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讀後感該如何寫

科幻小說讀後感該如何寫

發布時間: 2025-05-09 17:39:07

科幻小說的讀後感 1000字

從地球到月球的故事,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一部經典科幻小說。盡管現在的科技已經可以實現登月,但在19世紀末,這部小說無疑是非常超前和大膽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一群因為戰爭而失去生計的炮兵,決定用一個前所未有的計劃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巴比康,作為俱樂部的主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發射一顆炮彈到月球上。這個計劃立刻引起了轟動,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然而,這個計劃也遭到了尼切爾的反對,他通過各種方式試圖證明巴比康的計劃是不切實際的。

資金問題並不成為障礙,因為這是人類進步的重要一步。英國人因為嫉妒美國人的成就而沒有捐款,但其他國家紛紛慷慨解囊。炮彈准備就緒,地點選在了佛羅里達,但德克薩斯州對此感到非常憤怒。

發射當天,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發射地點,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炮彈發射後,巨大的煙塵遮蔽了天空,望遠鏡無法使用。最終,炮彈偏離了軌道,成為了一顆繞月衛星。

在炮彈中的三個人開始了一次奇幻的旅行。他們遇到了種種困難和挑戰,但也在月球上見識到了許多奇妙的景觀。他們發現,由於炮彈的速度遠超音速,所以他們沒有聽到發射時的巨響。

環游月球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一系列驚險和奇幻的冒險。最終,他們決定利用火箭降落到月球上,但方向弄反了,結果向地球墜落。馬斯頓在地球上焦急等待,最終炮彈可能回到了地球,人們迅速展開了搜救工作。

十多天後,沒有任何蹤跡,甚至在海底深處也未找到。人們開始放棄希望,但在返航的路上,他們看到了一面美國國旗。馬斯頓發現,炮彈是用鋁做的,不會沉入海底。最終,他們打開炮彈,裡面的人正在開心地玩著多米諾骨牌。

盡管他們沒有成功降落到月球,但他們帶回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們開始了全美巡遊,受到了英雄般的崇拜。最後,他們成立了星際交通公司,標志著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遠沒有結束。

㈡ 科幻小說讀後感怎麼寫呢

這是一本寫於六七十年前的科幻小說,盡管如此,今天讀來,還是能夠感受到作者的不可思議。

關於邏輯。對於社會發展的可預測這一點,也是小說最基本的一個設定,僅從邏輯上來說是不成立的。但就每一次危機的到來,和每一次社會的變革,以及文明的衰退或者發展,作者給出的架構還是能夠不錯的自圓其說的。

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盡管這本書已經經歷了很多個十年,但仍然沒有生澀的感覺。

㈢ 科幻小說讀後感怎麼寫,科幻類小說讀後感,凡爾納科幻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㈣ 如何寫讀後感(科幻小說)

科學幻想小說里,常有這樣的描寫:通過時間隧道,我們可以看到千百年前的情景。漢字好比是這樣的時間隧道,通過一個個漢字,我們能夠看到祖先是怎樣生活的,這種生活又是怎樣變化的,甚至能夠「看」到,他們是怎樣思想的。真是這樣嗎?那你帶我進去看看,好嗎?

好!我們先看這個字:「監」,繁體字寫作「監」,甲骨文是。左邊是一個陶質的器皿,右邊是一個面朝左跪著的人,人頭上是一隻大眼睛(目),表示這個人用器皿的水照自己的模樣。

繁體字的「監」和簡體字的「監」,都能從字形上依稀看出這個意思來。我國著名詩人、文字學家郭沫若說:「古人以水為監,即以盆盛水而照面容,此種水盆即稱為監。」透過這個「監」字,我們不是看到我們的祖先最早是「以盆盛水」當鏡子用的嗎?

