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我們已目睹那些科幻小說

我們已目睹那些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10-01 04:54:58

1. 科幻小說精彩片段

1、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劉慈欣《三體》

2、對三體世界而言,在他們的行星被三顆恆星吞噬之前,太陽系是唯一的希望,再沒有第二個可以及時移民的世界,這樣,繼人類之後,三體文明也必將徹底滅亡。這就是您的同歸於盡戰略。

當一切都准備完畢,所有氫彈都已在水星上就位時,您將以此來要挾三體世界,最終使人類贏得勝利。以上就是我,您的破壁人多年工作的結果。我並不想征詢您的意見和評價,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真的。在破壁人講述的過程中,雷迪亞茲一直默默聽著,他手上的雪茄已經抽了大半,現在他不停地轉動著雪茄,似乎在欣賞煙頭透出的火光。——劉慈欣《三體》

3、與外星文明的接觸一旦建立,人類社會將受到什麼樣的和何種程度的影響,這作為一個嚴肅的課題被系統深入地研究,還只是近兩年的事。但這項研究急劇升溫,得出的結論令人震驚。

以前天真的理想主義願望破滅了,學者們發現,與大多數人美好的願望相反,人類不可能作為一個整體與外星文明接觸,這種接觸對人類文化產生的效應不是融合而是割裂,對人類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不是消解而是加劇。

總之,接觸一旦發生,地球文明的內部差異將急劇拉大,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最驚人的結論是:這種效應與接觸的程度和方式(單向或雙向),以及所接觸的外星文明的形態和進化程度,沒有任何關系!——劉慈欣《三體》

4、太陽的運行之所以沒有規律,是因為我們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它們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做著無法預測的三體運動、當我們的行星圍繞著其中的一顆太陽做穩定運行時,就是恆紀元;

當另外一顆或兩顆太陽運行到一定距離內,其引力會將行星從它圍繞的太陽邊奪走,使其在三顆太陽的引力范圍內游移不定時,就是亂紀元;

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後,我們的行星再次被某一顆太陽捕獲,暫時建立穩定的軌道,恆紀元就又開始了。這是一場宇宙橄欖球賽,運動員是三顆大陽,我們的世界就是球!——劉慈欣《三體》

5、兩個智子到達地球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定位人類用於物理學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後潛伏於其中。在地球文明的科學水平上,對物質深層結構研究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經過加速的高能粒子撞擊選定的靶標粒子,當靶標粒子被撞碎後;

對結果進行分析,以圖找出反映物質深層結構的信息。在實際的實驗中,是用含有靶標粒子的物質作為撞擊目標,物質的內部幾乎全是空的,如果一個原子有一座劇院那麼大,原子核則只是懸浮在劇院中的一個核桃。——劉慈欣《三體》

2. 你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科幻小說嗎

科幻小說,如今比較火,比較好的是劉慈欣的三體和六次新的,其他系列,不過我感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可能過於天馬行空就是特別好的普通人看可能會有一點影響,日本有一個作家寫過一個時間之墟,這本課外想說比較大眾比較適合新手觀看

3. 那幾本科幻小說好看

1《編碼寶典》 尼爾・斯蒂芬森
這部由尼爾・斯蒂芬森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則二戰期間的密碼破譯人員和1997年的極客之間錯綜復雜、環環相扣的故事。
「這本書不僅很長,內容也非常豐富。它有近1000頁,而且是大開本。這書一定有五十萬字,」游朝凱(Charles Yu,美籍華裔作家)說道。

2.《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這部經典作品的是發生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故事,還講述了香料 Melange 所具有的力量。
很難相信人們從沒真的讀過這本書――但是 Pat Cadigan(Synners、Dervish is Digital 等書的作者)說她相信很多人「可能認為要不從電影里要不從 Syfy 頻道的迷你劇里已經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了。」另外,很多人大概「看過」《沙丘》,讀過前傳和後傳,但是從來沒有真的閱讀過原版。「不是件容易事,」Cadigan說,因為它既深厚又復雜。但如果你只讀過這部傑作的外延或改編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這是一次「必須通過閱讀才能完全領略的全沉浸式的體驗」。

