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劉邦崛起之謎聽書6
A. 百家講壇易中天劉邦崛起之謎觀後感
漢代風雲人物——劉邦崛起之謎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他出生平民,好酒及色、不事生產,但為人大度、知人善任、善於納諫、大膽穩重,正因如此成就了劉邦,帶領父老揭竿而起,建立漢朝。
劉邦之所以成就大業,原因有四:
出身雖差,運氣好;
實力雖弱,膽子大;
毛病雖多,改的快;
水平雖差,悟性高。
其中知錯就改,悟性高這兩點尤為重要。沈從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個農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喜歡看木偶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里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裡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學校。這時,同學都已放學回家了。第二天,沈從文剛進校門,老師就嚴厲地責問他為什麼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並大聲訓斥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願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批評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的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後,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後成了著名的作家。
悟性高,也是劉邦之所以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生命屬於昨天和今天,而悟性則屬於未來。是生命創造了生命,而悟性則讓生命變得有意義。誰不再執著於生命的有限,誰就獲得了悟性。你佔有的越多,你失去的也越多,因為你的佔有,是用生命和悟性換來的。當我們找到了我們想找的東西時,我們就徹底地失去了它。存在與虛無,正說明於此。一切的生命過程。只不過是一個燃燒的過程,只不過有的得以充分的燃燒,而有的則燃燒得不夠充分,甚至在中途中熄滅了。要想讓生活過得充實,就要讓生命之火得以充分的燃燒,意志力便是靈魂的助燃劑。苦惱和焦慮是因為慾望之火不能發光發熱,慾望之火被澆熄時冒出來的煙霧是我們的苦惱和焦慮的形象。悟性是用生命之火燒出來的精靈的雕像。只有當生命之火燒盡了慾望的野草,悟性才會顯現。在火里誕生的精靈才能在火里守住她的形象,當別的一切都化為灰燼的時候,她依舊神態自若地端坐在那裡向世人微笑。
然而悟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通過學習、思考、努力修身養性得來的。所以,生命不止,修煉不止。
B. 易中天演講的《漢代風雲人物》總共講了多少集
易中天演講的《漢代風雲人物》一共是十二集。
這十二集分別是:
1、冤死的晁錯(上)
2、冤死的晁錯(下)
3、袁盎與士
4、竇嬰與外戚
5、韓信被殺之謎
6、韓信身世之謎
7、韓信功過之謎
8、韓信成敗之謎
9、劉邦崛起之謎
10、劉邦勝利之謎
11、劉邦成功之謎
12、劉邦對手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