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電磁波科幻小說
⑴ 有看過的科幻小說《黑暗森林》的來一下
伊文斯:「是的,主,我發現我們發給您的人類文獻資料,有相當部分您實際上沒有看懂。」
字幕:是的,你們把其中的所有元素都解釋得很清楚,但整體上總是無法理解,好像是因為你們的世界比我們多了什麼東西,而有時又像是少了什麼東西。伊文斯:「這多的和少的是同一樣東西嗎?」
字幕:是的,我們不知道是多了還是少了。
伊文斯:「那會是什麼呢?」
字幕:我們仔細研究了你們的文獻,發現理解困難的關鍵在於一時同義詞上。伊文斯:「同義詞?」
字幕:你們的語言中有許多同義詞和近義詞,以我們最初收到的漢語而言。就有「寒」和「冷」,「重」和「沉」,「長」和「遠」這一類,它們表達相同的含義。
伊文斯:「那您剛才說的導致理解障礙的是哪一對同義詞呢`」
字幕:「想」和「說」,我們剛剛驚奇地發現,它們原采不是同義詞。伊文斯:「它們本來就不是同義詞啊。」
字幕:按我們的理解,它們應該是同義詞:想,就是用思維器官進行思維活動;說,就是把思維的內容傳達給同類。後者在你們的世界是通過被稱為聲帶的器官對空氣的振動波進行調制來實現的。這兩個定義你認為正確嗎?
伊文斯:「正確,但由此不正表明「想」和「說」不是同義詞嗎?」
字幕:按照我們的理解,這正表明它們是同義詞。
伊文斯:「您能讓我稍稍想一想嗎,」
字幕:好的,我們都需要想一想。
伊文斯看著星光下涌動的洋面思考了兩分鍾。
伊文斯:「我的主,你們的交流器官是什麼?」
字幕:我們沒有交流器官,我們的大腦可以把思維向外界顯示出來,這樣就實現了交流。
伊文斯:「顯示思維,怎樣實現呢?」
字幕:大腦思維發出電磁波,包括我們的可見光在內的各種波長,可以在相當遠的距離上顯示。
伊文斯:「也就是說,對你們而言,想就是說。」
字幕:所以說它們是同義詞。
伊文斯:「哦但即使如此,應該也不會造成對文獻理解的障礙。」
字幕:是的,在思維和交流方面我們之間的差異並不大,我們都有大腦。而且大腦揶是以巨量神經元互聯的方式產生智能,唯一的區別是我們的腦電波更強。能直接被同類接收,因而省去了交流器官,就這么一點差異。
伊文斯:「不,這中間可能還隱藏著更大的差異。我的主,請讓我再想一想。」字幕:好的。
伊文斯離開了船首,在甲板上漫步著,船舷外,太平洋仍在夜色中無聲地起伏著,他把它想像成一個正在思維的大腦。
伊文斯:「主,我想給你講一個小故事,作為准備,您理解以下的元素嗎:狼、孩子、外婆、林中的小屋。」
字幕:這都是很好理解的元素,只是關於外婆,我知道是人類的一種血緣關東,通常她的年紀較大。她在血緣結構中的位置還需要你解釋一下。
伊文斯:「主,這不重要。您只需要知道她與孩子們的關系是很親密的,她是孩子們最信任的人之一。」
字幕:理解。
伊文斯:「我把故事簡化了一下:外婆有事外出,把孩子們留在小屋裡,囑咐他們一定要關好門,除了她之外不要給別人開門。外婆在路上遇到了狼,狼把外婆吃了。並穿上她的衣服裝扮成她的樣子,來到小屋前叫門。狼對屋裡的孩子們說我是你們的外婆,我回來了,請把門打開。孩子們透過門縫看到它是外婆的樣子,就把門打開了,狼進入小屋把孩子們也都吃了。主,您能理解這個故事嗎?」字幕:完全無法理解。
伊文斯:「那我可能猜對了。」
字幕:首先,狼一直想進入小恰到好處吃掉孩子們,是嗎?
伊文斯:「是的。」
字幕:它與孩子們進行了交流,是嗎?
伊文斯:「是的。」
字幕:這就不可理解了,為了達到自己的日的,它不應該與孩子們交流的。伊文斯:「為什麼?」
字幕: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嗎?如果他們之間進行交流,孩子們就會知道狼要進屋吃掉他們的企圖,當然就不會給狼開門了。
伊文斯(沉默良久):「我明白了,主,我明白了。」
字幕:你明白了什麼?這一切不都是很明白的嗎?