3.《萬有引力之虹》 托馬斯・品欽
後現代主義經典之作,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結束之際,其事件主要圍繞德國V2火箭計劃展開。
這一個有點奇怪。我們為這篇文章聯系過許多作者,因為《萬有引力之虹》是一本大家都假裝讀過的書――然而他們都承認他們自己也沒有真正讀過。
「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讀完過《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等待讀者們為結尾處漂亮的螺旋式設計捧腹,而現在他開始想不明白了。我自己就讀過五次開頭。」Paul Cornell(漫畫Saucer Country還有即將出版的小說London Falling的作者)說道。
所以像他這樣厲害的類型作者都失敗了的情況下,為什麼你還應該讀《萬有引力之虹》呢?有人說起碼這書的某些部分他們可以感到相當充實地讀下去。Pat Murphy(The City, Not Long After和The Wild Girls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理由:「這是一部可以與詹姆斯・喬伊斯(的作品)媲美的科幻小說,曾經是普利策獎的有力競爭者,它糾纏不清而復雜萬分,既出格又晦澀又離題(transgressive and regressive and digressive)。1974年它一出版,隨後就獲得了國家圖書獎,而又是Irwin Corey教授出面代品欽領獎。」另外將超常的性和V2火箭相結合,這也讓Pat Murphy喜歡:「我愛自己對這本書的感覺,以及它於世界的精神性(psyche)中製造混亂的潛力。」也許有天她會讀完――或者也許她將堅持自己對這本書的想像。

4.《基地》 艾薩克・阿西莫夫
這部經典的主題是哈里・謝頓以及一個偉大星際帝國的衰亡。
Cornell大膽地說:「在這個混沌理論已將心理史學毀滅殆盡、而小說作品都建立在那個大觀點之上的年代,《基地》變成了那種討論的遠比讀過的多的經典作品。」盡管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故事「也許會永遠保持科幻入門必讀的地位。」Cadigan還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們應該真正閱讀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討論它:人們「應該讀,因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將數學應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範例。」

5.《大魔法師》 蘇珊娜・克拉克
一部異質歷史,講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紀的英格蘭的故事。
這是一部每個人都在談,但很多人都懶得讀的作品,因為它「又大又厚」,John Shirley說(他最近的作品是兩本選集A Song Called Youth和Everything is Broken)。但這絕對物有所值,他接著說:「這部吸引人的、想像豐富的、偉大的奇幻作品有點像舌頭和什麼歪曲的東西同時貼在頰上的感覺。這也是奇幻界里出產過的最好的散文作品。然而其實它本身並不很在意奇幻這個標簽,除了某種程度上是絕對富有深意的。而且還全然明白存在的荒誕性。也許有點像James Branch Cabell。」

6.《1984》 喬治・奧威爾
給了我們「新話」和「老大哥」的反烏托邦經典。
「我覺得很多人都假裝他們已經讀過了奧威爾的《1984》然而實際上沒有。它是如此風行於世的一個文化符號,以至於一旦有人提及它大家總會假定自己知道別人在說什麼,」Christopher Moore(Lamb、Fluke和The Stupidest Angel的作者)說道。
他又接著說:在這樣一種我們對信息自由和隱私做出種種假定的文化之中,我認為,《1984》的重要性比起以往更加突出。它很好讀,而且在它直接而確切的文本中能感到一種真實的人性。自從它出版以來,很多反烏托邦題材的書和電影都以它為靈感來源,所以我覺得你閱讀它的時候一定會覺得似曾相似。」

7.《最後和最先的人》 《造星者》 奧拉夫・斯塔普雷頓
1930年代創作的兩本預言性的作品,探索了深遠的星空和遙遠的未來。
Rudy Rucker(最近的作品是Jim and theFlims以及一本自傳Nested Scrolls)評價說,這是兩部談論的遠比讀的要多的奠基性的科幻經典。情況就是,每人的書架角落裡都有一本翻爛的斯塔普雷頓平裝書,他們可能鑽研過但卻沒有一本一本讀過。「由專業哲學家寫就的奇妙的、預言性的科幻作品,萌發了後來作品的所有想法的種子都包含在這兩本書里了,」Rucker說。

