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程師美國科幻小說選集
❶ 美國十大必讀科幻小說
《星船傘兵》 羅伯特·海因萊因 極其經典的硬科幻小說,1960年「雨果獎」獲獎作品
《光逝》 喬治·馬丁「史上十大浪漫太空歌劇」之一,「雨果獎」提名作品
《安德的游戲》 《死者代言人》 奧森·斯科特·卡特 硬科幻的經典之一,1985年出版,星雲獎和雨果獎獲獎作品,其續集《死者代言人》發表於次年,也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這也是作者奧森·斯科特·卡特成為唯一連續兩次獲得星雲獎最佳長篇的作家耳鳴吹文學史。
《群星,我的歸宿》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硬科幻經典「美國十大必讀科幻小說」之一,作者阿爾弗雷德·貝斯特是首屆「雨果獎」獲獎作家(1952年連載《被毀滅的人》 1953年獲獎),1987年被美國科幻與幻想小說協會授予他「星雲獎」特別獎,是此協會選出的第九位科幻大師。
《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共六部(1965年-1985年,分別出版)。第一部《沙丘》出版當年即獲得「星雲獎」次年並列獲得「雨果獎」。作者弗蘭克·赫伯特,窮盡自己的一生才完成這部六部曲的小說,其堅韌與求實、求精的精神,足以令所有作家側目。
《基地系列》 艾薩克·阿西莫夫一部時間俯仰2萬的真正史詩,1965年獲雨果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系列」。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門薩學會副會長,是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威爾斯,起名的科幻小說巨匠,其作品《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機器人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獲得統一,被譽為「科幻聖經」。一生創作和編輯超過500冊,作品范圍幾乎涵蓋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除哲學類)。在科幻界幾乎是不可超越的高峰。
未必是你要的東西 我搜集來的 希望有用吧
如果是來看的話很不錯
❷ 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的作者是美國的誰你還知道有哪些精彩的科幻小說
啊,他們那個時候對我去了,作者是美國的誰啊?這個應該是海賊王寫的,當你寫的回憶他的小時候小時候有趣的童年生活。
❸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3)總工程師美國科幻小說選集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❹ 美國科幻小說成功塑造過哪些人物
綠巨人、神奇四俠、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超人、金鋼狼、多到數不清,每一部也不只一個人、壞的也可以素造成功。
❺ 鏡中人的美國科幻小說《鏡中人》
【美】傑弗里·A·蘭迪斯 著
洋溢 譯
刊載於中國科幻月刊雜志《科幻世界》2009年12月號。
❻ 科幻世界雜志中有關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作品。
《嚴厲的月亮》,《雙星》。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於密蘇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讀於密蘇里大學,1925年進入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後作為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士官在海軍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復員。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費城海軍航空試驗所任工程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始於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刊登在《驚異》(Astounding)上。由於該雜志編輯坎貝爾的賞識,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大多發表在《驚異》上。這些早期作品大多屬於他的「未來歷史」系列,後來收集在《出賣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義》(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們》(1943)和《天堂的孤兒們》(1963)兩部長篇也屬此系列。海因萊因在這些作品裡展露了他的才華,他視未來為既成事實,在寫作上避免冗長的陳述和解釋,而是通過對話和行為,巧妙地把信息傳遞給讀者。機敏而含蓄的描寫,明快的行文,對人物的關注勝過對科技新玩意兒的興趣,使他成為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四大才子之一。
