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2000字論文

古代小說2000字論文

發布時間: 2025-05-08 10:44:18

㈠ 大一古代文學2000字論文

【今天來看,發現468915767,把我的答案跟樓上的答案復制再粘貼。無語!!!!本人發表回答早於此人,因添加這一句話排其後面。特此說明。】

知道你有沒有交作業,如果已經交了,以下的資料也不算浪費,因為既然是中文系或選修中文系的課,以後還會有類似的作業。本人也是中文系畢業,《太平廣記》已經讀過,並寫過類似的讀後感,提供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另外提示一下,《太平廣記》作為古代的小說全集,雖是古文所寫,但並不晦澀難懂,無聊的時候作為消遣讀一下也是件有趣的事,先秦漢魏的志怪,唐傳奇等等大都被搜集其中,是中文系,尤其是漢語言文學系學生應該要讀的一本書。
1,書名:太平廣記
作者: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
出版單位:中華書局,時間:1962年9月。
2,概述:全書按題材分為92類,又分150餘細目。神怪故事所佔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報應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見其取材重點所在。此書基本上是一部按類編纂的古代小說總集。許多已失傳的書,僅在本書內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而得以流傳。書中最值得重視的是雜傳記 9卷,《李娃傳》、《柳氏傳》、《無雙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傳奇名篇,多數僅見於本書。還有收入器玩類的《古鏡記》,收入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入神魂類的《離魂記》,收入龍類的《柳毅傳》,收入狐類的《任氏傳》,收入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現存最早的本子。《太平廣記》引書較廣,有些篇幅較小的書幾乎全部收錄,失傳的書可據以輯集,有傳本的書也可據其異文互校。書中引文比較完整,不象其他類書引文多加刪節。分類較細,也便於按題材索檢資料,因而對校輯、研究古代小說極有價值。魯迅曾指出:「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破〈唐人說薈〉》)他輯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也充分利用了此書。
3,讀後感想:《太平廣記》的分類,的確便於檢查,也很有研究的價值。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小說的主流。直到清代《聊齋志異》系列的擬古派小說,都跳不出這個范圍。書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共計七十卷,又排在全書的開頭,可以看出唐五代小說題材的重點所在,也可以看出宋初文化學術的一種傾向。唐代道教和佛教競爭很激烈,道教雖然不佔上風,然而由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編造出來的神仙故事卻影響很大,產生了不少優美動人的小說。例如寫方士上天入地尋找楊貴妃的《長恨歌傳》就是一篇代表作。唐代小說中的名篇如《柳毅傳》、《無雙傳》、《虯髯客傳》以及《杜子春》、《張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關。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彌漫一時,杜光庭就是一個神仙傳記的大作家,《太平廣記》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宋初的小說還保留著這種風氣。但是《太平廣記》的分類標准並不統一,如講精怪的《東陽夜怪錄》、講龍女的《靈應傳》,都收在雜傳記類,按類別就一時不容易找到。從這里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傳奇稱作「雜傳記」,還沒有用「傳奇」這一名稱。《太平廣記》的編者把神仙、道術放在異僧、釋證等類的前面,顯然有尊崇民族的宗教文化的意思。作為小說,宣揚佛法靈驗和因果報應的故事雖然可以誘惑一部分讀者,但藝術性實在不如神仙故事。唐代小說里往往講仙女下凡,又有靈丹度世,還有許多神奇靈異的變化,更能眩人耳目。當然,所有神仙鬼怪的故事,都是幻想的產物,一般帶有消極出世的宗教迷信的宣傳,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
唐代小說的代表作,還應該數那些寫人間現實生活的作品寫得最好,如完全不帶有神怪成分的《柳氏傳》、《鶯鶯傳》、《李娃傳》等,寫作方法更接近於現實主義的道路。 中國的小說成熟於唐代。唐代小說的絕大部分收集在《太平廣記》里,明清人編印的唐代小說集卻往往是改頭換面的偽書,所以魯迅指點讀者看唐人小說還是要看《太平廣記》。當然,《太平廣記》里收的不只是唐代作品,還有不少是漢魏六朝的作品。其中單篇流傳的唐代傳奇大多已經收入了新的選本,如魯迅編的《唐宋傳奇集》、汪辟疆編的《唐人小說》等書,比較容易見到。但不少已經散失的小說集還很少有經過認真整理的版本,我們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國古代小說的全貌,也只能通讀《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對後來的文學藝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宋代以後,話本、曲藝、戲劇的編者,都從《太平廣記》里選取素材,把許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編。例如演張生、崔鶯鶯故事的《西廂記》,有各種不同的劇本,這個故事差不多已經家喻戶曉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廣記》里的它的素材《鶯鶯傳》,卻很少人知道。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一個寶藏,很值得閱讀。但它到底是古代的作品,文字障礙很多,還不便於向廣大讀者推薦。現在高光、王小克、汪陽等同志發願為年輕一代的讀者掃除障礙,架設橋梁,費了很大工夫,把全書譯為現代漢語,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㈡ 紅樓夢學術論文

