁有廣大讀者。

論述偵探小說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殺人取樂》(1941;增訂本1968)以及J.巴曾與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錄》(1971)。

摘自:《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基於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9。

日本偵探小說家大全

森村誠一 擅長從罪犯的角度描寫事件,並且對心理描寫刻畫入微的偵探小說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證明》拍攝的電影(中文名《人證》)在國內曾轟動一時!

橫溝正史 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偵探小說的奠基人,是日本現代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橫溝正史筆下一系列的解謎推理小說,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推理小說水準,更縮短與歐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戰後日本推理小說後來居上,雄霸全球的盛況。

松本清張 可以說松本的小說更加傾向於犯罪的成因,擅長描寫商戰類題材的推理小說日本文壇一代宗師,傑出的推理小說大師。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擺脫了以往創作中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他的作品極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霧》《點與線》《隔牆有眼》《砂器》《女人階梯》《女人的代價》等。

江戶川亂步 這位仁兄比正史還要早幾年,所以是推理小說之父,而正史則是現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壇上被譽為「偵探推理小說之父」的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偵探小說家。他的作品,情節撲朔迷離,懸念強烈,既充滿妖異、詭譎的氣氛,又有著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斷,既以荒誕、幻想的浪漫為創作主調,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嚴謹,無可挑剔!其筆下的偵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山村美紗 說道女性推理小說,當真是舍山村美紗其誰.其故事通常對風土人情著磨甚多,情節也很是離奇古怪山村美紗的作品大都以京都為舞台,頗具地方色彩,情節曲折、離奇。每部小說都有新意結局卻合情合理。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

夏樹靜子 與上位女性相比,這位有點收斂了,其風格很細膩,讀來很是感人她的文
風細膩深沉,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西村壽行 文章內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說,比較變態.但是反映社會現實比較深刻

8. 《科幻世界》2003年的銀河獎徵文有哪些

2003年科幻銀河獎名單:

2003年度銀河獎(2篇):
傷心者 何宏偉(所獲票數:3956票)
(獎金10000元)
地球大炮 劉慈欣(所獲票數:1196票)
(獎金10000元)

最佳新人獎(2篇):
春日澤·雲夢山·仲昆 拉拉(所獲票數:2076票)
(獎金8000元)
寄生之魔 羅隆翔(所獲票數:1512票)
(獎金8000元)

讀者提名獎篇目(5篇):
餓塔 潘海天(所獲票數:1192票)
唯美 未明小痴(所獲票數:1156票)
詩雲 劉慈欣(所獲票數:1008票)
山海間 羅隆翔(所獲票數:996票)
思想者 劉慈欣(所獲票數:444票)

本屆銀河獎評獎委員會
阿來(《科幻世界》雜志社長、總編)
王逢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岩(著名科幻作家、科幻評論家)
姚海軍(《科幻世界》雜志副主編)

關於本屆銀河獎評選:
2003年的科幻創作,大體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新人新秀銳氣十足,「老將」中堅穩中求變。因而,對新人的關注成了2003年度銀河獎的焦點。
計劃中的2003年銀河獎共有三個獲獎名額,並且規定其中必須有一篇新人新作,以鼓勵一年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新人。然而,當設想向現實轉換之時,這個當初所設想的「必須」便顯得多餘了:評選過程中,兩篇新人之作竟然難分伯仲!它們同樣特色鮮明,同樣受到讀者的如潮好評,同樣表現出了作者值得期待的創作潛力。
拉拉的《春日澤·雲夢山·仲昆》,文筆從容,底蘊深厚,耐人回味,顯示出一個年輕作者少有的成熟與穩健;而羅隆翔的《寄生之魔》,對流行元素的把握恰到好處,在互聯網上引發了長達數月的激烈論戰。
評委們反復討論的結果,是對銀河獎中設立這個獎項目的的重新審視。最終,我們破例增加一個新人獎名額。理由只有一個:兩位新人同樣值得鼓勵。
在「老」作家方面,何宏偉以一篇《傷心者》再創輝煌。該作不僅在票數上遙遙領先,更得評委一致好評,當之無愧拔得頭籌。而劉慈欣依然在自如地揮灑他似乎永無窮盡的才氣,佳作不斷,其《地球大炮》一如既往,大氣磅礴,令人感嘆,與《傷心者》共獲大獎,實為眾望所歸。
銀河獎的讀者提名獎,是一個完全由讀者投票決定的獎項,獲獎的篇目,嚴格按照讀者投票票數產生。

