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一顆小行星擦
❶ 我寫科幻小說遇到困難了,請網友們幫我解答。
不能用。我國對這些可是極其敏感的。
用些字母或是字母組合來代替吧。像是那多用過一個X機構,倪匡好像也用過單字母的。字母組合的,你隨便挑啊,有意義的沒意義的都可以,像是ATM啊之類的(取款機……笑。)
PS.國家、省市名之類也最好不要用,能隱則隱,該改就改。既然是科幻小說,就把科幻進行到底……
❷ 一顆直徑1.8千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地球上的生命會不會有危險
直徑1.8千米的小行星若是落入地球太平洋中心,尚不會使人類滅絕,但它對地球和人類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首先小行星的巨大動能將使海水掀起數千米的巨浪,由它帶來的熱量使大量海水氣化升到空中。
不要把小行星落入深海想像成石頭投進泳池。小行星的高速度,它若具有的巨大能量,使其落入海洋和落在陸地造成的災害相差不大。
應該說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極小,撞擊前人類是會有預測到的。人類能採取什麼防禦手段和措施,就要看當時的科技水平了。
❸ 有一部科幻片,講的是有一顆小行星要撞地球,地球人讓一群石油高手去撞毀它,,那
《絕世天劫》是試金石影片公司1998年出品的一部科幻災難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麗芙·泰勒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講述了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
❹ 還有人記得1999年的小行星事件么說是有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還有人記得的話就說說具體的。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道,義大利科學家近日證實,一顆先前曾被認為是對地球沒有任何威脅的小行星很可能會給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顆小行星的編號為1999 RQ36,於1999年被首次發現。最初的計算現實,該天體在最近100年時間內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幾率幾乎為零。而通常情況下,天文學家們預測的時間范圍均不超過100年。
不過,由奧斯卡·阿拉提亞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卻決定在更長的周期內對1999 RQ36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義大利科學家在計算中考慮到了YORP效應的影響。所謂YORP效應是指:對於那些體積較小的天體來說,溫度會對它們的旋轉速度產生明顯地影響。而導致溫度變化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出的光子。科學家們指出,如果一個天體釋放出光子,那麼它的旋轉速度就會下降,而如果其吸收光子,那麼旋轉速度便會加快。對於小行星來說,粗糙的表面在影響其自身速度變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YORP四個字母分別為四位學者姓名的頭一個字母:Y:雅爾科夫斯基,O:奧基菲,R:拉德齊耶夫斯基,P:帕德克)。
根據阿拉提亞和其同事們的計算結果,在2169-2199年期間,1999 RQ36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幾率會猛然增加至1:4000。考慮到該天體大約560米的直徑,其一旦墜入海洋或是直接與地面發生碰撞,那將會給全球生物造成致命的打擊。
天文學家們支持,對1999 RQ36運動軌跡施加影響的最佳時機是在2060年至2080年期間。據介紹,要想限制降低該天體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幾率,經必須使其從目前的運行軌道發生偏離。計算顯示,在2080年前進行干預,僅需使其軌道偏離一公里。而在此之後,則須使其軌道偏離數十公里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1999 RQ36並不是唯一一顆可能在未來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較大小行星。另一顆比較著名的危險小行星是「阿波菲斯 99942」號小行星。據計算,它將在2029年時從距離地球僅3-4萬公里的地方飛過。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有國家對這類危險小行星的運動軌道進行干預。美國國家宇航局的發言人曾在2007年宣布,由於缺乏資金,他們甚至無法對那些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進行跟蹤。
❺ 很久以前看過的科幻小說,飛船、機器人、小行星、藍色勿忘我,求名字
夢幻王朝
作者: 撼地
簡介:
一款全新的網路游戲!出來一段時間就風靡全球!流星是一個普通的無法再普通的玩家!但是由於他存在的一定的實力和運氣!頓時成為了夢幻游戲里迷一樣的人!而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建立自己的王朝,統治著游戲!那麼他
❻ 一顆小行星將安全飛掠地球,往年也有很多行星飛掠地球嗎
是的。在往年的日子當中,宇宙中還是有很多行星從地球的表面上飛過的,有些行星的飛過甚至是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在網路上有很多猜忌擔憂什麼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最近表示,3月21日的時候會有一顆小行星在距離地球約兩百萬公里的地方飛過,雖說是兩百萬公里,但是在浩瀚宇宙當中,兩百萬公里的距離算是很小的了,它會和地球來一次很“親密的接觸”。這對世界上的天文學家來說是一次寶貴難得的機會,他們可以近距離的觀察一顆形成於太陽系誕生之初的小星星。
各位看官,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一件事的,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哦!
