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時間聽書
❶ 每天通勤時間長是種什麼體驗呢
比較幸運的是,這一年每天上下班都有班車,不必考慮換乘啦、擁擠啦什麼的,都有座位,所以主要說說怎麼利用這段單程一個小時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嘗試過不同的打發時間方式。開始是看書,總覺得時間不能浪費,要用閱讀把通勤路上浪費的時間彌補過去。需要的東西也不多,一本kindle足矣。想法是好的,就是難實現。北京的交通就這個樣子,一腳油門、一腳剎車的反反復復,晃盪起來,看書看的頭疼,看得讓人眼暈,這是不是適合看書的最主要原因。題外話,試過在地鐵里看書,要比在班車上體驗高好多,不妨嘗試。不能看書,那就聽書吧。喜馬拉雅、得到是兩個用多、也很好用的APP(最近聽得到更多一些)。也有問題。姑且不論能不能聽清,戴著耳機和別人說話本身就是一種很沒有禮貌的行為。然而又不可避免的和同座有交談,反復戴耳機麻煩不說,對方的體驗也不好。再有——可能是自身的原因——在這種相對密閉的環境里,更容易瞌睡。空氣中含氧量相對較低,平時睡眠也不夠充足,經常是聽一半就睡過去了。雖說能隔絕司機師傅喜歡的廣播,但是還不是最佳選擇。既然不自覺地就想睡覺,那就睡唄——尤其是上班路上。平時一般還12點睡覺,每天在床上的睡眠時間5個小時多一點,在班車上補個覺,也蠻正常。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睡最舒服?一開始倒頭就睡,戴上耳機屏蔽環境音效(),歪著脖子一個小時,下車以後真心不舒服啊!後來背著旅行枕,上車靠著睡,下車後塞到雙肩背里——沒什麼問題,現在也有同事這么干,但是就是再背點兒別的東西,書包里就會很臃腫。冬天來了之後,衣服厚重了不少,歪著頭睡也沒那麼別扭了,於是放棄旅行枕,給自己添了新裝備:眼罩+耳塞。遮光、隔音、還不佔地兒,最近一個多月都這么過來的,感覺棒棒的!
❷ 通勤時間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時間,上下班的路上你們都在做些什麼
如果能夠把通勤時間利用的很好的話,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和其他人又有很大的區別,你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的不一般,更加的上進。
現在我國人均閱讀書籍的數量還是較少的,像日本和德國很多都會在通勤時間選擇看書,所以在這些國家的公共場所並沒有那麼嘈雜,這個是人們素質的一種體現,也是人們價值觀的一種體現,人們更願意從書籍中獲取自己沒有的知識。
好好利用起你的空閑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長時間積累下來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真的特別大比那些只知道無聊玩手機的人要強的多。人和人的差距也就拉開了。
❸ 如何學會利用自己的時間
每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工作卻相差懸殊。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總是事倍功半,會利用時間的人則可事半功倍。
(1)對時間進行計劃管理。對時間的使用不能幹了再算,而要算了再干。把要完成的工作,按小時、按天、按周的先後時序排好,然後按計劃逐個完成。在自己可控的時間內工作安排緊張而有節奏,並盡力把不可控時間轉化為可控時間,善於在不可控時間內處理事務。使用時間最忌把時間切成零星的碎片,要盡量把自己的時間集中起來使用。集中時間的多少要依工作的需要而定,集中得過多,也會造成浪費。一般來說,時間集中較多的人,往往是時間利用率最高的人。
(2)對時間的使用也要計算成本。凡是勞而無功或得不償失的事盡量不去做。計算時間的單位不要用小時,而要用分鍾。越小越有助於督促自己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假定一個部門平均每人月收入400元,這400元占每人每月創造新價值的27%,則每人每月創造新價值為400÷27%≈1 482元。每人每天工作7.5小時,每月工作23.5天,則每人每月工作時間為75×23.5x60=10 575分鍾。每人每分鍾創造的價值1482÷10 575≈0.14元。
如果辦一件事,需要3個人工作5天,則辦此事的成本為3×5×7.5x60×0.14≈945元。
(3)善於區分重要工作和一般工作。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因此工作要分輕重緩急。工作一般分三類:急件,必須馬上辦;優先件,盡量去辦;普通件,有空去辦。應把主要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去,抓住了關鍵性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4)利用最佳狀態去辦最難和最重要的工作。一個人在一天的不同時間里,精力狀況是不一樣的。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提示,人和其他生物的生理活動都有明顯的時間規律。人的智力、體力和情感都顯現出一種周期性的變化,也就是人體內「生物鍾」的作用。管理者應該找出自己在一天中,什麼時間工作效率最高。要充分利用自己效率最佳的工作時間,來處理最重要和最難辦的工作,而把精力稍差的時間,用來處理例行公事的事情上。