專家評委意見選登
《地球大炮》
從技術角度論征「地球大炮」的可行性,多少是有點可笑的。劉慈欣在小說中根本就蔑視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硬科幻傳統,以奔放不拘的筆觸為讀者講述著一項偉大的科幻奇跡的際遇,以及與它息息相關的沈氏家族的悲歡離合。在狂放的想像的背後,透著真理的冷酷。
——阿來

《寄生之魔》:以清新、簡化的方式給當前科幻小說繁復的語言進行了革新。雖然故事顯得比較單純,具有天真和理想主義特色,但全文非常完整,而且具有大的起伏。是值得提倡的、與主流科幻寫法相反的更新。——吳岩

《傷心者》:故事生動有趣,貼近生活,隱含著一種批判;主人公堅忍不拔的追求和奮斗,激人奮進,具有啟示意義。——王逢振

《春日澤·雲夢山·仲昆》
在一切呈現空白狀態的未來放任想像,比在蓋棺定論的歷史中磕磕絆絆地行進要容易得多。因此,當《春日澤》出現在讀者眼前時,很難叫人視而不見。清澈的文字如同秋日的風,從容不迫,帶著大周王朝的優雅,氤氳繚繞著隱約的貴族氣質,充滿了張力。在這里,歷史被還原成復雜的存在,故事本身的魅力代替了歷史的魅力。——姚海軍

《地球大炮》: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品。小說中人物和技術細節有意進行了淡化,但卻能從中感受到科學技術以更加強大的力量作用著世界。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在古典主義科幻的外殼中重新注入活力。——吳岩

9. 尋找以前看過的一篇小說

勞拉與胡里奧
〔西班牙〕胡·何·米利亞斯

我覺得很像,因為有以下片段,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外國文學》上刊登的。

節選1:
「如果你想讓我睡覺,就得給我講個故事。」女孩說。
「我不會講故事。」胡里奧說。
「那我就不睡覺。」
大人小孩沉默片刻,彼此等待著對方更加主動一些。最後,孩子妥協了。
「你說從前,然後就知道怎麼講了。」
「從前。」胡里奧說罷,便又沉默了。
「從前有個國家。」女孩說。
「從前有個國家……」
這時,大街上飄來的一個影子掠過牆壁。
「從前有個國家,」胡里奧重復說,「那裡的影子比人少。」
「為什麼?」
「因為有一半的人生來就沒有影子。」

節選2:
他們在餐桌旁坐了下來,胡里奧便開始講故事:「從前有一個影子洗染店。」
「什麼是影子洗染店?」
「就是人們把影子拿去清洗的地方,就像清洗衣服的洗染店一樣。你別老打斷我。」
「繼續講吧。」
「但是,有的人把影子拿去洗滌後就再也不去取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忘了,或者他們死了,或者他們付不起錢。每個月都有一些影子被扔著,沒有取走。」

至於目錄,你在網路網頁搜索「《外國文學》雜志」就可以看到一個下載目錄的了,很簡單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你說的故事是不是樓上說的那兩個。。嘿嘿。。。
滿意請採納哦。。

10. 何謂偵探小說黃金時代

偵探小說是通俗文學中最受歡迎的體裁之一,據統計偵探小說在歐美的圖書銷售量佔到圖書總數的15%到25%。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虛構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銷售總量到達了20億冊(《2000版吉尼斯世界記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而偵探小說從19世紀末引入中國以來,也是長盛不衰。80年代以後,翻譯偵探小說大量出版,總數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偵探小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解放前程小青、孫了紅等人的偵探小說直到現在仍有再版,當代偵探小說的創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兩個關於偵探小說的解釋供大家參考(偵探小說一次在歐美一般稱「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稱「推理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西方通俗文學的一體體裁,與哥特式小說、犯罪小說以及由它們衍生出來的間諜小說、警察小說、懸疑小說同屬驚險神秘小說的范疇。偵探小說主要寫具有驚人推理、判斷智力的人物,根據一系列的線索,解破犯罪(多是兇殺)的疑案。它的結構、情節、人物、甚至環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種程式文學。由於傳統偵探小說中的破案大多採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推理小說。

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日益發展,政教分離,警察體制逐步建立,這是偵探小說產生的社會基礎。

偵探小說從19世紀中期開始發展。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謀殺案》(1841)、《馬里·羅蓋特的秘密》(1842)和《被竊的信件》(1844)這3篇著名的偵探小說里,塑造了第一個業余偵探杜賓的形象。杜賓通過觀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後來偵探小說中偵探形象的模型。愛倫·坡共寫了7篇偵探小說,雖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卻首創了偵探小說的模式,對偵深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愛倫·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在美國,直到幾十年後安娜·凱瑟琳·格林(1846~1935)發表《利文沃茲案》(1878)出後,偵探小說才開始流行。《利文沃茲案》被認為是第一部由婦女寫的偵探小說。