8.《漫長的明天》 雷・布拉凱特
這部1955年的小說故事發生在一場核戰爭之後,其作者是《帝國反擊戰》的編劇之一。
「我不明白為什麼沒人把它列入偉大美國科幻小說之列――大概是因為那些說自己讀過這書的人都根本沒有讀過,」Nicola Griffith(Ammonite和Stay and Always的作者)說。「開篇的三分之一讀起來好像美國神話版的《英王欽定本聖經》:堅定、韻律優美、不容妥協。」
Griffith又說:這本是一部「教育小說」(Bilngsroman),卻因為布拉凱特的巨大野心,她選擇了核毀滅的廢墟地球作為故事背景。她的目標是不會低於以人物為中心的最好的嚴肅科幻小說。在1950年代,這本書一定把它的讀者們像襪子一樣從里朝外翻了個個。假如我發現年輕的卡爾・薩根受了這本書的關鍵影響,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薩根主義的種子:進行太空開發的國家將特別罕見,因為在逃脫本行星重力之前他們就會朝向毀滅發展――不夠完美;布拉凱特是她所處時代的造物,繼承了核威懾時代所有文化上的問題――然而也是此類型里一步驚人的跨越。

9.《達爾格倫》 塞繆爾・德拉尼
這部不能繞過的小說講述了一座隔絕而奇怪的美國城市Bellona的故事。
「這是我們的《芬尼根的守靈》。我也沒有讀過,」Nick Mamatas用想像中的科幻迷的口吻說道。(Mamatas最近的作品是The Damned Highway: Fear and Loathing in Arkham)
「《達爾格倫》保持著紀念性的成就,」Jeff VanderMeer(Finch的作者,The Weird的編輯之一)說道。像《萬有引力之虹》一樣,這部小書需要讀者做大量的功課,「而閱讀的時候我們好像不會在意做功課,」VanderMeer說。《達爾格倫》「顯示了巨大野心、情感、智慧以及技術能力的組合,」而且它站在了最高峰,遠遠超過「這個領域內的傳統認知」。

10.《無盡的玩笑》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一本相當長的、寫滿腳注的書,講述了Incadenza一家的故事,還有一部有著致命吸引力的電影,還有網球。
Mamatas提議將這本書列入這個單子,因為人們總是談論它,把它放在書架上,用它巨大的書脊告訴別人他們有多聰明。但很多人大概看了看那些腳注然後就放棄了。真的是很丟人――《無盡的玩笑》是一本才華橫溢而內容豐富的書,而且也非常好玩。它的腳注都非常好玩,而且對故事的闡述是不可或缺的。另外,《無盡的玩笑》讀起來很像一本厲害的偵探小說,因為在書的一開始你就會目睹Hal Incandenza的悲慘命運,而不得不在之後的閱讀中弄明白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4. 適合五六年級學生看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楊鵬 筆名雪孩。 福建長汀人。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及少年科幻作家,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簽約作家。出版作品100多部,計1000多萬字。主要作品有:《楊鵬科幻系列》、《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校園三劍客》《功夫米老鼠》等。創作翻譯影視同期書:《快樂星球》、《變形金剛》、《少年包青天》、《小鯉魚歷險記》等,另著有中國第一部大型科幻話劇《帶綠色回家》、動畫片《福娃》(52集)、《少年狄仁傑》(104集)、《千千問》(128集)(均由中央電視台拍攝)《YOYO歷險記》(52集)等。著有理論專著《卡通敘事學》、《科幻類型學》、《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在中國》等。曾3次獲官方文藝最高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另外還獲兒童文學界最高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中國科幻界最高獎——「銀河獎」、中國科普界最高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中國圖書界最高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電視最高獎——「金鷹獎」等各類國家級以上大獎20多次,多篇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
作品介紹
楊鵬從中學時代發表作品,完全以稿費為生活來源念完大學、研究生,並依靠稿費成立了工作室、公司。是國內發表兒童文學品種最多的兒童文學作家,迄今已出版圖書100餘部,共計1000多萬字。其作品主要面向小學中高年級以及初中讀者。其作品分幾大系列: 楊鵬的代表作品是:《裝在口袋裡的爸爸》。該系列被收為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小布老虎叢書」中,為「小布虎」最暢銷作品,平均每兩個月可重印一次。 面向小學中低年級的作品系列是:《弟弟弟奇遇記》。該系列代表作品有:《來自未來的小幽靈》、《魔術貓》、《外星鬼遠征地球》、《魔力古棒》、《小人國來的大偵探》等等。這些作品均為楊鵬的早期作品,曾在國內大部分小學生閱讀的刊物和報紙上發表過,影響極大。 面向小學高年級和初中讀者的作品系列是:《校園三劍客》。該系列代表作品是:《瘋狂薇甘菊》、《變成獵豹的男孩》、《吃人電視機》、《北京玩偶》等作品,已出版70餘部,為中國目前最長的少年科幻系列小說,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幾乎所有的兒童文學大獎。其中被改為話劇的《帶綠色回家》,為中國第一部大型科幻話劇,也是建國五十周年獻禮劇目,在北京演出時,曾有多位國家領導人觀看指導。該系列的《世界之迷科幻系列》也被引進到韓國、香港,同樣深受海外讀者的歡迎 。 2010年成為迪士尼首位在中國簽約作家,著有《功夫米老鼠》迪士尼中國本土原創精品系列。

