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光明王科幻小說

光明王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7-29 22:43:57

① 光明王編輯推薦

在遙遠的過去,地球已淡出歷史的舞台。一支探險隊伍穿越星際,來到了一個原始的世界。他們攜帶著先進的科技,意圖藉此實現永恆。在新的環境中,他們以印度諸神的面貌出現,自封為超然的存在,掌控著這片荒蠻之地。


然而,面對這種神性的偽裝,唯有一人選擇了挑戰。他被信徒尊奉為無量薩姆大神,信徒們將他視為神聖的存在。但他本人卻拒絕了「無量」和「大神」的稱號,堅持只稱自己為薩姆。他從未明確聲明自己是神,也未曾否認,這種沉默中蘊含著深意,彷彿在揭示著某種真相。


無論人們如何解讀他的行為,他的真實身份和意圖始終模糊不清。他的選擇並未帶來直接的益處,反而引發了對神性和人性的深度思考。這位薩姆,通過沉默,引領著人們去探索神與人的邊界,以及個體在宇宙中的定位。




(1)光明王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光明王是羅傑·澤拉茲尼於1967年出版的一部史詩級的科幻/奇幻小說。它在1968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獎,並在同年的星雲獎評選中獲得最佳小說獎提名。

② 羅傑·澤拉茲尼的作品創作

剛一出道,澤拉茲尼就展示出了用之不竭的才華和創造力,經歷了幾年在短篇中篇領域的積累後,他在 1966 年發表了長篇科幻處女作《不朽( This Immortal )》,並一舉獲得當年的雨果獎。故事發生在核戰之後的地球,被稱為「素食者( vegan )」的外星人來到此地,主角康拉德·諾米寇斯受命作為向導帶領一名素食者高官在殘存的廢土上游歷參觀。但這個任務似乎把他扔進了陰謀的漩渦,而地球和人類的命運也落在了他的肩上。這篇小說可以說是澤拉茲尼文學風格的樣板:主角康拉德體格壯碩過人,但也有很多缺點,性情乖僻,還是個瘸子;情節曲折抓人;文筆恣肆,幽默飄逸。
同一年,以星雲獎獲獎中篇小說擴展而成的《夢的主人( The Dream Master )》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這本書中,主角蘭德是一名被稱為「塑形者( Shaper )」的精神病醫生,這種專業醫生可以進入病人的心靈和夢境,直接進行探查治療。女主角艾琳非常想成為一名「塑形者」,但天生失明讓她無法處理圖象,因此求助於蘭德。在幫助她的過程中,蘭德發現自己的精神穩定性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以撼動。
第二年,澤拉茲尼最經典的長篇代表作《光明王》問世。這部作品模糊了奇幻與科幻的界限,甫一開篇,那充滿哲理和詩意的語言,就將讀者帶入了《羅摩衍那》般華美庄嚴的印度神話世界,創造神梵天、毀滅神濕婆和保護神毗濕奴等印度諸神統御著天庭,而與之相對的諸般鬼眾也一應俱全。但隨著故事進行,讀者會發現這故事竟然是發生在地球早已毀滅的遠未來!一艘人類殖民飛船來到一顆行星,利用高超的技術手段征服了被稱為 Demon 的當地土著,並以印度教等級森嚴的宗教手段鞏固統治,把科技力量牢牢握在手中。主角薩姆看到諸神的暴行,憣然悔悟,創建佛教,與之抗衡,欲將科技還給世人。在這部小說中,澤拉茲尼用電腦、飛船、無線電、思維窺探、意識轉移等高科技手段,重新詮釋繁復華麗的印度教,反復無常的神祇,以及業報輪回等宗教概念。《光明王》憑借宏大的布局,瑰麗的文筆,超凡的想像又為澤拉茲尼贏下一尊雨果獎,並在幻想王國中開創了「科學奇幻小說」這一全新子類,將他的事業達到新的高峰。
兩年內的三本小說一下子奠定了澤拉茲尼的大師地位,在六十年代的最後幾年中,他又創作了《亡者島》、《光與暗的生靈》等多部膾炙人口的科幻小說。進入七十年代後,澤拉茲尼開始傾力打造他的奇幻名篇,從 70 年的《安珀九王子》到 78 年的《混沌之廳》,五本小說組成了《安珀志》第一部。這套小說無論是對澤拉茲尼個人而言,還是在奇幻文學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不僅小說暢銷不衰,而且還開發出了漫畫、桌上游戲,甚至電腦游戲等各種周邊,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的典範。
如何將自己設定的世界巧妙融入情節之中,展示在讀者面前,是讓奇幻作家們相當頭痛的問題。在《安珀志》中,澤拉茲尼通過精湛的謀篇布局,解決了這個問題。主人公在醫院醒來,發現自己得了失憶症,除了一場事有蹊蹺的車禍外,什麼也不記得。在他追尋自我的過程中,一個超乎常規的神秘世界漸漸顯出端倪。在這個世界中,安珀是唯一的實在,其他世界都只是它的倒影——這其中也包括地球。而包括主人公科溫在內的安珀子嗣們,可以自由穿行在影子之中,憑意念選擇或者說塑造理想的目的地。而瘋狂藝術家朵爾金繪制出的主牌,則讓家族成員可以實時聯絡,甚至有傳送門的作用。
