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宏大的科幻小說
都是經典啊,好多我都看了,強烈推薦!!!!!!!!!!
01《天淵》作者:[美] 弗諾·文奇
02《深淵上的火》作者:[美] 弗諾·文奇
03《真名實姓》作者:[美] 弗諾·文奇
04《循環》作者:[美] 弗諾·文奇
05《狼毒》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波爾
06《冰柱之謎》作者:[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
07《活跳屍(弗蘭肯斯坦)》作者:[英] 瑪麗·雪萊
08《叢林溫室》作者:[美] 布賴恩·奧爾迪斯
09《大西洋底來的人》作者:[美] 不詳
10《隱形人入侵》作者:[美] 理查德·雷蒙德
11《被毀滅的人》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2《群星,我的歸宿》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3《瀕死的地球》作者:[美] 傑克·萬斯
14《黑暗的左手》作者:[美] 厄休拉·勒奎恩
15《雙子座歷險記》作者:[美] 邁克爾·斯科特
16《休伯利安》(科幻)——丹·西蒙斯
17《太空烽火》作者:[美] 斯蒂文·萊哈德
18《地心世界獵奇記》[蘇] B·A·奧勃魯契夫
19《航海家號》作者:不詳
20《顛覆之神》(《末世迷蹤》第二部)作者:[美] 蒂姆·萊希 傑里·詹金斯
21《火星公主》作者:[美] 埃德加·賴斯·伯勒斯
22《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23《蒸發密令》作者:[美] 托尼·普瑞埃拉
24《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25《宇宙盡頭的餐館》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26《快樂製造者》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7《危機》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8《星際橋梁》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9《魔比斯環》作者:[美] 讓·紀勞
30《世界未日陰謀》作者:[美] 西德尼·謝爾頓
31《機器人會不會夢到電子羊?》(科幻)——菲利普·K.·迪克
32《阿努比斯之門》(科幻)——提姆·鮑爾斯
33《電光》(科幻)——迪恩·庫恩茲
34《我們》作者:[俄] 尤金·扎米亞京
35《蠅王》作者:[英] 威廉·戈爾丁
36《提升三部曲》(科幻)——大衛·布林
37《月亮是個厲婦》(科幻)——羅伯特·海因萊茵
38《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作者:[美] 凱斯【長篇】
39《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作者:(美) 費諾·文奇
40《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美] 特德·蔣
41《CT輻射》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2《反物質飛船》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完整版12.5更新
43《黑太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同上
44《潛在的異族》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5《束手無策》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6《天網的墜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7《月亮孩子》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8《飛龍失蹤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49《雞皮偵探》-[俄] 基爾·布雷切夫
50《捲入火星謀殺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51《兩個地球的角斗》-[俄] 基爾·布雷切夫
52《時間殺人器》-[俄] 基爾·布雷切夫
53《美麗新世界》[法] 阿道斯·赫胥黎
54《人格裂變的姑娘》[美] F·R·施賴勃
55《神經浪遊者》[加] 威廉·吉布森
56《華氏451》(科幻)——雷·布雷德伯里
57《赫利康尼亞》(科幻)——布萊恩·奧爾迪斯
58《記憶殺手》(科幻)——斯比德·魯濱遜
59《血里的音樂》(科幻)——格魯格·貝爾
60《看守者》(科幻)——迪恩·庫恩茲
61《被毀滅的人》(科幻)——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62《地球使命:入侵者計劃》作者:[美] L·羅恩·哈伯德
63《物競天擇》[美] L·羅恩·哈伯德
64《日本沉沒》[日] 小松左京
65《宇宙漂流記》[日] 小松左京
66《計算中的上帝》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67《沙丘》作者:[美] 弗蘭克·赫伯特(第一部)
