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10-12 18:02:20

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主要作品

阿西莫夫所著小說類作品共201種,含科學幻想小說38部、探案小說2部、短篇科幻和短篇故事集33種、短篇奇幻故事集1種、短篇探案故事集9種,此外還主編科幻故事集118種。 其中最有名的是「大基地系列」,即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三大系列。
大基地系列
本來「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是獨立的故事,「機器人系列」也跟「基地系列」沒什麼關聯,到了阿西莫夫晚年,他將三大系列的宇宙歷史觀溶進「基地系列」,於是便誕生整個「大基地系列」。 年代英文名中文名注釋機器人系列1954年The Caves of Steel鋼穴以利亞·貝萊的第一部科幻推理小說1957年The Naked Sun裸陽以利亞·貝萊的第二部科幻推理小說1983年The Robots of Dawn曙光中的機器人以利亞·貝萊的第三部科幻推理小說1985年Robots and Empire機器人與帝國「以利亞·貝萊三部曲」續集1993年The Positronic Man正子人改編自早期短篇《雙百人》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1950年Pebble in the Sky蒼穹一粟銀河帝國第三部,最早出版但是故事年代最晚1951年The Stars, Like Dust繁星若塵銀河帝國第一部1952年The Currents of Space星空暗流銀河帝國第二部基地系列基地三部曲1951年Foundation基地基地三部曲第一部1952年Foundation and Empire基地與帝國基地三部曲第二部1953年Second Foundation第二基地基地三部曲第三部基地前傳1988年Prelude to Foundation基地前奏基地前傳第一部1992年Forward the Foundation邁向基地基地前傳第二部基地後傳1982年Foundation's Edge基地邊緣基地後傳第一部1986年Foundation and Earth基地與地球基地後傳第二部其他科幻小說
下面所列的是阿西莫夫的其他較有名的科幻小說,包括小說和小說集,一般不屬於「大基地系列」。 年代英文名中文名注釋1950年I, Robot我,機器人短篇小說集,收錄阿西莫夫最早的機器人短篇小說,一般來說不列於「機器人系列」1955年The End of Eternity永恆的終結長篇小說1956年The Last Question最後的問題短篇小說1966年Fantastic Voyage奇妙的航程長篇小說1959年Nine Tomorrows九個明天短篇小說集1972年The Gods Themselves神們自己長篇小說1989年Nemesis復仇女神1990年Nightfall日暮和羅伯特·席維伯格合作,改編自英文同名短篇1992年The Ugly Little Boy丑小孩和羅伯特·席維伯格合作,改編自早期短篇小說 場景宏大
阿西莫夫借鑒《羅馬帝國衰亡史》所寫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說中的「未來的歷史」,發生在非常非常遙遠的將來。那時候,人類文明已遍及銀河系的兩千五百萬個行星,總人口也人大膨脹,出現了一個橫跨整個銀河系的「銀河帝國」。這一系列與《機器人》、《帝國》等系列相互貫串起來,其時間跨度超過兩萬年。在這三大系列中,阿西莫夫通過銀河帝國的興亡史討論了人性與政治、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比起一般的科幻作品更加充滿人文關懷。
語言朴實
阿西莫夫在自傳中曾說:「我有意識地運用一種非常平實的寫作風格,甚至是口語式的風格,這樣寫起來可以很快,而且很少出差錯。如果誰認為簡明扼要、不裝腔作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建議他來試試看。」他提出了「鑲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理論:「有的作品就像你在有色玻璃櫥窗里見到的鑲嵌玻璃。這種玻璃櫥窗很美麗,在光照下色彩斑斕,卻無法看透它們。同樣,有的詩作很美麗,很容易打動人,但是如果你真想要弄明白的話,這類作品可能很晦澀,很難懂。」
1980年,科幻學者詹姆斯·甘恩評論《我,機器人》時認為:「除了這兩篇短篇小說,《騙子》和《證據》,不是角色主導的故事,所有情節發展差不多都藉由對話,帶點動作,沒有什麼鄉土色彩或之類的特色,對白(至多是)實用,風格(至多是)直接…機器人的短篇小說,實際上幾乎所有阿西莫夫的小說,角色都是在一幕朴實無華的舞台上演出。」
敘事技巧