但記憶的恢復並沒有讓科溫擺脫困境,反而使他置身於激烈動盪的政權紛爭和陰謀詭計中。安珀之主奧伯龍已經失蹤,包括科溫在內的九位王子各懷鬼胎,結盟與叛變的戲碼不斷上演,就連他的車禍甚至失憶症都是遭兄弟暗算的結果。不僅如此,隨著故事進行,他所面對的謎團越來越多,敵人也愈加強大。進攻安珀的混沌之廳是怎麼回事?勾結外敵的內奸到底是誰?安珀真的是唯一的實在嗎?奧伯龍在哪?瘋子朵爾金又是誰,怎麼會有能力創造出試煉陣和主牌?
進展快速的情節和抓人的懸念,讓讀者難以釋卷。而另一方面,澤拉茲尼緊湊俏皮的文筆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整個五部曲加在一起,不過六百頁左右,還趕不上如今一本史詩奇幻的厚度。精煉的詞句簡直如詩歌一般,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而幽默感更是隨處可見。在《混沌之廳》中,科溫靠詭計幹掉一個對手,被斥為「手段下作」,他對此的回答是「這又不是什麼奧運會」。甚至作者本人都開玩笑似的在《奧伯龍之手》中反串過一個角色:那是個常年守在地牢里,名叫羅傑的安珀衛兵,以「撰寫一部充滿恐怖和病態元素的傳奇小說」為樂。
《安珀志》第一部獲得了極大成功,就如同《哈里·波特》一樣,它憑借曼妙的語言和精彩的故事,不僅吸引了奇幻讀者的交口贊譽,更受到許多類型外讀者的推崇。後來,澤拉茲尼又在 1985 年到 1991 年中創作了《安珀志》的第二部,其中包括《末日主牌》、《安珀血脈》、《混沌印記》、《影子騎士》、《混沌王子》五本小說。這次的主角換成了科溫之子梅林,他身兼安珀與混沌之廳的血脈,擁有兩者的魔力,聰慧過人,洞察世事,無所畏懼。但他又不像父親一樣野心勃勃,有些隨遇而安的性情。
「洛格盧斯,」她說,「會引領你走向輝煌。」
「何種輝煌?」我問。
「你想要何種?」
「我不知道我是否想要輝煌本身。這就像是要作工程師,而不是想設計點什麼。或者說想當作家,而不是想寫小說。輝煌只是個副產品,本身沒有意義。更何況,這不過是個自我膨脹的過程罷了。」
——《混沌王子》
第二部的故事同樣在地球開始,梅林一直在影子中追尋父親的足跡,在地球上也已經住了幾年。小說一上來就拋出了吊人胃口的懸念,是誰在每年四月三十日試圖暗殺梅林?在這五本書中,安珀的故事更加狂野離奇,劍與魔法共舞的同時,更有電腦之類現代科技推波助瀾。而梅林所游歷的世界也越來越詭異,就連愛麗思夢遊仙境中的角色也登台獻藝。有些讀者認為,第二部的故事似乎過於混亂,但這並不妨礙安珀愛好者對它的喜愛。畢竟能重溫舊夢,並看到第二代英雄們的故事,就已經是很大的滿足了。
除了五十五部長篇以外,澤拉茲尼一生中還創作了一百五十餘個短篇。其中《獨角獸開局》和《趁生命氣息逗留》等作品,都是幻想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篇。
縱觀澤拉茲尼的作品,可以發現很多內在的共性。作為「新浪潮」的掌旗人之一,他很注重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學性,情節曲折離奇;文筆跳脫,充滿詩意,幽默俏皮的句子隨處可見。各種神話傳說更是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光之主》中是印度教與佛教,《光與暗的生靈》中有埃及諸神,《貓眼》中則借用了印第安的古老神話,《安珀志》中對亞瑟王傳說的重新詮釋,也讓人拍案叫絕。
最堪玩味的則是他的主角設定。澤拉茲尼的很多作品都有著濃郁的英雄氣息,但又和傳統的英雄小說迥然不同。他的主角確實生來體魄超人甚至肉體不朽,但又有著種種缺陷。他們的精神世界與常人一樣,並不完美。他們喜歡自嘲,也經常嘲弄別人,好開玩笑,但卻又良心未泯。他們的早年生活常不足為外人道。《光之主》中的薩姆本來是統治階級的暴君之一;《安伯志》中的科溫,也是個野心勃勃,心黑手辣的狠角色;而《不朽》中的康拉德更是恐怖分子,被情人戲稱為薩蒂,這個希臘神話中外貌類似撒旦的好色林神,總能給周圍的人帶來無窮煩惱。但隨著小說發展,他們卻能憑借良心與責任感,成為真正的英雄。那正是另一個經常出現在澤拉茲尼小說中的意象——普洛米休斯:薩姆要將科技帶給世人,康拉德旨在保衛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而科溫更是為了安珀和族人不惜獻出生命。
「新浪潮」的很多作家們都非常注人物的心理狀態。但澤拉茲尼並不像菲利普· K ·迪克那樣,在小說中大玩病態心理,把人物的焦慮不安表現到極致。他更在乎人物精神世界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個人經歷導致的精神成長」。從薩蒂到普洛米休斯的升華,正體現這個讓澤拉茲尼始終不忘的「成長」母題。

