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博浪錐簡介

武俠小說博浪錐簡介

發布時間: 2022-08-14 03:35:02

1. 姐最近腦細胞死完了,誰幫我想想武俠小說的人名,武功和葯名啊,有門派更好

蘇淺之,百里榆風,洛遙,龍雪怡,凌寒璁,江珞
人名就這些了,都是我自己想的哦,如果有相同的也說不定啦

2. 誰看過武俠小說博浪錐 主人公 叫 白少秋的怎麼找到

主角叫白少秋的有4部小說,分別叫《邪警》,《大唐後裔》,《星際天兵》,《大唐群芳錄》。其中只有《大唐群芳錄》屬於傳統武俠小說,裡面有武林四大公子,分別是瀟湘公子龍傲雲,無雙公子燕無雙,浪盪公子王子游,多情公子白少秋 。

3. 十八般武藝和十八般兵器分別是什麼

最早十八般武藝和十八般兵器是以回事

就現在看來諸多版本實際上還是重合很多

十八般武藝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 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 2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 鞭、鐧、 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後期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 5中說:「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曆天啟間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1507~1560)在《武編》中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 1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圖1叉)。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常說的「十八般兵器」早先是叫「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這個詞據說始見於南宋武狀元華岳編的《翠微北征錄》。十八般兵器的說法雜蕪不一,比如《水滸傳》里曾寫到史進學習十八樣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杈」。而其它典籍記載有:「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就是指徒手的武術)。」還有九長九短說:「九短為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九長為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當今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有長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朴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兩刃刀、飛刀等等。刀在青銅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因為在大規模車騎戰斗中比劍更實用,漸漸取代了劍的地位。西漢時出現了柄呈環形的鐵質長刀,一側開刃,另一側是厚實的刀脊,不易折斷。到了三國時期,刀已成為軍隊中普遍裝備的短柄格鬥器具,三國時期關羽所用「關刀」刀身狹長,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龍圖案,又稱青龍偃月刀,刀頭有鉤,刀背有突出鋸齒利刃,故又名「冷艷鋸」。之後人們更加註重鋼刀的質量,精益求精。宋朝的《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等多種。明代則多仿日本刀式,造雙手握柄的長刀。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等,勇猛彪悍,素有「刀如猛虎」之說,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矛在早期和槊混稱,是用於直刺,扎挑格鬥的長兵器,由尖利的矛頭和矛柄組成。分為馬槊和步槊,早期戰車上也配備有矛,作為進攻兵器,大規模興起於漢末。矛比較長,通常為兩米左右,有的竟可以達四米多。《三國演義》中張飛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一種,其矛頭長二尺余,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矛用於騎兵作戰曾經很有效,但是由於很長,不經過嚴格訓練不容易掌握,以後開始向槍轉變。

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唐代以後矛多稱槍,唐代之後善槍的很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可見馬上用槍已經出現在軍中。宋、明兩代為槍的最盛時期,創造了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有長槍、鉤鐮槍、九曲槍、梨花槍、筆槍、雁翎槍、綠沉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等。梨花槍比較特別,是長槍和火器的結合兵器,用長槍縛一噴火筒,用火葯燒灼而殺傷敵人,也可用槍頭刺殺,宋代李全之妻楊妙貞所創此槍套路,世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槍為「百兵之王」,長而鋒利,使用靈便,精微獨到,很多名將都用槍,比如趙雲、楊家將、岳飛等等。槍法種類繁多,但都以靈動快捷的招法見長,著名用槍者往往自己也會因此增加瀟灑靈動之氣。

劍,屬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一度曾非常流行,無論是作戰還是僅僅作為士大夫的配飾,都有劍的身影。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擊劍、斗劍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鑄劍術體現了古代金屬加工工藝的水平。古代傳說的名劍很多,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劍運用起來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優美自如,飄灑輕快。但是由於不適合於陣地作戰,劍漸漸地退出戰場,先是作為將領隨身佩帶的輔助短兵器,後來就成為修煉、裝飾、禮儀、健身甚至辟邪鎮災的器具了。

戟,由戈演化而來,為戈、矛合體的兵器,有長戟、短戟之分,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主幹做槍形,鋒尖之下橫出兩檔,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從而使戟具備了鉤刺劈砍等多種攻擊性能。長戟分為方天戟,青龍戟、蛇龍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龍,外形威武漂亮。三國時代很流行用戟,《三國志》上有記載:「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流行,而且較重,呂布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一。晉代之後的長兵器重視槍,戟已開始降為儀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於戰場了。不過我倒是很喜歡戟這種兵器,威風而又漂亮。

