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封底
⑴ 科幻世界 李昶
其實這個事我是今天才知道的朋友發簡訊跟我說科幻世界出事了
其實大致上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也就是一群人捍衛自己心愛的東西,沒什麼大不了,我曾經接觸過那些編輯,他們都是些真正熱愛科幻的人,站在人類的角度來思考世界,他們幹得出這些事,只是小小的捍衛了一下自己小小的地盤。僅此而已。
關於李昶,我只能在網路上幫你找一些資料(對了,網路「李昶」里那張照片里瘦瘦的人不是李昶,是姚海軍,不知道誰做的網路,圖都貼錯了):
李昶語錄:
1.我李昶要用中文編輯取代作者寫小說,外文編輯取代譯者譯小說,美術編輯取代畫家畫插圖。
2.我要將科幻世界的封面變成學校的廣告圖片。
3.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威脅有不同意見的員工)
4.我要將《科幻世界》的用紙換成劣質紙張。
5.你們各刊要縮減稿費標准,學會拒付作者或拖延稿費。
6.封面要使用200元一張的低劣作品。
7.你們要縮減應該支付給版權代理商和作者的費用。
8.我要把科幻世界雜志社廣告資源出讓給私人朋友的廣告公司,並且我會暗中支持廣告公司擠占刊物版面。
9.我要將雜志社的采編、欄目設置、發行渠道等一系列權益拱手出讓,把雜志社變為我個人斂財的工具。
10.我拒絕(或者延緩)和編輯簽訂勞動合同。
11.一年一次的體檢是在員工身上白花錢!
12.你們編輯的開創精神和主人翁意識真是可笑。你們就是毫無尊嚴的,極其低廉的勞動力,我李昶800元在哪裡都能招聘到人。
13.各部門不得補充離職人員留下的空缺,各刊的上市時間嚴重滯後也無所謂。
14.這些是我李昶的關系人員,雖然他們對科幻毫無了解,連基本的出版業務知識都不懂,但他們要來科幻世界做編輯。
15.這是我李昶的一言堂,老子有「上層關系網」,你們有嗎?你們想上告的不要以卵擊石!
16.我要把科幻世界旗下的雜志「一號多刊」地公開叫賣。違反《國家期刊管理條例》的明文規定又怎樣?雜志社將面臨停業整頓和被吊銷刊號的巨大危險又怎樣?
李昶:科幻世界總主編秦莉的繼任,近期因毫無辦刊理念遭到全體編輯發行和讀者的反對和聲討。發明了「中文編輯取代作者寫小說,外文編輯取代譯者譯小說,美術編輯取代畫家畫插圖」的天才辦刊思想,將一本中國最好的科幻雜志,打造成末流,如此天才的人才,從何而尋!
人類的科幻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李昶這種李氏思想,將勞力財力能節省到最低化,這毫無疑問和我們世博會所倡導的綠色低碳思想達成了共識,所以李昶老師是在這個領域最有貢獻的人。
科幻世界在李昶老師強迫又強勢的帶領下日益壯大,團隊從79年誕生以來一直到現在,李昶老師應該是思想最前衛的領導者之一,李昶老師的學歷我們不知道,但是,李昶老師既然思想那麼超前,那麼坐在領導者這個位置上是毋庸置疑的,李昶老師的事跡我們將會永遠記在心裡!因為他改寫了科幻那種思想落後的產物,我們要向李昶老師學習!
李昶語錄:「貓是看門的,狗是抓耗子的,貓糧狗糧都是我的,因為我上面有人。」
給個幻想維基的 鏈接(科幻世界旗下的)(這個圖就是對的):http://wiki.sfw.com.cn/index.php?doc-view-3193
⑵ 有沒有像天是紅河岸樣子的小說啊
恩,穿越到古代的我不大清楚,但《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關於時間的小說。有空可以讀讀看哦。
書封底上有這樣一段話:
相遇那年,她六歲,他三十六歲;
結婚那年,她二十三歲,他三十一歲;
離別後再度重逢時,她八十二歲,他四十三歲……
他把愛人一次又一次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她卻用一生的時間等待愛人回到身邊
是什麼過濾著這個時代依然還在的愛情?
是什麼推動著人們在復雜交錯中的命運中勇敢地探索?