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現在《星期六晚郵報》及其它高價雜志上,而他的長篇則是一系列少年兒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號火箭飛船》(1947)、《太空軍官候補生》(1948)、《紅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瓊斯》(1953)、《星球獸》(1954)和《銀河系的公民》(1957)。這些作品不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擁有成年讀者,一些評論家甚至認為這些是他的傑作。
自50年代起,海因萊因基本上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如《傀儡主人》(1951)、《雙星》(1956)、《進入盛夏之門》(1957)和《星際船上的部隊》(《星船傘兵》)(1959)。《星際船上的部隊》的發表在科幻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盡管它獲得了雨果獎,但有不少人認為這部描寫星際戰爭的作品內容過激,帶有軍國主義傾向。當然,也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愛國主義的科幻小說。
【最具轟動效應的作品——《異鄉異客》】
海因萊因最具轟動效應的作品是《異鄉異客》,在這部長達800頁的小說里,作者敘述了一位來自火星的年輕的救世主式的人物史密斯在地球上了解到地球文明存在的危機之後,竭力傳播火星的思想和哲理,最後卻遭到與耶穌基督同樣的命運。小說既抨擊地球文明和清規戒律,又闡述了作者對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完全迎合了美國60年代反文化的潮流,故而深受大學生的推崇,甚至被視為嬉皮士的聖經。
【獲得雨果獎的作品——《月亮是位嚴厲的主婦》】
《月亮是位嚴厲的主婦》(又譯名《嚴厲的月亮》)(1966)為海因萊因第四次獲得雨果獎的作品,它描寫月球殖民者中間的一場革命,小說中的許多事件顯然與美國獨立戰爭遙相呼應。這部作品之所以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清楚地表明了海因萊因的政治觀點,證明作者深受社會達爾文哲學的影響,是位自由意志論者。
海因萊因作品的特點
總體來看,海因來因的作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作家是一個優秀的故事結構者;其主人公都是美國式的,其小說是「美國夢」的一種表現;大量使用美國俚語和民間故事;注重美國傳統,所謂「未來史」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史;重視因果性和細節可信性。不足之處主要在於科學深度不夠,此外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帶有軍國主義傾向。
盡管他後期作品不夠生動,但是他仍不失為美國最有影響的科幻作家。他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會的嘉賓,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獎得主,1975年又榮獲一級大師星雲獎。即使在他1988年去世後,廣大讀者仍然推選他為「空前最佳作者」。
海因萊因生平
海因萊因生於美國密蘇里州,成長於堪薩斯市,是三位科幻巨人中惟一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這個環境雖然對他的作品有很多影響,他後來在寫作和個人生活中卻沖破了很多此時此地的價值和道德觀。他參加了美國海軍學院,於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在美國海軍服役,被分發到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華盛頓號上服役。關於他第一次婚姻的記載不多。他1932年開始的第二任妻子萊斯琳·麥克唐納(Leslyn Macdonald)是一個政治激進分子;據阿西莫夫回憶,海因萊因在此期間是一個「徹底的自由派」。1933-1934年期間,他在USS Roper艦上服役,升至中尉,1934年因肺結核退役。其後在漫長的住院治療期間,他發明了水床,只是因為後來他在三本書中的詳細描寫失去了申請專利 的機會。軍隊生活給了海因萊因第二重要的終身影響:他強烈相信忠誠、領導能力等與軍人有關的品質。
退役後,海因萊因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非正式地讀了幾個星期研究生的數學、物理課程,之後因為健康原因、政治計劃、或者兩者而罷休。之後他從事了一系列的職業,包括房地產和銀礦,來維持生活。30年代前期,他參與了Upton Sinclair的社會主義「結束加州貧困」(EPIC)運動。1934年,海因萊因為Sinclair失敗的民主黨加州州長競選努力做了工作。他自己又於1938年親自競選加州議員,也以失敗告終。在後來的歲月里,海因萊因對這個參與社會黨活動的階段諱莫如深,對自己的政治歷史也是寫得很隱諱。比如,1954年,他寫道:「很多美國人堅認麥卡錫開創了一個『恐怖統治』。你害怕了么?我沒怕,雖然我有很多政治背景可比麥卡錫議員左多了」。