(5)把常規的工作標准化。經常性辦理的工作,應在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照章辦事。同樣的問題出現後,把具體情況和處理辦法寫下來作為日後處理同樣問題的範例。這些範例經過逐漸修訂改進而形成標准化,這可使領導者擺脫瑣事的糾纏。領導者要保持優化的工作秩序,先考慮好先干什麼,後干什麼,使自己的工作有條不紊,逐步規范化,不能東一耙子、西一掃帚,更不能顧此失彼。
(6)抓住今天,不唱明日歌。只有當天完成當天的任務.而不是拖延到明天,時間利用率才能提高。日本效率專家桑名一央指出:「昨天已是無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預約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貨幣,只有此時此刻才具有流動性。」
立足「今天」,珍惜「今天」,凡今天能做的事,決不能推到明天。明朝文嘉有《今日》詩:「今日復今日,今口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主,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做人今日始。」
(7)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所謂零碎時間是指不構成連續時段,在兩件事之間的空餘時間。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可以增加工作密度,加快工作節奏。
(8)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做任何事情,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便縮短時間。有成效的主管並不感到肩上的擔子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相信自己的時問是充分的,總認為還可以擠出更多的時間來。
(9)復合工作法。人的大腦是劃分區域的,如聽覺區、視覺區、語言區……各個區域有不同的使命,據說可使兩個以上的區域同時興奮起來,因此有些工作可以同時進行。有些應酬或不重要的會議,領導者不去又不行,去了又覺得失去不少寶貴時間。這時一方面表面應酬,另一方面可思考其他工作。
(10)有效地利用節約時間的工具。如個人備忘錄、台歷、工具書、通信簿、計算器、電話、電子郵件、DVD機、錄像機等。工具齊全、適用,用起來方便、順手,就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方法總比問題多》
❹ 如何有效地利用地鐵通勤時間
現在大家出行,地鐵似乎成了人們出行必選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在地鐵上,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在地鐵通勤時間呢。
如果你是一個人的話,那麼你可以攜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尤其是自己在地鐵通勤時間比較長的時候。一說到閱讀,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平時太忙了,根本就沒有時間進行閱讀。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完成自己平時沒有做的閱讀呢?我們不僅可以打發自己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如果一個人,通勤時間比較短,那麼你可以選擇聽一下放鬆的音樂,或者打開電台聽聽新聞之類的。如果你是一個比較積極主動的人,那麼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和周圍的人聊聊天。總之,一個人出行或許有點小孤獨,但是呢盡量不要把這段時間全部花在手機上面,我們不應該過分依賴我們的手機,嘗試一下在通勤的時間放下自己的手機。
如果你是和朋友一起,那麼你們可以嘗試聊聊天。以前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坐地鐵,當時是兩個小時的車程,以前大家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手機,那一次我們嘗試在車上講英語,用英語和彼此交流。整個過程非常有趣,而且還提升了自己的口語能力。
成功的人總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很充實,不僅僅是工作時間,自己的空閑時間也是如此,他們非常明確自己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好,那麼從合理利用零碎時間開始,邁入走向優秀的道路。
❺ 上下班空餘時間段想聽書,有什麼比較好的移動音頻軟體推薦嗎
個人覺得路上讀書這款軟體不錯,15分鍾就能讀一本好書,提前下載好,上下班空餘時間可以聽書,學知識,挺好的一款軟體。
❻ 通勤時間學習,有書好用嗎
用過一段時間有書,一般在上班路上、睡前打開最頻繁,最大的使用感受就是有書的書籍、課程種類很多。總是感覺書本或者kindle帶著不是很方便,「有書」類軟體讓獲取知識更便捷了。上面有很多不同類別的課程,根據自己需求和喜好學習,感覺還是挺實用的。
最近學習一個7天的減脂訓練營,黨寧遠授課,就是大家口中的黨叔,寧澤濤、吳尊的私教,不得不說,明星「試用」過的真的是不一樣!每天吃的特別健康,而且飽腹感極強,運動量也很適中。每天!請注意是每天,都有老師來檢查你的飲食,檢查你是否完成了今天的運動!真的不要太棒,目前已經成功減值8斤哈哈~會繼續堅持!