其他長篇有《夢幻主人》(1966年)、《該死的胡同》(1969年)、《死人之島》(1969年)和《沙漠的人口》(1967年)等。

③ 科幻名著

分類: 文化/藝術
問題描述:

科幻名著的名稱主要人物及性格特點

解析:

《光明王》

描述異鄉、異界似乎是幻想文學的特徵之一。在世界各國的文學創作中,許多玄奇故事的背景往往設置在外國。《西遊記》里的冒險大多發生在海外與西域,《天方夜談》中擁有神燈的阿拉丁則是中國人——雖然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認不出他是自己的同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澤拉茲尼與吳承恩並無太大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在於,都經過某種途徑了解到一定的印度神話故事,然後以其為背景之一,創作出了一部「非印度」的幻想文學作品。

「光明王」一詞出自佛教傳說,指的是另一世界的一位佛。「往一世界名光明幢,彼有如來號光明王,現住說法教化眾生。」[注釋一]如果澤拉茲尼的《光明王》確實出自這個典故,那麼顯然具有某種宗教意義上的隱喻,並且與小說的內容非常相配。然而在小說的結尾部分,作者寫到「他們稱佛陀為彌勒,意思是光明王」。若是澤拉茲尼確實在作品中寄以某種神秘主義的含義,大抵此處可以看作一個硬傷。因為梵語中的彌勒,意為「大慈大悲之存在」,並非「光明王」,在梵語中彌勒也絕不包含光明的意思。在此,我懷疑「光明王」一詞乃是「明王」之誤譯,「明王」是佛與菩薩的一種化身,即「教令輪身」,在降魔之時示現。

澤拉茲尼在《光明王》里借用了印度教的神話體系,假如我們吹毛求疵的話可以找到很多問題,比如印度教神話中三步跨越世界的是毗濕奴,而非小說里的梵天,很難相信一個對「宗教」寓意深刻的作品中會出現這樣的失誤。事實上,我更樂於相信作品中出現的漫天神明只是作者講述那個傳奇世界的道具,而不具備其他的深邃含義。如果有誰刻意尋找作品中隱藏的宗教及其他神秘主義的東西,或許無異於當年一些青少年對動畫片《EVA》的「深入挖掘」。