開山、金蘸、月牙、宣花,這些都是斧的別稱。斧屬重兵器,刃薄背厚,殺傷力大,分為長柄大斧和短柄闊斧,前者多用於馬上交鋒,後者多用於步戰搏鬥。用斧需要有較大的力量,所以使斧的大多是威風凜凜的力士猛將,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三國的徐晃、《說岳全傳》中的金國大將金兀術、《水滸傳》里的李逵,都是使用斧的能手。元代軍隊經常用斧,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尺余,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使用靈活。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鉞雖然早已有之,但到戰國之後就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禮樂舞蹈之用,可見實用性不強。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分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晉朝大將閔冉用過鉤,悍勇無敵。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有三股叉,即三須叉,又名三角叉,其形與牛頭相似,號稱三股托天。有兩股叉,又名龍須叉。還有五股叉,形如烈焰。民間舞叉也很有特色:讓叉在身體各處盤旋舞動,琅琅作響,很具有觀賞性。

鞭亦為短兵器之一種,其由來與鐧大致相同,《武經總要》中說:「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形。鐵鞭唐代已廣用之。」有竹節鞭,虎尾鞭,水磨鋼鞭等數種。唐以後就有用鞭的將軍,唐初的尉遲敬德、後梁的王彥章都會用鞭。宋代用鞭者多,梁山好漢呼延灼、孫立等都善於用鞭。而槍鞭夾用,是古時候流行的武將作戰方式。

鐧屬短兵器,一般長四尺左右,鐵或銅制,鐧身為四棱或圓弧形。兵器經鍛造成型之後,鐧身往往經過鎦、鍍等工藝處理,以增加美觀性,故有金裝鐧、亮銀鐧等等。鐧往往做為武將們手中的輔助兵器使用。鐧一般不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隋唐時候的雙鐧大將秦瓊馬踏黃河兩岸,威名赫赫,他與南宋岳飛手下的大將牛皋,是古代使用鐧的代表人物。

錘又名錐,屬短重兵器,外形多為球形或瓜狀,由於份量沉重,使用起來殺傷力極強,所謂「錘鐺之將不可力敵」。戰國勇士朱亥,為了幫助信陵君竊符救趙,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鐵錐擊殺晉鄙,後來的力士博浪沙椎擊秦始皇,用的就是早期的錘。宋朝時候錘已經廣泛使用,相傳岳飛麾下著名的「八大錘」,就是四位使錘的猛將,岳雲錘打金彈子,廣為流傳。元朝蒙古騎兵也善用鐵錘,後來早期清軍也很喜歡用錘。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它由矛和棒演變而來,其結構復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悍猛的將領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部還裝有三棱鐵,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稱,曹操橫槊賦詩,用的可能是類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單雄信用的棗陽槊,就已經獨立成形了。

撾是一種構造較復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抓型的長兵器,一種抓槍,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可能是其雛形。《武備志》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凈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系之。始擊人馬,用大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撾的五指具有機械活動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後來出現的飛抓可能就是承襲《武備志》的雙飛撾而製成的。

鎲是長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槍尖,稱為「正鋒」,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鎲柄,柄長七尺左右。有鳳翅鎲、雁翅鎲、牛頭鎲、溜金鎲、鋸齒鎲和流星鎲等幾種。隋朝大將宇文成都傳說就使用鳳翅鎦金鏜,威猛罕匹,僅次於李元霸。

武林中把棍作為「武術之王」。大棍長八尺有餘,舞動時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勁和臂力,實戰時往往以其長、大、重先制於人。而齊眉棍舞動時靈活多變,棍聲呼嘯,氣勢極為勇猛。水泊梁山九紋龍史進,就是一個用棍的高手。我國棍術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桿、牛家棒、孫家棒、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少林棍僧名揚四海,史料記載俞大猷還曾經指點過少林武僧的棍法。

棒同屬棍種而稍短。棒長一般約五尺,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棒的種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大棒、夾鏈棒七種。哨棒長約四尺,比齊眉棍短,硬藤製,為古時軍營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桿棒如齊眉棍,但亦短。俗語有「棒齊胸、棍齊眉」之說。民間傳說隋末靠山王楊林善於使用雙棒,而宋太祖趙匡胤善於用桿棒,有「一根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之說。至於《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金箍棒,降妖除怪威力無窮,似乎應更近於棍。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系住錘體,握於手中,擊打有一定距離的對手的暗藏武器,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鎚、飛錘、流星鎚,使用者需要很高的技藝。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鏟起先源於生產活動,後來演變成軍事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更廣,比如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或供開路使用,所謂方便鏟是也。

弓(弩)箭因具有較遠距離殺傷的特點而備受古代軍隊重視,用於非接觸作戰。古人依賴膂力開弓射箭,優秀射手能拉開數十公斤的強弓,有效射程應在數十米以上,如果藉助更強的弓和機弩,遠的可以達到數百米以上。古代名將將騎射作為必修的技藝,善射者極多。弩的射程要比弓更遠,三國、唐朝都出現過威力巨大的各類機弩。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朝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馬民族入侵的利器。而隨著更遠距離、殺傷力更大的火器的出現和發展,弓弩的地位就漸漸失去了。

盾也叫干,雖然也是兵器,但是很少被作為獨立的兵器提及。盾的用途主要是防禦,抵擋進攻兵器的殺傷,有時也作為助攻武器。選材有木、皮革、藤和金屬。一般用木、皮的多。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用於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於車上的防禦。長期以來是單兵防護的必備器具,至今在防暴警察隊伍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後要談的是一種一度統治華夏而後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車戰的時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點也比較多,頭部容易脫落,所以戈用繩索綁縛頭部,看起來很簡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長柄需要揮動,攻擊速度慢,而且攻擊動作單一。由於使用方法的限制,隨著戰車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戰場。

