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飛船設備
Ⅰ 在科幻小說中有哪些強大的武器和技術
Xeelee 系列,由英國硬科幻小說作家斯蒂芬·巴克斯特所著,其設定充滿著令人震撼的科幻元素。在這個宇宙中,Xeelee 文明的標志性飛行器——夜戰機與吸引著數億光年內一切的巨引源/環成為了最強大的武器和技術。
在 Xeelee 宇宙中,包含了來自理論物理學和未來學的諸多想法和假說,如邊緣理論物理學、裸露的奇點、封閉的時間曲線、多元宇宙、時間旅行式計算機和人工智慧、超光速旅行和卡達謝夫等級極限的文明。這些元素不僅構成著 Xeelee 宇宙的基礎,也使得這個系列涉及存在主義和社會哲學問題,如在一個擁擠殘酷的達爾文宇宙中掙扎生存,戰爭和軍國主義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夜戰機是完全黑色的懸鈴木種子狀飛行器,其翅膀由時空缺陷構成,能夠短到數百米,長到數百公里,通過宇宙弦的環維持穩定,允許在極短時間內達到接近光速。Xeelee 艦船在高度彎曲的時空中表現更好,但在平坦空間中的加速度可能會低幾個數量級。夜戰機的機翼利用幾何相位來控制和指導飛船的運動,這與人類亞光速驅動原理完全不同。
夜戰機的機身由一種可自我修復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組成,幾乎堅不可摧。即使在中子星的中心也無法對其造成損害。人類使用的反物質武器和大一統力飛船撞擊也無法改變夜戰機的軌跡。其超光速旅行能力基於物理常數的局部變化,允許在高維空間中實現連續的時空跳躍。
夜戰機使用的「碎星武器」裝置可以調節功率,既可殺死人類個體,也可將整個小行星變成氣體,摧毀各種戰艦,甚至瓦解整顆恆星。這種武器的重力波技術也被一些其他文明使用。夜戰機也存在變種,如「重子領主」號,可以維持大量人類在其中生存,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行星和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
在 Xeelee 宇宙中,還存在一種名為反Xeelee的人工智慧和名為糖塊的巨大立方體,被用來重新設計Xeelee文明的歷史,並確保Xeelee在所有時間線上與光微子鳥進行作戰。
巨引源/環是Xeelee最偉大的成就,是一個由宇宙弦組成的一千萬光年直徑的巨大圓環,以接近光速旋轉,產生了被稱為巨引源的引力異常處。由於其強大的吸引力,它影響了數億光年外的星系,影響了銀河系所在地本星系群和其他超星系團內的星系。
僅遷徙就花費了百萬年的時間。當Xeelee艦隊穩定地穿過博爾德環並消失在折疊的Kerr-metric區域時,其他種族在外面的黑暗中燃燒,就像蠟燭一樣。衛星大小的貨輪在環周圍的空間中巡邏,它們深紅色的破星光束驅散了銀河系的殘余物。
在配置空間中,Xeelee世界的宇宙學設定涉及到了多元宇宙、時間旅行、量子力學等概念,提供了一個關於現實和可能性的深刻探討。
Ⅱ 三體中所提到的曲率引擎飛船,是否具有可行性
三體中所謂的曲律引擎,飛船據說運用這種技術就可以讓飛船的飛行速度超越光速,但是這只是科幻小說的一個猜想,不光三體之中有這樣的幻想,星際迷航等老的科幻電影裡面也有過這些幻想,但都只是幻想而已。
如果人家真的能做到超光速飛行的話,借住的也絕對不是現有的任何的科學理論,因為現有的任何科學理論都沒有突破,有指人的物體只能無限取曲於公訴,而不能超越光速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的限定,必須得要有另外的一些理論站出來,並且證明他這個理論是切實可行的人才,具備了理論上超越光速的可能性。
Ⅲ 講主角有一艘飛船的科幻小說
主角有一艘飛船的科幻小說《重生之超級戰艦》。
《重生之超級戰艦》是一部由彩虹之門所創作的網路連載小說,這部小說的連載平台是起點中文網,屬於科幻、未來世界類型的小說。2017年11月,《重生之超級戰艦》獲得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網路文學獎。
在地球毀滅的前一個星期,蕭宇將自己的靈魂和一艘星際飛船的主控電腦融合在一起,搶在地球毀滅之前逃了出去。和電腦融合之後,蕭宇在擁有電腦強大計算力的同時,也擁有著身為人類的強大創新和探索能力。
