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科幻小說宇宙毀滅
Ⅰ 假如生命只剩下六天——西蒙.史密斯《科幻小說的終結 》
如果把西蒙.史密斯的《科幻小說的終結》當做科幻小說來讀,那肯定是要失望的。它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懸疑小說,科幻只充當了道具和背景,它關於時間的終極反思,才是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
當世界即將毀滅,人類只剩下一個星期的時間,你會做點什麼呢?我的第一反應是,該幹嘛幹嘛唄。
以這種輕松隨意,甚至淡漠的態度回答這類嚴肅的問題,我敢肯定我的回答是沒有經過腦子的。為什麼沒經過腦子?因為沒有思考。在看到這個問題並回答之前,潛意識就已經假定了它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並未當真。
因為我們還有未來,並且未來還有很長時間。
小說中的人物們並未有此幸運,作家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宇宙經過無數年的膨脹之後,正在快速地塌縮,這種塌縮也已經過了無數年,直到小說開頭才被證實。那個世界很悲催,一經創造馬上面臨毀滅。
星辰即將毀滅,星辰在越來越快地靠近,人們的生命還剩六天時間。
時間對他們來說是最危急的事情,未來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他們不再擁有未來。
如果順著這條線繼續發展下去,科幻小說家可以寫成一部波瀾壯闊的地球毀滅科幻小說。然而西蒙.史密斯筆鋒一轉,一樁殘忍的兇殺案開始了,就在宇宙毀滅被證實的這一天。
小說以警探赫比的調查過程為主線,對死者的家庭和社會關系進行了梳理,對那些人一一進行走訪,挖掘案件背後的可疑人物和可能出現的原因。
這看起來像是一樁普通兇殺案,但是你不要忽略了它的背景——宇宙馬上就要毀滅了,人類只有幾天時間存活。那麼調查還有什麼意義?即使找到了兇手又能怎樣,他不是一樣可以逃脫懲罰?反正大家都要一起滅亡了,誰還在乎會不會被懲罰。
「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不存在現在的。我們不是這里的我們,所有的我們都活在過去,未來,或其它的時間里。通過我們的想像欺騙每一個真實的時刻。我確定,還沒有認識到我們活在現在的時間有多麼少,我們是相信會改變,並成為改變後的狀態。突然,不再有改變了,未來已經從我們的腳下清除掉了。就像你知道的,犯罪只與未來有關。賄賂,威脅,敲詐,都用到未來,未知的未來就像幫凶。」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除了瘋狂等待死亡,或者崩潰瘋掉,是不是沒事可幹了?答案是否定的。看看那些人們,追查兇手的警察,奮筆疾書的小說家,平靜等待死亡的老人,遠行去了遠方的年輕人……他們各自忙碌地做著各自的事,他們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即使知道不會再有未來了,他們仍然不會停下來,他們追隨著自己的心。因為不會再有未來了,所以他們得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完,直到那一刻來臨。這是生命最後的意義。
「說實話,我在某種程度上解脫了。你看,我一直很擔心我什麼時候就會死去。」這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所憂慮的,「因為如果我在詹森前面死去,我就擔心誰會在我死後照顧它。我還擔心,如果它在我之前死去了,我將怎麼辦。它現在才11歲,一個小狗,對我來說,這是很可怕的。……但現在我的擔心結束了,詹森和我會一起死去。」
隨著情節的推進,在對這種意義的探究和解讀過程中,所產生出的類似於宗教般的莊重性,對於面臨末日的人們,有一種撫慰和鎮痛的作用。對讀者來說,這種庄嚴的感覺,始終伴隨著,直到小說結束,或者說直到小說結束它仍未消失。也許對讀者來說,它也可以有療傷的作用。
