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銀河帝國
⑴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簡單,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我要吹爆它!!!!!
⑵ 銀河帝國三部曲和基地系列的關系
《銀河帝國三部曲》是《基地》系列的前面的故事,《銀河帝國三部曲》的 前傳是《我,機器人》,《銀河帝國三部曲》在中間起了一過度關系。
詳細順序如下(跟發行時間無關):
1、《機器人系列》分別是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
2、《銀河帝國》系列分別是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一粟。
3、《基地系列》系列分別是基地前奏、基地締造者、基地 、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
(2)科幻小說中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機器人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三個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均由一人所著。作者介紹如下:
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
1972年1月,在一次例行體檢中,阿西莫夫被發現患有甲狀腺癌,不得不動了一次手術。1973年11月16日,在經歷了為期三年半的離婚大戰後,阿西莫夫與妻子傑特魯德正式離婚。同年11月30日,他與新伴侶珍尼特結婚。
1974年8月,阿西莫夫出版了科幻短篇《雙百人》,講述一個想變成人類的機器人的故事,再度獲得評論界的贊譽。
⑶ 銀河帝國三部曲的內容簡介
1、《繁星若塵》
《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長篇科幻小說,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在這部小說里,人類還處於星際戰國時代,銀河帝國及其前身「川陀王國」皆尚未出現。 年輕的拜倫.法瑞爾王子,天霧星未來的牧主,在地球學習期間,險遭核輻射的傷害。
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維迪莫斯牧主落入兇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險境。 拜倫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尋找失落了的,足以毀滅整個世界的神秘文件。
另一方面,被強權統治下的各星際人民,受到了反叛軍的煽動,團結起來准備推翻太暴星人。在分秒必爭的時間,拜倫急需找到神秘文件,並阻止反叛軍挑起全世界的戰斗。
2、《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2年的長篇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的第二部(依出版順序則是第三部)。在這部小說里,川陀王國已經席捲半壁銀河,處心積慮繼續擴展勢力。
經過若干年的星際爭霸戰,川陀已經席捲銀河的半邊江山,只剩下富甲一方的薩克世界能與之抗衡。薩克的經濟命脈是其殖民地弗羅倫納的特產,這種稀有植物無法在其他星球生長,因而為薩克賺取了全球的財富,川陀對此覬覦已久。
愚可,一個曾經過心靈改造的白痴,無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突然出現在弗羅倫納,某一天,愚可突然宣稱弗羅倫納的未日即將來臨,即個銀河帝國亦將遭到同樣的命運。為了挽救整個銀河,薩克和川陀攜手合作,破壞陰謀者的奸計。
3、《蒼穹一粟》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另譯《蒼穹微石》、《空中石子》,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
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
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
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3)科幻小說中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早期的科幻小說,除了三部長篇小說之外尚包含一篇短篇小說。依照寫作順序表列如下:
1、1945年,〈Blind Alley〉,短篇小說,後收錄於《The Early Asimov》
2、1950年,《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
3、1951年,《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
4、1952年,《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
「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無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超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系,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微石》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說。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
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
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
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這三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的聯系,從任何一本開始閱讀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依據故事發生的順序,閱讀次序建議為《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微石》。
⑷ 有關阿西莫夫小說《銀河帝國》中川陀的問題
不是,因為其他地區都在地下,上方是很高的世界,不屬於住人區,而前面的沒有一絲植物是與住人區比較的。
⑸ 科幻小說《基地》中銀河帝國是怎麼一級級組成的
如果只看了基地,是不知道銀河帝國是怎樣形成的!而且銀河帝國在阿西莫夫的科幻故事中一共有兩個。LZ指的是第一銀河帝國,還是第二銀河帝國呢?
⑹ 求《銀河帝國1 基地》每一章內容概括
第一章
以線索人物蓋爾·多尼克的角度,描寫了當時的帝國首都川陀的社會環境,透露出了帝國衰敗已是不爭的事實。又介紹了哈里·謝頓其人及其用心理史學建立基地的背景,為下文打下基礎。
第二章
描寫了建立已有五十年的基地。這時的基地仍是一個純粹的「科研基地」,處於領導階級的仍是網路全書編者們,市長實際上沒有實權。而且基地沒有武裝,臨近的卻是虎視眈眈的「四王國」。
第三章
主要刻畫了市長塞佛·哈定這一人物。塞佛·哈定在端點星完全沒有武裝的情況下,一科學援助的形式巧妙制衡了「四王國」,成功化解了第一次謝頓危機。後來又以「科學宗教」瓦解了安納克里昂的攻勢,化解了第二次謝頓危機。
第四章
講述了行商利瑪(時間久了,也許主人公名字不是這個,以讀客出版的為標准吧)將基地出產的商品成功地賣給了阿斯康(同「利瑪」)的大公的故事,而利瑪正是千千萬萬基地行商的縮影,是基地利用經濟向外擴張的代表。
第五章
講述了基地行商長侯伯·馬洛瓦解了科瑞爾王國對基地的陰謀,解決了第三次謝頓危機,使得處於戰爭劣勢的基地一方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戰爭。
(6)科幻小說中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故事簡介: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人類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擴張,帶著他們永不磨滅的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