「國」,繁體字寫作「國」,最早寫作「或」,甲骨文是。甲骨文字形中的是國土,是「戈」字,即武器,會意用武器守衛國土。「或」,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說:「從囗,以戈守其一。一,地。」「囗」,讀wéi,字形像四周環繞的城牆。

繁體字「國」,在「或」外加一「囗」形,更加強調了所守衛的邊界。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我們構築長城,使用武力,是為了保衛美好的家園。

再看甲骨文「女」字,像一個面朝左,上身直立、雙腿跪著、兩臂交叉在胸前的人。這說明婦女在商朝時期就處於被統治的地位了。現代漢字中,有好多意思不好的字都有「女」字旁,如:「奴」「奸」「妖」「嫉」「妒」「姘」「婢」「妾」等等。

這些漢字,無一不傳達出我國千百年來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信息。當然,如今已是「婦女能頂半邊天」「誰說女子不如男」了。

(4)科幻小說讀後感該如何寫擴展閱讀

讀後感格式要求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主標題,下一行是讀《……》有感,為副標題。也可直接寫讀《……》有感或《……》讀後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㈤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範文三篇

小說《三體》把現實世界作為基本構想,描寫了一個宏大的三體世界。具體來說,是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科幻小說《三體》 讀後感 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三體讀後感1

   “在一小塊陸地上的草叢中,有一滴露珠從一片草葉上脫離,旋轉著飄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縷晶瑩的陽光。”

   《三體》描寫的場面是宏大磅礴的,正如曹文軒在給《幻城》的序言說過“語詞的千軍萬馬,無邊無際地簇擁在他的麾下。”但是《三體》亦不同於《幻城》,它的作者是一名工程師,我說的是指當作者用“光年”來計算距離,用“億年”來計算時間的時候,人們才深感知宇宙的宏大磅礴。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久久不能釋懷,心中是被盪滌了般的空靈,但當我努力地去回想我被打動的文字,就像一個孩子在運動會之後努力回想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激動般的,停留在我心中的只有三個讓人扼腕的男人——孩子發現他記不得比賽項目和名次卻清楚地記得他參加的項目。

   一個是魏成,數學天才。我常常想,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一個人像他一樣是絕對的天才。我想為什麼現在的人在呼籲勤奮可以超越天才,因為天才是極少數的人,而社會卻是被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所支撐起來的,所以我們需要勤奮的普通人。但是,我們知道自己要做一個勤奮的普通人,我們知道自己對天才的羨慕不用過多,但是每一個人都在渴望做天才。

   我從魏成身上看到了天才。但是當我看到後來的時候,已經完全沒有了魏成漏彎。我費盡心機想要去尋找蛛絲馬跡,在言語的大軍中尋找那可憐的幾個字,但是被掩蓋的無影無蹤。他是那麼的引人注目,但是後來我卻找不到了。

   或許正如魏成所說的,天才的下場不比普通人好。他被時間湮滅在文字之中。正如當今社會中的天才們,有的年僅八歲上大學又有什麼用?未成年人能夠做的只有讀書,當你讀完了書只是四顧茫然。四歲精通七國語言又有什麼用?做不了翻譯而且當時間被其他瑣事所佔有的時候,這些知識會被爛搜散凍結。

   他們是天才,因為他們超越了普通人。超越了普通人,也終將無法與普通人並行。

三體讀後感2

   《三體》看完之後,好久沒有回過神來,作者這種結局安排,讓我覺得心裡空空的,作為人類中的一員,我覺得我很害怕書中所寫的那些讓人不安定的各種因素,那種讓人心悸的暗黑,那種一覺醒來發現已經沒有所謂的時間,直接進入時間真空狀態,或者是當你睡著之後,再也醒不過來了……

   作者真的是很成功,把科幻小說寫得像真事一樣,讓我深陷故事之中,我甚至有時候在深夜裡不飢氏自覺的看著窗外的夜空想入非非。人類文明在浩瀚的宇宙裡面太弱小了,當讀到“歌者”這一部分內容時,人類雖然與它同位“低熵體”,但是人類跟它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在其他文明面前,我們就只有被清理的份,沒有任何可以抵抗的能力,當我們以為它已經屬於是厲害角色了吧,可是,還有更厲害的。