68《星船傘兵》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69《雙星》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70《羅伯特·海因來因短篇小說集》
71《達爾文的陰謀》(全本)作者:[美] 約翰·丹頓
72《發條橙》作者:[英] 安東尼·伯吉斯
73《瘋狂的地球》作者:[美] 默里·萊因斯特爾
74《怪異武器》作者:埃里克·弗蘭克·拉塞爾
75《老人戰爭》作者:約翰·斯考茨
76《聰明飛船》作者:[俄] 基爾·布雷切夫
77《歷史學家》作者:[美] 伊麗莎白·科斯托娃
78《日暮》[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79《夜翼》作者:[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80《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短篇科幻小說集》
81《毛毛》作者:[德] 米切爾·恩德
82《安德的游戲》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3《安德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4《霸主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5《死者代言人》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6《旋轉的螺絲釘》[英] 理查德·伯頓
87《城堡里的男人》[美] 菲立普·狄克
88《埃姆菲瑞爾》(科幻)——傑克·萬斯
89《動物農場》(科幻)——喬治·奧威爾
90《時間柱》(科幻)——格雷戈里·本福德
91《五號屠場》(科幻)——小庫爾特·馮尼格
92《異種生殖》(科幻)——奧克塔維亞·巴特勒
93《千年戰爭》[美] 喬·霍爾德曼
94《聖杯奇謀》[美] 琳恩·索爾茲 喬·摩爾
95《紙牌的秘密》[挪威] 喬斯坦·賈德
96《產生新人類的神食》[美] H·G·威爾斯
97《彗星到來的日子》[美] H·G·威爾斯
98《莫羅博士的島》[美] H·G·威爾斯
99《神秘世界的人》[美] H·G·威爾斯
100《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短篇科幻小說集》[美] H·G·威爾斯
101《時間機器》[美] H·G·威爾斯
102《世界大戰》[美] H·G·威爾斯
103《新人來自火星》[美] H·G·威爾斯
104《月球上最早的人類》[美] H·G·威爾斯
105《外星人》[美] 威廉·科茲文克
106《銀河系公民》 羅伯特·海因萊恩
107《幽靈五號》[美] 羅伯特·謝克里
108《紅火星》 金·S·羅賓森
109《木乃伊七號》 T·W·哈德
110《美國眾神》[美] 尼爾·蓋曼
111《尼爾·蓋曼中短篇科幻作品集》[美] 尼爾·蓋曼
112《光暈1:致遠星的淪陷》 埃里克·尼倫德
113《光暈2:洪魔》 埃里克·尼倫德
114《時震》 庫爾特·馮內古特
115《被禁止的基督》 保羅·麥卡斯克
116《捕食者》 威廉·F·吳
117《飛向半人馬座》 弗雷德里克·波爾
118《海底艦隊》 弗里德里克·波爾
119《回家》 弗雷德里克·波爾
120《弗雷德里克·波爾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21《靈魂之井的午夜》(科幻)——傑克·L.·查克
122《呱啦啦》 弗諾·文奇
123《雷·布雷德伯里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24《史蒂芬·巴克斯特中短篇科幻作品集》
125《太空人遇險記》 帕特里復·賴特森
126《阿波羅19號》 埃德加·柯莉
127《黑暗降臨之前》 崔西·西克曼
128《利伯蒂的遠征》 傑夫·格拉布
129《大碰撞》 雅克·阿塔利
130《遠望》 羅伯特·索耶
131《縫隙》(科幻)——史蒂芬·R.·唐納德森
132《亞瑟王法庭中的康涅狄格美國佬》(科幻)——馬克·吐溫
133《基因疑雲》[英] 彼得·F·漢密爾頓
134《坦德萊奧的故事》[英] 伊恩·麥克唐納
135《威爾歷險記》[英] 約翰·克里斯托弗 KB
136《與拉瑪會合》[英] 阿瑟·克拉克
137《2001:太空奧德賽》[英] 阿瑟·克拉克
138《2010:太空救援》[英] 阿瑟·克拉克
139《2061:太空漫遊》[英] 阿瑟·克拉克
140《海豚島》[英] 阿瑟·克拉克
141《天堂里的噴泉》[英] 阿瑟·克拉克
142《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43《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一》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與卷二卷三放一起了)
144《不銹鋼鼠歷險記》(科幻)——哈里·哈德森
145《火星編年史》(科幻)——雷·布雷德伯里
146《伊甸園之西》(科幻)——哈里·哈德森
147《內心垂死》(科幻)——羅勃特·西爾弗伯格
148《透鏡人》(科幻)——E.·E.·史密斯\"博士\"
149《上帝眼中的微塵》(科幻)——拉里·尼文和傑瑞·波內爾
150《異鄉異客》(科幻)——羅伯特·海因萊茵
151《空間三部曲》(科幻)——C.·S.·路易斯
152《帶特殊音樂的槍》(科幻)——喬納森·萊塞姆
153《傀儡》(科幻)——瓊·維格
154《晶體表示》(科幻)——布魯斯·斯特靈
155《光暈3:初次反擊》作者:[美] 埃里克·尼倫德
156《K星異客》作者:[美] 吉恩·布魯爾
157《激流考察隊》作者:[美] 加勒斯
158《克隆地球人》作者:[法] 雷讓