紅樓夢》這部千古傳奇,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文人學者乃至普通讀者都對《紅樓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每以論紅、評紅為時尚,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紅樓夢學術論文,大家快來跟我一起欣賞吧。

紅樓夢學術論文篇一

試論《紅樓夢》

【摘要】《紅樓夢》這部千古傳奇,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文人學者乃至普通讀者都對《紅樓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每以論紅、評紅為時尚,它以一部小說成就了一門學問——“紅學”。本文對主要紅學派別進行了綜合概括,並針對索隱派、考證派的謬誤進行了分析,明確提出《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不是傳記,也不是 歷史。作為文學作品的研究,重在研究作品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文化內涵、 藝術成就,而不是去探佚、猜謎或毫無意義的考證。

【關鍵詞】《紅樓夢》研究;索隱;考證;思想內涵;藝術成就

《紅樓夢》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文人學士的極大興趣,研究、評論《紅樓夢》開始盛行,點評是研究《紅樓夢》的最早形式,點評者人數眾多,點評者旨趣也不盡相同,其中最重要最神秘的是脂硯齋,其點評已成為《紅樓夢》的一部分,是研究《紅樓夢》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資料。至光緒年間,關於《紅樓夢》的研究已成為顯學,隨著《紅樓夢》的廣泛流傳,對《紅樓夢》的研究日益 發展。“清末的民族主義思潮,激勵著索隱紅學的興盛,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民族與 科學精神,激勵著新紅學的誕生……1954年由毛澤東親自介入並領導的批俞運動,使得紅學的顯學地位達到空前的顯赫狀態。此後,學者、作家、藝術家、學生乃至普通讀者都以論紅、評紅為時尚”。

1 《紅樓夢》研究之紅學派別

《紅樓夢》它以一部小說成就了一門學問即“紅學”。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去研究《紅樓夢》,產生了不同的紅學派別:

1.1 索隱派

1.1.1 順治董鄂妃故事說。王夢阮、沈瓶庵的《紅樓夢索隱》,說《紅樓夢》“全為清世祖與董鄂妃而作,兼及當時的諸名王奇女”。並且說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本是明末名士冒辟疆的愛妾,後來清兵南下把她掠奪了去,送到北京,得到了清世祖的寵愛,封為貴妃,後來董妃夭亡,清世祖非常悲痛,就跑到五台山做了和尚,遂以為寶玉即清世祖順治帝,黛玉即是董小宛。

1.1.2 民族主義小說,影康熙朝 政治狀況說。蔡元培的《石頭記索隱》認為:“《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當時既慮觸文網,又欲別開生面,特於事本之上,加以數層障幕,使讀者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狀況。”主張賈寶玉即為康熙帝廢太子胤礽,金陵十二釵為擬清初江南之名士。書中“紅”字多影“朱”字,“賈”字為斥偽朝。

