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是不是記敘文

科幻小說是不是記敘文

發布時間: 2021-10-14 17:53:26

1. 小說算不算記敘文

應該說不是一個概念。

記敘文是就文章內容來說的,敘述事件的叫記敘文。
「事件」是小說三要素之一,所以小說屬於記敘文的范疇。

另外,記事散文也是記敘文。

2. 小說屬於記敘文嘛(初中階段)

准確的來說是屬於記敘文的,因為它符合記敘文的基本要素,它主要是以記敘故事為主的,有起因,經過,結果,不過它是篇幅過大,小說本身就是一種體裁,這你要知道,在考試是有說明的,一般都是不允許寫的一種體裁,在文學上顯示不出藝術品味和風格,考試中自然不會讓寫,如果要寫也要敘議結合,這樣才能得高分,不然就很難得高分,這是我多年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 小說和記敘文有什麼區別

記敘文就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文章。而小說雖然也寫人記事,但其情節要求相對完整,且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畫,展示人物性格。散文是一種重在抒發個人感受的文章。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寫作的目的不同,個人認為一般性的記敘文只要把事交代明白,有始有終就可以了。而小說須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體現出情節的四要素(開端、發展、高超、結局),至於說敘事散文,雖也有大段篇幅的敘事,但不要求情節的連貫性,散文結構具有跳躍性,往往將回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可見散文不是以敘事為目的,敘事是為抒情服務的。另外從表達方式看,記敘文,小說以記敘、描寫為主,而散文兼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4. 科幻小說是寫的越像真的越好嗎

科幻小說總含有一定的虛構成分,但其構思總是建立在人類目前已知的知識上的。至於是不是寫的越像真的越好這個是沒有定論的。劉慈欣的小說都比較偏真實一點,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就偏虛幻一點。偏真實的科幻小說能讓你覺得作者寫的有道理,並且你會嘗試去理解其中的一些物理原理,但其實總會有問題的(《三體》里就有許多設定上的bug,詳見《三體》中的物理學)。偏虛幻的會讓讀者讀起來很暢快。總之,科幻小說並不是寫的越真實越好,而是依據個人喜好而定。

5. 科幻小說算是文學么

都市言情類:
《絕佳強少》《武心潛龍》《完美女上司》《兵鋒天下》《絕美老婆》《絕品闊少在都市》《天降猛男》《重回名門》《絕品闊少在都市》《龍武狂豪》出自-有!看!書!社!公!眾!號
仙俠武俠類:
《傲視傳奇》《聖靈天下》《劍心長虹》《逍遙劍仙錄》來源於→有〓看〓書〓社〓公〓眾〓號
玄幻奇幻類:
《萬年只爭朝夕》《太古神墓》《重生之再造傳奇》《武道帝魂》《嗜血狂神》《武脈神尊》《驚天戮神訣》《異界魔君》出自→有℡看℡書℡社℡公℡眾℡號
科幻末世類:
《末世之超神狂人》《星徒》《星海獵人》《異物調查局》《星系神王》《末法浩劫》《聖源紀》源自→有§看§書§社版§公§眾§號
小說的奠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寓言故事,二是史傳,三是文人筆記,四是民間娛樂消閑。

6. 小說與童話的區別 小說與記敘文的區別

小說與童話的區別

1.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2.小說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童話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故事。

小說與記敘文的區別

1.小說主要是通過描寫完整的社會環境來反映人物的社會生活,主要著重點在人;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

2.小說主要有三要素的描繪,分別是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描寫;記敘文有六個方面的描寫,分別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記敘文的特點:通過生動形象的事件來反映生活、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蘊含在具體材料中、通過對人、事、物的生動描寫來表現。

童話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表達出來的。人物形象是整個作品的核心。

小說具有價值性,容量性,情節性,環境性,發展性,純粹性的特點。

(6)科幻小說是不是記敘文擴展閱讀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

童話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又往往採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傢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記敘文

