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人類紀元
Ⅰ 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希望星》
科幻小說,科幻巨制
作者:老母!
未來高等文明科技,比肩漫威,中國元素色彩,真正的中國科幻小說!
未來宇宙,列強爭霸,科技升級,人類以科技一次次突破,追求創世主的境界!
每次科技升級,人性膨脹,必然帶來毀滅的戰爭!
希望星!人類最後的救贖!
人造希望星計劃,一群努力的人,一個偉大的國度,共創輝煌!
開啟人類最後的救贖,也是模擬追尋創世主的科技!
本書不是穿越小說!
本書不過多碼字,不追求過多字數。
寫給看的懂的人!
歡迎留言評論!
喜歡看打怪升級無腦小說的人,請不要來!
Ⅱ 劉慈欣所有科幻小說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Ⅲ 科幻紀元作者仗劍天涯的小說
我知道劉慈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不能共存的節日》、[7]《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Ⅳ 求書,科幻小說
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三體」,「黑暗森林」,相當不錯的科幻,中國科幻作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大劉了
還有何夕的科幻,非常有人性
都是現代背景
不過如果樓主真的對科幻感興趣,那麼我極力推薦以下系列:
首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我,機器人》《神們自己》《鋼窟》《兩百歲人》
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拉瑪系列》
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異》
羅伯特海因萊茵的《異鄉異客》《星船傘兵》《雙星》《嚴厲的月亮》
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謝謝魚》《基本無害》
喬治馬丁的《沙王》
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
洛伊斯比約德的「邁爾斯系列」《戰爭學徒》《貴族們的游戲》《鏡舞》《記憶》《科瑪》《外交豁免權》《無盡的邊界》《西塔甘達》
邁克爾斯萬維克的《地球龍骨》
羅伯特索耶的《金羊毛》《星叢》《計算中的上帝》《終極實驗》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的《被毀滅的人》
小瓦爾特米勒的《萊伯威茲的贊歌》
拉里尼文的《環形世界》
凱特威爾黑姆的《遲暮鳥語》
弗諾文奇的《深淵上的火》《天淵》
金斯坦利羅賓遜的《綠火星》《藍火星》《紅火星》
撒繆爾狄蘭尼的《通天塔-17》
以上很多小說都是星雲雨果雙獎得主,都值得一看的。
都是經受時間考驗過的經典中的經典,作為科幻迷,不看很可惜~~
雖然不是國內作家,不過我強烈推薦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對於這個永恆的傳世經典我真的沒什麼可說的,如果喜歡看科幻而沒看過基地系列真的是一個莫大的遺憾,無與倫比的劇情和邏輯,龐大而復雜的背景,基地給我帶來的震撼超過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說,不愧為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偉的想像力讓我完全折服
簡介:《基地》是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機器人小說一起成為科幻小說中的經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構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還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續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為《基地》(Foundation)、《基地與帝國》(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這個系列中阿西莫夫創造了一個未來的銀河世界,心理史學家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期,於是找了一批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整個故事即以「基地」的興衰為線索。
如果有人問我我看過的最好的科幻長篇,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出「基地系列」這個答案
還有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目前科幻世界出了其中的兩部,為《銀河系漫遊指南》和《宇宙盡頭的餐館》,還有三部估計科幻世界會陸續推出,其文筆極其辛辣幽默,看的時候我無數次的笑到噴飯,無數次的佩服亞當斯的風趣幽默,「原因?沒什麼原因,事實上,原因去吃午餐了」。這個系列被歐美譽為喜劇科幻的聖經,為了表彰其卓越貢獻,一顆小行星的名字也以書中男主角「阿瑟」命名,劇情荒誕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正式這種極其的荒誕成就了這一偉大系列
安德系列,一共有四本,《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屠異》《安德的影子》,系列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人類和蟲族的戰爭,深刻探討了種族,戰爭,正義等等等等……一套非常好的書,很值得一看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對於這個史上第一個包攬雨果、星雲雙獎的小說,還有什麼好說的?
Ⅳ 找一本科幻小說
一樓的回答瞎七搭八!怎麼可以侮辱大劉的《超新星紀元》?哪來的艷遇!