伊文斯:「你們的思維對外界是完全暴露的,不可能隱藏。」
字幕:思維怎麼能隱藏呢?你的想法太不可思議了。
第3節
伊文斯:「就是說,你們的思維和記憶對外界是全透明的,像一本放在公共場合的書,或者說是在廣場上放映的電影,或者像一個全透明魚缸里的魚,完全暴露,可以從外界一覽無遺。哦,我上面說的一些元素您可能。。。」字幕:我都理解,這一切不是很自然的嗎?
伊文斯(沉默良久):「原來是這樣...我的主,當你們面對面交流時,所交流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不可能欺騙,不可能撒謊,那你們就不可能進行復雜的戰略思維。」
字幕:不只是面對面,我們可以在相當遠的距離上交流。另外,欺騙和撒謊這兩個詞我們一直難以理解。
伊文斯:「一個思想全透明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會產生怎樣的文化、怎樣的政治?你們沒有計謀,不可能偽裝。」
字幕:計謀和偽裝是什麼?
伊文斯:「….」
字幕:人類的交流囂官不過是一種進化的缺陷而已,是對你們大腦無法產生強思維電波的一種不得已的補償,是你們的一種生物學上的劣勢,用思維的直接顯示,當然是效率更高的高級交流方式。
伊文斯:「缺陷?劣勢?不,主,您錯了,這一次,您是完完全全地錯了。」字幕:是嗎?讓我也想一想吧,很可惜,你看不到我的思想。
這一次對話的間隔時間很長,字幕有二十分鍾沒有出現,伊文斯已經從船首踱到船尾了。他看到有一隊魚不斷地從海里躍出,在海面上方劃出一條在星光下銀光閃閃的弧線。幾年前,為了考察過度捕撈對沿海物種的影響,他曾經在南中國海的漁船上待過一段時間,漁民們把這種景象叫「龍兵過」,伊文斯現在感覺那很像映在海洋瞳孔上的字幕。這時,他自己眼腈中的字幕也出現了。字幕:你是對的,現在回想那些文獻,我有些懂了。
伊文斯:「我的主,你要真正弄懂人類的那些東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甚至懷疑,您最終是否有可能弄懂。」
字幕:是的,真的是太復雜,我現在只是知道了自己以前為什麼不理解你是對的。
伊文斯:「我的主,您需要我們。」
字幕:我害怕你們。
這是降臨派頭子跟三體星人對話的內容。
也給你發去了。
⑵ 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到利用哪一設備向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發布信號
1、利用太陽的電磁波放大作用,向宇宙發送電磁波信號
2、中微子信號發射器
3、引力波發射源
4、羅輯利用核彈引爆油膜物質在太陽背景下產生閃爍圖像傳遞信號
如果還包括三體人的技術:智子(不過得先找到其他文明生命體)
⑶ 求一部電影。記得是電磁波有了智慧,到處殺人的科幻恐怖電影
惹鬼迴路 Pulse (2006)
男主女主
⑷ 有哪些好看的硬科幻小說
哦,硬科幻啊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機器人、基地這三個系列全是硬科幻
克拉克的太空漫遊、拉瑪這兩個系列,也全是硬科幻,首推太空漫遊系列第一本2001太空漫遊
中國人劉慈欣寫的三體系列……球形閃電……全頻段電磁波干擾
軟科幻:卡德的安德系列
田中芳樹的宇宙銀河英雄傳說
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系列
赫伯特的沙丘
如果說網路文學的話……………………推薦彩虹之門的重生之超級戰艦(不是穿越),這本小說寫的也還算是有根據(雖然有些不是正確的吧)
⑸ 電磁振盪停止電磁波隨即消失
A、光的偏振現象說明光具有波動性,只有橫波才能發生偏振現象,故A正確.
B、當發射電路的電磁振盪停止了,只是不能產生新的電磁波,但已發出的電磁波不會立即消失,還要繼續傳播一段時間,故B錯誤.
C、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與波長成正比,綠光的波長比紅光的短,則僅將入射光由紅光改為綠光,干涉條紋間距變窄,故C正確.