   母世界←→邊緣時間;種子←→歌者;低熵體←→坐標;探知可逆定律;超模——長膜——中膜(原始膜)——短膜;二向箔、二向化;力場觸角等等,這些詞語對我來說離自我發展區太遠了,現在我更想知道的是,宇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呢,從最後的超模廣播信息中,我們了解到宇宙裡面存在的語言種類竟然達到一百五十七萬之多,雖然說宇宙很浩瀚,但是三體文明在這里都不算什麼,更何況人類文明了。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難道說這就是宇宙世界的“自然規律”,在宇宙中,你在快都有比你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慢的,就在這種看似無序的狀態下,隱藏著嚴酷的規律,因為如果你看到了它,那麼它遲早也會看到你,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因為什麼事情都等別人做是危險的,搞不好自己也會被清理掉。

   天空——大海,人類一直想探究的領域,但是裡面的秘密又豈是隨便能夠研究明白的呢,如果我當時在那種環境下,我可能屬於是“逃忙主義者”又或者是“消極主義者”,而且要選擇的話,我也肯定會選擇“暗黑計劃”,藏好自己,活著才是最主要的。另外,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種族,甚至是每一種物種能夠改變的,我們如此渺小,就如一粒眼睛無法看清的塵埃,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做孩子就該做的就行。

   書中的精髓沒有讀懂,還有想再看一遍的想法,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多內容都無法理解,更想有機會讓老師講解一下書中的內容。

三體讀後感3

   可能是我第一本認真讀過的科幻類小說,無法給出對比,只有自己對小說的感覺。自己作為軟體方面對於秦始皇三千萬的兵士組成的計算機中,這種每個單元都是由人來構成的想法很驚訝,更多的是感覺很可愛。在知道有三體的存在時,我原本的想像中三體文明可能是宇宙外更高級的無視地球所在宇宙法則的存在。可能因為是科幻小說,引導我讀下去的是對那個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人類的命運走向的擔憂。如果遇到其他存在的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多半是敵對的。文筆上可能有點粗糙,但是科學和幻想作為基本元素值得被更多的讀者閱讀。對於對物理和計算機有簡單知識的人應該不會覺得這本書很難懂。

   自己的感受:

   從小接觸的科幻類的題材不多,從未對於自己存在的宇宙有過更多的思考。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因為物質原因,自己記憶中的第一本讓自己感受到地球,太陽系,宇宙之類的概念應該是學校的課本吧。第一次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自己的渺小和那種想知道一切的願望和害怕得知一些真相的恐懼。在讀到葉文潔在大興安嶺農家齊獵頭兒家裡,大鳳突然問:

   姐,你說天上的星星咋的就不會掉下來呢?

   當時愣了一下,自己小時候真的問過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星星不會掉下來呢?

   而且還做了最可怕的一場夢,晚飯吃完,整個天空泛出黃色,一種詭異的黃色,隨後有房子大小的發亮的巨石開始從天上落下。小時候無知的自己對那些遙遠的存在本能的感覺到害怕,得知如此巨大的地球只是一顆渺小的塵埃,而我連自己所達到最遠的地方便是所在的縣城。對於使自己真實存在的這些基礎,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多了一份敬畏。使自己有更多的慾望想要了解我們存在的宇宙甚至宇宙之外的更多更多。

   如愛麗絲漫遊奇境一樣,這本書可能為一些人打開科幻世界的大門。

   如作者所說:科幻與其他幻想文學的區別就在於他與真實還牽著一根細線,這就使它成為現代神話而不是童話。

   如古代的人們可能認為神話是真實的,現代神話可能會成為現實,希望讀這本書人對夜晚仰望的星空多一份敬畏,對未知的世界多一份好奇。

㈥ 有關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讀後感範文5篇

在看完一部具有科幻教育意義的文學作品之後,大家一定增長了不少的見識。不如將此時的想法記錄成一篇 讀後感 吧。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有關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讀後感範文5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三體》讀後感1