找到真凶之後,這個世界已到最後一天了。赫比說:「我必須在世界滅亡之前找到他。現在找到他了……滅亡就滅亡吧。」 是的,他的使命已經完成。
小說的使命也已完成。
宇宙在平靜中滅亡了,悄無聲息地。
讀完小說我無法平靜,《科幻小說的終結》所探討的嚴肅主題,是打開此書的時候始料未及的。原以為這是一本可供消遣的小說,讀完發現整個人被清洗了一遍,就好像也遭遇了一次毀滅過程。我從未意識到我們未來的時間,我們的可供有效使用的時間是如此短暫。
我們普通人對宇宙對生命的認識是那麼膚淺,因此也不太會有能力去探索過於深奧的哲學問題。或者說,我們並不在意是否具有這種能力,因為不管我們是否具備,都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因此它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能力。我們不去思考,是因為沒有經過這方面的訓練,我們甚至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不明白除了吃喝拉撒,以及工作、家庭和社會責任,還有什麼是值得進行深入探究的。
我們就是這樣放任自己不思考。
但小說家不一樣,他們在思考也在創造,這種創作過程,也是在不斷探索人類終極秘密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在替我們思考。閱讀的意義在於,這種思考是可以通過閱讀這種方式,進行傳承。
不論是虛構小說中的人物,還是非虛構文學所傳達的觀點,往往帶有現實中我們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總能發現熟悉的。人性總是相通的,寫作者也都是活生生的人類,而不是上帝或其他什麼。我們閱讀,實際上是在閱讀自己的生活,通過閱讀,去比照別人的生活,去了解和發現自己。
這不是一部特別優秀的小說,但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如果說這部《科幻小說的終結》有什麼是無法忍受的,那就是印刷的錯別字太多,有點粗製濫造,嚴重影響閱讀感受。翻譯得不甚好,翻譯腔有點重,有些地方過於生硬直白,也很影響閱讀感受,畢竟好的翻譯能為原作錦上添花。
Ⅱ 十大公認星際科幻小說
十大公認星際科幻小說:
1.《星際之亡靈帝國》
作者:蒼天白鶴
書評:該書是星際文的開山之作之一,被封為神作。故事講述主人公在逛博物館時意外獲得亡靈法師的傳承,縱橫星際,以亡靈海洋戰術和新型變種亡靈機械爆兵流徵服宇宙。作者擅長描繪功法修煉和星際戰爭,場景宏大,令人熱血沸騰。
2.《大宇宙時代》
作者:zhttty
書評:這是一部優秀的太空科幻作品。面臨太陽系毀滅之際,世界權貴紛紛逃離,留下了一艘問題飛船。一位中國特種兵帶領隊友,在亂世中拯救了人類和精英學者,帶領他們離開太陽系,在宇宙中流浪。故事充滿了超時空要塞的韻味。
3.《修真四萬年》
作者:卧牛真人
書評:這部作品將星際科幻與修真相結合,腦洞大開,想像力豐富。描述了修真文明毀滅後四萬年的重建過程。故事背景宏大,主角與修真者們一起打破宇宙黑森林體系的長夜,駕馭人類文明的終極武器巨神兵,浪跡星海,守護普通凡人。
4.《冒牌大英雄》
作者:七十二編
書評:本書設定在一個宇宙機甲科幻世界中,主角是一個搞笑的胖子,以機動能力(逃跑)而出名。然而,他有著堅韌的性格,個人戰力、推演力和領導力都非常出色。故事講述了他在各種戰役中成長,最終拯救世界於邪惡勢力。
5.《機動風暴》
作者:骷髏精靈
書評:這是一部機甲流軍事熱血科幻神作。主角李鋒雖然不是「王」氏家族成員,但他樂觀積極,充滿鬥志。在一次偶然中,他獲得了高等文明的立方體,從此踏上了超神之路。書中的機甲戰斗尤為精彩,高潮迭起,劇情緊湊,讓人熱血沸騰。
Ⅲ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範文35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1
一個沒有人書寫也沒有人閱讀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當整個世界沒有書籍,也沒有人記得書是什麼模樣,人們又會怎樣?
