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東軍遇到蘇聯紅軍聽書
A. 誰能告訴我二戰時期,蘇軍是如何進攻關東軍的
在具有了優勢武器的條件下,在勝利打垮德軍的歷史條件下,在斯大林的英明領導下,蘇聯紅軍士氣高漲;相比而言日軍在海戰上一敗塗地,在中國戰場上節節敗退,士氣低落。結果蘇聯紅軍以極少的數量迅速打垮了關東軍,讓日本鬼子龜縮在地下暗堡裡面不敢出來。
紅軍用狙擊槍不斷射殺暗堡里出來換水的日軍士兵,消耗日軍有生力量。最後蘇聯紅軍發現了日軍地下暗堡的幾個通氣孔,於是他們嬉笑著將整箱整箱的汽油灌入了通氣孔中,然後將燃燒彈扔入孔中,在那個夜晚,不斷傳來的關東軍的慘叫聲中,大量的燃燒著的日軍士兵在掙扎中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歷程。關東軍就這樣被徹底打垮了,蘇聯紅軍幾乎沒有什麼傷亡......
B. 蘇聯剿滅70萬關東軍後,為什麼中國趕緊去撿破爛
因為當時中國的發展很落後,很多東西都沒有,關東軍的裝備和補給都很好,還有利用價值。
C. 蘇軍是不是唱著喀秋莎就讓關東軍投降的
在20世紀30年代,關東軍實權人物長期是天皇信任的「宮廷黨羽集團」要角,其參謀長中還出了兩名戰時首相——東條英機、小磯國昭。陸軍最精銳的第一、第二、第四等師團,也長期配備於關東軍,日軍裝甲兵最盛時的三個坦克師團中也有兩個隸屬其內。關東軍在「七七事變」前幾年保持在10萬人上下,1941年鼎盛時擴充為85萬人,戰敗前夕還有75萬人。
1942年以後日本戰況惡化,關東軍基幹部隊相繼被調到其他戰場。至1945年夏季,下屬的24個師團竟有20個師團剛組建幾個月。兵員除二次入伍的逾齡者和新兵外,被認為是「二等國民」過去無當兵資格的朝鮮人也被作為「兵補」。此刻剛接任司令官的山田乙三大將到各軍視察檢閱部隊,驚訝地發現許多炮兵聯隊只有徒手兵列隊,原來除了難移動的要塞炮,其他火炮大都被調到太平洋戰場和本土。
關東軍最後唯一的「新奇武器」,便是七三一部隊的細菌。然而這種生物武器的特點決定了應撒布於敵人深遠後方,關東軍此刻也沒有了可向蘇聯縱深實施大量細菌投放的空中力量。可以說,中國的持久抗戰和太平洋戰爭,已經把關東軍熬到接近燈枯油盡的地步。
-蘇聯十天內打敗關東軍的「遠東戰役」
近乎一場戰斗不多的強行軍
當時日本雖大勢已去,卻寄希望於蘇聯保持中立並出面調停「休戰」,條件是將南庫頁島和北滿權益讓給蘇聯,日本「保存皇土」(二次大戰前的領土)和「維護國體」(天皇制)。哪知斯大林早與美英達成雅爾塔協定,確定結束對德戰爭三月後便對日開戰。
1945年8月8日晚(亞洲東部時間已到8月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遞交了宣戰書。此刻集結了150萬重兵的蘇遠東軍已利用夜幕掩護在邊境展開,天亮前便向滿洲、朝鮮北部和庫頁島南部同時展開了進攻。在5500輛坦克(含自行火炮)的掩護下,乘著近10萬輛美製卡車的蘇軍在遼闊東北大地多方向開進,頭頂上有3000多架飛機掩護。在煙塵滾滾、馬達轟鳴的地空協同交響曲中,蘇軍的遠東戰役成為其現代化閃擊戰最典型的樣板,在內蒙古方向突擊的裝甲集群6天內便開進了600公里而到達吉林西部。基本由步兵構成的日軍除了少數依託永備工事頑抗外,其餘大都望風而潰而無法招架。
關東軍總司令部在開戰第三天便由長春撤到通化的山中,准備放棄北滿,所屬各部隊陷入一片混亂。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也說,關東軍再打下去連兩個月也堅持不了。
蘇聯出兵,使日本最後失去「媾和」希望,天皇裕仁從美國得到不追究他戰爭責任並保存國體的許諾後(由此而論日本投降並非完全無條件),於8月15日令電台播放了「終戰詔書」錄音。關東軍總司令部得到收聽通知後,匆匆從通化回到長春的辦公大樓。官兵們立正恭聽從來未聞的「御音」,現場之寂靜,連眼淚掉在地下的聲音都能聽到。聽完廣播,那些長期驕橫並有「下克上」越權傳統的參謀軍官雖一時驚得呆若木雞,回過神來馬上又聲嘶力竭地叫喊著要「繼續抗戰」,經一天多爭吵,到17日凌晨山田司令官才裁決「奉戴聖旨」。
天皇的詔書只稱「接受」波茨坦宣言(宣言內容要其投降,普通日本人卻不知),通篇無「投降」字樣,於是關東軍總司令部下達的命令也只要求與蘇軍「停戰談判」。當時前線部隊多按自我理解行事,有的繳械,有的仍繼續抵抗並要求談判。明明戰敗,卻一直稱為「終戰」;投降繳械,又被說成「庄嚴地放下武器」。日本當權者為了保全面子,一直玩這種文字游戲。這不僅在投降時拖延時間多死了不少人,且為戰後不服輸留下伏筆。
-蘇聯軍使進入總司令部大樓
才使日軍放棄談判要求接受投降
日本天皇「八一五」講話後,除蔣介石讓在華日軍繼續持械「維持秩序」而不得向繳槍外,其他盟軍都命令日軍立即放下武器,根本不同投降者進行什麼「停戰談判」。蘇聯遠東軍在繼續向當面日軍進攻時,又派出軍事使節直飛長春要求關東軍無條件繳械。
8月19日中午,阿爾捷緬科上校率5名軍官、6名士兵組成的軍使團,在9架殲擊機護航下到達長春機場降落。在場的淺田大佐陪蘇軍代表乘車駛往關東軍總司令部,並直接進入山田司令官正在主持會議的辦公室。面對「單刀赴會」式的蘇軍代表,山田大將借口部下可能採取自由行動來進行恫嚇,然後要求進行「停戰談判」,得到的回答卻是只有投降而不能討價還價。這時,又一批蘇聯空降兵在長春機場著陸,山田乙三眼見不可能再講條件,只好站起身向蘇軍代表交出了象徵指揮權的軍刀,宣布關東軍投降,自己和下屬都成為蘇軍的俘虜。