1.1.3 歷史小說,影康熙諸皇子爭儲說。壽鵬飛《紅樓夢本事辨證》認為:以余所聞,則《紅樓夢》一書……,與其謂為政治小說,毋寧謂為歷史小說,不如逕謂為康熙季年宮闈秘史之為確也,蓋是書所隱括者,明為康熙諸皇子爭儲事,只以事涉宮闈,多所顧忌,故隱約吞吐,加以障幕,而細按事實,皆有可證。

1.1.4 明珠家事說。陳康祺《郎潛紀聞》、錢靜方《紅樓夢考》認為:《紅樓夢》一書即記故相明珠家事,寶玉即納蘭成德,成德乃康熙朝宰相明珠之子,金陵十二釵,皆納蘭侍衛所奉為上客者也。

1.1.5 金陵張侯家事說。周春《紅樓夢隨筆.》認為:“相傳此書為納蘭太傅而作,余細觀之,乃知非納蘭,而敘金陵張侯家事也。憶少時見《爵秩便覽》,江寧有一等侯張謙(一說張勇),上元人,癸亥甲子間,聽父老談張侯家事,約略與此書相符,再證以《曝書亭集》、《池北偶談》、《江寧通志》、《隨園詩談》、《張侯行述》諸書,遂決其無疑。”

1.2 考證派:曹雪芹自傳說。胡適《紅樓夢考證》,說《紅樓夢》記的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賈政即是曹頫,寶玉即是曹雪芹。雪芹一生的事實,原是很合乎全書的故事的,作者在卷首自己也這樣說:“因曾經歷過一番幻夢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又雲:“今日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厭肥之日,背父兄 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已告天下。”主張賈寶玉即曹雪芹縮影,書中事跡,乃備記其身歷風月繁華之盛。考證派代表人物還有俞平伯、周汝昌、顧頡剛等。

1.3 新索隱派:「」結束,紅學研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紅學也呈現出市場化、普及化、大眾化、消費化的特點,各種新舊流派紛紛登場,其中最引人注目、在社會上不時引起轟動效應的是索隱紅學。新索隱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國玲和劉心武。索隱紅學與曹學合流成為這一時期索隱紅學的新趨勢。

1.3.1 雍正、曹雪芹、竺香玉故事說。霍國玲的《紅樓解夢》將《紅樓夢》索解為雍正與曹雪芹和香玉三人之間的故事:康熙朝,曹雪芹家三代四人襲任江寧織造之職,享盡榮華富貴,雍正即位後,不僅結束了曹家的富貴榮寵地位,而且在雍正六年抄了曹家,雍正八年宮中選秀女,又把曹雪芹傾心愛戀的竺香玉奪入宮中,納作妃子,後封為皇後。為了抗議這種****,曹、竺二人合力將雍正毒死,最後香玉以身殉情。

1.3.2 曹雪芹家族參與皇權爭斗說。《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索隱出的“本事”則是曹雪芹家族參與康、雍、乾三朝宮廷內部爭奪皇權的故事:《紅樓夢》中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兩立兩廢的太子胤礽的女兒。曹家與胤礽關系密切,為了潛在的政治資本,將廢太子胤礽的女兒偷運出來,藏匿曹家,並隱瞞其身世。而曹家當選為王妃的女兒,即書中的元春,為了保護家族和自己的地位,向皇帝告發了“秦可卿”身世秘密,這位廢太子的女兒只好上吊自盡。後來曹家又參與了謀刺乾隆的“弘皙逆案”,事敗,王妃“賈元春”被縊殺,曹家遭到毀滅性打擊。

除上述紅學派別外,還有運用西方 哲學和文學理論對《紅樓夢》的思想性、藝術性、主題、人物、語言等進行研究者,代表性作品,如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李長之的《紅樓夢批判》、李辰冬的《紅樓夢研究》、王昆侖的《紅樓夢人物論》等等。