5. 小時候看的一本科幻小說 講的是男主角因為眼睛受傷而住院,醒來後發現醫院空無一人,原來在他住院這幾天天

第二個紅格子皮膚的是美國科幻作家大衛·赫爾(DavidW.Hill)的短篇《天幕墜落》 1995年發表於《科幻世界》雜志。將環境和親情結合 很震撼
給個採納吧君 第一個還在找

你看的可能是大衛·赫爾的小說集,或者是他和別人的小說選,

天幕墜落
媽媽病倒不久,爸爸就失業了。他常常呆在家裡,開始還早早起床,不等我和姐姐米蘭達上學,就穿戴整齊出門了。可是,過了不到一個月,他就變得不修邊幅,愛睡懶覺了。我們下午放學回家,總是看見他只穿著褲衩、仰卧在起居室的睡椅上,滿身黑紅相間的彩紋,呈棋盤方格狀,襯以蒼白的皮膚,絢麗奪目。爸爸對他的文身感到自豪,可我和姐姐卻看不順眼。爸爸在我們這個年紀可棒極了,他說,簡直不明白我們怎麼變得這么少年老成。
「嘿,小傢伙,」他招呼我們,「瞧一瞧這個。」
我們脫下帽子,用毛巾擦掉臉上的油膏,走過去看個究竟。爸爸正在看電視7頻道,這是「遮陽天幕計劃」實況轉播。之間鏡頭聚焦在一葉小舟上,在黑茫茫的天空背景下,小艇猶如一個銀色的亮點,尾部彷佛蜂蛛抽絲,噴出一絲雙分子線。一和真空接觸,雙分子線立即擴展千倍,形成一張巨大的七彩薄膜,繼而組成圍繞地球的巨傘的一小部分,遮蔽世界免受太陽紫外線的輻射。「妙極了,」爸爸叫了起來,他一直是個科技迷,「瞧吧,孩子們,人們在創造歷史。」
「另找時間好嗎?爸爸?」姐姐說。
隨後我們姐弟倆坐下來做功課。作業不做完不準出去玩,而且不到傍晚,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呆在家裡。這還不行,出門前爸爸一定要我們戴上帽子、手套和太陽鏡,並且在臉上塗滿油膏。5分鍾後,我們慌慌張張地跑過堅硬乾燥的地面,躲躲閃閃地穿過荒蕪的枯樹林,來到公園里。我們的小夥伴們大都住在城市地下,因此,通常我們都是在西部中心公園側第72號大街地鐵站自動扶梯口同他們碰頭。有時候,小夥伴們取笑我們住在地面,但姐姐幾句話就把他們打啞了。
「爸爸說遮陽幕工程一完工,那時候人人都想回到地面上來,」她以12歲女孩在的自信心說得可堅決了,「畢竟,誰想住在又黑又舊的洞子里呢?」
那天下午,爸爸心情沉重地對我們說:
「孩子們,有壞消息告訴你們,」他說,「你們還記得媽媽上周去醫院檢查嗎?醫生作了幾項檢驗,今天上午打電話告訴了我們結果,是癌症。」
我們不必問媽媽患的是哪種癌,因為自從我們到了可以獨自出門的年齡以來,父母就一直訓練我們防止這種疾病。姐姐說:
「可是您總是很小心的,媽媽。每次出門您都戴了帽子、太陽鏡的。」
「這我知道,親愛的,但你要知道,我們小時候哪裡知道這些。我們不懂什麼臭氧層枯竭,也不懂什麼紫外線,也不懂如果不小心太陽光會多麼厲害。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在暑假期間好幾次給太陽曬起了水泡。太陽就這么毒辣。你們小時候要是給太陽曬凶了,長大後就可能得皮膚癌。」
在以後幾個星期里,我和姐姐才得知問題並不出在醫學技術,當時的醫術幾乎什麼病都能治療。通常,採用一種基因培育出來的病毒治療,就足以在皮膚癌轉移前,甚至在媽媽的病情開始擴散時治療。即使這種治療失效,用激光照射或動外科手術,一般也能治療皮膚癌。不,問題出在錢上面,父母都沒有享受醫療保險。媽媽一直是個自由撰稿人,以前全靠爸爸的醫療保險金治病。可是,爸爸丟了飯碗,同時也丟了醫療保險。
到那時候,姐姐真的恨起爸爸來了。她很少理睬爸爸,而且一開口,就數落他的文身多麼丑,他的玩笑多麼無聊,他失業後長得多麼肥胖。姐姐主動照顧媽媽,給媽媽端茶、遞水、喂葯,呆在床邊朗讀媽媽喜愛的維多利亞的小說給媽媽聽,一讀就是幾個小時。她不讓爸爸搭手,爸爸一插手幫忙,她就狠狠地瞪他幾眼。他只好退到起居室,整夜抽煙,看電視播放遮陽天幕建設工程的緩慢進展,有時候在凌晨我發現他仍然呆在那裡。