前一陣還在有書學習了馮唐的成事法則,收獲也很多。馮唐獨特的敘述風格與麥肯錫的方法論相互融合,科學地拆解了曾國藩的成事學,讓人發現很多生活現象的本質道理。疫情當下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都說站在歷史長河之上看問題,可以把當下的一些問題看得更明白些,聽完課確實是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值得一試。
從整體上看,有書上的課程分類還是比較齊全的。針對學生,有考學提分的相關內容,針對職場人士,有提升技能的相關內容,針對寶媽寶爸,有育兒的相關內容,在有書幾乎都能找到相應的課程。
試過很多知識付費的APP,得到、喜馬拉雅什麼的,有書的親切感會更強,內容更貼近生活,有聲書也是濃縮了很多經典書籍和熱門書籍的精華內容,開車什麼的聽一聽感覺很有意思。
有書前一陣好像剛剛品牌升級過,專注做「終身教育」,我理解應該就是全年齡段、全形色的教育需求滿足,的確跟用戶體驗感完全契合,不管你是誰、你現階段有怎樣的困惑,在有書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答案。
還是值得一試的。
❼ 上班族如何規劃自己的通勤時間
上班族有其穩定鍛煉與打坐的優勢。至少時間是相對穩定的。
經歷3份主要工作,平心而論,時間還是比較有代表性:1.通勤時間大約在1小時10分鍾朝九晚五的工作2.頻繁出差一周大約4-5天都在外地非常混亂作息的工作(沒法..人畢竟受到環境很大影響..很難很難..)3.966工作,通勤時間步行的工作(參考第一種做法這個環境10分鍾健身房辦公室但是都是實在從1,2這么兩步爭取過來的.並沒有一步登天..同樣經歷過那些日子)
這三份工作的時間特徵都涵蓋了當前大部分工作的作息與狀態,我們需要一個一個分析並制定相應的辦法。
說在前面,任何事物都是有舍有得的。接下來將會詳細展開說如何取捨。
通勤在1小時朝九晚五的工作
通勤時間長,下班時間相對穩定,要保證鍛煉。目標:1.保證1-2小時鍛煉2.保證相對健康的飲食方式3.保證有一段時間進行打坐4.正常工作學習不能耽誤
要點:實戰下來,不說意志力基礎概念,最起碼的,經過實戰發現。下班回家後開始你的事,別捧著手機,更不要睡前還一直玩手機。直接毀。
最重要的是,你明明下定決心要去堅持做成某一件事,事實上你也可以做到。結果讓一堆亂七八糟的信息東刷西看,最後亂了心智,轉移了注意力。
誒這個好棒,誒我要發財,誒我要馬爾地夫,誒這個好吃..誒這些人說這種生活好傻逼..誒那些人說這樣子才能走上人生巔峰?誒..哇這個姐姐好漂亮..撩一下..萬一被翻牌子呢..搖一搖。搖一搖!
想要的到底是被愛、被欣賞、被了解,卻活得很悲慘,還是獨自一人、無人眷顧,卻活得很快樂?這是每個人必須做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獨立自主。
然後過了3個月..一切照舊。捏著肚子的肉,然後望著別人漂亮的人生郁悶了..:誒..老子當初想幹嘛來著..就這3個月,別的不說,起碼我這肉早就該減掉了吧,精神頭也該好了吧。
所以當遇到無聊之事,少關注,惹上門的不搭理: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逼論長短。境界高一點再加牛逼點的心態:聖賢者獨行。其實我比諸位還裝:天賦異稟的人,都有使命在身。你不信,不信也不行。使命感可以自己給自己。硬生生的先拉個境界給自己瞅瞅。
陪伴你的人,是你在路上遇到的人,那就風景不同了。而不是站在原地拿無聊的事消耗你的人。
該起床了我的朋友:假定公司是9點上班,那麼7點就要醒來。醒來後一般推薦直接吃「便捷營養的早餐」通常有,粥,牛奶。這個時間段並不推薦再去新做什麼。
粥做的時間在前一天晚上,睡前,用一般的電飯煲也好,紫砂鍋也好。加水燉上。早起喝粥,對你身體挺好的。牛奶一杯,水果直接吃一個。
基本10分鍾內全部解決戰斗,洗碗都不用。胃小的通常就夠了,胃大的,還有下文。出門。
通勤時間:住在地鐵末端的比較有福,上去直接睡。但是不少上班族只有站著的份。各位辛苦了,人生總有那麼一段你需要感動一下自己了。只要不會以後也這么感動自己好了..總有個頭的。或者起碼高級一點嘛:自己開車堵路上。
聽說你想進步?想有長進?受不了這份無聊透頂的工作。據說你還有一個叫做夢想的東西?