2 我對《紅樓夢》研究之拙見

索隱派是《紅樓夢》早期研究的主要派別,但他們既不講究科學邏輯,也不尊重客觀事實和材料,他們可以把事實和材料任意剪裁、組合使其成為符合自己主觀需要的東西,甚至可以製造出事實和材料,以證明自己的主觀猜測。他們用測字猜謎的方法,牽強附會地構想出人物和事件的某種關系。正如劉夢溪先生所說,索引派是“起於猜測,止於猜測,輾轉相傳,缺乏論證”。胡適先生認為,索隱紅學屬於“附會的紅學”,其索隱工作是“猜笨謎”。王昆侖先生說:“《紅樓夢》索引派不是從作品內容去說明作者的創作思想和人物故事的真實意義,偏要按照書中人名、故事、用字用語,穿鑿附會,證明他是影射清初某些政治歷史上的個別事實,或懷著善良的動機,力求說明作者以民族思想側面宣傳反對滿清皇朝統治 中國,這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意義,可是畢竟武斷的歪曲了作者自己的寫作目的,抹殺了她的社會的藝術的價值。”

以胡適先生為代表的考證派,其實與索隱派沒什麼本質區別,二者都認為《紅樓夢》作品中隱匿或如實記錄著歷史事件,企圖從作品中還原出歷史本事來,只不過索隱派提出了所謂“明珠家事說”,“順治董鄂妃故事說”,而胡適提出了“曹雪芹家事說”罷了。黃乃秋先生認為:“胡君考證《紅樓夢》,范圍限於著者與本子,不容以史事附會書中之情節。”“然胡君雖以此律人,其自身之考證,顧仍未出此種謎學范圍,如謂甄賈兩寶玉即曹雪芹,甄賈兩府即曹家,又謂兩府之接駕,皆曹家事。”“其以不相乾的零碎史事來附會《紅樓夢》的情節”,與索隱派如出一轍,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文學創作要求的不是簡單的記錄生活,不是簡單的生活真實,而是藝術的真實,藝術的真實不等於生活的真實,藝術的真實是作家認識生活、概括生活的產物,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作家對生活真實進行選擇、加工、提煉的結果,是通過藝術形象所反映出來的生活本質的真實,是生活真實的概括與升華,所以文學作品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它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李辰冬先生也說:“以創作家的慣例而論,他們的著作絕不是實際事物的抄寫。”

在文學創作過程中,作家要塑造一個典型人物或安排一套故事,並不拘泥於生活真實,不一定僅僅根據一位模特或一件實在的事件照抄下來,他需要觀察許多同類的人物和同類的故事。當他開始之時,可能是從一位模特或事件觀察起,但久而久之,觀察思考得多了,就會把原來真正的模特或事件忘記了,而只凝成為一個普遍的共性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所以對於一部偉大的作品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固然無從考證出其模特是誰,故事是哪一實事,即使作者自己恐怕也難於確鑿的指出來。高爾基曾說:“文學者描寫他所熟悉的商人、官吏或工人……如果作家從二十個至五十個,不,從幾百個商人、官吏或工人每個人當中,抽出最特質的階層特徵——習慣、趣味、動作、信仰、言論等,而能夠將他們統一在一個商人、官吏或工人身上,那麼,作家就會由這樣的手法而創造成典型。”魯迅先生也曾說:“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像這樣,我們如何叫魯迅先生能如實的指出他的“阿Q”或“孔乙己”的模特究竟是誰來呢?曹雪芹在下筆寫《紅樓夢》之前,他一定不知觀察和研究過多少實在的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以及一切其他人物,然後才能產生他想像的筆下的人物,所以你現在想指出他們的生活原型是誰,那是徒勞無益的。

夫《紅樓夢》者,小說也。他只是一本由許多素材綜合而成的小說,而不是為一家一人作傳,賈寶玉是許多貴公子性格所組成的典型,他代表著不熱衷功名、貪圖安樂、為祖母所寵愛的聰明溫柔的貴族公子。這裡面有納蘭容若、有和珅的公子玉寶,有其他我們所不知道的人物,也有部分是曹雪芹自己。這部混合體的偉大人情小說,目的只是寄託作者自己的出世的消極的憤慨,以及幻想的繁華夢。他是一本小說,一本利用各種材料和想像組織的小說,不是傳記,也不是歷史。所以李漁說:“凡閱傳奇必考其事從何來,人居何地者,皆說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