未來世界的人類擁有現今我們難以相信的能力,然而其中一部分人壟斷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將自己打扮為神明,奴役和壓榨其餘的人類。用主人公薩姆的話來說,就是「為自己建起一個固若金湯的天堂,同時把世界當作一個動物保護區、一個尋歡作樂的妓院。」對此非常不滿的薩姆試圖改變這種狀態,最終他獲得了成功。如果拋開那些繁瑣神秘的外衣,拋開那些那些眩目的經文與名詞,我們可以發現《光明王》講述的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這種故事在科幻小說中並不少見。國外名家名作姑且不談,中國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的《六道眾生》便與之頗為相似,雖然《六道眾生》對印度神話的引借遠遠不及《光明王》,也沒有產生《光明王》一般的神秘氛圍。在這個簡單的故事主幹中可以貼上無數光彩照人或花里胡哨的背景與劇情,然而無論外觀怎麼改變,一旦我們概括其關鍵內容時,它們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西方的科幻作家們似乎並不願意向讀者許諾一個光明的未來,自科幻小說誕生之日起,其中就不乏災難與壓抑。《光明王》便是這樣一部反烏托邦的科幻小說,與其他同類作品一樣,高度發達的科技並沒有帶給人類祥和安逸的生活, 掌握高端技術的人反而憑此建立了一個等級森嚴的愚民的社會。如絕大多數反烏托邦小說一樣,一位勇士(這名勇士往往是統治階層的一員)決心推翻這種不公正的制度。於是,在他身邊 *** 了一批志同道合者,經過努力他們終於瓦解了天庭的統治,另一宗教勢力的首領也死於最後的戰斗中。在《光明王》的結尾,那個世界的人類終於擺脫了神明的桎梏,獲得自由發展的權利。以這種方式講述《光明王》之劇情,我們會發現籠罩其上的神秘色彩盪然無存,只留下一個平常無奇的科幻小說框架。

對東方文化頗有研究的澤拉茲尼將各種「名」、「相」至於自己的作品中,借用印度教的世界體系,借用釋迦牟尼的歷史傳說,用自己獨具魅力的筆法描繪了一個古典超然的未來社會,用自己超乎尋常的構思講述了一個反烏托邦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是如此的神秘而優美,以至於讓東方的讀者感覺太過玄奧。無論東方傳統文化在1968年的歐洲與北美如何火熱非常,大行其道,尋常西方人終究不能真正領悟東方神話的深刻涵義,就如大多數中國人不能理解基督教的「天啟」概念一樣。在很大程度上來說,當時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狂熱無異於當今中國人對西方節日的追捧,徒具形式而毫無內涵。我們必須注意到一點,澤拉茲尼之《光明王》是面向西方的讀者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他進行創作的時候,應該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光明王》會被譯成中文。既然如此,那麼對東方傳統文化不甚了解的西方讀者會從中看到什麼呢?

同樣作為亞洲民族,中國與印度在漫長的歷史中文化交流極其頻繁,有著較為相似的文化背景,佛祖釋迦牟尼在中國更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人物,這種認識恰恰成為中國讀者閱讀《光明王》的障礙之一。「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注釋二]大乘佛教的中觀之學極力破斥煩瑣的名相戲論,認為固執於各種知識見解,只能令修學者心中產生虛妄念頭,對佛學領悟毫無益處。這種情形如同中國讀者對《光明王》的解讀——我們略為熟悉印度神話,我們知道印度神話有很多很深的哲學意境,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印度神話的意義。當中國讀者以印度神話作為切入點去閱讀理解這篇作品時,所產生的無疑是迷惑與困擾。恐怕印度人閱讀《光明王》反而沒有這種障礙,就如西方人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創作的幻想作品一般,於中國人而言嚴重缺乏代入感。例如法國人的《王佛歷險記》[注釋三],我們很難領悟由森納爾女士置於其中的「東方意境」,聞名而又潦倒的畫家王佛讓中國人有一種強烈的陌生感覺,因為那是西方人對古代中國畫家的臆想,而非存在於東方的事實。假如澤拉茲尼確實在《光明王》中注入了某些復雜的難以直接用言語表述的東西,那麼跳過印度神話背景去理解反而是一門捷徑——就如由森納爾不是中國人一樣,澤拉茲尼畢竟不是印度人。