那這1個小時..掏出耳機..聽點啥你比我清楚吧。當時我是很老土的挺英語,確實長進不少。後來先進點,我學什麼,就把知識錄音進去然後路上聽。
到公司之前有段路,公司附近通常有早餐。鑒於剛起床服用的是五穀之精華,這時候包子饅頭,大餅,愛吃什麼,適當來一點都沒問題。畢竟營養也夠了。
一天工作中?正常工作餐..我也沒讓你那麼牛逼的做飯帶去。對吧。不過備點水果酸奶總沒錯不是嘛?總比吃什麼餅干,蛋糕強點?
下班:二話不說,直接回家。
什麼還有社交?聽說這種社交是不掏錢還走上人生巔峰的嘛?是不是?要不就是增長見識?再不是起碼對我現在所堅持的有益?啊?都不是啊..喝酒吃烤串,光膀子一拍,你大哥我???還是隔壁老王新買輛車,還是新來的同事那個騷包樣子很討厭?
路上隨手買一點吃一點,墊吧一下是必須的,量自己掌握,什麼吃一頓就算了。到家肚子撐著你還鍛煉什麼?改天吧..水果不錯,蘋果香蕉都是好東西。如果你夠狠,黑麵包,那種酸不拉幾的,但是營養價值超高的。如果你認為這個世界讓人不滿意,讓人失望,那麼從今天開始,你要想一個辦法,將這個社會中不想要的東西通通去除,或者把自己塑造一次。我覺得後者還可以試試。
到家後:
這是要去健身房還是無器械?休息一下就可以開始了。
嗯不要耽誤,不信你學學別人,往沙發一趟玩個手機一下時間就過去了。卧槽你看這個傻逼哈哈哈卧槽你看那個波霸嘖嘖嘖不管了先刷會韓劇..要不打會游戲.五殺..老婆!你看牛逼不!中單五殺!..誒老婆?誒.你別走啊..你為什麼不相信我會成功,不是有什麼不離不棄的未來誒?咦?..老子怎麼還沒走上人生巔峰..
再練你晚上睡覺就很晚,睡覺很晚,第二天就起不來。第二天精神差,工作不給力,心情糟,然後..仰天長嘆:命運啊..其實明明就是輸給了玩手機。
通常實戰下來。大概到家後立馬開始,真的能鍛煉完的時間是在8點半-9點半之間。對就這么時間不夠用的。
鍛煉後要立馬吃吧?這時候什麼燭光晚餐,什麼愛生活秀廚藝。統統別想了!這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事?
倒是有秀廚藝的朋友,夜夜燭光晚餐,還有八塊腹肌。那麻煩看看人家銀行卡里有多少。當初的目標說過秀廚藝這一條?不是說好的鍛煉嘛,先把人精氣神鍛煉起來嘛?
所以,掏出你的蛋白粉,或者雞胸,蔬菜,往鍋里一丟。不出15分鍾全都熟了。有葷的,有五顏六色的,有蛋白質有碳水,有維生素。總之你身體需要的,應有盡有了。就是有點難吃?
說難吃我也就不服了。我吃過。習慣了就好了。並且放點生抽也好。老乾媽也行。實在忍不了樓下黃燜雞嗎!切換著來總可以吧。
你問我這樣子的人還有什麼樂趣?我就郁悶了,既然你覺得從前的人生挺有樂趣的?.頂著肚子一坨肉,那就看著別人羨慕去,還改變什麼?代價呢的我朋友。誰讓你這么干一輩子了?