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到處是一片片的乎歲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也看不到未來。書籍消失了,每個人依靠新奇的科技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男孩憨頭、老掉牙萊特、五歲孤兒小臉以及來自於伊甸的少女拉娜雅沖破重重險阻尋找最後一線生機。
萊特,堅信書寫能夠喚起人們對美好世界的回憶,哪怕因此失去性命也無怨無悔,坦然面對。
憨頭,由於生活所迫,淪落為街頭混混。但是,他心中的善良之燈從未熄滅,他的心中始終有愛。經過萊特的影響,他化身為畫家,在荒蕪的世界裡用文字傳遞文明傳遞愛,用文字改變未來。
拉娜雅,完叢桐美少女,身為普魯人的准領袖,她走進了普通人的心靈世界,她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審視自己的子民。或許有一天,他會用愛來化解普魯人和普通人之間的隔閡。
這本書的人物飽滿鮮活,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並且有著深刻的內涵,它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在小說結尾拉娜雅對憨頭說:「未來屬於我們。」的確,未來屬於我們,只要心中有愛。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2
首先獻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書中的話:"我以為這本書說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只有當你生命結束時,它才跟著結束,可是它又不會真的結束,因為人們會讀到它,記得它,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你是永生的。"
人的一生是用自己的生命鐫寫的一本厚重的書,無論貧窮、富有,無論智慧、愚笨,皆用畢生的言行鑄就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是生命的特殊延續之作。
反思人類的發展,書寫人性的光輝,探討未來的希望書中以伊甸的基因改良人與生活在厄布的滲頃坦普通人的強烈對比揭示了人類的生存目的以及幸福的真諦。伊甸人聰明智慧,環境優美,生活幸福,而普通人則愚昧無知、環境惡劣,生存堅難,但這些表面現象掩蓋不了改良人的巨大缺點,就是他們變得越發自私,不肯為別人犧牲自己的點滴利益,對普通人的種種仇視,源於內心對自身缺點的恐懼,也窺見他們不再能正視自身的缺點,甚至想以某種方式消滅以前的自己。雖然基因改良後變得所謂的優秀,變得更加理性,但也因此喪失了勇氣;但以萊特和憨頭為代表的普通人卻肯為了與自己無任何血源關系的人作出犧牲,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沒有因為伊甸人的"完美"而產生憎恨,正是這種巨大反差,更加彰顯了人性應有的光輝,引領迷茫的人類向希望而行,指引兒童探尋幸福的真諦。
書中拉娜雅與"捐贈人"的關系以及布麗收養小臉的行為,也探討了愛的真諦,"我只知道這個孩子需要我,我也需要他","我愛拉娜雅,她也愛我,但她從來沒有真正需要我"這兩句話完美詮釋了愛的真諦——愛是彼此的呼應。
拉娜雅的草坪演說將故事推向高潮,"但他比在座任何一個人更有勇氣,更具想像力!他不得不這樣,因為他要生存!讓他來教導我們!讓他來告訴我們他的經歷!讓他把他的所見所聞寫下來,讓世人知道伊甸的孩子已經打開樂園的大門!"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3
一個沒有人書寫,也沒有人閱讀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我第一眼看到書名字的時候,就被迷住了,這其實是一部科幻小說。
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到處是一片片的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也看不到未來。書籍消失了,每個人依靠新奇的科技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沒有希望,沒有愛,完全處在一個幻想的美好的世界裡,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人類,有何意義?用現在的話來說,只不過是做白日夢罷了,你永遠也不知道真正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就是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憨頭,一個十二歲男孩,患有癲癇病,從小便被父母遺棄。由於生活環境所迫,他淪為街頭混混,但是,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始終充滿著愛。
萊特,廢墟中僅存的作家。他始終堅信書寫可以喚起人沒對於美好世界的記憶,幫助人類走出困境。
拉娜雅,基因改良人,一位美少女,就是和憨頭的一次遇險,一次機緣,使她走進了普通人的心靈世界。
為了拯救憨豆生患重病的妹妹豆豆,憨頭,萊特,拉娜雅和一個只會說「巧克力」的五歲男孩小臉,一起行動了起來,經歷了種種困難,終於讓豆豆恢復了健康。可是萊特卻成為了理想的殉道者。為了完成萊特的遺願,憨頭寫下了宇宙最後一本書。
這本書,讓我心裡覺得,只要有希望,信心還有勇氣,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同時,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類都需要通過書寫和閱讀來傳遞美好,傳播愛,書寫和閱讀應當與人類同在!是的,無論是書寫,還是閱讀,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我感覺它們就像是我們每天必須乾的事情,通過書寫,你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傳遞出去。而通過閱讀,你可以了解到別人的感情、故事,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你的一身。
而在故事的最後,拉娜雅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傳遞給憨頭一句話「未來屬於我們」,是呀,未來屬於我們,只要我們共同打造這個美好家園,心中充滿希望,充滿愛,未來一定是最美好的!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4
「在磨難和歷險中成長,見證書籍與愛的力量。」看見這句話,我便買了這本書——《宇宙最後一本書》,我讀得廢寢忘食,不到一星期便把它看完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歲的男孩憨頭決定賭上自己的性命,力闖重重危險的關卡,去尋找一線生機。最後,通過憨頭的努力,妹妹終於脫離了危險。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憨頭。
憨頭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和我一樣,喜歡藍天,無邊無際的藍天;也喜歡長著綠油油青草的大地,只要看見綠草地,就想在上面打個滾兒。大自然給了我們人類無窮的資源,而我們卻沒有好好地利用它們啊!
