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把小說叫做

古代把小說叫做

發布時間: 2022-08-12 16:25:01

⑴ 小說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小說有沒有大說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雜篇:「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小說與《莊子》所說的「小說」含義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始終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

班固《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於諸子略十家的最後。這是小說見於史學家著錄的開始。《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⑵ 小說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傳奇、小說、話本或擬話本。

唐宋傳奇非常出名,而「明清小說」也是以「小說」聞名於世

⑶ 小說古時候叫什麼:演繹,傳奇,詞話 他們分別是什麼時候使用的

1.演繹: 推演鋪陳。 《朱子語類》卷六七:「漢儒解經,依經演繹;晉人則不然,舍經而自作文。」明胡應麟《詩藪·閏餘上》:「蓋後人因此演繹為傳奇,而以狀元附會。用修據為事實,恐未然。」郭沫若《文藝論集續集·關於文藝的不朽性》:「所謂民族性的優越,所謂人性的甚麼,都是由先有藝術有不朽性的這個觀念演繹出的。」 2. 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況下的結論。 章炳麟《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凡夫名詞字義,遠因於古訓,近創於己見者,此必使名實相符,而後立言可免於紕繆。不然,觀其概義則通,而加以演繹,則必不可通。」
2、傳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說,宋代話本小說中也有「傳奇」一類。元末明初時也有人將元雜劇稱為「傳奇」。自從宋元南戲在明代規范化、典雅化、聲腔化和全國化之後,傳奇就成為不包括雜劇在內的明清中長篇戲曲劇本的總稱。
3、詞話:盛興於元、明兩代的說唱藝術形式。一般認為淵源於唐、五代的詞文,直接繼承於宋代的說話伎藝。詞話的名稱,不見於宋、金文獻,只在《元史·刑法志》和《通制條格·雜令》中才有關於禁止民間子弟「演唱詞話」、「搬唱詞話」的禁令元陶宗儀《輟耕錄》:「宋有戲曲、唱諢、詞說。」有的研究者認為詞說即是詞話。明人錢希言《桐薪》、《獪言》說宋朝有《燈花婆婆》、《紫羅蓋頭》詞話;清初錢曾《也是園書目》著錄宋人詞話《燈花婆婆》等12種。對此,近代學者有不同見解。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一書認為這些都是後人以元、明兩代沿襲的名稱加於宋人話本之上的,不能考實為宋代即有詞話之稱。胡士瑩《詞話考釋》一文則認為「宋元話本,有所謂詞話者,其體實兼樂曲與詩贊二者」,並將宋人以鼓子詞體制寫的《刎頸鴛鴦會》,及諸宮調、說唱貨郎兒、陶真、彈唱因緣等宋、金、元的說唱伎藝都歸於詞話之屬。這種說法與孫楷第《詞話考》中認為詞話的「詞」字應包括詞調之詞、偈贊之詞、駢儷之詞見解相一致。

⑷ 「小說」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 小說起源《莊子萬物》圖片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東漢桓譚在其所著的《新論》中,對小說如是說:「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認為小說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書,而不是為政化民的「大道」。

⑸ 「小說」這種文體在宋朝是叫什麼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東漢桓譚在其所著的《新論》中,對小說如是說:「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認為小說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書,而不是為政化民的「大道」。
東漢班固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在《漢書·藝文志》中寫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班固認為小說是「街談巷語、道聽塗(同「途」)說者之所造也」,雖然認為小說仍然是小知、小道,但從另一角度觸及小說講求虛構,植根於生活的特點。
清末民初,維新派梁啟超等大力倡導「小說界革命」,小說理論面目一新。小說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為「國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學之最上乘」,再不是無足輕重的「街談巷語」「瑣屑之言」。
小說可以說是延達思想和表達感情的另一種形式。
novelette短篇小說
novella中篇小說
novel長篇小說
追溯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種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小說傳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最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
其次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再次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我國古代的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魏晉南北朝,當時被稱為筆記小說,主要有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兩種。唐代是小說的成熟期,當時的小說被稱作傳奇,宋金時期流行話本小說。元末與明清時期小說發展至高峰,出現了長篇白話小說。
我國的小說到現在已經是非常的輝煌燦爛,但是今天的我們有沒有試著去尋找中國小說的根源和發展過程呢?在這里就讓我們去追溯歷史,去尋找中國小說的根源. 中國的小說有很多起源,中國最初的著作是是:寓言,史傳,諸子散文等.我們從中就可以看出,我國的很多小說就是從神化傳說開始的,神話就是把神人化,傳說就是把人神話.但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很難區分和劃分. 到了魏晉南北朝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這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過的名字,但不論是神化或是志怪或是志人,都是用史記的方式流傳下來的.比如<穆天字傳>就是個神話,可史書卻把他歸為帝王起居一類;<山海經>也是神話傳說.<漢書>卻八它歸為"地理志".但不管如何,它卻是中國小說的最初形式.
到了後來,漫漫出現了詩,文.賦.我過的文化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標志性的是陳鴻寫的<長恨歌傳>和白行簡寫的<李娃傳>的出現,它們的出現意味這中國的小說不在是歷史性的東西了漫漫的一些傳奇就開始出現,傳奇最盛行的是唐朝,但唐朝卻不是小說的發展的頂峰. 到了宋朝,傳奇就沒落了,到了宋後,隨之而來的是根據傳奇改寫的話本但話本只是跳台,在這個跳台的幫助下出現了類似近代小說的小說,如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大部分都是文人根據民間的話本改寫的它都是經過說書藝術的千錘百煉才生產出來的. 從這里在發展,文人們在也拿不出民間的東西來加工了,從而出現了<金瓶梅>它是第一部寫民間人物生活的書,在小說的發展史上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金瓶梅>開辟的道路上很快的達到了中國小說的最頂峰-----<紅樓夢>出現了,它意味著中國小說走向了成熟.
中國小說的發展基本就是這樣,但是在這里還要提一點,就是關於小說詩化,我覺得小說詩化也是小說發展的重要關鍵,而在這個關鍵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紅樓夢>,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在小說詩化的方面講,可以上說是一個飛躍,著就如同西方的<十日談>到後來的<唐吉柯德>一樣.小說詩化,也是以後的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所以我認為,中國小說要是長遠的想還是要往小說詩化的方面靠。