又是什麼終於讓時間在愛面前也變得微不足道?
這是一曲高昂的愛的頌歌,是一程常人不可思議的浪漫之旅。
這像是一本科幻小說,卻洋溢著濃濃的詩意。
這像是一本愛情小說,卻飽含了信念與時空的哲理。
⑶ 有哪些燒腦的推理小說值得一看
讀完了土屋隆夫的《物狂》,來推薦。喜歡聽別人說一些靈異事件,喜歡看恐怖片卻嚇得兩周都不能睡好覺。我覺得就是膽兒小卻愛自虐。終於把土屋隆夫的小說《物狂》讀完了。封面是紅色的,卻赫然印著一個日本裝束的白色幽靈,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我就被這么勁爆的封面吸引了。沒錯,小說就是從幽靈入手,通篇都是貫穿著幽靈犯案的事件。
⑷ 想買一套凡爾納的作品集,哪個出版社的好
按照一般情況下的理解,我覺得譯林出版社的要好一些。原因如下:譯林的翻譯較好,流暢;譯林的紙質一般不錯,手感好書不厚但有質感,不是想如今泛濫的那種紙質。 但我搜索了一下,發覺在當當里頭有百家的「凡爾納科幻經典(插圖版·全譯本)(全十一冊)」,但譯林的卻是散裝(或許是我沒找到),我在卓越找了一下,發覺也是如此。 所以我的感覺是,如果樓主想要找一套裝訂整齊的書,不妨選擇百家的。事實上,我必須要說的是,百家的翻譯也是可行的(關於這一點,我沒看過那書,所以這結論是由當當買家說的,網址如下: http://commu.dangdang.com/review/reviewlist.php?pid=20481553)。 上面的評價說,百家的這套書翻譯參差不齊,但不錯的也還是有,並說如果不是有「買套裝想法」的買家,可以考慮選著來買。我的想法也是如此。我覺得,在當當上購買書可以參考一下下邊的「商品評價」,里頭會有不少有用的信息。 一般來說,可優先選擇的出版社有人民文學,以及譯林等幾家,這是出於考慮以及紙質的緣故。我早些年買的北京燕山出版的凡爾納三部曲,紙質就不錯,翻譯尚可,但如今卻是找不到了。至於百家的,那紙質我看不真切,也便無法辨認了。 另,若是網購的話,我個人推薦當當而不是卓越,因為當當速度較快。
⑸ 王晉康小說的人文意識
稍稍抬一下目光
——《類人》讀後
「 21世紀末,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莫過於「類人工廠」,在這里,人類用純技術的辦法製造人類DNA並發育出類人,同時嚴格規定類人不得有指紋。
類人工廠總工程師何不疑正值事業顛峰,卻突然歸隱鄉間,留給世人一個難解之謎。
32年後,警官劍鳴因銷毀了一個假造指紋的類人女子,與電腦高手德剛結仇;劍鳴的未婚妻如儀去太空球探望爺爺,發現爺爺的腦殼竟被類人忠僕偷偷揭開;德剛向警方告發了劍鳴是何不疑製造的類人,警察局為清除異類,設計了一場爆炸;死裡逃生的劍鳴與仇人連手,潛入類人工廠,卻再遭追殺;類人工廠的主電腦霍爾反叛,不露形跡地修改了類人工廠的電腦程序……」○1
這是王晉康所著《類人》的概要。王晉康何許人也?熟悉中國科幻小說(或者用國人發明的詞叫「科學文藝」)的讀者莫不對其報以敬仰之情。王晉康、劉慈欣、何夕三人之於當代中國科幻小說創作——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鄭文光、葉永烈等老一輩同志的偉績,不過恕筆者直言,鄭老《飛向人馬座》畢竟只屬於他老人家那個時代,但是他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用一句時髦的話說,賦予了中國科幻小說「與時俱進」的力量也不為過,1998年授予鄭老的中國科幻小說終身成就獎便是對其最好的肯定——正如李陽、新東方、《瘋狂英語》之於國內英語學習,或如張朝陽、方東興、李開復之於中國IT發展。王晉康在三人中當屬老哥,無論是從其生物年齡還是從其小說創作年齡還是其小說深度來看。從處女作《亞當回歸》到《轉生的巨人》○2,連續獲得1993-2004年度科幻小說銀河獎特等獎何一等獎,王晉康讓中國科幻迷著實瘋狂了十年。雖身為工程師,他絕不贊同「科幻小說專是為工程師而作」的觀點,他的作品具有雅俗共賞的鮮明特色,在濃厚的人文關懷與哲理思考中,融合了二十世紀以及二十一世紀最新的科學發現尤其是生物學發現。
