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作品三體評析
A. 如何評價《三體》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獲獎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三體1實力夠了
科幻小說是一個基於點子的文學,三體1的創意在國際上是一流的。
恆紀元、亂紀元、幽靈倒計時、宇宙閃爍、射手和農場主理論、納米絲切船、三體游戲、人列計算機、質子的二維展開,而且這些點子都被作者有力的串聯了起來,在情節上也合理的。
2、三體1運氣夠好,爭取到了小狗門兩派的支持
雨果獎是多輪投票制度,想獲獎不僅要爭取一部分讀者的喜歡,更要不被另外的讀者所討厭,
在今年的小狗門事件中,無論是小狗方還是老牌的科幻讀者對三體都有不錯的支持率,這非常罕見。當然也正是這一點,今年雨果獎的含金量沒有往年高。
5月23日時,瘋狂小狗更新了長篇小說的獎項投票順序,《三體》被Vox Day先生推薦於第一位。8月23日開獎後,他再次拿最終獎項和自己推薦的名單做了對比,《三體》是三個「小狗提名第一順位並最終奪魁」的種子選手之一。在那篇文章下,有人做了評論——「三體是一個『小狗式的勝利』。如果沒有我們的選票,《Goblin Emperor》會贏。」
3、對於西方部分科幻迷來說,三體1帶了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
剛開始的文..革情節,備受西方讀者推崇,雖然他們跟大劉的原意完全不同。
大劉想讓女主角經歷一個事件,並使其對全人類失望,並主動邀請三體人來改造人類,除了文..革,大劉想不出更好的。
-----------分割線----------
雨果獎和星雲獎的區別
星雲獎是靠評委選出來的,雨果獎是讀者選出來的,更能體現讀者的喜好,今年一共有接近6000名讀者參與了雨果獎的投票。
B. 三體的作品評價
劉慈欣承認,作為一個技術狂,他的內心必然產生一些冷酷的東西。因此,在小說中,他將他筆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毀,又一遍遍重塑。人類掙扎在他的目光下,試圖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維中尋找最後一絲絲希望。常識和邏輯在劉慈欣的小說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劉慈欣在《三體》中顯然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然而不得不承認,他這種技術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三體》就像一種極限運動,或者巔峰體驗,讓人窒息,同時也讓人產生迷幻般的欣快感。更關鍵的是,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可能誤打誤撞地觸及到人類最核心的秘密。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
《三體》裡面那個三體游戲,想像奇崛恢弘,對於三體星系這一個極為奇幻的想像世界,劉慈欣充分發揮了他在硬科學上的特長,賦予這個世界完全真實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發展規律。劉慈欣以虛擬現實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來講述這個遙遠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三體與地球遙相輝映。在最不可思議的生存景象中蘊涵著觸手可及的現實針對性,既是對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種獨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級別上的一種超越。在構造了一個豐滿堅實的三體世界以後,他進一步讓三體世界、地球,甚至還有更高級的文明,發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長的碰撞。當人們為劉慈欣空前的想像力而迷醉時,又會被他銳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劉慈欣仍然屬於那個心系現實的偉大傳統,甚至連「文革」這樣沉重的話題都可以從宇宙的視角來展開。劉慈欣痴迷於世界的構築,但他絕不僅僅滿足於對技術的描寫,而是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而這種思考,一旦從大尺度的時間與空間的角度展開,其結論也往往令人震驚。在《三體Ⅱ·黑暗森林》中,劉慈欣看似極端的「科學至上」和「唯物技術主義」其實已經舊瓶子裡面裝了新酒,也正折射了這個時代的一個重大轉折:精神、人性、道德、信仰,這些原先是哲學家、倫理學家、神學家專屬的論題,正日益受到科學家的關注。而劉慈欣恰好站在一個難得的位置上,從科學的角度審視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詮釋科學。他超越了傳統的道德主義,以驚人的冷靜描寫人類可能面臨的空前的危機和災難,提出了會被認為是極其殘忍的各種解決方案,但是他對人性的終極信念將被人們理解。在這樣一個終極的高度,劉慈欣涉及了信仰的問題。未來、理想、烏托邦,這些人類永恆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時代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在宇宙大爆炸和坍縮的背景下,光年和基本粒子的尺度上,他探討了信仰會採取的形式,與科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閱讀《三體》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體味到一些傳統的科幻作品的風格之外,又可以帶來一種像閱讀那些出色的商業通俗小說時會感受到的快感。