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認為,阿西莫夫具有罕見的講故事的天才。他的故事情節雖然錯綜復雜但完全可信,運用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的技巧更是無人能及。例如在《永恆的終結》中,阿西莫夫圍繞時空旅行的主題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包括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部書擁有構思巧妙、令人信服的情節,極富冒險、充滿懸念。阿西莫夫創造了一種完美的故事節奏,他一步步地推進著情節的發展,猶如在由淺人深地解釋一個科學原理。他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很強,使讀者立即就產生了一種親切感,並被他深深吸引。
有一位記者這么評價阿西莫夫的寫作風格:「為什麼我覺得他的寫作風格如此與眾不同?讓我來告訴你,那時因為他是在與你聊天,而不是對你說教。他就在客廳里,坐在沙發上,喝著一杯晚餐剩下的咖啡。他只是順便進來打個招呼。他是一個老朋友,一個能聆聽你心聲的人。你知道,他就是那種人,握手很有勁,笑起來滿臉相子,但很親切。」
善造懸念
阿西莫夫從小就喜歡看偵探小說,這種愛好後來伴隨著他的一生。對於偵探小說,阿西莫夫有著自己的觀點:「我不喜歡現代的硬漢探案故事,太過暴力的小說,或犯罪心理分析研究。我喜歡那種現在所謂的『安逸型探案』,那種有幾個可疑人物,最後用推理而不是用槍擊來解決問題的故事。」
出於對偵探小說的愛好,阿西莫夫把偵探小說和科幻小說結合起來,創作「科幻探案小說」,如他的幾部長篇機器人科幻小說《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等,講述了偵探以利亞·貝萊和機器人搭檔機·丹尼爾·奧利瓦攜手辦案的故事,結局常常出人意料。
寓意深刻
科幻史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基地》系列稱得上是20世紀40和50年代以來「成熟」科幻小說的最佳典範。小說描寫的是宇宙,暗示的卻是地球,即在這個新「造」的世界裡,「重演」的實際上是人類的歷史:它深刻地反映了工業社會中人類的苦惱,人類崇拜科學而又害怕科學的心理,表達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並指出了人類,尤其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小說不僅融入了比現實先進得多的科學,而且還交織著復雜、高深的社會心理探討。其蘊涵的主題思想是:科學技術固然重要,是強國的基礎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哲學思想;先進的社會科學與高度發達的自然科學相結合,將會產生更為文明的生活方式。
理念新穎
《牛津英語詞典》曾提出:「正子學」「心理史學」和「機器人學」這幾個名詞首創於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
《基地》系列中,阿西莫夫借主人公哈里·謝頓之口提出了「心理史學」這個概念。心理史學是阿西莫夫以物理學的「氣體分子動力學」轉化而成的社會學說。「氣體分子動力學」不能估計每個分子的運動,但能計算出整體是膨脹還是收縮;同樣的道理,心理史學不能預測個人的命運,但把經濟及社會力量的影響導入模型後,便可准確地預測出社會的發展走向,甚至進一步在關鍵點導入適當的變數,進而改變以後社會發展的可能途徑。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曾坦陳,正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促使他進入了經濟學領域。
在《我,機器人》的第四個機器人短篇《轉圈圈》中,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定律」,並在故事裡直接引用。這也是「機器人學」這個名詞在人類歷史上首度亮相。這三大定律是: 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因不運動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機器人必須執行人類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條定律相抵觸; 在不違背第一、二條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批評聲音
有批評者認為,在《基地》系列小說中,阿西莫夫極少描寫人物的生活,他們似乎都生活在真空中,周圍塞滿了機器及過去與未來的種種影像。人物所處的環境背景毫無寓意,他們的生活也毫無深度,通常只是些在銀河系這個大舞台上演戲的剪紙人物。
阿西莫夫的小說另一個經常遭人非議之處,就是作品鮮有女性出場。在1952年《火星人的方式》初稿中,這一特點被發揮得淋淳盡致:故事中沒有一個女性人物。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阿西莫夫還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⑵ 1935年,15歲的阿西莫夫發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幻作品,這部作品是( )

