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阅读 »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情感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情感

发布时间: 2025-10-17 17:36:20

『壹』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特点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小说人物特点分析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特点分析技巧

裂兆弯(一)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肆闷…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猜坦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形象。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感受到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爱憎感情,同时要注意到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1、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以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侧面等描写为切入点来分析方法并点出其作用,常用语就是“通过以上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某某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某某情感。

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全文阅读,首先看文中有无对其人性格特征直接概括的词语,如乐观向上,自私等;然后要根据针对其人的描写和情节,来概括人物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在答题时要对性格特征进行归类整理,使答案更加清晰。对内与对外分开,正面与反面分开,前期与后期分开等。

概括人物形象题与概括性格特征类似。不过人物形象试题在答题模式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一般要首先加以概括,然后在分词在文中找到体现点。

小说塑造了一个(或A是一个)abcd的人物形象。“……”可见其a;“……”可见其b;

3、对文中人物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本题一般情况下属于主观开放性题目,6分,很能拉开差距。

对此,一般可从以下四方面把握: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分析人物时还要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理解。

第四、通过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立双方的矛盾冲突,来分析人物性格。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贰』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小说也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文体,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节选)都是考查的范围。
高考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语言内涵、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同时,注意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意性的解读。
1.体察小说人物

体察人物形象可以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审视,也可以将其放在具体的环境、情节里审视,还可以从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评价的角度去审视。【典型例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相关文段】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
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河《第三条岸》)
【解题指导】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侧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人物。这里作者将“母亲”放在“父亲”故事的主线上展示她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待“父亲”的行为态度,“语言”与“行为”上是有所不同,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侧面。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2.分析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谁?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对其有何评价?③人物之间的关系(映衬、对比、冲突),为什么这样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小说题为“侯银匠”,说明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写了侯银匠一家人的生活,表达了社会下层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亲情,表现他的勤劳、精细,还有内心的寂寞、凄苦,这便是小说的主题。根据选材为主题服务的原则,总体上我们可以说,写侯菊的笔墨,也是为了写侯银匠(用映衬、烘托之法),也是为了突出主题。
(2)从情节入手:从情节透视人物命运、作者情感倾向等,进而探究小说的主题。
(3)从时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传》、《风波》等小说的主题,都要将其置于辛亥革命失败这一大的背景下来思考。
(4)从描写手法切入,即从小说对比、象征、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入手探究主题。如孙犁的小说《嘱咐》写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飞行和太阳光冲开浓雾的情景,就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象征着人民解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分离的暂时性和胜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说情节
理解小说情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情节的发展阶段: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把握情节的意义,透视情节表达的思想本质。
(3)把握情节安排上的特点、艺术构思的巧妙(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误会,陡转,抑扬)。
(4)分析某一情节在人物塑造、故事发展、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节作用”类的题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如,这道题题干对思考点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即“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显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节与下文的关系,并能从这个关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节的匠心。如小说《侯银匠》第二段就表达手法而言属于概述,就全文情节展开而言起交待(铺垫)作用。小说后面的情节写侯银匠如何爱女儿,女儿怎样聪明能干,都有据可依。这也是小说的常见技巧之一。
二是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悲惨命运。
三是考虑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给读者以武松会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着安排哨棒打断,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边,两手揪住老虎头皮,按在地上,提起铁般拳头,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窍流血的情节,有力地彰显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学会创意解读
鉴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即便是探究题,也会在给学生选择机会的同时,对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范围等进行适当的限制。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应该在题干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有创意的解读。

【典型例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叁』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答山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思路
1、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消虚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清桥中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热点内容
科幻小说党的领导 发布:2025-10-17 19:04:52 浏览:359
丑女变好看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17 19:00:51 浏览:59
奇幻搞笑的小说完结小说 发布:2025-10-17 18:40:56 浏览:958
现代系统女言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17 18:36:33 浏览:963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情感 发布:2025-10-17 17:36:20 浏览:276
现代异能基因小说 发布:2025-10-17 17:02:22 浏览:239
校园小说主角姓沈 发布:2025-10-17 16:49:55 浏览:559
小说魔法学院名字 发布:2025-10-17 16:38:21 浏览:741
婚后虐恋小说的推荐 发布:2025-10-17 16:04:13 浏览:694
2014年完结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10-17 15:43:57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