一天下午,我跟著姐姐來到東60號大街的一架商店,招牌上寫著:「人體器官商店:收售器官。」
姐姐推開沉重的玻璃門,進門的正對面是一張服務台,後面坐著一位胖老頭,生了一雙多色的眼睛,他放下手中的報紙,說:「想買些什麼嗎?」
「是的,」姐姐回答,「皮膚。」
「哦,是皮膚?,皮膚可貴了,親愛的。這些日子人人都想要皮膚,是因為太陽的緣故,這你知道的。」
「我知道。」
「你是想要一、二碼大的皮膚,還是全身的皮膚?」
「我想要夠一個成人全身的皮膚。」
「哦,哦,成人全身的皮膚。是大個子還是小個子?」
「比我大,但大不了多少。這兒,這兒除外。」姐姐指著她的胸部和臀部比劃著。
補充: 「我明白了,你需要的是八號尺寸,小姐。這個尺碼一般要賣13萬5千元,不過,既然你有賣有買,我就優惠你,只收10萬元。你覺得怎麼樣?這么劃算的生意哪裡去找?」
「是10萬元嗎?」姐姐重復道。
「這當然不包括手術費。通常,手術費另收4千元,我是指植皮。不過,截除手術免費。當然,信用卡也好,醫療保險金也好,我們都收。」
姐姐仍不相信。「我就是連手腳都賣給你,也不夠買全張皮膚,是嗎?」
「沒錯。我說過,這些日子皮膚緊缺,很難收購到。無論是誰進來賣給我們一個手指,或一顆牙齒,或一隻腎,幾個小時後就走出去了,沒事。皮膚可不同,就和心臟一樣,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那麼,我全身賣多少錢?」姐姐問道。
「目前的行情是10萬5千元。」
「我簡直搞不懂,」姐姐叫起來,「我如果賣出全部身體,你才只出10萬5千元的價。可是,我只是買皮膚,就要花13萬5千元,還外加4千元的手術費。太不公平了!」
「這是做生意,親愛的,市場有市場的規則。規則又不是我制定的,我只是辦事人員。」
姐姐的臉漲得通紅,我還以為她會發火,或大哭一場。然而她鎮定下來,平靜地放下衣袖。「打擾您了。」她說著便從我手中接過夾克大衣,牽起我的手,轉身走出門去。