C
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年——1995)被視為坎貝爾的門徒。阿西莫夫是俄羅斯人,兩歲時隨父母逃避俄國革命來到美洲。當他把第一篇稿件投給坎貝爾時,年僅十七歲。在坎貝爾的指點下,阿西莫夫的創作水平迅速提高,從第一篇科幻小說《逐離灶神星》開始,阿西莫夫開始了其漫長而高產的創作生涯。主要科幻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鋼窟》(1954)等。

⑶ 阿西莫夫 科幻小說

我整理好了三部曲發給你了

機器人系列
帝國系列
基地系列

等你全看完再找我要吧,別的我還沒整理。

⑷ 阿西莫夫再1935年發表了第一部科幻小說,叫什麼名字

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年——1995)被視為坎貝爾的門徒。阿西莫夫是俄羅斯人,兩歲時隨父母逃避俄國革命來到美洲。在坎貝爾的指點下,阿西莫夫的創作水平迅速提高,第一篇科幻小說《逐離灶神星》是阿西莫夫15歲時創作的,從此他開始了其漫長而高產的創作生涯。主要科幻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鋼窟》(1954)等。

⑸ 阿西莫夫作品閱讀順序

一、機器人系列

在閱讀機器人系列之前,可以看以下機器人短篇小說系列,有助於了解前提和背景知識。

1、我,機器人(I,Robot,1950)

2、收錄艾氏最早的機器人短篇小說,一般來說不列於「機器人系列」機器人短篇全集。

3、鋼穴(TheCaves of Steel,1954) 伊利亞·貝萊的第一部科幻推理小說。

4、裸陽(TheNaked Sun,1957) 伊利亞·貝萊的第二部科幻推理小說。

5、曙光中的機器人(The Robots of Dawn,1983) 伊利亞·貝萊的第三部科幻推理小說。

6、機器人與帝國(Robots and Empire,1985) 「伊利亞·貝萊三部曲」續集二。

二、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

1、繁星若塵(TheStars, Like Dust—,1951) 銀河帝國第一部。

2、星空暗流(TheCurrents of Space,1952) 銀河帝國第二部。

3、蒼穹微石(Pebblein the Sky,1950) 銀河帝國第三部,最早出版但是故事年代最晚三。

三、基地三部曲系列

1、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1988)。

2、邁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1993) 正傳。

3、基地(Foundation,1951) 。

4、基地與帝國(Foundation and Empire,1952) 。

5、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1953) 後傳 。

6、基地邊緣(Foundation's Edge,1982)。

7、基地與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1986)。

(5)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阿西莫夫作品特色: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

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

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阿西莫夫還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⑹ 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小說家的什麼

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⑺ 有人看過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說嗎

1. 機器人全集 ( The Complete Robot, 1982)

2. 鋼鐵洞窟 ( The Caves of Steel, 1954).

3. 裸陽 ( The Naked Sun, 1957).

4. 機器人的覺醒 ( The Robots of Dawn, 1983).

5. 機器人與帝國 ( Robots and Empire, 1985).

6. 太空潮 ( The Currents of Space, 1952).

7. 似塵繁星 ( 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8. 蒼天一粟 ( Pebble in the Sky, 1950).

9. 基地的序奏 ( Prelude to Foundation, 1988).

10. 邁向基地 ( Forward the Foundation, 1993).

11. 基地 ( Foundation, 1951).

12. 基地與帝國 ( Foundation and Empire, 1952).

13. 第二基地 ( Second Foundation, 1953).

14. 基地的邊緣 ( Foundation』s Edge, 1982).

15. 基地與地球 ( Foundation and Earth, 1983).

⑻ 求幾本 艾薩克·阿西莫夫 的科幻小說

我,機器人
基地系列
復仇女神

⑼ 阿西莫夫寫過哪些科幻小說

很多。
但最著名的,是「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⑽ 求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全集

親 你好 郵箱系統提示
文件正在發送或者發送中
請稍後查看自己的收件箱或者草稿箱
如果發送的文件是你需要的,並且滿意的
就請採納吧 當然加分的話更好哦
如果不是 請帶著問題連接聯系我或者恢復郵件
我會及時給lz一個滿意的回復的
(*^__^*) 嘻嘻……

熱點內容
穿越武俠小說金庸 發布:2025-07-28 01:25:49 瀏覽:137
古代小說主角叫李瑾 發布:2025-07-28 00:54:15 瀏覽:171
免費小說閱讀器排行 發布:2025-07-28 00:34:48 瀏覽:653
外星球人到地球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7-27 23:53:52 瀏覽:759
反派是萬人迷的小說推薦主受 發布:2025-07-27 23:13:44 瀏覽:108
重生民國男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23:07:27 瀏覽:404
男男肉體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7 21:06:17 瀏覽:205
免費閱讀出塞曲小說 發布:2025-07-27 20:55:26 瀏覽:420
免費已完結有聲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7-27 20:46:51 瀏覽:448
江湖二十四俠武俠小說 發布:2025-07-27 18:58:40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