於是,蕭宇所棲身的這艘簡陋的星際飛船,開始了不斷的進化,從化學發動機進化為核動力發動機,又從核動力發動機進化為正反物質湮滅發動機,體積和質量也開始不斷的增大。
主要人物。
蕭宇:男主角,人類科學家,實為衛道者創造的另一個自己,補全計劃的一部分。地球毀滅前夕,將靈魂與電腦融合,開始了流浪宇宙、打怪升級的旅程,最後成為了掌握了時間規則的九級文明。
陳默:女主角,在地球時是蕭宇的助手,愛慕蕭宇。
Ⅳ 小說作家曾預言的11個神奇虛構設備,如今每一個都成為了實現
趣味 探索 訊 科幻小說一直深受很多人喜愛,盡管小說作者大多數時間只是坐在家裡「憑空想像」,但是科幻小說還是將我們帶進一個精心設計的未來主義世界。然而,人類在過去100年中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這些技術讓科幻小說預言的高 科技 已經成為現實。我們來看看已經實現的15個預言虛構設備。
1.1865年,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發布了《從地球到月球》的長篇科幻小說,文中描述了三個美國人發射宇宙飛船並降落在月球上的使命。該小說的部分情節類似於真正的登月。沒想到104年後的1969年,美國宇航員真的駕著飛船來到了月球,並且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
2.1966年的科幻影視系列作品《星際迷航》中曾出現了一款翻蓋手機。10多年來的1983年,摩托羅拉的「大哥大」手機才上市。不過,直到1989年摩托羅拉發布了第一款翻蓋手機類似於「星際迷航」的設備。
3.幾十年來,3D立體圖一直存在於科幻小說中。不過,2017年,一家澳大利亞公司聲稱它已經設法製作了一張全息3D立體圖,類似於原版《星球大戰》電影中的全息3D立體圖。
4.《星際迷航》中的特色復制器可以在幾秒鍾內完成3D列印食物和日常用品。然而,現在科學家現在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用塑料,金屬和玻璃製造物體,盡管這個過程並不快。
5.2008年,自從鋼鐵俠套裝首次亮相以來,鋼鐵俠套裝已成為傳奇。不過美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套高 科技 服裝,和鋼鐵俠的一部能力很相似。這套裝備顯示出生命支持系統,將跟蹤士兵的生命體征。內置了3D拾音器還可以幫助士兵找出來自火災和車輛的來源。美國最早可能會在2019年夏天開始測試高 科技 套裝。
6.19世紀,法國儒勒·凡爾納在1889年做出預言,人們有一天會聽新聞而不只是閱讀報紙。不過現實世界中的第一次無線電廣播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出現。
7.1914年,英國喬治·威爾斯的一部小說《解放全世界》中提到一種爆彈從飛機上掉下來,可以無限期地爆炸,威力極其巨大。人類因為這種爆彈最終走向了和平。30年後,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從那以後,世界走向了和平。
8.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情節中曾出現了模擬可視電話。然而21世紀的今天,可視電話已經成為實現,並脯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青睞。
9.1887年的小說《向後看》,第一次提到「信用卡」一詞。不過現實世界中的第一張信用卡於1950年被推出,不過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離不開信用卡了。
10.在1953年的小說「華氏451」中,作者雷·布拉德伯里寫了一篇關於「貝殼」和「頂針收音機」的文章,文章中提到類似於具有藍牙功能的耳機和耳機。今天成千上萬人都在用具有藍牙功能的耳機聽歌和接聽電話。
11.1964年,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預測了「機器人大腦」的 汽車 。50多年後,我們的無人駕駛 汽車 正在測試中,2030年之前將正式開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