橫行東北40年的關東軍,就此宣告最後覆沒。至於其總司令部的結局,還存有一個小尾巴。8月19日之後,蘇軍鑒於關東軍部隊有些仍在抵抗,有的還失去了聯絡,便暫時保留了其總司令部的原班人馬,讓其繼續下達貫徹投降命令,只是派官兵監管其通信聯絡。
9月5日,蘇軍見東北日軍已完全繳械,便將關東軍總司令部全體軍官召到大廳里。在「波波莎」輪盤槍的槍口之下,蘇聯兵推搡著他們排好隊,令其挨個過來解下系著手槍和軍刀的腰帶放到桌上,山田等頭目則沮喪地坐在前面的椅子上觀看。佐級和尉級軍官們都與士兵一起被送往西伯利亞做苦役。日本將級軍官還受點優待,被集體押到伯力戰俘管理所,與偽滿溥儀等同住。當時也有部分關東軍被中方收容,一批戰犯又被蘇聯轉交新中國。在蘇勞動的日本普通戰俘於1949年被遣返,山田等因指揮侵略和細菌戰爭罪而被蘇聯判刑者,也在1956年與中國釋放日本戰犯的同時被減刑送回國。
最後值得寫上一筆的是,關東軍戰犯、戰俘得到新中國寬大和教育改造後回國者,絕大多數站到反戰和爭取進步的立場上。在西伯利亞遭受苦役懲罰的近50萬戰俘,回國後則多半積極反蘇反共。筆者多次訪日時,所遇到的從中國遣返的關東軍老兵,一般都稱贊中國的政策並主張中日世代友好,而從蘇聯返回者則態度相反。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1956年中國特赦大批日本戰犯時,周恩來曾解釋說,現在廣大群眾對此可能不理解,可是再過幾年、幾十年就會看出效果。能否化腐朽為神奇,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從中蘇兩國對待關東軍俘虜不同的政策上,又能看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D. 蘇聯紅軍為何打關東軍
根據《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也叫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
《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規定,在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後二至三個月之內,蘇聯依據以下條件協助同盟國參加對日戰爭: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權益須予恢復,即:
甲、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
乙、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須予恢復;
丙、對擔任通往大連之出路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蘇、中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3.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4)當關東軍遇到蘇聯紅軍聽書擴展閱讀
1944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最後結束的階段,德意日法西斯敗局已定,隨著反法西斯盟國軍事行動的發展,結束戰爭和安排戰後世界而產生的一系列政治問題需要迅速解決,對日作戰,實現戰後世界國際安全問題的基本原則,客觀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國舉行新的最高級會晤。
為爭取蘇聯對日宣戰,美國、蘇聯就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問題進行磋商,蘇聯提出了包括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為軍事基地等條件,美國背著中國政府同意了蘇聯的條件,使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侵害。
E. 日本關東軍為何在蘇軍面前不堪一擊
其一,蘇軍精通草原上的大兵團作戰,關東軍主要依靠步兵夜間襲擊。蘇聯軍隊繼承了當年蒙古騎兵大兵團機動作戰傳統,坦克裝甲車輛、飛機、火炮、後勤車隊、重化學工業的迅猛發展使這一傳統完成了現代化。這種機械化戰法在開闊的平坦地形上有明顯優勢。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白俄羅斯、東普魯士諸戰役就是證明。日軍基本上仍系舊時代的舊戰法,主要依靠步兵夜間襲擊。這種戰法無力與蘇軍抗衡。後來在二戰期間,蘇軍攻入我國東北全殲日本關東軍,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F. 日本與蘇聯為什麼在諾門罕大打一仗