❼ 一顆小行星差點撞上地球,為何人類只提前1天才發現
行星撞地球的場面在看電影中經常看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覺得不可能。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一顆小星差點兒撞上地球的事情,讓人們突然提高了保護地球安全的意識,也讓人們覺得活著十分的美好。不過,在人類感恩它沒有撞上地球之餘,人們也不禁反思,為什麼只提前一天發現了?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三個方面:我們的探測技術比較落後。從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地球對於外太空威脅的防禦系統還是相對落後的,它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及運行的方式都是有待增強的。可以說任重而道遠,這也啟示我們要不斷發展科技,為構建更加安全的地球家園共同努力。
❽ 當一顆直徑為1000公里的小行星要撞擊地球......
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到22日8時12分的5天多時間內,SL9的20多塊歲片接二連三地撞向木星,這相當於在130多個小時中,在木星上空不間斷地爆炸了20億顆原子彈,釋放出了約40萬億噸「TNT」烈性炸葯爆炸時的能量。
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和計算發現,SL9闖進我們太陽系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它在飛向太陽系內層的途中,於1992年7月8日到達離木星中心只有11萬千米左右,對於半徑達7萬千米的木星來說,這是個很近的距離。木星的強大引力毫不客氣地把離得如此近的SL9給瓦解了。待到1993年3月蘇梅克夫婦和利維先生發現SL9時,它至少已經分裂成21塊碎片,這些碎片排成一列,全長超過16萬千米。有人形容它是「一列賓士在太陽系空間的長長的列車」。
木星不僅「碾」碎了彗星,也改變了它的軌道。就在SL9被發現之後不久,天文學家們作出了准確的預報,不僅預報了它撞向木星將是不可避免的,也告訴了我們撞擊的時間和撞在木星上的位置等。撞擊事件准時發生了,當時,由21塊碎片組成的「宇宙列車」已長達500萬千米以上,其中半數以上的碎塊的直徑都超過了2千米。最大的碎塊的直徑大約是35千米,它是第一個撞上木星的。撞擊產生出來的能量相當於6萬億噸「TNT」當量,瞬間溫度在3萬攝氏度以上,也許達到了5萬攝氏度,撞擊處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80%,撞擊處周圍的黑斑更比地球大得多。這一切說明木星受到了重重的一擊。
當時,全世界都在關注這項千年難遇的天象奇觀,正在太空中運行的空間望遠鏡和「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等,也都投入了觀測,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你看看,最大的碎塊的直徑大約是35千米,它是第一個撞上木星的。撞擊產生出來的能量相當於6萬億噸「TNT」當量,瞬間溫度在3萬攝氏度以上,也許達到了5萬攝氏度,撞擊處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80%!更不用如你所說直徑1000公里的了!
地球的直徑也不過才1.2萬公里左右,這么大的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完全有可能導致地球解體。粉碎成無數的碎塊。即使不會造成地球解體,我個人認為至少會出現以下情況:
在該小行星接近地球時,其引力的作用將變的很明顯,首先會在距離地球一定距離時就干擾了月球的運行。在稍微近一些後,地球上的潮汐變的復雜和劇烈,固體潮也是如此。會在地面上看到一個大小可和月球相比的天體懸掛在空中。這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會首先對地球大氣形成一個巨大的沖擊波,在大氣的作用下,會在表面散落出一些小碎塊,會看到一個大火球周圍伴隨著一群小火球。小行星撞擊到地面後,以它的大小,很可能會直接沖進地核。會帶給全世界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地震或者大地震群,以及火山的噴發,因為地球內部的平衡被打破了。冷卻下來後,會出現一個碩大的隕擊坑,地球將不再是球狀的。撞擊激起的灰塵會隨著氣流飄散到全球,數十年不會消散,陽光無法照射到地面,地面的溫度會逐漸降低到很冷。沒有光,也就沒有了光合作用,倖存下來的綠色植物會成批死亡,食物鏈開始一節一節的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