網路-童話

網路-小說

7. 小說是記敘文嗎

不是。
小說講究的是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小說中的人物全部是虛構的,如魯迅寫的《社戲》其中的迅兒哥並不是魯迅自己,
而記敘文則不同,記敘文講述的是事,情節要有起有落。

8. 小說和記敘文有什麼區別是不是記敘文都是小說

記敘文講究真實性,是這類文體的歷史傳統和主要功能決定的。我國的記敘文體最早見於《尚書》中的《禹貢》和《顧命》。戴聖《禮記·經解》評論其記事特點是"疏通知遠而不誣"。

記敘中的主觀敘述和客觀敘述,是相對而言的,很難截然區分。

所謂客觀敘述,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感、思想、傾向等沒有明顯的流露,就像是一種照相式的描述。

而主觀敘述,則明顯地表示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思想觀點、鮮明傾向。

記敘文的五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因果。如果把因果分開,則可稱六要素。它也稱"五W",即與它相對的英文詞彙是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因果--why。它們打頭的字母均為"W"。

小說是廣義的記敘文.

9. 小說屬於記敘文嗎

記敘文主要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具體地說,它是藉助敘述、描寫、抒情等手段記敘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態及其發展過程,用以表現作者的思想、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的文章。

作為一般文章,記敘文和論說文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或者說,都是客觀事物經過作者頭腦加工的產物。但是,作為不同文體的文章,二者之間卻又有很大的差別。

第一,反映的對象不同。盡管兩種文體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但各有不同的側重點。一般地說,記敘文側重於表現客觀世界的人、事、景、物等各方面的情態本身;而論說文則側重於表達作者對客觀世界中人、事、景、物的各種復雜關系的本質規律的看法和主張。這兩個不同的側重點,制約著這兩種文體的題材范圍。

第二,思維的方式不同。這是兩種文體反映的不同對象決定的。論說文要揭示客觀規律、表達作者的認識,這就要求使用邏輯思維的方式,通過概念、判斷和推理來達到目的;而記敘文主要是反映客觀事物本身、表達作者的體驗和感受,這就只能側重用形象思維的方式,通過敘述、描寫和抒情等手段來具體表現。反映生活的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說是區別論說文和記敘文兩種不同文體的基本特徵。

第三,表達的作用不同。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訴諸人們感官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曉之以理」,後者是「動之以情」。如果說,論說文是通過嚴密的說理,喚起人們的理智,那麼,記敘文就是通過生動、具體的形象來激發人們的情感。

第四,構成的要素不同。說理的文章要寫出說的是什麼理、用什麼證明、怎樣證明,三者缺一不可。記敘性的文章,無論是記人還是敘事,都要寫出是什麼人、什麼事,事情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結果又怎樣。如果不交代清楚,記敘就不完整,內容就說不明白。這就是記敘的「六要素」。

第五,語言的運用不同。不同的文體在語言的運用上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比如都要求准確、簡明;但由於表達方式的不同,也會有某些不同的重點要求。比如,論說文更多地需要嚴密、犀利,而記敘文則更需要生動、形象。如果在語言的運用上與文體要求不協調,那就是不得體。而「得體」則是不同文體在語言運用上的最基本最實際的標准。

必須明確,上面列舉的兩種文體的不同特點,是從不同的側面區別文體界限的重要標志,這是不容混淆的。區別的目的在於更好地掌握文體知識,在這里就是更好地掌握記敘文的特徵,以便應用於記敘文的寫作實踐。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上述的不同點並不是絕對的,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常常可以互相滲透、互相補充。比如,客觀事物的情與理,有時就是糅合在一起的,論事說理並不排斥情感的作用,形象描繪也往往隱含論事說理的表現力。又比如,在寫作過程中,記敘文的構思常常要運用邏輯思維去認識生活,而論說文的表達則有時也會藉助形象思維來剖析事理。了解不同文體的區別和聯系,可以使作者提高構思和表達的能力。這對任何一種文體的寫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記敘文的體式,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我們這里所說的「體式」,是指文章的不同樣式,是文章外部形式上的特徵。記敘文的體式是多種多樣的,諸如新聞、通訊、報告文學、人物傳記、游記、日記、書信等等。這里所說的記敘文,通常可以分為記人敘事類、寫景狀物類和抒情類三種。記人敘事又有比較簡單的記敘與比較復雜的記敘之分。為了認識和學習的方便,這里將比較復雜的記敘劃分出來,稱為「比較復雜的記敘文」。抒情類記敘文,與作為文學體裁的散文又是一脈相通的,很難也沒有必要嚴格區分。