4. 大家好,我想問一下有沒有哪位看過一本名為《博浪錐》的小說。

我沒看過!~我找了半天沒找到!~有也是張良刺殺秦王

5. 請問中國古代有像宮本武藏那類的劍聖俠客嗎 我指的的真實存在過的而不是像武俠小說里的那種 哈哈

俠產生得很早,在春秋末、戰國初已很活躍。其時,隨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喪失和奴隸制度的瓦解,整個社會的急劇轉型帶來了社會成員的結構性變動,使得士階層一下子失去依靠,成為流離失職之人(見蘇軾《游士失職之禍》,《東坡志林》卷五)。本來,古代士階層大多是武士,又通習多門,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平居為卿大夫家臣,統馭百姓,戰時則執干戈以衛社稷,並無嚴格的文武之分,至此則「分歧為二」(顧頡剛《武士與文士之轉換》,《責善半月刊》第一卷第七期,1940年),依著個人性分的不同,長於詩書禮樂的,發揮所學,宣揚禮義教化以成儒,主張兼愛非攻以成墨,鼓吹現時功效以干時主的為縱橫家;那些習射於學宮,馳驅於郊野,長於射御攻戰的則為奮死不顧身的勇士,其中就包括一部分任氣尚義的俠士。所以呂思勉《秦漢史》有「好文者為游士,尚武者為游俠」之說。
QgT0s%k0 三槐居語文網6Edx t5w_2v:j
風雨項洞中的崛起與風行三槐居語文網mR p4p;@(}d