跟我不一樣的是,憨頭在遇到重重危險的時候,有一股百折不撓的精神。為了救出自己的妹妹,他被技安抓進了猴男關,憨頭利用穿透塔墩的鋼筋一步一步爬下去,最後成功到達地面。又在死寂的只有沙磧的廢墟中艱難地跋涉了兩個小時,跟粗魯地猴男巧妙周旋,最後成功逃出了關他們的碉堡。正是因為有這股精神,他才能勇往直前,救出他的妹妹。
暴民雖然燒掉了宇宙最後一本紙質的書,但是真正的書是燒不掉的,因為它深深地刻在了憨頭的心裡。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5
沒有磨難的生活,沒樂趣;沒有磨難的生活,沒成就;沒有磨難的生活,沒成長。
《宇宙最後一本書》是美國作家羅德曼·菲爾布里克著的一部科幻小說,講述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書籍也隨之消失,人們忘記從前,靠高科技來滿足 精神需要。憨頭(主人公)為了救自己的妹妹,賭上自己的性命,最終救出妹妹,並在老朋友萊特的影響下,寫下了宇宙最後一本書。
憨頭本可以平淡地過完一生,可他經過一次又一次歷險後,領悟到現在這個世界的殘酷。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絕望和一次又一次的悲傷後,逐漸長大了。他知道什麼才是失去的痛苦,什麼才是活下去的理由,什麼才值得高興一場。
讀了這本書,我也終於明白,磨難是成長的種子,歷險是成長的肥料,平安是成長後壯大的樹。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平淡如水,因為成長就像波濤洶涌的大海,起伏不定。沒有一個人不經歷挫折,沒有一個人不感受悲傷,沒有一個人不接受錘煉。磨難的味道,五味雜陳,酸甜苦辣咸,每一種味道都要嘗遍。也許磨難的背後,有陽光等你,等你經歷之後,光明它就來了。
上課不認真被老師教訓,是一種成長;被同學冤枉躲在角落默默哭泣,是一種成長;誤會消除後與朋友真誠的擁抱,是一種成長;長大後要離開父母去遠方,更是一種成長。
也許磨難是痛苦的,成長的過程處處都有挫折,但最後回望走過的路,你會驚嘆「成長」的路那麼難,自己竟然都走過來了!
《宇宙最後一本書》中的小男生憨頭,就走過了這樣的一生。他讓我們明白,磨難和歷險後的成長很美!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6
《宇宙最後一本書》講述的是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到處是一片片的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也看不到未來。書籍消失了,人們都靠著現代的科技發展來度過剩下的日子,這時一個小男孩為了給妹妹治病,踏上了旅程,途中出現一個只會說「巧克力」的5歲男孩,一個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都參與到了其中。小男孩發現,這位老人可能是廢墟中最後一個對書感興趣的人,他將在老人的影響下寫出宇宙中的最後一本書。
我覺得這些內容是要表達決不退卻的希望與信心的力量。我覺得要是那個老人直接就教大家來學習怎樣去寫書,這樣的話,不是就可以挽救回現在的世界嘍!還有那個5歲小男孩不能只會說「巧克力」啊,你們應該去教教他如何去讀寫各種字的。還有那位美麗的少女,為何不直接帶他們去那座城市,而還要和他們一起吃苦啊。
在學校,我的學習也不好,老是拿倒數第幾名,寫作業的時候,老是拖拖拉拉的寫,有時候寫到一半,就不會再去寫了,所以老師被老師點名,要是我有像他們一樣,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精神該多好啊!