歐洲的情況大不相同。法國人很快意識到偵探小說有可能廣泛流行。1863年,埃米爾·加博里奧(1835~1873)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偵探小說《血案》,塑造了警察偵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改邪歸正的罪犯。故事雖然聳入聽聞,但對警察和法國法律制度的描寫卻頗為真實。加博里奧的作品在法國國內外都非常流行,他對偵探小說在法國的發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他之後,相繼出現了不少偵探小說作家。

在英國,偵探小說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威爾基·科林斯(1824~1889)繼《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後,1868年發表了《月亮寶石》,以其曲折動人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描寫,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偵探小說。科林斯的朋友查爾斯·狄更斯也涉足這一領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之謎》就是—部偵探小說。廣泛流行歷久不衰、具有世界影響的偵探小說當屬英國柯南道爾(1859~1930)的福爾摩斯探案。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爾摩斯這個穎悟無比的業余偵探形象。此後,他在《四簽名》(1889)、《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恐怖谷》(1915)和許多短篇小說里,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以華生作陪襯,解決了各種疑難的罪案。福爾摩斯成了一個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學人物。

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偵探小說如雨後春筍,迅速在西方興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國理查德·奧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個使用法醫學的偵探約翰·桑代克醫生,並且首創了「逆偵探小說」,即首先說明罪犯的身份,然後倒敘破案的情況;奧克茲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書里,首先寫出了坐在安樂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樂椅」偵探;阿·愛·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偵探漢諾德先生;吉爾伯特·凱恩·切斯特頓(1874~1936),塑造了教士偵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偵探菲利普·特倫特;厄內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偵探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國,卡羅林·韋爾斯(1869~1942)塑造了偵探弗萊明·斯通;梅爾維爾·戴維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納大叔。但是,這一時期英國的厄內斯特·威廉·霍納恩(1866~1941)所寫的拉斐爾斯故事,法國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寫的俠盜阿森·呂班故事,最受讀者的歡迎。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期,稱之為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僅英美兩國,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偵探小說。閱讀偵探故事已不僅僅是有閑階級的一種消遣,下層階級的人也競相閱讀。這時,早期這類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氣息逐漸消失,謀殺案成了每一部小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這些作品中被謀殺者大部分只是一個符號,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惡的斗爭,而是怎樣把疑案偵破。「黃金時代」的大多數作家只是把他們的創作當作娛樂讀者的猜謎游戲,或者說是讀者和作家(通過他虛構的偵探)的一種智力競賽。由於讀者和偵探具有同樣的案情線索和破案機會,所以這類小說也是一場公平的智力競賽。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閑解悶的迷宮游戲,既沒探索社會問題,也沒有反映社會現實。

美國黃金時代的發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賴持(1888~1939)。他在《本森謀殺案》(1926)和《加那利謀殺案》(1927)等一系列小說里,塑造了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的形象,贏得了讀者的歡迎。賴特之後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偵探的名字,實際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筆名。奎恩的作品一開始就把各種線索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同偵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蘭鞋之謎》(1931)、《希臘棺材之謎》(1932)、《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和《中國桔子之謎》(1934)。奎恩創辦的《神秘故事雜志》對推動短篇偵探小說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樂椅」偵探尼羅·沃爾夫也相當著名。

與此同時,英國出現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891~1976),她是「黃金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於利用撲朔迷離的布局、充滿疑竇的人物,創造許多假象,最後提出令人驚奇的結局。她一生寫了近70部偵探小說,塑造了波伊洛和麥波爾小姐兩個偵探的形象。她的許多小說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等都拍成了電影。英國其他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包括:弗里曼·威爾斯·克羅夫茨(1879~1957),塑造了偵探弗倫奇;H.C.貝利(1929~ ),塑造了偵探雷金納德·福岑;安東尼·伯克利,塑造了偵探羅傑·謝林漢姆;美國出生的約輸·狄克森·卡爾(1906~ ),塑造了偵探費爾和亨利·梅里維爾;多蘿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偵探皮特、維姆兩勛爵。