   《三體》的引人入勝沒有讀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從前我對宇宙的認識,除了星空還是星空,無非就是恆星、行星和星雲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類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沒有想過有一天外星生命會“光臨”地球。這一切在《三體》中都出現了,《三體》將我帶入一個全新的宇宙,還讓我見識了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群星像發光的沙漠,我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葉文潔所說的一句話。從科學的角度說,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許真的不具備探索遙遠宇宙的能力。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極其知液淺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級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許人類連組織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使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渺小,必須認識到宇宙的殘酷和無垠。因為我們的微不足道,我們才有更加奮發圖強的必要,危機意識是個人包括集體以及國家長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這個大世界裡,危機意識也是一個星球文明長盛不衰的必備條件。

   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人性;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之一,有關人性的討論和思考在人類社會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之久。是非對錯,黑白善惡具有相對性,這讓人性顯得更為復雜。《三體》中所描寫的全人類與個人之間的取捨:羅輯的個人享樂被舍棄合乎情理,而程心與雲天明的愛情被摧殘的觸目驚心就很難讓人接受,大多數人所謂的“為地球文明的延續”更讓人心寒。

   《三體》引發的我對於生命的思考:有時覺得生命珍貴無比,重如泰山;有時候又覺得生命是那麼渺小,不值一提。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我們應該在歲月長河裡那有限的時間內去創造無限的價值,生命和命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三體》讀後感2

   地球上只有一個文明,但時空中不一定只有一個。

   我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為《最後的進化》的文章裡面表達了一種觀點——也許在毅力灰塵中就含有一個宇宙,我們拍掉灰塵這一動作的時間在我們眼裡大約幾秒鍾,而在那個宇宙中可能過了幾億年甚至更久。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也許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的灰塵。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築大神所創造的世界上。他幾乎創造了整個宇宙,可最終竟然只是一隻蝴蝶上的斑點。

   第三次就是在《三體》上。《三體》與前面兩個略有不同,《三體》主要講的是主人公汪森發現“死亡倒計時”,然後通過三體游戲進入了三體內部組織,搭搭物最後攔截下了“拯救派”的船隻,從上面得到了關於“三體文明”發往地球的來信。

   三體文明中的世界是一個毫無規律的世界,太陽何時升起,何時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達何種程度,全部隨緣。所有人都試圖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中尋找規律,最終卻都無功而反。這使三體人萌生了離開了這個星球的念頭,然後他們發現了地球。此時,三體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隨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當一個高級文明發現低級文明時,高級文明必須要消滅低級文明。

   看完整本書,我不僅震驚萬分,也產生了許多疑問: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個文明嗎?如果存在,我們會相遇嗎?我們是否真的只是另一個時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呢?太陽系又是否如畢達哥拉斯所說的那樣只是一個實驗場所呢?我們的文明究竟又算什麼呢?

《三體》讀後感3

   對中國文學氛圍和文學形式習慣的片面認識,導致我曾經一度認為中國寫不出這樣宏大而又有質感的科幻作品,不過劉慈欣的《三體》讓我認識到了我的錯誤,這也讓我認識到中國的文學不再局限於歷史、神話修仙,武俠等具有“過去感”的作品,也不局限於都市言情等“現在感”的作品,具有“未來感”的作品越來越多(不包括那些粗淺的所謂的科幻小說),曾經的哲學家或者文學家對於宇宙常常採用“陰陽”“八卦”等玄學解釋枝運,而現在卻更多的有摩登的解釋。不同於軟科幻作品給人帶來的驚險刺激身心愉悅,硬科幻作品更多的是給人以深邃,讓人有一種內心深處的充實感,也讓人深思。而《三體》這部作品被把握得很好,刺激和深邃結合十分完美,用朴實的語言解釋了真實的科學理論,這不會讓人感到突兀,反而讓人更有興趣讀下去,而幻想的外星人、太陽系之外、乃至宇宙的盡頭,同樣用朴實的語言表達出了人類對宇宙的哲學理解。