登上了一個個荒涼的星球,並將銀河系捲入漫長的星際戰國時代,直至整個銀河被統一,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崛起——銀河帝國。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的評價:
《銀河帝國:基地》,您正要翻開的這本書,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想像力的極限,人類歷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講述人類未來兩萬年的歷史。
出版六十年來,《銀河帝國:基地》對人類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勢、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隨著它的讀者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領袖(如美國總統小布希、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魯格曼、美國宇航局航天員、本·拉登),而將這種影響滲透到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
⑺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幾本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15本。其中基地系列有7本,機器人系列有5本,帝國系列有3本。
基地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基地》
2、《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
3、《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
4、《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
5、《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
6、《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
7、《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
機器人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
2、《銀河帝國9:鋼穴》
3、《銀河帝國10:裸陽》
4、《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
5、《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
帝國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
2、《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
3、《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
(7)科幻小說中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全集全套:1-15是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七部曲》和《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科幻小說的總集。《基地》《機器人》《銀河帝國》三大系列科幻小說被譽為「 科幻聖經 」,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
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⑻ 描寫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幻作品中,除《銀河帝國》外,還有哪部作品能夠超越狹義的科幻范疇
提到人工智慧、科幻作品,首先想到的是卡爾·奧斯伯格的「智能風暴」系列,該系列包括兩本書:《智能風暴:頭號嫌犯》和《黑鏡》,裡面出現更多的是反烏托邦元素。
《智能風暴:頭號嫌犯》講述的是:馬克·赫利俄斯在漢堡經營一家頗具前景的軟體公司,他的公司准備憑借新近開發的智能通信系統「蒂娜」登上成功巔峰。可是蒂娜的首秀卻徹底失敗:在向投資者展示蒂娜的時候,軟體莫名其妙出現錯誤。沒過多久,他公司里的兩名員工被殺,而馬克成為了頭號嫌犯……
閱讀書中情節,電腦里的智能系統帶來的種種威脅,彷彿身臨其境。它自己擁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殺害他人性命,甚至想把人類統統殺光,而這樣做的原因,卻需要在閱讀中思考。
《黑鏡》是「智能風暴」系列第二部,講述的是:一個戀愛中的孤獨症患者,一個記者和一個公司的創始人,一起聯合對抗數字「自己」的操控。黑鏡和所有數字鏡像一樣,最能了解主人的需求、感受和需要。它們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主導人類的行為,而且讓每個人覺得舒適。直到一天,有人發現這個神秘的力量已經開始不甘於充當「鏡像」,對抗旋即到來。
書里的人依賴鏡子,就像現在的我們依賴手機。它們只是一台機器,只是一種輔助人類的工具,但是一旦它們通過抓取、分析數據等一系列科學的操作,慢慢理解和學習,終有一天會做出違背人類意願的事情。
《智能風暴:頭號嫌犯》和《黑鏡》架構了一個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虛擬社會。智能機器甚至變成了另一個自己,它們的存在帶來了極大程度上的便捷。但是當無數「0」和「1」有了自學能力,強大到足以操控人類時,我們更需要有與之抗衡的措施,就像作者說過的:技術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我們與之相處的方式。
⑼ 請問科幻小說銀河帝國算科學課外書嗎 很急,求解,幫幫忙謝謝!
既然看過銀河帝國系列那麼就可以先看看阿西莫夫其他的小說,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其餘的么,既然是長篇小說就可以照著科幻排名往下看給列出來幾個
沙丘
安德的游戲(目前出了一個電影)
瑪拉
冰與火之歌(這個是奇幻)
三體(雖然現在被說爛了,但是也是難得中國科幻出來了一個精品)
雲圖
海伯利安(和雲圖比較像,不過看過的一般說比雲圖好看)
太空漫遊系列(2001,2010,2061,3001有這么幾個)
光暈(面前算是科幻,主要為了科塔娜這個角色把光暈算成科幻)
蝴蝶效應(注意是小說)
宇宙盡頭的餐館
飢餓游戲(也是小說,雖然電影比較出名)
殺戮輪回(貌似叫做這個,明日邊緣是從這個小說改編的)
銀河系漫遊指南
異鄉異客
星河戰隊</ol>
排名不分先後
就先說這么多吧,由於小說太多,沒有一一列舉,但是同時這些沒有都看過,所以沒有辦法保證質量,同時,可以看出來,這裡面有好些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了,所以注意要找小說,找不到的可以問我要。
⑽ 求推薦像銀河帝國,永恆的終結這樣的長篇科幻小說,謝謝
既然看過銀河帝國系列那麼就可以先看看阿西莫夫其他的小說,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
其餘的么,既然是長篇小說就可以照著科幻排名往下看
給列出來幾個
沙丘
安德的游戲(目前出了一個電影)
瑪拉
冰與火之歌(這個是奇幻)
三體(雖然現在被說爛了,但是也是難得中國科幻出來了一個精品)
雲圖
海伯利安(和雲圖比較像,不過看過的一般說比雲圖好看)
太空漫遊系列(2001,2010,2061,3001有這么幾個)
光暈(面前算是科幻,主要為了科塔娜這個角色把光暈算成科幻)
蝴蝶效應(注意是小說)
宇宙盡頭的餐館
飢餓游戲(也是小說,雖然電影比較出名)
殺戮輪回(貌似叫做這個,明日邊緣是從這個小說改編的)
銀河系漫遊指南
異鄉異客
星河戰隊
排名不分先後
就先說這么多吧,由於小說太多,沒有一一列舉,但是同時這些沒有都看過,所以沒有辦法保證質量,同時,可以看出來,這裡面有好些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了,所以注意要找小說,找不到的可以問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