不少研究者指出,“《紅樓夢》只不過是一部小說”,“ 《紅樓夢》首先是一部小說”,呼籲回歸到《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上來,回歸到《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和文化中地位研究,回歸到作品的藝術分析,把《紅樓夢》當小說來讀。啟功先生說:“我以為與其費勁炒作這種沒有意義的發現,還不如好好讀讀《紅樓夢》本身,體會一下書中豐富的內容。”如果拋開作品本身而去研究曹學、版本學、探佚學、脂學,去索隱作品影射誰,這是本末倒置,舍本而求末。離開了《紅樓夢》這部小說,研究其它又有什麼意義?研究曹雪芹及《紅樓夢》版本對幫助作品的理解有一定作用,但沒有弄清曹雪芹及其家族史,並不會影響《紅樓夢》成為一部偉大作品,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由作品本身的成就所決定的。至於索隱是自傳說、順治董小宛故事說等,這原本偏離了小說的研究,這樣的研究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對小說的研究也沒有任何作用。如果研究某一部作品都要這么研究的話,那麼“阿Q”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影射誰,“孫悟空”又是影射誰?吳俊升先生認為:“我們所以讀此書,是因為藝術之美的欣賞,而此書美之所在,並不在乎勾心鬥角,影射史事,而在乎即此人,即此事,寫的入情入理,為深刻呈露的表現。所以讀此書,只要就其本體欣賞,已便得其神髓,不必另下索隱的功夫。”

當然為滿足公眾對古典文學的娛樂需求,作為一種娛樂、消遣,就好像聽故事,這種索隱也未嘗不可,如劉心武先生的《揭秘紅樓夢》。但這僅僅是一種娛樂,就好像“戲說”一樣,不是學術研究,已偏離了學術研究的范圍。

3 結語

《紅樓夢》首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他偉大就偉大在有深邃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鮮明的人物形象、復雜的結構、寫實的手法、個性化的語言。作為文學作品的《紅樓夢》,對它的研究應該重在研究作品的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意義、藝術成就、語言、結構、人物塑造、文化內涵等等。正如黃乃秋先生所說:“是故居今日而讀《紅樓夢》,首當體會其所表現之人生真理,如歡愛繁華之為夢幻,出世解脫之為究竟……。次當欣賞其所創造之幻境,如布局之完密,人物之敻絕,設境之奇妙,談話之精美等。不此之務,而尚考證,捨本逐末,玩物喪志,於己徒勞,於人鮮益。”馮其庸先生也明確指出:“把《紅樓夢》作為一部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社會內涵的文學作品小說來研究,而絕不是把它當做‘清宮秘史’或‘謎語大全’,文學就是文學。”

參考文獻

[1] 呂啟祥,林東海.《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何安萍.《紅樓夢研究ABC》.廣州:花城出版社,2009

李長之,李辰冬.《李長之李辰冬點評紅樓夢》.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

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啟功.《啟功給你講紅樓》.北京:中華書局,200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紅樓夢學術論文

㈢ 求一篇論文,關於金庸的小說的,要求如下:字數2000左右,針對金庸的n部小說,從這些小說中

附上一篇相關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忠善仁義真豪傑 大惡大恨亦英雄

——賞析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惡人美

摘要: 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塑造了眾多性格飽滿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類被稱作「惡人」的人物形象,尤其得作者的筆墨所大力描畫,從中能夠品味出獨到的藝術魅力,挖掘出以「大義豪俠」、「愛恨情恨」、「自我完善」為代表的三種審美意蘊,成為金庸小說中一道獨特的審美風景!