拿一段節選以饗大家:
在那遠得無法想像的外太空,死星在繼續走向自己的末日。又發生了幾次氦閃,但規模比第一次小,氦聚變生成的碳和氧又組成了一個新的核心。緊接著,碳氧核心又被點燃,產生出更重的氖、硫和硅元素。這時,恆星內出現了大量的中微子,這種不和任何物質發生作用的幽靈般的粒子,不斷地帶走核心的能量。漸漸地,死星中心的核聚變已無法支撐沉重的外殼,曾使死星誕生的萬有引力現在干起了相反的事,死星在引力之下坍縮,成了一個緻密的小球。組成它的原子在不可思議的壓強下被壓碎,中子和中子擠在一起。這時,死星 上一茶匙的物質就有十億噸重。首先坍塌的是核心,隨後失去支撐的外殼也塌了下來,猛烈地撞擊緻密的核心,在一瞬間最後一次點燃了核反應。
五億年引力和火焰的史詩結束了,一道雪亮的閃電撕裂了宇宙,死星化做億萬塊碎片和巨量的塵埃。強大的能量化為電磁輻射和高能粒子的洪流,以光速湧向宇宙的各個方向。在死星爆發三年後,能量的巨浪輕而易舉地推開了那片星際塵埃,向太陽撲來。
在死星爆發時,八光年外的人類正處於鼎盛時期。雖然,他們早已得知自己生活在宇宙間一粒小小的塵埃上,但他們並未從心理上接受這一事實。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中,他們掌握了核裂變和核聚變的巨大能量,他們用禁錮在矽片中的電脈沖造出了復雜的智能機器,自以為已掌握了征服宇宙的力量。沒有人知道,死星的能量正以光速日夜兼程地撲向這個小小的藍色行星。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人馬座三星後,又在冷寂而廣漠的外太空走了四年,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外圍。在那不帶彗尾的彗星游盪的空間中,死星的能量同人類進行了第一次間接的接觸:距地球十多億公里的遠方,有一個人造的物體在向銀河系的星海孤獨地跋涉著,這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地球啟程的「旅行者」號星際探測器。它像一把形狀奇怪的傘,傘面是對准地球的拋物面天線。探測器上帶著一塊人類的名片,那是一塊畫有兩個裸體人的鉛合金板,還有一張唱片,上面錄有聯合國秘書長對外星文明的問候,還錄有地球大海的濤聲、小鳥的鳴叫和中國古曲「流水」等。這個人類向銀河系派出的使者首先領略了宇宙的嚴酷,在它進入死星光海後,立刻變成了一堆熾熱的金屬。傘狀天線因溫度從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突然升高而變形扭曲;檢測高能射線的蓋革計數儀因射線強度過大而呈飽和狀態,讀數反而為零;只有紫外光探測器和磁場儀正常地工作了兩秒鍾,在集成電路被高能射線摧毀之前,「旅行者」號上的計算機向地球發回了一串令它的製造者難以置信的觀測數據。由於發射天線的損壞,設在內華達和澳大利亞的高靈敏度天線陣列,永遠也不會收到這串數據。但這已無關緊要,人類很快可以親自測量他們無法相信的一切了。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太陽系的邊界——冥王星,在它那固態氮的藍色晶體大地上激起一片蒸氣;很快,強光又越過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它們的星環變得晶瑩透明;越過了土星和木星(這時,北京,那個小學畢業班的晚會剛剛開始),高能粒子的狂風在它們的液體表面掀起一陣磷光;死星的能量又以光速飛行了一個半小時,到達月球,哥白尼環形山和雨海平原發出一片刺目的白光。死星的光芒也照亮了雨海平原上的一排人類腳印,那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四十年前留下的,當時不遠處的藍色行星上有上億人在電視中看著他們,在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是為他們而存在的。
又過了一秒鍾,在太空中行走了八年的死星光芒到達地球。
夜空驕陽
是中午了!
這是孩子們視力恢復後的第一個感覺,剛才的強光出現得太突然,彷彿有誰突然打開了宇宙中一盞大電燈的開關,使他們暫時失明了。
這時是二十點十八分,但孩子們確實站在正午的晴空之下!抬頭看看這萬里碧空, 他們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絕不是人們過去看到的那種藍天,這天空藍得驚人,藍得發黑,如同超還原的彩色膠卷記錄的色彩;而且這天空似乎純凈到極點,彷彿是過去那略帶灰白的天空被剝了一層皮,這天空的純藍像皮下的鮮肉一樣,似乎馬上就要流出血來。城市被陽光照得一片雪亮,看看那個太陽,孩子們失聲驚叫起來。
那不是人類的太陽!