在現今的世界,諸大文明之間的隔閡依舊存在。西方人還是西方人,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印度人也還是印度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依舊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無論作家們在創作中採用何種背景,用諸何種名稱,冠以何種語氣,都改變不了深深印在作品中的文明烙印。《光明王》是西方的作品,是西方人的作品,是西方文明的作品。它只能看作科幻小說《1984》的變異體,而不是依據印度教經典《吠陀》創作的幻想文學。在《光明王》這部小說中,隱藏於印度傳統文化絢麗表象之下的,卻是西方文明對人類未來的憂患與不安。

五色使人目盲。

——《老子》道經十二

[注釋一]見《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注釋二]見《金剛經》。

[注釋三]見法國女作家由森納爾的小說集《東方奇觀》,《科幻世界》雜志曾刊載。

④ 十大長篇科幻小說

世界十大長篇科幻小說排行榜,依據小說的知名度、流傳度、所獲獎項以及與榜單主題的契合度等情況,並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進行推薦,相關數據參考截止到2023年3月10日,名單僅供參考娛樂。

榜單推薦的小說包括:《被毀滅的人》(1953年)、《事關良心》(1959年)、《萊博維茲的贊歌》(1961年)、《異鄉異客》(1962年)、《高城堡里的人》(1963年)、《星際驛站》(1964年)、《不朽》(1966年)、《光明王》(1968年)、《神們自己》(1973年)、《與拉瑪相會》(1974年)、《千年戰爭》(1976年)、《遲暮鳥語》(1977年)、《通向宇宙之門》(1978年)、《天堂的噴泉》(1980年)、《星潮洶涌》(1984年)、《死者代言人》(1987年)、《提升之戰》(1988年)、《貝拉亞》(1992年)、《鏡舞》(1995年)、《鑽石年代》(1996年)、《永遠的和平》(1998年)、《計算之星》(2019年)、《名為帝國的回憶》(2020年)、《網路效應》(2021年)、《名為和平的荒蕪》(2022年)等。

⑤ 求羅傑-澤拉茲尼《光明王》中文版

「你還記得嗎,當我們在露台上對抗時,你是如何嘲笑我的?你告訴我說,我和你一樣,也在你帶給人的痛苦中感到快樂。你是對的,因為所有人的內心中都同時存在著光明和黑暗。你過去曾是一束純粹的,毫無雜質的火焰,但人類與你不同,人的智慧時常反對他的感情,意志會抵抗他的慾望,理想總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如果他追隨自己的理想,他深知舊有的一切將永不復返----但如果他放棄,他又會為失去一個嶄新的,高貴的夢而痛苦萬分。無論怎樣選擇,他的行動都即是收獲又是失落,即是到達也是出發。他總會哀悼自己失去的,那嶄新的又總令他有些畏懼。理性反抗著傳統。感情要他打碎同胞強加於自己的種種限制。從這所有的矛盾中都會升起一種感情,你曾嘲弄地稱之為人類的詛咒----負罪感!

「當我們存在於同一個身體里時,我也參與了你的行為,有時並非毫無樂意。但你要知道,在我們同行的道路上,車流絕不會永遠往同一個方向前進。你扭曲了我的意志去參與你的作為,然而與此同時,你的某些行為在我心中引發了憎恨之情,這感情也在影響著你。你現在理解了負罪感,它會如一道陰影,永遠投在你的酒肉之上。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快樂不再完滿,這就是為什麼你現在想要逃離。但逃跑是毫無用處的,它會緊跟著你,直到世界盡頭。它會與你一道升上高空,進入寒冷,清冽的風中。無論你走到哪裡,它都會如影隨形。這就是佛陀的詛咒。」----羅傑·澤拉茲尼<光明王>節選

熱點內容
王者榮耀主播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30 13:31:40 瀏覽:967
小說大隋風流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30 13:24:17 瀏覽:861
玄幻小說作家排行榜完 發布:2025-07-30 13:11:03 瀏覽:520
異界玄幻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30 11:01:26 瀏覽:383
小說推薦從小一起打拚 發布:2025-07-30 10:34:21 瀏覽:337
玄幻鬥技小說女頻 發布:2025-07-30 10:24:17 瀏覽:241
很辣無比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30 10:17:57 瀏覽:692
侯衛東官場筆記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30 10:02:50 瀏覽:563
類似仙路爭鋒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30 09:33:42 瀏覽:235
非1v1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30 09:28:49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