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科幻小說集讀書筆記
① 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讀後感
[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讀後感]對劉慈欣《三體》三部曲之《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了解,首先是大耳的博文《三體文明》、《毀滅時刻》、《黑暗森林》,讀後有一大概的了解,後來決定購買這幾本書,是讀了歡歡的博文《最好看的長篇科幻小說,沒有之一》,讀後又重新翻讀大耳博文,才決定購買的,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讀後感。 無疑,《三體》三部曲的想像空間很多已經超越了現今人類的認知范圍,關於作者的想像力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其影響之廣之深,推薦看上面的四篇博文。讀完《三體》三部曲已經近2個月了,一直還在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的,是其中幾個女性的性格刻劃,先是《三體》中的葉文潔,後是《三體3》中的程心。 葉文潔因目睹父親被打死,母親背叛而開始關閉心靈,後來被出賣頂罪,使得她對人類漸漸絕望,最後她殺了丈夫和雷書記,是不是心如冷冰?她女兒的死,似乎也未能再給她多大的傷害。葉文潔是一個缺乏愛,也不相信有愛的人,這樣的人生經歷,令我覺得很可憐。書中沒有介紹她如何死的,或許是老死,或許是病死,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走進過她的內心世界?誰走進過她的心靈?她這一生,造成了這樣巨大可怕的事件,在她心目中,也許跟父親被打死時的場景常常會重疊在一起吧,我總是很難想像一個惡人,可以惡到冷酷如鐵,堅硬如鋼,不但毀滅自己,也毀滅這個地球上所有的同類,不論是自己最親近的人,還是那些陌生人,葉文潔在我看來,很可憐,她感受不到被愛,雖然有愛圍繞,當人被仇恨所浸沒時,或許是被仇恨的慾望蒙蔽了雙眼,於是,有了三體星球的出現,讀後感《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讀後感》。 如程心呢,最後的結局,也是錯過、錯過、再次錯過。與《三體2》男主角之戀情發展,完全就是因為被愛,被贈送了一顆星星開始。仍是錯過了的,而且後面的結尾關於她感情的變遷寫得我不太喜歡,有點粗糙了,如果責任真的那麼巨大,可以放棄感情,如章北海,理智、理性到沒有感情的成分,太極端的感情色彩,相信有,而程心的情感變化過程,鋪墊得有些不足。當然,這是科幻小說,非言情小說。 書中最為喜愛的,是三個童話故事,奇詭炫麗,光彩奪目,那些隱喻和想像力,真是好得沒法說。思緒很有些零散,在這近2個月中,很久沒有讀過這樣好的科幻小說了,跟Andy講述了一些書中的故事和內容,可惜他現在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讀,要不他對物理和天體的興趣,也許會因這書而有所提高呢?
〔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② 一本短篇科幻小說集,很久很久以前,0708年左右在學校看的,書出版時間比這還早
劉慈欣的很多短片科幻都不錯。三體獲獎後,他也開始集結成冊發表了
③ 劉慈欣短片小說集好詞好句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④ 劉慈欣所有科幻小說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⑤ 一遍科幻書籍的讀後感……500字……急需
科幻書籍讀後感
《海底兩萬里》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後來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後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於世。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2~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下部第三章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啊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現一位印度採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為告終。在細節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麼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這本書還寫到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⑥ 劉慈欣,《2018》讀後感,800字!急求!
前幾日,我閑暇無聊,便讀了劉慈欣寫的小說集《2018》。去年,我讀了他寫的《三體》三部曲,深為震憾。我以前讀過兩本科幻小說,是邁克爾·克萊頓寫的《侏羅紀公園》和《神秘之球》。雖然讀起來也不錯,但氣勢遠不如《三體》恢宏。《三體》是長篇巨著,是基於一些物理假說構築延伸的一個龐大復雜的故事體系,而《2018》帶給我則是另一種感受。每篇篇幅雖短,但想像力絲毫不遜,也有各種曲折矛盾,讓人腦洞大開。不同於一些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狗血故事,他的小說,開始讓人難以捉摸,然後漸漸明晰,高潮之處終於讓人恍然大悟又驚心動魄。結尾簡略卻令人深思,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
劉慈欣的小說有許多都反映了人類文明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在高科技地外文明面前的脆弱。他的作品並不是那種一些科幻片中英雄帶領人們通過頑強抵抗得以戰勝外星人的理想主義。在劉慈欣的筆下,一個文明的誕生與覆滅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他不是機械地描述這一過程,而是結合社會、文化生動地反映出危機來臨時人們的反映。在危機面前,社會中許多潛在的矛盾都會爆發出來,並猛烈沖擊現有的秩序。這其中所蘊含的關於社會學、心理學的道理,正是作者沉思的,也是值得讀者思考的。
即便人類渺小,但大劉筆下對人類文明還是充滿希望的。比如在《2018》的第一篇《2018年》中,提到「時代總是越來越好的」,這其實就是對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寄託。《詩雲》中,即使是掌握著宇宙頂級科技的文明,也難以創作出超越李白的詩篇。這其實就是對人類文明和智慧的肯定,單純的技術並不能取代一切。《地火》則現實地表達了作者對煤礦工業變革的期望。《超新星紀元》反映了孩子們肩負著重任,他們不僅是祖國的花朵,更是人類文明的未來。
具體篇目我就不加細說了,裡面的每一篇都可以引申出許多話題,引發很多思考。好的科幻小說不是胡思亂想,憑空捏造,而是作者長期思考的結晶。正如《2018》的序言中將劉慈欣評價為「第五位面壁者」。他的小說其實就是他對現實社會,對人類文明,對宇宙審美的沉思結晶。他的科幻作品不僅可以給廣大讀者帶來科學的滋養,也能帶來心靈的啟迪,而且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科學的熱愛和好奇。
我讀了《2018》,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對世界的認知。我也有這樣一個信念,歷史在進步,時代一定是越來越好的。
⑦ 求劉慈欣的所有科幻小說全集txt
我不是上傳了嗎?你自己下一下不行嗎
⑧ 劉慈欣認為科幻小說不僅需要科學的幻想也需具有人文情懷請結合你帶上她的眼睛
劉子欣認為科幻小說不僅需要科學的幻想,也需要有人請文華去表達情感。
⑨ 求劉慈欣都寫了那些,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說,有好評哦。
《三體》、《流浪地球》、《球狀閃電》、《科幻世界》、《超新星紀元》、《鄉村教師》、《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