而且,會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像力而叫絕,也很欣賞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這個小說系列的可讀性,就其情節展開的精彩度來說,作為其基礎的,恰恰是作者驚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像力。在這個小說系列中所體現出來的作者對於多種科學知識的了解、利用與合乎科幻邏輯的外推幻想。在整個系列中貫穿的哲學思考,與其用作者所說的「宇宙社會學」這一概念,倒不如用「宇宙倫理學」更為合適。正是作者超越常軌的思考,擴展到以存在外星文明為前提的整個宇宙,在這種最大的范圍內,又以地球人可以理解的倫理,論證構建其理論基礎,才使得整個系列小說具有一種真正的宇宙視野。不過,在其中還是有一種隱約的內在矛盾存在著,這就是對於科學技術手段之價值的評價,與作為其敘事和情節構想基礎的帶有人文意味的宇宙倫理前提之間的某種沖突。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中,預設了一個殘酷的宇宙規模的黑暗前提,這也是他的「宇宙社會學」的核心所在,其第一條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很有些哲學意味,這裡面價值判斷被取消了;其第二條,頗有些把地球上有限資源的環保理念擴展到整個宇宙的意味,說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也很有點像人們所說的「發展是硬道理」,只不過暗中又把文明的增長和擴張(即「發展」)與對物質資源的消耗先天地聯系在一起。在《三體》系列中,作者突破了硬科幻的傳統模式,讓其故事更好看,與此同時,在其哲學基礎上,還是沿用了地球思維的某種框架 。(劉兵部分)
劉慈欣的每一部小說都包含著精心構思的完整世界景觀,同時又兼有切膚的現實感。劉慈欣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圖做到的,正是寫出人面對強大未知的驚異和敬畏。特別是閱讀《三體Ⅲ:死神永生》帶來的那種無邊無際、浩瀚恢宏的體驗,如同小說中描寫的人物在進入四維空間之後突然看到無窮的感覺。劉慈欣採取的描寫方式具有技術主義的特點,這會使他在驚嘆「方寸之間,深不見底」之後,進一步帶讀者深入宇宙(比如奇異的「四維空間」)中去認知它的「尺寸」。在描寫的鏈條上,這樣的層層遞進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力量,他在與無形無限搏鬥,試圖把一切都寫「盡」。或者說,他不遺餘力地運用理性來編織情節,讓他的描寫抵達所能想像的時空盡頭。用劉慈欣自己的文學形象來打個比方:他讓「崇高」跌落到二維,在平面世界中巨細靡遺地展開。劉慈欣的科幻想像包容著全景式的世界圖像,至於有多少維度甚至時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這里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它巨大無邊,同時又精細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輝煌、難以把握的同時,又有著在邏輯和細節上的認真。它的壯觀、崇高、奇異,建立在復雜、精密、逼真的細節之上,可以說宇宙大尺度和基本粒子尺度互為表裡,前者的震撼人心,正如後者的令人目眩。劉慈欣的小說以激進的科學推理為支撐,甚至在《三體》這樣的長篇巨制里,宇宙規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撐其情節的最主要支點 。
《三體》具有深切的社會意識,小說中逐漸浮現出的「宇宙社會學」,糾結在制度建構與人性道德的沖突之上,實際上也更為直接地將「中國經驗」的難題投放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說劉慈欣構思的「三體世界」盡管有著上億光年的時空,其實卻並不遙遠。正是以現實情景為基點構想出的《三體》的宏大世界,明確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則嗎?」的道德追問之上。更具體地說,《三體》中描繪了兩個層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陽系拋出二向箔,使整個太陽系二維化,人類文明從此滅亡;但劉慈欣著力去寫的還有「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這兩種假想條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卻深深地紮根在人被捲入歷史困境時的切身境況之中。《三體》中多次寫到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關繫到文明的興亡,人性的存滅。這些時刻映現出與作者和讀者都面對的現實歷史息息相關的道德困境。由此,劉慈欣的情節構思糾結在兩個向度的道德上:一切為了生存的零道德,與有善惡之分的道德。他鋪陳的宏偉敘述,最終展現的情節走向,是有道德的人類(或任何生命)無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三體》跌宕起伏的故事線索,是人類一次次憑借理想和理性為保存自身作出努力,最終「歌者」來臨,黑暗森林打擊到來。但劉慈欣讓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為三體和地球文明的最後倖存者之一。這個存亡攸關的宇宙史詩之中,整個物種和世界的滅亡,與一個人的保存構成了平衡 。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2015年2月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 )《The Three-Body Problem》(《三體》英文版)2015年4月2015年度普羅米修斯獎最佳小說(提名)2015年5月軌跡獎科幻小說類(提名 )約翰·W·坎貝爾紀念獎最佳科幻小說(提名)2015年8月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獲獎 )
C. 如何評價《三體》這部小說
從空間的廣度上來說,《三體》囊括了整個宇宙;從時間的長度來說,三體統攝了宇宙的初生與終結及甦生(即從十一維降到零維再從頭再來)。三體最中心的思想是黑暗森林體系,即每一個人都是不安的,都希望把威脅扼殺在萌牙狀態!