以後的幾個星期,媽媽已經病入膏肓了。爸爸依然關心著遮陽幕的事。「快完工了,有好幾百萬平方英里大,再過兩三周就完工了。聽說,紫外線已經下降了20%。不久,你們就可以白天出門了,再也用不著戴帽子、太陽鏡和手套。也不用全身塗得油膩膩的了,就像媽媽和我小時那樣自由自在的。樹木又會長起來的,還有青草、松鼠、鹿子、浣熊,動物都是野生的,不是關在動物園的。人人都會又重新住到地面上來,不僅僅是我們這些人。你們等著瞧吧,一切都會像過去一樣。」
補充: 爸爸描述的前景令我神往,姐姐卻勃然大怒。
「你又喝醉了。我知道你在樓下干什麼鬼名堂,我聞到了你身上的酒味。你喝醉了說醉話,吹的天花亂墜,誰又在乎呢?媽媽等不到那一天了,這是你的過錯。」
姐姐泣不成聲,身子猛烈地顫抖著,我真怕她會倒下去。爸爸默不作聲,木然呆立,望著我們,走開了。
「孩子們,」媽媽說,「我想要你們理解爸爸。爸爸和我一樣也有病,你們看不出來,但病卻是實實在在的,如同高在天空的遮陽幕。他一直在努力恢復健康,但都失敗了。他在很久以前,甚至在生你們之前就得病了。我以為我能幫助他康復,可是,光憑愛是治不了病的。知人要知心。你們的父親是好人,他讓我開心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他愛你們是全心全意的,為了你們,為了我,做什麼都願意,這才是最重要的。」

幾天後,媽媽去世了。爸爸從火葬場捧回媽媽的骨灰,我們將骨灰盒帶到喬治坊 ⒍俅笄牛 叩角諾鬧醒搿G畔旅婧艿禿艿偷牡胤劍 首毆 醚泛擁匿鎬?細流。
我們不知呆立了多久,一直望著下面的水流。終於,我抬起頭來。
「爸爸,那是什麼?」
「哦,上帝。」
「那是什麼,爸爸?」
爸爸沒有吭聲。
。 補充: 我們身後,橋上的交通,主要是州與州之間過往的卡車,全都陷於停頓,人們都下車來觀看。
從遙遠的地平線到頭頂上空,從四面八方,天空充滿了躁動。在高高的天空,可能在大氣層邊緣,一條條亮麗的巨大綵帶漫卷,飄揚。多麼神奇,多麼美麗!我興高彩烈,沒有注意到周圍大人們的表情。沒人說話。巨大的遮陽天幕緩緩地降落,愈來愈大,也愈發奇美,五彩繽紛,在外層空間蠕動,猶如一個有生命的龐然大物,笨重而又輕柔地落向大地。不一會,連晚霞和高空卷雲也給遮蔽了。天幕還在降落,遮天蔽日,籠罩世界,這壯觀景像亘古未有。突然,有人叫起來,我一驚,原來是爸爸。
我嚇壞了,走到爸爸跟前,臉靠著他。「出什麼事了,爸爸?」我問道。
「是遮陽幕,兒子,」他回答道,「遮陽幕落下了。」
這是人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附近一位卡車女司機,走回駕駛室,擰開收音機,讓車門開著,以便我們大家都能聽見。盡管有干擾聲,很快大家還是聽清除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原來一場太陽能風暴經過百年甚至千年的熱能積蓄,突然釋放,威力之猛,超過人類的預測,更遠遠超過遮陽幕的防護裝置能力。太陽光的兇猛輻射摧毀了遮陽幕的控制系統,將它扯出其運行軌道,驅使到大氣層,正如我們所目睹的,四分五裂碎成大得不可思議的彩色紙條。部分碎片相互摩擦起火,團團火焰忽燃忽熄。碎片向我們徐徐地降落,裹挾著雲團,愈顯浩大,乃至遮蓋了整個天空。
「完蛋了。」爸爸悄聲低語。
「什麼?爸爸?」我問,「你說什麼?」
「還記得我講的吧,兒子,遮陽幕是我們最後的機會。現在,事情糟了。不久,甚至連空氣都要污染,我們將再也不敢在戶外呼吸了。因為陽光強烈,萬物不生長,空氣得不到補充,我也說不準我們的命運將會如何。也許,你們的母親是幸運的。」
那天晚上,爸爸喝醉了,星期天他又醉了整整一天。星期一他有了好消息。
爸爸講一家專門替沒有留下遺囑的死者查找其親屬下落的公司聯繫上他。原來,他有一個他從未聽說過的姨媽。姨媽死後留下一大塊房地產,其中一部分用來付給公司查尋他的費用,剩下的足夠我們遷居,並過一段舒服日子。3周後,搬家公司開車來將我們的傢俱搬到地下城堡。 補充: 五
後來,爸爸告訴我們他要出遠門,他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南極,」那天晚上他說,「我將在大陸架下面的海底石油鑽機上幹活。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準帶家屬,不過,我已經作了安排。銀行將每月為你們提供充裕的生活費,並且支付你們的水、電、煤氣費。至於房子,你們不用擔心。另外,我還雇了一婦女和你們作伴。我簽了兩年的工作合同,中間沒休假,因此,我要去很久才回家。兒子,你可要聽姐姐的話。」從此,我們再也沒見到爸爸。
爸爸關於沒有遮陽幕的世界的命運的話不幸言中了。到了我念大學、姐姐讀研究生的時候,這個世界變得不適合居住了。地下城的每個入口都設有空氣閉鎖室,凡未帶獨立的供氧系統者不得入內。太陽光特別毒辣,哪怕只是曬一會兒都有危險。大江小河湖泊都乾涸了,海洋也在萎縮,新鮮干凈水已成為往日的回憶。千百萬人,其中大都是窮人,或死於太陽光輻射,或死於窒息,或死於口渴,或死於暴動騷亂,因為地下城人滿為患,容不下這么多人。
我和姐姐總算倖存下來了,居住在地下城。
一天,我在游泳館游泳。游完了習慣性的20圈後,剛剛離池上岸,突然瞧見某種亮光一閃,顏色黑紅相間,呈方格狀,分外眼熟。
我用毛巾擦乾身子,向我注意到的那位男子走去。他五十多歲光景,估計是個商人,但由於他只穿著游泳褲,看不出他的來歷。我自我介紹一番,然後說:
「我忍不住瞧你的文身,花紋真奇特。」
「你喜歡嗎?」
「那當然。」
「還有人喜歡?!可我自己卻受不了。」
「怎麼會呢……」
「當時我是迫不得已呀。他們來推銷人體全身器官。你要知道,我急需皮膚,而又沒有現存的貨。多年來,我一直想把這文身弄掉,可就是沒有辦法。」
我豁然醒悟,原來根本就沒有死時沒留下遺囑的神秘、富有的姨媽,至於遠在南極的海下工作也純屬子虛烏有。爸爸沒有湊到足夠的錢救媽媽的命,不過,他賣皮膚和器官所得的15萬美元卻足夠給我們在地下城買一小套住房,並在我們長大成人前給我們提供生活費。
媽媽說對了,爸爸對我們確實是一片愛心