159《索拉利斯星》作者:[波蘭]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160《銀河行商》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161《怪胎》作者:[美] 大衛·肖賓
162《鯢魚之亂》作者:[捷克] 卡·恰佩克
163《猿猴世界》作者:[法] 彼埃爾·布勒
164《E=MC2或一個思想的故事》作者:[法] 彼埃爾·布勒
165《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二》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
166《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三》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
167《恐龍文明三部曲2:化石獵人》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68《恐龍文明三部曲3:異族》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69《走向你們散落的身體》(科幻)——弗利普·何塞·法默
170《銀河鐵道999》作者:[日] 松本零士
171《鑽石的四大統治者》(科幻)——傑克·查克
172《中轉站》(科幻)——克利福德·西馬克
173《海怪蘇醒》(科幻)——約翰·懷海姆
174《雪崩》(科幻)——內爾·斯蒂芬森
175《聖骨迷蹤》作者:[美] 詹姆斯·羅林斯
176《星叢》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77《貓的搖籃》作者:[美] 庫特·馮尼古特
178《天煞:獨立日烽火》作者:[美] 迪安·德爾文 等
179《不死之兵》作者:[俄] 德涅布羅夫
180《死亡之屋·遠離地下室》作者:[美] R·L·斯坦
181《基地前傳1·基地前奏》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2《基地前傳2·基地締造者》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3《基地》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4《基地與帝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5《第二基地》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6《基地後傳1·基地邊緣》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7《基地後傳2·基地與地球》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8《蒼穹微石》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9《繁星若塵》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0《神們自己》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1《鋼穴》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2《裸陽》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3《曙光中的機器人》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4《機器人與帝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5《復仇女神》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6《我,機器人》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7《九個明天》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8《奇妙的航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9《低能兒收容所》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200《阿西莫夫中短篇科幻作品集》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201《哈里·波特與死聖》作者:J·K·羅琳
202《侏羅紀公園》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3《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4《剛果驚魂》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5《終端人》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6《獵物》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7《恐懼狀態》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8《神秘之球》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9《死城》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10《重返中世紀》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11《群星,我的歸宿》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212《世紀病魔》作者:[美] 弗蘭克·卡里代爾