關鍵字: 金庸《天龍八部》「惡人」獨特美

摘自http://www.jiaoyuda.com/WenXue/

引言

金庸,全球華人界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他憑借自身廣博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底蘊和文學創作功底,創作出十五部長短不一的武俠小說,將眾多讀者帶入一個亦真亦幻的武俠小說世界,構建起一個浪漫唯美的獨特文學境界。在他的引領下,中國傳統武俠小說被提到一個歷史的新高度,武俠小說有了更多的可讀性,並且作為通俗文學與高雅文學不相上下,共同促進著中國文學的發展。

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創的「新武俠小說」,不僅繼承了傳統武俠小說中以俠為主、以武為技的特點,更融合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博精髓和更多的文學特性,使得新武俠小說一下子風靡全球華人,金庸也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武林盟主」。

然而長期以來,由於中國大陸極為特殊的歷史階段,武俠小說一直是被禁止發行出版的,直到八十年代後才流傳開來。「精英教育」時期的大學生更是迷戀和喜愛金庸武俠小說,或許從未有過一部文學作品會像金庸武俠小說這樣被眾人借閱傳抄得如此破爛,被無數讀者的手指翻得陳舊泛黑的紙張之中,融入進了每一位讀者的美好幻想和愛恨情愁,從這一點上說,金庸是一位贏得最多讀者的成功作家。

金庸小說中的武,金庸小說中的俠,金庸以眾多美輪美奐的武功招式和著性格獨特個性強烈的江湖俠客,將讀者帶進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底蘊的奇特世界,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國家歷史、風土人情,任何一位讀者信手拈來的一讀都會被吸引進這個亦真亦假的武俠江湖。這就是金庸武俠小說的獨特魅力!


㈣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論文

晴雯,從一個家世無可考的女孩子到賣給賴大家,再賣給賈府,以至最後的「抱屈夭風流」她受盡了殘暴的摧殘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讀者,她既以一個天真無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進賈府,又以一個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趕出賈府。晴雯的身世和命運是這樣的凄苦、不幸。不知其籍貫和姓氏,猶如無根無蒂的浮萍,任憑風吹雨打,獨自面對人世間的所有的苦難。因此,寶玉在《芙蓉女兒誅》中,這寫道:「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六載,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由此可見,晴雯在當時的社會里是處於最底層的一個孤苦無依的弱者。她在進入賈府之前就已被遺棄;進入賈府之後,無論是服侍賈母,還是服侍寶玉,她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欺凌、侮辱的對象。最後,晴雯以被迫害致死為悲劇的結局。這一切都向人們充分證明了晴雯所處地位的不幸,這一切也是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和封建道德淪喪的控訴。

晴雯,她是大觀園中唯一最富於個性色彩的被壓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為與封建統治階級的願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說、敢笑、敢怒、敢罵、心直口快,不拘泥虛偽。每當晴雯在讀者面前出現的時候,立即給人帶來一股爽身撲鼻的清新之感。書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場,現在回想起來,仍有眼前一亮的驚喜。當時,寶玉醉酒回到怡紅院,來到自己的卧室,看見案上的筆墨。晴雯先接出來,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一日。快來與我寫完這些墨才罷!」這時寶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來,因說道:「我寫的那三個字在哪裡呢?」晴雯笑道:「這個人可醉了。你頭里過那府里去,就囑咐我貼在這門上,這會又這么問。我生怕別人貼壞了,我親自爬高上梯的貼上,這會子還凍得手僵冷的呢。」晴雯的這一出現,馬上給人一種干練、麻利、直言快語的感受。雖然在主子面前,卻毫不低聲下氣,而是敢於抱怨,發牢騷,說出自己心中的不滿情緒,決不插微虛偽。這就使她在眾多的婢女中脫穎而出,初露鋒芒。