下面,我們就有關記敘文分類的一般知識和寫作要求,分別舉例作一些必要的解說。

記人敘事類記敘文。

這是一般記敘文的主體。記人、敘事密不可分。記人,就要寫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無不表現為事件;敘事,就要寫事件的過程,而任何事件的過程,又無不是人物活動的體現。所以記人和敘事類記敘文是很難截然劃分的,有時甚至可以看成同一類型。盡管如此,記人和敘事,畢竟是兩種不同傾向的記敘文,有必要加以區別。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寫作的出發點和著眼點有所不同。記人的記敘文著眼於寫人,敘事是為了通過人物的行為、活動,表現人物的思想面貌、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無須過多地渲染事件本身。

寫景狀物類記敘文和抒情類記敘文。

寫景為主和狀物為主的記敘文,比較容易區別,困難在於寫景狀物類記敘文與抒情類記敘文的區別。這是因為,寫景、狀物離不開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藉助景和物,這就是所謂「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因此,寫景、狀物和抒情在一篇具體的文章中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這兩類文章在體式上具有兩重性:作為一般文章,被視為記敘文;作為文學作品,則可稱為散文。要區分這兩類文章,仍然要看其主要傾向。一般說來,如果以寫景或狀物為主要內容,抒情只是在此基礎上的穿插和闡發,則應視為寫景或狀物類記敘文。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如果一篇文章,以抒發某種感情為主線,景物只是作者藉以寄託的一種比擬或象徵,則應歸為抒情性記敘文了。如茅盾的《白楊禮贊》。

比較復雜的記敘文。

在記人、敘事的記敘文中,有的比較單一,有的則較為復雜。這里將後者單獨提出來作為一種體式來認識,因為這類文章最為常見,也是我們練習寫作的重點。這種比較復雜的記敘文,有別於一般的記敘文的特點和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眾多材料的組合。比較復雜的記敘,往往不止一個事件,而是若干個事件圍繞中心的嚴密組合。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寫了對五個青年作家的懷念。作者在文中記敘了與白莽、柔石交往、訣別、思念等諸多事件,用來突出擺脫悲哀、以更好的方式紀念死者的主題。《漢堡港的變奏》寫中國海員在漢堡港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德國人的贊譽;而這一主題則是通過中國海員在接貨、裝貨、綁扎等一系列與德國人打交道的事件的記敘過程中得到表現的。

多種組合方式的統一。眾多的材料要組合到一起,常常不是採取單一的記敘順序,也往往不只是一種敘述方式,而是多樣化的統一。這一點,是本冊「思路與章法」學習的基本內容,我們將在後面具體論述。如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採取時間順序與邏輯順序結合、用分段標號的形式統一的綜合方式。朱自清的《威尼斯》,介紹威尼斯的自然風光和文物特點,採取空間順序與事物性質順序巧妙結合的方式,使記敘內容得到精煉而又完整的表達。

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這在復雜的記敘文中是較為突出的。如《包身工》,全文可以分成兩類:一是記敘,敘述和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勞動生活;二是議論與說明,概括了包身工制度的由來、形成和實質。這兩類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作者卻在一篇文章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風格的組合方式。茅盾的《風景談》,是又一篇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的範例。六幅生動、形象的畫面,鑲嵌在五次帶有抒情性的議論中,把敘述、描寫、抒情與議論巧妙地結合起來,層層深入地展現了作品的主題。