20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出現了一種「反傳統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稱之為「硬漢派」偵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場面,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刻畫上,與傳統的偵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第—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對美國打擊很深,工人失業,生活貧困,官吏貪污腐化,社會動盪不安。一些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力圖反映這種社會現實,提高偵探小說的文學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創始人達希爾·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錢德勘(1888~1958)。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為情節需要而安排的符號,偵探本人也不是萬能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弱點,也常常落入尷尬的處境。哈梅待小說中的偵探就是英雄加盜匪的角色,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盡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斷動槍打鬥的亡命徒。他們筆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維護者,警察常與黑社會的組織互相勾結,而有些黑社會組織又常常得到有權勢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給人以其實感。哈梅特和錢德勒善於使用洗練、粗俗的生動對話,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增強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獲》(1929)、《玻璃鑰匙》、《瘦人》(1932),錢德勒的《大睡》(1939)、《別了,親愛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僅是早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學界也贏得了—定的聲譽。「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優點並未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英一些追求商業價值的偵探小說家,甚至把「硬漢派」小說推到了色惰文學的邊緣。紅極一時的米凱·斯皮蘭(1918~ ),在以《我和陪審團》(1947)開始的一系列以麥克·哈默作主人公的偵探小說里,集中描寫性和暴力,充滿色情和血腥毆打的場面,直到70年代還能感到其影響。

有少數偵探小說家努力探索人類問題和社會現實。用德語寫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和《諾言》,尋求犯罪的根源,主張伸張正義,具有比較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作家喬治·西默農的偵探小說寫對人的探索,重點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動。他關心的不是誰犯罪,而是為什麼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邏輯,著意闡明復雜的犯罪動機。他的作品有《黃狗》、《神經戰》、《奧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願的證人》等。

1940年以後的著名偵探小說家還有:美國的厄爾·斯坦利·加德納(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師又是偵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婦,寫關於諾思先生夫婦的偵探故事;瑪麗·J·拉蒂斯和瑪莎·亨尼薩特,筆名艾瑪·拉森,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偵探約翰·普特納姆·撤徹爾;英國的伊麗莎白·麥金托什(1896~1952),筆名約瑟芬·蒂伊,塑造了偵探格蘭特;羅伯特·布魯斯·蒙哥馬利,筆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偵探蔗瓦斯·芬。

傳統偵探小說的模式由四部分構成:1.神秘的環境;2.嚴密的情節,包括:①介紹偵探,②列出犯罪事實及犯罪線索, ③調查,④宣布案件偵破,⑤解釋破案,⑥結局;3.人物和人物間關系,主要有4類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偵探,④偵探的朋友,牽涉進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據需要排列組合,但它們是傳統偵探小說的結構基礎。

偵探小說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國差不多佔每年圖書銷售量的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國大網路全書·外國文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2.

--------------------------------------------------------------------------------

偵探小說(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學體裁,描寫刑事案件(通常為兇殺案)的調查和破案過程。偵探小說的傳統要素為:①似乎毫無破綻的刑事案件;②旁證所指的遭誤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偵探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的思維能力;⑤令人驚奇和意想不到的結局,偵探告訴人們他如何查明誰是罪犯。偵探小說常用的一條原則是,表面上看來令人信服的證據,其實是毫不相乾的。同時,通常的套數是:那些可推倒出問題的符合邏輯的答案的線索,在偵探得到它們並通過對這些線索的符合邏輯的解釋而推斷出問題的答案的同時,也清楚的呈現在讀者面前。

第一篇偵探小說是E.A.坡的《莫格街謀殺案》,出版於1841年4月。偵探這門職業僅在之前幾十年才出現。人們普遍認為作者是受維多克的《回憶錄》(1828-1829)的影響,後者於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偵探所。小說中的法國偵探杜賓還出現在另外兩篇小說中:《瑪麗·羅熱的秘密》(1845)和《被竊的信》(1845)。偵探小說的篇幅也很快從短篇小說擴充到長篇小說。

法國作家E.加博里奧的《勒魯日案件》(1866)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有幾部續集。W.柯林斯的《月亮寶石》(1868)至今仍為英國最佳長篇小說之一。A.K.格林因發表《利文沃茲案件》成為美國最早的偵探小說家之一。澳大利亞作家F.休姆所著《雙座馬車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極其暢想的書。

在所有虛構的偵探中,以福爾摩斯最為著名。他與忠實而有些遲鈍的朋友華生醫生首次出現在柯南·道爾的小說《血字的研究》(1887)中,爾後由繼續出現在20世紀的這一類故事集中,如《回憶錄》(1894)和較長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福爾摩斯的偵探風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爾的逝世並沒有結束福爾摩斯的偵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據原作提及的情節加以發揮,試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