   現實與想像,人類與宇宙他們的完美配合,標志著《三體》在中國科幻文學史上的里程錶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三體》讀後感4

   《三體》是一部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作者是劉慈欣。由《三體1:地球往事》、《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主要講的是人類和三體人的信息交流、生死搏鬥,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三體指的是什麼?三體其實就是指三個太陽。在遙遠的三體人的星球,同時有三個太陽在運行,但三個太陽十分不穩定。當太陽穩定時叫恆紀元,三體人安居樂業,文明得以發展;當太陽不穩定時叫亂紀元,三體人會脫水後儲藏起來,像動物冬眠一樣,但寒冷和酷熱還是有可能會讓文明消亡。所以他們一直想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居住,他們想星際移民。可是宇宙那麼大,放眼望去漆黑一片,上哪兒去找呀?

   於是三體人建立了成千上萬個太空站,監聽來自宇宙的信號。後來葉文潔發現通過太陽能放大信號,把信號送到遙遠的太空,就試著向太空發出了一個信號。一個三體人收聽到了這個信號,從此人類和三體人便聯繫上了。三體人發現地球是一個十分適合生存的地方,於是便想來侵略地球……小說把我帶進了一個神奇的、充滿奧秘的世界。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然而人類卻在無休止地破壞和污染個這個寶貴的星球。科幻小說和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都不一樣,我覺得《三體》裡面寫的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有一天真的有外星人來侵略地球。看完《三體》後,我更加覺得要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了。

《三體》讀後感5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在距地球大約4。22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那裡的人因三顆恆星無規律的運動而苦惱,所以他們為生存而奮斗……這就是劉慈欣的《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境。

   《三體》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講的是**時葉文潔不顧一個三體人的警告,向他們發送的消息,導致發射源坐標定位,三體人防止地球科技把他們文明消滅,所以他們用智子鎖死了人類科技,人類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余,以至於在末日戰役中,地球軍隊全軍覆沒,三體人攻佔了地球。但是“萬有引力”號啟動的宇宙廣播,兩個文明遭到不同的打擊,最後人類只剩下程心和關一帆,三體只剩下了智子。

   面壁者羅輯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咒語”讓187j3x1星系毀滅起到了威懾作用,還創建了“威懾博弈學”,說出了最狠的威懾——與敵人同歸於盡,這讓我看了大聲叫好。

   “萬有引力”號啟動了宇宙廣播沒幾天,三體文明遭到黑暗森林打擊,即人類竟冷靜了起來,人類問智子(三體大使)如何防止黑暗森林打擊時,智子只說了一句:“我們如同被聚光燈照亮的小鳥,打擊可能來自各個方向。”這讓我覺得宇宙是多麼的殘酷。

   這里有一個情節要提一下,當人類遭到打擊的時候,程心和AA去博物館領取人類遺產精華時,為何博物館在冥王星呢?我認為,公元20xx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雖然大家極其不滿,但是也有苦說不出。劉慈欣把博物館放在冥王星,有絕妙的反諷之意。

   茫茫宇宙中充滿殺機,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戰爭的范圍和武器超出了人類的想像,目睹戰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比起充滿了仇恨、欺騙、戰爭的宇宙,我們地球是多麼的美好,地球是多麼的舒適,沒有“亂紀元”,地球是多麼的安全,沒有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正反物質湮滅的情況,地球是多麼的和平,沒有沖突、滅絕種族的戰斗……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三體》告訴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

㈦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5篇

《三體》描寫的場面是宏大磅礴的,正如曹文軒在給《幻城》的序言說過「語詞的千軍萬馬,無邊無際地簇擁在他的麾下。」但是《三體》亦不同於《幻城》,它的作者是一名工程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科幻小說《三體》 讀後感 ,歡迎閱讀!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1

從來不讀科幻小說,第一次就讀到了科幻文學的最高峰,就像一個從來不爬山的人,第一次爬山就攀上了珠穆朗瑪峰,仰觀星空的奇幻瑰麗、時間的恢宏壯闊,俯瞰世界的豐富多彩……心境與感想已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有生之年讀到此書,何其幸也!