`|!in$r e'@*@0 由於「儒墨皆排擯不載」,致使春秋時許多為俠者,特別是閭巷布衣之俠,雖修行砥名,仍多湮沒不為人知。後人只有從先秦及以後其他典籍中,才得以了解他們超凡的作為和卓然的人格。譬如《左傳》所載鬻拳、狼譚之珍視名譽,以死報國,《晏子春秋》所載北郭騷之蒙人恩遇,竟以身殉,《新序》所載張胥鄙、譚夫吾之感於大義,不忍苟活,《史記》所載程嬰、公孫杵臼之藏亡匿死,信友厚士,這些人雖無俠者之名,但「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行事做派與俠者相同,故素來被後世稱為俠。至若以後豫讓、要離、孟勝、聶政、荊軻等人,就更是俠中之顯者了,其意志堅毅,行事高邁,沾溉後世既深且遠。其時,又有聞名天下的「養士四公子」,散財結客,推誠下士,是為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所說的卿相之俠。
Q-_B8|C+k.g0sJ0 綜觀此期俠者,因去古未遠,受春秋以來仁義忠勇之士的影響,還有俠者先驅大無畏精神的感召,大多持身謹,持節嚴,且愛名譽,重知己,能急公義,赴國難,懷仁慕義,意志堅強,其末流或有未盡軌於正者,但大體而言,卓然可觀。
aNOM%V:A7Mbh:a0 秦漢以降,俠者隊伍擴大,且較之其崛起之初有許多新的變化。在秦時,已有韓國貴族後裔張良以財養士,博浪擊秦。漢初,承戰國以來的任俠風氣,加以強秦暴亡,各種勢力交攻紛爭,社會變動激烈,一時為俠者紛起並作。張耳、陳余、英布、季布兄弟皆曾藏亡匿死,並為任俠。即使到了劉邦為漢天子後,趙相貫高、田橫兄弟及五百門人,仍一任豪俠,不遵臣節。當其身死,名聞天下。
.Fk4R n!m'iW0 至於劉邦本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赦大俠朱家所藏宿敵季布,也有俠者氣質。以後,有鑒於名田制松動後土地兼並嚴重,六國勢力膨脹,感到豪強與俠的存在是對政權的威脅,故采婁敬之議,「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傑名家,且實關中」(《漢書·婁敬傳》),以期收到強本弱末的效果。不過,因其時國家「禁網疏闊,未之匡改」(《漢書·游俠傳》),實際成效十分有限。相反,「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桀則游俠通姦」(《漢書·地理志》)。三槐居語文網)Tq?Ove
故整個西漢時期,俠風熾盛。為俠者身份十分復雜,有像朱家、郭解和劇孟、原涉這樣的布衣閭巷之俠,雖不致貧困,但既無恆產,也不為官;也有像灌夫、寧成這樣交通豪猾役使千家的暴豪之俠;更有如陳遵、樓護、袁盎、欒布、鄭當時這樣亦官亦俠、兼兩者於一身的卿相之俠。這種現象的產生既與文景以來推行納粟買爵有關,同時也反映了隨漢政權的穩定,俠者日漸成為統治者爭取、利用對象的事實。三槐居語文網LG;C[8t4NXk
而就其時俠者的活動范圍而言,大都在城市,特別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長安和洛陽,正如《漢書·游俠傳》所說:「街閭各有豪俠。」之所以如此,一是據此可獲得足夠的生活來源;二是為結識豪強,收納游閑;三是用以交通官吏,以為奧援。此外,從同傳所載「箭張回、酒市趙君都、賈子光,皆長安名豪,報仇怨養刺客者」可知,在許多手工業或商業行當中,都有俠的活動。他們通常以一著名的俠魁為中心,以一群浮手游閑組成的門客為輔,形成集團,各有勢力范圍,彼此之間似有互不相犯的成約。有時還以宗族為單位,聚族而居,同族相保,如「北道姚氏」、「西道諸杜」等即如此。三槐居語文網 Fi(J:EJ
武帝承高祖做法,曾對游俠有所打擊,三次行遷徙之事,並族郭解、捕朱安世。宣帝用嚴延年誅殺當地大姓東、西兩高,京兆尹趙廣漢、東海太守尹翁歸也各有誅滅豪俠之舉。成帝時,長安令尹嘗穿地數丈,成「虎穴」,將一干「輕薄少年惡子」等盡數活埋,其中多俠者,更可見朝廷裁抑的決心(《漢書·酷吏傳》)。故到元帝時,類如為俠者能得高官的事就很少了。
sWMA m$x0
IW-cDNk0 東漢時,雖光武兄弟皆有俠性,王侯如趙繆王子林、楚王英為俠,高官如竇融、王渙為俠也時可看到,至於閭巷布衣之俠就更多,但畢竟朝廷實行的是偃武修文崇尚儒學的政策,故於任俠一事多有裁抑,一時王公貴胄雖「好施接賓,然門無俠客」(《後漢書·陰識傳》)。此外,朝廷還派員打擊地方暴豪,如時任河間相的張衡就剿滅過當地的豪俠(見其所做《四愁詩序》,《全後漢文》卷五五)。如果說西漢「憲令寬賒,文禮簡闊」、「任俠之方,成其俗矣」,此時「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後漢書·黨錮列傳》),加以「西漢開國功臣多出於亡命無賴,至東漢中興,則諸將皆有儒者氣象」(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四),故整個社會俠風稍抑。
^*{:Hk_1_*Cg%r0 三槐居語文網T%R)r@U7lmzx
治亂相替中的奮盛與沉浮三槐居語文網7ELq8z9P,kO
三槐居語文網b0~$I.@ p"De~
漢末三國紛爭,社會動亂再起,儒學權威的跌落和王位的移易不定,引來一批擁有私人武裝的州郡大僚、豪強地主的覬覦,袁術所謂「祿去漢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門。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與周末七國無異,惟強者兼之耳」(《後漢書·袁術傳》),清楚地道出了時人的心理。在這批崇尚強力的亂世英雄如朱俊、王匡、董卓,以及稍後的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孫堅父子等人身上,人們很容易找到俠者的蹤影。他們是所謂公族豪俠的來源。而圍繞在他們周圍有一大批游俠,《魏略勇俠傳》就載有楊阿若等四俠者逸事,蜀之徐庶,吳之魯肅、甘寧,與後人閱讀印象不同,在當時也都是肝膽激烈的俠魁。
~9O9pFq3[3n$[0 兩晉社會繼續動盪,即使在王朝初始時期也未得多少太平,王彌等人的流民暴動中有布衣之俠的活動,而一些大族結合自保,其統帥如祖逖及手下也多游俠。此外,世家子如裴秀、裴憲叔侄為俠,宗室如司馬宗、允、遂好任俠結俠,都見載《晉書》。南北朝時,政權更迭頻繁,俠的活動也很活躍。南朝諸帝,特別是開國皇帝皆注意收攬豪傑,其中如宋之臧質、蕭思話等,齊之劉懷珍等,梁之裴之橫等,陳之熊曇朗等,皆因此位居高品。據裴啟《語林》記載,當時有李陽,是一「士庶無不傾心」的「大俠」,「為幽州刺史,當之職,盛暑,一日詣數百家別,賓客常填門」。北朝自北魏以下,君臣皆有好俠任義的,如北周諸帝世好為俠,北齊高翼三代為俠。即如李興業愛好典籍、學識為諸儒所深服、被列入《儒林傳》的人物,也豪俠重氣,藏亡匿死,其他可想。
~8pPt1z,r0 魏晉南北朝俠的活躍,是與當時州郡大姓和世代豪強的政治作為有關的,他們廣占蔭戶,私植家兵、部曲,收養賓客、死士,多為功利而任俠。俠者有受其鼓動並為其所用的,遂造成社會上俠風的熾盛。但也正是因此,比之秦漢之俠,其獨立性難免有所盪失,後者為大義、名節或榮譽,立意皎然耿介特立的鮮明個性與做派,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在范曄以下歷代史家看來,自東漢以後,就沒必要再為其單獨立傳了。
n%T@g0Z0 繼南北朝而起的隋朝國祚甚短,其開國功臣如楊素、劉權、沈光早年皆好任俠,而梁士彥、元諧等人後都謀反,與其俠烈脾性大有關系。至若《隋書·列女傳》所載劉居士在長安組「餓鶻隊」、「蓬轉隊」,聚徒任俠,無人敢問,更可以想見其時游俠的風行。隋末政治昏暗,隨楊玄感起兵反叛,各處紛紛響應,其中有太原留守李淵也乘機起事,並最終盪平各路勢力,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三槐居語文網V2C{TH){-un
李氏父子初打天下時,刻意結交英雄豪傑,「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特別是李世民,為人有平原、孟嘗之風,「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群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舊唐書·太宗紀》),其中著名的俠者有劉弘基、長孫順德、丘和等人。高宗以降,俠者活動仍然頻繁。《唐語林》稱「天寶以前,多刺客報恩」,並非虛語。即盛唐時,不但社會上有俠者結黨連群,文人如陳子昂、王翰、高適、王之渙、李白皆尚俠義,有的至老不改。唐中葉以後政治敗壞,宦官專政,南衙北司之爭,以及士庶對立和黨爭紛起,節度使召集俠者以對抗中央朝廷者有之,勛家子私通豪俠以除政敵者有之,憲宗、文宗兩朝,甚至還發生俠者被指使行刺當朝大僚的事,余風延及整個晚唐五代。三槐居語文網+j8fy!h8p3R
五代十國君臣大多出身微賤,起自行伍,為人崇尚強力,行事既粗闊,性情上又好任俠。據新、舊《五代史》,《五代史補》與《十國春秋》等史籍記載,周太祖郭威、吳越錢及其所用諸臣,均有俠者出身的。加以隋唐以來商業經濟較先前有很大發展,較具規模的城鎮開始形成,這些都為俠的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故日人鈴木虎雄《唐代的劍俠》以為「就唐代的實際情況而論,游俠並不存在」,並非實情。三槐居語文網0e X%l{{Y0?KLR