6. 找一部科幻小說,說的是我們的宇宙是虛擬的

我預感到有某種超智慧存在,他們設計製造了一個超級矩陣系統SMS,並在該平台上開發編寫了一套多維空間虛擬程序TT-DVRA,正是這套程序的開啟運行,虛擬造就了我們這個世界——宇宙。所有的物質,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與對應關系,都是由程序事先寫好的,可以說這是一個嚴謹到天衣無縫的精妙體系。因為它太有規律了,以至於我們這些被虛擬出來的智慧生命,每每想到這里都由衷發自內心地贊嘆,這一切似乎太不可思議了!

破譯的終極-Hypothesized world (被假設的世界)

現在有許多書籍和網站探討駭客帝國哲學,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想法: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這個問題也同樣因為電影而提出,比如The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為Vanilla Sky)以及The Thirteenth Floor(異次元駭客)。這個學說還被一位哲學家Nick Bostrom升級,寫成《你生活在一個電腦世界嗎?》因此我時常思索這樣一個問題,什麽是真實的存在?是不是像有些人的觀點,實質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虛幻呢?

那麽由此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為,我們所看到的身処的這個無邊無際的宇宙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質運動規律,都只不過是一台被稱之為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級計算機程序虛擬出來的模仿擬像而已。所以我們不妨來試著這樣假設,有那麽一個真實存在且高度文明的世界,那裏的智慧生物進化到近乎理解宇宙萬物運動規律的程度,他們設計製造了一台叫做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級矩陣系統,並且在它上面開發編寫了一整套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虛擬出了一個他們認為近乎合理到天衣無縫的模型體系。在這個虛擬宇宙模型中同樣會有以他們的原形設計的生命元,並且這些生命元會按照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事先定義好的規則升級進化。

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人類,然後再用億萬年的時間進化到像現實中的他們那樣,擁有高度發達的智慧與文明,能夠有能力去製造同樣一台叫Super Matrix System的機器,接著那些實質為虛擬的人類依照自身對自然的認知也去虛擬了一個宇宙模型,而這個再次被虛擬的宇宙模型中也註定會有生命元,且進化到同樣高的程度必然也會去製造一台Super Matrix System機器,再往後推理又會繼續去虛擬下一個宇宙,依次周而復始無限循環嵌套下去。