213《基因傳奇》作者:[英] 邁克爾·科迪
214《失竊的記憶》作者:[美] 英格麗德·里普曼
215《伊利西亞》作者:[英] 布萊恩·拉姆利
216《科幻之路》(第一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7《科幻之路》(第二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8《科幻之路》(第三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9《科幻之路》(第四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20《德雷克方程新解》作者:[英] 伊安·R·麥克勞德
221《螞蟻三部曲-1螞蟻》[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2《螞蟻三部曲-2螞蟻時代》[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3《螞蟻三部曲-3螞蟻革命》[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4 《 征途》
225《 亞特蘭蒂斯》 [美]伊格內修斯·唐納里
226《 一九八四》 喬治·奧威爾
《郵差》(科幻)——大衛·布林
《滿天飛翔的十字軍》(科幻)——波爾·安德森
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
世界各地的科幻小說發展很不均衡,也各有其不同的歷史淵源和藝術風格。以下是世界各地重要的科幻小說作家及其主要作品,還有主流的科幻雜志。
★(一)歐洲
1、法國
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 《神秘島》;
布勒——《荒誕的故事》《人猿星球》 《E=mc2》。
=======================================
2、英國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H.G.Wells) ——《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時間機器》《星際戰爭》(或譯《世界大戰》);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 ——《槍眼》《地球之光》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又譯:2001宇宙奧德賽)《與拉瑪相會》《天堂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阿爾迪斯——《溫室》《審判》《唾液樹》《隱生代》;
瑪麗·雪萊(Mary Shelly)——《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
赫胥黎(Huxley)——《美麗新世界》;
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
3、俄羅斯(前蘇聯)
葉菲列莫夫——《恆星飛船》 《仙女座星雲》 《安全刀片》 《丑時》;
別列亞耶夫——《沉船島》 《永生糧》 《水陸兩棲人》 《躍入虛空》;
卡贊采夫——《水下太陽》 《月亮的路》 《太空神曲》 《風暴世界》;
亞米扎京——《我們》。
布雷喬夫——《獨闖金三角》 《太空倖存者》 《大戰微型人》 《蝙蝠龍》
=======================================
4、捷克
卡雷爾·恰佩克——《萬能機器人》(首創的「ROBOTO」一詞是英文「robot」的原詞)《鯢魚之亂》 《母親》。
=======================================
★(二)美洲
1、美國
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基地》系列(Foundation)《我,機器人》(I, Robot)《夜幕低垂》《正子人》;
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
布爾——《水晶天》;
希勒弗布格——《機器人俾斯曼》;
羅伯特·海因萊茵——《異鄉異客》《星艦戰將》《嚴厲的月亮》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故又譯為《月亮是個嚴厲的女人》)《傀儡主人》《替身明星》(Double Star )《進入盛夏之門》《銀河系公民》《雙星》(Between Planets);
羅伯特·謝克里——短篇小說集《幽靈5號》 《浪漫服務公司》
羅恩·哈伯德——《地球使命》 《地球戰場》;
娥蘇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
威廉·吉布森——《神經漫遊者》《模式識別》;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群星,我的歸宿》《被毀滅的人》;
菲利普·K·迪克——《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別名《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
弗蘭克·赫伯特——《海里的龍》、兩個《沙丘》三部曲;