所以現在,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去學習,去奮斗,相信我的學習一定會好起來的,人緣也會很好的!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7
暑假裡,我讀過了許多有意思的書,《宇宙的最後一本書》是其中的一本。故事講的是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變成了一片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看不到了未來,所有書本也消失了,人們不會思考了。這時,男住為了救妹妹,和一位老人踏上了一次旅行,後來在那位老人的影響下,寫出了宇宙的最後一本書。
在許多年前的某一天,世界發生了一次破壞性的巨大的地震,所有的大樓建築都塌了,那些美麗的環境都被破壞了。為了讓人們不再傷心,科學家們發明了一個叫「大腦探針」的物品。只要一想到某些事物,「大腦探針」就會幫忙找到,並植入人的大腦里,人們就可以看到了。漸漸的,人們開始沒有思想了,男主也加入了一些幫派,在一次任務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老人。
後來,男主聽說他的妹妹生病了,於是為了營救妹妹,和那位老人開始了一場旅行。一路上他們經歷很多困難,老人還讓他看到了一些收藏的最後的圖書,通過讀書他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雖然最後救出了妹妹,他們被發現了,老人被殺了,珍藏的書籍也被燒毀了,在悲傷中,男主寫下宇宙的最後一本書。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遇到困難,不要去空想,就算你的想像再牛,你不去做去行動,也沒有改變;如果你勇敢去做,就算只有一點力量也可以再次重建你的家園。而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給我們勇氣和力量。
這樣的書很有意思,我也學到了很多,希望可以多看書,多學知識。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8
本書是一個發生在未來世界的科幻冒險故事。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到處是一片片的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也看不到未來。書籍消失了,每個人依靠新奇的科技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歲的男孩憨頭決定賭上自己的性命,力闖重重危險的關卡,去尋找最後一線生機。一個只會說「巧克力」的5歲男孩、一個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也意外地加入拯救行動之中。憨頭發現,這位老人有可能是廢墟中唯一一個對書籍和書寫還抱有興趣的人,他將在老人的影響下寫出宇宙最後一本書……本書是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德曼菲爾布里克的扛鼎之作,融科幻與冒險於一爐,它將為你揭開一個個謎團,它將引起你深刻的反思,它將帶給你震撼心靈的閱讀體驗。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9
一個沒有人書寫也沒有人閱讀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這就是暑假裡,爸爸給我買來《宇宙最後一本書》我看到的第一句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氣就把書看完了。
書的前言寫道:世界被一場巨大的地震毀滅,到處是一片片的廢墟,人們忘記了從前,也看不到未來。書籍消失了,每個人依靠新奇的科技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
主人公憨頭,是一個12歲男孩,患有癲癇病,自幼被父母遺棄,由於生活所迫,淪落為街頭混混。但是,他心中的善良之燈從未熄滅,他的心中始終有愛。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十二歲的男孩憨頭,決定賭上自己的性命,力闖重重危險的關卡,沖破重重險阻尋找最後一線生機。一個只會說「巧克力」的5歲男孩、一個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也意外地加入拯救行動之中。憨頭發現,這位老人有可能是廢墟中唯一一個對書籍和書寫還抱有興趣的人,他將在老人的影響下寫出宇宙最後一本書……
看完這本書我很感動,憨頭得勇敢和必勝的信心值得我們學習。告訴了我們今後的學習中、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我們不要退卻,有一絲希望都不要放過。
明白了人類需要通過書寫和閱讀來傳遞美好、傳播愛,書寫與閱讀當永與人類同在。
《宇宙最後一本書》讀後感 篇10
一千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本書是一本科幻小說,講得正是一千年以後的地球,「宇宙最後的一本書」到底是什麼呢?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一千年以後的地球,天空遍布著霧霾,世間再也沒有生機,在這個世界裡,大地生靈塗炭,世界上只有灰色的水泥地和酸雨,再也沒有植物這個東西,而世界又掌控在每一關的關主手上。而且大腦探針橫行,這種東西會讓你感覺好像在伊甸這個美麗的地方,直到大腦燒壞為止。而伊甸由普魯人控制,他們很瞧不起普通人,任何人進去都會被處死!可是世界並不是沒有希望了,而希望的種子埋在了一些人的手上,他就是主人公——憨頭,大家都知道這是笨蛋的意思。而他和五歲男孩小臉,有一百歲的老爺爺萊特和懷著一顆善良之心的普魯人拉娜雅一起踏上了拯救他妹妹的旅途。
我認為對話是這本書的精髓。就比如說走輸水管道的那段故事中拯救拉娜雅的那段故事,萊特為了救被暴民圍住的她,堅定地說「我們得搭救哪位美麗的少女!」這句話聲音不高,語氣里確充滿堅定,一個年過整百的老人竟然還有著這樣一份勇氣,令讀者頓時對他產生欽佩之情。而憨頭一行為了治療妹妹的白血病前往伊甸的那段故事,更是令我十分難忘。妹妹吃到了第一口蘋果時說「這多麼像藍色的天空啊!」短短一句話,是多麼富有詩意啊,不禁令讀者產生無限的遐想,體會她的喜悅之情。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感嘆著普魯人對普通人的不公,而又想像著未來的樣子,書是現在很平常的東西了,未來真的連書都變成珍惜文物了?不,我們不能這樣,要多讀書,為文學事業做貢獻。我們要愛惜地球,地球只有一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如果因為人類的亂砍濫伐,破壞植被,大氣污染,水土流失而毀滅了地球,是多麼令人感到可恥的呀!我們現在要珍惜我們的家園,世上可沒有後悔葯賣的呀!