這部書就像一個擁有多重維度、蘊含了無限思考與能量的大宇宙。其所跨知識領域維度之廣、對宇宙文明思考之深,只能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來形容了!從一位物理學家的被批致死引發的「三體危機」,到「面壁計劃」,到「水滴攻擊」,到「黑暗森林法則」,到「威懾紀元」,到「黑暗打擊」下三體文明的毀滅,到「掩體計劃」「黑域計劃」「光速飛船」,到「曲率驅動」星際航行,到「死線」「小宇宙」……

整部書驚奇不斷、高潮迭起,作者的 想像力 「石破天驚」不足以比喻,「奇幻瑰麗」不足以形容!除了豐富的想像,書中更有對歷史與社會的 反思 ,倫理與道德的思辨,各種危機下人性的剖析,以及哲學與藝術的品鑒,善與惡的碰撞,大愛與大美的升華……作者用極高深的科學造詣、哲學修養、文學功底,描繪了地球文明跌宕起伏的命運!可謂「一書歷盡三千世,此書讀後更無書!」

書的.結尾是對文明的終極思考——大宇宙命運的回歸。讓人只能用「高山仰止」「嘆為觀止」來表達嘆服之情了!在宇宙命運面前,我只能用《大話西遊》中至尊寶的話來結束這段讀後感了——「生又何甘,死又何苦!」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2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有一群反人類的三體粉絲們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ETO),並將總部設置在一艘名為「審判日」號的大船上。但是後來這艘船在「古箏行動」中被聯合國部隊摧毀,頭領伊文斯與船同沒。

許多讀者看過這個橋段之後,產生一些想法,「古箏行動」發起之時,智子已經到達地球,但是為什麼三體人沒有讓智子通知伊文斯呢?眼睜睜的看著這么龐大且忠實的一個粉絲團被摧毀而毫無惻隱之心?

那麼就讓小新在這為您傳到授業解惑一下……

縱觀《三體》全文,三體世界對人類世界唯一有所忌憚的事是什麼呢?答案是黑暗森林法則的相關知識。小說中明確寫出的最後悟出黑森林法則的人就是邏輯,那麼邏輯真的是地球上第一個知道黑森林法則的人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羅輯悟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受到了葉文潔的啟發,最基本的公理部分和最關鍵的兩個概念「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葉文潔告訴羅輯的。能迅速的說出整個黑暗森林法則的理論基礎,說明葉文潔是把整件事想清楚了的。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3

知道世事艱難但依然微笑地面對生活,文明也一樣。不管是童年不幸歷盡艱辛蒙受欺騙的葉文潔還是對懷有物種共產對人類失望的伊文斯,都試圖理解我們的文明,地球文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性貪婪、自大、唯我獨尊的劣根性在我們面前暴露無疑,只不過伊文斯為代表的降臨派屬於悲觀主義者,認為人類文明已經無法挽救了,要藉助三體文明將其消滅。

有的時候悲觀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是共存的,伊文斯為代表的降臨派肯定也是一種理想主義者,當地球文明無法達到他們理想的物種共享的狀態下,他們傷心欲絕想讓地球文明徹底毀滅,這類悲觀消極的人類就像伊文斯的下場一樣,只會被無情地消滅。葉文潔為代表拯救派面對人性的劣根,他們期望通過三體文明來改變地球文明,三體文明獲得可以生存的空間,地球文明根除劣根性,友好和平的相處,葉文潔想法錯誤一是將科技進步和道德高尚劃上了等號,有些科技水平非常高的文明卻非常的蒙昧;二是葉文潔拋開人的劣根性談生物的劣根性,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一樣,都有追求生存空間的慾望,有慾望就會產生劣根性,正如後面小說中寫的,三體來到地球上並不是給你傳授知識和 文化 的,而是奴役人類,壓迫人類的。