那麽我們究竟存在於這無數層嵌套的哪一環呢?就目前來看,生命元是不可能想像得出宇宙之外的事情的,這更受限於Super Matrix System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迴避了對母體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更傾向於Super Matrix System根本不允許生命元代碼擁有突破宇宙之外的意識概念,否則的話當生命元升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破壞系統的平衡。而且我們也不會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謂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比如我現在猜破了這一玄機,認定這個世界是被超智慧製造虛擬出來的,如果這一刻我的頭腦擁有了自由思想,那麽為什麽我卻無法去證明驗證我的猜測呢?再比如,我發揮我的自由思想,我想此時此刻我就站在宇宙以外的某個地方,我正在放眼審視宇宙的真相,可是我能把看到的一切都描繪出來嗎?

所以說我們沒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謂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另外在我們的社會群體中還存在一種現象值得我們去推敲,那就是人類個體都喜歡反駁他人的觀點。一個事情的正反兩面,都有不少人在反駁,假如有一個人說這個是對的,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他,反之也一樣。照這樣來說「否認」是人類個體最常見的反應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一生當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知道!」而這也是一點可疑之処。這個所謂的「否認」和「不知道」其實都是Super Matrix System超級矩陣系統的原始程序代碼的遺留問題。早期的TT-DVRA為了防止思維元破譯該體系,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對它們的社會交互性採用了一種間接迴避補償模式,進而很好的避免了該嚴密系統的過快崩潰。

也許真正的真理就在SMS母體自身之外,人類永遠也無法知曉,因為有些東西自始至終我們也無法明白。展望遙遠的未來,我們的智慧與文明也必將進化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這讓我們也有能力製造一台象Super Matrix System一樣的超級計算機系統,同樣用於去模擬我們所認為的這個宇宙體系,其中有生命,並且也會沿著設計好的時間規則進化……
最後我只能用Morpheus的著名台詞「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拉到我們眼前來使我們看不到真實)來結束這次討論。

----------------------------------------------------- 答辯補充 ------
我的思想本身也是受限的,所以文中所涉及的詞彙也許並不貼切,無法真正表明我的想法。關於超智慧,那也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超智慧,一個比我們早出現壹千萬年的文明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超智慧。至於他們製造的計算機SMS還能否稱得上是計算機,又或者早就超越了計算機的境界,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有一點我認為,即便是再先進他也要有編碼的存在,只是編碼方式的優越性不同罷了,設想如果不編碼又怎麽能組織物質呢?

7. 你讀過一些什麼科幻小說一句話寫寫感受

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好像感受一下那個游戲的世界。

8. 有哪些科幻小說中的設想已經變成了現實

海底兩萬里描寫了一個當時還沒有的潛水艇艇上生活著一群快樂的海盜在幾個大洋之間的到處跑,現在潛水艇已經到處都是,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新鮮事,星際迷航中激發他們對探究宇宙的熱愛,半個世紀前的科幻小說所預示的觀點,隨著現在的技術的發展也得到了證實,例如月中人中傳播的日心說和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這些科幻小說中的設想現在都已經變成了事實。

9. 世界科幻小說排行

科幻小說為我們認知宇宙、重塑世界觀打開了一扇大門,世界級的小說有很多,我只來說一說我覺得有代表性的幾部。



最後我要隆重地說一說

  • 《三體》:中國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劉慈欣,是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三體》是中國近幾年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劉慈欣用《三體》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

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


10. 中國十大科幻小說是哪些

《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排行榜已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09 15:07:38 瀏覽:402
人猿泰山小說推薦理由 發布:2025-08-09 15:03:36 瀏覽:821
飛機穿越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09 15:00:49 瀏覽:249
關於明星的牧場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09 14:50:35 瀏覽:430
氧氣聽書歷史版本大全 發布:2025-08-09 14:46:44 瀏覽:162
科幻小說怎麼說用英語 發布:2025-08-09 14:24:24 瀏覽:608
最佳網游小說排行榜2015 發布:2025-08-09 14:21:25 瀏覽:632
言情小說後 發布:2025-08-09 13:54:43 瀏覽:314
公司新來前台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9 13:26:22 瀏覽:687
科幻小說聯邦學院 發布:2025-08-09 12:58:37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