1938年8月,張鼓峰一戰徹底將日本與蘇聯的矛盾的公開化。而日本「朝鮮軍」第19師團的慘敗讓關東軍上下憤憤不平,因為他們的武器精良,是陸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如果讓他們上,一定能將蘇軍打敗。
牛氣沖天的關東軍「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只看到了蘇軍的戰鬥力弱的一面,卻沒有去分析蘇聯背後巨大的戰爭潛力。殊不知,在他們的正面也有一個爭議不下的地區,這就是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諾門罕。
難道是蘇軍介入戰事?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證實。當天,「滿洲國」警備軍在諾門罕附近俘虜一名蘇軍士兵,他證實,蘇軍參戰了並在不斷增派兵力。事情弄大了,關東軍上下不但沒有人為此擔憂,反而表現出無比的亢奮,「早盼著這一天了」。
諾門罕戰役,從頭至尾是日軍為了實現其「北攻蘇聯」的試探性戰役。無論從其戰略預想,還是「無事生非」,都在表明,這是日本人蓄謀已久的事情。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G. 被稱為「皇軍之花」的日本關東軍,為何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這其實是一個關公戰秦瓊式的問題,裝備最精良時的日本關東軍,與蘇聯軍隊1945年進攻的關東軍,雖然都叫關東軍,但已經不能稱為同一支隊伍,戰鬥力更是天壤之別。
蘇聯進攻東北
早已成為空殼的日本關東軍,當然不是對手。短短十幾天的時間,東北就落入了蘇聯紅軍之手,關東軍被擊斃了8萬餘人,近60萬人被俘虜。強盛一時的日本關東軍就此灰飛煙滅。
H.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張作霖大傳》(關河五十州)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pj8xygsN5-2WGV8-BgCeQ
書名:張作霖大傳
作者:關河五十州
豆瓣評分:6.5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1
頁數:364
內容簡介:
《張作霖大傳:一個亂世梟雄的崛起與殞落》在創作時參考和挖掘了許多極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尤其對相關的中日史料進行了對比研究,對於張作霖的性格特點、人生際遇和當時民國光怪陸離的歷史事實,給予了全方位的新鮮解讀。
作者簡介:
關河五十州,原名趙勁,暢銷軍事紀實文學作家,專注於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代表作有《戰神粟裕》《彭大將軍》《謀帥劉伯承》《虎部隊》《中原大戰》《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民國總理段祺瑞》等,深受廣大讀者追捧,擁有粉絲無數。
I. 蘇聯進攻關東軍,為什麼不理會日本投降詔書
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聯153萬遠東部隊分三路突然向關東軍發起了攻擊。幾個小時以後,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城市中心被夷為平地,死傷13萬人。「超級武器」的威力再一次震撼了島國的好戰分子,日本投降指日可待。
面對美國人的趕超和強勢,斯大林坐不住了,命令華西列夫斯基盡快解決關東軍,遠東的利益勢在必得。此時的蘇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並採取了「閃擊」戰術,第一天的進攻就越過邊境150公里,顯示出強大的軍事實力。
於是,遠東戰役的第二階段開始了。美國對蘇聯不停戰的行為並沒有去極力勸阻,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理虧在前,哪裡還有資格說別人,「睜一眼閉一眼」是他們處理的最好方法。所以說,實力決定一切。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J. 關東軍有70萬人馬,遇到蘇軍卻不堪一擊,為什麼他們如此狼狽不堪
因為當時關東軍就算人口規模比較強,但是軍事實力是根本不如蘇聯的裝備強大先進,所以碰到強悍的蘇聯軍隊,自然就不是對手了,被打的落花流水。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本地軍隊也為蘇聯地區提供了一些關於軍事的情況,使得蘇聯可以摸准關東軍的作戰路線,慢慢熟悉了關東軍的作戰模式,憑借了蘇聯的強大實力,輕松打贏關東軍就更不成問題了,這一次蘇聯軍隊打贏了關東軍,同時也狠狠地打擊了日本關東軍的意志力,慢慢的就開始滑向了下風的局勢。