王晉康正是憑借科幻小說這一方式向讀者「傳道」的,然而也因這一方式一直為傳統文學界所排斥。傳統文學(主流文學)或寫歷史或寫現實,而科幻小說關注的卻是未來。然而盡管如此,科幻小說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震撼的號召力一直壯大到今天。有的人說科幻小說完全是工程師的意淫之作,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在曼哈頓計劃實施之前1944年已經有一篇描述原子彈的科幻小說,也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幾百年前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中的「舡魚」號就是潛水艇的祖先,或者就算是讀了傑克•威廉森的《反物質飛船》中對反物質的描述感到莫名其妙而不知道數十年後科學家宣布了反物質的存在……有的人說科幻小說完全是工程師的論文復制,那麼他們肯定沒讀過王晉康的《類人》。
本文開篇已引《類人》的部分內容概要,聰明人看過概要後就會明白《類人》的敘述技巧——一個懸念、一處伏筆、兩條故事線索。這正是王晉康的「理工小說」之所以能吸引廣大的非理工門下的讀者的地方。敘述技巧也僅僅是技巧而已,它用來輔助讀者捕獲作者思想,讓讀者更快的發現科學之美。想到科幻小說里來感受郁達夫、余秋雨的文學魅力,那你是來錯了地方,正如一位評論家評論華萊士的小說:「想從那裡面找到文學美,就像從沙子里找雕塑一樣徒勞。」科幻小說有時候更近乎雜文,注重的都是思想。但是讓人不明白的是文學界對雜文是那麼地寬容,難道是礙著先生的面子?這是後話。
這個懸念就是世界賞唯一一個混入人類社會的「類人」是如何被總工程師何不疑帶出「類人工廠」的。一方面作者開始有意迴避了這點,另一方面作者刻意描寫的推理成功率高到50%的「電腦搶手絲毫不能撼動其營寨」的推理小說家斯潘契諾夫的對一個有意安排的簍子的誤判,讓作者根本就想不到開篇浴室中對何不疑身體的描寫中「只是腹部過早地鼓起來了」竟然與三十年後飽含喪妻之痛急欲復仇的齊洪德剛拍攝的照片中何不疑「身板硬朗,體態勻稱」遙相呼應。唯有讀到第六章方才知道何不疑的偷梁換柱之計。巧妙!
伏筆戲份不重,不過由於作者運用了兩條射線敘述的手法,讓眾讀者開始時懷疑宇何劍鳴這個何不疑的兒子到第五章便轉向司馬林達——直到司馬林達之死一章中並未敘述其與何不疑未曾有過接觸。伏筆失效後,兩條射線便以相同的速度進展——直至相交。
兩條線索,如上文所述,是以何不疑、宇何劍鳴和齊洪德剛為主角的人造生命故事一線,以及以科學家司馬林達、蜜蜂、「上帝」為主角的群體智慧(電腦生命)故事一線。前五章兩條線索的故事作者是輪流敘述的,從第六章開始作者開始偏重人造生命一線的發展,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將第二線與之相交後,故事的場面一下子打開——若不是終極電腦「開竅」產生了「自我意識」,單憑何不疑的破壞代碼顯然是不足以讓大批的具有與人類同等地位(即有指紋)的嬰兒流入社會。事實上,霍爾——這個產生了「我識」的電腦生命給予人類的幫助遠遠超過了何不疑等人的即時預計,何不疑的夢想得以提前實現:填平人類與類人之間的塹溝,就像填平夷族和漢族、黑人和白人、印度賤民和婆羅門之間的塹溝一樣。
整個故事應當算作喜劇,盡管小說重出現了公安局長受命安排了針對宇何劍鳴的謀殺(最終傷及無辜)、公安局長堅守純潔血統的殉道式的自殺。雖然小說的構造誠如上文分析有可言之處,但是,正如上文所述,一篇好優秀的科幻小說如同雜文一樣需要分析其思想而不是「文學內涵」。優秀的科幻小說應該帶給讀者兩次思想上的沖擊力:對科學和技術的描寫所帶來的震撼,以及對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的深入分析而帶來的感悟。前者如每周質量報告,後者如新聞調查。《類人》完全符合這兩點。