請比較閱讀下面兩篇例文。

張恨水生活記趣

周家望

前不久,以《啼笑姻緣》《金粉世家》著稱於世的已故一代小說大師張恨水先生的遺像,在他的故鄉安徽潛山含笑默對全國各地紛紛趕來為他紀念百歲誕辰的讀者、學人。日前,筆者走訪了張恨水先生的四子張伍先生,聽他滿懷深情地追憶著依然活在千百萬讀者心中的恨水老人。

張恨水一生勤於寫作,筆力強健,在近50年的筆耕生涯中竟然寫出了4 000餘萬字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堪居首位。人們素以「著書等身」贊許作家,張恨水先生的所著與他不矮的身材比起來,卻是可以「著書倍身」了。

張恨水文章華彩,人卻不苟言笑,不善交際。1930年,張恨水在上海發表了《啼笑姻緣》,轟動了上海灘,人們爭相購買,一時間「洛陽紙貴」。張恨水的聲名在各地讀者心目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重慶時期,有一次張恨水先生攜張伍到銀行取款,被一群熱心讀者發現,蜂擁而上,圍著張先生觀望不已。張恨水卻緊張得手足無措,趕忙攜子「逃」了出來,到大街上他小聲告訴兒子:「人的面孔被大家當作小說看是最難堪的事。」

話雖如此,張恨水也有「拋頭露面」的時候。1933年湖北發生水災,為了賑濟災民募捐錢款,張恨水粉墨登場參加義演,在京劇《烏龍院》一戲中飾演閻惜姣的情人張文遠。張文遠勾的是小花臉兒,這回卻在戲單上掛了個頭牌。張恨水一上台便得了個碰頭彩,台上閻惜姣忽然問宋江:「聽說你有個學生叫張心遠(劇中人物叫張文遠,與張恨水的原名僅差一字),小說寫得可真不錯,你怎麼一篇兒也寫不出來呀?」她這么一說,台下觀眾都「轟」地一聲會心地笑了,宋江忙說:「那有什麼,你只聽說過狀元徒弟,啥時候聽說過狀元師傅呀?」台下觀眾全樂了。

張恨水不僅戲唱得不錯,還拉得一手「好胡弦」。每每隨手拉起,其夫人便不覺技癢,引喉高唱。張先生便自鳴得意道:「我在『吹簫引鳳』。」張夫人卻嘲笑道:「你的胡弦『聊勝於無』。」此話雖是笑談,卻也並非捕風捉影。因為在采訪中張伍先生對我說,老先生的琴藝實在不敢恭維。

張恨水先生一生嗜好頗多,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蒔花養草皆是好手。每年元旦作畫,除夕寫詩,多少年來始終如一。此外,他一生不打牌,不喝酒,但吸一些煙,可能是寫作時的必需品吧。老來他總結自己有「胡弦、書法、英語」三不精,「博弈、喝酒、猜謎」三不能,很是謙虛了。

張恨水先生一生愛書如命,「文革」初期老先生尚健在,他生怕藏書被抄,急得不知所措。想藏在大水缸里,又怕時間長了發霉;藏在床下,又怕人家一翻就翻出來;到底藏哪兒好呢?末了,老先生又把書重新搬回書櫥里,然後在書櫥的玻璃門上糊了兩張大白紙,把書擋在裡面,這才心滿意足地吐了口氣,覺得萬無一失啦。這樣的「此地無書」顯然不可能逃過「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好在張夫人平日為人和善,不得罪人,沒少周濟街坊四鄰,這才由當時革委會的大媽出面保駕,讓張家倖免於難,沒受到什麼迫害。張恨水先生在「文革」第二年正月初七那天早上,坐在凳子上彎腰一提鞋,便悄然離去,無疾而終,享年72歲。

張恨水先生常以「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教育子女,令他們終生享用不盡。四子張伍先生是中國京劇院的編劇,家學淵源,頗有乃父風范。二十幾年來苦心搜集整理,筆耕不輟,終於在去年出版了《張恨水全集》的小說、散文部分,約1700萬字,共70卷之多。張伍先生還告訴我,近日,由他撰寫的《張恨水傳》已編著完畢,即將出版問世。

