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NASA授權的科幻小說

NASA授權的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6-20 11:07:59

1. 求一部小說,小說名好像包含單身男人什麼的。男女主角以前是同學,女主角在NASA工作。

單相思萬歲 作者君君

2. 那些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

2003年09月15日13:27 世界新聞報

芒箭

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

最佳長篇小說:羅伯特·J·索耶的《原始人類》

小說的構思來自於一個基本的考古學事實:4萬年前,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史前人類——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現代人類是前者的後裔,後者則在人類進化史中被淘汰。索耶假設,在一個平行宇宙中進化的進程恰好相反,尼安德特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某一天,尼安德特科學家在一次試驗中意外地打開了兩個世界間的通道,身為尼安德特人的物理學家蓬特·博迪特出現在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地下2公里處的微中子實驗室……

同一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了,現代人類也由此知道原來地球完全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類開發:我們人口過剩,尼安德特人卻早在數個世紀之前就找到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我們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尼安德特人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們信仰上帝,這個概念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索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故事(當然還有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科學家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探討了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宗教與科學、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之間的關系,反思著人類文明成長的方式。

作者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年出生於渥太華,被稱為「加拿大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終端實驗》曾獲得科幻小說的另一個著名獎項星雲獎,但他此前6次參加雨果獎角逐均空手而歸。去年索耶最得意的作品《計算中的上帝》輸給《哈利·波特》,令很多老牌科幻迷憤憤不平。這次索耶終於憑借這部2002年世界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如願以償。《原始人類》是他雄心勃勃的《尼安德特視差》三部曲(另兩部為《人類》和《混血人》)中的第一部。

最佳長中篇小說:尼爾·蓋曼的《卡蘿琳》

卡蘿琳家裡新買了一棟房子,有21扇窗戶和14扇門。第14扇門是鎖著的,而且外邊應該只有一堵磚牆。但是有一天,卡蘿琳發現了門後的秘密:它通向另一幢看起來和卡蘿琳家一模一樣的房子。初看起來,這房子里的一切非常美妙:食物鮮美可口;箱子里裝滿了玩具;卧室里漂浮著帶翅膀的小天使;童話里的插圖會發光和活動……

但是卡蘿琳很快發現了美妙背後潛伏的邪惡。在那個房子里,有另外一個「爸爸」和另外一個「媽媽」,他們想要把卡蘿琳永遠留下來,把她改造成他們自己的「小姑娘」。在房間的鏡子後邊,卡蘿琳還看到了3個迷失的靈魂,那都是被困在這里的其他孩子。現在,卡蘿琳必須運用她的智慧和房子里的一切工具,挽救這些孩子們和她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評論家認為,這部風格詭異的作品並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童話,無論是童真未泯的小學生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能從這個充滿了幻想、冒險和驚悚的故事中得到樂趣。《卡蘿琳》在市場和評論界都獲得了出色的反響。這是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部能夠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奇幻小說摘得雨果獎的桂冠。作者蓋曼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小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惡夢。」

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是一名移居美國的英國作家。相貌英俊的他從事職業寫作20年,其主要作品屬於「恐怖喜劇」風格。他的前一部奇幻作品《美國諸神》同時獲得了去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美國諸神》講的是古希臘的宙斯諸神與當今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電視、網際網路「大戰」的故事。

其它獎項

最佳短中篇小說獎:由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緩慢人生》獲得。在小說中,一男兩女3個宇航員奉命登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進行探險。在這個充滿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展開的故事本身就引人入勝,斯萬維克奇妙的想像力也令小說增色不少。比如他在小說中描繪的利用夢境進行通訊的情節,使讀者大開眼界。斯萬維克與雨果獎也很「有緣」,他的《狗說汪汪》去年奪得最佳短篇小說獎,今年又有4部作品入圍。

最佳短篇小說獎:傑弗里·A·蘭迪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專家的身份令他的作品平添了一份「權威」的色彩。1992年,他憑借《太陽漫步》獲得雨果獎,這次他又攜《著陸火星》重來,再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講述的是利用星際旅行消滅地球上的罪犯的殘酷故事。

最佳短篇影視作品:《吸血鬼殺手巴菲:與亡者對話》,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國奇幻類電視系列劇。

最佳長篇影視作品:《指環王:雙塔奇謀》,氣勢磅礴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最佳職業主編:《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主編加德納·多佐伊斯,每年有眾多的獲獎小說出自他的雜志。