晴雯在下層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魅力,還因為她灑脫潑辣,無所顧忌,總是天真、善良、坦盪,剛強而又渾身是刺。用寶玉的話「金玉不足喻其貴,冰雪不足喻其潔,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來形容這位驚世駭俗的姑娘實在不為過,她為人處世正直無畏,剛直不阿,容不得虛偽作假的陰微卑賤。看不順眼和聽不慣的事,她都會給予反擊和諷刺,讓人覺得她十分刁鑽刻薄,然而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灑脫潑辣的表現。書中第二十回,寫了寶玉的乳母罵了襲人,寶玉替襲人抱不平,說:「這又不知是哪裡的帳,只揀軟的排揎。昨兒又不知哪個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帳上。」晴雯聽了這話極為不滿,在一旁笑著說:「誰又瘋了,得罪她作什麼,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認,不犯帶累別人!」晴雯的這一番話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話里話外夾槍帶棒的把寶玉、襲人二人反駁回去,讓他們無言以對。這件事充分表現了晴雯對敢做不當的憎惡和輕視,也充分說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於頂撞主子絕不虛偽的個性,也寄寓了作者對她深深的贊美之情。
晴雯作為《紅樓夢》中的一個悲劇女性,她命運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開的。由於她處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對賈府內的高壓政策進行了強烈的反抗,在賈府封建統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因此,晴雯這個光輝矚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她貫徹始終的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她雖然是個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卻頑強地保護著自己做奴婢的尊嚴。不能改變和選擇的身世,讓她成為丫環,下人;然而在屬於她的隊伍中,她嚴守自己的原則,絕不卑躬屈膝、獻媚奉承。被壓迫階級的美好品質在她身上表現得異常鮮明、突出。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們證明她具有著獨立的人格,她嚮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貴族公子寶玉之間沖突的結果,顯然晴雯勝了。晴雯無所顧忌地在貴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爭斗,然而卻從靈魂深處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強、不肯低頭的性格。她敢於對貴族公子說「不」,充分顯示了她雖是婢女,卻絕不低聲下氣,沒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鑽、刻薄,同時她也高傲、純凈,目下無塵。在我看來,正是由於晴雯的潑辣、倔強和對人的刻薄、喜怒無常,才使她的純潔、天真、坦盪顯得更加寶貴。

由於王夫人對晴雯以往作風的耿耿於懷,無論晴雯是多麼純潔,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個妖精。為了寶玉不被「勾引」壞,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因此,當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時,王夫人命人把她從炕上拉下來,架起來去了。臨走時只許把貼身穿的衣服帶出去。孑然一身,來也如此,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驚人的反抗生命並沒有因此結束。當寶玉掛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來看望她時,晴雯將自己的兩根蔥管般的指甲剪下來給了寶玉,又與寶玉互換了貼身穿的襖,說:「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晴雯的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讓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讓虛假的罪名成了真的,這無異於在王夫人的心臟上插了一把鋒利的匕首,也為晴雯的反抗生命畫了一個句號。晴雯就是這樣一個堅貞頑強,始終如一的女子。從她進了賈府,直至被逐含冤而死,她都沒在鎮壓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終保持著錚錚傲骨,表現出了最難能可貴的精神。晴雯明快爽朗、純真坦盪的性格和大膽的反抗精神贏得了寶玉的贊賞,使她成為寶玉的知己。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死都對寶玉的身心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寶玉把全部的傷感和憤懣,熔鑄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兒誅》中。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樣一種悲劇性格和被暴力摧殘的命運。當我們回想起晴雯往日生活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讓我們感覺到她的一身正氣,她言行的悲壯,她不容任何人詬病非議的個性。讓每個嚮往世間美好事物而又不執偏見的人,都會肅然起敬,給予無比的贊美和支持。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懷坦盪,雖口角鋒利,卻心地善良;她心高氣傲、無所顧忌,雖冰雪聰明,卻天真無邪;她心直口快、灑脫潑辣,雖致情致性,卻敢作敢當、視死如歸。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http://wenwen.soso.com/z/q76208805.htm

熱點內容
科幻小說里級別是什麼 發布:2025-05-08 12:30:48 瀏覽:521
好看的穿越小說女強文完結 發布:2025-05-08 12:00:37 瀏覽:248
網路小說巔峰奇才 發布:2025-05-08 11:58:49 瀏覽:544
古代的穿越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8 11:34:55 瀏覽:880
唐朝古代兄妹相依小說 發布:2025-05-08 11:29:51 瀏覽:5
重生穿越之完結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5-08 11:28:13 瀏覽:404
帶點黃的都市重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8 11:26:48 瀏覽:742
恐怖無解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8 11:19:18 瀏覽:441
唐金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8 11:07:36 瀏覽:387
bl仙俠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8 10:58:24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