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九十年代外星科幻小說

九十年代外星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5-10-07 00:08:02

Ⅰ 劉慈欣所有科幻小說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Ⅱ 超新星紀元適合什麼年齡段看

沒有規定。
《超新星紀元》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寫於1991年的長篇科幻小說。講述的是1999年末的一天,位於御夫座的一顆超新星突然爆發。在漫長的歲月里,這顆巨大的恆星被星際塵埃所遮擋,沒有被人類發現。這次超新星爆發,給人類帶來了一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超新星紀元。由於距離超新星太近,強烈的輻射使人類普遍患上了輻射病,人類開始大量死亡。而人們也發現孩子,特別是12歲以下的孩子症狀很輕或根本沒有。後來才知道這與基因的自主修復功能有關,年齡越大這種功能就會越差。樂觀估計在10個月到1年後,地球上13歲以上的人將逐漸死去。於是,長達一年的「大學習」中,整個世界的大人都拚命把自己畢生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教給這些還處於懵懵懂懂中的孩子。
劉慈欣是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曾於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連續三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作品因氣勢恢宏、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

Ⅲ 轉型中的科幻小說標本讀物——讀《太空神探魯文基》

綠楊的書是第一次看,他的名字其實也是第一次聽說。

在吳岩老師的相關中國科幻史的作品中,印象中是隱約提到過這個名字,但是回頭去找,反而僅僅發現兩處。 《追憶似水的未來》 書中 《中國科幻小說:一個百年載人航天夢》 一文提到:

在讀過了這本《太空神探魯文基》之後,只能感到這種疏忽是遺憾的。如果能夠武斷地為這種遺漏找一個理由,就只能用「生不逢時」這四個字來形容。

綠楊最為知名的魯文基系列作品,第一篇是發表於1993年的《鳥巢里的笑聲》,最後一篇《黑洞之吻》是1997年發表。這本書一共收錄了19篇文章。

19篇文章,質量有高有低,篇幅有長有短,可以看得出綠楊在創作時候的慣性與創新。大概地說,他的文章還沒有擺脫科幻小說「點子文學」的特徵。尤其是在凸顯魯文基」神探「的這一方面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其實這一點就像是最基礎原始的推理小說,或者更准確地說,是猜謎書一類的作品。利用知識上的不對等——畢竟魯文基是兩次諾獎的獲得者——魯文基往往可以將常人視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利用科學予以解釋。這在獲獎作品《黑洞之吻》中表現的就非常明顯。

故事的模式就是:出現不可思議的天文現象,一種科學家束手無策,請教魯文基教授,教授予以解答。這種故事模式反復出現,像是《古剎之光》《鬼屋》《真實的幻影》等篇目,都差不多如此。略有不同的就是對話和懸疑的主線。如果放在現在,每一篇都可以變成類似《X檔案》的劇本,用簡單的科學猜想建立起一個還算好看的故事。但是架不住經常反復出現這種模式,其實也挺無聊的。

但是綠楊的作品中,也有後來出現的「軟科幻」,或者我更願意稱之為「人文性」的科幻的色彩。在一些較大篇幅的作品中,他開始關注的是「科學」本身對於人的影響,沒有僅僅將故事局限在點子上。我最喜歡的一篇《失落的影子》就屬於此類。作品的科幻核心是 引力透鏡 ,而故事的主線則是魯文基和助手一起找尋觀測站。故事的結尾,他倆自然成功地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方,利用引力透鏡原理,觀察到了宇宙大爆炸的最初景象。他們成為了時間空間開始的見證者。核心內容非常簡單,但是卻能直指人們對於科學最基本的追求,非常讓人感動。這點與《朝聞道》不遑多讓。遺憾的是,此類作品非常有限,更多的還是沉湎於上文說到的窠臼。