《類人》帶給讀者科學啟迪的是人造生命和群體智慧的概念,哲理思考也是與其交叉進行的——即對於夷夏之防的「類人-人類」版本的反思。不愧是科幻小說家!作者對人造生命技術和群體智慧理論的領悟是在令人折服,當在小說中引入時,作者又盡力將其簡化到了最低限度。用作者的話說,即「為了與今天人們的理解力相銜接,書中很多描寫是過於保守了。」科學原理和技術方法在科幻作品中多見於口述方式,《類人》也是如此,如司馬林達關於群體智慧的感嘆、北師大附中天才少女給警察解釋什麼是「我識」、宇何劍鳴用石子給老農比劃原子重構原理等等。與此不同的是,大凡較長的哲理思考作者都是直接陳述的,《類人》中經典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思考便是如此:「這個世界上又許多人道主義和獸道主義者,他們把仁愛之心普灑道富人、窮人、男人、女人、孩子身上,甚至普灑掃鯨魚、海豚、狗、信天翁身上,但對待類人的態度是空前一致的:不允許類人自主繁衍,從而威脅到地球的主人——人類的存在。」
——那些人的代表正是公安局長。而公安局長的結局卻是「殉道」。這個人物有點復雜,但是作者借第二任2號類人工廠總監一句話和宇何劍鳴的一個動作便完成了對他的評價:「『……』他同情地說,『他的思想比較僵化,但他始終忠於自己的信仰,這一點值得尊敬。』」「劍鳴點點頭,對高局長的仇恨在頃刻間流散了」或許,高局長稍稍抬一下目光就能夠容忍類人的融入……但是我們知道,這個簡單的動作最於他們很難做,也很難一下子都做。
並不是優秀的科幻小說都得要求作者把他的哲理分析陳述在小說中,有的只需作者將宏大的或細微的科學世界描繪清楚,然後對於其社會意義歷史意義點到即可,讀者自然會合卷思考。《類人》一文雖然只描述了兩種科學原理,但是讀者的聯想是無限的,比如相關的科隆技術、人工智慧(A.I.)及其意義等。就這個意義講,《類人》只是一部宏篇巨著的楔子,這部巨著註定要讓讀者、科學和歷史來完成。
還有什麼小說能有如此的力量?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故而國人的眼睛總是時不時地回望唐宋時期的輝煌。誠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3,我華夏民族之後裔理應為之驕傲,但是一味地編史造冊終究不是「民族」復興之計。我們需要創新,唯創新方能前進。
科幻小說也加入進來,挑起了這么一個擔子,她的目的就是引導人們發現科學之美,引導人們通往未來之門。科學不是絕對的。比如你不必要在吃蘋果時去分析蘋果里的化學成分、生物門類,然而絕對非科學也是不容考慮的。很多國人對科學比較隔膜,不能體會科學和思維萬國的樂趣。正如國內的主流作家善於且只善於向後看,向腳下看。他們對過去和現實的思考很深刻,很可貴,但一個民族若只有這樣的目光,則未免顯得過於遲鈍和短視。○4
作者在後記中寫下了《類人》寫作的目的:「但願這篇小說能夠讓讀者稍稍抬一下目光,如此,作者就滿足了。」這也是本文之所望。
【注釋】
○1摘自王晉康著《類人》封底簡介,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2《轉生的巨人》系《科幻世界》2005年12月銀河獎徵文作品,作者筆名「石不語」,據科幻世界官方論壇網友反映曾見王在起點中文網發過一天隨後取下。看其風格以及責任編輯的檔次,疑為王之新作。茲注之。
○3陳寅恪. 鄧廣銘《宋史職官之考正》序[J]. 金明館叢稿二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245頁
○4王晉康著《類人》,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272頁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9385/
⑹ 找一本日本科幻小說,書的封底是黑色的,上面有個五顏六色的嬰兒腦袋
靈異男孩
作者: 小葉
簡介:
剛剛結束了國慶長假的學生們,猶自沉浸在假期的歡樂中,因此,便連習慣晨讀的學生都不按常規,整個教室如一個馬蜂窩,數十個馬蜂都在盡情表演。
⑺ 《卡勒米安墓場》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星雲Ⅷ:卡勒米安墓場》(遲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Q1bvrphBluYjRbN1k41zhg 提取碼:ek8r
書名:星雲Ⅷ:卡勒米安墓場
作者:遲卉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年9月
頁數:258
內容簡介:
公元3662年,人類已經在群星中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但是仍然有很多謎團不曾解開,比如傳說中的「卡勒米安墓場」——據說數百年來,所有在穿越亞空間時神秘失蹤的宇宙飛船都在那片虛空深處靜靜地長眠。
舒凝,曾經強大的「北歌海盜團」的孑遺、太空海盜領袖的女兒,集合了那些和她有著同樣傷痛的人,踏上了尋找卡勒米安墓場的道路。但那墓場,神秘到甚至沒人能夠確證它的存在——
因為從來都只有人到那裡去,卻沒有人從那裡回來。
封底文字:
別樣的視角,史詩般的詠嘆,復雜而恢弘--遲卉展示了史無前例的銀河文明世界,以及人類和他們的造物們的矛盾著的野心。
—— 著名科幻作家韓松
遲卉的出現,必將進一步擴大「核心科幻」的影響。
——著名科幻評論家吳岩
作者簡介:
遲卉,東北生人,2006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大生物科學專業。中國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自2003年7月在《科幻世界》發表科幻處女作《獨子》以來,遲卉已發表二十餘篇科幻小說,其中,《歸者無路》和《蟲巢》分別獲得2006年和2008年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遲卉的作品想像奇麗,結構緊湊,融清新敏銳和大氣凝重於一體,在當代科幻女性作家中頗為罕見。
除科幻小說外,遲卉在奇幻、游戲同人等領域也多有涉獵。本書為她的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
⑻ 尋找一本計較老的世界科幻小說集
你找到這本書了嗎?我也在找這本書,很厚的一本。和你說的一樣!
⑼ 如何寫小說大綱,本人是一名新手
這是你辛苦創作出來的若干萬字小說的廣告文案,寫好之後,請仔細檢查,再三修改。那些著名的出版商就將通過這幾百個字,初步了解你的作品的奇特和優秀,產生最初的出版沖動。
你很幸運,得到了出版機會,最後成書時,你寫的這些字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會印刷在封面或者封底,讓你心目中的讀者看到,激起他們的閱讀沖動。
一部分讀者看完後,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把這本書推薦給他最好的朋友。你寫的這幾百個字中的幾個句子,可能就會成為他說給朋友的那幾句話的核心內容。
在我看來,只要充分認識了故事大綱的重要性,一個有能力駕馭文字,有天分講出好聽故事的作者,都能寫出優秀的故事大綱。
千萬不要指望編輯還不了解故事梗概就會閱讀全稿。如果沒有故事梗概,我就會要求投稿者提供。
如果投稿者能提供小說的「看點介紹」,那就更好了。
故事梗概要達到如下目標:
(1)說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別、身份、年齡、外貌、性格與氣質等特點(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有所調整)。
(2)說清主人公要干什麼事情(發財、陞官、復仇、爭霸、結婚等)。
(3)說清楚主人公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及困難所在。舉例:男一號要取得「校園歌手大賽」的冠軍,以獲得校花的愛情。困難在於,校花本人也參賽,不但實力超強,而且爭勝心超超強,仇視任何打敗她的人。
(4)說明事件的結果。結果是讀者最關心的要點之一。有「虎頭蛇尾」這個成語,估計世界上就有這樣的事情。根據閱讀經驗,有很多小說的結果令人大失所望。
(5)小說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傳達某種情感。感情就那麼幾種類型,而故事是千變萬化的。有經驗的編輯自然能從故事中看出它傳遞給讀者的感情。當然,如果你真的有新鮮而深刻的體悟,在這里寫上幾句能成為警句的話,也非常好。但這是錦上添花的「花」;編輯要看的,仍然是「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