20世紀初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偵探小說,其中包括M.R.萊因哈特的《環形樓梯》(1908)、G.K.切斯特頓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偵探小說。1920年,許多小說中偵探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如F.W.克勞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檢察官弗倫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爾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區牧師住宅兇殺案》(1930)中的馬普爾小姐;D.L.塞耶斯的《誰的屍體》(1923)中的溫西勛爵;S.S.范·達因的《本森兇殺案》(1923)中的萬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羅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種意義上,20世紀30年代是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上面提及的偵探繼續出現咱新的小說里。這一時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據自己當私人偵探的經歷撰寫短篇和長篇小說。其中著名的有描寫薩姆·斯佩德德《馬爾他的獵鷹》(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偵探的性格描寫變得與早期偵探小說中的推理一樣重要。《瘦漢》(1932)風格較為傳統,塑造了尼克和查爾斯,增添了一對機智的夫婦的令人刺激的偵探故事。繼哈米特之後有R.錢德勒和R.麥克唐納,他們也側重描寫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偵探的性格。他們小說中的主角分別是馬羅和阿契爾。20世紀40年代末,M.斯皮蘭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種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寫法,但在作品中著重描寫性和虐待狂,繼《我和陪審團》(1947)之後,這已成為公式,為他帶來驚人的收益。

20世紀30年代末,由於採用大量發行平裝書,偵探小說家變成巨富,他們之中,在美國有E.S.加德納,他小說中的律師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愛蘭花的偵探沃爾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溫;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們描繪了另一對聰明的諾思夫婦。在法國,有G.西默農,他以連珠炮般的速度寫出一部又一部小說,使其小說中的主角檢察官邁格雷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最著名的偵探之一。其他繼承福爾摩斯的傳統或獨辟蹊徑的作家包括N.布萊克(詩人戴-劉易斯的筆名)、M.英尼斯、D.N.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爾)。

美國神秘故事作家協會是一個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偵探小說水準的專業團體,成立於1945年。它通過一年一度的授予優秀作品以埃德加·愛倫·坡獎發揮了重大影響。自冷戰出現以後,人們對間諜和國際陰謀的興趣增加,懸念小說對偵探小說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但坡和柯南·道爾的繼承者們仍擁有廣大讀者。

論述偵探小說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殺人取樂》(1941;增訂本1968)以及J.巴曾與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錄》(1971)。

摘自:《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基於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9。

日本偵探小說家大全

森村誠一 擅長從罪犯的角度描寫事件,並且對心理描寫刻畫入微的偵探小說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證明》拍攝的電影(中文名《人證》)在國內曾轟動一時!

橫溝正史 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偵探小說的奠基人,是日本現代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橫溝正史筆下一系列的解謎推理小說,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推理小說水準,更縮短與歐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戰後日本推理小說後來居上,雄霸全球的盛況。

松本清張 可以說松本的小說更加傾向於犯罪的成因,擅長描寫商戰類題材的推理小說日本文壇一代宗師,傑出的推理小說大師。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擺脫了以往創作中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他的作品極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霧》《點與線》《隔牆有眼》《砂器》《女人階梯》《女人的代價》等。

江戶川亂步 這位仁兄比正史還要早幾年,所以是推理小說之父,而正史則是現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壇上被譽為「偵探推理小說之父」的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偵探小說家。他的作品,情節撲朔迷離,懸念強烈,既充滿妖異、詭譎的氣氛,又有著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斷,既以荒誕、幻想的浪漫為創作主調,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嚴謹,無可挑剔!其筆下的偵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山村美紗 說道女性推理小說,當真是舍山村美紗其誰.其故事通常對風土人情著磨甚多,情節也很是離奇古怪山村美紗的作品大都以京都為舞台,頗具地方色彩,情節曲折、離奇。每部小說都有新意結局卻合情合理。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

夏樹靜子 與上位女性相比,這位有點收斂了,其風格很細膩,讀來很是感人她的文
風細膩深沉,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西村壽行 文章內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說,比較變態.但是反映社會現實比較深刻

熱點內容
好看的穿越宮斗帶空間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05-19 02:16:15 瀏覽:300
科幻小說答題技巧 發布:2024-05-19 01:24:59 瀏覽:630
推薦些好看的黑道小說 發布:2024-05-19 01:06:51 瀏覽:709
我國古代四大古典小說的作家中 發布:2024-05-18 23:37:18 瀏覽:892
boss今天又在撒狗小說免費 發布:2024-05-18 23:15:16 瀏覽:787
小說風水免費閱讀 發布:2024-05-18 22:55:18 瀏覽:184
我國現代第一部白話文小說 發布:2024-05-18 22:46:25 瀏覽:312
人物紀實有聲聽書網 發布:2024-05-18 22:45:42 瀏覽:556
起點女頻科幻小說冷門嗎 發布:2024-05-18 22:37:07 瀏覽:824
重生校園學霸女神養成記小說 發布:2024-05-18 22:10:35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