還有一類文章,是對於科學的哲學思考,這點上表現的最好的一篇是《天演》。故事的模式其實和第一種非常類似。開頭是發現奇怪的隕石,然後去該星球上一探究竟,最後發現星球上有生命痕跡。但是精妙之處在於,不是簡簡單單的給出了一種看似「科學」的解答就了事;而是給予了這種解答非常豐富非常精細的解釋,充分的體現了作者對於「生命」的思考。對於生命的構成、定義、表現都考慮的面面俱到,而且是用兩種生命形式予以對比:一種是超越了人類智慧的硅基生命,他們的特徵是對於信息的保存與傳輸(資訊統合思念體?);另一種則是有自我意識繁殖的蛋白質。一個復雜一個簡單,一個高級一個原始。但是生命的意義,在這種羅列之中就展現無遺。不過同樣的遺憾就是,這種對於科學有深刻思考精妙設定的文章還是極為稀少。除此之外,《雅典娜號案件》算是一例,篇幅不大,討論了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

不過從總體上看,魯文基系列缺少對於科學發展的批判與反思,也缺少對於科學與社會的互動,科學還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基本上呈現了簡單的樂觀主義。這與現在的主流,有著很大的距離。他動作片恰恰是落在了從「樂觀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間隔之中,無意中被人忽視,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在這19篇文章裡面,綠楊塑造了魯文基和梅麗這兩個人物。如果還有重要配角的話,算得上是巴恩斯。此人因為輕視魯文基的猜想,在文章中被反復的鞭打。

人物的形象,通過十九篇的文章,基本上是建立了起來。但是完全不讓人喜歡。魯文基和梅麗,一老一少,一男一女,放在現在的作品中,會出現很多的互動方式,但是他倆的互動,完全不是現在廣受歡迎的那種。這個當然受困於時代的局限,也就不能要求的太多。

《太空神探魯文基》這本書,雖然裡面有很多作品有點無趣,有點過時。不過,其中還是有幾篇值得欣賞。除了上面說的《失落的影子》《天演》之外,《空中襲擊者》《情系反宇宙》《黑洞之吻》這些也是不可錯過的篇目。當然,如果是想要全方位了解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科幻小說的轉型,這本書更是一個很好的標本資料。

Ⅳ 劉慈欣的作品都有哪些,全部的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Ⅳ "三體"這本書的介紹是什麼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人物介紹

葉文潔:(《三體》)物理學家葉哲泰的女兒。父親堅持不肯向非理性的狂熱屈服而被批鬥致死,她在那個極端年代裡的悲慘遭遇,使善良而溫和的她對人性失去信心。由於她在天體物理學上的非凡成就,得以與外太空的另一種生命發生聯系。她以冷酷的理性向三體人發送信號並把其引到地球,初衷是借外星人的力量來引導人類更好地去發展。

她在理性思考人性本質的同時,一直處於對自己的道德批判中,但短暫的動搖很快就被她看到的人們的丑惡打消了。她對人性惡的一面的理性思考使她陷入深重的精神危機,而這種精神偏執促使她成為地球三體組織的領導者。(《黑暗森林》)她基於半生心血總結出宇宙社會學的公理,並首先提出猜疑鏈、技術爆炸兩個重要概念,啟發了羅輯發現宇宙奧秘。

Ⅵ 超新星紀元眼鏡死了

沒死。《超新星紀元》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寫於1991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作者介紹編輯播報劉慈欣: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曾於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連續三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劇情中眼鏡及曉夢為劇情主角,該小說為已完結,解決是他們各自回到了各自的星球並沒有死。

熱點內容
最好看的成人現代小說 發布:2025-10-07 01:40:18 瀏覽:780
手機版喜馬拉雅聽書點進去沒反應 發布:2025-10-07 01:15:54 瀏覽:988
肉肉很多總裁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07 01:09:52 瀏覽:311
重生團寵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07 01:04:02 瀏覽:677
穿越女強玄幻升級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07 01:03:28 瀏覽:563
穿越都市無敵文小說 發布:2025-10-07 00:36:43 瀏覽:789
九十年代外星科幻小說 發布:2025-10-07 00:08:02 瀏覽:125
現代言情虐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06 23:15:19 瀏覽:490
穿越古代成將軍的夫人的小說 發布:2025-10-06 23:00:41 瀏覽:132
有穿越到二戰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06 22:27:18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