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火星公主》;
安東尼·伯吉斯 ——《發條橙》;
雷·布雷德伯里 ——《火星紀事》《華氏451度》;
弗諾·文奇——《真名實姓》(True Names)《深淵上的火》(A Fire upon the Deep)《天淵》(A Deepness in the Sky)
哈里·哈德森 ——《不銹鋼鼠歷險記》;
波爾·安德森 ——《敵對的群星》(The Enemy Stars)、《有去無回的行星》;
保華(Benjamin William Bova)——《星球征服者》( The Star Conquerors)、《星球守望者》(Star Watcher);
奧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維京系列:《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屠異》(Xenocide)《意念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
丹尼爾·凱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伊麗莎白·穆恩(Elizabeth Moon)——《黑暗的速度》;
傑克·威廉森——《硅劍》
詹姆斯·岡恩——《來自外星球的禮物》
雜志——《新奇科幻》(Astounding SF)。
=====================================
2、加拿大
羅伯特·J·索耶——《計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星叢》(Starplex)《終極實驗》(The Terminal Experiment)《原始人類》《混血》《金羊毛》(Golden Fleece)。
======================================
★(三)亞洲
1、日本
矢野徹——《多倫叛亂》;
小松左京——《日本沉沒》 《首都消失》 《無盡長河的盡頭》;
眉村卓——《太空少年》 《星夜》 《消滅的光環》;
森岡浩之——《星界的紋章》 《星界的戦旗》;
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夏日魔術系列三部曲》
星新一——《不速之客》
雜志——《阿西莫夫科幻雜志》等
====================================
2、中國大陸
葉永烈——《小靈通漫遊未來》 《飛向冥王星的人》 金明、戈亮科幻刑偵系列:《秘密縱隊》等;
鄭文光——《飛向人馬座》 《神翼》 《戰神的後裔》;
童恩正——《古峽迷霧》 《雪山魔笛》《珊瑚島上的死光》;
劉慈欣——《流浪地球》《中國2185》《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 《三體》 《山》 《魔鬼積木》 《地球大炮》《帶上她的眼睛》《地火》《贍養上帝》《贍養人類》;
王晉康——《七重外殼》《三色世界》《拉格朗日墳墓》 《新人類系列》;
王曉達——《波》《太空幽靈島》《冰下的夢》《誘惑·廣告世界》《復活節》《莫名其妙》《誘惑》《電人歷險記》《黑色猛獁車》
韓松——《紅色海洋》《宇宙墓碑》
雜志——《科幻世界》(SFW).《科幻大王》《世界科幻博覽》
==================================
3、中國台灣地區
張曉風——《潘渡娜》;
張系國——《超人列傳》 《星雲組曲》 《城》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
黃海——《銀河迷航記 科幻小說集》、《大鼻國歷險記》、《永康街共和國》、《千年烽火奇幻游》、《秦始皇到台灣神秘事件》、《第四類接觸》、《星星的項鏈》、《奇異的航行》、《黃海童話》、《誰是機器人》、《地球逃亡》、《時間魔術師》、文明三部曲科幻長篇:《最後的樂園》、《鼠城記》、《天堂鳥》。
黃凡——《上帝們 人類浩劫後》;
葉言都——《海天龍戰 葉言都科幻小說集》;
林耀德——《雙星浮沈錄》《時間龍》《大日如來》;
張大春——《病變》《時間軸》;
蘇逸平——《穿梭時空三千年》《東周時光英豪》《封神時光英豪》《春秋英雄傳說》《惑星世紀》《龍族秘錄》《星艦英雄傳說》《星座時空》《炫光時空學院》《楚星箭戰紀》;
洪凌——《宇宙奧狄賽》《肢解異獸》《不見天日的向日葵》;
葉軒——《結構殺人》。
=======================================
4、中國香港地區
倪匡——「衛斯理科幻小說系列」,《還陽》,《新武器》,《爆炸》,《另類復制》等。
黃易——凌渡宇系列,超級戰士,龍神等。
5、馬來西亞
張草——滅亡三部曲:《北京滅亡》《諸神滅亡》《明日滅亡》 。
www.comicer.com
黃金屋-ocr樂園http://snowboy.yeah.net
e書請光臨:www.52ebook.com
② 有哪些情節精彩,世界觀宏大的科幻小說
雙宇
③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說
【釋義】
硬科幻: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代表人物】
【區別】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
【世界著名小說】
《我,機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④ 有沒有像桐華散落星河的記憶一樣的大格局有邏輯感情又細膩的科幻言情小說啊 找不到其他的😢
有沒有像桐華散落星河的記憶一樣的大格局有邏輯感情又細膩的科幻言情小說啊 找不到其他的😢?有沒有像桐華散落星河的記憶一樣的大格局有邏輯感情又細膩的科幻言情小說啊 找不到其他的😢?