5h.^XX {$b+j0 專制統治下的岑寂與衰歇三槐居語文網a3u'R*V4P7SyD
三槐居語文網+k+}/v p]9?E"B
然而到了宋代,情形有了改變。因為前朝政治留下的教訓,特別是地方勢力挾勢自重犯上作亂的前例,給宋代統治者以極大的警醒。故立國之初,太祖就著力改變崇尚強力的社會風氣,實行尚文政策以裁抑武人,不但取消禁軍統帥的職位,盡收天下精兵,嚴禁節度使以子弟為衙將,還抬高科舉地位,擴大進士名額,規定領兵打仗以文人任方面統帥,樞密使也大多由文人充任。武人地位的下降,帶來了社會尚武精神的流失。故有宋一代,兵疲民弱,俠的活動沒有以前活躍,一些著名的任俠之士如焦繼勛、楊美、郭進等,大多由五代入宋,有的僅早年任俠。三槐居語文網EuIl\L^
但據《江淮異正錄》、《稽神錄》、《括異志》、《夷堅志》等書記載,在廣大的民間,仍有他們的活動。其中有作姦犯科干亂刑法的,也有為民請命抱打不平的,如宋江「勇悍狂俠,其黨如宋者三十六人」(見陳泰《所安遺集補遺·江南曲序》),出沒於青齊草濮間,就是一支反叛的游俠武裝。當然,在異族來犯,大敵當前時,也有俠者挺身而出,表現出凜然的節義。如欽宗朝的王倫、李彥仙,高宗朝的孫益,當金兵犯境時,能奮身抗擊,以身死國,將俠者的忠勇表現得淋漓盡致。
!`Ix+\'Q*@)}~9gd0 元代以一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很注意對反抗力量的彈壓,在全國各地遍駐軍隊,實行弱民政策,故元代特別是元末以前六七十年,俠的活動並不活躍。
&t+zQ6H^L6T$x,O0 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專制統治最嚴厲的時期,也是正統道德張揚得最用力、相關法制制定得最完備的時期。其時,最高統治者不但親自講論道德,興起教化,注意以大規模的經籍編撰來收拾與引導人心,還制定了嚴格的法令以規范人們的言行。如《大明律》規定,謀逆必死,結黨者也須斬首,這為歷朝律令所未見。《大清律》更是集歷代刑法之大成,集會、聚眾、罷市均在違禁之列,更不要說有針對性的妨礙專制的行為了。一切權力既在中央、在官府,類如俠者秉持正義、自立規則、自掌是非衡裁之權、僅聽命於內在的道義召喚而不顧朝廷的制度律令,就不再被容忍和默許。三槐居語文網Z)y1D,{ a8q
因此,雖然俠者始終存在,有時還頗活躍,但作為一種特殊社會人群,已不再有秦漢時的隆盛地位,甚至也沒有隋唐五代較顯赫的聲勢。以明代而言,除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和抗倭義士中多俠者,還有遼東邊地的健兒中多游俠外(見高岱《鴻猷錄》卷九、《明史·杜槐傳》與《李成梁傳》),其他在正史中少見記載。倒是一些文人的集子,多少保留了其時士人好任俠的事跡。如著名詩人林鴻就不止一次在詩中提及「少年為俠客」、「少年所性尚游俠」的經歷(《贈曾鋼》,《鳴盛集》卷三),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也多類似的記載。
0Z-B5Hb;h*D4Y0 清代也如此,像姚啟聖、張嘉祥這樣得居高位的任俠之士絕對屬異數,大多數俠者再無機會步入政治中心,而是沉浮於民間,分布於社會各個角落,賴所操持的各種職業為生,乃至為會黨兄弟,保鏢拳師,為響馬巨窩,綠林劫掠。在類似《清稗類鈔》等書中,人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活動,有許多已經被徹底邊緣化了。
]``T g3X&a0 明清以來,俠者多託身權門,為客為奴,這對作為社會特殊人群的為俠者的影響是十分深巨的。古代養士之風,歷千年而不衰,但自魏晉以後,日趨部曲化、家兵化,乃或向「私客」、「奴客」、「僮客」和「田客」轉化,其人多附屬於主人,而沒有獨立的戶籍,這使得俠者失去了如秦漢游俠平交公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格獨立的現實可能。與之相伴隨,其人的道德自律意識也隨之日趨淡薄。他們便習弓馬,喜斗好殺,乃至有橫行鄉里、欺壓族黨、起滅詞訟、憑凌儒紳者,談遷《避暑漫筆》所謂「郭解之暴」,顧起元《客座贅語》所謂「良民之螟,而善政之蟊賊」,即指此而言。故清人全祖望說:「游俠至宣、元以後,日衰日陋,及至巨君之時,遂已一無可稱矣。」(《經史答問》卷十)三槐居語文網!