D. 如何評價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The Three-Body Problem)
科幻小說《三體》本身就是一個很厲害的著作,翻譯成英文也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是一本很厲害的小說。
Facebook創始人扎爾伯格在社交網路上稱自己正在讀劉慈欣的《三體》,還簡單介紹了自己閱讀這本書的原因:「這是一本非常暢銷的中國科幻小說,甚至現在好萊塢都將它作為劇本來拍攝電影。我最近一直在閱讀經濟學和社會學方面的書,《三體》可以讓我很好地緩解閱讀的疲憊。
並且也不會無聊。」有意思的是,《三體》的英譯者劉宇昆在下面回復了扎爾伯格,稱「我是此書的譯者,願你喜歡這本書」,並在後面用括弧附稱「你肯定想要讀完整套小說」。
思想主題:
作為一個技術狂的劉慈欣,在小說中將他筆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毀,又一遍遍重塑。人類掙扎在他的目光下,試圖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維中尋找最後一絲絲希望。劉慈欣在《三體》中顯然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
常識和邏輯在劉慈欣的小說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認,他這種技術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更關鍵的是,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可能誤打誤撞地觸及人類最核心的秘密。
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
E. 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下面,我從想像力和文學性的標准來做一下評價:1,三體在想像力方面,可謂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頂尖的。科幻小說最開始號稱點子文學,一個出色的點子可以撐起整個故事而三體三部曲中有無數亮瞎了的經典創意,比如第一部出現的三體世界的恆紀元和亂紀元,比如第二部的黑暗森林理論、水滴、面壁計劃和破壁人,第三部更是充滿了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就故事尺度來說,第一部是在地球上,第二部上升到兩個文明間的碰撞,第三部達到整個宇宙的高度,確實宏大。在想像力和點子這兩方面,三體在世界其他科幻經典面前也有有驕傲的資本。2,文學性。三體三部曲明顯感覺就是人物構思巧妙,結構嚴謹,輕重分明,故事敘述流暢,各種亮點都分別有序展現出來。我獨立之後,有「想法很棒,寫的很好,好的點子多多」的感覺。閱讀《三體》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體味到一些傳統的科幻作品的風格之外,又可以帶來一種像閱讀那些出色的商業通俗小說時會感受到的快感。而且,會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像力而叫絕,也很欣賞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這個小說系列的可讀性,就其情節的精彩度來說,作為其基礎的,恰恰是作者驚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像力。在這個小說系列中所體現出來的作者對於多種科學知識的了解、利用與合乎科幻邏輯的外推幻想。劉慈欣的文筆駕馭中篇小說感覺正合適,流浪地球、鄉村教師、贍養人類都是優秀的作品,總體而言,三體在國內算是科幻小說的巔峰,這點不必說。放在世界科幻里,也算是優秀的傑作,可算是一流。
F. 如何評價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溪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主要代表作家和領軍人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並創下1999年至2006年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
劉慈欣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極富有創造力而獲得廣泛贊譽。他的科幻小說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與關懷,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同時成為當代中國科幻文學蓬勃發展的領軍人物,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關注。
G. 如何客觀評價《三體》這部小說
《三體》第一部是我在《科幻世界》最先看到的連載版,和最後的結集出版的章節次序有較大調整,最突出的就是把連載版的葉文潔開頭挪到後面,弱化了wg描寫的沖擊。《三體》這篇 長篇科幻小說問世之前,國內基本上鮮見科幻長篇,多以中短篇見長。大抵還是因為邊緣化的科幻小說創作吃力不討好,很難養活作者本人。
H. 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三體》以氣勢宏大的故事架構、瑰麗新奇的科學想像、濃郁樸素的人文反思,寫成了一部帶有崇高意蘊的太空史詩,征服了廣大讀者。《三體》所體現的,是高級別、高水平的想像力。
個中關鍵,在於幻想的自洽。劉慈欣提供的,是一部純粹的「硬科幻」作品,是一個與科學理論、邏輯推演都自洽的世界。誠如他曾寫道,「好看的科幻小說應該是把最空靈最瘋狂的想像寫得像新聞報道一般真實」。為達到這種真實,自然不能免除種種束縛。
進行「自我約束」的寫作,要比童話式的不羈想像難出許多;也正是這種難度,和因之而成的周密、完備、自成體系,讓三體世界免於墜入虛無,最終獲得成功。
介紹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I. 如何評價「高曉松對《三體》系列的評價」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下面,我從想像力和文學性的標准來做一下評價:
1,三體在想像力方面,可謂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頂尖的。科幻小說最開始號稱點子文學,一個出色的點子可以撐起整個故事而三體三部曲中有無數亮瞎了的經典創意,比如第一部出現的三體世界的恆紀元和亂紀元,比如第二部的黑暗森林理論、水滴、面壁計劃和破壁人,第三部更是充滿了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
就故事尺度來說,第一部是在地球上,第二部上升到兩個文明間的碰撞,第三部達到整個宇宙的高度,確實宏大。在想像力和點子這兩方面,三體在世界其他科幻經典面前也有有驕傲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