內因決定外因,要想解決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生物滅絕等地球文明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能依靠我們人類自己來解決,無數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期望藉助外部力量來發展自己的行為都是引狼入室,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浩瀚的宇宙中沒有那樣多的聖母慈父,有的只是端著槍的獵人。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發展起來是經歷了數次幸運的自然選擇才發展起來的,人類可謂是極其幸運的,幸運的讓我們忘記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讓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是眾多動物中的一種,不是我們天生就優等,就是地球上對其他生物肆意殺害的主宰,幸運不是我們妄自尊大的資本,要是哪天幸運之神再不垂青人類,人類憑自己的本領是否能夠依舊生存發展,我們安逸得太久了,忘記了殘酷,我們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去珍惜這份幸運,去守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一直倡導守護我們的地球要像守護我們的眼睛一樣的去守護,但是面對文明的不斷增長和擴展,我們很容易為了眼前的利益來犧牲我們的環境,殊不知這是飲正止渴。雖然我們都是資源有限的普通一員,做的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但是你每做一點好事世界都會因此而變得好一點,藉助外力是不可能,我們只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眾志成城,使我們的人類文明永續發展。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4

《三體》,這本書包含了許多知識,更有許許多多大膽的假設!

在書中,寫出了一個人對人類的身心醜陋,與自我為中心而做出的事而表示十分的憤恨!認為人類無法在自己的力量下而改變自己,於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作出了一個背叛人類的事。

因為她在一個名為「紅岸」 的基地中工作。「紅岸」是國家建立的一個向宇宙發射信號的一個地方。在一次偶然中她發現了一封由宇宙中一顆名為「三體」的星球發來的信息,內容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收到了你們的信息。

我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和平主義者,我首先收到你們的信息是你們的文明的幸運,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你們的方向上有千萬顆恆星,只要不回答,這個世界就無法定位發射源。

如果回答,發射源將被定位,你們的星系將遭到入侵,你們的世界將被佔領!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當她知道後,就隱秘的發了一封回信,因為他想讓那的文明力量到這改變人類。

在這時,那的星球「三體」也再為入侵作準備,其中在准備一個關於質子的事。他們先把質子改變成二維,可出一個個集成電路,從而讓質子有智慧。其中還說,如果用八維視角下,粒子是一個與銀河系一樣宏大浩渺的存在;當視角達到九維後,一個粒子的內部結構的數量和復雜程度相當於整個宇宙……

《三體》讓我知道了一個個我不為所知的事與道理,並且這本書中的假設讓我感到十分大膽!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5

剛讀完《三體》這本比較流行的科幻小說就帶給我一種久違的激動,《三體》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深邃且以為深長。《三體》這本書講述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之間的碰撞,三體作為外太空另一個可適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同樣也居住著三體人,三體人把地球人當作敵人,地球人卻對他們的看法褒貶不一於是地球上展開了一場人類關於三體的激烈斗爭。

對於我一個理科高中生而言,由三體問題引出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文明,這本身就充滿了吸引力。人類不斷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然而真諦又何在?宇宙如此之大,外星文明又是否真的存在?科學的發展是否會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銀行系的范圍?小說的內容,不禁讓我對這樣的問題去思考。當我再一次抬頭仰望星空,感覺意義都變了,繁星點點在這無窮的宇宙之下,星星是多麼渺小,而自己卻又是更加的渺小,就像裡面有句話說「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是啊,人類是那樣的卑微,但《三體》並不是想告訴我們自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然而我更相信另一句話「地球上存在著蟲子,你踩死了他們,卻從未戰勝他們。」個體的力量是多麼微小,然而群從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相互理解,相互認可,我們才能團結集體,盡管威脅來的多麼猛烈和強勢。