6. 博浪錐的那個武俠小說你找到了嗎

也在尋找中,網上是沒有了

7. 求一本高皋的武俠小說

那是偽作.真相:實為伴霞樓主的(血花魔燈).
有網路版,系掛名巨龍生的(鬼榜魔燈).

8. 十八般武藝的般是什麼意思

十八般武藝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 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 2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 鞭、鐧、 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後期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 5中說:「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曆天啟間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1507~1560)在《武編》中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 1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圖1叉)。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常說的「十八般兵器」早先是叫「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這個詞據說始見於南宋武狀元華岳編的《翠微北征錄》。十八般兵器的說法雜蕪不一,比如《水滸傳》里曾寫到史進學習十八樣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杈」。而其它典籍記載有:「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就是指徒手的武術)。」還有九長九短說:「九短為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九長為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當今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有長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朴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兩刃刀、飛刀等等。刀在青銅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因為在大規模車騎戰斗中比劍更實用,漸漸取代了劍的地位。西漢時出現了柄呈環形的鐵質長刀,一側開刃,另一側是厚實的刀脊,不易折斷。到了三國時期,刀已成為軍隊中普遍裝備的短柄格鬥器具,三國時期關羽所用「關刀」刀身狹長,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龍圖案,又稱青龍偃月刀,刀頭有鉤,刀背有突出鋸齒利刃,故又名「冷艷鋸」。之後人們更加註重鋼刀的質量,精益求精。宋朝的《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等多種。明代則多仿日本刀式,造雙手握柄的長刀。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等,勇猛彪悍,素有「刀如猛虎」之說,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矛在早期和槊混稱,是用於直刺,扎挑格鬥的長兵器,由尖利的矛頭和矛柄組成。分為馬槊和步槊,早期戰車上也配備有矛,作為進攻兵器,大規模興起於漢末。矛比較長,通常為兩米左右,有的竟可以達四米多。《三國演義》中張飛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一種,其矛頭長二尺余,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矛用於騎兵作戰曾經很有效,但是由於很長,不經過嚴格訓練不容易掌握,以後開始向槍轉變。

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唐代以後矛多稱槍,唐代之後善槍的很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可見馬上用槍已經出現在軍中。宋、明兩代為槍的最盛時期,創造了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有長槍、鉤鐮槍、九曲槍、梨花槍、筆槍、雁翎槍、綠沉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等。梨花槍比較特別,是長槍和火器的結合兵器,用長槍縛一噴火筒,用火葯燒灼而殺傷敵人,也可用槍頭刺殺,宋代李全之妻楊妙貞所創此槍套路,世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槍為「百兵之王」,長而鋒利,使用靈便,精微獨到,很多名將都用槍,比如趙雲、楊家將、岳飛等等。槍法種類繁多,但都以靈動快捷的招法見長,著名用槍者往往自己也會因此增加瀟灑靈動之氣。

劍,屬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一度曾非常流行,無論是作戰還是僅僅作為士大夫的配飾,都有劍的身影。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擊劍、斗劍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鑄劍術體現了古代金屬加工工藝的水平。古代傳說的名劍很多,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劍運用起來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優美自如,飄灑輕快。但是由於不適合於陣地作戰,劍漸漸地退出戰場,先是作為將領隨身佩帶的輔助短兵器,後來就成為修煉、裝飾、禮儀、健身甚至辟邪鎮災的器具了。