⑤ 有哪些世界觀很宏大的科幻小說可以推薦
《三體》,先看著燒燒腦吧,有本雜志叫《科幻世界》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裡面很多篇中短篇可以看。
⑥ 世界十大科幻小說
1.《魔戒之王》(奇幻)——J.R.R. 托肯恩
所有奇幻文學的鼻祖,當然,贏得了我們最頂端的位置。除了全然獨立創造了奇幻文學類型和影響了幾代作家之外,托肯恩的傳說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
2.《Amber歷代志》(奇幻)——羅傑·澤拉茲內
Amber(琥珀)是惟一真實的世界。所有其他的世界,包括地球,只不過是幻像。柯文王子,Amber王座合法的繼承者,必須征服這些交錯的真實,反抗惡魔的壓迫,並且還要在他自己殘酷的家族體系中存活下來去贏得王冠。
3.《安德的游戲》(奇幻)——奧森·斯科特·卡德
僅僅八歲,安德·威金斯就成為地球上最優秀的軍事天才。面臨著戰爭的現實,安德選擇了離開軍隊而成為了一名「言靈者」、一名顧問、真理的搜尋者和在需要咨詢的家族中做仲裁人。不幸地是,上天賦予了他另外的任務。
4.《神經漫遊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一個耗盡了好運的黑客、同時也是一個做夢都想斂財的傢伙發現了一名新生AI的秘密。網際龐克第一次被提出的著作,也是吉布森眾多作品的第一部。
5.《異教徒湯瑪斯·寇文能歷代記》(奇幻)——史蒂芬·R.·唐納森
一個真實世界的麻瘋病人,湯瑪斯·寇文能被傳送到一個由污濁的、邪惡的力量包圍的幻想世界。只有用他隨身所攜之「離奇魔術」簽訂的契約才能解救這個世界,但是他並不相信這個幻想世界的存在。
6.《基地》(科幻)——艾薩克·阿西莫夫
陷入衰落的銀河帝國和控制了殺傷性機械的科學家神秘社會的史詩故事。
7.《沙丘》(科幻)——弗蘭克·哈伯特
沙丘系列的第一部講述了宇宙中最強大的靈媒,波爾·阿特雷茲的事跡,他在學習應對政治上的陰謀和沙漠行星阿拉吉斯環境上的荒涼的同時也在平衡著自己不斷增長的力量。
8.《艾爾瑞克》(奇幻)——邁克爾·摩考克
一名白子戰士/巫師在一次死亡競賽中找到一柄吸魂劍而且在「秩序」和「混亂」之間的終極打擊下拾起了它。
9.《高堡中的男人》(科幻)——菲利浦·k.·迪克
充滿了偏執狂和復雜真實的游戲,這種「假如納粹德國獲勝」的劇情是曾經被寫過的最非主流的歷史。
10.《1984》(科幻)——喬治·奧維爾
真誠的講你會喜歡這本書的。它是一本你要獨自看的書;沒有其他人在身邊。你會在每天晚餐後花上二個小時看這本書;「熒光屏」能確保這一點。老大哥會成為你的朋友。
⑦ 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推薦四部: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系列,威爾森的《時間迴旋》三部曲和劉慈欣的《三體》。辛苦搜集的答案,望採納。
1、阿西莫夫和他的《基地》系列,是人類科幻史的巔峰,沒有之一。這個俄國出生,美國生活的猶太神人,一生寫了467部作品。這位大奇葩的作品涵蓋了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的所有十個類型: 000總論;100 哲學;200宗教 ; 300社會科學;400 語言學;500自然科學; 600技術科學;700 美術;800文學; 900歷史、地理。他被譽為美國「國家的資源與自然的奇跡」,不是過譽。 連拉登都借用了基地的名字,說明他也是個基地迷。