D、一束白光從空氣射入玻璃三棱鏡後形成彩色條紋是因為光的折射而產生的色散現象,不是因為三棱鏡吸收了光;故D錯誤.
E、當驅動力頻率等於物體的固有頻率時會發生共振現象,振幅最大.火車過橋要慢行,目的是使驅動力頻率遠小於橋梁的固有頻率,以免發生共振損壞橋,故E正確
故選:ACE
⑹ 找篇科幻世界雜志上的科幻小說,大概是2001年的
這么經典的都能忘啊?大劉的全頻帶。
http://tieba..com/f?kz=81332589《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http://tieba..com/f?kz=81332710《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這是原版,因把想像的未來戰爭放在中國而未得出版,只能改到鄰國俄羅斯去了)
⑺ 電磁波以什麼形式存在的,它會不會消失
電磁波以波粒二象性形式存在。電磁波在磁場中,就像聲波在空氣中;磁場粒子就像空氣(物質的分子或原子)粒子;電磁波源就像聲源。即磁場粒子是波粒二象性的粒,電磁波源是波粒二象性的波。這樣只要電磁波源消失,波粒二象性的波就消失,而只剩粒,即只有磁場而沒有電磁波。所以電磁波會消失。比如電燈開關斷開,電燈產生的電磁波(光波)就立刻消失。比如電磁波的干擾源停止,干擾的電磁波就會消失。
⑻ 我想寫一部綜合體硬科幻小說, 展現所有飛船數據,各個種族科技等級,
轉的
宇宙文明分級是一個很科學又很科幻的概念。
關於這個概念,比較可靠和被廣泛認同的是卡爾達肖夫指數。
下面將作一個較為詳細的闡述。
內容較多,包含: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定義、指標、計算方法、各種文明對應的指數、地球文明指數的發展及展望、各等級文明的毀滅方式,以及參考資料。
【定義】
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是用技術先進程度來量度文明層次的指標的一種方法,根據一個文明所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它是在1964年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
【指標】
它的指標有三個類別,I型,II型和III型。
主要量度一個文明對於能源的使用率,所謂文明是有它的消耗及增長率。
一個I型的文明使用在它的故鄉行星所有可用的資源;
一個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恆星所有的能源;
一個I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星系的所有能源。
【計算方法】
卡爾·薩根建議定義中間值(不考慮在卡爾達肖夫的原指數),由上面給出的值的類型1,2和3的內插和外插,使用下面的公式:
其中的K是一個文明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和 MW 是它使用的電力,以MW為計。
按照這個計算方法,
I型 — 文明對行星可以駕馭的能量大約是10^{16} W。實際的數字是有很多變數的,地球的特定變數為 1.74\times 10^{17} W。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16} W。
II型 — 文明對一個恆星所可以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26} W。同樣地,實際的數字是有很多變數的,太陽輸出的指數約為 3.86\times 10^{26} W。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26} W
III型 — 文明對一個星系所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36} W。這個數字是有極多變數的,因為星系的體積在變化中。卡爾達肖夫指數原定義為 4\times 10^{36} W
——————————
目前地球人類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大約是0.73。
加來道雄認為,人類可能在100〜200年左右達到I型狀態,在幾千年後達到II型狀態,而約在10萬至一百萬年後達到III型狀態。
——————————
【各個級別的文明時代對應的卡爾達肖夫指數】
(1)龐物質,分子團
a. 石器 (冷) 新舊石器時代 (0型文明)
b. 金屬(熱) 青銅/鐵器時代 (0型文明)
