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幻小說新中國
① 70年代以前的科幻小說都有什麼(急)
那時候國內的科幻題材小說並不多見
比較著名的應該是〈衛斯理〉和〈月球殖民地小說〉吧
國外的就比較多了 像凡爾納的《地底旅行》等等
② 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急)
我認為我們是從90年代以後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進入到非常新的時期,1956年到1957年政府當時講「向科學技術進軍」,繁榮科普、繁榮兒童文學,科幻也跟著走向高潮。通過一些兒童讀物,當時的科幻非常家喻戶曉。
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最紅的明星還是上一代的劉慈欣。他在粉碎「四人幫」後最早的那個10年就已經開始寫了。從《三體》開始,科幻作為類型文學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開始出現。以前科幻小說不是類型文學,沒有類型文學的一系列特點,特別是粉絲文化,過去是沒有的,今天粉絲文化已經非常強烈了。
今天其實應該全方位發展科幻,不能放棄少兒科幻這一塊。劉慈欣的書為什麼賣的不好?就是因為現在的社會還不知道科幻這個東西。
③ 一篇科幻小說,只記得大概情節,求書名、作者
科幻小說 《星群》
④ 尋一本科幻小說,大概是2000年到2003年之間看的,依稀記得講地球上的原始人怎麼進化
亞特蘭蒂斯?
⑤ 求一部08年以前的科幻小說
聖杯神器:骸骨之城
8.9分
主演:莉莉·柯林斯傑米·坎貝爾·鮑爾羅伯特·席安凱文·席格斯
導演:哈羅德·茲瓦特
類型:魔幻動作愛情懸疑
看點:粗獷搭檔風趣妖魔鬼怪來世
時長:129分鍾
年代:2014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別名:魔都獵人:骸骨之城 天使聖物:駭骨之城
簡介
⑥ 清朝打仗不行,科幻小說寫得不錯,看清朝寫的1999年震撼嗎
如果我們談清朝時期的科幻小說,很多人肯定一臉懵逼,清朝還有科幻小說的?誠然,我們眼中的清朝,是一個病態落後的時代,清朝人的思維也應該是落後愚昧的,但是,每個時期,總有少數人能夠睜眼看世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清末科幻小說作家便是一個例子。
陸士諤,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出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卒於1944年。清末民初的醫學家、小說家。代表作有《新中國》、《新水滸》、《血滴子》等等。
在經濟上,作者幻想的新中國已經淘汰了馬車和人力車,大街上穿行的都是汽車,各種汽車公司專司負責向人們出租汽車(類似今天得計程車)。中國還發明了能在天上飛的“空艇“,用電驅動的各種輪船,全國已經不再有窮人,連過去的漁夫如今都已經開上了電氣船,用先進的“測水鏡”和“聽魚機”來捕魚,家家富裕(今天的全面小康)。
⑦ 中國科幻小說作家都有誰
四大天王何夕 劉慈欣 王晉康 韓松,還有張冉 寶樹 阿缺 陳楸帆 江波 潘海天 郝景芳 夏笳 顧備 蕭星寒 吳楚 楊鵬 超俠 小高鬼 萬象峰年 長俠 高漁 簡妮 達世新 倪匡 凌晨 柳文揚 劉維佳 遲卉等
⑧ 民國時期我國有哪些優秀的科幻小說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人們興奮地形容當年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在世界舞台上,我們終於擁有了東方獨特視角下的科幻故事。
聚光燈照射之下,《流浪地球》背後所代表的文學門類——科幻小說,也隨之被人們重新審視。而當人們試圖追溯中國科幻小說歷史時,會驚訝地發現,帶有鮮明東方視角的科幻小說,早在一個世紀前的清末民初,便已悄然萌芽。
有趣的是,《月球殖民地小說》的刊載倘若和同年發生的另一件事對比,會顯得別有一番趣味。1905年,清王朝頒布法令,所有的鄉試會試一律停止,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舊時代與新時代以一種奇妙的方式進行了交接。
現在的人們大概很難想像,在那個知識匱乏、戰亂不斷的舊社會,竟然能誕生如此具有天馬行空想像力的科幻作品。那些創作者,懷著近乎本能地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科學幻想的追求,以超越時代的視野創作了無數令人驚嘆的科幻作品。
民國初年,有“碧荷館主人”的《新紀元》、包天笑的《空中戰爭未來記》,描繪未來種種高科技武器克敵制勝的故事;又有“高陽氏不才子”的《電世界》、“蕭然郁生”的《烏托邦游記》,描繪未來世界的游歷生活。
但遺憾的是,他們都是零散創作,此起彼伏,始終未能成規模。
⑨ 一部科幻小說 起點題材的 很久了記得大概情節是 整個宇宙只有地球發展出科技來了,其他星球很厲害,但他們
ll
⑩ 非常懷念小時候看過的幾部中國科幻小說,現在又想找來看看,遺憾的是不記得書名了。
第一本是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