最佳職業藝術家:鮑勃·伊格爾頓,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奇幻藝術家之一。

最佳半專業雜志獎:《軌跡》。盡管是由半職業的科幻愛好者編輯,但該雜志在美國科幻評論界擁有很高的地位。

最佳愛好者雜志獎:《含羞草》。由里奇和尼基·林奇兄弟主編。

雨果獎

雨果獎創立於1953年,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小說兩大最高獎項。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小說成就獎」,「雨果」這一名稱是為了紀念《驚異故事》雜志創始人、「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雨果獎分為最佳長篇、長中篇、短中篇和短篇小說等獎項,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從前一年發表的作品中投票產生,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雨果獎獎杯的形狀是一枚直立的火箭,底座則年年不同。

與由專業作家投票選出的星雲獎相比,雨果獎更多地反映了科幻愛好者的喜好。但也曾有指責說,雨果獎的評選經常受到一大批崇尚嚴謹科學的「硬科幻迷」左右,文學性、幻想性較濃的作品往往不能得獎,但這一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觀。雨果獎另一受人詬病之處在於獲獎作品多集中在美、英兩國。由於目前科幻小說創作主流還是英語,雨果獎評選其它語言作品時也以英譯本為准,這個問題看來很難得到解決。

50年來,雨果獎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名家和新銳的經典作品,但是這樣的評選仍舊會帶來不少遺憾。庫爾特·馮尼古特的代表作《五號屠場》和大衛·布林後來拍成電影的《郵差》都曾遺憾地與雨果獎失之交臂,而公認的科幻文學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則從未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

3. 求介紹幾位最著名的外國科幻作家

黃金時代西方科幻的三位大師: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和羅伯特·海因萊茵。詹姆斯·布利什(《飛城》、《事關良心》),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編年史》、《華氏451》等)。
新浪潮里的賽博朋克: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浪遊者》、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
暈,當代的啊。
英美首推喬治·R·R·馬丁,這是一位科幻和奇幻的著名作家,科幻方面有「一千個世界」的系列故事,奇幻方面有史詩奇幻《冰與火之歌》。個人非常喜歡的,也是國內譯介很多的兩位短篇王:羅伯特·里德和特德·姜,幾乎篇篇精品。加拿大的羅伯特·索耶(《計算中的上帝》、《恐龍文明》三部曲),澳大利亞的加斯·科尼斯(《古國三部曲》)都是很有名的。女作家南希·克雷斯和厄修拉·勒奎恩非常出色。
日本當代科幻的代表人物有小林泰三、梶尾真治、神林長平、飛浩隆等,風格各不相同。

名單可以列很長,關鍵是你的目的。要是只想閱讀的話,建議參考《科幻世界》雜志後附的「世界科幻大師」系列作品,訂閱《科幻世界》譯文版也是很好的辦法;如果能閱讀原著,可以關注一下每年的國際科幻大獎星雲獎、雨果獎的得主;如果是想做研究的話,可以找天空之城科幻論壇或者豆瓣科幻世界小組里專業或業余的研究者幫忙,比如吳岩、三三豐、丁丁蟲。
這個問題可以發到那裡,會得到專業解答的。
祝好運。不求分,只求樓主對科幻的興趣能持續,國內同志太少了。

樓上上的那位,誰告訴你特德·姜是女作家的……

4. 求書名,很小時候看的科幻小說,講的是一艘已經被遺棄在宇宙的飛船,經歷漫漫歷程後變成了具有智能的生命

《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5. 你有哪些關於外星人的小說推薦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贍養上帝》,不是那種傳統的外星人小說,沒有星球大戰,而是從另一個角度,以科幻小說的形式展示了人性。關於人的教育、發展,還有人性的光輝。我覺得打個四星半吧,值得一看。

6.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說

【釋義】

硬科幻: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代表人物】

【區別】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

【世界著名小說】

《我,機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7. 為什麼看見那麼多品牌都有NASA的標志,問了人家店員說是以NASA為設計元素來設計,那豈不是所有品

像耐克安踏都是NASA官方授權的,其實授權聯名很簡單只用想nasa報備服飾版型就可以,當然價格是要看牌子的,就像耐克pg3,我毒入手1349,安踏就便宜了接近八成

8. 找一本科幻卡牌小說,主角好像姓李,穿越到了幾百年後,他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制卡大師,裡面還有個虛擬世界