c. 復合材料 工業時代,電子時代,原子時代 (0+型文明)
-鋼鐵,合金,塑料,橡膠。工業機器與電氣裝置。
d. 高級復合材料 太空時代,信息時代 (0+型文明)
-太空合成純凈復合材料,非金屬高強度材料,智能材料,微米技術裝置。
(2)納米技術:10^-9米
分子結構材料 星球時代 (1型文明)
-地球的開發:地球改造工程,天梯,洲際隧道,巨型運河,超深采礦;
-碳納米管,巴基球,人造鑽石,合成生物,人造生命,納米裝置/機器人。
(3)皮米技術:10^-12米
原子結構材料 行星系時代 (1+型文明)
-極端地外星球環境的開發:地球化地外行星,地心探索;
-物質重組循環,列印復雜實物。
(4)費米技術: 10^-15米
強相互作用材料 恆星系時代(2型文明)
-太陽系恆星的開發:恆星工業,人造星球。
-合成各種元素,人造奇異原子,奇異材料,物質遠距離瞬間傳送。
(5)阿米技術:10^−18米
基本粒子材料 星系時代(2+型文明)
-宇宙極端星體的開發,人造星體。
-能量x物質隨機轉化。
(6)普朗克技術:10^-35米
光子,引力子,時空結構。 宇宙時代(3型文明)
-泛宇宙的開發;人造宇宙,高維度空間的操控,時空探索。量子極限。
——————————
【地球文明指數的發展及展望】
——過去——
0型早期
【從游牧採集式至到農耕,懂得生火並加以利用,有著分工社會制度,學會製造並利用工具(從石器至金屬器).他們生活在小部落父系或母系社會上.他們有了基礎語言和原始宗教,有能力建造比較獨立於自然的建築物。部落之間常發生戰爭與交流。】
0型中期
【進一步了解生理學,自然科學,藝術,哲學與文學。使用船隻遠航,他們其他的文明進一步交流與貿易,移民。】
0型晚期
【工業時代】:政治與社會權利的思想**浪潮,傳統封建君主制度的消失,許多現代國家初步出現 ,帝國主義初步成型。生產力大大增加,產品統一化。
【電子時代】:建造大型建築物,能夠獨立維持的城市;遠距離通信與空中交通的出現使得文明間出現廣泛的交流,國際觀衍生。發生了決定未來國際形勢的兩次世界大戰。
【原子時代/太空時代】:聯合國以及各種國際組織的成立;出現核武,核威懾下的國際和平,民用原子能源;電子計算機,化學火箭, 人造衛星,洲際導彈, 人類太空首航,人類登陸登月,發射行星際探測器。更深切地了解物理學,人類幻想開始變得富。
【信息時代】(現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系統,後石油時代,再生能源時代,人工智慧機械。全球化活動:全球共同經濟體,反全球化的分裂主義與恐怖主義事件,全 球局勢動盪。實驗性搜尋地外文明/行星。太空領域國際化與商業化, 國際太空站。
國際文化:各種全球娛樂潮流,各種各樣的反思,出現對末日恐懼的情緒。氣候變化,災難頻發;地球文明向1型等級過渡時,這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全球和平邁進或可能爆發一場無法避免的結合太空,網路,天空,海上-海底,陸地一體的世界大戰。
【這場史無前例的動盪將決定人類到底是和平邁進或戰爭毀滅。】
——未來——
1型 初期 (100年內)
【類似「天梯」軌道攀登器,海底隧道,洲際大型運河,超深井的浩大地球工程,「天梯」周圍的太陽能板向外輻射並不斷地擴建,海上城市,無國界行星社會,行星際旅行,區域性天氣與地質活動的控 制,地幔淺層探測,修復臭氧層,綠化沙漠地區,外行星基地,空天飛機,太空旅遊業,防小隕石碰撞,太空工業和大型空間太 陽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能量發電島。利用核能推進系統的宇宙飛船,跨越洲際與海洋的真空磁懸浮列車。平方公里陣列或天基發射器等工程或許能夠與地外文明取得聯系獲得突破性成功。基因與量子計算機問世,人造智能全球最高決策者,全球無線電力供應,全球通用電子貨幣,全球通用通訊系統,全球無線網路系統,無國界入境通用簽證,人類接受基因治療,復活史前動物,無人室內農場與全自動化工業區;個性化產品設計,第二人生模擬網路系統,遍布全球角落無處不在的 電子計算機/智能操控界面,與人無異的高智能機器人。現代人理想中的共產烏托邦式社會。技術爆炸,技術恐懼。】
1+型 成熟期 (100~200年後)
【恆 星際探測器,深海與軌道城市,向地球南極或綠化內陸區大規模移民,全球氣候與地質活動的控制,地球防禦系統,防小行星碰撞。星球周邊布滿太陽能密集型收集 器,在太陽系的類地行星中建立移民地,仿生與超高智能機器人(智能危機),基因治療大幅度延長人類壽命,人類開始向近地空間殖民,小行星采礦,以及行星際 移民。人體改造的計劃展開,出現人機混合類,人類服用營養丸,量子隱形傳輸實質化。開始執行改造太陽系類地行星的計劃。一些具有冒險精神的文明或許在這個 階段利用混合動力(反物質+核聚變+激光帆)宇宙飛船嘗試進行「數代衍生」的臨近恆星際旅行。】