那個夜空中突然出現的太陽的強光,使孩子們無法正視。他們從指縫中瞄了幾眼,發現那個太陽不是圓的,它沒有形狀。事實上它的實體在地球上看去和星星一樣是一個光點,白色的強光從宇宙中的一個點迸發出來。但由於它發出的光極強(視星等為-51
Ⅵ 有一本科幻小說,地球被外星人入侵,人類在宇宙中漂流,並和各種文明戰爭,,打敗一個個不同文明,在戰
《超級戰艦》彩虹之門大大寫的。
不過,我來推薦一本
《文明之星神劫》
作者忘了,主角叫岩者,上古降臨者後裔,探索亞特蘭蒂斯文明的上古遺跡,尋找秘寶等,被激活藏匿於萬域的13個門,被S生命體激活靈力潛質,丟失鳥神像後被追殺重返地球,引領人類文明戰各種大能。
Ⅶ 有部中國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誰能評價一下
這可能是每一個人在童年都做過的夢,黑暗中丟失了爸爸媽媽的手,是每一個孩子最恐懼的事。
這也是全人類最恐懼的事,這恐懼深深地根植於人類文明之中,使得古老的宗教在今天仍然存在,並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面對黑暗而幽深的宇宙,人類徒勞地想抓住一雙並不存在的手。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的世界已經是這篇小說中所描寫的孩子世界了,全人類就是一個找不到雙親之手的孤兒,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茫然,同時,任人性中幼稚和野性的火苗燃起,最後燃成了瘋狂的毀滅之火……我們甚至遠不如小說中的孩子們幸運,在大學習中沒人教我們。
……
書中的這段描寫,是作者童年的真實經歷。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一個追夢的旅程,與其他虛幻的夢不同,科幻創造的夢就像那道彩虹,是連接著大地的真實存在,是太陽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盡管它終將消失,但我們會發現自己已在追夢的路上前進了不少,長大了不少。」
Ⅷ 找一部科幻小說,有關大人們全部消失的
劉慈欣 《超新星紀元》
1999年末的一天,位於御夫座的一顆超新星突然爆發。在漫長的歲月里,這顆巨大的恆星被星際塵埃所遮擋,沒有被人類發現。這次超新星爆發,給人類帶來了一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超新星紀元。
由於距離超新星太近,強烈的輻射使人類普遍患上了輻射病,人類開始大量死亡。而人們也發現孩子,特別是12歲以下的孩子症狀很輕或根本沒有。後來知道這與基因的自主修復功能有關,年齡越大這種功能就會越差。幾天後,地球上13歲以上的人全部死亡。
世界上只剩下了孩子,這個社會已經完全改變了。
在經歷了短暫的混亂後,孩子們開始重新讓世界變得有序。兩個孩子曉夢和華華擔負起了拯救國家的使命。超新星的能量使孩子們暫時擁有了無盡的電力資源,在超級計算機「中華量子」和遍布全國的信息網路的幫助下,國家政權迅速地重建起來,並在這極其關鍵的時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孩子們令人吃驚地克服了重重困難,建立起超新星紀元最初的新秩序。全國的孩子們在較大的孩子們的指導下首先解決了生存問題,然後通過全國網路召開了超新星紀元第一次全國大會,孩子們一致通過了「建立好玩的國家」的決議。隨後經歷了美夢時期,沉睡時期等幾個歷史時期,逐漸成熟起來。
世界上眾多由孩子領導的國家之間開始進行接觸,矛盾沖突也逐漸明顯。在大人們的思想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開始掌握越來越多的武力,使用大人留下的各種武器,孩子們想玩游戲一樣進行戰爭。戰爭愈演愈烈,最終甚至發展到動用核武器的地步。
在孩子們真正長大以前,新的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Ⅸ 十大科幻長篇小說是那些
同學你問的好籠統啊,那我也只能籠統回答了
1,《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
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
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
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
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
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後
Ⅹ 求講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
《吞噬星空》作者:我吃西紅柿
《地球紀元》作者:彩虹之門
《大宇宙時代》作者:zhttty
《小兵傳奇》作者:玄雨
《澤天記》作者:Raywood
《人間冰器》作者:闞智
《黑暗血時代》作者:天下飄火
《希靈帝國》作者:遠瞳
《尋找人類》作者:raystorm
這些被稱之為中國十大科幻小說,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