另外,安徽人民已在張恨水先生的故鄉修建了「張恨水紀念館」;中央電視台還將攝制播放由張恨水先生的名著《金粉世家》改編的電視連續劇。這一系列活動,都是為了紀念這位離開我們28年、誕辰100周年的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先生。

(選自《光明日報》1995年1月28日)

《張恨水生活記趣》是一篇比較復雜的記敘文。本文通過作者對張恨水兒子的訪問,記敘了這位通俗小說家生活中的趣聞軼事。文中先後寫了作家筆耕勤奮、不苟言笑、愛好廣泛、嗜書如命等生動的事例,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展示了這位多產作家博學多才、幽默風趣而又有點執著迂闊的生活旨趣和性格特點。這眾多的材料是如何圍繞中心組合起來的呢?細讀文章,除了開頭、結尾總寫作家的文學成就以外,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即作家生活歷程的順序來記敘各個事件的。同時,每一個不同的生活階段,作者突出了某一個方面的趣事。從全文看,又構成了按事物性質來安排順序的結構。因此,全文採取了時序與事趣相結合的組合方式。在表達手段上,本文正像張恨水的生活情趣一樣,豐富多彩,達到了多樣化的統一。寫作家的成就,用的是敘述手法;寫作家的幽默風趣,多引用原話或通過對話來顯現;寫作家的多種嗜好,多使用概括評述的語言;寫作家愛書如命的執著,則用了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多種描寫手段。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表現方法,這正是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在表達上的最大特點。

貝多芬怒撕樂譜

1770年,貝多芬出生在德國一個貧窮的家庭中,四歲時他的音樂天分便被父母發現。於是他的父親親自教他鋼琴。

幼小的貝多芬每天都被粗暴的父親強逼練習艱深的樂曲,只要稍有差錯便要挨打。後來許多人認為貝多芬長大後聽覺出問題,就是由於自幼被父親打耳光所致。

稍大一點,貝多芬便跟隨其他導師學習風琴、古鍵琴和小提琴等樂器。其後又隨享有盛名的作曲家海頓學習作曲。年輕時貝多芬驚世的音樂才華,已被莫扎特所賞識。

貝多芬自己非常崇拜莫扎特,因為家境清貧,他非常努力地工作,並儲下一筆錢。在16歲那年,他由故鄉起程往音樂之都維也納拜訪當時31歲的大師莫扎特,當著他的面彈奏了一首即興曲。接著,貝多芬又從莫扎特的新歌劇中選出一段來彈奏,莫扎特不由得從心底發出驚嘆,並向朋友宣布:「各位,請留意這位年輕朋友。將來有一天,他的名字會傳遍全世界。」

貝多芬25歲那年,在維也納首次演出自己的作品,並立即成名。其後,他的作曲才華備受上流社會人士的賞識。可惜就在此時,他的聽覺開始出現問題並日漸衰退。每逢樂團排練時,他非緊挨在旁邊不可,否則樂器和歌聲的高音部分便完全聽不到。但是作為一位音樂家,貝多芬卻不能告訴別人這個苦衷,難怪他說:「也許我是上帝所創造的東西之中最不幸的一個;然而,如果這就是我的命運,我只好繼續忍受下去。」後來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以致雙耳完全失聰,可他依然頑強地生活,繼續從事音樂創作。

貝多芬享年56歲。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經典傳世之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九首交響曲中的第三交響曲——降E大調「英雄」。

貝多芬對法國大革命非常關心,他對革命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平等、博愛,深表認同。而那時拿破崙開始執政,成為法國的新領袖。貝多芬對於拿破崙的驕人成就,非常尊崇,並決定為他寫一首交響曲,即第三交響曲「英雄」。

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這首偉大雄渾的作品,立即送往法國大使館呈獻給拿破崙,並在總譜封面題上了「獻給拿破崙」。