美好的遇見就是,陽光剛好夠,花兒剛好開。我們在同樣的道路上前進。一切都剛剛好。
這一套路下來。我目測是10點出頭。一般來說,剛開始的朋友,都基本累癱,還忍不住發個朋友圈:元氣滿滿,小鬥士,什麼走上人生巔峰,加油。配個蔬菜圖,出汗圖,然後等著朋友點贊。然後回復:加油么么噠..一看手機卧槽1點半了。好睏。第二天爬不起來。恭喜你就堅持了一天。游戲結束。
所以說了讓你別玩手機?有什麼大事需要你批奏啊。說好的理想呢,還能想到鍛煉,打坐,冥想,想必志比天高啊。如此宏大的志向居然用手機批奏摺?太折煞了吧。放一邊去。
一琢磨,明天要幹嘛嗯,收拾。
今天幹了什麼,打開筆記本寫下:今天第一天,完成了俯卧撐20個。打坐15分鍾。明天的要求是:俯卧撐25個。打坐15分鍾。這個月的要求是,能夠每天堅持,並且在通勤時間里,背完單詞。
而隔壁的那個單身女生,暫時就不YY了?也許人生的意義並非是眼饞別人的人生,也不需要關注別人的人生。
而是在於自己修行,我終將會達到什麼樣子的高度,我會成為誰。我會不一樣嗎?
聽說,你還有個叫做理想的東西在燃燒?
關上筆記本。洗漱。煮上粥。定時明早做好。
台燈。簡單看看真正的好書。回想一下一天的事。
在床上雙手合十,打坐。怎麼練?從關注一呼一吸開始。長期必有意想不到的精進:身口意之諸精勤,往者不可追,君從今日開始。
好眠。
對了什麼時候開始呢。起手式:選一個沒有壓力的周末。周五晚上給自己梳理一下,哪裡都不亂竄。寫下自己想要的3個月明確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
清淡飲食,設定一個小小的嘗試:周六睡到自然醒。然後晃晃悠悠的起來。吃飯。然後一個下午收拾好房間。買好必備物品。然後鍛煉。簡單的入手。打坐,只關注呼吸訓練,夠練好久了。
記錄下你這使命感滿滿的一天:日誌。煮上粥。
一切干擾放一邊,翻翻書,放輕松,床頭的暖燈光是溫暖的撫慰。道就在眼前,就在當下,無處不在。
然後早睡。今天你折騰的累,應該睡的還行。周末繼續睡夠,因為你一開始確實容易受不了。然後周末下午重復一次周六。僅僅只要兩天。周一起來後就不同。之前越混亂見效就越快,差別越大。
再後來聽說你漲工資了,跳槽了,住在了公司附近。去你喵的擠地鐵。下班去哪裡浪一下?不去了不去了。越來越忙了..聽你說過,生活很充實不想發朋友圈了。
可是路是自己選的,什麼樣的路上才能遇到什麼樣的人與生活。
❽ 你是否正在承受60分鍾以上極端通勤這段時間可以如何利用
是的,我正在承受每天三個小時的通勤。因為我在深圳上班,這里大部分的上班族每一天都要面臨兩個小時以上的通勤,我也是其中一員。
我已經這樣持續兩年的時間了,剛開始還覺得疲憊,但現在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時間,在奮斗的年紀只能選擇多吃一點苦,在通勤的時候也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❾ 通勤時間你們都做些啥呢
冥想——
早上通勤的時候在心裡規劃下一天的安排,今天要看學習些什麼,看些什麼書,學點什麼實用的技能。
晚上通勤的時候就回想一下今天的規劃有沒有完成,為啥沒完成,工作做得怎麼樣,還可以怎麼做得更好?有沒有學到什麼新的東西或者技能。
看書——
早上帶一本紙質書或者直接用手機網易蝸牛看電子書,看散文、詩歌、專業書籍等等。
晚上通勤的時候聽書,用有書APP聽,時間短,很適合通勤時間在10分鍾到30分鍾的人聽,內容也很豐富,聽聽心理學、聽些關於護膚的或者一些提升情商的。
看視頻——
提前下載一些想看的,想娛樂就下載些娛樂視頻,想學習就下載些學習的視頻。
❿ 聽書永遠取代不了自主看書,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完全拒絕,你同意嗎
書籍,是用來閱讀的,而今這幾年又多了聽書這種方式。
可惜這樣的好聲音並不多,有人連普通話都說不好就隨便錄制,辜負了書中的好內容。
平時有時間就多看看書,碎片時間再聽聽書,不讓聽書來取代看書,這是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