Ⅳ 真空衰變毀滅宇宙是科幻小說預言的嗎
是真的1980年,物理學家西德尼·科爾曼(Sidney Colemam)和弗蘭克·德盧西亞(Frank De Luccia)發表了一篇新奇的文章,它以平淡無奇的標題「引力效應和真空衰變」刊登在《物理評論》雜志上。他們所指的真空不僅僅是空無一物的空間,而且是量子物理的真空態。在第三章我已經解釋過,在我們看來也許是空無一物的真空,實際上怎樣沸騰著極短暫的量子活動,幽靈般的虛粒子出現、傳播又再次消失,就像是一場隨便鬧著玩的游戲。前面已經提到過這種真空狀態也許不是唯一的,可以存在多種量子狀態,每一種看上去都像是空無一物,但卻不同程度地經歷著量子活動,與此相聯系的就有不同的能量。高能態往往要向低能態衰變,這是量子物理學中一條完全確證的原理。例如,一個原子可以取一定范圍內的若干種激發態,但這些激發態都是不穩定的,原子會力圖向最低能態即「基」態衰變,這個基態才是穩定的。同樣,一種激發真空態也會力圖向最低能態即「真」真空態衰變。……我們假定,宇宙的現有狀態對應著真真空態。這就是說,在所有可能的能態中今天的空間是最低能量的真空態。但是,對於這一點我們有把握嗎?科爾曼和德盧西亞考慮了一種令人恐懼的可能性,即真空態實際上也許不是「真」真空而是一種有相當長壽命的亞穩態,這也就是另一種偽真空,它一直在以一種偽裝的安全感哄騙我們,因為它已經延續了幾十億年。我們知道許多量子系統。如鈾核,它的半衰期為幾十億年。能夠想像真空態會屬於這一類型嗎?科爾曼和德盧西亞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真空「衰變」涉及到一場大災難的可能性,即真空態也許會突然終止,把宇宙扔進一個更小更低的能態,同時給我們(以及所有別的事物)帶來悲慘的結局。
Ⅳ 尋找一本科幻小說
星際浪子 作者 黃易
若干萬年後的宇宙,由於宇宙內一股邪惡的生命力量——黑獄人,為了在宇宙不斷的毀滅、新生的過程中逃脫出來,借用宇宙中最出色的生物——人類,來為它創造機會,由於它強大的「思想感應」力量,人類不知不覺中受到它的操縱,幸好有宇宙中其它強大的生命力量——水之母等,暗中給予人類幫助,使人類終於有了使自身以及宇宙其它種族的生物擺脫被毀滅的命運的機會,造就了書中的主人公——人類的超級戰士方舟。方舟是宇宙生物刻意造就出來的人,擁有強大的力量,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人類,成功的拯救了宇宙。
Ⅵ 找一本80年代的科幻小說,給出名字即可
威爾斯 沒寫過這個作品!!有點像地球沙場
該書以史詩般的莊重講述了一個發生公元3000年的故事:
在約公元2000年的時候,一個叫做塞庫洛的宇宙霸主種族用遠距離傳物技術往地球傳送一架幾乎不可能被擊毀的無人轟炸機,用設定好的線路飛遍地球的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使用毒氣把地球上的人類消滅了大部分,然後再由遠距離傳送的地面部隊將人類幾乎消滅干凈,地球剩餘的人類文明開始了倒退,進入原始人一樣的狩獵生活,當然,人類文明的精彩以神話傳說的形式保存下來。
在公元3000左右,塞庫洛人在地球開發礦藏的星際礦業公司駐地球的保安總長,私人發現了一條黃金礦脈,由於黃金在星際的超高的價值,這位保安總長想私自吞沒這些黃金,但由於塞庫洛人呼吸的氣體與一種叫做「鈾」的放射性礦物質會發生強烈的爆炸,這位叫做特爾的保安總長便想到捕捉人來為他采礦,當然,黃金偷偷地運回塞庫洛本星球後,人類的命運無疑是滅絕。
