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並排科幻小說
① 《三體》三部曲,中國的經典科幻小說
劉慈欣的科幻三部曲《三體》——中國文學的瑰寶,以其深刻的科學想像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探討了與外星文明初次相遇的潛在後果。這部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亡終點》組成的系列,跨越現在與未來的界限,揭示了特里索拉文明對地球的威脅與人類的掙扎求存。
第一部《三體問題》描繪了一個擁有三顆太陽的三體世界,科學家葉文潔在此中遭遇未知實體,捲入與特里索拉人的沖突。在這一部分中,人類試圖通過三體項目尋求溝通,卻面臨毀滅性的敵人。王淼的冒險揭示了外星文明的險惡計劃,為後續故事鋪墊。
第二部《黑暗森林》將讀者帶入了更為嚴峻的戰爭場景,反抗軍與技術優勢的特里索拉人展開了生死較量。書中的"黑暗森林"理論,揭示了宇宙生存策略的殘酷現實。王淼在其中尋找阻止外星人計劃的方法,同時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本質。
最後一部《死亡終點》以談判和平條約為高潮,但結局未決,留給讀者懸念。書中對宇宙盡頭的探索,提出了關於智慧生命未來命運的深邃問題。《三體》系列憑借其獨特的科學幻想和深度的哲學思考,被譽為現代中國科幻的巔峰之作,對讀者的影響力深遠。
② 科幻小說「三體」簡介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編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思維縝密。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的淋漓盡致。
《三體I》
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地球往事》的《三體》系列第二部中描述。
《三體II》
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神秘的「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切謎底,都將在本書中揭曉!
《三體III》
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
③ 劉慈欣的三體是什麼小說
劉慈欣的硬科幻小說系列《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故事視角宏大,從中國視角討論了科幻的一個基本問題:人類和宇宙的命運。
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全集的目錄如下圖:
(3)三體並排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英文版《三體》去年在美國出版後,昌橋掀起一股中國科幻熱,先後獲得美國星鬧猜雲獎、雨果獎、軌跡獎、坎貝爾獎、普羅米修斯獎五個國際幻想文學獎項提名。
雨果獎和星雲獎在世界科幻界,被公認為全球最具權威與影響力的兩大獎項。《耐彎猛盜夢空間》《復仇者聯盟》《權力的游戲》等作品都曾獲得過該獎項的肯定。2015年的獎項由世界科幻協會5950名成員投票評出,創下投票最高紀錄。
本次獲雨果獎長篇小說類的是英文版《三體》系列的第一部。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劉慈欣參加了本屆世界科幻大會並上台領獎。劉宇昆現場宣讀了劉慈欣的獲獎感言說,「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
④ 《三體》的系列小說有哪幾本
《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掘蘆飢3: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嘩森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2019年,列入「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判返」。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高中段文學閱讀。
⑤ 科幻小說三體總共有幾部分別是什麼求全部的書名!跪謝
一共三部。分別是:《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1、第一部《三體》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其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2、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
三體人在利用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出動龐大的宇宙艦隊直撲太陽系,面對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類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PDC)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面壁計劃」。出乎意料地,社會學教授羅輯被選出作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開對三體人的秘密反擊。雖然三體人自身無法識破人類的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進行智慧博弈。
3、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
身患絕症的雲天明買下一顆星星送給暗戀著的大學同學程心,而程心因參與(PIA)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的工作,卻想讓航天專業背景的他放棄安樂死,作為被執行人將大腦捐獻給階梯計劃。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為黑暗森林打擊的存在如臨大敵,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發起黑暗戰役的戰艦被誘導返航,卻受到有道德的地球文明審判。
(5)三體並排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劉慈欣1999年起在雜志《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此後接連創作了多個中短篇小說;在2006年1月發表短篇小說《山》時,許多讀者去信說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劉慈欣就決定不再寫中短篇了;「有三顆無規則運行恆星的恆星系」這個構思他最初打算用來寫短篇,後來發現能寫成一部長篇小說。
於是把這和吳岩在《中國軌道》里描寫人們不顧一切地探索太空的歷史相結合,設定以「文革」時期為整個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與外星力量間的接觸、以及華約和北約的冷戰;在一位出版人的影響下,他對原來的構思做了較大的變化,改為一個長篇的三部曲系列,敘述從20世紀60年代到五百年後人類的一段特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