過渡期2型 (數百年後)
【此時的文明能量輸出足以大規模生產能量轉化最為高效的反物質,而近光速運行的「正反物質湮滅」宇宙飛船將有可勝任的燃料,所以恆星際旅行將成為現實。物理學 接近完全知曉大統一論,改造與綠化類地行星的工程完成。在太陽附近大規模收集與量產反物質,在臨近恆星際的行星上建立根據地,人類文明演化為多個聯合行星 體社會。星球發動機。】
2型(千年後)
【人造星球,可能與其它的高等外星文明建立星際聯盟,或許通過行星級別大小的巨型「定 向電磁波」(激光脈沖)信號發射器與其它文明進行遠程交流。或直接更改母恆星逃脫的光量或製造開關信號以便讓其它的文明察覺他們的存在。開始向臨近的太陽 系行星移民,大量使用恆星能量(近距離主動提取),利用太陽的物質創造星球,懂得操縱重力場,能夠逃脫超新星的爆炸(能夠避開宇宙種種的區域性浩劫。 反 物質能源普遍應用於推進系統,空間推進方式為類似空間彎曲(超光速?負能量?),充分地利用 幾乎所有太陽系的資源,隔空傳物與移物現實化,原子重排與物 質列印技術 ,造出幾乎天衣無縫幾乎完美的物體。智能機器可以通過利用當地的常見原材料(鐵,硅,碳等)與陽光或宇宙能量為能源進行自身不斷復制與組裝 (類似植物的繁殖,以及何式的越長越多,到達限定的數量為止);可以進行宇宙尺度的工程,太陽周邊的軌道上布滿著漂浮的密集型(電磁波與熱輻射)收集器。 多個聯合太陽系社會。 玩轉物質世界的費米技術,元素能任意拆開,轉化並合成另一種元素,製造奇異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材料。】
3型(地球數萬年後)
【星系際旅行與移民;人造星體,提取零點能暗能量。能操控物質更深層的維度,能夠產生改變宇宙結構的能量。對時空本質的操控或許讓許幾乎所有的科學幻成真,技術奇異點的遙遠未來,我們不能預測,這是玩轉整個宇宙文明的誕生,神也。】
——————————
【各等級文明的毀滅方式】
0型 =自然災害,疾病,戰爭,資源短缺。
0+型 = 極端天氣災害,核戰爭,超級地質活動,超級火山與地震,隕石碰撞。
1型 = 小行星或彗星碰撞,人造智能危機,太陽活動劇變。
1+型 =人造智能反叛,太陽衰老並膨脹爆發,臨近超新星爆發。
2型 = 星際戰爭。超高能星體爆發。
2+型 = 星系大碰撞。
3型 = 宇宙大爆炸。
3+型 = 意識消散。
————————
【參考資料】
1.維基網路,卡爾達肖夫指數,2014.10.6
2.Lemarchand, Guillermo A. Detectability of Extraterrestrial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Coseti..
3.Kaku, Michio. The Physics of Interstellar Travel: To one day, reach the stars.. 2010 [2010-08-29].
4.網路三體吧:【宇宙文明的分類】
⑼ 30億光年外傳來神秘電波,那是什麼
30億光年外傳來神秘電波可能是來自三十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傳來的電磁波。這是科學家們經過初步分析得出的一個結論,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三十億光年以前這個星球發來的一個求救信號,但這也僅僅只是猜測,並沒有確切的說法。
在霍金看來,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並且外星人還出現在地球,就表示外星人所生存的星球很可能資源已經耗盡。所以他們才選擇離開,那麼如果來到地球的話就代表著要和人類搶奪資源,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⑽ 電磁波在什麼介質傳播,消失,減損
電磁波除了可在真空中傳播之外,在任何物質中都能傳播,包括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
但是,不同頻率(波長)的電磁波,在不同類型的介質中,能夠傳播的距離(滲透的深度)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波長較長的中波波段的電磁波,可以輕松的穿透磚牆,損耗很小。但波長很短的可見光卻無法穿透磚牆(其實可以穿入磚牆極淺的深度,然後就迅速衰減消耗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