雖然有海軍的病殘津貼,不算太窮困,他為了付款買房開始了寫作。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發表於美國科幻教父坎貝爾主編的雜志《震撼科幻小說》。很快,他成為了社會科學幻想運動公認的領袖之一。他的早期作品被逐步拼湊成相當一致的未來歷史系列。該系列的年表在1941年被編輯坎貝爾印在《震撼科幻小說》雜志,後來在他的合集《The Past Through Tomorrow》中重印。
二戰期間,海因萊因為海軍從事航海機械方面的工作,並拉了還年輕的阿西莫夫和L. Sprague de Camp受雇於海軍飛機工廠。1945年,戰爭進入尾聲,海因萊因開始重估職業走向。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及冷戰的開始,驅動了他寫關於政治的非小說作品。同時,他有四篇重要故事作品在《 星期六晚郵報 》上發表,其首篇《地球的綠山》(The Green Hills of Earth)發表於1947年二月,是美國科幻作者第一次發表於主流文藝雜志。他為之寫作劇本和設想特殊效果的電影《目的地:月球》(Destination Moon)獲得奧斯卡獎 特技獎。更重要的是,此期間他開始為Scribner's出版社寫一系列的青少年小說作品,一直延續到50年代,1952年出版了《滾石家族游太空》。
海因萊因於1948年和第二任妻子萊斯琳離婚,1948年娶了第三任妻子佛基尼亞(吉妮)·海因萊因(原名Virginia Gerstenfeld)。她不但與海因萊因白頭到老,而且還是他作品中很多聰明、極端獨立的女性人物原型。1953-1954年期間,海因萊因夫妻做了一次環球旅行。這次旅行被他在《Tramp Royale》里描述,也為他有些關於太空旅行的小說(比如《Podkayne of Mars》)提供了背景。阿西莫夫認為,海因萊因娶吉妮的同時,政治上突然向極右轉彎。海氏夫妻1958年成立了「帕特里克亨利聯盟」,1964年為Barry Goldwater競選總統工作,而且海因萊因的書《Tramp Royale》中包括兩大段對麥卡錫聽證會的辯解。然而,這種大轉彎的印象可能是由於傳統的美國政治左右翼區分法不一定適用自由意志主義,加上海因萊因本人獨出一格而且不願意受拘於傳統的意識形態定義(包括自由意志主義)。吉妮對丈夫的影響更明確見於文學和科學方面。她是他手稿的第一個讀者,而且據說在工程方面比他還要強。
海因萊因的少年文學作品造就了後來一代科學和社會方面敏感的成年讀者。他的少年文學系列多數重復使用一系列題材,。然而1959年的《星艦戰將》被Scribner's出版社編輯認為太有爭議而拒絕出版。海因萊因認為這倒是解除了兒童作品對他的束縛,開始「以我自己的風格寫我自己的東西」,寫出了一系列有挑戰性,重新劃定科幻界限的小說。這些小說包括他最著名的《異鄉異客》(1961年)、和被認為是他最佳作品的《嚴厲的月亮》(1966)。
1970年以後,海因萊因經歷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機,間以努力工作。70年代初的一場腹膜炎,他養了兩年多才恢復。但恢復之後他馬上提筆寫作《Time Enough for Love》(1973年)。他和吉妮穿越美國全國宣傳獻血,並第三次任世界科幻大會(密蘇里堪薩斯城,1976)的嘉賓。1977年,他因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幾乎中風,之後為此接受了最早的心臟搭橋手術之一。同年,他在美國國會兩院特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以親身經驗作證空間技術的副產品對老年體弱者的幫助。術後,海因萊因的精力再次旺盛。從1980年到1988年五月八日因肺氣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於睡夢中去世,他共寫了五部小說,最後還在組織早期材料寫作第六部《World as Myth》。
❼ 美國科幻小說《大西洋底下來的人》主要以( )和( )來貫穿全文
美國的科幻連續劇叫《大西洋底下來的人》,裡面有一個叫麥克,哈里森的不能離開海水的怪人,劇中金發碧眼的伊麗沙白博士的迷人的微笑讓當時的人們幾乎為之傾倒
❽ 星雲獎的美國科幻小說<引力深井>在哪裡能下載到
引力深井又叫重力礦場,你搜搜史蒂芬 巴克斯特和重力礦場兩個關鍵字,能找到很多
❾ 以前有一部美國科幻小說叫做太空堡壘,一共有三部,後來日本人把他排成動畫片,叫什麼
麥克羅斯傳奇(The Macross Saga,36集)、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24集)、新生一代(The New Generation,25集)
代號:太空堡壘Codename: Robotech(Movie) 太空堡壘:未說的故事Robotech: The Untold Story(Movie) 太空堡壘II:哨兵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OVA)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Movie) 太空堡壘》最初是由美國金和聲公司(Harmony Gold)根據《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紀》3部日本動畫剪輯、改編而成的85集TV動畫,
❿ 美國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的三個重要小說系列分別是那三個系列
《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它們被譽為「科幻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