西元2001年10月18日,美國NASA太空觀測站。 「史密斯博士,最新的空間站相片拿來了,請您過目。」 「嗯,我看看。……哦,你可以出去了。」 「好的。」 「……等一下,這是什麼?」 「哦,這個……它以極快的速度沖入大氣層,我們判斷應該

9. 利用黑洞進行星際航行的小說

1.是庫珀的女兒救了他自己。2.《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邁克爾·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3.庫伯:他是一名前NASA宇航員,也是一名工程師。人類文明危在旦夕,每天只是在種植食物、吃飯喝水中度過,不再進行發明創造,不需要工程師,庫伯沒有工作可做,沒有新創意的誕生。庫伯也是一個鰥夫,有兩個孩子。有一天,一個空前偉大的冒險機會來敲門,他能重拾夢想回到宇航員的位置,但對於庫伯來說,當這個他曾痛苦放棄的夢想又回來,他卻需要付出離開家庭的代價去追逐夢想;而且,他甚至不知道哪天才能結束冒險回家,就連能不能回來都是個問題。

10. 找一本關於人類搜素外星文明的小說,科幻的,科幻不要太過離譜,謝謝了

《解讀生命》王晉康的科幻一直屬於比較貼近現實的那種,這篇小說也秉承了其一貫的風格!
http://wenku..com/view/5f454ffa0242a8956bece469.html
《超時空接觸》又名:《接觸未來(contact)》
http://ke..com/albums/84978/84978.html#0$ae10eddee05ea54795ee3741
(有小說有電影)是目前好萊塢所拍攝的科學含金量最高的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調查表明,美國有97%的民眾相信影片所述的內容。
原小說作者、影片的副製片人(其實還參入了部分編劇工作)、康奈爾大學的教授卡爾·薩根(CARL SAGAN),他曾指導過美國的空間計劃,還擔任過美國航天局(NASA)顧問,一生獲得22個名譽學位以及一項新聞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國際大獎--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小說《接觸未來》以豐富的知識和非凡的想像在經典科幻作品行列里佔有重要一席。

這兩部很合適,都是非常優秀的科幻。
另外在推薦下 劉的《三體》也是這個類型的,但是我覺他得幻的更遠一些。

--------------------------
超時空接觸的小說原型是《接觸未來》不過建議你直接看電影!因為不一定找的到中文版。
另外合理的超能力在科幻小說中不見得就是毫無道理的空想。記得有個老試驗,研究員坐在封閉的房間里,由玻璃隔離者,參與者在研究人員的背後盯著研究人員看,然後讓研究員記錄其感受,似乎通過多組試驗有人和無人時結果並不完全一樣,而且腦電波的存在也多有證實。未來人會衍生出特異能力並非完全空想。我們不能應為自己證實不了就完全否認所有可能。
比較嚴苛的科幻電影還有《世界末日》布魯斯威力和本阿爾弗萊德出演的,美國宇航局也參與了編劇和部分部分監制。
我想你要看的屬於那種偏「硬」的科幻是吧.搜索下 王晉康 劉慈欣 這些科幻世界的硬科幻作家的作品就不錯,比如 劉的球狀閃電,各期的銀河獎勵也都不錯。我不清楚你到底是要搜索起點的那種YY網路小說,還是相對比較嚴謹科幻文學。
如果是前者建議看看《末世卡徒》《黑暗血時代》《末日戰線》這些都不錯。除了黑暗血時代是東拼西湊比較離譜外,另外兩本都比較嚴謹,不過末日戰線中依舊有較多的異能者,但是我認為不算離譜的。
短篇的就太多了《後冰川時代記事》《真實姓名》《獵戶座防線》。。。總之如果是喜歡看這類短篇的各期的科幻銀河獎都值得翻出來看,還有很多沒得獎的短篇也很好~

熱點內容
總裁文小說言情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6:17:33 瀏覽:449
穿書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30:56 瀏覽:721
短篇言情小說作家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4:34:05 瀏覽:369
古代言情女主開頭是婢女小說 發布:2025-07-05 13:34:47 瀏覽:336
暗黑獸古代人魚獸的面子小說 發布:2025-07-05 13:06:58 瀏覽:509
有關山海經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05 12:32:22 瀏覽:211
奧特曼黃版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2:25:46 瀏覽:285
重生言情小說大全 發布:2025-07-05 11:44:17 瀏覽:659
求穿越古代做美食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9:17:31 瀏覽:496
有關娛樂圈後宮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8:45:17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