戟,由戈演化而來,為戈、矛合體的兵器,有長戟、短戟之分,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主幹做槍形,鋒尖之下橫出兩檔,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從而使戟具備了鉤刺劈砍等多種攻擊性能。長戟分為方天戟,青龍戟、蛇龍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龍,外形威武漂亮。三國時代很流行用戟,《三國志》上有記載:「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流行,而且較重,呂布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一。晉代之後的長兵器重視槍,戟已開始降為儀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於戰場了。不過我倒是很喜歡戟這種兵器,威風而又漂亮。

開山、金蘸、月牙、宣花,這些都是斧的別稱。斧屬重兵器,刃薄背厚,殺傷力大,分為長柄大斧和短柄闊斧,前者多用於馬上交鋒,後者多用於步戰搏鬥。用斧需要有較大的力量,所以使斧的大多是威風凜凜的力士猛將,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三國的徐晃、《說岳全傳》中的金國大將金兀術、《水滸傳》里的李逵,都是使用斧的能手。元代軍隊經常用斧,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尺余,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使用靈活。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鉞雖然早已有之,但到戰國之後就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禮樂舞蹈之用,可見實用性不強。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分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晉朝大將閔冉用過鉤,悍勇無敵。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有三股叉,即三須叉,又名三角叉,其形與牛頭相似,號稱三股托天。有兩股叉,又名龍須叉。還有五股叉,形如烈焰。民間舞叉也很有特色:讓叉在身體各處盤旋舞動,琅琅作響,很具有觀賞性。

鞭亦為短兵器之一種,其由來與鐧大致相同,《武經總要》中說:「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形。鐵鞭唐代已廣用之。」有竹節鞭,虎尾鞭,水磨鋼鞭等數種。唐以後就有用鞭的將軍,唐初的尉遲敬德、後梁的王彥章都會用鞭。宋代用鞭者多,梁山好漢呼延灼、孫立等都善於用鞭。而槍鞭夾用,是古時候流行的武將作戰方式。

鐧屬短兵器,一般長四尺左右,鐵或銅制,鐧身為四棱或圓弧形。兵器經鍛造成型之後,鐧身往往經過鎦、鍍等工藝處理,以增加美觀性,故有金裝鐧、亮銀鐧等等。鐧往往做為武將們手中的輔助兵器使用。鐧一般不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隋唐時候的雙鐧大將秦瓊馬踏黃河兩岸,威名赫赫,他與南宋岳飛手下的大將牛皋,是古代使用鐧的代表人物。

錘又名錐,屬短重兵器,外形多為球形或瓜狀,由於份量沉重,使用起來殺傷力極強,所謂「錘鐺之將不可力敵」。戰國勇士朱亥,為了幫助信陵君竊符救趙,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鐵錐擊殺晉鄙,後來的力士博浪沙椎擊秦始皇,用的就是早期的錘。宋朝時候錘已經廣泛使用,相傳岳飛麾下著名的「八大錘」,就是四位使錘的猛將,岳雲錘打金彈子,廣為流傳。元朝蒙古騎兵也善用鐵錘,後來早期清軍也很喜歡用錘。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它由矛和棒演變而來,其結構復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悍猛的將領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部還裝有三棱鐵,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稱,曹操橫槊賦詩,用的可能是類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單雄信用的棗陽槊,就已經獨立成形了。

撾是一種構造較復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抓型的長兵器,一種抓槍,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可能是其雛形。《武備志》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凈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系之。始擊人馬,用大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撾的五指具有機械活動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後來出現的飛抓可能就是承襲《武備志》的雙飛撾而製成的。

鎲是長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槍尖,稱為「正鋒」,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鎲柄,柄長七尺左右。有鳳翅鎲、雁翅鎲、牛頭鎲、溜金鎲、鋸齒鎲和流星鎲等幾種。隋朝大將宇文成都傳說就使用鳳翅鎦金鏜,威猛罕匹,僅次於李元霸。

武林中把棍作為「武術之王」。大棍長八尺有餘,舞動時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勁和臂力,實戰時往往以其長、大、重先制於人。而齊眉棍舞動時靈活多變,棍聲呼嘯,氣勢極為勇猛。水泊梁山九紋龍史進,就是一個用棍的高手。我國棍術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桿、牛家棒、孫家棒、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少林棍僧名揚四海,史料記載俞大猷還曾經指點過少林武僧的棍法。

棒同屬棍種而稍短。棒長一般約五尺,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棒的種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大棒、夾鏈棒七種。哨棒長約四尺,比齊眉棍短,硬藤製,為古時軍營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桿棒如齊眉棍,但亦短。俗語有「棒齊胸、棍齊眉」之說。民間傳說隋末靠山王楊林善於使用雙棒,而宋太祖趙匡胤善於用桿棒,有「一根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之說。至於《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金箍棒,降妖除怪威力無窮,似乎應更近於棍。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系住錘體,握於手中,擊打有一定距離的對手的暗藏武器,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鎚、飛錘、流星鎚,使用者需要很高的技藝。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鏟起先源於生產活動,後來演變成軍事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更廣,比如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或供開路使用,所謂方便鏟是也。