阿西莫夫用12本書,向讀者娓娓動聽地講述了來自銀河帝國、來自第一基地、第二基地以及來自那個「騾」的跌宕曲折的故事。小說從年輕人蓋爾.多尼克拜訪數學家哈里?謝頓的旅程開始。謝頓以自己的數學天賦,從一組模糊的公式中開拓出了心理史學這門精密的統計科學,它專門處理人類群體對特定的社會和經濟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是不是有點大數據那本書的感覺?)。謝頓利用心理史學預言了萬年古國銀河帝國將在三百年後滅亡,之後將有持續三萬年的「黑暗時代」,而他能將黑暗時代縮短為一千年(其實結合三體這有什麼區別和意義?)。川陀(可以理解為銀河帝國首府)與謝頓達成某種妥協,給了他一顆銀河邊緣無人問津的小星球端點星去完成他拯救人類的計劃:編纂《銀河網路全書》。端點星便是基地。
阿西莫夫這套小說,影響和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其中包括經濟學家克魯格曼,他7歲就通讀了《基地》系列。有興趣可以去查克魯格曼的書評。我反正沒找到拉登對於《基地》的書評。要是想讓我用簡單的話說明這套書為何如此牛逼,請寬恕我沒有這么牛逼,還是請自己去看書吧。總之,每個人看同樣的書,都看到不同東西,但很多人,都被這套書改變了人生。
2、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書名其實出自約翰·濟慈的同名長詩Hyperion。這是一部太空歌劇經典、一部最浩瀚壯美的星際史詩:末日將臨,宇宙中烽煙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Hyperion)星上時冢(Time tombs)的朝聖者,在路上分享彼此過去的故事,並試圖拯救宇宙。
作者丹·西蒙斯憑借首部科幻小說《海伯利安》,就榮獲了世界科幻最高獎項之一的雨果獎。這部恢弘的科幻小說,或者說哲學小說,詩歌小說,讀完後的震驚不亞於護士給我換了最粗大的、給豬注射用的針頭:神父的故事講述信仰的崩塌與重建。杜雷神父將自己如同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那樣釘在特斯拉樹上,七年來在雷電和十字形的雙重作用下不斷毀滅與再生,以此抗爭十字形帶來的永生與愚昧;上校的故事是一場血與火的戀歌;詩人的故事浪漫而哀婉持續千年;教授的故事有點像《星際穿越》講的是父女之愛;偵探的故事講述謀殺與追蹤、陰謀與愛情、技術內核與霸主聯盟、人工智慧與人類,拉米亞與喬尼在沖向荊魔神神殿最後路途遭遇的阻擊;領事的故事講述領事祖父母,霸聯與身為茂依約星球「原住民」希莉時空交錯的愛情故事。
3、「十月的一個夜晚,泰勒站在自家的後院里觀望夜空,卻見到群星都失去了光亮,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坦坦、空盪盪的黑色屏障。泰勒與他的好友傑森、黛安一道,親眼目睹了這驚人的一幕。而這也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太陽如今不再是碩大無朋的天體,而成了一個稀鬆平常的圓碟而已;月亮也失蹤不見了,可潮汐作用依在。隨著泰勒、傑森和黛安漸漸年長,太空探測器揭開一個詭異無比的真相:黑色的屏障並非天然生成,而是由外星人留下的巨大不明器物引起的。屏障外面的時間流逝比裡面快得多:地球上一年,屏障外就過去了一億年。照這種速度,太陽的寂亡即將在地球上的四十年之後發生。在末日的陰影下,泰勒與雙胞胎漸漸長大,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傑森成為頂尖科學家,用先進科技展開探索;黛安歸向宗教,在神學中尋找心靈慰藉;泰勒選擇成為了濟世救人的醫生,卻不知道這在世界毀滅時還有什麼意義」——這是書背上關於第一部《時間迴旋》內容最簡單的介紹。
在《時空迴旋》結束時,主角泰勒和黛安正在穿越神秘的外星種族修建於印度洋的巨型拱門,正是這些外星人用一種時間泡泡的東西罩住了整個地球,使得地球外面的時間流逝要比地球上快數億倍。在拱門的另一端是一個嶄新的星球,等到地球人的太陽系寂亡後,它將是地球人天堂般的避難所。