可是到了五月,一件令貝多芬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理想中的民族英雄拿破崙竟然稱帝了。這件事對於滿腔熱忱的貝多芬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從此他認為拿破崙也不過是個庸俗之輩,非但不是民眾的英雄,反而是個騎在民眾頭上的野心家!憤怒的貝多芬於是把總譜上題寫著「獻給拿破崙」的那一頁狠狠撕掉了。後來在心情平復以後,他在譜上寫上「英雄交響曲——對一位偉大人物的回憶」。1805年,此曲在貝多芬親自指揮下在維也納首演了。

「英雄」交響曲共分四個樂章,長達50分鍾以上,比當時一般交響曲長一倍多。全曲充滿威嚴與柔情,是貝多芬眾多作品中第一首包涵豐富精神內容的樂曲。他本人還認為此曲比他後來另一首馳名的「命運」交響曲更佳。

據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解釋,「英雄」交響曲所表達的並非一般戲劇中的英雄,而是全人類所有堅強的、正義的、並懷著人類獨有的愛心、悲憫和力量的真正英雄。事實上,貝多芬在曲中把最溫柔的情感與最激烈的力量融合為一。

1812年,拿破崙終於在滑鐵盧遭到慘敗,成為階下囚,並於1821年死在流放地。貝多芬聞訊後說:「我早在17年前就已為他寫好了送葬進行曲!」他指的就是「英雄」交響曲中的第二樂章。

(選自香港《明報》1994年12月6日)

如果將本文與《張恨水生活記趣》比較一下,在復雜的記敘文的組合和表達方式上可能會有更多的啟示。兩文都記敘了主人公的生平及其成就,前者重點在「怒撕樂譜」這一事件,後者則是生活中若干個趣事逸聞。正是由於內容重點和主旨的不同,兩文在組合方式上就有很大差別。《張恨水生活記趣》是在張恨水生平及其成就的大背景下平列地記敘一件件生活趣事的,生命的歷程與生活趣事融為一體。《貝多芬怒撕樂譜》則不同。本文在組合方式上,可以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寫貝多芬的生平及其成就,後一部分寫音樂家在創作上的特殊經歷;先一般,後重點,前後連綴成文。一般的記敘,是按時序、多事件的組合;重點的記敘,則是縱橫結合、多層次的組合。如前一部分生平的一般介紹,作者作了精心的選擇:從小時的苦學、挨打,到年輕時才華的初露;從拜訪莫扎特,到首次演奏一舉成名;從聽覺的日衰,到頑強地堅持創作,這眾多的事件正是音樂家一生最主要的生活和創作經歷。如後一部分圍繞「怒撕樂譜」的記敘,有音樂家創作時的思想變化過程,有音樂家對作品本身內涵的不同闡釋,有社會對英雄樂章的評價和贊譽。這些內容的表達,根據需要,交替使用了描寫、議論、說明等各種手段,而以敘述作為紐帶貫串全文,形成了平實的敘事風格。

10. 短篇小說是不是和記敘文差不多啊只是小說是虛構

可以這么說吧
但是小說最主要就是要有跌宕起伏而且令人心跳的故事情節
還有就是要把真情實感寫進去
但是記敘文純粹就是一篇文章而已

熱點內容
都市娛樂類小說男主角唐風的 發布:2025-07-26 20:12:07 瀏覽:187
網路小說改編的動漫下載 發布:2025-07-26 20:05:36 瀏覽:922
描寫做愛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6 20:00:29 瀏覽:684
古代公主被毀清白的小說 發布:2025-07-26 19:56:34 瀏覽:317
女主角名字中帶歌的小說 發布:2025-07-26 19:37:12 瀏覽:925
人間正道是滄桑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26 17:32:53 瀏覽:285
好看的三國網游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7-26 17:09:20 瀏覽:937
好看的科幻小說非種馬 發布:2025-07-26 17:05:08 瀏覽:881
古代小說洞房花燭描寫 發布:2025-07-26 16:48:16 瀏覽:387
前期女強男弱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7-26 16:16:42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