弓(弩)箭因具有較遠距離殺傷的特點而備受古代軍隊重視,用於非接觸作戰。古人依賴膂力開弓射箭,優秀射手能拉開數十公斤的強弓,有效射程應在數十米以上,如果藉助更強的弓和機弩,遠的可以達到數百米以上。古代名將將騎射作為必修的技藝,善射者極多。弩的射程要比弓更遠,三國、唐朝都出現過威力巨大的各類機弩。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朝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馬民族入侵的利器。而隨著更遠距離、殺傷力更大的火器的出現和發展,弓弩的地位就漸漸失去了。

盾也叫干,雖然也是兵器,但是很少被作為獨立的兵器提及。盾的用途主要是防禦,抵擋進攻兵器的殺傷,有時也作為助攻武器。選材有木、皮革、藤和金屬。一般用木、皮的多。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用於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於車上的防禦。長期以來是單兵防護的必備器具,至今在防暴警察隊伍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後要談的是一種一度統治華夏而後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車戰的時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點也比較多,頭部容易脫落,所以戈用繩索綁縛頭部,看起來很簡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長柄需要揮動,攻擊速度慢,而且攻擊動作單一。由於使用方法的限制,隨著戰車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戰場。

9. 李白生平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夠為權貴所容,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

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為涉獵,所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雲: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他還很早就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九歲時,李白曾隱居於戴天大匡山,並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開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三年後,即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陽啟程入長安,這時他正好三十歲。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那時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別館就設在終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名詩人)去作客。李白結識了這位公主,卻未能如願以償,終於怏怏離去。開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天寶元年秋,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志,《南陵別兒童入京》詩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業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這位傲岸的詩人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一年後他就開始遭到讒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李白離長安後,沿商州大道東行,至洛陽與杜甫相識,後又與杜甫、高適一起暢游梁、宋一帶,過著飲酒論文、追鷹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東兗州,李白又與杜甫相遇,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公開表示抗議,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他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地東南,來往於宣城、當塗、金陵、溧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下獄,不久被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一帶)。當時詩人正陷於「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的危險處境之中,以至杜甫還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時遇赦放還。這時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壯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李白病死於當塗族叔李陽冰家,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廣泛接觸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他的鮮明的個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輕時就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唐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強烈的任俠作風: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年輕時「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接濟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喜豪飲縱博,又精於騎射。他不屑於走一般士子由科舉入仕的常軌道路,而希望一舉成就大業。他又不無虔誠地求仙學道,采葯煉丹,獨孤及說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葯滿囊,道書盈篋」(《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還從山東尊師高如貴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為道教徒的儀式。他對排難解紛的策士頗為傾心,有縱橫家的氣派,崔宗之說他「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贈李十二白》)。《新唐書·文藝列傳》也說他「喜縱橫術」。總之,「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而上述各個方面,又正是盛唐時代社會習尚和文化精神的顯著特徵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人們所心儀的人倫風范。例如為了一瞻李白的豐采,任華、魏萬不遠千里追蹤相從;「四明狂客」賀知章一見李白,驚呼為「謫仙人」,解下隨身所佩的金龜相贈;門人武七則甘願赴湯蹈火,越過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至東魯接回詩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詩歌正是通過他的個性投影,折射出時代的風容神采,從而成為盛唐的最強音的。

時代理想的藝術升華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同時,這也成為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鳴皋歌送岑征君》)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古風》之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

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襄陽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他的《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即使寫失路的憂愁,也沒有絲毫寒促蹇澀的危苦之詞,詩中出現的黃河、太行、海上、日邊等意象,以及拔劍四顧的雄姿,揚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著壯美的情采。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像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並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西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等。這些詩以明朗純凈取勝。

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於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徵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例如他初出蜀時寫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 【請教】為什麼香港這么流行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

個人覺得是剛好出現了特別優秀的武俠和言情作家,比如香港的金庸先生,寶島台灣省的瓊瑤女士,當然還有梁羽生古龍等人,他們的作品很多經典,正是因為好的作品,吸引了讀者,形成了流行廣泛的經典通俗文學潮流。

熱點內容
女扮男裝強強頭現代小說 發布:2024-05-02 18:25:43 瀏覽:803
網路小說洛林顧嘉木 發布:2024-05-02 18:05:23 瀏覽:461
如何在電腦中下載聽書軟體 發布:2024-05-02 17:47:13 瀏覽:555
肉小說排行榜前十名虎牙 發布:2024-05-02 17:37:59 瀏覽:29
新型網路小說 發布:2024-05-02 17:32:46 瀏覽:325
武俠小說參飄 發布:2024-05-02 15:40:25 瀏覽:393
現代同志小說虐文 發布:2024-05-02 15:34:33 瀏覽:18
養成類小說現代百合 發布:2024-05-02 15:08:19 瀏覽:353
夏知星薄夜辰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4-05-02 15:04:21 瀏覽:664
言情現代小說萌寶駕到總裁是我爹的 發布:2024-05-02 14:32:37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