假想智慧生物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存在?地球是否能躲過太陽毀滅的厄運?人類意識如果連上網路有什麼命運?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文明扮演了什麼角色?所有人探求的結果,都掩藏在以時間為核心的三部小說里。好多人認為後面兩部《時間軸》和《時間漩渦》遠不如第一步宏大和震驚。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不過後來很長時間以後,我還能回憶起後面兩部小說講述的異星生活和揭開智慧生物有智慧無意識真相後的唏噓。大概,在宇宙史觀上,科幻小說的偉大製作都是相通的。
4、雖然,大家都說《三體》在文學性上稍欠。這是國內科幻小說的通病。但《三體》在構建自己一個完整的概念和格局上,就是《基地》也並沒有太多超越。無論是對黑暗森林體系的闡述,還是末日情境下人類社會的反應的描述,以及人性在超越生死存亡的價值和意義書寫上,《三體》都是中國和世界科幻小說難以超越的豐碑。
寫《三體》的劉慈欣,圈內人親切稱「大劉」。這個發電廠的工程師,好比《倚天屠龍記》里的掃地僧般,不出世,但被無數人崇拜,直至最近,被整個互聯網界膜拜。今年初夏的明道大會,把這個神人請上神台,才當著人類講述了他的科學觀、哲學觀、宇宙觀。
作為第一部的《三體》,講述工程師葉文潔懷著對文革迫害的報復,把地球的坐標暴露給太空,帶來的三體人對地球的末日威脅;作為第二部的《黑暗森林》,講述整個地球人對於末日的反應,以及幾百年間人類社會對於即將到來毀滅的對抗,面壁人和破壁人的博弈;作為第三部的《死神永生》,則講述人類負隅頑抗後依然面對毀滅的結局,以及道德與理性在末日的不同選擇。
「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這就是人類文明乃至整個太陽系的終結,整個三維宇宙毀滅進程的一個小節。「我毀滅你,根本與你無關」。這是高等文明對地球文明的蔑視。看完三體後,你總可以對自己所堅持的認識與信仰來個掃描,對比浩瀚的宇宙與蒼茫的歷史,你究竟他媽算個什麼東西!因此,我得瑟的時候想想,就得瑟不起來;我難過的時候想想,也就沒啥好難過的。這是我作為個體,從《三體》中得到最大的收獲。
⑧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科幻小說
很多人推薦劉慈欣的《三體》,這是近段時間比較火的科幻小說,有的人甚至覺得應該把《三體》的部分內容納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據說現在有些老師推薦學生讀《三體》,這種大面積、高深度、多寬度的推廣《三體》,給人一種很火的印象,據說《流浪地球》的編劇就是劉慈欣可見《三體》的影響力。中國人最後拯救了世界,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雖然我們現在距離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否認中國人創造了很多的奇跡!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科幻小說,它反映了一個宏大的價值觀,也是第一部講述中國人拯救世界的科幻小說,而不再是歐美國家的人!
Bedford本想找Cavort博士吵一架,卻被Cavor博士的新發明吸引住了。Cavor博士發明了一種類似塗料的特殊物質,無論塗在任何物體表面,都能去除地球引力對該物體的影響。Cavor用一個蘋果作實驗,結果這個蘋果自己飛向天花板,砸了個稀巴爛。
edford立刻想到這東西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Cavor卻有更好的主意:他們可以去月球旅行!Bedford一開始不同意,但Cavor騙他說月球表面可能有很多金子,Bedford立刻答應了。Cavor用鐵、木頭和絲絨毯做了一艘奇怪的太空船,兩人就此踏上「月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