⑹ 古代把小說叫做什麼

話本子:因為故事是虛構的,是用來打發時間的

⑺ 中國古代管小說等文學作品叫什麼

話本
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⑻ 中國古代小說源遠流長,小說在唐代叫做什麼

A

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說,作者大多以記、傳名篇,以史家筆法,傳奇聞異事。代表性作品有王度的《古鏡記》、白行簡的《李娃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文言小說發展以了成熟的階段。
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明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主要藝術成就有:

一、唐傳奇的藝術成就相當高,情節的傳奇性與現實性相容,情節的虛構、想像與作品的藝術性融合一體,其虛構和想像已標志著文言短篇小說創作的成就。如《柳毅傳奇》寫充滿神話色彩的書生與龍女相戀故事,情節離奇,但人情味很重。

二、體裁豐富。有描寫愛情的,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寓言諷刺題材有沈既濟的《枕中記》「黃粱夢」;歷史題材陳鴻的《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游俠題材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神怪題材裴鉶的《傳奇》。

三、所寫故事情節化、細節化,注重寫人物的生活瑣事,尤其注重寫他們的情感生活或性情偏嗜之類的細節。

四、敘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節中心、人物中心演進。

五、敘述語言雅俗兼采時庄時諧,用文言描寫物態人情以至瑣事,簡潔、准確、豐富、優美,將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現力發揮到很高水平。

⑼ 小說遠古稱為什麼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莊子所謂的「小說」,是指瑣碎的言論。


發展歷程:


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幾個時期:


(1)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歷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


(2)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仍然算不上是小說,只能算是小說的雛形。《世說新語》也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裡面收集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時期:古代小說的發展趨於成熟,形成了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由此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唐代三大愛情傳奇是此時期的標志性作品。


(4)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井文化的興起,給小說創作帶來深厚的土壤。話本經過文人加工形成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


(5)明清時期:小說開始走上了文人獨立創作之路,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增強。《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

⑽ 中國古代小說源遠流長,小說在唐代叫做

傳奇 傳奇是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不尋常的故事,是古代有幾種文體叫「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寫作的短篇小說。又有盛大網游《熱血傳奇》簡稱為《傳奇》、張愛玲小說集《傳奇》及幾首歌曲同名《傳奇》。中國唐、宋時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一種,以「作意好奇」為特點;明、清兩代的長篇戲曲,一般每本由二十餘出至五十餘出組成。[1]

熱點內容
書生科舉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8 18:27:57 瀏覽:386
來往明朝與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08 18:26:28 瀏覽:67
女主穿越二戰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8 17:53:37 瀏覽:948
言情小說王妃推薦 發布:2025-05-08 16:29:43 瀏覽:998
李盡歡類似小說作者推薦 發布:2025-05-08 16:21:14 瀏覽:536
豆豆言情免賛小說閱讀 發布:2025-05-08 16:17:06 瀏覽:127
最好看的小說言情圖片 發布:2025-05-08 16:15:26 瀏覽:296
趙軒名字所有小說 發布:2025-05-08 16:08:07 瀏覽:277
科幻小說地光 發布:2025-05-08 15:57:14 瀏覽:543
主角林然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5-08 15:57:09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