我個人認為這本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描述葉文潔過去的往事時,對人生的討論。葉文潔但是處在時期,站在歷史的角度看,的確摧毀著人性,在那時人們迷失自我,葉文潔迫不得已向三體世界發送信息,企圖想用三體文明拯救地球文明,可以看出他對人性的絕望。不難看出葉文潔在當時的影響下也做了一個瘋狂的舉動。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5篇相關 文章 :

★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800字以上5篇

★ 讀《三體》有感5篇

★ 《三體》讀後感範文5篇

★ 三體讀書心得5篇

★ 三體讀書筆記5篇

★ 《三體》的讀後感範文5篇

★ 三體讀後感範文5篇

★ 長篇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

★ 科幻小說《三體》讀後感七年級作文

★ 三體讀後感讀書筆記範文500字5篇

㈧ 科幻小說怎麼寫讀後感

天馬行空、奇異能量,這就是當今小學生所夢寐以求的生活。每天都生活在奇妙世界裡,這也是我們最嚮往的方向。
而科幻就可以帶你進入那裡。人有特殊能量,馬會飛,地球倒著轉了,這就是科幻小說的特點所在。想像,是科幻的基本要求。

我也嘗試過幾本科幻小說。裡面的內容不是用語言就能概括的。那種誇張的想像使人驚奇,使人疑惑。就應為這種好奇心的沖動而使我們探索下去…...

前幾天,我就看了一本名叫《快樂星球》的科幻小說。

聰明、善良但卻膽小、怕事的四年級一班同學丁凱樂(小名樂樂),曾為繁重的學業和生活中的不開心而愁眉不展,但在快樂星球朋友們的幫助下,樂樂逐漸領悟了快樂的正真含義。他終於在演講比賽中講出了心中的真話;他向欺負過自己的「小霸王」金剛伸出了友誼之手;他與快樂星球的朋友們互助互愛,打敗了凶惡的S星球入侵者……在追尋快樂的成長道路上,發生在樂樂身邊的故事層出不窮,高潮迭起!

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看了這本書後使我明白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團結一心,只要團結了,就一定能戰勝任何困難。我也要向快樂星球的所有人學習,堅決不向困難和挫折低頭,讓快樂永遠在我的身邊。

真實中所漏缺的,科幻中的彌補回來了。讓科幻帶你進入不可思議的天堂,去領會想像的快樂。以前我比較喜歡看語言類小說,可沒想到的是,神秘的科幻小說卻讓我將自己的愛好給拋到腦後了。自然地描述、豐富的語言、濃厚的語氣……科幻——顧名思義,科學幻想,科學,永遠的思考家,也開始科幻了!

科幻,一個陌生的詞;幻想,一件常做的事。當「陌生人」遇到「常做的事」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讓想像填上你生命中的色彩,成為你的一部分吧!

熱點內容
徒弟與師傅作愛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5-09 17:47:06 瀏覽:8
科幻小說讀後感該如何寫 發布:2025-05-09 17:39:07 瀏覽:994
聽書網不死不滅 發布:2025-05-09 17:18:17 瀏覽:968
冷冬薔薇小說免費 發布:2025-05-09 17:08:25 瀏覽:624
推薦些好看的競技類網路小說 發布:2025-05-09 17:02:56 瀏覽:496
關於火影同人小說排行榜後宮 發布:2025-05-09 16:59:24 瀏覽:527
和鬼有關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5-09 16:51:35 瀏覽:998
和逆天邪神差不多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5-09 16:51:34 瀏覽:279
校園比較色的小說 發布:2025-05-09 16:10:10 瀏覽:14
溫寧與陸晉淵小說名字穿越 發布:2025-05-09 15:59:49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