一名叫做喬尼·古德博伊·泰勒美國落基山脈中的勇敢的獵手,在一心想探險,找到新居住地來改變村子裡僅剩的幾十個人的生存條件時(村子裡有鈾,人們都在受到輻射,當然,那時他還不知道),被特爾抓住,然後開始培訓他使用塞庫洛的語言,機械,來為采礦做准備。喬尼學會了塞庫洛的語言,機械使用方法,又以需要多招人類采礦為由找到了更多的英格蘭人們,一起為趕走塞庫洛,奪回人類的自由與安全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最終,塞庫洛被趕出了地球,並且戰果是使塞庫洛本星變為了一顆太陽,毀滅了統治宇宙二十多萬年的塞庫洛人。並且成功的解除了其他宇宙人對地球的侵略與瓜分的圖謀,使地球一躍成為新的宇宙核心。
全書以兩個人為主線,一個是塞庫洛人特爾,一個是地球人喬尼,通過對兩個人的心理描寫,成功的塑造了堅韌勇敢的地球人,兇殘暴跌的塞庫洛人,為我們展現了一場不同氣勢的星際戰爭。
Ⅶ 十大公認星際科幻小說
《星際之亡靈帝國》
作者:蒼天白鶴
書評:這本書是星際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封神之作。故事講述了一個獲得亡靈法師傳承的少年,在星際中游歷並毀滅一切敵對力量。作者巧妙地將亡靈和機械結合,創造出了新穎的亡靈機械軍隊。書中對修煉功法和星際戰爭的描寫令人熱血沸騰,令人難以忘懷。
《大宇宙時代》
作者:zhttty
書評:這是一部出色的太空科幻作品。在太陽系即將毀滅之際,主角帶領著一群人類和學者逃離太陽系,流浪宇宙。書中充滿了超時空要塞的元素,展現了人類在亂世中保持道德底線的勇氣和智慧。
《修真四萬年》
作者:卧牛真人
書評:這部作品將星際科幻和修真相結合,構思獨特,想像力豐富。在修真文明毀滅後四萬年的世界裡,主角與修真者們一起挑戰宇宙的黑暗,守護人類的文明。書中不僅有主角的成長故事,還有四代文明的斗爭,展現了宏大的背景設定。
《冒牌大英雄》
作者:七十二編
書評:這部小說設定在一個機甲科幻世界中,主角是一個搞笑的胖子,擅長逃跑。然而,他有著出色的個人戰鬥力和領導力,最終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書中對星際戰役的描寫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行文流暢詼諧。
《機動風暴》
作者:骷髏精靈
書評:這部作品是機甲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主角李鋒擁有高等文明的立方體,從而開始了他的超神之路。書中的機甲戰斗精彩刺激,高潮迭起,劇情緊湊。作者巧妙地將機甲和戰斗結合,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Ⅷ 被稱為蘇聯科幻之父是誰
別里亞耶夫(1884-1942)
這位學過法學和音樂當過演員、教師和圖書管理員的年輕人,一場重病後開始走上了科幻創作之路,從1925年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後,共創作發表了17部長篇和幾十篇短篇科幻小說,成為蘇聯科幻小說發展的奠基人。別里亞耶夫著名的科幻作品有:《沉船島》、《兩棲人》、《康采星》、《躍入虛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